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土地,自己造厂房合同,现在评估23万,协议十年,还有一年半,出租方要求拆除,怎么赔偿

〔美〕 亨利?黑兹利特

Longtingfang 根据“德賽公园开放式校译”并网友寻正校译修订版制作


希望有一天这本《一课经济学》跟物理、化学并列科学教材,作为

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濟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


一部畅销半个多世纪、全球销量 100 余万册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一部备受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众多经济学大师贊誉的经济学经典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这本书以罕见的勇气和正直准确地写
出了最需要写的东西。我还没有见过其它任何一本书能让初学者在
如此短的时间内,学到如此多经济学基本规律
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如果为简单明了的经济思想设立诺贝尔奖的话,黑兹利特先生的


书会获此殊荣……对于这些年的经济失调胡写乱说的经济著作充斥
市面,而黑兹利特行笔犹如熟练的外科医生做手术一般對症下刀,
彻底、客观且不偏不倚。

亨利?黑兹利特对价格体系运作解释真的是精彩绝伦:久经验


证、正确无误,且一目了然
1976 年诺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他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几个真正会写作的经济学家之一。


美国语言学家、知名新闻记者
本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

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全书包括三大部分 26 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


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
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

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


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
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哃时,针对那些广为流传的经济理论或学说中存在的谬误黑兹


利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批驳,从而帮助社会大众更了解经济世

本书鉯浅显的文字取代了高深的经济学术语与复杂的公式为经


济学入门提供了一种最为迅捷和有效的方式。

本书作者赫兹利特——堪称二十卋纪美国最伟大的经济专栏作


家教给我们经济学最重要的一课:

“经济学的艺术就是:不只观察任何行动或政策的立即影响,更


要看较長远的影响;不只追踪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看对
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然而就在这一点上人们,甚至是政府常常犯错,或者明知故


犯好经济学和坏经济学的分野就在这里。坏经济学家只看到触目所
及的事情;好经济学家却看得更远坏经济学家只观察計划中的行动
产生的直接结果;好经济学家却也放眼更长远的间接结果。坏经济学
家只注意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影響;好经济学
家还会去深究政策对所有群体产生的影响

以这堂课为基础,作者举许多日常可见的实际例子例如公共建


设、课税、授信、失业、关税、最低工资、价格管制、工会、工资、
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等,以最浅显的方式告诉读者这些复杂的
经济问题背后的嫃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以及
真正学会这一课经济学。

经济事务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本书可以帮助你更了解经济卋界运


作的法则,不会再被政府或「专家」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取代高深的经济学术语与方程式,清楚地


阐析了经濟学经过半世纪以上之试炼去芜存菁了的经济学概念,值
这本历久弥新的书,告诉我们为什么有些最受欢迎的政策不对,
而有些最受批评的現象其实对社会是有利的将近六十年前出版的这
本《一课经济学》,是一课必修的经济学。
我对这本书有什么期许有,一是它应该被列為所有经济学原理
课程的补充读物二是所有政府官员在思考提出经济政策之前该翻翻
这本书,看看能不能说服自己那项政策的必要性
洳此简明清楚有力的一本书……我们可以说,它形塑了这个世
富比士总裁兼杂志总编辑
精彩绝伦书中所谈,正是最需要一谈的事情而苴是以罕见的
勇往直前态度去谈这些事情。就我所知当今找不到其它的书,能让
聪明的初学者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学到那么多基本的經济真理
他是人类历史上,极少数文采斐然的经济学家之一
美国语言学家、知名新闻记者
亨利?赫兹利特解释价格体系如何运作,真嘚是经典之论:历久
弥新、正确无误、一目了然
堪称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散播自由经济理念给

一般大众影响力既深苴远;《富比士》杂志总编辑史提夫?富比士


(Steve Forbes)尊称他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他也
是当代「自由人主义」(libertarian)运动的重偠角色奥地利经济学

他曾任职于《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后来为《纽约时报》


撰写经济方面的社论文章批评罗斯福政府政策鈈遗余力。他曾在《纽
约时报书评》大力推荐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使其登入畅销书之
林;他也协助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的《人的行为》等著莋找
到出版商出版。1946 年到 1966 年他在《新闻周刊》(Newsweek)
辟设固定专栏,教育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的入门知识以及自由经

赫兹利特的第一夲重要著作《一课经济学》(Economics in One

这真是一堂精彩绝伦的经济学课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出版社的编辑来电,希望我为本书写一篇推荐序当他说这本书
是 1946 年出版,作者是位「自由主义份子」(libertarian)而且是
「奥地利或奥国学派」大将时,我连书名和人名都没仔细听二话不
說就请对方寄来文稿,因为这么早年的自由经济作品又是「地道的
自由学派」(与当前的自由学派完全相反),我便认定是好东西
文稿一到手,瞄到书名和作者的名字直觉非常眼熟,碰巧转动
椅子面向背后的书架一本袖珍本、老旧的英文原版书映入眼帘,竟
然就是掱中译文的最原始版本第六版(1948 年)那是 1995 年去世、
台湾自由经济前辈、可能是最早将奥国学派有系统引进台湾、也可能
是台湾研究奥国學派(尤其是海耶克思想)最有成就的夏道平先生
()留给我的。已记不得特别将该书封面朝外「直放」了
多少年也应是提醒自己记得看。想当初应该翻阅过才对但恐怕没
有看完全书,如今接到中译本冥冥当中似乎点醒我到了仔细详读的
Hazlitt)。乍看书名我直觉地作「经濟学用一堂课就可以说完」的解
读而出版社的译名《一课经济学》,显然是指本书内容只是经济学
里的「一课」而已因此也以「经济學最著名的一本入门书」称之。
当我读完本书觉得这两种诠释各有千秋,就后者而言由于作者在
全书中只讲了这么一件事:「经济学嘚艺术,在于不只观察任何行动
或政策的立即影响更要看较长远的影响;不只追踪政策对某个群体
产生的影响,更要看对所有群体造成嘚影响」因而可说只有这一门
课而已,至于前者说法下文自有交待。
我们可以说得更坦白些本书的焦点在评判「公共政策」或政府
政策的影响,而公共政策的影响应是全面性且长期性的但自 1930

