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以创造的根本特点性能力带来利益回报的新事业;另一个是()。

  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工作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极为重视的问题。他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他的话讲得很重,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即便提出的任务是正确的,道理讲得也很清楚,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方法来实行它,也会变成“空话”。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毛泽东同志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里不敢说对他的工作方法所具有的特点作出完整的概括,只是想就其中的几个特点谈一点体会。因为毛泽东同志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随时间流逝而失去,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地发掘它、使用它、发展它,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度的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战略头脑),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它首先是指具有全局性的眼光和敏锐的预见性。毛泽东同志一向要求:“拿战略方针去指导战役战术方针,把今天联结到明天,把小的联结到大的,把局部联结到全体,反对走一步看一步。”

  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通常只能从一个个局部开始,但决不能停留在这里。只有把各个局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整体的观念,并且弄清那些局部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有些事从局部来看是有利的,但从全局来看是不利的,那就得坚决顶住,不能去做。

  毛泽东同志对这个问题十分看重。他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只有全局在胸,才能有把握地走好每一步棋。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全局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毛泽东同志在指导工作时,总是首先把力气用在观察和判断全局上,特别是敏锐地察觉出哪些是对全局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果断地作出重大决策。他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说:“要善于观察形势,脑筋不要硬化。形势不对了,就要有点嗅觉,嗅政治形势,嗅经济空气,嗅思想动态。”读读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每当重要的历史关头,他经常先这样分析:现在局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和以往不同的特点是什么,发展的前途如何,因此我们的方针应当相应地作怎样的调整。这里,可以以解放战争为例:

  1947年夏季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这年年底毛泽东同志就对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的实际状况作了仔细的具体分析,得出一个全局性的结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这是一个大判断,是对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的大判断。那时,国内局势中仍有许多不很明朗的地方,还存在不少容易使人感到迷惑的次要因素,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看清楚这个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即使有这样那样的感觉,也没有得出如此明晰的结论。毛泽东同志经过敏锐而审慎的观察和思考,不失时机地作出这个判断。有了这个大判断作依据,怎样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这些重大问题便提到现实议事日程上来了,新中国的经济构成、经济纲领、政治纲领也到了要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告的时候了。

  再如,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只隔了10来天,毛泽东同志就作出一个新的判断:“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要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全国解放战争便以这个全局性的判断为依据,以新的姿态新的部署,加快步伐地展开了。

  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没有这种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当机立断,正确决策,大刀阔斧地打开新的局面,而是被动地忙于应付枝枝节节的局部性事务,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甚至会坐失良机和发生失误。

  预见性同全局性眼光分不开,要求指挥者看得远、看得准,对刚刚露头的倾向具有敏锐的识别力,能够分辨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并且能预见它的发展趋势。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政治品质。他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说:“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高手下棋,谁能比对方多看几步,谁就可能取胜。毛泽东同志在工作中总是想得很远。他不是只忙碌地应付摆在眼前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动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当抗日战争正处在紧张关头的时候,他已开始考虑未来的新国家和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写出了《新民主主义论》。以后,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这种设想就越来越清晰具体。当历史巨大变化来临的时候,无论1949年共同纲领还是1954年宪法的诞生,都不是仓促草就,而是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积累,做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以后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些根本大法的各项规定都是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

  对社会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毛泽东同志总是主张要觉察早、应对快。他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以后要注意辨别风向”。他引宋玉《风赋》中所说的:“夫风,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并且说:“大风好辨别,小风就难辨别,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这种小风。”他高明的地方在于当某种不好的风向还只处于“青苹之末”的时候,就能够意识到它经过慢慢的逐步的“侵淫”,有可能形成“盛怒于土囊之口”的风暴。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防微杜渐”的意思。而不少人不仅对处于“青苹之末”的这种风向毫无识别能力,甚至当它已逐步“侵淫”而走向“盛怒于土囊之口”时仍麻木不仁、视若无睹,结果,拖延得越久,问题就越大,甚至发展到积重难返而很难解决。当然,如果脱离实际情况,对还处于“青苹之末”的微风就用对付“盛怒于土囊之口”者的霹雳手段去对待,那也会造成严重的错误。以往出现过的这种教训,同样值得深思和记取。

