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萃讲座萃

  这是几年前台湾的台大期货社的一次内部讲演。作者语言活泼,用意洗练,核心的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其实本来也是如此,真正的真理都是很质朴而影响深远的。很多人觉得金融行业一定需要数学好或者特别聪明,其实不然。

  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你有一个正确的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观”。人和人最大的差异不在于知识,而在于三观的高低。当然,你要是觉得读书无用啥的,不愿意去学习知识,大概率你的三观也是很low的。这篇文章推荐给在金融界的,或者相进金融行业的朋友们。

  ——开始先跟各位报告一下那个在金融界最核心的三种产业。哪三种呢?

Group,以下简称Re)这个三部分,投资银行我想大家或多或少在那个报章杂志上听说过,电视电影里面也很多。投资银行基本上是这个市场上大部份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那相对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变成是使用者,也就是说它有多很多到处向投资人募集来的钱,再决定要购买投资银行

更多内容赶紧扫一下宽客界微信公众号吧

,或者是他金融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他的各种服务。

  迷思之一:投资银行部是投资银行的核心。

  投资银行一般来讲会分成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销售和交易部,那第二个部门是投资银行部,那第三个部门的话是资产管理部。而销售跟交易部门才是投资银行最核心的一个部门。这个跟大家的认知可能不太一样,一般人可能会认为投资银行部就是银行最核心的部门,其实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是。

  从历史来看,一开始这些投资银行家在干嘛呢?他们是在头上戴一个高帽子,帽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是票据。他今天可能用比较低的价钱去买到票券,然后他再用比较高的价钱再去把他卖掉,然后他是这个样子戴着帽子到处服务。慢慢演变到后来,我们就把投资银行叫Sale

Side(低买高卖的销售业),那资产管理叫Buyside。投资银行卖的服务就像是,比方说假设我是投资银行的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人,我就去到处拉客户说:“你好,要不要来我们公司下单啊?”就跟证券商的那些营业员是很像的,只是他销售的对象是投信(即资产管理公司)而已。在华尔街和许多金融中心的交易所,交易的方式并不是电脑程式化交易,而是由一堆交易员在场内那进行喊价的动作。事实上他在里面交易的时候,他到底喊到多少其实是没有外人知道。这也是投资银行他销售和交易部门的获利来源(当然现在又有越来越复杂的赚钱方式)。

  比方说假设买方是某间投信公司好了,卖方是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人,今天卖方向买方报价时,绝对会跟他讲说:手续费帮他砍到最低0.01%,那卖方到底要赚什么?因为就算交易量再大,手续费还是很低。乍看之下好像IB还是赚不到什么钱,其实他赚的钱就是在场内喊的价格和给客户价格之间的价差。因为最后IB到底喊到多少AM没有人知道,事实上AM也不关心,反正你IB就是我AM下什么单,你IB就负责成交就对了。各位不要小看这件事,当交易量极大的时候,要以萤幕上的“市价”成交是很难办到的事。以上讲的是最简单的故事,后来还发展出如风险套利等比较复杂的作法。长此演变下来Sales

Division也产出了最多投资银行业的CEO,只有在并购比较兴盛的那几年或是那几个时期,如1980年代和2000年左右投资银行部会有一些人占据投资银行高位,不然其他时候投资银行的董事会成员,其实大部分还是由Sales

Division的工作。)而且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他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工作和你的家世背景相关性会比较小一点。

  相对的,如果是投资银行部或者是私人银行部(Private

Banking)的话这跟你家世背景的关系就很大。就是说进去是靠关系拉生意。所谓关系就是你前人累积的成果。请大家不要把关系看成是一个负面的东西,那就好像家族累积下来的资产一样。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如果你没有关系的话,从哪边开始起步会比较好。像其实承销之类的投资银行服务,给几家大的投资银行作都是差不多的,不管给谁做,他们背后都是整个部门在support。那,到底要给谁做?当然是看交情啰!啊,这个是朋友的小孩,就给他做好了。私人银行服务也类似,如果我家的资产就是从一开始到现在通通是给这个人操盘,就继续给他做下去好了。

  如果帮我服务的这个人跳到另外一家公司,我通常也会跟他过去。投资银行部业务、私人银行部业务比较和特定员工人脉相关。和公司信誉较无关。

Division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从去拉客户的那个叫Sales,然后那就下指令交易的这个Trader分成好几关,从在交易室里面按按键的人,到交易所交易厅的pool里面比手势的那些人,那是一整组人马啊!哪一家公司能够喊到最好的价格,就是各家公司真正的功夫。所以通常一个人跳了,也就是Sales

and Trader如果在公司间跳动的话,他的客户比较不会跟着他跑。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跟公司的reputation比较有关的部门。

thinking)的能力,和高度抗压性的人格特质。最近美国前财政部长、也是前高盛董事长的罗伯特·鲁宾写的《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里面对于机率思考的益处有详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鲁宾以前也是交易员。