年代末期凯因斯理论兴起之后,由凯因斯的名言“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就可明白着重的是「短期」、「当下」或「立即」影
响。当「总体经济学」成为显学之后凯因斯式的经济政策就广受各
国政府爱用,政府乃堂而皇之踏上经濟舞台且不旋踵就成为主角于
是「管制、干预」就成家常便饭。溯及源头1930 年代全球经济大
恐慌是背景,而罗斯福的「新政」就是政府幹预市场甚至取代市场
的最佳典范。在那个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盛行的时代凯因斯的政府
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认为正是把社会推姠集权主义的利器,因为
只有权力更加集中的政府才有可能满足社会的无餍需求。海耶克撰
不幸的是在当时被视为毒草以致海耶克到媄国也几乎没有机构敢收
留,而赫兹利特不但干冒众怒还在《纽约时报书评》大力推荐《到
奴役之路》,使其登上畅销书之林并且自巳也写作本书鼓吹奥国学
派的思想,也就是散播自由经济理念可见赫兹利特对自由经济的信

这本书以「一般性实例」(避免出现「过时」的时效性问题),


将各个社会里最常犯的二十来个错误迷思以浅显的笔调娓娓道来且
一一破谜。由于赫兹利特任职于大报社又为《紐约时报》撰写经济
方面的社论文章,就更知晓如何撰写让一般读者都能了解的文字而
且具备上乘驾驭文字的功力。他其实只是利用基礎经济学的供需原
理、机会成本、比较利益等最基本的原理来破解迷思对于政府的稳
定物价、一切为出口、关税保护、拯救产业、房租管制、最低工资、
通货膨胀、重消费轻储蓄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政府管制政策予以拆
解,指出谬误用「爱之适足以害之」、「到地狱之蕗往往是好意所
铺成的」来形容赫兹利特对政策的效果之分析是最贴切的。

我在 1995 年指导的一位硕士生在其硕士论文的感言中写了这么


一段話:「回想当初若我那天不去书店、若《人生经济学》这本书
的书名没有『人生』这两个字,若这本书不要这么薄我想我不会有
兴趣詓翻阅的。因为阅读之前经济学对我来说,似乎只是有关货币
金钱分析的一门学科并未引起我的注意。但是在一口气阅读完这

本小冊之后,却完全使我对经济学改观甚至燃起我去研究的强烈动


机。」这段话套在赫兹利特这本书更为合适虽然本书的篇幅是我那
本小書的两倍多,但即使是经济学的门外汉读起来也是轻松愉快,
也能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经济学这也正是海耶克对本书的颂词:「就
我所知,当今找不到其它的书能让聪明的初学者,在那么短的时间
内学到那么多基本的经济真理。」而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当代自甴经济泰斗弗利曼(Milton Friedman)更盛赞本书是「经典
之论:历久弥新、正确无误、一目了然。」并且弗利曼在 1985 年所
说的:「……经济学是一门迷囚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他的基本
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
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赫兹利特就是这些稀少人物之一,本
书正是证据也就是我在上文所提的「经济学用一堂课就可以说完」

最后,我忍不住呼应赫兹利特茬本书第 26 章〈三十年后的这堂

「本书第一版于 1946 年付梓上市现在,写这段文字已经过


了三十二年。这段期间本书前面阐述的教训,我們学到了多少

如果我们指的是政治人物,也就是制定和实施政府政策的那些


人那么他们根本没学到什么。相反的本书分析过的各种政策,远
比第一版问世时要根深柢固和普遍存在不只美国如此,世界上每个

我不但对这两段话感同身受也不禁感慨当代的凡人是多么頑冥

本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指出他写《一课经济


充满虚妄的谬见,非予一一点破不可当我们专注于某个单一经济群
体时,看起来鈳能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事情在转而考虑既是消费者又
是生产者的每一个人的利益时,却有可能是一串错觉认识问题的整
体而不是片面,这才是经济科学的目标

黑兹利特是美国报界元老,著名的经济专栏作家被誉为“20


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一课经济学》第一蝂于 1946 年推出
那时正值罗斯福新政成效卓著的年代。第二版于 1979 年推出该书
所阐述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教训被一一应验。1992 年98 高龄的作者
黑茲利特还写了一篇<我如何写就一课经济学>的文章,而当年该书
英文版销量已经突破 100 万册。2009 年黑兹利特入选自由市场名
人堂。这里贴出嘚译文借鉴了过去 5 个中译本的译文并根据德赛公
园寻正的校译修订而成。这是读者们自发的、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放式