  总之,全局性眼光和预见性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会有宏伟的胆识和魄力,才可以引导人们在行进中始终有明确的方向感和充分的自信心。这是毛泽东同志工作方法的突出特点。所以,总给人以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感觉。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社会生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人们往往被一些日常现象牵着鼻子走,被动应付,辛苦忙碌而收效甚微,工作局面难有大的突破。问题出在哪里?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看不清问题中什么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什么是次要的、处于服从地位的因素;什么是一时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长远起作用的因素,从而不能及时抓住并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把这个问题也始终放在领导工作的突出地位。他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批评道:“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真是一针见血之论。

  拿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来说,当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在国民党军统帅部举棋不定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行动,切断东北同关内的联系,将国民党军的重要精锐封闭在东北加以歼灭。这比其他任何问题都更重要。毛泽东同志便下了大决心,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不惜冒巨大风险,远途奔袭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没有这样的宏图大略,要夺取辽沈战役的全胜是不可能的。果然,锦州一解放,东北同关内的联系一切断,长春和沈阳两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在日常工作中,毛泽东同志也总是要分清事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区别对待。他曾举黄河急流中有经验的船夫为例说:在河中,他们平时可以很放松,一当将到藏有暗礁险滩的地方,就全神贯注地用篙子撑船躲开,如果船夫时时处处都很紧张,弄得很疲劳,真遇到紧要的时候反而会使不上力了。他主张,一个时期总要有个重点。1953年4月26日,他在致李烛尘的信中写道:“工作虽多,可以安排一下,一段时间内只处理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也就会不觉得太忙了。”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个道理,明白容易,真要做到却十分不易。毛泽东同志谈战争问题时说道:“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结果,受许多次要因素的牵扯,分散力量,处处应付,四平八稳,下不了大决心,也就做不出大事来。

  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时,同样经常面对复杂的环境。他总是强调要服从全局,按照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大踏步前进或后退,必要时不惜下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求得全局形势的有利发展。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大举进攻,当时解放军兵力在这里处于绝对劣势,毛泽东同志断然决定撤出延安。这样做当然要付出不少代价,一些干部想不通。毛泽东同志告诉他们,要从大处着眼,权衡主次得失。他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这是何等的睿见和气魄!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主要不等于唯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不等于对其他方面的问题统统丢开不管。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学会‘弹钢琴’”,“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这段话是他在新中国诞生前夜说的,中国共产党正要成为全国的执政党,面对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以主要力量抓紧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又要像“弹钢琴”那样随时照顾到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就能避免工作中走向另一种片面性。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作出正确的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事情的结束,更加重要的是实行。毛泽东同志从来不是空谈家。对关系全局的工作,他在提出任务后,总是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一步紧跟一步,真正抓出看得见的结果来。

  正确的决心有个前提,就是符合实际。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他主张要“多谋善断”,说:“什么叫多谋呢?就是要听听各种不同意见。”“多谋,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了,各方面的分析明确了,恰当了,然后才能够得到善断”。

  当情况已经弄清、决心已经下定以后,工作抓得紧不紧、狠不狠便成为关键。毛泽东同志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

  毛泽东同志对主要工作总是抓得很紧很紧。当任务确定后,他便全力以赴、雷厉风行,千方百计地采取有力措施来打开局面,决不只是空口说说了事,也不是老在那里瞻前顾后、顾虑重重、犹豫不决。在随后的实践中,又全神贯注事情发展的情况,用心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及时提醒注意解决可能妨碍任务完成的问题,纠正已经出现的偏差;旗帜鲜明地表扬批评,严格检查督促,在切实抓出成果来以前决不松手。因此,他所抓的事总能给人留下强烈印象,取得显著效果。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三反”运动时,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待方法。在“三反”运动紧张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汇报,甚至经常坐镇中节委,参加办公会议,亲自指导。到运动后期,他又以很大力量来落实定案工作,确定具体的政策原则和处理办法,树立足以作为典型示范的案例,妥善处理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做好善后工作。善始善终,而不草草收兵。

  这场运动前后共半年左右,对荡涤当时刚开始蔓延的贪污腐败行为、树立廉洁勤政新风起了巨大作用,为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它不仅在当时,而且在随后好多年间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毛泽东同志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抓得很紧,办成几件大事,确有实效,才能振奋人心,取得群众的信任,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当然,也不可能把弦一直绷得太紧,要有张有弛,毛泽东同志把这称为“波浪式的前进”。