  接下来再讲的就是投资银行部,那投资银行部大家就比较熟悉投资银行部就是做并购、承销股票,海外公司债这些。在生意很好的时候,比方说在2000年左右或是说在1980年那个时候,每一笔桉子他们抽的钱大概是交易金额,听清楚,是交易金额的6%。就是说我要发行100亿的公司债,交易金额就100亿,那投资银行部门一个team大概是六个人左右,这六个人就去分这当中的佣金,大概会在6%左右,也就是六亿就六个人分。这只是一个case而已,你在报章杂志上甚至电视电影里面看到有关投资银行可以赚很多钱的故事几乎都是这一种的。不过基本上这些大的case就这么多而已,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那样子的生意,更何况是之前在网路上有一篇新闻,说荷兰式拍卖逐渐取代传统IPO做法,传统投银的获利空间变小,有兴趣的人你可以去网路上看。

  再谈谈那第三个部门。

  投资银行也会做一些资产管理的服务,当然投银的资产管理部人员也很专业,不过或多或少会有利益冲突的问题。比方说虽然其他券商的手续费较低,可是这些人还是选择自家当做经纪商。或者说是当有非常好的交易标的时,是投资银行的自营部利益优先呢?还是这些请投银代操的客户优先?客户不免有此怀疑,因此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仍然占据广大市场。

  接下来我们要讲投资银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材。大概在前年吧,各家投银慢慢开始在台湾招收比较多的大学毕业生,以财金系的居多,如果你认识这方面的人话,你可以去问一下。

  那另外一个资讯来源就是他的网站上面他会有一些列出“本公司一些代表性的人物”,那代表性的人物你去整理一下,你会发现几个现象:第一个是成员非常的广泛,然后MBA的比例比你想像中的低很多,不到百分之五十。可是基本上他们都是他们那个国家排名前几名大学毕业的,不管他是什么主修或者是有没有商科背景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呢,投资银行完全不掩饰自己的名校情节。各位如果你是读台大的话呢或者是政大的话你是蛮幸运的,可是如果你是其他学校的话,你可能需要历练一段时间,然后去国外读个MBA(当然得是名校)再看有没有机会。不过他网站上资讯也可能会误导你,因为这个世界上会跑去念MBA的两种最多的人,一种是大学毕业就跑去当管理顾问的人,另一种是大学毕业跑去投资银行工作的人,然后读完MBA之后也是有一大票人再跑去投资银行工作。这说明什么?已经进去投银工作过的人会去读MBA,读完MBA他们还是想要进去投银工作,这个是说国际名校的MBA学位对于你在投资银行的谋职跟升迁,其实还是有关键的影响力的。

  不过投资银行说老实话没有各位想像说的难进,但是进了也不要太高兴,因为那一行的淘汰率非常非常非常的高。比方说所谓的高盛人,他这辈子当高盛人的日子不会超过两年,这是一个平均数字。那这是不是你喜欢的工作型态?或是你要不要说找一家公司、一种产业别说是“从一而终”,至少可以做个五年十年的?你要怎样生活就看你自己。

  再来再谈谈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又称投信,避险基金也属于这一类。关于投信是怎样的公司,我就不再多做解释了。在这个社会上,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变成很多公司实质上的股东了,可是这笔钱也就是那最后持股的人,已经要算到谁头上已经不知道了,而且大部份受益人的金额都不会太大。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基金经理人就好像是大股东一样,虽然那些资金是客户的钱,不是他的钱,但是因为是基金经理人在决定要买者是要卖某一家公司的股票,于是乎他就被奉为座上宾,然后投资银行和各个基金所持服的公司成员,就得定期专门去向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阶层和基金经理人报告,也就是说,Buy

Side因为持股多,是被服侍的老大。

  世界最有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富达,富达最有名的人大概是Peter

Lynch吧,不过他已经退休很久了。在资产管理公司里面它也有分很多部门,不过他每个部门拿到的pay跟投资银行比起来,差距就比较大。投资银行里面,只有少数的部门拿到的钱是明显比其他人少一节的。资产管理公司里面,只有基金经理人跟比较大牌的分析师可以拿到很多钱。其他的像是行政人员总机小姐或者说是客服人员,这些人拿到的薪水都是比较低的。比方说,今天你向大家说:“我在高盛工作。”大家就会“哇!”如果你说在富达工作的话,他们就会先问你在什么部门。至于资产管理公司他要什么样的人,其实他讲的满明确的,就是要MBA跟CFA两种都具备的人,那这当然是包括你已经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了,可是并不是说只要你有这两项资格就进得去,因为资产管理公司相对于投资银行而言,他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说离开的人比较少,那进去的人当然就不可能多。不过你进资产管理公司的话,你的生命会比较有品质一点。不过也别小看这些起薪低的人。在资产管理公司里面,升上高阶管理职的人,很多都是客服部门出身的,这其中原由其实大家可以好好推敲,因为,我自己是猜想,他们比较了解、比较贴近客户的需求,就是说比起基金经理人,他们们了解客户。

