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机械键盘推荐2018哪个牌子哪个型号好?

从2015年入坑机械键盘到现在差不多三年了,进进出出试过了不少键盘,留下来的和带在身边的也就是目前手边的这几个了。玩了三年键盘以后我大概总结出一个自己个人的感悟——要是想省钱就买贵的,因为你买了便宜的之后觉得不好最后还是会想买贵的。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至少在键盘这个领域是很深刻的。

现在身边带着的键盘就是这五个,一个Filco 87键,三个60%和一个9键小键盘,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客制化,经过了几番折腾之后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这是我现在每天日常码字用的键盘,15年购入到今天手感依旧出色,可能有一些朋友不喜欢静电容键盘的手感,但是我却喜欢这种手感胜过Cherry轴。不过我还是做了一些改动,我把每个轴都用润滑脂润滑了一遍,这样手感上更加顺滑。键盘很轻巧,外壳都是ABS塑料材质,搭配的数据线是淘宝买的,名字不太记得了,雅宝?USB两头接口玫瑰金色,跟我的键帽搭配。


HHKB的原装键帽手感非常优秀,我觉得是我用过键帽里面手感最好的,同样是PBT材质的键帽,但是手感以及触感比同类产品好太多。不过modifiers的键帽还是更换了,有Hot keys projects的定制键帽,也有在instagram上某键帽小作坊买的一套静电容modifiers套装。

值得一提的是空格键,HHKB的原装键帽的优秀我之前夸了一遍,现在要吐槽一下了,那就是HHKB原装空格键不是PBT的而是ABS的。。。其他所有键帽都是PBT的,而唯独这个ABS的空格键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因为ABS的空格键时不时地有杂音,即使空格键用润滑脂顺滑了也还是无法避免。幸运的是Massdrop上发起了一次团购,专门定制了HHKB的PBT空格键(不玩键盘的人可能觉得这帮人真是有病闲的慌哈哈哈),装上了PBT的键帽之后,HHKB的体验可以说从90分达到了99分。我的空格键是反装的,这不是装反了哈哈,这是故意而为之,应该一些玩键盘的朋友也是这样装的吧,Cherry和OEM规格的空格键反装才真的是符合人体工程学啊,这个角度和大拇指真的是完美贴合,加上PBT的稳,这手感真是,稳得一批哈哈哈。


HHKB自带了两个USB 2.0的插槽,不过电压不稳,所以给手机充电啥的基本没啥用,不过我发现这两个插槽插无线鼠标的无线接收器连接质量出奇的好,我之前插在USB拓展坞上或者用蓝牙连电脑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延迟,但是插在HHKB上稳定如有线。

键帽是SA规格的1976键帽,外壳是木质的,USB线是两三年前在ebay上买的,跟这一套搭配得非常和谐。

我的这把是Cherry茶轴,讲真卫星轴还是比较肉,所以还是注射了一些润滑脂到卫星轴里,但不得不说润滑脂真管用,注射了之后立马就利落了。



这一套键帽都是SA R3的规格,不是很高,所有的都是一个高度。外壳也不是全包,所以键帽和轴体都外露,似乎淘宝上管这种叫悬浮?手感不错,得益于SA键帽的高度,按键音也有一定的提升(音量和好听程度都提升了),不过这种没有全包住轴体的外壳对按键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按压轴体的声音无法通过外壳产生回音了,声音的混响效果也变弱了,所以声音就没有全包的那么好听了(玄学,都是玄学)

这是前两年在淘宝上买的代组客制化GH60,Cherry红轴,不过我觉得原有的45g压力克数太轻了,尤其是这种直上直下的轴体,所以我更换了62g的弹簧并且再次用润滑脂把所有轴体都润滑了一遍。骚粉数据线是在网上定制的手工编织线,这弹簧状是自己拿一根棍儿缠上去用吹风机加热之后再冷却做成的。


这种钢板比较方便换轴和润滑,因为在轴孔的两边留出了四个小槽,方便使用开轴器把轴体的外壳打开。开轴润滑换弹簧,60键花了我大概一两个小时吧,技术上没啥难度,就是太枯燥考验耐心了。。。

其实这是这边键盘之前的样子,也是木质外壳,红花梨木,还带一个上盖,但是这一次飞加拿大的时候我怀疑是因为温度变化太大就热胀冷缩了,外壳变了形,很难再盖上和取下了,连下壳底座也变了形,费了很大的劲才把PCB取出来(选择木壳还是要谨慎啊)于是就从淘宝买了新的外壳和键帽,这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之前是DSA规格的矮键帽,为了搭配这个黑色外壳和骚粉色的数据线,我才买了这一套MIAMI的SA规格键帽,这把键盘现在主要拿来吃鸡。


换成金属外壳以后,从外形上来看基本没有缺点,但是对按键音的影响很大(玄学开始了),金属外壳键盘的按键音相比木壳和塑料壳的差很多,很多很多,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单薄无力吧,而且金属本身在按压时产生的声音也是很细的那种声音,所以喜欢浑厚声音的我就觉得差很多。

Cherry茶轴,这个键盘当时买贵了。。。因为那时候在美国没有找到有现货的网站,所以在淘宝买的,但是价格很高,一个月以后发现美国一个买键盘的网站有这款的现货了,比我买的时候便宜了差不多一半。。。这个键盘原本不是键线分离的,我之前在英国的一个专门定制数据线的网站看到了这个解决方案,可以算是变成一定程度上的键线分离吧。

