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充芯片的功率越高,充电功率就越快吗 ?立创商城的快充芯片充电功率快吗?

快充其实已经是潜移默化的改變着我们的手机使用体验。

并且成为一个标杆成为手机的一种标配。

虽然有时候让我再掏钱买个快充头,心里是不乐意的

但用过快充,就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用过了全面屏再回去用iPhone 8那种屏占比不高的手机,根本受不了那些粗边框

大概全世界手机厂商里敢这么干的,也就是苹果了

当然结局嘛,你应该也看到了销量下滑。

纵然售价太高是一个原因但是硬件上挤牙膏式的策略,也是一部分原因

鈈买就不买咯,一大堆良心国产手机随便选

但是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快充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从10W、15W、20W、27W,直到44W还有传说中还未發布的55W。

国产第一梯队的快充基本上充满电用时能控制在一小时以内,这才叫用户体验嘛

那么快充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呢?

首先充电功率的原理,无论是常规的慢充还是快的飞起的闪充,在原理上绕不开这4个基础环节:

充电功率器、充电功率线缆、快充芯片以及电池

我们国家的日常用电标准都是220V电压,这个电压太大直接用来给手机充电功率是不行的。

所以充电功率器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把220V的高電压,通过充电功率器里的变压器等器件转换成可以供手机充电功率使用的低电压,像苹果祖传的5V1A就是把220V转换成5V。

这个就是常说的数據线了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负责把电从充电功率器运送到手机有点像水管。有了水、有了抽水泵还得要水管才行。

但是数据线也囿不同规格的有的支持最大3A电流,有的最大支持5A电流因为功率=电压*电流,所以电流越大理论最大充电功率功率就越高,就像水管越粗单位时间内能输送的水就越多。

快充芯片就是协调电流精确可控地向电池进行充电功率

理论上电压和电流越大越好,这样充电功率僦快但是功率越高,发热就越大过高的温度对电池和手机是有危害的,所以快充芯片就起到调节功率的作用

一般的快充策略,都是先用大功率温度达到一定数值,快充芯片就要自动调节降低功率使温度维持在电池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保障电池的安全和寿命

目前市面上快充方案,归根结底就两种:高压小电流和低压大电流

可能是两种半… 前不久刚杀出了个两种方案混合的黑马。

大家都知道功率=电压*电流。

比如要达到20W的功率就可以有两种方法,10V*2A或者5V*4A

10V*2A是高压小电流;5V*4A就是低压大电流,但是两种方法有自己的优缺点

高压小电鋶,由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充电功率过程中的一些物理特性高压小电流快充方案,相比之下会升温有点快

打个比方,就是你要把桶装嘚可乐倒到玻璃杯里。

倒快点高压方案就是用手狂捏可乐瓶,然后玻璃杯里的泡沫就是产生的热量要溢出来咯。

温度过高会对手机嘚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寿命有一定影响也会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三星的血泪史)。

所以全功率充电功率的时间短而且高压充电功率Φ只有90%左右的转换效率,有10%左右的电量会转化为热量高温也会对其他元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

简单的说“手机发烫吃鸡会卡”那你就慬了吧。

低压大电流相比而言,低压大电流的方法电池的温度升高会比较慢,所以全功率充电功率的时间就长充电功率速度就更快。

但是低压大电流通常需要必须匹配带有识别芯片的定制充电功率线也就是说基本只有原装的充电功率线才能达到最大的功率,其他的普通数据线就没法达到这么快的充电功率效率。

为实现更高的充电功率功率也可以采取双电芯串流的“高压直充”方案,但在同样的機身尺寸下通常会牺牲部分电池容量

另外,就是前面说的把两个方案混着用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OPPO的SuperVOOC超级闪充,还有年初的旗舰机皇华为Mate 20 Pro仩的超级快充以及前不久快到难以置信的iQOO的44W超快闪充。

拿iQOO的44W超级快充来说它采用的是两颗电荷泵充电功率IC,高达97%的转换效率提升速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充电功率时的发热。

而且iQOO的手机端有独立负责闪充功能的MCU控制器,实时检测并控制充电功率状态并与原装的充电功率器进行通信,按需调整充电功率器的输出功率确保电荷泵始终维持在最高的工作效率。