  接着我要讲的第三种公司就是再保险集团。真正超大的那种再保险集团是很恐怖的,我大概给各位几个数字。比方说幕尼黑再保集团,可以在一年里面收40亿欧元的保费,你可以换算成台币,现在的话大概是1600多亿,那他的员工人数不多,只有40000人而已。像911这种事件的话,他一次可以赔掉20亿美金。不是说他整年赔的,而是说光是因为911事件就可以赔掉20亿美金……的这种大集团。这些再保险集团、很多名字,各位在国内可能很多连听都没听过。保险公司,不论是产险、寿险或是再保险,最大的特点是在于:他是唯一一种可以固定收到成本为零甚至为负的资金的一种行业。那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做成本为零或是成本为负的话,你可以把市场上的定存利率想成成本为零的那条线,假设这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就是3%,那代价是3%的钱就是叫做没有成本,如果你能用2.5%的代价就能借到钱的话,或是收到钱,那就叫做你可以收到成本为负的资金。保险公司正是这样的一个行业。

  各位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华伦巴菲特的吧!华伦巴菲特他手下大概有几十家公司,那其中保险事业对他每年贡献的现金,我讲的是现金,就占了他整个集团的一半。那他就是拿这些成本很低甚至是负的钱,再去投资其他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其他行业的法令已经慢慢地要松绑了。你们大概也知道,新光金和台新金,就是吴家嘛,吴家是从保险集团开始壮大,光是吴家就已经产生两家金控,那蔡家也是两家,富邦跟国泰其实一开始也是靠这种保险业,那他们再慢慢从保险那边收到资金去扩及到其他各行各业。可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薪水比较低、升迁比较慢(相对于证券业和银行业),所以他吸收到人才的素质一直不如资产管理公司及投资银行。可是如果法规继续松绑,我的意思是说,因为保险公司他的资金成本极低,股本和现金又多的一个特性,只要法令松绑,他在并购的时候他反而会取得一个主导的位置。你可以想像一个最极端的情形,假设今天法令松到我们可以从保户身上收来的钱去进行恶意并购的话,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结论就是呢,在法令慢慢松绑的同时,保险公司在未来的金融界甚至各行各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那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柏克夏哈萨威集团,就是保险公司很容易变成一个跨领域的控股公司的一个核心,这就是保险公司在未来世界的一个价值。接下来再跟各位分享一下保险公司它里面工作的人大概有哪几种。第一种人就是数学跟统计专家,一般来讲我们都会用精算人员去称他。那精算人员做的事情就是“决定某一种风险值多少价格”。

  至于算法当然千奇百怪,不过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行业,大概已经有上百年了吧。你要做这种工作的话,其实很简单。第一个就是你要通过精算考试,如果你是在美国、英国跟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子。虽然在欧陆有一些地方他们是用学位跟工作经验,就是说某些学校的学位跟工作经验去培养精算人员。不过我想以大家未来发展可能性来讲的话,考试还是比较快的方法,不然你要去欧洲念那些学校成本也是很高,而且你不能从现在就开始做准备。除了通过精算考试之外,你还要有基本的程式写作能力,你的程式写作能力不需要像IT人员一样的高深,可是基本的程式写作能力是必要的。最后你还需要有那种生意人的特质。应该这样讲好了,有人说混得不太好的精算人员,美国有一种名词去形容他们,叫“Number

People”,就是在咀嚼数字的那种人。比较好的精算人员或最后能够晋升高阶管理阶层的,其实是具有生意人特质跟个性的那种人。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生意人特质跟个性,你就想像业务员就对了。不过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的人很少,如果刚好就是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保险公司。另外就是需要科学家跟工程师。这两种人到底在干嘛?仔细想想,什么是最难的或最有趣的保险,我在这边可以跟大家报告一下:比方说是恐怖攻击险,或者是类似瘟疫的那种险,就是重大传染病的那种保险,而且是一次就会死很多人﹔或者说是气候变迁险,比方说是如果海水温度还再上升个一度的话,那会怎么样?怎样的产业在怎样的国家会有怎么样的损失,或臭氧层的破洞再变大一倍的话会怎么样?然后还有就是……像是什么药如果你长期使用之后或大范围使用之后会有什么副作用?比方说如果这些抗生素你再拼命用,那到最后所有细菌都不怕抗生素了,那怎么办?这些风险到底该怎么样转换成保险用语?

