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90万元,本可以三年内资产翻倍回本,七年翻倍。现在甲方要更改合同。是返还投资合适还是三十年赚三百万合适?

十年前,国内私募刚刚开始兴起。一群私募管理人雄心勃勃闯入资本市场时,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迎头而来。上证指数从十年前的2049.81点到如今的2681.61,期间经历了几轮牛熊,市场几经起伏。在危机中私募成长起来。

从指数来看,上证指数十年的涨幅不过30%,但这期间,有不少股票创出历史新高,数十只股票走出十倍行情。

作为A股市场的新参与者,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凭借对市场的嗅觉、成熟的投资理念、可靠的投资方法,带领产品摆脱了震荡的曲线,创造了翻倍的收益。金斧子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至少有23只私募产品净值翻倍。(注:不少私募产品设置一年期、两年期,不在统计范围之内;私募基金业绩数据延后,只计算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的业绩数据)

这些业绩突出的私募多已成为当前市场中的佼佼者,有的已是百亿规模,比如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朱雀投资、星石投资、明达资产、涌峰投资等。此外,龙腾资产、智诚海威、翼虎投资、上海融湖投资、北京云程泰投资、上海泓睿投资、尚雅投资等私募旗下都有产品穿越十年收益翻倍。

十年过去,当年的私募新手如今已身经百战。但回忆起金融危机仍心有余悸。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自2007年的6124高点到雷曼破产时的2049.81点,不到一年时间跌去66%。

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坦言,对当时的印象就是恐惧和害怕。“我们刚出来做私募,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股指暴跌,只能就地趴下。能做的就是降仓位,规避风险。”

当时刚成立第一只产品的两家私募智诚海威和龙腾投资也是如此。智诚海威总经理冷国邦回忆,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低仓位。“当时产品有止损线,可能正是止损线保护了我们。而且,在这种危机面前,市场、股价的跌幅都已远远超过预期。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对冲,就是一个低仓位。”

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则不仅降低仓位,还通过做空商品,对股票损失进行对冲。他特别强调,不要抄底。“A股从6000点跌到3000点,出了很多利好,市场在3000点停了一段时间,然后跌到1600点。如果在3000点抄底的话,损失非常惨重。”

尽管出师不利,不过,新生私募们还是很快把收益做了回来。余定恒坦言,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熬。2009年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时,翼虎投资主要布局了煤炭等周期股,当年就获得翻倍的收益。

吴险峰和冷国邦也在2009年时机来了之后满仓操作,收获了满意的业绩。冷国邦表示,跌得越多,未来机会就越大,要冷静独立客观去判断,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果断。

十年之后回望那场全球金融危机,“老司机”们感慨颇多。冷国邦告诉记者,危机来临,调整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时间恰恰是总结、反思、充电的好时机。十年前是这样,现在也要这样。”

余定恒认为,这十年来,他越来越成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对基本面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对股票趋势的理解和对公司价值的理解,都更加深刻。 他表示,私募要长期存活下来,主要是做好风控,更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风格和所长。经过危机还能脱颖而出的,一定是能认清自己风格,而且还要有运气遇到适合自己风格的行情。

吴险峰表示,十年来,他在投资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过去我做私募的理念是战胜华尔街,认为跑赢指数就可以了。但是未来我们在资产管理中要规避这种理念,做到更稳健,不会一直保持满仓。当然,对市场的研判能力提升也很重要。”他表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需要因时而动。过去十年我们的利润主要来自市场的风、市场整体的水涨船高。但现在经济已过了高速增长阶段,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行业倒退的情况。要多寻找企业价值增值带来的投资收益,而不是等着市场的风带来增值。

《战胜华尔街》是彼得·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完《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之后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本文精选了九篇读后感,以供扑克投资家的朋友们交流、借鉴。

一、彼得·林奇的实战经典

如果说《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是为业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可以战胜专业投资者的投资思路,是林奇投资“道”的思想传播,那么这本《战胜华尔街》就是林奇投资“术”的策略展示,是具体到选股到买股、持股的实战兵书。

本书一开篇继续宣扬业余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业绩更好的理念,并举了波士顿圣阿格尼斯教会学校的7年级学生创造的业余投资业绩令华尔街专业投资人士自叹弗如。但是沙盘上推演和真正刺刀见红还隔着天和地一样的距离,尤其是股票市场中情绪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操作的影响不可小觑。

在第7章,林奇告诉了我们他的股票投资之道—“艺术、科学与调研”:“选股根本无法简化为一种简单的公式或者诀窍,根本不存在只要葫芦画瓢一用就灵的选股公式或窍门。选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是过于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我选股的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不变。”林奇说他的公司研究方法,与新闻记者的调查方法差不多:“大量阅读公开信息,从中寻找线索,从分析师和董秘等这些中间人那里获得更多的线索,然后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来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里去实地调查。”实际上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林奇很重视对公司的实地和电话调查。

Quinta酒店时,出差时专门去住酒店,试试床垫的结实程度。再比如投资美体小铺时,林奇会不定期打电话给美体小铺的首席财务官询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前一种调查研究但凡用心的人都能去实践,后者这种直接咨询企业管理者恐怕是大基金经理才有的特权。而无论如何,调查研究对于林奇选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你了解的细节越多,你对公司的分析越透彻。”惟其如此,“就越少依赖别人,越能客观地评价别人给出的建议。”。“千万不要随意买入你既陌生又不了解的公司股票”,林奇坚持认为只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是一种良好的投资策略:“只专注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的几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买入卖出限制在这几只股票以内,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投资策略。”

在第4章和第6章,林奇回忆了他在麦哲伦基金创造的辉煌业绩。可以看到林奇的股票投资之道并非一成不变的,他从早期的重点选择小盘成长股,到后期重仓大盘蓝筹、甚至是周期股,并到后来购买挪威、日本等海外公司股票。他的投资标的似乎总是再变,而其买卖股票的频次也是令人惊叹的:“1983年中,林奇的投资组合有450只股票,而年底达到了900只”,当然,其中“700只股票的资产总和还不到基金总资产的10%”。之所以买这么多试仓股票,是因为林奇自己也不太确定哪些是牛股,所以“先买一点,保持跟踪,(如果的确是好股票)等下一次股价回调时再多追加买入”。

林奇是基金经理,业余投资者的资金不会很多,他给出的投资建议是:资金规模很小的投资人可以利用‘5股原则’,即把自己的投资组合限制在5只股票之内。只要投资组合中一只股票上涨10倍,那么即使其他4只没有涨,投资组合总体也能上涨3倍。即使同一个人,管理小散和基金经理,面对不同体量的资金和管理制度,即使投资理念一致,但其投资策略也是很不相同的。所以,不可太过于拘泥于大师的某个操作是否与其之前言行有何不一致。正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其位则谋其政。

在行业上,林奇的经验是避开那些热门行业的热门股,冷门行业和没有增长的行业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会成为最赚钱的大牛股。” 林奇在《战胜华尔街》给出的13条选股准则也倾向于关注冷门且零增长行业。这似乎与巴菲特的好行业的选股准则有所不同。巴菲特是选择良好发展行业的优秀公司等待价值低估时进入,而林奇则是避热门追寻所谓“沙漠之花”,在其低估时介入。两位大师的投资逻辑是想通的,都是“股票低估时买入,等高估时卖出”。热门股、冷门股都有各自的低估之时。只不过,当发现市场某支热门股票确属好行业、好企业时,其价格恐怕多数也是高估之时,若要买入需要长期的跟踪。巴菲特可以这么做,而林奇不行,因为管理这么大的基金,不可能长期干看着而不下手,就算林奇打算这么做,基民恐怕也么有这个耐心。所以,林奇侧重于追寻市场当下的“沙漠之花”,因为相对等待的时间会缩短。

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可以采取将类似公司进行比较的方法。也就是与行业市盈率对比或者与同行公司估值做对比。

在买入策略上,林奇是分批买入:“上午8点左右,我列出一份新的股票买入卖出清单,其中大部分公司股票是我在昨天或者前天都曾购买过,这样分批少量买入的目的是,能够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逐渐建立起一个较大规模的头寸。”“要是你很喜欢一家上市公司,但是目前价位不是那么合理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买一点,保持跟踪,等下一次股价回调时再多追加买入。”当公司基本面未变时,“股价大跌而严重低估,才是一个选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资机会。”投资者随时会遇到市场或是公司行业的各种黑天鹅事件干扰。“无论你多么了解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总是会发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分批买入,保有现金是非常的重要:“1987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让我吸取了很大的教训,任何时候都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

我们选股时精挑细选、买入时左等右看,手上持股后还会犯“买了就忘”的错误,持股后多数情况只会更关注股价的涨跌:涨了就觉得选对人生的十倍牛股,跌了就会后悔当初的抉择、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这时候,林奇来了:稳健的做法是需要我们定期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检查和思考,“大约每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