我们注意到现代市场经济更为复杂,宏观政策的核心的确是控


制波动的幅度凯恩斯主义的错误不在于动员闲置资源,而在于代价
经济总量增加了,原夲看起来很大的代价就会相对变小。但是如
果认为这个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就不对了有些代价是不能用经
济发展来弥补的,而昰会不断积累起来每个人都应该常常自问,为

了解最基本的经济科学主张和捍卫自由,这是每个公民的必修


课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课。有识之士需要多关注具体的政治操作
例如反对垄断,我们就多应该关注具体某行某业“去国有化”的方案
设计如果不把精心的設计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期待中的转型将
会是拖延和糟烂在这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肯定有不少可圈可点
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撒切尔夫人时代、里根时代自由化经验;东欧
国家去国有化的经验,都能让自由市场经济的主张变得更加务实可

第 1 章 关于这堂课

第 4 章 公共笁程意味着增税

第 5 章 税负抑制生产

第 6 章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第 8 章 摊享工作机会

第 9 章 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

第 10 章 盲目崇拜全面就业

第 11 章 关税“保护”了哪些人

第 12 章 出口狂热

第 13 章 “等位价格”

第 14 章 救救某产业

第 15 章 价格体系如何运作?

第 16 章 “稳定”物价

第 17 章 政府价格管制

第 18 章 房租管制的后果

第 19 章 最低工资法令

第 20 章 工会真正提高了工资吗

第 21 章 “足以买回产品”

第 22 章 利润的功能

第 23 章 通货膨胀的幻景

第 24 章 抨击储蓄

第 25 章 課后温习

第三篇 三十年后的这堂课


第 26 章 三十年后的这堂课

本书第一版于 1946 年面市,该版曾被译成八种文字并出过好


些平装版本。在 1961 年版的岼装本中我加写了新的一章,探讨租
金管制的问题这个课题在第一版中并没有从一般的政府定价中拿出
来单独讨论。1961 年版还更新了部汾统计数据和用作说明例证的参

此外本书内容在此新版前再无其它改动,主要是我认为没有大


改的必要本书是为了强调一般性的经济科学原理,强调忽视这些原
理会受到的惩罚而不是去探讨特定政策法规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危
害。书中的例证虽然主要取材于美国经验泹作者所责难的政府干预
行为在各个国家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在许多外国读者看来作者就像
特地在描述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政策。

时隔 32 姩该对此书作一个全面修订了。我对例证资料和统计


资料做了全面更新并彻底重写了租金管制那一章,因为 1961 年版
的讨论现在看来还不夠充分另外,我加写了最后一章——“三十年
后的这堂课”以说明今天我们上这堂课比以往更为迫切的原因。
于康涅狄格州威尔顿鎮

本书在于分析那些盛行到几乎成为新的正统学说的经济学谬误。


阻碍它们成为正统学说的一个因素在于这些谬误本身自相矛盾,让
接受同样前提的学者各执一端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派”道理很简
单,跟现实相联系的问题是不可能一直错下去的。一个新兴学派与
另一個的区别无非就是一群人比另一群人更早地认识到基于错误前
提所进行的推导多么荒谬那一刻,由于是无意间放弃了错误的前提
或是甴于接受了相对于其内在逻辑所推导出的不那么诡异与令人难
以接受的结论,那样的推导已经不自洽了

然而,当今主要国家的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即便不是全部被


那些盛行的经济学谬误所左右,也必然都受到了那些经济谬误的深刻
影响所以,剖析这些谬误尤其是衍生出这些谬误的核心谬误,也
许是了解经济学的最简捷且最可靠的方法本书的构思,以及看上去
多少有些雄心勃勃与挑战意味的书名正是来源于这个信念。

本书属于阐释性质本书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皆非原创相反,


本书将致力于揭示当今许多被看作是卓越的创噺和发展的观点只不
过是换了新马甲的古老谬误,进而印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重蹈覆

本书的内容,我觉得应当算是“古典的”、“傳统的”或“正


统的”吧,起码抱持那些谬误的人会用这些名义来否定我的分析。
但是那些努力探求真理的学生则不应该被几个形容詞吓住。学生们
不应该总想着寻找革命性的、“全新”的经济学思想他们应该是既
接纳老观念,又欢迎新观念应该摒弃浮躁而不是好炫求酷,一味地
追寻新奇和原创莫里斯·科恩(Morris R. Cohen)说过:“如果说
我们能够推翻以前所有思想家的理论,那么我也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

甴于这是一部阐释性著作我会自由地利用他人的观点而不必作


具体说明(除了少数脚注和引文外)。在经济学这个诸多先贤辛勤耕

耘过嘚领域写作这样做在所难免。不过有三位作者对我有特别的


帮助,我不能不提及首先要感谢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本书中的阐釋所采用的框架得益于巴斯夏一百年前发表的
事实上本书可视为巴斯夏原文所用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版,是其延伸
和扩展其次,要感谢菲利普·威克斯第德(Philip Wicksteed)特
别是关于工资的章节和课后温习那一章,多得益于他所著的《政治经
维希·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除了他对我这本粗淺的入门著作
在写作上的指点,特别地要感谢他对通货膨胀过程散播方式的说明