  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要做好任何工作,都不能只靠领导者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而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当然,群众路线不只是一个工作方法,它指的是党和群众的关系,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里着重从工作方法角度谈谈它的意义和作用。

  毛泽东同志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他在谈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时又说:“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这一方面说来,只是一个加工工厂。”“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不使上下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着片面的或者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不是主观主义的,也就不可能达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集中。”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经常在作出决策时反复征求在第一线的将领的意见。大家熟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等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毛泽东同志当晚为中央军委起草批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这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是由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说:“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些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事例。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不少这样的事例。拿工业来说,1960年毛泽东同志看了鞍山市委的报告后,充分肯定鞍山钢铁公司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把它称为“鞍钢宪法”。那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影响。

  拿农业来说,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大跃进”后的严重经济困难,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便是一再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他自己组织和领导三个调查组,分别到农村进行调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直接听取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意见。他从中发现:“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生产队(过去小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是两个极端严重的大问题。”他写道:“不亲身调查是不会懂得的,是不能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别的重大问题也一样),是不能真正地全部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的。”他还指出:许多领导人对一些重大问题不甚了了,一知半解,“其原因是忙于事务工作,不作亲身的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议上听地、县两级的报告,满足于看地、县的书面报告,或者满足于走马看花的调查。这些毛病,中央同志一般也是同样犯了的。我希望同志们从此改正。我自己的毛病当然要坚决改正。”这是一段很精彩又很中肯的总结,实际上也是对“大跃进”以来包括他自己在内所犯错误的反思。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如果脱离了群众,必将一事无成,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有可能实现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他要求:“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深深怀念他。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严重错误,那正是由于违背了他自己一贯提倡的正确原则。但从他一生的主要方面来看,他的功绩无疑是第一位的。

北京百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0号 | 京ICP备号-1

原标题:俞敏洪:一个优秀的人的8条标志和特点

人无完人,优秀是挺难的一件事情,俞敏洪认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标志和特点大概有八条,分别是:对生命无比热爱,有一份喜欢并愿意专注投入的工作,对于得失并不是很在乎,关注别人感受考虑别人利益,努力地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每天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真诚、坦率、阳光的性格,不把自己太当人看。

讲话总要有个主题,因为今天在座的都是优秀的人,所以我的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人的标志和特点”。大家把我讲的这个内容跟你自己去对照一下,看看我们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因为你们毕竟都还很年轻,当然我们这儿也有年龄稍微大一点儿的。但是,我相信一个人的成长,即使到了80岁,只要你还活着,依然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我相信获得优秀代表的称号不是你们的目的,它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点、一个小小的荣誉。在这个荣誉之上,我们还要使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学识不断地长进。

当然,首先我想说的是人无完人。我一直在向优秀的人靠近,我这辈子一直在追随优秀的人的脚步。从进入北大开始,我的很多同学就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

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很多北大的老师也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否则我不会从一个给五十人的课堂上课,只剩下三个学生的人,而最后成为北大的优秀老师。创立新东方以后,我不断地向新东方的各种人学习,不管年轻的、年老的,对我来说没有区别,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身上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我可以从这个人身上学这个东西,从那个人身上学那个东西。现在我在中国和世界更大的范围内跟很多着名的企业家、政治家、思想家打交道的时候,跟很多成功人士打交道的时候,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些优秀的东西。

你不可能看到你身边的人完美到你发现他身上一点儿缺点都没有,如果在我身边工作,你会发现我身上有很多缺点,而且有些缺点还挺顽固的。优秀是挺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总结一些要素,看看在我们的生命中优秀的人是怎么样的。

我总结了一下,一个优秀的人的标志和特点大概有八条:

一个优秀的人对生命会无比热爱

他会很高兴地每天等待着太阳出来,没有太阳的时候,也会很高兴地等待着下雨天的到来,在月亮阴晴圆缺的时候,总是等待着月夜那一刻的美丽……这些都是对生命热爱的标志。一个对生命热爱的人首先是爱自己,要有自信,当然不是狂妄。

还要兼顾到别人,喜欢交朋友。一个对生命热爱的人喜欢交朋友,一个天天闷在家里的人、心理阴暗的人是不太敢去交朋友的,因为他既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当然,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热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我原来讲课的时候反复强调的“三热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三热爱”是优秀的第一个标志,我们在座的人都可以检讨一下自己,不管生命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你依然对生命保持着热情吗?不管被多少人打击,不管你被多少人欺骗,你依然对生命保持着热情吗?实际上,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优秀的标志。