  那种国际再保险集团他们会雇用科学家定期监看各种科学期刊,他们会组成一个小组去决定说什么东西大概值多少价钱。像之前我看到一个报导他说,气候变迁将会使全球损失三千亿美金,不过我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来的,但他们就算得出这个数字。那这个当然是科学家和精算人员合作的一个结果。那工程师的话就是,其实很简单嘛,比方说北京奥运的场地,那北京奥运的场地,他这个地方这个东西,比方说你保额就是它的建造费用的话,你这个保费到底要定到多少?盖的时候有没有偷工减料,或是设计的好不好,或是其他週边的各种因素,就是所谓的工程的专业知识有在里面。这个东西你要怎么换成保险的术语跟价格?这是工程师在保险公司的一个作用。还有就是财务跟经济学家。像现在大家比较熟的一个词就是财务工程,也就是说现在衡量风险的方法比起以前要复杂很多,有一些已经不是传统精算人员能够做了。所以保险集团里面有些这样的人。那经济那不用讲了,就景气上上下下,或投资热潮从中国移到不知道是哪一国,哪些国家会有怎么样的风险……还有就是律师,有些律师是帮忙准备诉讼用的,有些是帮忙定保单用的,因为真正那种大额的保单上,每一条规矩、每一条限制到底相对是多少风险的调整,多少的可能损失,万一上法庭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这部分都需要律师的加入。保险公司里还需要IT人员,当然就是搞电脑的,这就不用说了。那另外一种人叫做underwriter,他在投资银行里面叫做承销人员,但在再保险集团里面他叫做核保人员,他在再保险集团里面有关键性的地位,他是再保险集团里面做生意的那种人。To

question……就是underwriter在做的事情。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比方说一个非常大额的保单,你要保还是不保,或者说是条约里面有没有哪一条要修改,或者说是价格如果比对手高的时候,万一我们提出来价格比对手还要差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当场立即反应知道成本是多少?能不能够把价格降下来,这就是underwriter在做的事情。那你要做underwriter的话你需要比在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的人比较好的数学能力,和不比他们差的做生意的本事。这种人坦白讲不多。各位有机会的话,可以再多研究一下underwriter这个工作。

  再来我就要讲说,你要在金融业发展比较一般化的走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拉高你的大学成绩->学好英文->申请国外英语系国家交换学生->进外商暑期工读->进外商当分析师,或是所谓大学毕业能够做正职。接下来就是过了三五年去国外读个MBA,接下来进外商申请那种MBA读完能做的那份工作,一般而言叫做associate。可是我蛮怀疑说,在场的各位有多少人能走这条路的,因为路很窄,位子很少,非常非常的少。所以如果你还没仔细考虑过其他路线,接下来可要仔细听了。我们在金融界到底在干嘛?

  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Constrained

Optimization。也就是在限定条件下最佳化你的表现,要表现的比你的对手还要好。你可以想像是奥运,每一项比赛都有他的比赛规则,你怎么在这比赛规则之下锻炼你自己,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表现得比你对手还要好。那在古时候要做这种事情其实非常简单的,基本上你只要会加减乘除会看财务报表,特别是那时候电脑还没出来,凭人脑要做即时的连续时间函数的运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你现在看起来用excel能很快算出来的东西,在那时候就要一组精算师或一组数学家算个好几天呢!现在在保险业,你需要用到应用数学、应用统计统计的知识,和要会使用一些保险相关的套装软体。如果是现在满红的财务工程的话呢,那就更麻烦了。你需要写程式然后及时代入交易所给你的报价,然后解那个随机微分方程。你怎样解的比你的对快、比你的对手好,先比你对手快一步做出正确方向的投资决定,你就可以打败你对手了。

  面对这样高度复杂的状况,专业还是最基本的,因为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变成是……当代财务学是建构在数学和电脑之上的一门学问。这些所谓硬功夫的各种专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学的时候或研究所阶段如何修习相关课程呢?我想这是跟各位比较有关的部,也就是你要怎么准备你未来的人生?大学你修课的时候要以此方向为准则。这个部分我在板上有po过三种参考的课表,各位可以回去看一看。简单来讲就是数学电脑经济会计这些东西,再往上有财务工程和金融计算,最上有连续时间财务之类的东西。总而言之,想在金融界闯荡,如果没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就像是赤手空拳在丛林里搏斗一样,还能活着,纯粹是靠运气。请大家务必把握时间,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论是计量还是程式能力都好。

  讲到这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有两种人,数学电脑很厉害,在世界上非常有名,这两种人是哪两种人,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第一种人叫做华人,华人意思就是中港台,你也可以算进新加坡。第二种人就是印度人。我这样讲你可能很快就想起来,这两种人数学和电脑的功力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在硅谷的部分不管是软体还是硬体都有相当好的发展,我不敢说这两种人已经支配全世界的IC产业,但基本上他们在IC产业的表现大家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人把所谓的IC

Industry。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金融业不会是另外一种、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不是另外一种IC产业?为什么印度裔的人跟华人在金融界的表现还没有非常突出,那反而是犹太人在这个领域如此出色?到底是为什么?犹太人到底是掌握了什么?或者我该这样讲,犹太裔的银行家到底掌握了什么,使他们今天在金融界有这样的地位?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应该要放在学习犹太银行家成功的秘诀?那这个秘诀到底在哪边?其实我刚才已经把答桉写在黑板上了。秘密就在……像这个时候就要来一段工商服务了。马上走开,不要回来!