“不要把一家公司的发展当成一个个断断续续的个别事件,而要看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长篇传奇故事,必须时时(6个月-1年)重新核查故事的最新发展。”这种定期检查投资组合的做法被认为是专业投资者应具有的素养,也是采取进一步措施的依据:“①和收益相比,股票目前的价格是否还有吸引力?②是什么导致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针对不同情况)你可能会得到以下结论:①市场状况日益好转,因此可能增加投资;②市场行情日益恶劣,从而你可能打算减少投资,③市场行情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维持原来的投资计划。”

《战胜华尔街》后半部分,林奇记录了1992年自己在《巴伦》周刊推荐的21只股票的选股过程,为什么推荐这些股票,如何调查研究,怎样跟踪投资,可谓21个鲜活的投资案例。粗看这些案例,的确印证了林奇自己的话:“选股的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没有太多复杂的公式和计算,更多地是勤奋调研、独立思考。陈江挺说“养猪是一行,种菜也是一行,炒股也是一行”。任何一行,不勤奋、不吃苦都是难以站住脚跟。在投资上除了勤奋,还要走对方向。

看样子彼得·林奇老爷子对指数基金是相当信任的,对经济的总体上扬趋势也是相当信任的。除了对日本经济崩溃且一直到现在都一蹶不振的预测有误之外,我还真没有在书里看到什么破绽。而且其实他对日本经济的判断看来也并不都是溢美之词,而是在经过精心考察之后发现了不少问题的。比如日本的股票市盈率高到不像话的地步,日本的人民生活水准相当有问题,最坑爹的是爆炸性的日本楼市。不知道让他来看看今天的中国会给出什么样的结论?

说个玩笑,一说一乐的事。言归正题,作为一本看上去还相当有实操性的书,看完书不去实践就实在是太可惜了,这里需要稍微回顾一下书里边说到的这些投资策略。

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人们不靠谱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在中国何尝不是如此呢?基金经理人有自己的压力团体,面对很多长期持有的机会也很难做出具有长远目光的动作。这一点似乎在经理人经常需要更换和续约的中国更是如此。很早就听说,中国的经理人很难做出长达五年或者十年的布局,往往在一些关键的节点因为面临失业的压力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以至于影响基金购买者的利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还是多一份谅解吧。

但是普通的投资者就没有这样的麻烦事了。你可以选择投资任何自己喜欢的股票,只要现金充裕也可以不断地跟进。甚至,在市面上没有入眼的股票时,可以选择储蓄空守。这都是经理人们所没有的自由。这些充裕的自由,加上市场本来就是一个不可预测的黑箱子,让很多普通投资者有了跟专业经理人叫板的资格。但是这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长期持有。在一个长期来看呈上涨趋势的市场中,长期持有任何的股票对于你的财产保值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宏观良好的市场,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值得长期持有的市场。只要紧紧抱着那些可靠的基金和有价值成长性的股票不放手,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所谓“靠谱”的基金和股票?首先,你必须选择自己有了解的产品,不能蒙头蒙脑直接就冲进去了。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买入的契机最好是你对它们有了解、感兴趣。正如那些对保险行业大有了解的保险高管,舍近求远地去买钢铁股,显然是不明智的。第二,适当的组合是必要的。且不说高增长的单只股票可以抵消掉那些亏损股票的损失,即使是购买基金,在收益未知的情况下也最好选择有意识的调整和组合。在被低估的位置把资金转移进某种类型的基金,在不正常的高位则要做相反的操作。

这些道理说起来都并不难,似乎是每个人多少都能操作的事,但问题就在于如何在困难的时局中坚持这些原则呢?能做到的才能称得上股神呐。

陆陆续续看了3周,终于看完了这本彼得·林奇的实战经验分享大作,彼得·林奇分享了他在各种类型、多个行业的投资选股经历,涉及行业包含房地产、储蓄贷款、汽车、电器、零售、餐饮、医药等,每个行业和类型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有些基本的投资规则是共通的,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渔”:

1. 别想着不劳而获:投资股票需要花时间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要投资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公司。如果不想花时间研究,最好还是把钱投到指数基金,当然,投资基金也同样需要花时间研究,只是相对自己选股所需要花费的精力要小一些。

2. 认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生活保持好奇心,有空多出去逛街,从身边挖掘价值股。同时也需要多关注时事新闻,分析他们对股市和公司的影响,及时作出判断和决策。

3. 选择冷门行业的低估值公司:最重要的前提是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这些公司往往被高估,表现为市盈率太高。低估的公司往往在冷门行业中容易发现,表现为市盈率低。当然周期型公司除外,周期型公司市盈率转低是个卖出信号。

时间就是金钱:股市短期的价格波动可能偏离公司的价值,表现为短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的股价反映不出业绩增长,或者利好消息没有及时带来公司股价的上涨,但长期来看总会回归价值。股市投资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股票投资,作为价值投资者,只要手握好公司的股票,公司基本面不发生变化,耐心长期持有,时间会让复利发挥他的魔力!

5. 定期检查:公司的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可能出现变化,不管是手中持有的股票,还是以前买过的,或是观察中的股票,都需要定期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根据分析判断做出决策,避免错失获利机会或者及时阻止亏损。

6. 集中持股:集中和分散是一个哲学和艺术问题。业余投资者的精力有限,无法同时追踪太多公司,建议持有不超过10只股票,最好集中在5只左右。基金经理是不得不分散投资,作为业余投资者要利用这个优势,避免和专业的基金经理站在同一赛道赛跑

广泛涉猎,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伺机出动:选股是一个不断过滤筛选的过程,A股有几千只股票,通过排除热门行业、热门公司、高市盈率、业绩差的股票,还有很多公司需要筛选,涉及各行各业,所以需要对每个行业都有所了解。这对一个业余投资者来说不太可能,所以可以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开始选择,在实践中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圈。选股票就是选公司,一定秉着百里挑一原则精挑细选,把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宁缺毋滥。通过分析公司的报表、行业地位、市场护城河、竞争力、战略、执行力等,筛选出一个候选集。然后再分析市盈率、PEG、市净率、市销率等指标,看当前的股价是否高估或低估。如果高估不要着急购买,耐心等待,等市场出现恐慌下跌的时候再出手。

8. 定力要足:投资股票要有足够的知识,也要有足够的胆略,要能够在谣言四起、负面新闻包围、公司短暂性经营出现问题、甚至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定力,不随大流抛出股票,甚至与大众采取相反的策略购入股票。

以上这些是投资股票的心法,先把心法练好了,其他股票投资的具体技能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技能是财务报表分析,分析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查看公司的财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整体上这本书写的是相当不错的,这里总结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具体每个行业的投资技巧、关注点等,还值得多读几遍,多分析作者的投资思路,然后根据我国股票和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相信一定能取得不错的回报。

四、先了解再购买,不了解不购买

未了解股市的时候,认为国内的股市就是一个纯投机市场,且感觉国内的市场不规范;重要信息泄露;中国公司铁公鸡从来不肯发红利;基金老鼠仓等一系列负面消息的影响,一度认为中国的散户90%都不能赚钱,自己的本金只能被大机构吃掉。

彼得·林奇掌管了麦哲伦基金,该基金的十多年的收益一直遥遥领先,创造了许多奇迹。书中提到了彼得·林奇的一些操作技巧,方法,心得,感觉挺有用的。并且慢慢觉得,真正的大赢家都是脚踏实地,认真挖掘股票内在价值的人,而不是投机倒把的奸商。

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选股风格比较类似,不同的是持有时间和持有种类。巴菲特购买股票希望是一直持有,如果基本面不改变的情况下,购买的股票种类也比较少。但林奇就喜欢高转手率和几百种股票一起投资。

感悟最深的有下面三点:

1. 不懂一家公司的时候,一定不要购买他的股票,不要侥幸认为自己很聪明或者很幸运,买了股票就会赢,要知道好多人就是抱着这种侥幸,最后亏光了所有的本金。在美国,破产比较普遍,如果买了一家破产的股票,那你就分文收不回来了。

2. 要有耐心,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坚定,不要受市场的影响。

3. 不要投入太多钱到股票。不要将影响你今后的生活的养老钱也投进去

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彼得·林奇的方法有用,巴菲特的方法有用,那中国有依靠他们的方法变得超级富有的人吗?

从网上找了本不全的书。但也看完了。林奇每天买卖股票,而且都是大量卖出,大量买进。可见精力不是一般的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天阅读大量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每年访问大量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每周不休息等等。想到了个问题,林奇这样收集信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不是林奇在数据挖掘啊?

