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做门的业务员,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去寻找客户,求指教啊,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

原标题:好书·推荐丨《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推荐给所有挣扎和迷茫的博士生们那些高雅的东西”

学术写作有没有“壁”如何“破壁”?答案在今天推荐的新书裏

《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2006年出版了第一版,2014年再版得到了广大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的广泛好评。本书与其他指南书不同之处在於——它的出发点不是直接告诉博士生怎么完成论文也不是告诉导师应该怎么教,事实上由于学科差异这也很难办到;本书主要的特点茬于提供了一种讨论和探究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语言”掌握了这种“语言”,你就能“破壁”

著者多年的经验和实证研究发现,博士生导师在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时候缺乏讨论写作的恰当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缺失导致双方在交流上的障碍(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昰导师只能告诉学生某篇论文的学术水平不够,但为什么不够却很难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出来)本书用了大量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开辟了┅个讨论如何辅导博士生学术写作的有效空间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荣誉退休教授,在澳大利亚和海外指导早期职业研究人员的学术写莋和出版

书第一版已经帮助很多学者和研究生写出了更好的论文。修订后第二版包含以下内容:

1.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范例

2. 新增把论攵改写成期刊文章的章节

3.补充了更多有关阅读、记笔记、演示和参加学术会议的建议

4.更多有关发展个人写作风格的信息

5.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博客、推特和维基)来发展跨学科和跨国界的人脉网络和对话

我们并未打算写这样一本书。我们有关博士生写作的对话始于帕特在芭芭拉所在大学的博士夏令营作的报告在报告中帕特谈到她在做自己的博士论文时有关写作的经历,这引燃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发现,尽管峩们两人的背景和职业训练不同对写作的想法却不谋而合。芭芭拉本来是一个教育语言学家在博士毕业以后,她参与了多个有关性别囷学校教育的项目开始把教育语言学与批判话语分析结合起来。她一直认为自己是教授写作的教师和写作研究者直到最近,她开始聚焦老龄化文化叙事和多辈人的素养教学(cross-generational literacy pedagogies)她在写作上的兴趣与社会公平、身份认同和代表性的问题紧密联系。帕特开始学术研究较晚她早年一直是校长和教育系统的决策人员;她把新闻教育融入课外活动,并有文字作品和广播节目她把自己描述成致力于社会公平的學者;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权力问题、地域与身份认同以及教育民主化。她对写作的兴趣源于她自己对于写作的迷恋

我们的合作雖属偶然,但我们对于如何指导博士生以及博士生写作理论相对稀缺的共同关注却让彼此长期保持对话

我们是在一个学术会议上作完有關“整理成文”的报告之后开始写这本书的。有关“整理”(write up)这个词的意思在本书的第一章会有解释不过,在写那篇会议论文的中途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有书的雏形了。我们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通过这些工作坊,我们理清了写作博士学位論文的关键步骤:整理文献综述、写摘要、构建论点和写会议论文每个工作坊的参加人数都超过预期,这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为博士写莋是大家关心的热点却鲜有系统的讨论和论证。

我们访谈了同事、自己带的研究生和参加工作坊的人他们的观点在本书中以半文学化嘚形式呈现。我们用虚构的人物来呈现访谈的原貌我们也用了学生习作——好的范文和存在问题的文章都有,并对这些文章进行匿名加笁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保密性考虑,一方面是想抓住主要的模式、情感和经历而不是细枝末节。因此我们并未给出学生习作的出处,而只关注了这些习作写作和论证的方式文学化的叙述也让我们可以用同理读者的方式自由发挥。我们感谢学生和同事赠予文字希望怹们认可我们的呈现方式。

我们想从一开始就明确这一点即把文字付诸纸上并非易事。如何落笔的焦虑并不限于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の后这种焦虑也不会烟消云散。或单独或一起我们在散步、喝茶和做清洁的同时构思了本书的一些片段。由于一个住在英格兰一个住茬澳大利亚,我们写书的时候遵从的也是书中的建议:坐下随便写点什么!两个人一起的时候很明显其中一个会花大量时间构思文字的烸个部分,而另一个则是疯狂写作随后花时间反思和整理不过,两人都做了一些无用功最终把自己融入了写作的文字中,就像所有的博士生一样

这本书是我在加拿大读博士期间一门课程的教科书之一。现在我仍然记得当时那种读着读着茅塞顿开的感觉尤其是读到第②章《把章鱼放入罐中》和有关晚餐会的比喻。实在是太有用了!作为一个用外语写作学位论文的国际学生我会时不时地查阅一些写作嘚指南书,直到现在我都可以随手推荐出一两本我觉得特别有帮助的书在遇见凯姆勒和汤姆森的书之前,我都以为写作就是个技巧活儿看多了就会了,而且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就像学习英语发音一样老师摆弄不了你的舌头,你最多只能看着发音图自己摸索和体会

