有没有价格便宜的cpld能代替单片机吗?可以代替PICcpld能代替单片机吗??

有不少的在校的大学生写信给我,问在学校里应该学习什么电子知识.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光是在中国,全球都一样,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放慢,至少会持续几年的时间.半导体产业目前进入低潮,很多公司裁员和亏损.但是技术还是在不断进步,摩尔定律还在起作用,半导体产品的集成度,速度,价格都按摩尔定律在发展.在大学里只是混混日子的大学生不少,但也有一些比较努力的学生,想掌握更多的知识,

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找到好的工作,或者想创造一番事业,对于这些学生,我是赞赏的.我相信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你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这个世界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社会.像华为公司,进进出出的人不计其数,能适应的,留,不适应的,走.

有网友问我,你在大学里是怎么度过的?我是一个对电子有浓厚兴趣的人,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抓电烙铁,把家里的电器搞的乱七八糟(拆了,就不知道怎么装回去,当然现在不会这样了). 在大学里,我对电子很感兴趣,自己也买一些器件(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广州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元器件容易买,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开始的时候,自己兜里没有多少钱,就买一些旧的元器件),然后自己组装音响,一开始问题真是多,搞了一个学期才搞定,由于问题多,所以经常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去书店看(没有钱买书的时候就抄一段回来),学到很多模拟电路方面的知识.后来就组装逆变器(学校里晚上要关灯,没有电),逆变器可以在关灯了的时候提供电,别的宿舍都停电了,我宿舍就不会停(有逆变器供电),一到关了灯,同学们都跑到我们宿舍来聊天(别的宿舍都一片黑),也是其乐熔融,还有半夜三更看球赛.还组装了CD,VCD,录像机,我们宿舍成为了娱乐中心,可以卡拉OK,可以看电视,看录像,整个物理系,就我们宿舍是最齐全的娱乐设施.也不知道看过多少张VCD,很多同学是广州,从家里拿来好多VCD(还有一些同学的老爸是抓走私的,收缴了好多VCD,也拿过来看),每到下午6点,就开始放VCD,很多人看. 通过这些组装,学习了很多关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虽然我别的课程学的不好,但是电路的课程是一流的.

单片机和fpga方面的知识,在大学学的不多,因为学校的东西太落后,都是到公司才学的.

我认为对于搞电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没有兴趣,那么最好不要选择电子的专业,因为毕竟有些时候比较累(一个小问题也可能折腾半天),很多时候理论上可以,实践上就不通.

闲话少说,还是讲讲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吧.电子方面的知识很多,比电脑的知识要多不知道多少倍,学习电脑的,只要掌握几门语言就可以了,而搞电子的,需要的知识要全面很多,比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路制版等......由于电子知识太多,所以一般搞硬件的公司都比较多的员工,分工合作也比较细.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比如一些人专门设计外壳,一些人专门设计电路板,一些人专门搞出厂测试,一些人专门编写程序,一些人专门从事逻辑设计,一些人专门搞高频无线......

有人问我,你现在想转行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不管你做什么,你学而不精,还是无用武之地.电子行业需要干一行专一行,而不是学一行丢一行. 我在单片机,CPLD方面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从事这方面的设计会得心应手,如果你改而从事别的设计,比如设计外壳,将一切从头开始.

所以在大学里,必须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这是必要的,毕竟你还不知道毕业后将干什么工作),基础知识主要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高等数学知识(必修课).然后重点学习一些别的知识,比如单片机,FPGA,PCB设计,DSP(这些都是选修课),不要什么都学,自己感兴趣的,有条件的学一学. 有些人的求职简历写着学了什么什么,罗列一大堆,我认为这种人是吹牛,或者是学而不精.每个领域,要想精通,不要说一年两年,可能10年8年,都有的学.如果我去招聘,我反而看重简历里学的知识不是很杂,但有所精通的人.这些人一般有比较多的实践经验.实践比理论要重要的多,对于搞电子的来说.特别是高频,理论通,实践往往不通,但是实践通的,理论上又难于解析.