现在网上炒得很热的词包括大数据。谁也说不清什么是大数据。在维基百科上查的定义:由高德纳(是一个公司)于2012年修改了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大量、高速、及/或多变的信息资产,它需要新型的处理方式去促成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力与优化处理。其实大数据无时无刻在应用。比如:天气预报在报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时,都是根据前段时间,以及模拟未来几天状况来报的。都是在使用大数据的方法。

六、随着读的书逐步增多,

在看这本书时感觉是受挫的,因为很多超出了自己所在的 “现实”。这本书看了很久,笔记更是整理了很久。感觉看知识型的书跟看其他书完全两样,一个看到“头脑爆炸”!另一个看得轻松愉快。笔记整理完以后还要看很多遍加深理解,瞬间觉得好累。好吧,要努力!

顺便附上本书的推荐书单,还有好多要学习啊!

七、成功投资的一个关键是关注公司,

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

1. 如果你看歌剧和看球赛的次数之比是3:0,你就应该意识到你的生活肯定有些地方出问题了。

2. 那些偏爱债权的投资人啊,你们可知道不投资股票错过的财富有多大。

3. 千万不要对任何无法用蜡笔将公司业务描述清楚的股票进行投资。

4. 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5. 收取申购费的债券基金与不收申购费的债券基金,投资业绩几乎完全一样,根本没必要白白花钱请大提琴家马友友来放演奏会录音。

6. 既然要选择一只基金,就一定要选择一只业绩优秀的好基金。

7. 公司办公室的奢华程度与公司管理层回报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8. 如果长期国债的投资收益率高出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红利收益率6个百分点或者更多,那就应该卖出股票而买入长期国债。

9. 并非所有普通股都一样普通。

10. 当你在德国高速公路上驾车时,千万不要从后视镜向后看。

11. 最值得买入的好股票,也许就是你已经持有的那一只股票。

12. 要治疗那些觉得自己股票肯定会大涨的幻想,最好的药方是股价的大跌。

13. 当一家公司即将灭亡时,千万不要押宝公司会奇迹般起死回生。

14. 如果你喜欢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店,可能你也会喜欢上这家公司的股票。

15. 当你发现公司内部人士买入自家公司股票时,这就是个很好的买入信号,除非这些公司像新英格兰银行那样愚蠢地以过高价格回购股票。

16. 在商场上竞争绝对不如完全垄断。

17. 如果其他条件一样,就选年报中彩色照片最少的那家公司。

18. 分析师都感厌烦之日,正是最佳买入之时。

19. 除非你是沽空投资者,或者是寻觅富婆的诗人,否则悲观毫无裨益。

20. 像人一样,公司因为两个原因而更改名称:要么是结婚了,要么是卷入了某个它们希望公众将会忘却的惨败中。

21. 不管英女王在卖什么,买买买。

1) 好公司经常每年提高分红。

2) 股票投资赔钱只需很短时间,但是赚钱却要花很长时间。

3) 股票投资并非赌博,但前提是你购买股票的依据是你认为公司经营很不错,而不是因为股价很不错。

4) 你能从故事上赚大钱,但也能在故事上赔大钱。

5) 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研究。

6) 投资股票,务必牢记适当分散投资。

7) 你应该分散投资于集中不同的股票,因为在每五只你买的股票之中,可能会有一只表现非常好,有一只非常差,另外3只表现一般。

8) 不要对一只股票固执己见,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

9) 不要随便挑一只股票就算了,你得先研究再投资。

10) 买公用事业股很不错,因为分红相当丰厚,但是成长股也能让你赚大钱。

11) 仅仅根据一只股票股价已经下跌,并不能判断它不会进一步下跌。

12) 长期而言,买小公司股票更赚钱。

13) 不要只图股价便宜就买一只股票,买股票的前提应该是你十分了解这家公司。

14) 不要买太多股票,多了你就无法及时了解每一家公司的最新动态。

16) 你应该确定两点:第一,公司的每股销售额和每股收益增长率是否令人满意;第二,股价是否合理。

17) 最好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债务结构,以确定万一出现几年经营糟糕的情况师父会妨碍公司的长期发展。

18) 买入或不买入一只股票的依据应该是,公司成长性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以及股价是否合理。

19) 理解创造过去销售增长的因素,有助于你准确判断过去的销售增长率在未来能否继续保持下去。

20) 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会在恐慌害怕时抛出,但毫无疑问这时卖出的价格往往是最低或最不划算的。

21) 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作好准备,如果你看好的股票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

22) 从理论上讲,在股市上,每个行业最终都有东山再起之日。

23) 根据历史业绩表现来寻找未来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即使不是全然无用,也肯定非常困难的。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于那些表现持续稳定的基金,并坚持长期持有。

24) 具有吸引力的股票:小盘和中盘成长型公司、发展前景正在改善的公司、股价过低的周期型公司、股息收益率较高且不断提高分红的公司以及其他所有真实资产价值被市场忽视或者低估的公司。

25) 如果一家连锁餐饮店在一个地方搞得很成功,它很容易在别的地方顺利地复制在上一个地方很成功的经营模式。

26) 寻找那些有着雄厚的储蓄客户基础,且在贷款上效率很高又很谨慎的商业银行。

27)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人们刚开始感到投资于股票比较安全的时候,股市就回来一次大调整。

29) 我研究公司的方法,与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方法差不多:大量阅读公开披露信息,从中寻找线索,从分析师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等这些中间人那里获取更多的线索,然后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来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里去实地调查。

每次和上市公司相关人士联系后,无论是电话交谈还是见面交谈,我都会在活页本上进行会谈记录,所记的内容包括公司的名称和这家公司股票的当前价格,下面还会记上一两行我听这些人讲述的这家公司有关信息的摘要。我认为,每一个选股者,都会从这样一个记录上市公司有关信息的笔记本中获益很多。如果你不能及时完整地记录你搜集到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话,之后你就会很容易忘记你当初为什么要购买这只股票。

31) 如果你准备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对于自己投资理由的解释,既要简单得能够让五年级的小学生能听懂,又要简单得连五年级的小学生也不会听得厌烦。

32) 第一个发现大牛股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分析师是否在股价大幅上涨一个阶段后继续推荐买入,否则错失最初低价买入机会的人,就会继续市区在较高价位买入、继续获利的机会。

33) 公司盈利增长,会推动股价相应增长,并且股价增长幅度常常会超过盈利增长幅度,这正是为什么投资者们都愿意为未来增长前景良好的公司股票支付更好股价的原因。

34) 零售业和餐饮业公司不仅增长速度和高科技公司一样快,而且风险普遍要低得多。

35) 和每一次经济衰退结束时一样,周期型股票又开始引领股市创出新高。

36) 股价大跌而被严重低估,才是一个选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资机会。

37) 长期而言,让你赚钱最多的股票,往往也是一路上让你磕磕碰碰受伤最多的股票。

38) 投资周期型股票,重要的是要抓住正确时机及时抛出,获利了结,不然好股票都会变成烂股票。

39) 股市崩盘后,最赚钱的股票是成长股,而非周期股。

40) 任何时候都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

41) 如果发现公司基本面恶化,不要死死抱住这家公司的股票不放。

42) 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下跌程度有多深,往往警示着这家公司的困境严重程度有多大,因为债券市场上的债券投资人通常都是非常保守的投资者,他们非常关注公司的偿债能力。

43) 选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

44) 判断一只股票的股价是否合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看看上市公司的收益线与股价线并列的走势图手册:当股价线平行或者低于收益线时,可以买入股票,当股价线高于收益线时,可以卖出股票。

45) 只专注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几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买入卖出限制在这几只股票之内。了解整个产业以及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大致了解经济衰退时这家公司表现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等。

46) 不要把依家公司的发展当成一个个断断续续的个别事件,而要看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长篇传奇故事,你必须时时重新核查故事的最新发展,不要错过任何新的转折和变化。

47) 一家持续提高股息已成为一项传统的企业,突然表示改变惯例,只是为了省下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这是一个危险的警告信号。

48) 零售业选股:耐心观察一家零售连锁店,看他们首先在某一个地区获得成功后,然后开始向全国扩张,并且用事实证明在其他地区同样能够复制原来的成功,这时再决定是否投资。

49) 对于连锁零售业或连锁餐饮业来说,迅速扩张是推动收益增长和股价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只要单店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企业没有过度举债,并且正在按照公司年报向股东所描述的发展规划进行扩张,那么这只股票就值得长期持有。

50) 判断股价是否高估的一个标准是,市盈率不应超过收益增长率。

51) 一只市盈率较高但收益增长率也较高的股票,终究会胜过市盈率较低但收益增长率也较低的股票。

52) 等到媒体和投资大众普遍认为某个行业已经从不景气恶化到非常不景气时,大胆买入这个行业中竞争力最强的公司的股票的时候到了。

53) 如果存货高于正常水平,可能是管理层通过提高存货来掩饰销售不佳的问题。

54) 当一家过去一直发放股息的公司,现在决定回购股票,并且通过贷款来回购股票时,这样对公司有双重好处:一是贷款利息可以抵税,二是可以减少发放股息的支出(发放股息是用税后利润支付的)。

