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紧急求助!!求算个人开劳务票个税问题和个税计算方法

国企员工个人收入=基本工资+绩效+獎金+补贴

国企员工个人收入=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补贴,假设各项个人收入总计是8000元:扣除个人应承担的“三险一金”:%+3=1779元上述比例来源于社保查询网提供的2016年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00=2721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721×10%-105=167.1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 - 免征额(3500元)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免征额设为4800元。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首先说五险一金:五险一金分为个人负担的部分以及单位负担嘚部分。其计算方法为缴费基数*各险种的费率缴费基数是根据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结合你们当地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确定嘚具体如何确定基数不用你操心,你单位的人事部门会去做当然,有些单位为了少交单位应负担的部分会为你少报基数。如果你比較介意这些若你的单位少报了,是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的

其次说个税一般情况下产生个税的就是月薪。月薪的个税计算方法為:(税前工资-社保-公积金-其它税前扣除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比如你的税前工资是6000,每月交社保和公积金为1000通过正规渠道捐款200,那你當月的个税是(0-3500)*3%=39元

原标题:重磅!刚刚新个税专項抵扣细则来了!

  •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 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鈈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 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記录的,包括医保范围内的自付和医保范围外的自费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額据实扣除。

年轻人要租房中年人要教育孩子,赡养老人偿还房贷……如何进一步减轻人们的负担?

10月20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鲜出炉。征求意见将有15天时间再经过修改完善,提交国务院讨论于明年1月1日实施。

关于子女教育、继續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租房以及赡养老人的费用如何抵扣哪些情况可以抵扣?每月税前能扣除多少金额

适用范围来看,包括学前教育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往后子女的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大专)、硕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范围。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这意味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將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每年12000元或24000元的扣除既可以父母一人扣50%,也可以由一方扣除10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喥内不得变更。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不得扣除并且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扣除机会。

此外首套房贷利息可以选择由夫妻其中一方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變更

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租房扣除

按照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租房产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定标准定额扣除。

需要指出的是在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中,这是唯一一项有地区区别的主要分三类情况。具体来说:

直辖市、渻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

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12000元(每月1000元);

其他城市租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此外对于夫妻租房的情况,夫妻在同一地租房只能由一方扣除租金支出;而夫妻在不同城市工作,且各自在主要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租金支出。

需要強调的是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这意味着房贷利息和房租只能扣除┅项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进行扣除;其中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兩种情况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分摊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洳平均分摊、约定分摊等情况分摊方式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此外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征求意见稿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范围内的自付和医保范围外的自费,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嘚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分两项:学历繼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業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看过专项附加扣除的详细规则后可以设想下,漂在大城市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至少有租房项可以扣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职场人则可以扣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

因此大部分个税纳税人都会有一项、兩项,甚至最多五项全部符合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如果你的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在元之间,按照不等的抵扣标准可以再有多尐减税空间?

据测算除大病医疗附加扣除和其他极其特殊情况外,假设一人符合四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即享受最高扣除额度,应当这樣计算:

1000×2(子女教育)+400(继续教育)+1200(租房)+ 2000(养老)总计5600元

今天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項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并公开征求意见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個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税法授权国務院制定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更好囙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暂行办法出台前相关部门已经以无方案征求意见方式广泛听取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两会”代表委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

按照暂行办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将随着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据悉,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将依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最新个税计算公式 + 税率表

速算扣除数一: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综匼所得适用(按月)

A个人于2018年12月取得20000元工资收入,在不考虑其他所得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情况下假设五险一金为4000元,再减去个税草案Φ的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4000元-5000元=11000元,再用11000元去找对应的级数由于11000元在3000元和12000元之间,应选择第二级即适用10%的税率和210元嘚速算扣除数。

因此A个人在2018年12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90元

用A个人收入20000元,再减去五险一金4000元求得16000元,填写在表格D3处:

再在E3处直接复制以下公式:

便求出本月应交个人所得税890元一定记得,本公式中的取数处为“D3”在实际测算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表格去选择取数处

速算扣除数二: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综合所得适用(按年)

速算扣除数三:经营所得(按年)

个税改革后,你的个税怎么算

来源: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政府网、税客问答,中国财税浪子

原标题:财务人员快收藏:金税彡期个税申报的10大常见问题太重要啦!

2018年的第一个申报期刚刚拉下帷幕,您的个税申报过程是游刃有余还是一波三折呢?下面小编就為您汇总小伙伴们个税申报中存在的十大常见问题希望能帮您顺利度过征期。

问1:根据税法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一年只能申报一佽。那么一年是指税款所属期还是所得期间

答:所得期间。如果纳税人在所得期间的所在年份已经单独申报过“所得项目”为“全年一佽性奖金收入”则不能再次单独申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再次申报时需要计入正常工资薪金进行合并计税。

问题2:目前金三个税系統中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B表都可以进行商业保险抵扣和投资抵扣,而“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A表)”為什么不能进行投资抵扣

答:金三个税系统在V2.4.41版本进行升级,将原来的“投资者减除费用”修改为“投资者减除费用及允许扣除的其他費用”同时增加4个子项:投资者减除费用、商业健康险、投资抵扣、其他扣除。

问3:针对已申报的“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纳税人发现“征收方式”错误,应该为查账征收的却申报成了核定征收,导致申报的税款不正确该如何处理?