对于单片机来说,主要学习一下51单片机,尽管有了一些别的单片机,比如AVR,PIC,MSP430,ST,MOTOROLA等,但是51用的企业还是最多的,搞电子的厂家,不用51的,是少数.对于求职,你懂51的话,很多公司都可以去.但是别的单片机,如果对方根本不用,那么他就不会考虑招你进去. 当然对别的单片机进行一些了解,当然是可以的,但重点还是在51上.主要51的开发工具比较成熟,而且供货商相当多,根本不用考虑货源问题.51是开放的内核,多厂家生产,而别的内核都不是开放的,独家生产. 学习51,主要以Keil C51为主,来学习,因为Keil C51是世界上最好的(个人认为)的编译器,懂keil的人也很多,技术支持完备.要以Keil C51 V6.xx版本为基础学习,不要用DOS版或Keil C51 V5.xx,这些版本几乎已经淘汰,只有一些仿真机厂家才当作宝贝,嵌入低版本的编译器,这种做法始终是落后的.目前专门描述Keil C51 V6.xx的书还没有,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与时代同步,我写了一些教程,给大家参考.有时间再看一些别的单片机的资料.

PCB制版,可以学习Protel99,介绍Protel99的书很多,也很容易买到,电路制版需要学习的时间不需要很多,可以掌握一下,有条件的最好自己实际去制作一下电路板.

CPLD,FPGA是可编程逻辑电路,这个很有必要花功夫学习,目前一些企业的技术还是比较落后,还经常使用8等一些老掉牙的芯片.没有办法,学校里学习的都是这些.用gal,CPLD已经可以完全代替这些电路.而且成本还便宜.一些网友发给我的电路我一看就头晕,一堆的74hc00,74hc04,等,板子很大,为何不用一块GAL,或CPLD搞定? 用这些芯片,不但电路布线复杂,容易出问题,而且影响成品率,容易被人复制.要制造更为复杂的逻辑,那就非CPLD,FPGA莫属了.CPLD的设计主要有Xilinx和Altera两个公司的.可以学习其中的一种.这些开发板,一般都可以买到,不少人制作和销售.我的网站将主要以Altera的为主,因为软件是免费的,我的网站有下载,芯片也容易买. 学习的时候主要以图形设计为主,用语言设计毕竟还比较抽象,有时间就可以加深一下,学习一下VHDL语言.

DSP知识,需要学习的人有比较好的数学基础,如果你的数学很好,可以选修一下.DSP设计的门槛比较高,开发工具也比较贵,高校设立dsp课程的也比较少,一般的学校都没有条件去学,有条件学习的,学一下,没有条件的,就不学也罢.

其他知识,比如高频电路,外壳设计(AutoCAD),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学习该专业的可以学一下,不是该专业的,可以不学.

1.学习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

2.必修单片机,PCB电路板设计

4.能力强的学多一些,能力小的,学少一些.

5.注重实践,多动手,理论要联系实际.

这就是我的看法,希望批评指正。

[问答] 吴坚鸿谈学单片机有前途还是嵌入式系统有前途

技术宅拯救世界 

    我在深圳一直搞单片机的开发,接的项目各种各样,不计其数。很多朋友问我学习单片机有前途还是嵌入式系统有前途,毫无疑问的,当然是单片机有前途。

嵌入式系统现在炒得很火,满街到处都是嵌入式系统的培训。遇到很多刚入门的朋友,开口闭口都是嵌入式系统。好像觉得嵌入式系统就是武林秘诀,谁掌握了谁就是武林盟主。现在,我愿意公开我的独家心得跟大家分享,看了之后有收获的朋友,也不要感激我,只要记得这个文章的原创是吴坚鸿就可以了。目前的电子产品,用嵌入式系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用单片机,因为单片机实时反应速度快,外围电路简单,价格便宜,开发周期短,这些都是嵌入式系统望尘莫及的,不要跟我说什么手机,PDA等东西是嵌入式系统,这些东西你能独立承接出来单干吗?大部分的朋友学了嵌入式系统后都无用武之地,空有屠龙之术。