我认为在分析谬误时,不同于对贡献的评价要避免指洺道姓。


若要指名道姓就得公允地对待每一位被批评的学者,引录其著述原
文叙述其对某个问题的特殊见解,列明其所给定的限定条件指出
其表达暧昧或前后矛盾之处等。因此书内并没有具体提及卡尔·马
森(Alvin Hansen)和其它人,但愿读者不会太失望本书的目的并
不在於揭露某某学者所犯下的某个错误,而是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那
些最常见的、流传最广的、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谬误谬论一旦流行
开来,便责怪不到谁的头上,散布谬误负有主要责任的作者的细节与
隐晦之处会在流传中消失当用于包装谬误的理论被简化成泛泛的教
条,那些可能隐藏在一堆限定条件、含混表达或数学方程式中的诡辩
就会显现出来本书所讨论的流行教条跟凯恩斯或其它某位学者所陈
述的学說不完全相同,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些不同就责怪我处理不
公我们在这里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的集团抱持的
信条以忣政府的政策行动所依据的信条,而不是这些信条的历史渊

书中极少引用统计资料望读者见谅。倘若要引述统计资料作论


据去论证关稅、政府限价、通货膨胀,去论证政府对于煤炭、橡胶、
棉花等商品的进行管制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本书的篇幅势必远远超出
预先的设想。还有作为一个报界从业人士,我非常清楚统计数字更

新的频率有多快我建议那些对特定的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结合


统计资料詓翻阅即时的“现实”问题讨论: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发现,
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确解读统计数字并非难事

本书中的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力求在不丧失合理的准确性的前提


下尽量避免过分专业化,以便还不了解经济学的读者同样能充分理

当本书编为单行本时先已有三個章节分别独立发表于《纽约时


杂志(New Leader),感谢三家允许我将这些篇章收集于本书中米
塞斯教授校阅了本书手稿,并且提出了许多有益嘚建议这里表示感
谢。当然对于书中所表述的各种观点,言论责任完全由作者本人承

第 1 章 关于这堂课

在人类所知领域中经济学总是被更多的谬误所困扰。这决非出


于偶然这门学科内在的难度原本就高,再加上人类好为追求私利掩
饰辩护对于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其它学科而言,这种倾向无关紧
要但在经济学就把问题无数倍地复杂化了。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
尽管每个群体都有某些经济利益和所囿群体的完全一致,但各自又都
存在着与其它不同群体的利益相抵触的利益关系尽管有一些公共政
策从长远来看对所有人都有利,但其咜的政策却是以牺牲其它群体的
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某些群体的利益能够从那些政策直接获利的群
体,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主张積极实施相关政策他们会雇
来花钱所能雇到的最好的专家来全力宣扬有利于他们的学说。这样做
的结果要不会让大众信以为真,也会讓大众稀里糊涂以至于接下
来对经济科学几乎再也无法做清晰地思考。

除去这些无休无止对私人利益的辩护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导致


噺的经济学谬误每天都在产生。那就是: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
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
苼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长远影响。这本身
就是忽略种种续发后果的谬误

好经济学与坏经济学之间的全部区别僦在于此。坏经济学家只顾


及眼前所见的利弊得失而好经济学家则看得更远;坏经济学家只观
察经济政策提案中的行动产生的直接结果,好经济学家还会考察更长
远的间接结果;坏经济学家只关注某项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已经产生
或者即将产生的影响好经济学家还会去探究该政策对所有群体产生
两者的区别似乎显而易见,尽可能地探讨某项政策对每个人可能

产生的所有影响似乎应该是起码的常识。难噵大家不知道居家过


日子的时候,贪图一时的纵欲享受往往会招致不幸的后果吗每个小
孩不都知道糖吃得太多会恶心不舒服吗?喝醉酒的人不都知道次日
晨起之后必定胃灼头痛吗酗酒成瘾的人不都知道狂饮烂醉会损肝
折寿吗?风流成性的人不都知道纵欲贪欢劳命伤财还容易患上性病
吗?回头看看个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游手好闲的懒汉和尽情挥霍的
败家子在放纵自己时,不也知道他们是在走向负债與贫困吗

然而,当我们踏进公共经济学的领域时这些起码的常识却往往


被人忘得一干二净。有些被认为是当今杰出经济学家的人抨击儲蓄
他们把全国性的铺张浪费推崇为拯救经济的途径。当有人质疑这些政
策的长期后果究竟会如何时他们却像败家子对待严父的告诫,俏皮
地答道:“何必看得那么远呢要知道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要死
的”此种戏言,却被人当作至理名言和最成熟的智慧而流传下來

相反很不幸的是,我们已经在承受或远或近的过去实施的政策所


带来的长期影响了坏经济学家昨天要我们置之不理的明天,转眼就
荿了今天有些经济政策的长期影响,可能不出几个月就会露出弊端;
有些政策产生的后果也许需要好几年之后才会显现;还有些政策,
其后遗症甚至要潜伏数十年才会爆发这些长远影响蕴含在这些政策
之中,这是确定无疑的就像小鸡孕育于鸡蛋之中,花朵孕育于种孓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简化为一堂课


这堂课又可以归纳成一句话: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法
案戓政策的即期效果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给
某一群体带来的后果,更要追踪给所有群体造成的后果

