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荷诗阳植物彩染的代理有阳荷是什么植物好处?


中文名 苏铁科 苏铁属 苏铁(通用名) 铁树(通用名)、铁甲松(四川) 四川苏铁(植物分类学报) 攀枝花苏铁(植物分类学报) 鹅公包、鹅公菜(俗称) 银杏科 银杏属 银杏(本草纲目) 白果(植物名实图考)、公孙树(成都、南充) 南洋杉科 南洋杉属 异叶南洋杉(中国植物志) 南美杉(英拉汉植物名称)、诺和克南洋杉(经济植物手册)、锥叶杉(江苏植物 松科 油杉属 铁坚油杉(中国植物志) 铁坚杉(中国树木分类学)、天枞(涪陵)、铁杉(绵阳)、篦子松(陕西) 云南油杉(中国裸子植物志) 杉松、滇油杉(云南) 冷杉属 鳞皮冷杉(中国树木分类学) 鳞皮枞(中国裸子植物志) 中甸冷杉(植物分类学报) 岷江冷杉(中国树木学) 柔毛冷杉(中国树木分类学)、泡杉(四川) 巴山冷杉(经济植物手册) 太白冷杉(中国树木分类学)、川枞(中国裸子植物志)、洮河冷杉(经济植物手 日本冷杉(通用名) 峨眉冷杉(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冷杉、泡杉、塔杉(四川) 川滇冷杉(中国树木学) 长苞冷杉(经济植物手册) 西康冷杉(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泡杉(凉山) 粉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鄂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南川椴(植物分类学报) 椴树(中国植物图谱) 椴(巫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峨眉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峨眉椴树(峨眉植物图谱) 少脉椴(中国植物图谱) 扁担杆属 短柄扁担杆(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麻糖果、沙糖果(金阳) 扁担杆(中国经济植物志) 孩儿拳头(川西) 刺蒴麻属 刺蒴麻(中国经济植物志) 毛刺蒴麻(广州植物志) 长钩刺蒴麻(中国经济植物志) 小刺蒴麻(中国经济植物志) 黄麻属 长蒴黄麻(中国经济植物志) 甜麻(广州植物志) 黄麻(本草纲目) 田麻属 田麻(江西植物志) 忍冬科 接骨木属 血满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臭草(南川、峨眉、茂县、黑水)

接骨草(本草纲目) 陆英(神农本草经)、蒴

原标题:阳荷堪食蘘荷除蛊何处见风姿

《红楼梦》中把起生死而肉白骨的使命归还到传说中的嘉草那里,“芸”乃“死复生”,“茜”乃“攻毒蛊”,蘘荷恰是线索。

都江堰内江边上有夜啤酒长廊,小饭店一家挨一家,店家把菜蔬放在篮筐里摆在门口等食客挑选。有一种紫红色、慈姑大小、圆滚滚闪着光泽的蔬菜,当地人称为“洋禾儿”或“洋火儿”,川西坝子上的人口音颇重,吐字时儿化音浓,外地人多有听不懂,这“洋禾儿”写出来,应是阳荷。当地吃法,加辣椒清炒,炒肉也可。气味清芬,是水生植物特有的味道,如芦蒿水芹慈姑,有春水新涨之草木清气。

阳荷,也叫蘘荷,古称覆菹。菹的本意是腌菜,覆菹的意思就是腌阳荷。至今四川人多用阳荷作泡菜,恰合古训,甚得古味。湖南浏阳人把阳荷切片,与豆豉、剁椒、酸刀豆丝爆炒,开胃下饭。苏南等地阳荷切丝与毛豆同炒,是夏季的开场白。

阳荷或覆菹是中国古老的食物,有多古老呢?《离骚·大招》就有了:“醢豚若狗,脍苴蒪只。”醢音hǎi,肉酱;苴通菹,音zū;蒪音pò,大蘘荷名,蘘音ráng。阳荷通体为紫色,有一种外形和它完全一样的,通体白色,名蘘荷。“脍苴蒪只”在《离骚草木疏》中的解释是“杂用脍炙,切蘘荷以为香”。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猪肉狗肉做成酱,腌阳荷儿来增香。白色的蘘荷是一种和紫色的阳荷差不多的东西,蘘、阳发音相近,传名至今。

蘘荷和阳荷作为姜科姜属的植物,也叫阳荷姜,和姜一样有浓烈芳香气息,这一科植物的果实或根茎从古至今都用于动物性食材的除腥去味,比如姜、豆蔻、砂仁、山柰、姜黄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里两者并列:“茈姜蘘荷,葴橙若荪。”茈音zǐ,通紫。初生的嫩姜都有紫色的芽,因名茈姜。茈姜味辛,蘘荷气芬;茈姜切丝加蘘荷丝入少许盐拌匀,是夏日过粥的良品。

蘘荷在上古时期,还不单是下粥小菜、肉酱调料那么简单,它小小身材肩负重大责任。《周礼》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蘘荷与茜,主蛊为最也。”意思是蘘荷和茜草,都是辖制毒蛊最佳的植物。干宝《搜神记》里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余外妇姊夫蒋士,有佣客,得疾,下血;医以中蛊,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虫者,乃张小小也。’乃呼‘小小亡’云。今世攻蛊,多用蘘荷根,往往验。”在中蛊之人的床底下放满蘘荷的根,就可以让他说出是谁施的蛊,这个问题抛开神秘学和巫术不谈,是不是下意识中在说蘘荷的芬芳气息有助于病人三思归位、神志清明,在灵光乍现那一瞬间,忽然想起我与某某有恶,害我者必是某某?