   即使有用武之地,那也要跟团队一起开展工作,跟团队开展工作,就意味着分工,一旦分工,就意味着流水线作业,单一,乏味,成就感有木有。学嵌入式的不一定比学单片机的厉害。单片机简单吗?一点都不简单。单片机的功夫在单片机之外。我搞这行那么多年,我觉得单片机是我这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单片机不带操作系统,所以你写单片机程序,本身就意味着你在开发操作系统。嵌入式带操作系统,所以你写嵌入式程序,本身意味着你不用开发操作系统,只是在别人的系统上做一些应用开发。真正接触底层的,是搞单片机的人。不要以为你花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精通单片机,我花十年都不会觉得我精通单片机。里面博大精深。你要掌握常用的不同厂家单片机,要掌握各种常用外围芯片,常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你要还掌握CPLD,DSP的编程,你要会电路板设计,你英文阅读能力要好,你的学习能力要非常好,以上所有的都还不够,你必须有几年以上各种独立的项目开发经验。最后谈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学习单片机赚钱还是学习嵌入式赚钱?学习单片机,只要你技术过硬,一个笔记本电脑,再加一个农民房就可以在深圳单干,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可能要依附大公司,如果你也出来单干,估计半年没接到一个单,即使接到单,如果开发周期三个月或者半年的,你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我觉得单片机开发是艺术,我做的每一个作品都让我充满成就感。最后奉劝所有搞技术的年轻人,做一行爱一行,不要急功近利,做好每一天的的工作,沉下心来,时间越久,经验越丰富,你就越牛。

我认为无论是单片机也好还是嵌入式也好,这都只是我们手里的一个工具,都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是我们用来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光有一块单片机或者嵌入式系统压根没有太大的意义,你会用一块单片机或者嵌入式系统不代表你就能在某个行业成为佼佼者

从目前市场上二者对应类别的产品来看,两类工程师仍会并存多年,但正像LZ所言,二者开发方式不同,对于工程师思维的模式也因此很不同。未来的世界里,智能产品的智能一定会存在与多种芯片架构上:那些面对底层的开发,和那些通过OS的上层应用开发。那么:(1)不用OS的单片机能够提供的功能复杂性会达到一个瓶颈而无法再提高,想要再提高就不如走向嵌入式的产业生态,而享受大量公用开放平台和库,达到快速和多样化的开发。学习机复读机等就基本走完了这个转换。初期产品几乎都是台湾芯片原厂将内部功能全部开发封存好,国内厂商用这个turnkey来做外围开发而已。并且,这样的单片机,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出了基于AMR的可运行OS的芯片了(类似的还有功能手机、简单机顶盒)!所以,现在学习机复读机等已经成为一个APP上层软件在“嵌入式”平板上运行了。(2)运行了OS,好处是将软硬件更大程度地隔离开,从“运算”架构角度是更加合理了,但同时的代价不仅是工程师们的底层技能、看透物理世界的能力大大降低而不利于进一步深入的创新思维,而且这些芯片增加了OS的开销。但快速产业化的压力使这个趋势已无法阻挡。(3)那么,没有OS的裸单片机直接做产品如微波炉电饭锅,显然不是好的定位:那类产品技术提供的智能很有限,你们工程师的价值就有限了。未来即使“简单硬件”也会变成“智能硬件”,物联网传感器等局部智能会越来越多,小成本产品中就必然会有一部分仍然需要直接对底层进行编程。(4)深入底层单片机开发工程师的能力还有一个去处是DSP开发。DSP基本架构和它本应有的编程模式,肯定是类似单片机的非OS底层方式。但它具有若干非常特殊的运算模块去适应特殊的算法运算。那么你以前对于开关量的逻辑处理,现在就变成真实世界采样的16位甚至更高精度数据的真正数字信号处理。需要的是结合DSP内部架构和算法架构两反面去达到极限的优化方式。而这些都是ARM上无法做到的优化。最终,这样的深度优化工程师数量也许不会很多,例如目前只有在通讯领域,例如手机核心芯片里的信号通道上的各种处理,是由这样的DSP方式开发出来,并固化成为“手机芯片”的。这类开发只需要少数公司做出来,多数买它芯片做外围这样的产业分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两类工程师分别是处于产业的哪两个位置上。

不要误人子弟。有多少人具备单*匹马创业的能力的?不过,要真正学好ARM等嵌入式系统,首先要弄懂单片机。真正拿高薪的人,有谁是只懂单片机的?

单片机系统本身就属于嵌入式系统,不懂的网上搜一下“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技术在于精,无所谓高级与低级的区别,IC还不是由N个晶体管或是MOSFET组合成的?可是,你能组合吗?

说的对呀?做一行就三四年才能入行,十年才是这行的专业人士

个人定义技术的复杂度.

数字电路的硬件其实很简单.硬件难的在于模拟电路.

我觉得不管是单片机还是啥,重要的是精通,做到极致什么都有前途吧

单片机不就是嵌入式系统的一种吗

误人子弟。不是每个人都要单干的。也不是要当老板就必须一个人单干的。否则人类至今仍在农业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ld能代替单片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