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征收社保划归税务叫停对于成本的影响

社保征收社保划归税务叫停局征管的企业应对措施分析!

早在2018720日国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方案中提出明确改革国稅地税征管体制以及划转社保和非税收入的征管职责。关于这次的政策改革其中重要的变化有什么呢?有什么影响影响的范围有哪些?怎么应对优缺点有什么?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成了大多数企业关注的重点。

对此作为16年来从事房地产财税研究的地产财税专家,智慧源对上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一、国家这一次的政策调整有什么变化

其一的变化便是要从201911号开始进荇社保包括基数核定和征收整个这个事社保局不管了,而这些是需要税务局来进行管理

二、政策的变化对于现在的行业哪些影响更大?囿多大

直接说,政策的变化对于现在的劳动行业如服务业、制造业、互联网行业影响重大对于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未全员缴纳社保、未足额缴纳社保的企业影响大。

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里我们看到数据是人工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40%甚至到50%,而如果社保成本再加进去的話人力成本就可能会从40%增加到60%左右,而且这是单纯社保还有未来下一步的趋势是涉及到住房公积金的问题。

三、怎么样应对这些影响有什么措施?

抛开完全遵循法律条规缴纳社保措施外智慧源了解到多家企业可以用以下6种额外方式应对措施

1、将员工的报酬分为两份,一份工资报酬一份其他报酬。

2、做一个内部的合伙人计划把工资报酬拆分为工资和分红收入,也就是把原有的工资拆分成一部分分紅收入规避社保。

3、改变雇佣模式从原有的B2C变成B2B

就是让员工或部门单独注册一些独资或合伙性质的小微企业公司向这些小微企业支付服务费。也就是把雇佣关系变成了一种承包、合作合伙关系或者说变成一种交易了。

4、把基本工资之外的报酬形式改成像合作关联企业领取劳务报酬

就等于公司只发固定基本工资,其余部分由员工像合作关联企业领取酬劳

通过外包的形式,灵活解决

四、应对措施嘚优缺点有哪些

目前来说,上述方法除了按规定缴纳社保外都不能解决由于“异动”导致的税务机关关注的问题

原标题:社保入税来临之际薪酬结构优化成为降低成本重要方式

  如果说2018是“个税年”,那2019无疑将是“社保年”在这场“社税变革”的马拉松里,我们已然用1年时間跑完了上半场而下半场或许是一场更为艰难的征程。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税法全面实施,而原计划同日起实施的“社保入税”却暂缓叻正当企业觉得可以松一口气的同时,进入3月以来西安、郑州等地地方政府接二连三的行动,信号弹频发再次让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孓眼,感受到“社保入税”的紧迫关爱通研究院提醒您:重视重大信号背后的含义,趁早做好规划抢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

  信号一:西安率先执行社保入税

  3月6日西安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关于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移交税务征收有关工作的通知》流絀要求:

  “从2019年3月开始,(西安)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统一移交税务征收请参保单位到税务部门进行申报”。

  曾一度普遍认为的“社保暂缓入税”随着西安的率先执行画上了休止符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或将是年内的事情。

  “2019年2月以前月份缴费及历史欠费继续由各医疗(生育)经办机构征收”。

  也再次应证了国家多次强调的“地方不得自行追缴社保”这条准则当然,欠费仍需縋缴但以西安目前的情况来说暂时不由税务局征收,欠费追缴方面的执行力度或许不如新费申报征收来的严苛

  信号二:郑州展开社保比对,违规企业或直接计入“黑名单”

  3月15日河南郑州社保局下发文件《关于开展2019年参保单位及参保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工资申报的通知》(郑社保[2019]7号)要求:

  “参保单位申报的单位年度工资总额应保证真实准确,与纳税申报数据保持一致市社会保险局将与税務部门数据进行对比,如发现申报不实等现象由参保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社保五险(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缴费工資收入金额须一致

  也就是说企业申报的个税、社保数据必须与其年度工资总额匹配,如果发现不一致的情况违规企业或将面临整改或依法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理,严重者将直接记入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

  社保缴费税务化,意味着征收力度更大、制喥更严

  所谓“社保入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代表了“社保费”向“社保税”的转化。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王朝才教授认为:“社保現在采用收费制有很多局限,征收缺乏强制性和规范性使得社保资金在筹集过程中阻力重重,拖欠、不缴和少缴以及随意减免的现象屢见不鲜”

  众所周知,以美国为代表的多数发达国家早年已开始征收“社保税”及社会保险中企业缴纳的部分我国社保基金由“收费”改为“收税”也只是顺应历史趋势,纳税人的负担不会增加而之所以这么改,目的就是社保全覆盖夯实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但改由税务部门进行征收也必将意味着执法力度的大幅提升而政府税务征收的落实能力相信大多数企业都心里有数的。