55) 资产里面包括房地产、设备和存货等,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可能和公司账面记录的价值并不符合。

56) 一家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时,会涉及“商誉“,亦称为无形资产,指企业支付的收购价格时超出被收购公司账面价值的金额。

57) 股东权益至少应该是负债总额的两倍,股东权益越高,而负债越低越好。

58) 考虑负债因素:第一,这些债务是不是短期债务,还有几年才到期;第二,这些债务是不是银行贷款,因为对于负债比例较高、财务杠杆较大的企业,银行借款是相当危险的。

59) 如果存货过多,可能意味着公司是在隐瞒销售不佳的情况,延迟报告亏损,而不是抓紧时间降价处理掉多余的存货。

60) 应付账款高也并不是问题,反而表面公司在尽量延迟支付账单,尽可能把手里的现金利用到最长的时间。

61) 年报中通常会描述公司如何开展经营策略,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然而大部分企业都只是说说而已,是否真的说到做到,还要用数字说话。

62) 市值高估还是低估:股东权益/流通股数=合理股价。

63) 投资中选择行业时,任何时候我都更喜欢低迷行业而不是热门行业。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上不断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远远胜过另一个公司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上费尽力气才能保住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

64) 低迷行业的优秀公司的共同特征:公司以低成本著称;管理层节约得像个吝啬鬼;公司尽量避免借债;拒绝将公司内部划分为白领和蓝领的等级制度;公司员工待遇相当不错,持有公司股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

65) 低迷行业的幸存者,一旦竞争对手消失,很快就能时来运转。

66) 从长远来看,听好消息买股票是有益的,只有等待确切的证据,投资的成功率才可以大幅提高。比起听信谣言,虽然等待正式签订合同的消息可能会使你每股少赚1美元,但只要消息是真的,股价就能在将来大幅上涨;反之,如果消息纯属虚构,那么经过等待也有好处,因为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67) 年终回顾的方法对于股票投资者非常管用:一个一个地检阅你的公司,找出明年会更好的理由。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理由,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还要持有这个股票?

68) 当你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时,支付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额外费用体现的一种美好预期,而这种预期的合理性必须得到资产平衡表的支持。

69) 对于任何进行了大量并购的公司,我都会花大量精力在研究现金流状况上。

70) 健康的自由现金流能够赋予公司伸缩性,在行业环境趋好或趋坏时进退自如,如果公司的现金流很充沛,达到负债利息的数倍,这就不成问题。

71) 当经济开始衰退时,精明的资本经营者就开始投资周期性公司。铝业、钢铁业、造纸业、汽车制造业、化工行业还是航空运输业,无不随着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一波升起又一波落下。

72) 如果周期性公司的市盈率开始变得很低,这可能预示着它们已经接近高潮的尾声。

73) 最大的风险是买入过早,收到挫折后又迫不及待地抛出。

74) 一只股票的原地踏步不构成放弃的鲤鱼,可能反而买进更多才对。

75) 投资周期性公司,要问的首要问题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是否稳健到足以抵御下一轮的低迷时期。

76) 年报中都会将多个主营业务拆分收益后详细列出,把每项业务的收入再乘以一个合理的市盈率(对于周期性公司,收入平稳时取8-10,收入高峰期则取3-4),则可以估算出这项业务的估值。

77) 何时购买汽车股有一个指标,那就是二手车的价格,当二手车价格回升,则是汽车制造商业绩好转的先兆。

78) 如果你选对了行业却选错了公司,那么依然和选错行业一样容易亏钱。

79) 经济不景气时,投资公用事业股。

80) 当国家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将企业私有化的时候,选择那些毫无债务的企业,对于买主来说,通常是不错的交易。

81) 一家能超预期发挥的公司,首先其价值必须被严重低估;如果市场上的流行观点都比你的观点悲观,那么你必须不断核实真实情况,确保自己没有盲目乐观。

82) 对于一个有风险但又有前途的股票,有一个关键问题不得不问:如果一切顺利,我能获得多少收益?风险与收益的天平更向哪一边倾斜?

83) 你必须搞明白持有这只股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84) 对于小公司的股票,等到他们开始实现盈利时,再考虑投资也不迟。

85) 当你打算投资一个正处于困境之中的行业,那么一定要投资那些有能力渡过难关的公司,而且一定要等到行业出现复苏的信号。

86) 如果你在一支股票上投资1000元,即使亏光也最多不过是亏损1000元,但是如果你耐心持有的话,可能就会赚到1000元甚至更多。

87) 在任何一个行业,在任何一个地方,平时留心观察的业余投资者就会发现那些卓越的高成长公司。

88) 股市常常会出现大跌,就如同每年冬天会出现暴风雪一样平常,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根本不会遭到什么损害,反而是个低价买入的绝佳机会。

89) 每个人都有投资股票赚钱所需要的知识,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投资股票赚钱所需要的胆略,有识且有胆才能在股票投资上赚大钱。

90) 除非公司基本面恶化,否则坚决不要恐慌害怕而抛出手中的好公司股票。

91) 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提前预测出未来利率变化、宏观经济趋势以及股票市场走势。不要理会任何对未来利率、宏观经济和股市的预测,集中精力关注你投资的公司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92) 当你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时,时间就会站在你这一边;持有时间越长,赚钱的机会就越大。耐心持有好公司股票中将会有好回报。但是如果你持有的是股票期权,时间就会站在你的对立面,持有时间越长,赚钱的机会越小。

93) 我选择股票的方式基本是固定的:首先我会研究和分析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一般来说我会从非热点行业或者部门来寻找这些被低估的公司。

94) 股票价格下跌的真正原因是这些股票的价格和它们当前的收益相比已经被远远地高估了。

95) 按照市盈率的计算公式,股票价格不能过多地超前于每股收益。

最近,A股市场大起大落。估计绝大多数投资者或投机者都不知所措,每天被铺天盖地的重磅消息碾压。我静下心来读了这本多年前有人推荐的《战胜华尔街》,感觉作者说的好有道理。

第一准则:决不投资于任何你画不出来的东西。这条规则适用于许多成年人和专业投资者,他们倾向于忽视看得见利润的企业,偏好技术复杂的风险企业并因此赔钱。选股之前,必须清楚地说明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生产什么产品。买你了解的东西对许多职业炒手来讲,是一种过于复杂的策略。

第二准则:你不能从后视镜里看到未来。

第三准则:只要你挑选基金,很可能就选中一只好基金。

第四准则:公司办公室的奢华程度与公司给股东分红的递减幅度成正比。

第五准则:如果长期政府债券的收益高于标普指数的分红收益六个百分点,那么卖掉股票,买债券吧。

第六准则:不是所有的普通股都同样普通。

第七准则:对于心安理得的持股人来讲,最好的药方是股价大跌。

第八准则:如果你喜欢这家商店,多半会爱上它的股票。

第九准则:内部人员买入自己公司股票是一个利好讯号。

第十准则:对经营而言,竞争不如垄断。

十一准则:其他条件相同时,投资于年度报告中彩照最少的公司。

十二准则:当分析员感到厌烦之时,正是买进之机。

十三准则:除非你是个卖空者,或是想找有钱配偶的诗人,否则绝不掏钱做悲观主义者。

不论你使用什么方法选股,最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种能力,即不理睬环境的压力而坚持到投资成功的能力;决定选股人命运的不是头脑而是耐力。敏感的投资者,不管他多么聪明,往往经受不住命运不经意的打击,而被赶出市场。

如果执行一个固定的投资计划,不理睬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而如果在大多数投资者恐慌性抛售的时候追加投资,你会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

这些人习惯了在学校拿优,股市却是一个惯于拿不及格的地方。

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赔钱,但要花很长时间赚钱。

投资俱乐部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他们按照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投资,避免了对市场涨落的猜测,并且不允许冲动的买或卖。

记住考察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债务结构,以防在不景气的年头有妨碍公司长期发展的因素。

收藏(极其专业需要学习很多,买车不是收藏,新车在使用中会迅速贬值,没有什么比汽车更快地吃掉你的存款—除非游艇)

买债券(实际上你没买任何东西,你只是放了一笔贷款,债券发行人向你借钱,债券本身是交易凭证)

储蓄和投资的首要目标是超过通胀率。

即使你没钱投资或年龄太小,你也可以做选股游戏,这是没有风险的非常好的训练方法。想当飞行员的人会先到航空模拟器上训练,在不会有真实空难的情况下从错误中学会飞行。

人们在股市持续亏损并不是股票的错。投资人赔钱99%是因为他们没有计划,他们在高点买进,然后因为缺乏耐心或恐慌,而在股市不可避免的下跌中,在低点抛出。

时间在股市中会创造奇迹(复利),开始投资的时间越早越好。实际上,早年投入的一小笔钱多年之后的价值超过今后投资的一大笔钱。时间能够赚钱,让时间和金钱去工作,你只需要坐下来等待结果。