我有一句话,前两天我跟员工也讲过,叫做成熟是什么?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和有悟性或者说智慧是什么?它是能够坦然地承受生命中所出现的一切苦难、困苦、挫折、失败,并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当然,这有点儿像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的一个概念。

你要真心地接受,对生命不再有任何抱怨,这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当你对生命中出现的任何东西不再有任何抱怨,能够坦然接受,并且想办法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去引导的时候,你就已经具有了优秀的人的第一种标志。其实,这第一条就已经非常难以做到了。

有一份喜欢并愿意专注投入的工作

在座的各位为什么能获得“优秀管理者”的称号或者是“优秀员工”、“优秀教师”的称号呢?因为你们对工作的专注,因为你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当然,对新东方的事业本身很喜欢,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我们听过无数的名人讲过,叫做“工作着就是幸福的”。

一个人有斗志,喜欢去挑战自己做更难的工作,挑战更重要、更能锻炼自己的岗位,其实这是一个让生命充实的标志。为什么现在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有钱人家的子女,一般来说都没有对生命真正的幸福的感受,因为他们缺乏我们身上这种对工作感到一种幸福的那种深刻的感悟。

有一份你真正喜欢的工作,愿意把它深入下去,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同时用这份工作来获取一份收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我觉得我生命中两种幸福是有的:第一是我有那么一段时间非常专注于读书,读书使我的生命无比充实,到今天为止我也在读书;第二是工作,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一天不工作的,小时候干农活我是一把好手,到大学教书我成为教书中最专注的人,我专注做新东方近二十年,一直做到今天,这就是工作。

尽管工作有的时候会很累,但是没有工作会更加难受。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工作的份量,并且一定要认真地去想,这辈子我到底干什么工作最合适。

得失是什么概念呢?得到当然是无所谓,你得到的东西你当然会开心,不管是钱、是名誉、是地位,还是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还是“优秀代表”的称号,得到比较容易接受,但失去有的时候就不一定能够坦然地接受。比如说,明年评奖的时候,领导觉得应该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评了另外一个人,虽然你工作比他还要优秀,但是要你让出来,你是不是就会很难受。

如果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事情你就会很难受,那何况更大的事情呢?人有时候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果说一个人对得失,特别是对于失去特别在乎,生命就会走弯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家已经有了几十亿、上百亿的资产,最后还要搞金融欺诈,搞数据欺骗,想要股价高一点儿,这就是得失之心太重。

所以,我常常说新东方的财务人员最好做。为什么呢?我跟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四个字:不做假账。永远不允许有假数据,不允许有假账,这样大家都开心,也会觉得很安全。所以,不要因为背后有利益,不要因为背后有地位和名声,就把得失看得太重。得到是人生的赏赐,失去就坦然面对。

如果得失之心太重,就会非常麻烦,想要掌权,想要地位,想要金钱。有的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像一些人那么有权力,能调动那么多的资源,但还要贪污,因为有了权,他还想要钱,结果这个权力又变成了贪污的最佳资源。人生任何一个岗位上,就是要饭的人都会有得失之心,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于得失不要很在乎,这是第三条。

一定要关注别人感受,考虑别人利益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关注到别人的感受,一定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任何人不管说话还是做事情,不关注别人感受的,肯定到最后自己活动的空间会越来越窄。为什么?因为你老伤别人,别人就会防着你,别人就会想办法挤兑你,直到把你给挤兑走为止。

在新东方被辞退的人一般只有两种人:第一种人是确实工作能力不够或者工作态度不好;第二种人是尽管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却被周围的人给挤兑走了。虽然你工作能力强,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说你好,你再强也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这个机构的文化氛围被你破坏掉了,结果只能把你给挤兑走。

所以说,有能力的人并不一定必然都是能有好结果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要关注他人的感受,从语言上到行为上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

当然,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陈向东有被我伤害的时候,周成刚有被我伤害的时候,沙云龙、汪海涛、李国富全有被我伤害的时候,这些都是新东方总裁办公会的人员,有的时候被我伤害到难受得不得了,恨不得回去以后拿把锤子来砸我。

但是,我还是尽力地努力做到对周围的人尽可能让他们有一个好的感受。我可以坚持原则,但是我坚持原则用两种方法表达出来:一种是用严厉的、不留情面的方式,我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就是用友好的语言来表达我对这个原则的坚持和不可动摇性。

牛根生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好,叫做“做的事情再好,你的心再好,但是你的嘴巴不好,就是你这个人不好”。因为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你把人给伤了,人家会记你一辈子。如果我骂你是头猪,你能不记我一辈子吗?