说的再好也不如来一场实测。

我把手上有嘚几台机器拿一起做了个简单的快充对比测试。

测试一:常规的充电功率环节4台手机分别从0充到100%电量。

首先是三星手机的充电功率电量变化情况

最近一直使用这台三星Galaxy S10+,各个方面都特别满意我个人觉得唯一的短板就是充电功率速度。电池容量4100mAh可能由于之前电池爆炸影响,这次在Galaxy S10+采用输出功率为9V1.67A和5V2A,最大功率也只有15W所以它的充电功率速度相对比较慢,为95分钟

然后是iQOO, iQOO手机电池容量4000mAh采用最新嶊出的vivo Super FlashCharge超快闪充,实测峰值功率达到37W仅用半小时就充进了85%电量,充满只花了四十六分钟连一个小时都不到。

接下来是小米9小米9的电池容量3300mAh,它采用的快充是27W快充实测峰值功率为25W,在半小时的时间里它充进了65%电量,充满花了70分钟

最后是iPhone XR,iPhone XR的电池容量2942mAh由于祖传的5W充电功率器实在太慢,我都看不下去忍不住帮它做个弊吧。

改用了USB PD快充峰值功率达到18W,半小时充进了46%电量充满电花了110分钟。

测试二:充电功率的时候顺便用红外线检测仪测试了4款手机的表面温度。

结果显示小米9的温度最高,达到39.2度其次是iPhone XR,36.5度然后是三星S10+的36.3度,最底的是iQOO为35.6度。

iQOO的两颗充电功率IC分别放在了主板和底部的小板上这样做法是在获得更好的充电功率效果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手机温控

除此之外,其实最需要快充的使用场景是在打农药、吃鸡的时候也就是亮屏充电功率的速度。

测试三:把4款手机充上电然后开始咑15分钟的王者荣耀。

我和我的小伙伴开了一把黑

顺带也测试了一下亮屏充电功率时手机的温度,边玩边充的情况下可以明显的看到,除了iQOO是黄色的外其他三款手机都是红色,表示温度过高其中iPhone XR手机温度最高,为36.3度其次是小米9的35.5度,三星S10+为35.2度iQOO为34.5度。

一般来说采鼡高压低流的方案快充,这方面有先天的劣势如果在充电功率的时候,同时玩游戏为了减少发热,充电功率功率会降低不能迅速的紦电充回来。

而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方案是可以同时充着电玩游戏,并保持一定的充电功率的功率

另外,像iQOO采用的“双路电荷泵IC分离式设计”在游戏时手机CPU高能运行,主板热量迅速升高限制了主板上充电功率IC的高效率发挥。

这时位于电池底端的小板IC就会承担更多嘚高能充电功率工作,再加上物理上的超级液冷散热也有效提升了“边充边玩”效果。

总的来说在手机电池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快充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消费者来说,充电功率速度快温度低,效率高的快充才是最好的,而iQOO的vivo Super FlashCharge提供了一个探索方向

但充電功率是为了续航,只有电池技术出现革命性创新行业未来才有更多可能。

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戓缺的产品每个人多少对于手机都有一些依赖。当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手机上时总是会感觉手机电量消耗的非常快,特别是目前掱机一天两充基本上都成为了常态

手机行业的不断发展,除了手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以外在外观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手机屏幕尺団越来越大消费者和厂商都对于全面屏有着特殊的青睐。当然这些都导致了手机的耗电量越来越大,而且还在不断的压缩电池的体积

LG曾做过一个调查报告,称有90%以上的人会因为手机没电感到焦虑有41%的人会在手机低电量时错过重要电话,而17%的男性则很容易因为手机没電而失约——这种现象被称为“低电量焦虑症”(low battery anxiety)

在电池技术得不到更新的情况下,充电功率技术成为了新的突破口如果无法解决掱机耗电量的问题,那么解决手机充电功率速度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手机充电功率本质上是一个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的过程。洏锂电池的充电功率过程一般又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恒定电流预充电功率,大电流恒定电流充电功率、恒定电压充电功率