你不必是选股的天才,但如果你没有耐心和勇气去长期持有,你只是个投机者。区分投资者好坏的并不总是头脑,而往往都是纪律。盯住你的股票别管其它,不理睬所有“精明的忠告”,像“木偶”一样行事。

买进有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股价下跌不是个好理由。

人们总是高买低卖觉得自己很不走运,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想入非非。没有人能够比市场聪明。(如芒格所说,他和巴菲特对市场充满敬畏)

人们认为股市大跌或回调时投资股票是很危险的。其实此时只有卖股才是危险的,他们忘了另一种危险——踏空的危险,即在股市飞涨时手中却没有股票。

你我不可能在桌球游戏中战胜职业选手,也不可能和脑外科专家比做脑外科手术,但肯定有机会战胜华尔街的职业炒手。

你应该在实际入市之前先做一些练习,就像在驾校开车一样。如果没有人训练你,你可以进行自我训练,从书上找到各种策略,用模拟资本亲身感受股票的市场特性。

人们不会在自己没买的股票上赔钱,只会在股价下跌就抛出时赔钱。

听从专家意见的麻烦在于,你不知道专家什么时候改变自己的看法。

成千上万的人在各行各业工作,每天都与潜在的投资对象有接触,却从未利用过第一手资料的优势。

收益,销售额,负债,红利以及股价,这些是选股人必须知道的数字。

投资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不论你多么用功地研究这些数字,不论你对公司的过去了解多少,你不能肯定它的将来会怎样。明天会发生什么永远只能猜测,你的任务是选股并以不太高的价格买进,然后关注有关这家公司的好坏消息。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股价与公司盈利能力直接相关。把价格与实情混淆起来是投资者犯的最大错误。

巴菲特的策略很简单,没有诡计,没有花招,不玩市场游戏,只是买进好公司股票然后一直持有到它不再有生气。

也许菲茨吉拉德的名言“富人与你我有别”是对的,但福布斯排行榜上找不到证据。有钱人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高矮胖瘦,美的丑陋的,高智商的智商平平的,俭朴的吝啬的慷慨的。很多人成为巨富之后仍然保持从前的俭朴习惯,数量之多令人吃惊。

给投资者一个有用的忠告:要像猎犬一样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直到证据出现在你的鼻子下面。

投资大小企业都能赚钱,但如果你专注于小企业,你可能干的惊人的好。

在股市赚钱的关键,是不要被吓跑。

每当我对现状感到怀疑和沮丧,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更大的画面上。

如果你不能忍受你买的股票跌去一半,那你就不应该玩股票。巴菲特

我常常以这样一个问题结束会谈,你最尊重的竞争对手是谁?如果公司主管承认其对手干得一样好或者更好,这是最有力的证据,我会马上买进他们竞争对手的股票。

小的不仅是美的,而且是最能赚钱的。

林奇认为,投资股市不是为了赚一次钱而是要连续赚钱,那些想靠一“博”而发大财的人大可以离开股市,去赌场碰碰运气。

“72”法则是用来估算资金增长速度的好办法,用72除以年回报率,所得结果就是资金翻倍所需要的年数。比如年收益率为25%所需时间不到三年。

关注一定数量的企业,并把自己的交易限制在这股票上面,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每次买进一种股票,你应当对这个行业以及该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有所了解,对它在经济萧条时的应对,影响收益的因素都要有所了解。

选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只注意一面是非常危险的事。

看到自己卖掉的股票价格翻倍是种感情上的刺激,投资者必须训练自己客服这种病态的情绪。

投资不是毫无关联的事件,而是像一部情节连贯的小说,需要不时往回翻以理解新的情节。只要企业没有破产,故事就不会结束。

某只股票比以前便宜不能成为买进的理由,同样仅仅因为它比以前贵就卖掉也不是理性的方式。

成长迅速的零售业股票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你有很多时间去抓住它们,投资之前你可以等待它们被市场证明。

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只已经涨了10倍或50倍的股票不可能再涨,那么给他看看沃尔玛的走势图。股票本身不在乎谁持有它,而关于贪心之类的问题最好留给教堂或心理诊所去解决。对于股票分析而言,重要的问题是沃尔玛的市场是否已经饱和,而不是它的股票会不会惩罚股东的贪心。

我希望他们保持旧名,听起来老气,但让人放心,我不喜欢新潮和复杂的名字,感觉到公司的想象力近乎枯竭。我喜欢那些一心放在业务上的公司。(专注于事情本身)

一个良好的投资组合需要定期检查,买了就忘的策略是很危险的。

投资是令人激动和快乐的事,但如果不做准备,投资也是一件危险的事。

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价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之间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它。“这孩子肯定能长大成人”类的话不可靠。

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务选股人大概有时间追踪8-12家公司,不要同时拥有5种以上的股票。

如果你找不到一只有吸引力的股票,把钱存进银行。

永远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确认公司不会破产。

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最好的公司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增长停滞的行业里有大赢家。

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他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

股市的下跌如每年的暴风雪一样是正常现象,如果你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恐慌就想抛掉存货,你就应该避开股市和股票基金。

如果你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如同打牌时,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赢的机会一样。

读彼得·林奇的书会读得很畅快淋漓,而且读得热血澎拜,感觉牛股就围绕在身边,等着你去发现,等着你去投资。读完彼得·林奇的书后,很想立刻投身到股市中,发掘那十年十倍,甚至是五年十倍、一年五倍的股票。可是在未成熟的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着低估值高成长性的股票呢。不管中国股市是处于什么阶段,不管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成熟,我也要亲身投入其中,探索和寻找那传说中的大牛股。

看彼得·林奇的介绍,影响最深刻的是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基金经理。林奇每天早晨6:05分就出门,一天看的资料有三英尺高,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连周六也要待在办公室看资料。他每月要走访40~50家公司,一年500~600家公司。而且他对自己的股票投资充满了热情。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战胜华尔街》是彼得·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完《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之后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本文精选了九篇读后感,以供扑克投资家的朋友们交流、借鉴。

一、彼得·林奇的实战经典

如果说《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是为业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可以战胜专业投资者的投资思路,是林奇投资“道”的思想传播,那么这本《战胜华尔街》就是林奇投资“术”的策略展示,是具体到选股到买股、持股的实战兵书。

本书一开篇继续宣扬业余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业绩更好的理念,并举了波士顿圣阿格尼斯教会学校的7年级学生创造的业余投资业绩令华尔街专业投资人士自叹弗如。但是沙盘上推演和真正刺刀见红还隔着天和地一样的距离,尤其是股票市场中情绪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操作的影响不可小觑。

在第7章,林奇告诉了我们他的股票投资之道—“艺术、科学与调研”:“选股根本无法简化为一种简单的公式或者诀窍,根本不存在只要葫芦画瓢一用就灵的选股公式或窍门。选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是过于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我选股的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不变。”林奇说他的公司研究方法,与新闻记者的调查方法差不多:“大量阅读公开信息,从中寻找线索,从分析师和董秘等这些中间人那里获得更多的线索,然后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来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里去实地调查。”实际上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林奇很重视对公司的实地和电话调查。

Quinta酒店时,出差时专门去住酒店,试试床垫的结实程度。再比如投资美体小铺时,林奇会不定期打电话给美体小铺的首席财务官询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前一种调查研究但凡用心的人都能去实践,后者这种直接咨询企业管理者恐怕是大基金经理才有的特权。而无论如何,调查研究对于林奇选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你了解的细节越多,你对公司的分析越透彻。”惟其如此,“就越少依赖别人,越能客观地评价别人给出的建议。”。“千万不要随意买入你既陌生又不了解的公司股票”,林奇坚持认为只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是一种良好的投资策略:“只专注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的几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买入卖出限制在这几只股票以内,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投资策略。”

在第4章和第6章,林奇回忆了他在麦哲伦基金创造的辉煌业绩。可以看到林奇的股票投资之道并非一成不变的,他从早期的重点选择小盘成长股,到后期重仓大盘蓝筹、甚至是周期股,并到后来购买挪威、日本等海外公司股票。他的投资标的似乎总是再变,而其买卖股票的频次也是令人惊叹的:“1983年中,林奇的投资组合有450只股票,而年底达到了900只”,当然,其中“700只股票的资产总和还不到基金总资产的10%”。之所以买这么多试仓股票,是因为林奇自己也不太确定哪些是牛股,所以“先买一点,保持跟踪,(如果的确是好股票)等下一次股价回调时再多追加买入”。

林奇是基金经理,业余投资者的资金不会很多,他给出的投资建议是:资金规模很小的投资人可以利用‘5股原则’,即把自己的投资组合限制在5只股票之内。只要投资组合中一只股票上涨10倍,那么即使其他4只没有涨,投资组合总体也能上涨3倍。即使同一个人,管理小散和基金经理,面对不同体量的资金和管理制度,即使投资理念一致,但其投资策略也是很不相同的。所以,不可太过于拘泥于大师的某个操作是否与其之前言行有何不一致。正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其位则谋其政。