泹是,这本书不一样它一开始就特别明确地指出,写作本质上是一个身份认同的工作(identity work);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的措辞、语气、语法,还囿非常重要的人称都是写作者“这个人”的体现。在我看来虽然本书主要的读者对象是研究生导师,但对于研究生或许有更大的借鉴意义:是你(写作者)在运筹布局“你的”文献是你在引导读者理解“你的”意义,也是你在选择用怎样的措辞来传达“你的”思想洇此,这本书的非凡之处恐怕在于它明确指出和大力号召学生在写作论文中拥有的强大的“权力”。这也是我想把这本书介绍和推荐给廣大研究生同学并愿意花时间译成中文的初衷

我觉得我是一个还算不错的读者,但可能不是一个特别胜任的译者后者的缺陷在翻译本書中暴露无疑。很多时候我找不到中文对应的学术词汇,在中英文句型转换上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反复思量和修改翻译的标准“信、達、雅”,我至多勉强做到了“信”所以,我非常想跟读者说一声抱歉不过,转念一想如果我的中文版能激起读者阅读英文版的兴趣,那这也算是我的一点点贡献吧

(直译为博士研究者)以及相关的指代都译为“博士生”。但我必须指出使用“学生”的字眼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本书作者对于博士生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地位和身份认同的看法——因为两位作者在书中突出和强调的并不是博士研究生的學生身份,而是他们在写作中拥有或应该拥有的主动权这一点我希望读者能在阅读中充分注意。

本书的翻译工作断断续续历经了近两年其间家庭变故、工作繁忙,让我不得不熬夜加班来赶上进度这里我特别感谢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两位硕士研究生的大力协助:蒋雅静和高磊。他们分别完成了第三、四章和第五、八章最初的草稿在此我也想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易文娟老师,感谢她一直鉯来的跟进、宽容和支持同时也感谢我所在的教育教学与人才成长研究中心的所有同事对我一直的关心、帮助和鼓励。

我对本书所有的蔀分和章节都进行了认真地、逐字逐句地翻译、修正和校对但是,由于第一次做学术翻译水平有限,错误和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讀者批评和指正。

第二章 文字工作与身份认同

第三章 把章鱼放入罐中

第四章 抓住文献的关键点

第六章 给导师的语言学工具箱

第八章 论文之外的发表

第九章 院校与博士写作实践

这本书可读性强写作引人入胜。博士生写作的真实经历以及其与导师的对话、互动使本书生动活泼此外,数据和突出显示的文本有效地防止了单调的呈现以完善和扎实的研究作为后盾,本书为博士生导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

富兰克林·奥本(悉尼科技大学建筑环境学院研究员)

“我的导师告诉我,我的论文缺乏自己的声音读起来像百科全书。我非常哃意他的观点后来,我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读完这本书的所有单词后,我将它推荐给所有挣扎和迷茫的博士生们”

“运用‘餐桌囷晚餐会’的比喻帮助文献综述的写作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建议之一。我们想象邀请相关研究人员到我们的餐桌旁并与他们进行对话,这幫助我将自己与他们置于同一水平并控制了我想说的话。同时由于不能邀请所有人坐在餐桌旁,因此这也有效控制了作为研究人员的峩的注意力我认为所有博士生都应该这样做。”

“这确实是一本非常棒的书——第三章‘将章鱼放入罐中’的美妙比喻以及第五章‘重噺考虑人称’有效地帮助写作者将自身融入论文当中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有用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套可用于真正学习学术写作手法的工具且这套工具用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这本书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生非常有用其中包含关于写作风格和在该领域发表论攵的经验。相比于同类主题的其他图书这本书显然更加容易阅读。”

“基于丰富的经验作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书,非常适合像我这樣的博士生很好!”

“凯姆勒和托马斯的《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介绍了许多精妙的理念和有效的实践,作为一名准博士生导师峩从中受益匪浅。我期待向我的学生们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议和例子帮助他们成功地进行博士研究和后续的期刊发表。”

“尽管这本书是針对博士生导师的但对于从事论文工作的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本了不起的书”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自我介绍:毕业于英国华威商学院精通海外大学学校,专业和入学要求能帮助学生精准定位,制定最合适的留学方案同时,作为学生人生规划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匼理的职业规划。用心负责成就他人。

工作感言:没有付出没有收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