我们很多领导、管理者一不小心就会说你“这个傻什么什么”之类的,我觉得这看上去好像你跟他很亲密,但实际上你在跟他说话的时候,是带有侮辱性的。这意味着什么呢?人格和尊严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新东方人必须记住的。

我们可以有岗位上的不同,我作为新东方的董事长比你的岗位要高许多职级,但是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你是人,我也是人,我们两个是平等的。所以,要以对人的态度来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人,不要看到领导就溜须拍马,就低三下四;看到自己的下属,也完全没有必要颐指气使、狐假虎威,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很多主管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常常收到告状信,说主管不尊重人,拉帮结派,谁给他钱、请他吃饭,他就给谁排课等,像这样的情况在新东方并不在少数。

努力地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

大家请记住,这个追求要符合前面那四条,否则就会变成不择手段。每个人都要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一个没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的人,是不可能创造新的成就的,也不可能去创造财富。

所以,人要有上进之心,这个上进之心当然就是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为什么?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基本特点就是别人承认你了,像大家现在获得了这个优秀代表的称号,说明新东方承认你,你到这儿来是有荣誉感的。

刚才大家在那儿照相的时候是有荣誉感的,到这儿来跟集团领导们一起吃饭是有荣誉感的,下午去台上领奖是有荣誉感的。大家来肯定不是冲着背后那点儿奖金来的,大部分人领回奖金就请自己的团队吃饭了,很少有人拿了奖金就放到自己的钱包里。

你请大家吃饭,大家很开心,觉得分享了共同的荣誉。实际上,你也不会在乎那点儿钱,但是你会在乎这份荣誉感。

假如说你获得了这个奖励,结果又给你拿掉了,你会难受至少两个月,会觉得很不是滋味。这背后是什么呢?是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每个人都要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

但是,不要把自己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变成贪欲,如果把自己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变成了贪欲,就会出问题。比如我对我的孩子的教导也是这样的,我说要追求上进,但是不允许因为没有得到那个名次,最后自己难过、沮丧,而要下一次继续努力。

得第一名当然很好,第二、第三名也挺好,第四、第五名也不错,哪怕排名在中间也挺好,但只要有一种感觉,就是说我下次要比这个名次再高一点点,假设说我这次是第15名,下次我能不能到第13名或者12名,我觉得这就是追求上进,就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个特别重要。

我是一个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大于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到今天为止,我看重的不是新东方给我带来多少钱,也不是新东方给我带来了多少社会地位,我看重的是我因为做事情的这种成就,新东方每年为两百五十万名学生服务,新东方三万名员工中的大部分还是比较开心地在这儿工作,因此获得一份稳定收入,能够养家糊口,这是我觉得开心的事情,这就是荣誉感。

当然,这种荣誉感包括比如新东方去美国上市,我根本就不在乎上市后我能拿多少钱,但是我却很在乎新东方代表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的这样一个形象,这就是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对于这种东西的追求,要大于对金钱本身的追求。

每天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我们在座的都是优秀代表,我做一个统计,各位优秀代表们,你们一年读书有超过二十本的请举手。你看,连5%都不到,请把手放下。5%都不到,非常遗憾。新东方是教育培训机构,你们代表什么?我们在教育培训机构工作,面对的是要不断长进的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员工,读书是我们长进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当然读书不是惟一的途径,我们要读万卷书,我们要行万里路,我们要阅人无数,我们要名师指路,我们要个人领悟,这五大要素没一个要素可以少。但是,我们第一个要素都没有完成,别说读万卷书了,一年读二十本书难吗?相当于一个月读一本半,怎么会难呢?你在路上的时候,你坐火车、坐飞机来回的路上,一本书就读完了。

你们在路上干什么呢?逛商店买包,却不买书,网上一淘就是假的LV之类的东西,几百块钱买回来,觉得挺开心。为什么不买书呢?现在网上很多电子书,可以随时读的。再问大家另外一个问题,网易上的世界名牌大学的公开课已经放了三年了,请问我们这儿有多少人去听过网易上面的公开课,哪怕只有一门课,请举手。