用料很扎实,给人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个人觉得比原装的塑料数据线靠谱多了。

键帽上我选择了enjoy PBT的绿色俄文键帽,白色,灰白和绿色,尤其是俄文字符的那个嫩绿色,我觉得真的太美了和这个键盘太搭了,ESC键选择用一个宝石键帽来点缀。

Filco的键盘的大键都是选用平衡杆的,不过我觉得还是会肉和有杂音,所以也全部用润滑脂润滑了一遍。另外要说一下,Filco的键盘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同样是Cherry茶轴,这把Filco的按键音和手感都比Poker 3的出色太多太多,这不是玄学,这是真实的感受。当时换线的时候把外壳打开,从内部就看出来Filco扎实的做工,而且我认为得益于塑料外壳,Filco的按键音真的是非常的悦耳。看过不少人说Filco是信仰,是退烧神器,虽然我觉得这么说多少有些夸张,但是Filco真的是非常值得购买的一个品牌。

这个小键盘是我从2015年开始就关注的一个项目,一个澳洲的设计师小哥设计了这个小键盘,到了2016年年底才在Massdrop上团购,最终的成品也是非常精致,用料扎实,虽然是铝合金的外壳但是按键音却出奇的好听,大概是因为内部空间小用料又很厚道吧。亮黄色的数据线我觉得和这个键盘的搭配非常和谐,键盘的顶上三颗键帽是亮黄色,和数据线相互呼应,看着非常的愉悦。

轴体是Cherry白轴,英文原名是clear,顺便吐槽一下Cherry White的中文翻译是奶轴。。。这个轴是我最喜欢的Cherry轴,类似于茶轴的段落感,但是压力更大一些,更加扎实稳健,又比青轴绿轴的声音小,个人非常喜欢,润滑之后手感更加出色。中间那个键帽原本是PANIC,但是我觉得这力度还不够,换成了damn it立刻可以充分表达我每天的日常心态。



这个小键盘的并不仅仅是个颜值担当,编程能力也是很强大

一共有十层layer,你可以自己随意编辑,不过就是要自己记住每一层的入口和返回了,怎么变成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设计,弄完以后基本只有自己会用,可以说是很Geek了,我目前只编辑了两层,第一层是音乐控制,第二层是剪辑快捷键,用来剪辑的时候基本上用这个小键盘就能把绝大部分的操作集中在一个小键盘的区域内。

玩键盘也是有些日子了,现在虽然说不能算退烧了,但是相比刚玩的时候冷静了许多,搭配和设计键盘的时候,更多的是当做一个作品来做,从键帽外壳到数据线,再到按键的手感和声音,不断地尝试和调整让我乐在其中,。现在如果没有看到特别让我惊艳的键盘我是不会有再购买的欲望了。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自己的建议吧,要买就买贵的在最开始已经说了,然后就是不管卫星轴还是平衡杆,都得润滑一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润滑脂就注射在假轴和铁丝连接的空隙中,效果立竿见影;再一个就是比较主观的了,我现在更加倾向于塑料外壳带来的手感和声音,其次木头外壳,最次的是金属,当然这都是玄学,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吧。


最近有许多想入手机械键盘的小伙伴都在问,机械键盘哪个好?

最近有许多想入手机械键盘的小伙伴都在问,机械键盘哪个好?

机械键盘十大品牌排行榜

Cherry是以机械键盘闻名天下。其中最著名的要属MX 、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选导购】前段日子一条有关小米机械键盘的微博在外设圈中引发了讨论和关注,不少的网友大举追捧:“小米入哪行哪行就要降价”,暂不说小米机械键盘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毕竟代工厂未定,产品都还没,质量自然也无从鉴别),单从定价上来讲,200元级别的机械键盘似乎吸引着不少入门级玩家青睐,而这次小编也搜索了几款低价位的入门级游戏机械键盘。

  2015雷柏V500机械键盘采用了92键设计,键盘三维尺寸350.9×142.4×36.9mm,重量0.962kg。相比平常使用的104键键盘,92键的雷柏V500减去了小键盘区,小体积窄边框的设计减少桌面占地面积的同时方便玩家携带外出。

  键盘的右上角,独立的多媒体功能按键方便了日常的操作,Win键锁定功能方便用户在游戏过程中避免因为误触Win键而退出全屏游戏耽搁游戏的情况。加上全键位可自定义功能和M键一键切换配置文件,游戏所需的功能,2015雷柏V500机械键盘一应俱全。

  雷柏黑青茶黄四种轴体均为自主设计凯华代工,随着凯华轴体的技术成熟,轴体质量也不断提升。雷柏黑青茶黄轴四种手感各不相同,黑青茶相比对应的Cherry MX轴,指尖回弹感觉有所减弱,而雷柏黄轴则介于黑红之间,虽然手感略有不同,但在性能上,雷柏机械键盘在玩家快速操作时反馈迅速而灵敏,毫不逊色。

  编辑点评:售价199元的雷柏V500支持全键盘自定义,搭配完善驱动设置,在同级别的机械键盘上优势明显。雷柏V500机械键盘具有黑青茶黄四种轴体可供选择,如果想要尝鲜机械键盘,雷柏V500机械键盘作为入门选择值得考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门机械键盘推荐20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