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富士康云智汇科技技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近日,中兴通讯与富士康旗下子公司云智汇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进云与云智汇副董事长钟依文等相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双方将优势整合、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打造新一代云视频终端及解决方案。

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就产品技术合作以及产品推广达成全方面的共识。中兴通讯为云智汇提供全系列的视讯平台,并对外进行联合推广。本次发布的全球首家H.265的云视频终端,深度集成云智汇数据(白板)会议业务及触摸一体屏,提供各类智能化应用,可进行交互式的应用共享及远程的高清的视音频交流。

云智汇副董事长钟依文(右)与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进云(左)为触控一体机揭幕

签约仪式上,云智汇副董事长钟依文和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进云分别致辞,钟依文先生表示,本次强强联合对于提升用户体验、促进整个视频会议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朱进云先生希望基于本次的战略合作契机,携手并肩,双方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共赢发展”的局面,开启更精彩的智慧办公的云时代。

云智汇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业内最完善的的IT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全球500强第25位的鸿海富士康科技集团成立,于2016年在香港上市。云智汇致力于提供智慧办公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以智慧科技为核心,应用移动化、云端化、影像化、无纸化、智能化的组合式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办公应用及科技服务。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大型通讯设备公司。中兴通讯从1994年成立多媒体项目组开启视讯产品的研发历程,不断更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不断创新,研发更加简洁易用的产品,方便客户的使用并提高办公效率,目前已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金融、教育、铁路、政府、企业、交通、能源等数十个行业的用户提供专业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7年9月25日上午,云智汇(深圳)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国显科技坪地工厂精益项目签约仪式在云智汇全球执行总部深圳举行。

云智汇高新科技执行副总裁高世忠、智能工厂总监庄凯渊、智能工厂副总监刘益群、智能工厂项目总监张鑫、智能制造业务总监旷俊岳、市场总监黄薇,国显科技总裁欧木兰、副总经理吕培荣、经理梁培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图一:云智汇与国显科技精益项目签约现场

签约仪式上,云智汇(深圳)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高世忠和国显科技总裁欧木兰分别致辞。两位领导都表达了建立长久合作的美好愿景,并分别代表双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领导人还表示期望富士康与中国建材两个集团以此为基础,未来能在智慧城市,智慧小镇,智能农业、光伏、环保等方面展开多渠道合作。

图二:国显科技总裁欧木兰讲话

云智汇科技是富士康集团投资的关联公司,凭借在3C高端产品产业从业20年的IT服务经验,以科技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致力成为全方位的IT整体解决方案和科技服务的提供者和领导者。

图三:云智汇高新科技执行副总裁高世忠讲话

国显成立于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子公司,其母集团中国建材集科研、制造、流通为一体,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连续六年荣登《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榜单。并与中国建材(世界500强第259名)旗下凯盛科技达成联合重组,专业从事液晶显示模组、电容/电磁/电阻触摸屏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平板、笔记本、二合一、智能手机、学习机、车载、智能穿戴式、智能家居、工控医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触控显示+指纹识别”一体化解决方案及产品。

图四:云智汇执行副总裁高世忠(右)与国显科技总裁欧木兰(左)签约

在后续坪地工厂精益项目中,云智汇将为国显科技提供坪地厂区工厂现场改善及安灯、战情系统导入项目的实施顾问服务工作,通过导入安灯系统,战情系统两大管理工具,改善异常状况的响应效率,规范异常状况处理流程,改善制程报废率,客退率,工单结案,WIP,UPPH五大方面,建立数字化透明工厂管理模式,提高决策支持能力及品质。助力国显向精益生产,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

图五:云智汇与国显科技签约合影

通过精益生产的持续开展,相信国显科技将逐步实现管理水平提升、全员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的目标。

“精益生产,智能制造2025”是国家战略,也是制造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引方向。云智汇将全力以赴,运用自身在富士康智能制造沉淀的优势与经验,竭力推进精益生产项目圆满成功!