  刚上半堂跟各位讲的呢,是各位在这辈子,我是说如果你对金融有兴趣的话,大概会是各位这辈子听说过的最大的谎言。听过的人就当作是在帮各位复习一下这个谎言,没有听说过的,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听到。

  我所谓谎言的部分就是,金融专业是无比的重要这档事。这句话本身是一个谎言。但即使是要去学习犹太银行家或金融家成功的秘诀,这也是一种幻觉,或者说是误会。因为,如果你现在还在学习他们的话,你一辈子只能追在犹太人的后面而已。如果你想要跟他们并驾齐驱,或是超越他们的话,你要学习的是比他们更高竿的人。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比犹太人更有影响力的人,包括日尔曼人和盎格鲁、萨克逊人,特别是有美国国籍的那些,这个才是你应该要效法的对象。

  问题的关键其实我已经写在黑板上,其实大家会犯这种错误,其实都是犯了一种毛病,就是斜眼。所谓邪眼呢,就是飞影头上那一颗,哦不行,讲这种话,会泄露我的年龄。我十八岁,大家要记得喔好,不盖了,接下来我们要讲更严肃的部分。

  很多人看到这个字,就只看到他的形容词型式,接下来,就从此被constrained而万劫不复,然后一头栽进Optimization的深井中,从此不可自拔。然后谁跟他讲其他意见,他都以为那是在唬烂的。其实你看到这个字的话,你应该就要想到它另外一种型式,constraint也可以是名词呀。小钱跟大钱,法金或消金,或者是上层或下层,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当牵涉到的利益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时候,我们可以为此改变游戏规则,不见得是单纯的被游戏规则所限制。

  所谓的constraint有很多形态,大家第一个可以想到的就是法律。可是在法律里面,如果你有看过法律的话,它里面它会写很多什么什么什么由主管机关订之,也就是说,行政规则或者是命令,或是主管机关的一个意见,也是constraint的一种。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油水出现在法律之前,当法令完备之后,利润已经被一大堆竞争者分食完毕了。其实constraint你再继续讲下去的话可以包括很多,比方说民族性其实也算是其中一种。或者说是你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也可以算是一种,还有很多很多。在历史上,真正在玩大钱的时候,这个才是重点。constraint就算没有比optimization更重要,至少也一样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如果你还有时间的话,应该用生命努力钻研constraint更多一点。如果你真的想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话,这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标。

  在历史上的金融创新能够实现,大部分的状况都是因为constraint的改变,而不是因为什么伟大的财务专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因为那些东西你发明出来,不能做还是没有用。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金融业的历史,我在这边简单举几个例子。之前辜仲莹不是和陈敏薰在争夺开发吗,后来财政部做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就是说,开发工银持有的开发金的股票不能行使同意权。那结果就底定啦,陈敏薰就输定了,辜仲莹就赢定了。可是为什么财政部会做这样子的决定呢?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叫做刘绍樑,他以前是理律法律事务所的合伙律师,现在已经到中信金担任策略长的职务了。这个人你可以去网路上搜寻一下之前的新闻就可以看到了。

  我现在要讲的是说,法律专业不是改变constraint的充要条件,其他的律师做不到和刘绍樑一样的事情,刘绍樑做的事情是很巧妙的。刘绍樑以前就很有名,他看法律的观点和其他人很不一样。其他的律师看法律的方式是,把状况拆解到现有的法条当中,然后把解答给他的客户看。刘绍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他的看法是,要做某些生意的话,目前还少了哪一条法条?或者是少了哪一部法,然后他想办法去制造这种东西出来。像那个企业并购法就是他做的。他在这个case就是要帮辜家嘛,他做了很多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首先他先去投书,或去开记者会制造各种舆论,然后让大家觉得说,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行使同意权是不对的。然后他在一场关键性的记者会上,他大声疾呼说子公司持母公司的股票然后行使同意权,是“大逆不道”。然后这个东西就被媒体大幅报导,接着这形成一股社会风气,最后财政部就顺水推舟,做出这样的决定。这真的是运用各种管道达成改变constraint(在这里是主管机关的意见)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一个绝妙例子。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不是很多国家应声倒地吗?然后IMF就在鬼唱一堆狗屎屁,什么“坚持市场自由化,从事金融改革,然后我们就会提供你一大堆贷款,让你能应付投机客”(最近美国前财长鲁宾出了一本《在不确定的世界》,又在鼓吹这种论调)。可是贷款再多也没有用,全世界每天有上兆美元的热钱在跑在跑去,更何况投机客的必杀技就是杠杆操作,一块钱等于十块二十块,你政府有多少外汇存底和IMF的贷款都没用。