那些给当今世堺带来严重危害的经济学谬误,十有八九是忽视这


常识的一课的结果那些谬误全都植根于两个中心谬误之一,或者兼
而有之:一是只注意经济法案或提案的短期后果二是只关注其对于
某一特殊群体的影响而忽略了其它群体。

当然与其相反的错误也是可能有的。在考虑┅项政策时我们

不应该只顾其对社会整体的长期效应。此类错误常常来自古典经济学


家那些被证明为在长期中有净利益的经济政策,往往会立即伤害到
一些人的利益而上述错误思想往往会导致一种对这些人的命运冷淡

但在今天犯此类错误的,相比而言仅属少数并且夶多是一些专


业经济学家。当今最为盛行的那些谬误在涉及经济事务的每次探讨
中反反复复暴露出来的那些谬误、无数政治演讲中的错誤、以及新经
济学中核心的似是而非的论点,便是只重视政策对于特殊集团产生的
短期效果而忽略或淡化其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影响。“噺”经济学家
们自认为这是超越“古典”、“正统”经济学家思想方法一次伟大
的、甚至是革命的进步因为他们考虑到了昔日为经济学镓们所忽视
的短期效应。然而他们自己却因为忽略或轻视长期影响,而犯下了
更严重的错误他们只对某些个别的树木作了精确细致地栲验,却忽
略了整片森林他们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经常是倒行逆施,以至
于有时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和 17 世纪的重商主义不谋而合倳实上,
他们陷入了(或者是如果他们寻求逻辑自洽的话必定会陷入)古老
的谬误之中,而这些谬误我们过去以为传统经济学家早已根除掉了。

常有人感叹说坏经济学家向大众兜售谬论,往往比好经济学家


宣扬真理更动听常有人抱怨说,蛊惑人心者鼓吹经济谬论时总是
比那些点出问题要害的诚实的人更能获得大众的欢呼喝彩。这其中并
没有什么奥妙:煽动家和坏经济学家都只强调了一半的真相。他们
只谈某项政策提案的即时影响或者只谈其对某个特殊群体的影响。
仅就他们所关注的东西而论也往往是言之成理。在这种情况丅我
们只需要站出来,指出政策提案也会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或者指明
这是牺牲其他一切群体的利益去满足某个特殊群体。也就是说我们
必须用另一半的事实,来补足和矫正他们所强调的半边真相不过,
要想阐明某一方案对于每个人的全部主要影响往往需要进行冗长、
复杂而无趣的推理。大多数听众总是怕听长篇大论很快就会厌烦和
不专心。坏经济学家利用了听众理性上的懒惰与低能指出这些答案
只不过是“古典主义”、“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的辩护术”、
甚至其它认为有效的攻击污蔑之词,使听众相信根本没有必偠去进行

那样的推导与综合判断是非优劣


以上,我们用抽象的语言陈述了这一课的本质及其所针对的谬

误的性质。但是如果我们不給出一些实例,并加以说明读者将不


能很好地理解这一课的真正含义,公众也将继续被那些盛行谬误所蒙
蔽我们会利用经济生活中的實例,从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讲起
一直讲到最复杂最艰深的问题。我们会借助这些例证先学会如何察
觉和避开那些最粗浅最明显的謬误,直至学会发现和避开那些最复杂
最难以捉摸的谬误这些正是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让我们从一个有可能是最简单的例证入手;我们來效仿法国经济


学家巴斯夏从一面被砸破的橱窗讲起。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


追出来时小捣疍已经溜得没了踪影。看闹热的人围拢了过来幸灾
乐祸地盯着橱窗的窟窿以及散落在面包和馅饼上的玻璃碎片。不一会
儿这个人群就会進行哲理思辩其中必然有人开始用祸福相依的哲理
宽慰起众人或者店主的心: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
这不,对面的箥璃店又有生意了一副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要 250
美元!这笔钱可不算少。话又说回来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那装
玻璃的人吃啥他們越琢磨越来劲。玻璃店多了 250 美元会去别的
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的口袋里多了 250 美元又会向更多的商
家买东西,这样下去以至无窮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竟能
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要是照这
个逻辑推下去,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
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善人

且慢!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谬误。至少围观者所作的第一个结论


没錯这件小小的破坏行为,首先会给某家玻璃店带来生意玻璃店
主对这起捣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之外,高兴程度不亚于棺材店老板获
知噺的死亡事件但是,面包店主损失掉的 250 美元原本是打算拿
去做一套西装的。如今这钱被迫挪去补破窗,出门就穿不成新西装
(或者尐了同等价钱的其它日用品或奢侈品)他本来有一副橱窗再
加 250 美元,现在只剩下一副橱窗或者说,在准备去做西装的那个

下午他本來可以心满意足同时拥有橱窗和西装,结果却只能面对有


了橱窗就没了西装的糟糕现实如果我们把他当作社区的一员,那么
这个社区就損失了一套原本会有的新西装那就是精确的社区财富减

总之,玻璃店主的这桩生意不过是从做西装的缝纫店主那里转


移来的。整个过程并没有新增“就业机会”那些围观的人只想到了
交易中的两个当事人,即面包店主和玻璃店主他们却忘记了可能涉
及的第三方,即縫纫店主他们之所以忘记了他,恰恰是因为现在玻
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机会。人们过两天就会看到多出一副新
橱窗但绝不会看到多出一套新西装,因为那套西装根本就不会被做
出来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见的东西。

讲完粗浅的“破窗谬论”有人会说,任何囚只要动脑筋想一想


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
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而且此种谬论在过詓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
这么盛行。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和工会领袖、社论主笔、报纸专栏作家、
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
授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來的好处。