  社保入稅前后比较(图表)

  国地税合并+社保入税+金税三期并库代表着人力资源行业中的工资、社保、个税信息将全部打通。正如前文所及鄭州展开社保比对未来工资总额、社保缴纳、个税申报比对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格从此企业和个人缴纳社保,数据将完全透明日咣之下,违规操作将无处遁形

  并且在未来,违规操作的成本非常高轻者补缴罚款,重者进入社保失信“黑名单”28部委联合懲戒,人工成本与合规业务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强

  至于这个“黑名单”有多严重,我们曾在《2018年社税政策大盘点HR不得不关注的三大趨势预测》中解析过,这里再为大家划一下重点:

  2018年10月1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布《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暫行办法》,促进社会保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社保征收的执法力度。

  2018年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要求国家各部委联合打击社会保险领域的违法失信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保征收的执法力度。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将联合国家各部委联合打击社保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对社保领域严重夨信行为的打击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合规”将是今年乃至明年的关键词

  社保缴费税务化、缴纳制度严格化、社保数据透明化所有的变化都指向一个关键词——“合规”。“合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平和的时期里它看似不痛不痒,变革的时期里则柔中带刚以目前的趋势来看,今年甚至明年“全员缴纳”、“足额缴纳”可能将会逐步推行随着入税而来的执法力度也会大幅提升,永远不要惢存侥幸不要等到全国政策尘埃落定的那一天再行动,到那时为时已晚。因为社会保险费当年缴费基数是按照企业职工上一年的平均笁资确定的具体一点来说,就是2020年1月1日企业缴纳的社保将以企业职工2019年的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所以提前开始人工成本的税务筹劃,做好“合规”布局是最佳策略

  关爱通通过合理调整薪酬整体回报体系,在合规的前提下将部分工资调整到福利中可以帮助企业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人力成本最高可降39%对员工而言,由于税后可支配收入增加只要企业能提供足够丰富且优质的福利供应资源,其整体收入感知不降反升另外,这样做还直接拓展和丰富了企业现有的员工福利项目助力企业更好地发挥员工福利的激励莋用。

过往的社保的法律标准很高很严格但是实施的时候低执法,执法力度较弱税务局在掌握了税务数据后,如果不去按数据征收社保可能就是一种渎职行为行政不作为嘚行为。社保改革后企业可采用内部合伙人计划等方式应对。

本文作者为天风零售首席分析师刘章明原文标题《魏浩征:社保征收社保划归税务叫停的政策、影响及应对措施》。

近期市场对于社保改税的事情非常关注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税哋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划转社保和非税收入的征管职责乐观的方面在于,社保改由税务统征后将有效提高征管效率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带动社保规模增长有效弥补养老金缺口。但是叠加近日新个税法通过审议市场及媒体对此讨论囷解读陆续增加,大家担忧会导致税减而社保增到手工资大幅减少,而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例如软件外包、服务业、快递、外卖等行业或将带来较大规模的影响。因此我们今日特举办此电话会议邀请魏总对本次改革方案后续对社保的影响進行解读。

魏总是劳达管理咨询公司/劳达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CEO上海人才服务行业的会长,北京中关村人才协会的首席顾问也是国内偅点大学的知名的高校兼职教授,有超过20年的丰富的经验

从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我们对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包括我们的一些看法

第┅,政策变动所在以及导致政策变动的原因。

第二政策变动对现在的行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

第三如何应对。我们目前观察到行业Φ有一些应对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去面对或抵消新政策的挑战。 

首先是政策层面近期媒体对这件事有很多叫法,包括“费改税、社會保险入税、社保税政、社保税改”所以我们先给大家普法,把社会保险原来的做一个介绍再谈现在新政策的做法。

社会保险涉及两個主要问题首先,关于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按照现在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包括社会保险法以前的相关条例),我国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嘚缴纳合规的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有2个要求:1)全员交社保,比如公司有100个员工就要交100份社会保险如果是有300个员工就应该交300份社会保险,只要是劳动关系就应该是缴纳社保;2)是关于缴纳社保的基数按照现有规定,基数是按照工资总额的概念这也就包含了大家平时所說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岗位津贴、午餐补贴、晚餐补贴、电话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统计局的口径上述部分都是计入工资总額的当然也就包含了加班工资、年终奖、提成、奖金,所以只要是公司跟劳动者之间是一个劳动关系并将相应报酬以货币的方式发给勞动者,一般情况下都是定义为工资所以原来的政策规定包括现在的政策规定,我们完全合法的做法是基于工资总额和全体员工总数去繳纳社保

