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逃避佣金,候选人狼狈为奸,该如何面对这个勾

原标题:企业逃避佣金,候选人狼狈为奸,该如何面对这个勾

前几天,群里曝出了一家企业串通候选人,企图跳猎头费的事情。一时间,点燃了诸多猎头们对此事极度愤慨的情绪,不少人大骂这个企业不厚道,不少人为当事者扼腕墓道,更多怀有正义感的人士则为当事者出谋划策,奋勇提出所能想到的所有维权措施。

事情是这样的:3个月前,某猎头顾问小A给一家用人企业W推荐了一名各方面履历都较符合的候选人,但在面试时却被企业以沟通能力不够而淘汰,原本以为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没想到的是,就在告知淘汰的10天后小A却莫名的在朋友圈中发现这位候选人竟出现在了W企业举办的会议上,并且还持有W公司头衔的新名片!

如果不是同事的取证,小A甚至还不敢相信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候选人和W企业竟如此「光明正大」的操作暗箱交易!于是小A当即就与该候选人联系,然而,跟所有令人憎恶的事情一样,原本寄希望可以诉诸真相的候选人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为虎作伥式的姿态。

而反问企业,却也是一副死不承认无耻抵赖的嘴脸。更为可气的是,披露后的企业方不但拒绝了所有的程式沟通,并且还叫嚣道「不怕来上法庭」的狂妄态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所有的沟通、和解、谈判失去力量之后,一纸律师函将他们告上了法庭!

有人说在猎头行业,几乎所有的猎头顾问都曾遭遇过企业的背叛、欺骗、套取简历、勾结候选人、拖欠佣金、恶意跳单。你也许会对上诉这一长串的控诉感到惊讶,甚至觉得是否言过其实了,但在真实世界里,其实我们所遭受的远远不止以上的这些——恶意刁难,仗势欺人,种种见诸报端的冷暴力都已屡见不鲜。资本时代,掌握着乙方金钱命脉的甲方似乎永远也不可能把「平等」置之身前。

可怕的是,诸如上诉这些我们可控诉的事例也仅仅是那些已经浮出水面,并且被我们所知晓的事情,更多的——是那些深埋在湖底,可能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这么被轻易的掠夺了的现实。每一次对企业方的艰难反馈、不予理睬和无端拒绝的背后原因可能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昨天,我们联合把一家企业并入「猎头黑名单」,力图警示他人,拒绝往来合作。但在今日,又有更多的人涌向了这家企业发布的岗位。人们站在利益面前,似乎很难不被金钱所折服,而我们真正缺少的,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能强令遏止这种行为的规章手段。

庆幸的是,仍不乏一些有良知的候选人能在企业企图架空猎头跳单之时拒绝合作,并告知猎头这家企业的真实面目。「跳单」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不管是企业成功私下秘密的录用,还是被候选人发现后的愤然离去,相比较做出此举的企业的所得而言——无非是省去了一笔可能不菲的猎头费而已,但他所舍弃的却是于候选人和猎头行业间的诚信,而「诚信」,正是一家企业今后能否立足于这个市场的根本。

蝼蚁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如果所有的猎头商都一致合作,共同抵制那些违规企业,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威慑企业并且自发的形成一种行业规则的,而这种并不发诸笔墨,只存于人心的规则一旦建立,那么它所爆发出的能量是远远大过于那些权衡双方的条例法规。

现实之下,我们还需要一些方法论来避免上诉可能造成的伤害。为此,我们准备了如下的建议

  • 一、猎头公司的操作程序一定要规范。首先,一定要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次,一定要在协议中写入违约责任,并将赔偿金额和违约金分别列出。

  • 二、合作前事先了解该企业的信誉度,如果之前有过「跳单」「恶意拖欠佣金」等行为,坚决不予合作。

  • 三、人选匹配度的严格把控,并且在没有最终确定拍板之前,绝不将侯选人的具体情况透露出去。

  • 四、现场面试后要与企业、尤其是候选人保持足够的联系和沟通,无论成功与否,必须得到真实准确的面试反馈。

  • 五、如果被淘汰,仔细的分析企业方的拒绝理由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 六、平时注意留证据,有时可以采用电话录音,留言取证等措施。

  • 七、引导候选人,多做沟通和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卢拉为总统候选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