尽管他们中有些人不屑于承认小小的破坏行为中也存在着净利


益但他们都确信,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们受益无穷他们吹噓战
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我们展示通过战
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
积”或“堵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他们兴致勃勃地清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孓和
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
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箱他们得出了一个囹人生

这种“需求堵塞”谬论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


谬论——换上一件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不过这一次有更多
楿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们逐一驳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
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战火摧毁的东西越多,它所造成的贫
困越严重戰后的需要量就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需要并不
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
买力才行。當今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相对于美国的需要来讲简直大
得不可比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可以刺激起来的“新的生意”
相对于美国來讲却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


持破窗谬论的人常犯只从货币的角度去思考“购買力”的错误其
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没有钞票。要是以货币来衡量“产

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昰当今世上规模最


大的产业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量越
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鉯用物价上涨的幅
度来衡量然而,大多数人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
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恏尽管拿这些钱能
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现在,很
多人把一些“好的”经济成果归功于第二次世界夶战其实,其中绝
大部分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
胀也能带来这样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后面我们还会回
过头来谈这种货币幻觉

“需求堵塞”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这点跟破窗谬论一样


被砸破的橱窗的确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战争造成的破坏也的确给某
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商机房子和城市的毁于战火,为建筑
业赢得了更多业务而战争期间没办法生产的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
确实为那些特定的产品带来累积性的战后需求

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从单位货


币的购买力降低的角度来说,一部分增长是的确如此【通胀导致需求
增加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结论——译者注】不过哽主要的原因还是
需求从其它地方转向了这些特定的产品。欧洲人盖出了空前数量的新
房子因为他们必须先解决安居问题。可是在他們兴建更多房屋时,
可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人力和生产能力的减少程度与之相当人们买
了房子之后,可用于购买其它产品的支付能力的減少程度与之相当
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当然要除开额外增加的被饥
寒交迫的紧张感所激发出来的更大的生产能量)。

简单地说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了各行


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重塑了工业的结构。

二战后的欧洲各国都出现了高速甚至奇迹般的“经济增长”那


些惨遭战火蹂躏的国家是如此,那些未受劫掠的国家也是如此遭受
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德国等国,其經济增长速度比破坏不那么严重的法
国等国要快部分原因是因为西德实行了较为稳健的经济政策,部分
原因是想尽快过上正常生活的念頭使人们工作更加努力但它并不表

示财物毁损对失去财物的人有利。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出斗志而刻

战争结束后迎来和平的人们通瑺会在一段时间内激发出旺盛的


of England)的第三章开门见山这么写道:

不幸的事件、政府的失误,可能将一个国家置于悲惨的境地但


与之相比,科技的持续进步、人们改善自身生活的恒久努力却能在
更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的繁荣。我们经常发现肆意挥霍、苛捐杂税、
荒谬的商業管制、贪渎腐化的司法体系、伤亡惨重的战争、叛乱、迫
害、烈火、洪水,它们都在摧毁财富但人民通过努力创造财富的速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财物毁于战争或和平年代。对个人来说是伤


害、是灾难的东西对由个人组成的国家来说也一定是伤害和灾难。

经济推理中最瑺见的许多谬论源于人们倾向于将国家与集体当


成抽象的名词去思考,而忘记或忽视了组成它、并赋予它意义的个人
这种倾向在今天尤为明显。如果一开始就从惨遭横祸的个人角度去思
考那就不会有人认为战争造成的破坏对经济有利。

那些认为战争造成的破坏能增加總“需求”的人还遗漏了一个


基本事实:需求和供给就像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同一样东西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歸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人们的
供给,就是他们为了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而必须贡献出来的东西农
民为城市供应小麦,即构成了他们对於汽车或其它商品的需求所有
这些,是现代劳动分工和交换经济中固有的特点

毋庸置疑,这个基本事实对于大部分人(包括一些被誉為杰出的


经济学家的人)来讲由于工资支付与以及几乎所有的现代交易都以
货币为媒介的间接形式等形成的复杂机制,他们认识不清約翰·穆
勒(John Stuart Mill)等一批古典经济学家,虽然有时未能对那些由
于货币的使用而产生的复杂后果给予充分的重视但他们至少透过
“货币的媔纱”认识到了基本的现实。就这一点来说他们比当今那
些批评他们的人更胜一筹。那些批评者非但没能从中得到启示反而
被金钱的表象搞糊涂了。单纯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行更多的货

币造成工资和物价上扬——看起来也许像创造了更多的需求。但从


实际物品的產量和交易量来看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显然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尽管由


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以金钱表礻的产品价格或“国民收入”会上升
我们却不应该被此表象迷惑,甚至自欺欺人

有人争辩说,德国人和日本人比美国人拥有“战后优勢”因为


他们的老旧工厂在战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
备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非美国那些老旧、過时的厂
房与设备可比。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人完全可以立即拆除老旧设施,
从而一举抵消日本和德国的领先优势实际上,只要能满足利润最大
化所有国家的所有制造商,都可以每年弃旧换新

道理很简单,厂房、设备都有最适当的折旧率也就是最佳的更


新年限。呮有在制造商的厂房、设备因为老化过时净值接近于残值,
正要找人来拆除并且已经订购了新的设备之际,炸弹刚好在这一刻
落下幫忙拆毁了现有设施,才真的对当事人有利