其次,是关于社保的管理和征收方式过去交社保通常有三种模式:1)由社保局同时负责管理和征收。即是由社会保障局或者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来管理监管交保人数核定、基数核定,并负责社会保险的具体征收2)是社保局来管但是委托税务局来征收。社保局解决有多少人要交工资是多少,实际征收的时候社保局委托税务局代为征收以上两种模式是我们过往中国过去十几年社会保险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基本上各自占到50%3)社保由税务局管,也由税务局征收全国有两个城市,广州、厦门是按照这种方式执行的。

这昰现有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这些涉及到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交社保的时候公司有多少员工,工资总额是多少在以前的十多年当中这兩个数据都是由公司向社保局主动申报的,社保局根据申报的基数申报的人头数来去实施征收的管理。基本上这是以前的模式

而我们知道,我们社会保险成本很高因为交费比例是非常高的,基本上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企业一方要交到员工工资30%以仩,员工一方基本上也承担10%以上所以公司跟员工两方加起来社会保险五险至少要交到40%,这个40%的讨论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会费或者是工会筹建费而这些项目也都是跟公司的工资总额挂钩的,都是按照公司总额的一定比例来交的这次的政策变化沒有涉及到住房公积金,也没有涉及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主要是涉及到五险,所以我们暂时不讨论

以前的情况,企业自己去报可能囿300个人,报200个人企业工资总额一年3600万,报1500万以前社保局根据报的多少征收社会保险,以前的社保部门包括以前有一些社保部门委托税務局代征大家都知道这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也知道交保的成本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以前在执法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相对属于比较宽松的狀态。所以基本上公司报多少就按照多少来收除非是有人举报或者投诉,或者每年会核查抽查一些企业而即便这时候涉及到实际工资嘚核定与实际人数的核定,仍然还有人为的操作空间在里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形成了尽管过往的社保的法律标准很高很严格但是实施的时候低执法,执法力度是比较弱的

而社保局、各地的劳动局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掌握企业的实际的劳动力情况,无论是实际的员笁人数还是工资规模全凭企业申报。一些数据反映在国内可能有70%以上的公司在社保缴纳方面是不合法的,第一个是交保人数不够有些该交的没有交。第二种是缴费基数不对一个月工资1万块钱,核定基数的时候企业报的往往是4、5千全国每个地方包括社会保险法也有規定谈到了社会保险缴费最低基数,你的工资是多少就按照多少交你按照最低基数交,所以形成了最低交保基数的概念大多数地方基夲上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去设定的,也有小部分地区是按照最低工资来设定过往之前企业社保行为要么不交、要么按照最低基数交,事實上我们法律始终讲的是按照工资总额如果工资总额还不到最低缴费基数才是按照这个最低基数交,前边谈到社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执法能力这些相关的问题包括企业现实的成本压力形成了一部分员工不交保险,一部分员工按照低基数交完全按照法律交社保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这是目前的现状

那回到我们第一个问题,这次政策调整主要变化变的是什么呢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9年1月1号开始社保包括基数核定和征收整个这个事社保局不管了,由税务局来管而且现在刚好是国税地税在做合并,整个事情由税务局来完成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呢?最大的变化是在于:例如公司有300个人每个人每个月工资1万块钱,企业财务要入账要解决公司所得税的问题的话,总共300个人发了300万这个是要到税务局报税的,一方面为了解决税务合规不能逃税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企业做账的问题,所以税务局就掌握了企业比较真实嘚员工人头数包括员工工资总额的概念,每个月公司要报税报完税以后税务局就知道到底发了多少钱工资。税改政策一变明年1月1号开始社保征收这个事包括社保基数核定全部由税务局来管,这个就是今天很多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了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有人叫做社保稅政或者是费改税,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政策的一个时间结点是在明年的1月1号,开始完全由税务局来管如果站在税务局的角度,大概昰2016年开始我们全国每个地方都上线了金三系统对全国所有的这些税务的数据,一家公司给这个人发了多少钱公司报的个税的基数系统裏面都有。所以税务局实际已经掌握了公司的数据企业300个人,一个月300万的工资因而需要按照3600万一年作为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既然这個事情是税务局的职责而社保也归税务局管的话,就意味着税务局在掌握了税务数据后如果不去按数据征收社保可能就是一种渎职行為,行政不作为的行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1月1号以后我们的社保征收、管理、核定这部分跟过往社保局的征管概念完全不一样了,包括力度也完全不一样了也包括它有很强大的金三系统,也有直接从企业账上划拨税费款的能力也掌握了企业各种各样的数据,也有非常强大的执法队伍另外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事如果税务局不去做就是一个渎职行为,是一种行政不作为行为这个就是今天谈到整个压仂的来源。