在行业上,林奇的经验是避开那些热门行业的热门股,冷门行业和没有增长的行业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会成为最赚钱的大牛股。” 林奇在《战胜华尔街》给出的13条选股准则也倾向于关注冷门且零增长行业。这似乎与巴菲特的好行业的选股准则有所不同。巴菲特是选择良好发展行业的优秀公司等待价值低估时进入,而林奇则是避热门追寻所谓“沙漠之花”,在其低估时介入。两位大师的投资逻辑是想通的,都是“股票低估时买入,等高估时卖出”。热门股、冷门股都有各自的低估之时。只不过,当发现市场某支热门股票确属好行业、好企业时,其价格恐怕多数也是高估之时,若要买入需要长期的跟踪。巴菲特可以这么做,而林奇不行,因为管理这么大的基金,不可能长期干看着而不下手,就算林奇打算这么做,基民恐怕也么有这个耐心。所以,林奇侧重于追寻市场当下的“沙漠之花”,因为相对等待的时间会缩短。

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可以采取将类似公司进行比较的方法。也就是与行业市盈率对比或者与同行公司估值做对比。

在买入策略上,林奇是分批买入:“上午8点左右,我列出一份新的股票买入卖出清单,其中大部分公司股票是我在昨天或者前天都曾购买过,这样分批少量买入的目的是,能够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逐渐建立起一个较大规模的头寸。”“要是你很喜欢一家上市公司,但是目前价位不是那么合理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买一点,保持跟踪,等下一次股价回调时再多追加买入。”当公司基本面未变时,“股价大跌而严重低估,才是一个选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资机会。”投资者随时会遇到市场或是公司行业的各种黑天鹅事件干扰。“无论你多么了解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总是会发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分批买入,保有现金是非常的重要:“1987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让我吸取了很大的教训,任何时候都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

我们选股时精挑细选、买入时左等右看,手上持股后还会犯“买了就忘”的错误,持股后多数情况只会更关注股价的涨跌:涨了就觉得选对人生的十倍牛股,跌了就会后悔当初的抉择、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这时候,林奇来了:稳健的做法是需要我们定期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检查和思考,“大约每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

“不要把一家公司的发展当成一个个断断续续的个别事件,而要看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长篇传奇故事,必须时时(6个月-1年)重新核查故事的最新发展。”这种定期检查投资组合的做法被认为是专业投资者应具有的素养,也是采取进一步措施的依据:“①和收益相比,股票目前的价格是否还有吸引力?②是什么导致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针对不同情况)你可能会得到以下结论:①市场状况日益好转,因此可能增加投资;②市场行情日益恶劣,从而你可能打算减少投资,③市场行情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维持原来的投资计划。”

《战胜华尔街》后半部分,林奇记录了1992年自己在《巴伦》周刊推荐的21只股票的选股过程,为什么推荐这些股票,如何调查研究,怎样跟踪投资,可谓21个鲜活的投资案例。粗看这些案例,的确印证了林奇自己的话:“选股的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没有太多复杂的公式和计算,更多地是勤奋调研、独立思考。陈江挺说“养猪是一行,种菜也是一行,炒股也是一行”。任何一行,不勤奋、不吃苦都是难以站住脚跟。在投资上除了勤奋,还要走对方向。

看样子彼得·林奇老爷子对指数基金是相当信任的,对经济的总体上扬趋势也是相当信任的。除了对日本经济崩溃且一直到现在都一蹶不振的预测有误之外,我还真没有在书里看到什么破绽。而且其实他对日本经济的判断看来也并不都是溢美之词,而是在经过精心考察之后发现了不少问题的。比如日本的股票市盈率高到不像话的地步,日本的人民生活水准相当有问题,最坑爹的是爆炸性的日本楼市。不知道让他来看看今天的中国会给出什么样的结论?

说个玩笑,一说一乐的事。言归正题,作为一本看上去还相当有实操性的书,看完书不去实践就实在是太可惜了,这里需要稍微回顾一下书里边说到的这些投资策略。

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人们不靠谱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在中国何尝不是如此呢?基金经理人有自己的压力团体,面对很多长期持有的机会也很难做出具有长远目光的动作。这一点似乎在经理人经常需要更换和续约的中国更是如此。很早就听说,中国的经理人很难做出长达五年或者十年的布局,往往在一些关键的节点因为面临失业的压力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以至于影响基金购买者的利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还是多一份谅解吧。

但是普通的投资者就没有这样的麻烦事了。你可以选择投资任何自己喜欢的股票,只要现金充裕也可以不断地跟进。甚至,在市面上没有入眼的股票时,可以选择储蓄空守。这都是经理人们所没有的自由。这些充裕的自由,加上市场本来就是一个不可预测的黑箱子,让很多普通投资者有了跟专业经理人叫板的资格。但是这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长期持有。在一个长期来看呈上涨趋势的市场中,长期持有任何的股票对于你的财产保值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宏观良好的市场,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值得长期持有的市场。只要紧紧抱着那些可靠的基金和有价值成长性的股票不放手,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所谓“靠谱”的基金和股票?首先,你必须选择自己有了解的产品,不能蒙头蒙脑直接就冲进去了。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买入的契机最好是你对它们有了解、感兴趣。正如那些对保险行业大有了解的保险高管,舍近求远地去买钢铁股,显然是不明智的。第二,适当的组合是必要的。且不说高增长的单只股票可以抵消掉那些亏损股票的损失,即使是购买基金,在收益未知的情况下也最好选择有意识的调整和组合。在被低估的位置把资金转移进某种类型的基金,在不正常的高位则要做相反的操作。

这些道理说起来都并不难,似乎是每个人多少都能操作的事,但问题就在于如何在困难的时局中坚持这些原则呢?能做到的才能称得上股神呐。

陆陆续续看了3周,终于看完了这本彼得·林奇的实战经验分享大作,彼得·林奇分享了他在各种类型、多个行业的投资选股经历,涉及行业包含房地产、储蓄贷款、汽车、电器、零售、餐饮、医药等,每个行业和类型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有些基本的投资规则是共通的,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渔”:

1. 别想着不劳而获:投资股票需要花时间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要投资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公司。如果不想花时间研究,最好还是把钱投到指数基金,当然,投资基金也同样需要花时间研究,只是相对自己选股所需要花费的精力要小一些。

2. 认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生活保持好奇心,有空多出去逛街,从身边挖掘价值股。同时也需要多关注时事新闻,分析他们对股市和公司的影响,及时作出判断和决策。

3. 选择冷门行业的低估值公司:最重要的前提是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公司,这些公司往往被高估,表现为市盈率太高。低估的公司往往在冷门行业中容易发现,表现为市盈率低。当然周期型公司除外,周期型公司市盈率转低是个卖出信号。

时间就是金钱:股市短期的价格波动可能偏离公司的价值,表现为短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的股价反映不出业绩增长,或者利好消息没有及时带来公司股价的上涨,但长期来看总会回归价值。股市投资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股票投资,作为价值投资者,只要手握好公司的股票,公司基本面不发生变化,耐心长期持有,时间会让复利发挥他的魔力!

5. 定期检查:公司的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可能出现变化,不管是手中持有的股票,还是以前买过的,或是观察中的股票,都需要定期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根据分析判断做出决策,避免错失获利机会或者及时阻止亏损。

6. 集中持股:集中和分散是一个哲学和艺术问题。业余投资者的精力有限,无法同时追踪太多公司,建议持有不超过10只股票,最好集中在5只左右。基金经理是不得不分散投资,作为业余投资者要利用这个优势,避免和专业的基金经理站在同一赛道赛跑

广泛涉猎,精挑细选,宁缺毋滥,伺机出动:选股是一个不断过滤筛选的过程,A股有几千只股票,通过排除热门行业、热门公司、高市盈率、业绩差的股票,还有很多公司需要筛选,涉及各行各业,所以需要对每个行业都有所了解。这对一个业余投资者来说不太可能,所以可以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开始选择,在实践中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圈。选股票就是选公司,一定秉着百里挑一原则精挑细选,把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宁缺毋滥。通过分析公司的报表、行业地位、市场护城河、竞争力、战略、执行力等,筛选出一个候选集。然后再分析市盈率、PEG、市净率、市销率等指标,看当前的股价是否高估或低估。如果高估不要着急购买,耐心等待,等市场出现恐慌下跌的时候再出手。

8. 定力要足:投资股票要有足够的知识,也要有足够的胆略,要能够在谣言四起、负面新闻包围、公司短暂性经营出现问题、甚至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定力,不随大流抛出股票,甚至与大众采取相反的策略购入股票。