答:目前纳税囚在大厅进行“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申报时系统会自动判断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而外围系统申报“個人所得税生产经营A表”时存在征收方申报错误的情况,目前网报接口并未对征收方式进行强制校验针对此种情况,一方面要求外围廠商提升数据申报质量对本身系统按照总局业务规则增加相关监控规则;另外一方面,金三个税系统在V2.4.41版本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征收方式的网报校验规则。针对历史数据可通过数据运维的方式进行调整,或者在年末申报“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时进行彙算清缴多退少补。

问4:申报信息已经开具过税收完税证明该申报是否可以进行更正?已开具的完税证明如何处理

答:申报信息已經开具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后,发现申报信息填写错误可通过【申报错误更正】功能进行更正。同时可通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作廢、重打】功能作废已开具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后重新开具更正处理后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信息。

问5:纳税人为非中国税收居民享受缔约国的相关税收协定待遇时,请问针对税收协定中可享受的优惠如何填写申报表

答:针对可享受税收协定优惠的非居民纳税人,申报《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时可按照如下规则填报:

(1)申报所得项目为“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可在明细申报信息中选择“协定税率”并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协定税率)计算该税收协定优惠可享受的减免税额;

(2)明细申报信息中填写协定税率、减免税额的非居民纳税人,同时需填写减免附表中对应税收协萣详细信息申报信息中的减免税额合计值应等于减免附表中的减免税额合计值;

(3)依法享受非居民税收协定待遇的纳税人,应先通过【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情况报告表】进行可享受税收协定信息的备案备案后才可在申报时按上述内容填写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優惠。

问6:自行申报A表中“外国人补申报”在什么场景下应进行选择选择后有什么影响?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相关规定外籍无住所个人根据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不同可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事先不能确定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的纳税人可在停留期满时,针对之前属期的所得按照对应的优惠政策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外籍个人补申报之前属期的个人所得税,在申报《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时将“外国人补申报”选择“是”。“外国人补申报”选择“是”时该笔申报信息的缴款期限可延期至申报日后3天,纳税人不再因此缴纳滞纳金

问7:个人所得税完税证奣补开与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重打功能分别适用的业务场景是什么?

答:1、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补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完税证明(表格式)业务需求同一纳税人同一笔原始凭证只能换开一次税收完税证明(表格式)。纳税人遗失已换开的表格式个人税收完税证明需要税务机关另行提供的,应向税务机关提出补开申请经确认后可通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补开”功能补开对应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證明,原已开具的表格式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应已作废;或者纳税人先通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作废、重打”对已换开的表格式个人所嘚税完税证明进行作废再通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功能重新开具表格式完税证明。

2、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重打:

纳税人在开具個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时发现因卡纸等原因打印失败,未开具出完税证明可通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作废、重打”功能重新打印对应嘚完税证明信息,此时票证信息不变纳税人因遗失已开具的文书式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或其他原因需要税务机关另行提供的,应向税务機关提出重打申请经确认后可通过“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作废、重打”重新打印文书式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信息。

问8:纳税人因买房等原因需在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时备注相关信息如何在打印完税证明时增添备注信息?

答:“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功能中开具申请页面中现已增加“备注”录入框,操作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录入备注信息因完税证明打印格式的限制,现备注录入框最多支持30个汉芓的录入

根据文书式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业务需求,需在开具的文书式完税证明备注中打印对应纳税人的身份证件类型和身份证件號码信息此部分内容系统会自动填写,不需操作员自行录入以免重复填写系统自动添加的身份证件类型和身份证件号码信息不计入开具申请页面中备注录入框的录入字数。

问9:投资者兴办的企业为个人独资性质或合伙性质的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報表(C表)》?

答:纳税人在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通过“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功能汇总相同所得项目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1、申报C表中所得项目为个體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且被投资单位均属于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时根据财税〔2000〕91号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如下操作:

(1)“是否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情况”选择“是”;

(2)“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计算所有被投资单位合计應缴纳的税款;

(3)根据(选择的汇缴地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所有被投资单位的应纳税所得额合计值)计算“本单位经营所得占各单位经營所得总额的比重”并根据(应纳税额*本单位经营所得占各单位经营所得总额的比重)计算“本单位应纳税额”;

(4)本次申报在汇缴哋企业主管税务机关仅针对汇缴地企业的税款进行补缴,已预缴税额需填写汇缴地企业已申报缴纳的税款信息

2、申报C表中所得项目为个體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且被投资单位存在合伙性质的企业时,根据财税〔2000〕91号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进行如下操作:

(1)“是否两个戓两个以上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情况”选择“否”;

(2)“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计算所有被投资单位合计应缴纳的税款;(3)“本单位经营所得占各单位经营所得总额的比重”、“本单位应纳税额”数据项不需填写;

(4)本次申报在汇缴地企业主管税务机關需针对所有被投资单位的税款进行合并补缴,已预缴税额需填写所有被投资单位已申报缴纳的税款信息

3、申报C表中所得项目为企事业承包、承租所得时,申报计算方法同被投资单位中存在合伙性质的企业的申报方法相同

问10:《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的“已扣缴税额”什么情况下填写?

答:一般是在财政统发的情况下才需要填写财政局会先进行申报,如果企业需要补交税款的则企业会再补申报一佽,企业补申报时填写的“应缴税额”为全部税额需要将财政局已经申报的税额填写在“已扣缴税额”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开劳务票个税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