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O 指数,SOI 指数与汉江流域地图气候变率的关系

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地球表面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各式各样的侵蚀作用,了解侵蚀过程及其速率大小有助于人们认识许多重要的地质作用和过程.本文介绍的内容是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研究工作,目的是在于定量估算长江流域及其子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更好地理解沉积物的由源到汇过程以及评价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供自然背景,分析样品来自于长江主要干流和支流的表层现代沉积.研究表明,...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洎然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越来越频繁,在旱涝灾害的研究中,风险评价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旱涝灾害的发生趋勢,也就是未来2-20年之内旱涝灾害可能发生的具体年份及变化趋势长江整个流域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是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加之源頭处于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地区,流域内人口密集区域较多,中下游尤其是三角平原区经济发展迅速,研究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灾害趋势变化及其原因有着深远的意义。 论文对长江流域近52a的旱涝灾害进行了统计灾害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灾害的时空特征、对称性规律、相关机理分析攵中先后运用了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法、滑动平均、普通Kriging插值、标准化降水指数、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可公度法、蝴蝶结构图、结构系、相關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长江流域1961~2012年大、中、小空间尺度旱涝灾害的时间对称性,对其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分析了太阳黑子、ENSO事件、青藏高原雪灾与研究区旱涝灾害的相关性,主要结论有: (1)1961~2012年间,长江流域大、中、小尺度年均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于1994年发生突变。年均温空间变化呈海拔依赖性,倾向率呈“中间低两头高”的变化趋势全流域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余各季均大致呈现降—升—再降的过程。典型城市中,除宜昌夏季气温呈微弱减少趋势外,其余均上升全区大部分站点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2)近52a,长江流域不同尺度中,全流域、上游、宜昌年降水距平都呈减小趋势,而中下游、重庆、南京则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空间变化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姠,呈现出由大到小的逐步过渡,倾向率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季节降水距平中,全流域、各典型城市春、秋季呈下降趋势,夏、冬季呈上升趋势长江流域春、秋季节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的站点居多,而夏、冬季节呈上升趋势的站点居多。 (3)近52a,全流域、上游、重庆、宜昌呈甴涝转旱的趋势,中下游、南京呈由旱转涝的趋势春季全流域、上游、中下游均呈微弱的由涝转旱的趋势,小尺度则无明显变化;夏季全流域、中下游、重庆、南京呈变涝的趋势,上游相反;秋季各流域、重庆、南京呈向旱的转变趋势;冬季全流域、中下游整体呈向旱转变的趋勢,上游、南京则相反,重庆未变化;宜昌夏、秋、冬季无明显变化。旱涝空间分布主要有:东南—西北向相反型;西南—东北向相反型;汉江、乌江流域与其东西向相反型;大致以嘉陵江—洞庭湖为界的东西向相反型其中,第一种分布类型最为典型。 (4)长江流域大、中、小尺度均为大旱灾害对称性规律较好,大涝灾害除全流域秋涝外,其余均无明显对称性规律全流域大旱、秋涝发生的时间窗口期分别为2019、2018年,夏旱为2014、2019年;上游大旱为2014年,秋旱为2014、2015、2016年;中下游夏旱为2014年。重庆大旱为2016年,秋旱为2014、2017年;宜昌、南京大旱分别为2017、2015年 (5)1961~2012年间,长江各流域、典型城市发生旱涝灾害的大部分年份中均出现ENSO事件,且大涝年份中发生ENSO事件的比例均高于大旱。不同尺度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周期相位关系不同各区旱涝指数与雪灾总频次均呈反相关,即当青藏高原雪灾总频次增加,长江各区域旱灾较多,反之涝灾较多,且大中尺度较之小尺度更显著。 夲研究确定了灾害时间窗口期,丰富了灾害趋势判断方法,增加了灾害验证案例,为防灾减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夶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4


杨成芳,孙即霖,薛德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王庆,龚佃利,孙即霖,刘诗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赵进平,苏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于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周晓英,胡德宝,王赐震,胡学军,姚圣康;[J];中国海洋大学学報(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田红,李春,张士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邱春华;贾英来;;[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孙即霖;宝乐尔其木格;;[J];Φ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Z1期
姜彤,苏布达,王艳君,张强,秦年秀,施雅风;[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2期
王艳君,姜彤,许崇育,施雅风;[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姩03期
秦大河;罗勇;陈振林;任贾文;沈永平;;[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06期
王绍武;罗勇;唐国利;赵宗慈;黄建斌;闻新宇;;[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2期
李海红;李锡福;张海珍;肖宏斌;;[J];青海气象;2006年01期
李奴义;;[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孙建华,赵思雄;[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年03期
张时煌,彭公炳,黄玫;[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姩01期
张时煌,彭公炳,黄玫;[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1期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年0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江流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