以上这些是投资股票的心法,先把心法练好了,其他股票投资的具体技能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技能是财务报表分析,分析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查看公司的财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整体上这本书写的是相当不错的,这里总结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具体每个行业的投资技巧、关注点等,还值得多读几遍,多分析作者的投资思路,然后根据我国股票和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相信一定能取得不错的回报。

四、先了解再购买,不了解不购买

未了解股市的时候,认为国内的股市就是一个纯投机市场,且感觉国内的市场不规范;重要信息泄露;中国公司铁公鸡从来不肯发红利;基金老鼠仓等一系列负面消息的影响,一度认为中国的散户90%都不能赚钱,自己的本金只能被大机构吃掉。

彼得·林奇掌管了麦哲伦基金,该基金的十多年的收益一直遥遥领先,创造了许多奇迹。书中提到了彼得·林奇的一些操作技巧,方法,心得,感觉挺有用的。并且慢慢觉得,真正的大赢家都是脚踏实地,认真挖掘股票内在价值的人,而不是投机倒把的奸商。

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选股风格比较类似,不同的是持有时间和持有种类。巴菲特购买股票希望是一直持有,如果基本面不改变的情况下,购买的股票种类也比较少。但林奇就喜欢高转手率和几百种股票一起投资。

感悟最深的有下面三点:

1. 不懂一家公司的时候,一定不要购买他的股票,不要侥幸认为自己很聪明或者很幸运,买了股票就会赢,要知道好多人就是抱着这种侥幸,最后亏光了所有的本金。在美国,破产比较普遍,如果买了一家破产的股票,那你就分文收不回来了。

2. 要有耐心,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坚定,不要受市场的影响。

3. 不要投入太多钱到股票。不要将影响你今后的生活的养老钱也投进去

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彼得·林奇的方法有用,巴菲特的方法有用,那中国有依靠他们的方法变得超级富有的人吗?

从网上找了本不全的书。但也看完了。林奇每天买卖股票,而且都是大量卖出,大量买进。可见精力不是一般的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天阅读大量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每年访问大量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每周不休息等等。想到了个问题,林奇这样收集信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不是林奇在数据挖掘啊?

现在网上炒得很热的词包括大数据。谁也说不清什么是大数据。在维基百科上查的定义:由高德纳(是一个公司)于2012年修改了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大量、高速、及/或多变的信息资产,它需要新型的处理方式去促成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力与优化处理。其实大数据无时无刻在应用。比如:天气预报在报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时,都是根据前段时间,以及模拟未来几天状况来报的。都是在使用大数据的方法。

六、随着读的书逐步增多,

在看这本书时感觉是受挫的,因为很多超出了自己所在的 “现实”。这本书看了很久,笔记更是整理了很久。感觉看知识型的书跟看其他书完全两样,一个看到“头脑爆炸”!另一个看得轻松愉快。笔记整理完以后还要看很多遍加深理解,瞬间觉得好累。好吧,要努力!

顺便附上本书的推荐书单,还有好多要学习啊!

七、成功投资的一个关键是关注公司,

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

1. 如果你看歌剧和看球赛的次数之比是3:0,你就应该意识到你的生活肯定有些地方出问题了。

2. 那些偏爱债权的投资人啊,你们可知道不投资股票错过的财富有多大。

3. 千万不要对任何无法用蜡笔将公司业务描述清楚的股票进行投资。

4. 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5. 收取申购费的债券基金与不收申购费的债券基金,投资业绩几乎完全一样,根本没必要白白花钱请大提琴家马友友来放演奏会录音。

6. 既然要选择一只基金,就一定要选择一只业绩优秀的好基金。

7. 公司办公室的奢华程度与公司管理层回报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8. 如果长期国债的投资收益率高出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红利收益率6个百分点或者更多,那就应该卖出股票而买入长期国债。

9. 并非所有普通股都一样普通。

10. 当你在德国高速公路上驾车时,千万不要从后视镜向后看。

11. 最值得买入的好股票,也许就是你已经持有的那一只股票。

12. 要治疗那些觉得自己股票肯定会大涨的幻想,最好的药方是股价的大跌。

13. 当一家公司即将灭亡时,千万不要押宝公司会奇迹般起死回生。

14. 如果你喜欢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店,可能你也会喜欢上这家公司的股票。

15. 当你发现公司内部人士买入自家公司股票时,这就是个很好的买入信号,除非这些公司像新英格兰银行那样愚蠢地以过高价格回购股票。

16. 在商场上竞争绝对不如完全垄断。

17. 如果其他条件一样,就选年报中彩色照片最少的那家公司。

18. 分析师都感厌烦之日,正是最佳买入之时。

19. 除非你是沽空投资者,或者是寻觅富婆的诗人,否则悲观毫无裨益。

20. 像人一样,公司因为两个原因而更改名称:要么是结婚了,要么是卷入了某个它们希望公众将会忘却的惨败中。

21. 不管英女王在卖什么,买买买。

1) 好公司经常每年提高分红。

2) 股票投资赔钱只需很短时间,但是赚钱却要花很长时间。

3) 股票投资并非赌博,但前提是你购买股票的依据是你认为公司经营很不错,而不是因为股价很不错。

4) 你能从故事上赚大钱,但也能在故事上赔大钱。

5) 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研究。

6) 投资股票,务必牢记适当分散投资。

7) 你应该分散投资于集中不同的股票,因为在每五只你买的股票之中,可能会有一只表现非常好,有一只非常差,另外3只表现一般。

8) 不要对一只股票固执己见,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

9) 不要随便挑一只股票就算了,你得先研究再投资。

10) 买公用事业股很不错,因为分红相当丰厚,但是成长股也能让你赚大钱。

11) 仅仅根据一只股票股价已经下跌,并不能判断它不会进一步下跌。

12) 长期而言,买小公司股票更赚钱。

13) 不要只图股价便宜就买一只股票,买股票的前提应该是你十分了解这家公司。

14) 不要买太多股票,多了你就无法及时了解每一家公司的最新动态。

16) 你应该确定两点:第一,公司的每股销售额和每股收益增长率是否令人满意;第二,股价是否合理。

17) 最好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债务结构,以确定万一出现几年经营糟糕的情况师父会妨碍公司的长期发展。

18) 买入或不买入一只股票的依据应该是,公司成长性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以及股价是否合理。

19) 理解创造过去销售增长的因素,有助于你准确判断过去的销售增长率在未来能否继续保持下去。

20) 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会在恐慌害怕时抛出,但毫无疑问这时卖出的价格往往是最低或最不划算的。

21) 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作好准备,如果你看好的股票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

22) 从理论上讲,在股市上,每个行业最终都有东山再起之日。

23) 根据历史业绩表现来寻找未来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即使不是全然无用,也肯定非常困难的。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于那些表现持续稳定的基金,并坚持长期持有。

24) 具有吸引力的股票:小盘和中盘成长型公司、发展前景正在改善的公司、股价过低的周期型公司、股息收益率较高且不断提高分红的公司以及其他所有真实资产价值被市场忽视或者低估的公司。

25) 如果一家连锁餐饮店在一个地方搞得很成功,它很容易在别的地方顺利地复制在上一个地方很成功的经营模式。

26) 寻找那些有着雄厚的储蓄客户基础,且在贷款上效率很高又很谨慎的商业银行。

27)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人们刚开始感到投资于股票比较安全的时候,股市就回来一次大调整。

29) 我研究公司的方法,与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方法差不多:大量阅读公开披露信息,从中寻找线索,从分析师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等这些中间人那里获取更多的线索,然后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来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里去实地调查。

每次和上市公司相关人士联系后,无论是电话交谈还是见面交谈,我都会在活页本上进行会谈记录,所记的内容包括公司的名称和这家公司股票的当前价格,下面还会记上一两行我听这些人讲述的这家公司有关信息的摘要。我认为,每一个选股者,都会从这样一个记录上市公司有关信息的笔记本中获益很多。如果你不能及时完整地记录你搜集到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话,之后你就会很容易忘记你当初为什么要购买这只股票。

31) 如果你准备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对于自己投资理由的解释,既要简单得能够让五年级的小学生能听懂,又要简单得连五年级的小学生也不会听得厌烦。

32) 第一个发现大牛股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分析师是否在股价大幅上涨一个阶段后继续推荐买入,否则错失最初低价买入机会的人,就会继续市区在较高价位买入、继续获利的机会。

33) 公司盈利增长,会推动股价相应增长,并且股价增长幅度常常会超过盈利增长幅度,这正是为什么投资者们都愿意为未来增长前景良好的公司股票支付更好股价的原因。

34) 零售业和餐饮业公司不仅增长速度和高科技公司一样快,而且风险普遍要低得多。

35) 和每一次经济衰退结束时一样,周期型股票又开始引领股市创出新高。

36) 股价大跌而被严重低估,才是一个选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资机会。

37) 长期而言,让你赚钱最多的股票,往往也是一路上让你磕磕碰碰受伤最多的股票。

38) 投资周期型股票,重要的是要抓住正确时机及时抛出,获利了结,不然好股票都会变成烂股票。

39) 股市崩盘后,最赚钱的股票是成长股,而非周期股。

40) 任何时候都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

41) 如果发现公司基本面恶化,不要死死抱住这家公司的股票不放。

42) 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下跌程度有多深,往往警示着这家公司的困境严重程度有多大,因为债券市场上的债券投资人通常都是非常保守的投资者,他们非常关注公司的偿债能力。