  也许你会问:政府也可以槓杆操作啊?不过史有明证,不灵活的公务员如果从事杠杆操作的话,只会以光速赔钱而已。这个时候呢,就有某些国家误信IMF那套,于是货币不断狂贬。这个时候马来西亚想要关闭外汇市场,可是被美国施压,于是没有立刻施行。这个时候投机客把脑筋动到香港上头,而伟大的阿共仔虽然不甩老美,可是还是宣称要动用中国的外汇存底捍卫香港(这真的做了的话,就是送钱给投机客),结果到了对决的那天……阿共仔宣布调高期货交易税,也就等于是藉由行政手段垫高炒手的成本,索罗斯一伙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知道玩不下去了,闪得不见踪影。而马来西亚总理狂批IMF和美国已经来不及了,他如果老早动用类似手段,也就是由constraint下手,马来西亚受伤会轻很多。喂,你想想,连这么自由,外汇存底这么多的台湾,当年都把NDF关了呢!虽然也是受到各国很大压力,动作慢了点。你今天政府拿钱去和投机客玩,比操盘(optimization)哪有可能会赢呢?当然是要用政府的强项,玩规定(constraint)啊,政府规定够机车,投机客完全没有施展空间。

  再来又讲回金控。1933的时候,因为经济大恐慌,美国通过Glass-Steagall法,禁止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跨业经营。1956年时,又通过Bank

Company法,禁止商业银行持有保险公司且降低银行承销保险之风险;但是1998年时对于Citi及Travelers的合并桉给予两年试用期。1999年时,终于通过了Gramm-Leach-Bliley

Acts从此美国金融业才能成立金控。但是欧洲一直没有这种限制。美国如果不是经过这几关的话,全球金控排名绝不是你今天看到的这样。应该美商金控的势力会比今天大一点。喂,那些金融巨兽每差一名是相当于多少资产啊?

  问题是,跨业经营的各种道德风险一直都是所有人都知道啊,而金控的种种好处(如跨业销售)也是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在某些时刻才发生那些改变?那之前一到五年的历程是什么呢?政府为什么在某些时候封闭,某些时候又开放了?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吧。

  最后就是因Enron公司和WorldCom公司而生的Sarbanes-Oxley法案。这项法案使得美国上市公司董监事酬劳大幅增加,也限制了会计师-管理顾问-投顾跨业经营的可能性。不然本来可能会出现会计/法律/管理顾问/资讯系统四合一的整合企业服务巨兽。此法并扩大了董监事责任险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市场。不过……英国没有这样的规定,也许有些公司因此就跑到英国上市,美国主管机关也不得不考量到接下来可能的后果。请大家密切注意后续发展。还有之前不是华尔街十大投资银行被罚款十四亿美元吗?他们之前的干的坏事大概就是发布不实的利多报告以招揽承销生意,并且优先把报告给大客户(资产管理)看再公布给一般投资人,藉此谋取不道德暴利。如果把研究部门和承销部门/交易部门切割正式立法的话,金融界马上就大洗牌,大家可以先预想一下。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未来的人生规划。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说,跟各位分享说,你怎么样培养有驾驭constraint的能力。这种事情是需要天份的……需要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这也是比犹太人更有影响力的民族他真正成功的秘诀。因为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影响力当然很大,可是你可以这样讲,就是说这个世界基本上不是他们在主宰的。主宰这个世界的另有其人,就是那些继承罗马时代伟大的精神,祖先从英国或是德国渡过大西洋,现在住在美国东北角的那些人,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英裔和德裔美国人。

最近在人大经济论坛看到一篇旧帖,是某个大牛在台大期货社的一次内部讲话(),看了后很受益,做下学习笔记。

投资银行一般分为三大部门。第一个部门是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是投资银行最核心的部门。他们像证券营业部的客户经理那样拉人来开户交易,只是拉来的都是资产管理公司这样的大客户。另外,在华尔街和许多金融中心的交易所中,交易的方式并不是电脑程式化交易,而是由一堆交易员在场内喊价,这也是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的一项主要业务。不同的投资银行,在喊价水平上有高下之分,这个部门是靠能喊出好的价格来吸引并留住客户的,而不像投资银行部那样主要靠拉关系带来客户。第二个部门就是投资银行部,主要是做并购、承销股票、海外公司债之类的业务。这个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在不同投行间的差异并不大,主要是靠个人的关系拉来客户,所以进入这个部门的人大多有一定的家世背景。第三个部门是资产管理部,也就是代客理财,但由于与投行自己的投资有一定利益上的冲突,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干不过那些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

再说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是拿着客户的钱来投资、代客理财的公司。世界最有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富达,富达最有名的是Peter Lynch,不过已经退休很久了。

第三种是再保险集团,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固定收到成本为零甚至为负的资金的一种行业。假设这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是3%,那代价是3%的钱就是叫做没有成本,如果能用2.5% 的代价就能借到钱的话,那就叫收到成本为负的资金。