因有“往往验”之说,后来柳宗元有《种白蘘荷》诗:“皿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庶氏有嘉草,攻禬事久泯。炎帝垂灵编,言此殊足珍。崎岖乃有得,托以全余身。”柳宗元因政见和上司不合被贬为永州司马,这个地方瘴疠横行,蛇虫遍地,十分凶险。如果只是瘴疠那是没有办法,属天亡我也。但这里还有人为谋财不惜杀人,养蛊为害。既然《周礼》上说蘘荷可以除毒蛊,《搜神记》也记载说确实有效,那还是种几株吧。希望能够靠它,来保全余身。说来甚是心酸。柳宗元特地写明他种的是白蘘荷,是因为还有紫色的阳荷。阳荷堪食,蘘荷除蛊,他要攻禬效果好,是非要种白色的蘘荷不可。

这种古老的植物,传着传着就没人认识了,北宋的苏颂在《图经本草》里就说:“蘘荷,荆襄江湖多种,今访之无复识者。”虽然山泽里还有,当地人还吃,却已经说不上它有什么来历,这个传说中的嘉草,偶尔会在后人的著作中露上一面。明朝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里记载了一条新闻:“昔有居民被蛊毒,神女教食蘘荷,毒愈。”这几乎是蘘荷攻蛊之说最后的余章。

在如今仍有种植食用蘘荷的地区,民间还有蘘荷丛里多有蛇的说法,细细想去,实乃巫蛊之说的遥远回响。在先秦时期蘘荷除毒蛊,在荆楚之地蘘荷驱蛇虫,因与毒物蛇虫有这样的联系,在后世传说中就慢慢走了样,不是可以驱蛇虫,而是和蛇虫共生并存。蘘荷喜阴,长于向北之地或密林之下愈茂,潮湿阴暗的地方多蛇虫,上古之说便这样保留在了口口相传里,成为幼时的梦魇。

但文化符号却是传之不绝的,曹寅诗《淳化镇》提到蘘荷,“消摇惯熟山园路,开徧蘘荷向午花。”淳化镇在南京郊区原上元县内,其地遮蔽句容,应接京口,正是蘘荷在江苏的栽培地之一。曹寅见过蘘荷,识得蘘荷,写进诗里,让后世读者联想到《红楼梦》里一个与此有关的情节伏笔。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上有脂评眉批:“岳神庙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把茜雪之名放在红玉之前,似乎在后面那一回故事中,茜雪的作用比小红更为重要。第二十回脂评有“茜雪至岳神庙方呈正文”,茜雪这个名字在前八十里只出现过三次,连话都没说一句,就被宝玉撵走了,要迟至贾家被抄无罪男女被拘将卖,这个名字才又出现,不得不令人深思,作者之意为何?故事进展岳神庙,茜雪、小红、贾芸三个名字一同出现,细看贾芸之芸,乃芸草之芸,“芸草可以死复生”;茜雪之茜,乃茜草之茜,“茜与蘘荷攻蛊嘉草之最”;红玉之红,“茜可染红”,茜雪与红玉,像是双生姐妹一般,在小说中茜雪被撵,红玉始出。曹寅既然识得蘘荷,又熟读古书,当然会知道古籍中茜草和蘘荷的功用。《红楼梦》中把起生死而肉白骨的使命归还到传说中的嘉草那里,“芸”乃“死复生”,“茜”乃“攻毒蛊”,蘘荷恰是线索。

正是一年的成熟季,又去了一趟桂东县沤江镇金兰村的铁山。这时候的山里,金秋的阳光斜抹在山坡上、草尖上、树梢末,四周一片宁静。

往深山一走,山便成了主人,我则变成了客人。进了深山,与一座座青山交谈,和一株株植物对视,总会有些惊奇地发现。

这是什么植物?那么的美。它在树阴下的荒地里葱郁地生长着,簇拥的茎叶风姿像极了我们种植的生姜,不同的是,根部的花果,火红火红,如同奇花绽放。

山里的大叔告诉我,那是野生姜。

读到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布结缕,攒戾莎,揭车衡兰,槀本射干,茈姜蘘荷,葴持若荪……布濩闳泽,延曼太原。”我禁不住地浮想联翩,赋中的姜蘘荷,是不是我故乡的野生姜呢?古人言,蘘荷,茎叶似姜,其根香而艳。这与铁山野生姜真是很像啊。

果然,野生姜是别名,学名叫“阳荷”。“蘘”和“阳”发音相近。蘘荷就是“阳荷”。其实,阳荷的别名还多着呢,如嘉草、山姜、野老姜、洋荷、阳藿、姜花、观音花……因地域的不同,喊法也各异,五花八门。

阳荷在我们老祖宗那个年代就有了。几千年来,她生长在树阴、竹林下湿润的土壤里,一代接一代地繁衍走到了今天。

阳荷是一种药用植物,它不仅对便秘、糖尿病患者有着辅助治疗作用,而且可止痛、止咳、解毒。如果在野外作业,一不小心被蜈蚣咬了,马蜂、蚂蚁蜇了,或篾片刺破了手脚,阳荷就可以帮上你的忙,起到消肿的作用。

阳荷是一种野菜,芳香独特,是山中的珍品,有“亚洲人参”之美誉,既可强身健体,润泽肤色,又能延缓着衰老。

将阳荷那一个个幼嫩的芽苞用水洗净切开,可与火腿肉、新鲜猪肉、鸡蛋、辣椒煸炒,也可放进锅里与禾花鱼、草鱼一起清炖,有麻辣鲜香的口感,特别带劲,也许会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荷是什么植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