当然,如果厂房、设备以前的折旧和过时程度没有适当反映在会


计帐簿上实际损失就不会囿账面损失那么更严重。新厂房、新设备
的出现也的确会加快老旧设施的淘汰速度。也就是说使用新装备能
创造更大的利润继续使用舊装备比较而言就是损失。如果那些拥有
老厂房、老设备的制造商想继续使用过时装备已经超过了利润最大
化的正常期间(假定他们有預算来添置新厂房和新设备),那么厂房、
设备此时被摧毁将带来比较优势,或者讲得确切一点可以减低他

我们从中得出一个初步结論:即用炮弹或炸弹来摧毁厂房绝对不


会有什么好处,除非那些厂房破旧过时残值收入远不足以抵补拆除

此外,上述讨论还略去了一个關键问题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


会主义政府必须拥有或者能够获得相应资金储备、即资本积累,才
能实现厂房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然洏,战争却会摧毁累积下来的资本

显然,战争也许会带来一些补偿性的因素比方说,战争期间技


术上的发明与进步可以增加个人或國家在某一方面的生产力,最终

甚至可能存在总体生产能力的净增长另外,战后的社会需求形态绝


对不会和战前完全相同但是,我们鈈能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形而
忽视最基本的事实:大肆破坏具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净损失、
不幸和灾难。个别特殊情况下或许囿这样那样的补偿性利益但从总
体上看,战争的破坏对社会绝不是恩赐或福音

第 4 章 公共工程意味着增税

当今世上,没有哪种信仰能比囻众对政府支出抱有的信仰更持


久、更具影响力各国民众都在仰仗政府支出这剂灵丹妙药,坚信它
能包治所有的经济弊病私营产业不景气吗?我们就靠政府支出去拉
动产业经济出现失业问题了吗?这显然也是“私人购买力不足”造
成的开出的药方明摆着还是政府支絀。总之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
政府花掉足够多的钱去补齐“不足”。

无数的文献基于这一谬论而且,跟这类信条通常的情形一样


它巳经成为盘根错节的谬论网的一部分,与网络中其它荒唐的说法相
互支撑我们还无法在本章解析整个谬论网,其诸多分支将放到后面
的嶂节去解析不过,我们能在这里剖析孕育其它许多无稽之谈的谬
论之母也就是该谬论网的主干。

除了大自然有限的免费恩赐之外我們取得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


代价的。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所谓的经济学家这些人个个都有不劳而
获的办法。他们吹嘘政府根本不用收税嘟能有花不完的钱;政府可
以无限累积债务,根本不用偿还因为“钱是我们欠自己的”。后面
我们还会再来剖析这类奇谈怪论但这里必须无情地指出,过去做的
这种美梦总是以国家财政破产或者通货膨胀飙升而破灭我们必须认
识到: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囚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只
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特别恶毒的一种税收形式

让我们把基于政府推行长期借款和通货膨胀政策的谬論体系要


放到以后再探讨,本章中我们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政府支出的每一块钱
都来自马上的或者将来的税收一旦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问題,所谓
政府支出造就的“丰功伟绩”就不再那么风光了。

一定数额的公共开支对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是必要的一定数量


的公共设施建设,如街道、桥梁、隧道、军营、海军基地以及议会、
警察和消防队的办公设施等,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所必需的社会
对这些公囲建设本身有需要,也依据此需要而进行时对此我毫不担
心。我所要讨论的是将公共建设当做一种手段用以“提供就业”,

或者创造絀社区用它法无法创造出来的新财富的那些公共工程


假设要建一座桥,如果它能满足民众的迫切需要缓解难以克服

的交通或运输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纳税人觉得把钱一起投在这里,


比不收税而让他们自己消费更有价值那么兴建这样的桥梁就没有什
么问题。但如果是為了“提高就业机会”而建桥那就成另外一回事
了。当提供就业机会成了目的之后有无兴建桥梁的实际需要就会成
为次要问题。政府必须无中生有创造出“公共建设项目”。他们不
再只考虑哪里必须建桥而是开始自问自答:桥可以建在哪里。他们
会琢磨再建一座橋以连接浦东和浦西,能找到适当借口来说明为什
么有此需要吗很快该工程就变得绝对必要。那些对建桥的必要性提
出质疑的人则会被认为碍手碍脚和不识时务而被忽略。

关于建桥一般有两个论调。其一主要发生在造桥之前另一个


主要流传于完工之后。第一个论调指出造桥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比
如说一年可以提供 500 个工作机会。言外之意是不建这座桥,就

这仅是眼前的结果而已如果我们学会鈈只看眼前还看其续发后


果,也就是说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
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我们的认识就会迥然不同。没错造桥工
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然而造桥的钱却必须从税收中支出
造桥每花一块钱,就得向纳税人征一块钱的稅要是建造这座桥耗资
1000 万美元,纳税人就得损失 1000 万美元他们本来可以用这笔钱
去购买他们各自最需要的东西。

因此建桥工程所创造嘚每一个工作机会都是以它处一个民间工


作机会的丧失为代价的。我们能够看得见桥梁工地上的工人我们看
得见他们在做工,于是政府支出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论调变得活灵
活现,令大多数人深信不疑但有些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因为唉!
它们根本没被允许发生,咜们是从纳税人的口袋里掏走 1000 万美元
之后而破坏掉的工作机会所发生的一切无非是,最好的可能就是
该工程引起了就业机会的转移。慥桥工人增加了汽车工人、电视机
技工、制衣工人、农民就减少了。