再介绍完金融业最核心的三种产业外,文章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在金融业出类拔萃?文章首先引用了大众听得最多也最容易形成共识的答案,那就是:提高专业能力,学好数学、经济、会计、编程等硬功夫。至此,好像答案已经非常明确了,下一步只要开始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就能在金融行业大展身手、出类拔萃了。但文章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让人对这个答案有了怀疑。那就是华人和印度人在数学和编程方面的能力在世界上公认是最好的,而且这两项专业能力在金融行业是非常重要的,按理说,金融行业中顶尖人物就算不全都是华人和印度人,但至少华人和印度人也应占很大比例,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金融行业的顶尖人物中很少能看到华人或印度人的身影。这样看来,专业能力对成为金融行业的顶尖人物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真正的秘袂并不在于靠专业能力在一定规则下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来取得成功,而在于:Constrain(ed),也就是通过修改和制定规则来取得成功。这里的规则是广义的规则,包括法律法规、习俗、自然条件等一切限制性条件。文章的建议是要想在金融行业站在金字塔的塔尖,应该更多地去研究如何修改、制定规则,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在现有的规则下提高各种专业能力来把事情做得更好。就像甲、乙两个人打牌,开始时都按照通常的游戏规则来打,甲有多年的打牌经验,牌技更高一筹,总是赢乙。而乙如果能够修改游戏规则,比如规定甲不能看他自己的牌,这样再打下来,乙一定能赢甲。这说明了能修改、制定规则的人才远远比专业高手更厉害。

接下来,文章谈到如何才能成为能修改、制定规则的人,提到了一些具体方法,包括:

(1)去上政治学、练好经济、会计、统计、数学和编程这五种基本功。

(2)既学习文科内容,也学习理工科内容。这样既有偏向论述方面、能面对模煳的文科思维,也有讲究实验,说话、思考都比较精确的理工科思维。这样有文、理两种世界观,看世界才是完整的,否则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而且能作为桥梁,在只有文科思维和只有理科思维的人群之间进行沟通。

(3)尽量少修商管课程、少看商管书报杂志。大学该做的事情是筑基,而商学的三门基本功是数量方法、经济学和决策科学。大学时应重点学好这些基础的学科,而少学各种管理的课程。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异主要就在于知识的来源上,高手选的是经过十年、百年、千年岁月洗炼后人类智慧的精华,也就是要多看经典的人类智慧的书籍。

(4)研究罗马史。罗马人在历史上就是靠能够修改、制定规则来战胜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比自己强大的民族。而且许多牛人的传记中都提到学习过罗马史。所以对于罗马人的历史值得学习研究。文章中推荐了几本学习罗马史的书,有盐野七生著的《关于罗马人的二十个问题》、《罗马人的故事》、爱德华·吉本写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5)钻研演化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第一个是演化心理学。推荐两本书:第一个是有名的《自私的基因》,第二本是《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 有兴趣的可以上Amazon去读读review),一个哈佛教授Steven Pinker写的。第二个是决策科学。推荐的书是《思维与决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6)学习领导艺术和策略。第一个叫做领导的艺术,推荐大家看的书是《为将之道》,普依尔着。(他另外有写一本书叫做《十九颗星》),这本书里面讲到很多知名将领的养成过程和名将所具备的共同特质。值得研究的是名君和名将的领导风格。这些名将的养成过程很多都是在成年以后才发生,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的时候,一个人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军官,怎么变成一个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将领,他们读的是哪些书,做的是哪些事情,成长经历是什么。第二个叫做策略的艺术。推荐给大家的是《战略入门》,钮先钟教授写的,他里面从什么是战略,为什么要研究战略,怎么样去研究strategy这三部分去探讨。

还是那句话,只有能修改、制定规则的人才是最厉害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专业能力很强的人还要受制于那些专业能力、学历、甚至品德都不高的人。所以,在发展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能修改、制定规则的层面上,这才是登上金字塔顶尖的必经之路。而且不仅仅在金融行业,在其他行业、在社会上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一般人之间的竞争是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比能力、拼水平来竞争,能力强、水平高的人会取得胜利。但其实还有更高层面的竞争,那就是比谁能修改、制定游戏规则,而这个层面的竞争的获胜方能够赢得的利益远远非前面的低层面的竞争所能比。当然,如果一个停留在低层面比能力、拼水平的人与一个能修改、制定游戏规划的人竞争,那结果更不用说,自然是输赢立判。

另外,由人与人之间的做事上的区别,从外部上看,主要是有的人能修改、制定规则,有的人只是在既定的规则下努力做得更好。由此我想到,其实从内部看也是有区别的,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的思维方式上,有的人能够不断发展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拥有牛人的思维方式(相当于能修改、制定规则的人),而有的人一直持有原有的思维方式,可能其中有些是错误的,却仍然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想问题、做事情(相当于只会在既定规则下努力把事情做好的人)。这样的两类人就和前面一样,如果在一起竞争,输赢也是明摆着的。所以,从个人的内部角度上看,不仅仅满足于在原有的思维方式下努力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断提升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其实与修改、制定规则一样,都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力,就像“鸟枪换炮”,是更好的提升自我与做事的方式。

文章最后还提到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万解皆可包,唯有题无价”,也就是说对一个问题想到解决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一系列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就像这篇文章中的“修改、制定规则的人才是最厉害的”这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从提出“为什么数学和编程都很牛的华人和印度人却没有在金融界出类拔萃?”这个问题而引发的。至于如何能提出一个好的关键性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多听,多看,多学,多想,多做”吧。

加载中,请稍候......