43) 选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

44) 判断一只股票的股价是否合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看看上市公司的收益线与股价线并列的走势图手册:当股价线平行或者低于收益线时,可以买入股票,当股价线高于收益线时,可以卖出股票。

45) 只专注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几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买入卖出限制在这几只股票之内。了解整个产业以及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大致了解经济衰退时这家公司表现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等。

46) 不要把依家公司的发展当成一个个断断续续的个别事件,而要看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长篇传奇故事,你必须时时重新核查故事的最新发展,不要错过任何新的转折和变化。

47) 一家持续提高股息已成为一项传统的企业,突然表示改变惯例,只是为了省下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这是一个危险的警告信号。

48) 零售业选股:耐心观察一家零售连锁店,看他们首先在某一个地区获得成功后,然后开始向全国扩张,并且用事实证明在其他地区同样能够复制原来的成功,这时再决定是否投资。

49) 对于连锁零售业或连锁餐饮业来说,迅速扩张是推动收益增长和股价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只要单店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企业没有过度举债,并且正在按照公司年报向股东所描述的发展规划进行扩张,那么这只股票就值得长期持有。

50) 判断股价是否高估的一个标准是,市盈率不应超过收益增长率。

51) 一只市盈率较高但收益增长率也较高的股票,终究会胜过市盈率较低但收益增长率也较低的股票。

52) 等到媒体和投资大众普遍认为某个行业已经从不景气恶化到非常不景气时,大胆买入这个行业中竞争力最强的公司的股票的时候到了。

53) 如果存货高于正常水平,可能是管理层通过提高存货来掩饰销售不佳的问题。

54) 当一家过去一直发放股息的公司,现在决定回购股票,并且通过贷款来回购股票时,这样对公司有双重好处:一是贷款利息可以抵税,二是可以减少发放股息的支出(发放股息是用税后利润支付的)。

55) 资产里面包括房地产、设备和存货等,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可能和公司账面记录的价值并不符合。

56) 一家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时,会涉及“商誉“,亦称为无形资产,指企业支付的收购价格时超出被收购公司账面价值的金额。

57) 股东权益至少应该是负债总额的两倍,股东权益越高,而负债越低越好。

58) 考虑负债因素:第一,这些债务是不是短期债务,还有几年才到期;第二,这些债务是不是银行贷款,因为对于负债比例较高、财务杠杆较大的企业,银行借款是相当危险的。

59) 如果存货过多,可能意味着公司是在隐瞒销售不佳的情况,延迟报告亏损,而不是抓紧时间降价处理掉多余的存货。

60) 应付账款高也并不是问题,反而表面公司在尽量延迟支付账单,尽可能把手里的现金利用到最长的时间。

61) 年报中通常会描述公司如何开展经营策略,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然而大部分企业都只是说说而已,是否真的说到做到,还要用数字说话。

62) 市值高估还是低估:股东权益/流通股数=合理股价。

63) 投资中选择行业时,任何时候我都更喜欢低迷行业而不是热门行业。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上不断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远远胜过另一个公司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上费尽力气才能保住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

64) 低迷行业的优秀公司的共同特征:公司以低成本著称;管理层节约得像个吝啬鬼;公司尽量避免借债;拒绝将公司内部划分为白领和蓝领的等级制度;公司员工待遇相当不错,持有公司股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

65) 低迷行业的幸存者,一旦竞争对手消失,很快就能时来运转。

66) 从长远来看,听好消息买股票是有益的,只有等待确切的证据,投资的成功率才可以大幅提高。比起听信谣言,虽然等待正式签订合同的消息可能会使你每股少赚1美元,但只要消息是真的,股价就能在将来大幅上涨;反之,如果消息纯属虚构,

【操盘联盟】隶属于广州红八号投资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安全的互联网股票配资平台,是一家专注于股票投资、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平台以帮助用户安全、高效和快速财富增值为主线。客户可以通过本平台获得较高10倍杠杆,较高5000万操盘资金,全程在线操作,高效便捷。

1、配资种类多,可按天配资,按月配资,免息配资,为新手提供轻松体验服务;

2、超低费用,利息低至.cn

美股暴跌“回应”特朗普征税威胁

4月6日,在美国纽约交易所,电视新闻播出当天的行情。图/

据电 美国称考虑再对1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令投资者对中美爆发大规模贸易冲突的恐慌情绪加剧,纽约6日遭遇重挫,三大收盘跌幅均超过2%。

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一再升级对华贸易,不但无助于缩减美国贸易逆差,还会造成金融市场不等后果,这种单边和贸易保护行径将损害美国经济乃至经济。

道琼斯指数盘中一度暴跌逾700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发表声明说,他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是否。

对此,新闻发言人6日回应说,中方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和的利益。

受中美经贸冲突影响,6日纽约三大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普尔500种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34%、2.19%和2.28%,其中道琼斯指数盘中一度暴跌逾700点。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全线下跌,其中工业品板块领跌,跌幅为2.77%,科技和原材料板块跌幅紧随其后,分别下跌2.45%和2.43%。

同时,衡量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指数(又称“恐慌指数”)飙升13.46%,收于21.49。

对中美经贸冲突担忧加剧也令油价承压。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2018年5月交货的轻质价格下跌1.48美元,收于每桶62.06美元,跌幅为2.33%。

担忧情绪蔓延使得等避险资产的需求。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市场交投较活跃的6月期价比前一交易日上涨7.6美元,收于每盎司1336.1美元,涨幅为0.57%。

不少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一再升级对华贸易,不但不能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还将引发金融市场波动,损害美国经济乃至经济,拖全球经济复苏的后腿。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休斯敦分校教授乔恩·泰勒表示,美国试图绕过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采取独断专行的单边行为,是“非常错误的”。

摩根大通资产部全球首席策略师戴维·凯利认为,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主要是因为财政预算赤字过高等因素引起,在已启动减税改革的背景下,与的贸易战并不明智,无益于美国贸易逆差,也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金融与经济教授斯蒂芬·马吉也认为,商品进口关税、甚至贸易战无法真正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说,当前美国的工资和物价上涨压力正在不断,较高的关税只会加剧这些压力,并美国丧失更多就业机会。

观点 升级对华贸易将伤及自身

据电 多位财经领域专家7日表示,美国外贸长期逆差主要是由于低储蓄率、美元本位等结构性原因,而其一再升级对华贸易,将打击美国内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并伤害普通投资者和百姓的利益。

“评判一国外贸是否平衡不能只看单边,要看总体情况。”在此间举行的金融四十人(CF40)中美贸易研究媒体交流会上,CF40研究员哈继铭说。他表示,从全球角度看,目前贸易基本平衡,经常顺差占GDP比例不到1.5%,而美国贸易长期失衡,和全球一百多个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贸易逆差问题,这背后有多重因素。

CF40研究员管涛分析认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外贸易就逆差,这主要由美国储蓄率较低、产业空心化、美元本位等结构性原因所致。此外,美国高技行业出口,尤其相关产品对的出口,也是其贸易失衡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会专家们表示,中美贸易争端不仅仅是贸易问题。美国单边的贸易争端,将对其本国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哈继铭说,美国目前已面临通货逐渐上行的压力,如果中美贸易争端升级、新的关税政策“加码”,无疑将抬升通胀压力,美联储不得不加快加息步伐,这将直接影响美国实体经济复苏,并对美国资本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华尔街在下跌,但是损害的是全美老百姓利益。”哈继铭说,因为美国中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养老等在中占据很大比例。而考虑到美国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和作用,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将反过来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威胁和风险。

驻欧盟使团:中欧应携手反对贸易保护

据电 驻欧盟使团经商参处公使夏翔7日说,不是美国“301调查”**的受害者,欧盟历也多次成为美国“301调查”的对象,深受其害。当美国再次利用“301调查”搞贸易保护之际,和欧盟应该携手反对和。

夏翔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要素资源在全进行配置,而作为制造业大国,很多工业原料、零部件和科技产品是从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进口而来的。欧盟工商界人士在与他的交流中表示,美国此番发起的贸易争端不会有赢家,只会损害贸易秩序。

知识产权局: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

新闻:江苏格桑花投资有限公司利润高,真实吗?

据电 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表示,的创新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抢,是人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

美方301调查报告指责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做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事实上,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和竞争力的增强主要来自于创新投入的和制造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快速。2016年成为上**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突破100万件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内资产翻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