期待以本次富士康云智汇与中国建材集团国显科技合作为契机,后续富士康集团与中国建材集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开展更深层次的多渠道合作,携手助力中国制造 2025 的伟大事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TechWeb无关。凡来源非TechWeb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TechWeb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IDG资本熊晓鸽子出席30周年制造未来庆典

工业富联将在上交所敲钟挂牌的前夕,富士康在深圳庆祝了赴大陆投资30周年的生日。在IPO工作基本结束后,这场颇有阵势的主题论坛也很像一场庆功宴。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邀请了众多嘉宾站台壮声势。包括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IDG资本董事长熊晓鸽、华大基因总裁汪建等。

“30年来,富士康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成长为今天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30年后,富士康又躬逢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转折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富士康未来要做中国的Predix。”郭台铭在论坛上表示。

郭台铭也极力展示了亲和力,在提前录制的视频中,郭台铭表示,其已经捐赠了属于个人的90%的财富,已经不再为钱财工作,但现在每天还工作16个小时。富士康选择在A股上市一个原因是,大陆员工很难拿到台股股票。工业富联上市后,会马上推出员工持股激励计划。

郭台铭回顾30年:曾在货柜办公

郭台铭无疑是这场庆典的主角。在30周年的论坛上, 郭台铭做了“走进历史转折中的富士康”报告,回顾了富士康30年来的成长之路。

他提到, 他在1988年5月来到深圳考察。正逢深圳特区的历史转折,富士康走进了深圳。1996年富士康开始建设最大的龙华工业园区,当初只有一块荒地,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每一个地下沟管线,甚至于排水沟的沟盖都是富士康自己做的。郭台铭称,早期建厂没有开拓荒地时,发扬山西人“走西口”的精神,没有办公地点就在货柜里面办公。

“当时返乡就业的知识青年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富士康也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郭台铭特别提到,自己给这些员工上课。“当时我就提出一个理论叫‘习理论’,我认为学是知识的积累,习是实际操作,习比学重要,1988年、1990年我就倡导习比学重要,我是‘习理论’的支持者。”

富士康仍在比较在意当年被扣上“血汗工厂”的帽子。在现场的宣传片上,屡屡出现员工代表来表述富士康对员工的关怀。

郭台铭还提到,富士康在2006年给每位员工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生出“富二代”。为了给员工吃鸡腿,买了一个大冰箱,因为必须从周一采购到周五,到了周六员工才可以一人分一只鸡腿,把深圳和昆山的鸡腿都买了还不够。

郭台铭顺便秀了一把实力。他提到,从2010年到2017年,富士康的出口金额占到全中国出口金额的3.9%,进口金额占到3.6%。集团30年来累计外汇2400亿美金,占中国外汇存底3兆美金的7.8%。集团深耕知识产权,第一件大陆专利的申请是1992年7月16日,年连续3年中国企业大陆专利申请第一,年连续9年中国企业大陆专利申请排名前三,1984年至今华人企业全球专利累积申请第一、核准第一。

富士康今年还成立了工业互联网学院。在职教育有清华大学博士生5名,硕士生1947名,专升本9345人,高升专3万人,中专11900人,总计53000人,参加各种技能考试,模具技师培训数万人。

郭台铭表示,在30年后,富士康又躬逢互联网深度融合历史机遇转折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结合,工业互联网赋能时代的来临。他引用了数据机构赛迪的报告称,工业互联网的三大特征是网络效应,工业互联网消费价值是消费互联网平台的100倍。从经济视角来看,2025年工业互联网将创造全球8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占全球总经济量的二分之一。

富士康在工业互联网的定位是,成为中国的Predix。Predix是GE(美国通用电气)推出的针对整个工业领域的基础性系统平台,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可以应用在工业制造、能源等领域。

具体的,郭台铭用九个字来形容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即“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云’是云计算,‘移’是移动讯息,‘物’是物联网,‘大’是大数据,‘智’是人工智能,‘网’是工业互联网,加上机器人,这些硬件设备从核心层到IaaS层,到PaaS层、SaaS层,富士康已经累积了很多制造经验,这些设备都是我们自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郭台铭称。

郭台铭表示,富士康以前从传统实体经济制造走向科技制造,现在要用人工智能赋能,富士康全力推动智能制造,尽力在中国先进实体经济中担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领头羊。

最后郭台铭提到,“领导指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必须对中小企业提供赋能服务。”

此外,在提前录制的视频中,郭台铭表示,富士康选择在A股上市一个原因是,大陆员工很难拿到台股股票。工业富联上市后,会马上推出员工持股激励计划,激励人才。郭台铭还表示,未来富士康可能会考虑合伙人制度。

“我已经捐赠了个人90%的财富,已经不是为钱财工作了,但是现在每天还工作16个小时。”郭台铭称,为员工购置了两万本关于人工智能的教材,希望员工多学习人工智能的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