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萃(共勉)来源:宋晓添的日志 这篇文章是最近阅读中最给力的一篇,分享给立志于从事金融业 的童鞋们,文章为台湾的台大期货社的一次内部讲演(2004 年), 内容虽早也挺多的,但是意义非同寻常。我认真读完了,你呢? 希望不是仅仅分享而已。 我今天要讲的东西前半部分可能大家在或多或少听说过,后半部 分呢,可说是第一次发表,请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要讲的题目 是:高盛不会教你的事: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萃 Why are You BEING Here? 所谓出类拔萃的意思是做到CEO 之类的等级,首先我希望大家 想一想一件事情: 「为什么你今天晚上要在这个地方?」这是你这辈子唯一一次的 2004 年9 月29 日的晚上,你这辈子不会有第二次这个时刻。这 个时刻你决定要在这个地方或是在其他的地方,再加上以后你也 要决定如何消费你的时间,你的生命就因此慢慢变的不一样。 一开始先跟各位报告一下那个在金融界最核心的三种产业。哪三 种呢?大概分成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以下简称IB)、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以下简称AM)跟再保险集团(Rei nsurance Group, 以下简称Re)这个三部分,投资银行我想大家 或多或少在那个报章杂志上听说过,电视电影里面也很多。投资 银行基本上是这个市场上大部份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 那相对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变成是使用者,也就是说它有多很多到 处向投资人募集来的钱,再决定要购买投资银行,或者是他金融 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他的各种服务。 迷思之一:投资银行部是投资银行的核心。 投资银行一般来讲会分成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销售和交易部, 那第二个部门是投资银行部,那第三个部门的话是资产管理部。 而销售跟交易部门才是投资银行最核心的一个部门。这个跟大家 的认知可能不太一样,一般人可能会认为投资银行部就是银行最 核心的部门,其实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是。从历史来看,一开 始这些投资银行家在干嘛呢?他们是在头上戴一个高帽子,帽子 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是票据。他今天可能用比较低的价钱去买到 票券,然后他再用比较高的价钱再去把他卖掉,然后他是这个样 子戴着帽子到处服务。慢慢演变到后来,我们就把投资银行叫s ale side(低买高卖的销售业),那资产管理叫buy side。 投资银行卖的服务就像是,比方说假设我是投资银行的sales a nd trading division 的人,我就去到处拉客户说:「你好,要不 要来我们公司下单啊?」就跟证券商的那些营业员是很像的,只 是他销售的对象是投信(即资产管理公司)而已。在华尔街和许多 金融中心的交易所,交易的方式并不是电脑程式化交易,而是由 一堆交易员在场内那进行喊价的动作。事实上他在里面交易的时 候,他到底喊到多少其实是没有外人知道。这也是投资银行他销 售和交易部门的获利来源(当然现在又有越来越复杂的赚钱方 式)。比方说假设买方是某间投信公司好了,卖方是sales and t rading division 的人,今天卖方向买方报价时,绝对会跟他讲说: 手续费帮他砍到最低0.01%,那卖方到底要赚什么?因为就算交 易量再大,手续费还是很低。乍看之下好像IB 还是赚不到什么 钱,其实他赚的钱就是在场内喊的价格和给客户价格之间的价差。 因为最后IB 到底喊到多少AM 没有人知道,事实上AM 也不关心, 反正你IB 就是我AM 下什么单,你IB 就负责成交就对了。各位 不要小看这件事,当交易量极大的时候,要以萤幕上的「市价」 成交是很难办到的事。 以上讲的是最简单的故事,后来还发展出如风险套利等比较复杂 的作法。长此演变下来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 也产出了最 多投资银行业的CEO,只有在并购比较兴盛的那几年或是那几个 时期,如1980 年代和2000 年左右投资银行部会有一些人占据 投资银行高位,不然其他时候投资银行的董事会成员,其实大部 分还是由sales and trading division 的人来出任的。(所以各位 有志于投资银行业的人请慎重考虑一下要不要去做一下这些sal es and trading division 的工作。)而且sales and trading divis ion 他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个工作和你的家世背景相关性会 比较小一点。相对的,如果是投资银行部或者是私人银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在金融界出类拔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