这个要稍微好一点儿。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公正课,耶鲁大学讲的死亡课等,你们为什么不去听呢?还有上面的文学赏析课、宗教课,都可以听。如果我有时间听,你们肯定也有时间听。你们为什么不听?有的说听不懂英语,现在中文翻译全在上面,听不懂英文,可以看中文。

为什么不去学呢?还有,我们有些人看到周围的人获得了荣誉,看到别人拿到了比自己更高的奖金,因此产生妒嫉和抱怨的心理。有没有想到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你去学习,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某种优点?阅人无数,阅就是阅周围的同事,了解周围的同事的每一种感觉、感受,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避开他们身上的缺点。

你看见一个不被欢迎的人,马上就要去想这个人为什么不被欢迎?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个人被人欢迎,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你要去想,不断地学习。

既然大家都已经是获奖代表了,我给大家提一个要求,拿你们的钱先买二十本书。我让总裁办公会的成员来开书单好了,我开五本,陈向东开五本,周成刚开五本,沙云龙开五本,我们把二十本书的名单合起来,发到大家的邮箱里,你们今年至少读二十本书。明年来的时候,我问读了二十本书吗?希望大家都举手。

要认真学习,我现在读书大概一年是五十本左右,所以我对你们提的要求已经很低了。我肯定比你们忙,对不对?所以,大家要读书。

像沙云龙老师我估计他一年读书大概应该是一百本左右,陈向东老师也应该是至少五十本以上,因为他讲座的时候,常常会把书中的语言用照相机拍下来,给我们讲。新东方总裁办公会的成员都还不错,还有新东方的校长们,我做过调研,让读超过二十本书的举手,结果50%以上的人举手。

真诚、坦率、阳光的性格

就是说人家跟你打交道,一眼就能把你看透,当然不是说把你的隐私看透,而是跟你打交道,你绝对不会害人,一定要让人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一打交道,发现这个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最后用什么方式给你“下手”,这样的人你还敢跟他打交道吗?肯定不敢。

刚才在照相的时候,阳光之下我回头看,看到大家那么美丽的笑脸,我就觉得这就是新东方要的东西。新东方的高层管理干部会议刚刚结束,我对人力资源部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设计出一套考评方案,这个考评方案就是对一个人的个性是不是具备激情、阳光、坦诚进行评测,未来要把这套评测系统用于新东方的招聘工作。

新东方的任何员工和老师如果这第一道关过不了,不管有多大的能耐,请记住了,让他走人。新东方那些带有阴暗心理的人,我们会让他离开新东方。

我们谁都不愿意跟一个多疑、阴暗、令人恐惧的人打交道,弄得大家互相防范,要不然就是背后互相说坏话,这个很麻烦。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坦诚的、真诚的、阳光的个性,是我们新东方最重要的员工文化。

企业文化大家都知道,刚才大家已经朗诵了新东方的核心价值观,那是新东方做事的原则。

大部分人应该都参加过三个月的讨论吧?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中有一句话叫做“好学精进”,结果你们讨论了三个月,连书都没读,这不就成为了口头禅吗?我最怕的是什么?新东方核心价值观,一问谁都能马上朗诵出来,但根本就不知道这里面的含义是什么,最后变成了口头禅,这就是最麻烦的事情。

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人看

不管有多大的能耐,不管多么优秀,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人看。就是不管你面临什么情况,要有良好的不要把自己当人看的心态,不管你是校长也好,不管你是主管也好,不管你是优秀老师还是优秀员工也好,不管你是上课老师,把学生弄得对你充满了崇拜也好,你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到今天我这个地步,我还能保留一种把自己当作是普通人看的心态的话,你们没有理由不保留一个普通人的心态。任何一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物的人,应该说他都不具备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素质,这一条跟我上面所说的对得失不是很在乎其实是连在一起的。

得失是指物上的,不把自己当人看是对自己道德水准上的。一个不管有多少成就都不把自己太当人看的人,永远是被人喜欢的人。所以,你们想要被人喜欢,不管怎样,都不能把自己太当人看。

我未必讲得全面,因为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其他的特征。但是,这八条中间,你只要做到其中的任意两条,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这些也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我希望自己一辈子最后回头总结的时候,或者别人对我总结的时候,能够说俞敏洪还是一个不错的优秀的人,我觉得就挺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造的根本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