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p2p网贷平台p2p官网的几个共同点

近期的网贷雷潮就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大规模洗牌,将许多平台都清退出场。如今历经2个多月的网贷雷潮已经逐渐消停,作为投资人最关心的就是如今网贷的情况,那么P2P网贷现状如何?

一、多数平台仍被退出慢问题困扰

一些一线知名大平台包括部分头部平台,目前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债转标退出慢的问题,平均退出时间超过一个月,部分平台的退出时间已经逼近两个月。

退出慢问题得不到缓解,主要原因有:

1、大部分P2P平台的底层资产对应的借贷周期过长,短时间内很难还款;

2、平台已无力继续垫付,只能靠投资人自己接自己的债权,目前行情不好,投资热情下降,要退出的人多,想继续投的人少;

3、会影响部分投资人的资金周转,特别是杠杆投资人,退出过慢甚至会导致他们的资金链断裂,就算最后退出成功了,也不会考虑复投。

4、退出慢的平台更容易招黑,造成投资人恐慌,自然会导致退出时间越来越慢。

其实退出慢的主要问题还是投资人自己无法接受,毕竟大家都习惯了当天到期当天退出,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资金安全,没法理性的站在平台的角度去考虑行情带来的问题。

而且部分平台也确实在事先没有做好足够的提示,给了很多人一种故意钓鱼的感觉,投资人对此自然会很不满,从而影响平台口碑。

二、知名平台频陷危机,严重打击投资人信心

最近一些知名P2P平台频频出事,修正药业甩锅导致投资人大闹宜贷网 ,熊猫金库无力兑付引发银湖网 投资人恐慌,互融club清盘致你我贷成为众矢之的等等。

在投资人眼中,知名平台的影响力和地位是远高于普通小平台的,但是在如今这种行情下,很多知名平台出问题后,结局竟然跟野鸡平台无异,这是很多投资人都无法接受的。

自己最信任,最有把握的平台也出了问题,会导致投资人对自己,对行业都失去信心,什么平台都无法再信任,只能选择暂时离场观望。

三、新人断层,平台获客渠道越来越窄

既然老人的撤资潮无法阻挡,那么只能靠新人来填补空缺了,但是如今的新人去哪找呢?第三方天天都是爆雷信息,投资群天天在讨论维权话题,媒体天天炒冷饭拿问题平台出来分析,整个行业都是满满的负能量,新人还没入场,就直接被吓跑了大半。

新投资人的获客率暴跌,平台只能指望老投资人回头,但老投资人又想等行情彻底稳定才会考虑返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两边都无法达成共识。哪怕平台做的再好,没有了投资人的支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化解危机。

四、虽监管利好不断,但执行情况堪忧

监管层在P2P雷潮爆发以来,频繁发布各种利好力挺,一会是国十条,一会又是108条,声称要将P2P行业扶上正轨,彻底合规化,帮平台打击老赖处理废债。

一开始投资人还挺激动,以为监管出手行业有救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发现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平台继续雷,雷掉的平台继续赖,维权也迟迟没有好结果。

更是有一些地方部门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清退当地P2P平台,以涉嫌非法融资为由,要求平台马上迁移,提前做好甩锅的准备。

还有些P2P平台自身的问题已经完全暴露,各种业务作假挪用资金,这类平台基本无可救药,只能接受被清洗的命运。但里面的投资人可管不了这些,认为这些平台当初能开起来,能公开宣传,就是有关部门不作为而导致的。所谓的监管利好在他们眼里纯粹是亡羊补牢,根本无法解决平台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投资人习惯一时难以转变

造成目前P2P行业投资热情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行情,而是平台经过一些合规化的调整后,反而越来越不符合投资人习惯了。

P2P投资人的通常习惯是更喜欢周期较短的标种,更习惯于平台自行垫付。在之前行情好的时候,有些投资人甚至直接把投P2P当作存银行了,一点风险都不愿承受,光是退出慢就已经无法忍受了,更别提逾期坏账了。

监管政策虽然能让平台更合规更安全,但同时也让平台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在很多平台目前急缺资金的情况下,还要顾及合规化进程,最后导致进退两难。而投资人则更为现实,一旦自己的利益受损,只会选择用脚投票,不可能去理解平台的难处。

六、年底节点逼近,行情只会更加冰冷

平台和投资人都没有想到,今年雷潮的影响力会这么大,持续时间会这么长。行情迟迟不回暖,接下来到了年底,情况只会更差。

众所周知,年底是一个各行各业都资金紧缩的节点,P2P平台以往在年底之前都会提前准备好资金,来应对年底一波自然形成的挤兑潮。但是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别说准备资金了,能熬到年底就很不容易了。

投资人也一样,有些人虽然暂时回来投资了,但是受年底节点影响,到时候还是会撤资,平台光是能维持住人气就很不容易了,要想彻底回暖,也许只能等到明年春天了。

以上就是雷潮已消停,P2P网贷现状如何的相关内容,总之,投资人的信心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网贷回暖还需一些时日。

P2P风控老鸟连踩3雷 为什么会水的还被淹

去年,知道我做互金,老同事表示很羡慕,想薅谁薅谁,感觉不要太好。

今年,我已变成被同情对象了,毕竟哪个行业能天天被雷劈,还不止一道雷。

虽然一直雷雨季,但最近还是雷出了新高度,雷出了新花样。之前雷的都是野鸡,小白和羊毛推手投的多,近期,身边的不少从业人员开始踩雷了。

开始还忍不住想调侃几句,后来,闭嘴了。

老话说的好,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还有无知的下面看看这几个会水的。

5年风控经验,挡不住新雷

A君从业5年,历经4家P2P平台,一直干风控,也一直在投资。有两位前东家在他走后就雷了,可以说很机警了。

然鹅,还是雷掉了。而且连踩三雷,老家雀有经验,但这一波雷实在是颠覆了认知,老经验不管用了。

客观的说,A君没投野鸡,没投活期,但栽到了车贷上,去年,A君看好车贷资产,选的还是车贷头部平台,现在不说了。

此外,从撸路由器开始,投了I财富。背景牛逼啊,股东是腾讯创始人之一,不由人不信,结果,也不说了。

貌似还有个红创,也是背景牛的一逼,结果5000万就扛不住了,现在心里慌的一比。

车贷信审老司机,上门查标找问题B君还是银行出身,后来去了汽车金融公司,专门信审,投资自然是少不了的。精挑细选,还参考了大V意见,挑了几家。

如今,还是出了点岔子,短标变长标,三月变三年,直接下不了车了。利息呢,还按三个月的。

你要不接受,那我也没办法,反正这会没钱,要不你等着?

专业素质也不是一点用没有,B君亲自去平台查标了。从借款标的、项目信息、借款人信息、借款用途等多方面盘查。目前结果未知,但想下车是难了。

除了活期变定期,短标变长标,B君还左手无奈、右手愤恨怒提P2P平台新股东。

爱投资又为大家拓宽了思路,割韭菜割出了新姿势,债转股,不光买股票能当股东,投P2P也能。

至于最终能否拿到钱,参见雅堂金融,雅堂最先用这招,然后有3个多亿资金被骗债转股,然后,实际控制人上周去自首了,股东大概只能无问西东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网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