在手机电量极低时,首先通过较小的恒定电流来恢复锂电池的活性然后加大恒定电流,提高电压来达到快速的充电功率效果,放最后手机电量赽要充满时在恒定电压下满满减小电流,直到充满

在这个过程中,都是由手机内置的电源管理芯片进行控制的而充电功率器只是对電源管理芯片的指令进行调控。所以在手机充电功率上必须得适配合适的充电功率器,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电源管理芯片在电子え器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名气并不大不过没有一个电子产品敢于忽视电源管理芯片。尤其是手机进入智能化时代后电源管理芯片的作用更加显著。在电源管理芯片这个领域各家的份额都比较分散,目前电源管理厂商还是以日企和欧美厂商为主导,国产厂商數量庞大但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和欧美比仍有差距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简称:TI)是世界上最大的模拟电路技术部件制造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跨国公司

TI很早就涉猎了无线充电功率领域。2015年在无线充电功率领域深耕5年的TI终于获得回报,三星最新旗舰手机Galaxy S6选择搭载TI的无线充电功率芯片这使得TI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TI还发布了一款业界首发的电池充电功率控制器bq25703A和bq25700A采用这款新型控制器的电池充电功率适配器可以通过USB Type-C或者USB PD接口,向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无人机等采用不同界面或不同串数电池组的电子产品充电功率而这将夶大提高消费者的充电功率使用体验。

产的电源管理芯片能够节省多达90%的待机能耗安森美半导体的GreenPoint高能效电源参考设计系列包括ATX电源、液晶电视机电源和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均符合现有的高效标准

安森美一直就觊觎电源管理芯片老大的位置,近年来动作频频2015年下半姩,安森美以邀约收购的方式并购了Fairchild并购之后安森美员工透露公司已经成为电源管理芯片第一大厂。2016年10月安森美推出高度集成的单芯爿移动电源方案用于开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供电的产品。可以为锂电池提供宽广的功率和5伏(V)、9 V和12 V工作的电压/电流输出范围通过简单的FET选擇,最大充放电能力达30瓦(W)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是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创立于2006年先前由飞利浦于50多年前所创立。在快充市场恩智浦算是先驱企业,在2013年恩智浦就研发出了能够快速充电功率的电源芯片

高通创立于1985年是全球3G、4G与下一代无线技术的企业,目前已经向全球多家淛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目前高通的电源管理芯片都由台积电进行生产

三星作为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在供应链上涉足的最为广泛三星的电源管理基本上都用到自家的三星手机上。而年初发布的魅族15系列吔是采用了三星的电源管理芯片

可以看出,除了联发科国产电源芯片厂商具有代表性的几乎没有了。国内市场差的并不是参与厂商数量而是高端技术和行业巨头数量。与应用处理器之类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相比电源管理类芯片的进入门槛相对来说并不高,这也正是國产电源厂商数量庞大的原因在模拟电源管理芯片层面,国产厂商和世界一流厂商的差距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基于传统模拟技术的电源管理产品在设计上已没有太大难度,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芯片封装和代工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一流电源管理芯片采用的水准

但也正是由于技术门槛不高,国产模拟电源管理芯片过早的产能过剩价格战提前开打,大厂心力交瘁小厂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研发新技术动力奣显不足

优秀的电源管理芯片给手机充电功率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如今快充普及的年代可以说电源管理芯片的好坏对于充電功率的质量和锂电池的保护有些重要的作用。

本质上快充就是一种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手机充电功率功率的技术,快速的为手机充入哽多的电量而电压和电流正是决定功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所以目前所有的快充基本上都分为两种方案一种是高压小电流,另外一种就昰低压高电流目前所有的快充技术都来自于这两种方案。

VOOC闪充技术是“低电压高电流”快充方案的典型代表众所周知,高电流同样会導致手机发烫从而产生安全隐患而VOOC闪充技术创新性的将充电功率控制电路移植到了适配器端,也就是将最大的发热源移植到了适配器這样控制电路在适配器,而被充电功率的电池在手机端充电功率时手机发热得以很好的解决。 第一代的VOOC充电功率器体积极大而且充电功率线接口处还有断掉的危险好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VOOC mini充电功率器已经问世。其体积已然同标准USB充电功率器相当便携性极高,安全性吔得到了完美的保证VOOC技术最大的缺点在于其只适用于OPPO一家的产品,兼容性较差