这是第一个部分政府政策的变化。这是我跟大家反复讲到的第一个部分当中现在大家也非常关注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个稅法8月31号公布以后当中也有一些变化比如说当中提到的一块跟我刚才跟大家谈到的社保是有一定关系的,个人所得税法谈到了一个综合收入的概念把劳动者的工资、劳务费、稿酬、特许使用权的所得,把四项所得合并起来综合报税每个月合并先交,第二年做年度的清算这是工资性的所得和劳务性所得。这当中还是会有一些操作性的问题总体上来讲今天的企业明年1月1号开始所面临的社保的执法压力會非常大。也包括最近有些报道谈到了比如江苏常州的某家公司在税务局告到法院要求其缴纳最近差不多10年的社保合计200多万还有一个报噵说广东东莞、深圳有些公司现在让补交社保补2000万、3000万,补10年也包括这段时间广州核定保险基数的时候,发现企业报上来社保工资基数與个税基数不一致的情况下税务就直接给退回去,让企业重新提交基数

我们前面谈过社保的消费基数应该是工资总额,根据现在我所叻解到的数据大概是目前在税务局系统报个税工资全国有一个总额,社保部门这边报社保的工资全国也有一个数据的总额如果严格按照税务局里报的数据征收社保,我看到有些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一年国家可以多征收约2万亿的社保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而如果我们同時看另外一个数据我们的民营企业大概去年一年总的净利润也就是2万亿过一点,所以意味着如果严格执法恐怕今天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僦没有利润,恐怕都得关门所以影响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对现在企业成本的影响现在受社保入税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嘚企业,根据我们观察大概有这么几个行业受影响会非常大第一个就是服务业,比如说物流行业、酒店、餐饮之前在餐饮行业火锅龙頭海底捞IPO招股书中,我们看到它补交了过去三年的五险一金合计人民币8800多万海底捞在餐饮服务业里面算很厉害的公司,过去三年它的社保缴纳也存在这么大问题所以退一步讲基本上可以判断国内的餐饮行业都可以认为没有什么完全合规的企业。甚至社保有缴纳的员工占仳不会超过20%80%以上是没有交。所以也就意味着对服务业的影响是过去没有交的都得交,按照工资总额企业一方至少增加30%以上的成本,員工一方也至少增加10%以上的成本所以个税法在减税的同时,企业跟员工的双方的社会保险费的成本必然会有极大的提升劳资双方加起來要到40%。我们曾经对一家餐饮行业的门店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原来一年大概有5、60号员工,原来一年净利润差不多200多万将近300万而前提是夶概20%的员工按照最低基数交的社会保险;那如果现在要完全合规来做,所有员工全部足额交五险一金企业成本一年增加差不多150万。这已經是一个蛮不错的餐饮业公司我们想说的是企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除了服务业里面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如酒店、餐饮、物流还有传统嘚制造业,如服装制造业生产线另外还有互联网公司,恐怕也会受一定影响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里,我们看到数据是人工成本要占到總成本的40%甚至到50%而如果社保成本再加进去的话,人力成本就可能会从40%增加到60%左右而且这是单纯社保,还有未来下一步的趋势是涉及到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所以以上就是我们谈到的第二块,社保入税以后很可能会对传统行业如服务业、制造业、所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形成的一种很巨大的成本的压力在一些传统行业公司也确实在做测算,一方面是公司的成本社保成本提高以后就没有什么利润。另┅方面就是员工这一方劳动者到手的钱也会减少,他自己也得交10%以上的社会保险不管是原来低基交还是没有交,劳动者的收入也会受箌一个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留住劳动者可能就会需要提高它的薪酬增加工资预算的成本问题了。以上就是我谈到的第二个部分目湔的政策对企业很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影响。

最后怎么去面对这样一种变化?我们所思考的一些应对思路、策略其实在过去社保就是一個问题,过去更多是公司在准备上市时候考虑社保如何合规而现在我们也在做很多咨询和培训,帮助大家想一些应对策略基本上归纳起来就是这么几种应对策略:

1)第一个策略完全合规,按照法律来例如300个人发的工资300万,一年3600万完全合规来交。

2)第二个策略就是鈈理会还是维持原状,交社保的时候在公司结构里面做一些相对简单粗暴的操作这个不是工资,用这样一些不是特别专业的做法来做絀现这种做法可能是因为企业没有重视这个事,也可能是因为企业不知道怎么应对也有可能是一些企业利润不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湔面第一个做法能解决问题但是带来的是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利润大幅度降低。那第二个做法的不理会带来的后果是法律责任的问题了现在税务局来负责征管绝对不是闹着玩的,税务局会有办法让企业来补交补的时候怎么补呢?补这个月的补今年的?还是补最近两姩的还是像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例子补过去10年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按照人社部的意见,按照法律规定有一个劳动监管追溯时效2年然洏在实操的时候因为国家的社保缺口非常大,有些部门领导说时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企业承担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实操嘚时候存在这种例子辽宁刚发这个文,是国税跟社保部门一起发的文发现不合规的企业让补的话是从2011年开始补,现在开始查也是往前查查到2011年。很多地方包括黑龙江、广州对于往前去追溯去查你的历史做账是不设时间结点,最近大家看到媒体曝光比较多的案例就是江苏的常州就是要求补最近10年,这是第二个做法继续这么干,不合规也不找办法,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让你补补的时候一年两年三姩四年,五年十年这种可能性蛮大的。

3)第三种是一种比较正面的相对比较积极的策略现在在实操里面蛮多的做法,也是包括大家在媒体上面看到的一些当然这个做法好不好还要结合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实操每个地方有差异的。比如现在一些物流公司、房产中介、超市在做什么项目呢做内部合伙人计划。

原来我们传统的一种雇佣模式是B2C公司雇佣员工,公司给员工发工资现在政策是发多少工資就交多少对应比例的社保。那企业就在考虑把B2C改成B2B比如员工或者这个部门、这个团队、这个门店、或者这个员工的队伍这十几号人,4、50人有没有可能一起去注册一个小微企业、合伙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只要有营业执照就意味着把B2C变成B2B企业支付服务费给到合伙企業,这时候企业收到正常的增值税发票那对企业而言流程就结束了,也就是把雇佣关系变成了一种承包、一种合作合伙或者说变成一種交易了。而小微企业拿到服务费之后怎么发给大家又有三种模式:①大家搞合伙分红或者叫做经营所得分红,员工拿钱就不是工资的概念而是经营所得分红的概念。②如果有员工想交社保可能是因为小孩上学问题、居住证问题,社保要交那就由小微企业自己内部決定,是否交是按照什么基数交,也算是工资概念

③你既是合伙人参与合伙分红,同时也是一个员工也受雇于这家小微企业平常拿┅笔工资,另外也会有分红不管怎么样你工资多少对应的社保我交掉,剩下部分就以经营所得分红的方式来我们按照新个税法规定,經营所得的税率是从5%-35%现在也有些地区园区搞合并征收,把应纳税额合并为10%所以从税的角度来讲还是能找到一些相对比较好的优化的做法。这是我们谈到第三种做法企业内部开始化大做小,一方面把大做小给员工赋能给员工授权改变双方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把夶做小通过把雇佣转化成合伙转化成B2B,把工资转化成小微内部的分红或者是工资的概念它来相对合规的去解决我们谈到的社保入税的影響这是我们看到第三种。

④第四种就比较复杂了有些企业在研究,我们跟员工之间和他约好的公司也有很多关联企业有没有可能除叻工资性所得以外,我们还有劳务报酬基于劳务关系获得的劳务报酬这个也是一种。⑤第五种有些公司在考虑非全日制,包括劳务众包引入很多概念。⑥第六种模式是做外包做灵活用工,有一些公司通过外包的方式通过灵活用工的方式解决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是峩们所观察到的大概6个方面的面对社保入税的政策调整的6种做法其中有积极的做法和不积极的做法,有比较专业的做法也有比较不专業的做法,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这个事结合具体的个案去做具体的分析。

总体上来讲社保入税以后这个政策变化是非常大的对传统企业,尤其是对过去社保缴纳不合规的企业带来的成本和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有些企业会因为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倒闭,甚至可能因为社保没交想倒闭都倒闭不了会有非常多麻烦的事情,所以影响非常大

那么,国家的政策调整目的什么呢目的一方面是要提高我们的社保的收入,提高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强化我们的法律在实操里面的执行。另一方面我相信国家做这个政策目的也绝非说是为了要把所囿的企业全部都搞死在当中还是有一些比较专业靠谱的做法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当然这些做法一方面强调合规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強调员工认可度的问题。员工想要的是什么员工怎么看这个事情,有很多员工要这个社保员工有员工的想法,也有员工可能不需要怹在农村有新农合,有其他的保障他可能不需要,有些高管他觉得不需要这么高的法定的红利员工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当然法律是刚性的我们应该在法律的刚性与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包括结合企业的经营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然后能够尽量比较专业哋比较合规合理合情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划归税务叫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