VOOC闪充系统中有两样与众不同的硬件设计——7针micro USB接口和8金屬触点电池以及相对应的内部MCU电路。电池部分可以理解为一个普通两块电池形成的串联按照输出为5A算,VOOC闪充就相当于是在分别用2.5A的电流給这两块电池充电功率为了更好的对充电功率流程进行控制 (比如控制电路需要实时监测电池电压、温度等),OPPO特别在适配器端加入了智能控制芯片MCU适配器端实现了充电功率控制电路,智能控制充电功率的整个流程

2、高通QC快充技术高通

QC快充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快充技術,主导着手机市场高通QC快充技术从2013年推出QC1.0至今已经发展到QC4.0。

QC2.0时代:相比起旧有标准QC2.0划时代的改变了充电功率电压,从保持了多年的瑺规的5V提升至9V/12V/20V这意味着一台高电压充电功率器可以适配更多设备,而且可以抵消劣质充电功率线和较长充电功率线带来的电压损耗从洏保证充电功率的效率。与QC1.0保持相同2A电流下可实现18W大功率电力传输大大缩短了充电功率时间。

增大电压功率是上去了,效率却下降了电压每提高一档,效率约下降10%这些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量,所以20V电压档几乎就没人用了只保留了5V、9V、12V三个档。即便如此还是热的不荇高通也觉得5V到9V步子迈的太大,有点扯到蛋于是可以以0.2V为单位不断调节直到找到最合适的电压,多大的电压最合适高通有自己独特嘚电压智能协商(INOV)算法,这就是QC3.0

9V/12V两档电压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电压档采用最佳电压智能协商(INOV)算法,以200mV为一档设定电压并可自适應调节最低可下探至3.6V最高电压20V,并且向下兼容QC2.0由于全面使用了Type-c接口取代原来的MicroUSB接口,最大电流也提升到了3A因为电压更低所以效率提升最高达38%,充电功率速度提升27%发热降低45%。

QC4.0时代:提升功率至28W并且加入USB PD支持。取消了12V电压档5V最大可输出5.6A,9V最大可输出3A并且电压档继續细分。

QC4.0+时代:主要改进:双充功能智能热平衡和高级安全功能。双充装置内置一个电源管理集成芯片可以将电流分成两半,使芯片散热速度加快减少充电功率所需时间。智能热平衡功能能够自动让电流选择双充中温度较低的路径让设备在快速充电功率的同时保持低温。

Pump Express技术与高通QC2.0虽在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高通QC2.0是通过USB端口的D+和D-来个信号实现调压而联发科的Pump Express快充技术,是通过USB端口的VBUS来向充电功率器通讯并申请相应的输出电压的QC2.0是通过配置D+和D-电压的方式来通讯,Pump Express是通过VBUS上的电流脉冲来通讯但最终的目的是提升充电功率器的电压到5V,7V9V。

联发科Pump Express 3.0是全球首款采用了USB Type-C接口直接充电功率的快充方案电源的电流直接传送至电池,省去了普通快充方案所需的充电功率线路这样做将直接降低手机充电功率时的温度,联发科官方消息称Pump Express 3.0比Pump Express 2.0的功率减少50%!

尽管德州仪器已经退出了手机芯片市场,但显然其没有完全放弃TI推出了maxcharge技术,对高通QC2.0和联发科的Pump Express以及TI自身的高性能充电功率管理做了一次整合,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有BQ25895其最大充电功率电流可达5A,最大输入电压14V可以很好地支持QC2.0和Pump Express标准的充电功率器。

在目前国产的主流手机当中oppo和vivo都是用的自家的闪充,小米、锤子、努比亚等众多厂商则是用的高通的快充解决方案华为是用的自己的Super Charge快充,魅族则是采用了联发科的PE快充方案从已经发咘的手机来看,显然当属OPPO Find X兰博基尼版的Super VOOC快充功率高达50W,35分钟就能充满3800mAh的电池当然,华为的Mate 20 Pro高达40W功率的快充也已经相当不错了目前这兩款手机的快充在手机行业中仍然是遥遥领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电功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