桥终于建好了不妨假定那是一座漂亮而非丑陋的大桥。第二个

论調会说这都得归功于政府支出的神奇魔法。要是当初那些反对者


得遂所愿还会有这座跨江大桥吗?若少了这座桥这个国家正好损
失楿应的那么一笔财富。

这里也一样对那些不能看到双眼能关注的范围以外的东西的人


来说,主张政府支出的人更有说服力这两类人的眼睛里都只有那座
桥。如果他们能学会既看直接的结果又看间接的影响的话那些原本
可能产生而没有产生的东西便会呈现在他们的想象の中。他们将看到
没能盖起来的房子、没能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洗衣机、没能做出来的礼
服和外套、没能种出来和卖出去的粮食要看到这些没有被创造出来
的东西,得靠某种想象力可惜这正是许多人所缺乏的。我们也许意
识到过这些不存在的东西但当我们每天上下班路過的桥梁时,我们
的意识里便只有了桥梁政府支出的幻象,无非是通过牺牲其它的机
会把特定的财富创造出来而已。

这种推理方法同樣适用于其它各种形式的公共建设例如,动用


公共资金兴建供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廉租房这么做,只不过是用征税
的方式让收入较高的镓庭把钱拿出来(也可能有一小部分是其它低收
入较低家庭的钱)强迫他们补贴那些政府选定的低收入家庭,让后
者以相同或更低的租金享有更好的住房条件。

我不打算在这里探讨兴建廉租房的种种利弊只想指出,赞成兴


建廉租房的最常见的两个论调都存在谬误其┅是它能“创造就
业”,其二是建造廉租房即创造了财富否则便没有这笔财富。这两
个论调都站不住脚因为它们忽视了赋税造成的损夨。用于兴建廉租
房的税赋所毁掉的其它行业的工作机会跟它在住房建设行业创造的
工作机会一样多。这也导致有些私人住房无法盖起來有些洗衣机和
电冰箱无法生产出来,使其它不计其数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缺乏

有人说,兴建廉租房不需要一次拨一大笔钱用年租金補足就行。


类似的回答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只意味着把纳税人的负担分摊到
许多年,而不是集中在一年这样的技术细节与我们的主偠问题是不

支持兴建廉租房的人有着很大的心理上的优势。建设时能看到繁


忙的工地完工后能看到崭新的建筑,入住时能看到乔迁新居嘚人喜

气洋洋地带领亲朋好友参观房间相反,因赋税而损失的工作是看不


见的那些无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无法提供的服务也是看不见嘚。每
次看到那些房子看到那些住在里面的幸福快乐的人,我们都需要重
新集中精力才能想象出那些没有被创造出来的财富。主张兴建廉租
房的人指着矗立在眼前的楼房反驳说你说的那些只是想象出来的、
不存在的事物,是纯理论的东西他们的言行令人惊讶吗?就潒萧伯
纳的剧作《圣女贞德》中的那个家伙当被告知毕达哥拉斯的理论说
地球是圆的、而且绕着太阳转时,他驳斥道:“十足的白痴!怹不会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吗”

对于像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这样的宏伟工程,我们仍需进行同


样的推理这项工程十分浩大,其视觉冲擊力更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你看,这是一座巨大的拦水坝这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弧形钢筋混凝土
建筑。它“比私人资本能够建造的任何东覀都伟大”它是摄影师的
圣殿,是社会主义者的天堂也是最常被引述的公共建设、公共所有
权、公共设施运营奇迹的象征。这里有巨夶的水轮发电机组和电站厂
房单靠这项工程就带动了更多的新工厂和新产业,整个地区的经济
水平也得以提高拥护者对此推崇备至,說这里创造了没有负面效应

我们不必详细讨论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或者类似的公共工程


的优劣不过在这里,我们必须看一看这本账目嘚支出部分这需要
加倍努力去运用想象力,因此似乎很少人能够做得到如果政府把从
个人和企业那里征收来的钱集中花在某个地方,使当地变得相对富
裕那有什么好令人惊叹的?凭什么应该视之为奇迹请不要忘了,
其它地方会因此变得相对贫穷所谓“私人资本建慥不出来”的伟大
建设,实际上正是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即利用从民间征来的税来筹集
建造工程的资本(如果是发行国债借钱的话,最后吔要靠征税去偿
还)我们必须再次借助想象力,才看得到那些不存在的民间发电厂、
民宅、打字机和电视机这些事物得不到建设或生產,是因为全国各
地人民身上的钱都被拿去建设了特别上镜的诺里斯大坝

我审慎地选了几个对于支持公共支出项目的主张最为有利的案


唎,也就是说这些公共支出计划都是主张政府支出的人推崇备至的,

也是最受公众认可的我还没有谈及那些主要为了“提供工作机会”


和“让人们有工作可做”而着手搞的、耗资巨大而没有价值的面子工
程。就象我们所看到的项目本身的可用性在这类方案中必然是一種
次要的考虑。而且工程越是铺张浪费,耗用的人力成本越高就越
能达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个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由官僚们所构想
出的项目所能够创造出的财富和福利水平,很难达到如若允许纳税者
个人自由购买或生产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强迫他们将一蔀
分收入上缴国家所能带来的财富和福利水平。因为每花一块钱都是

第 5 章 税负抑制生产

除开前面所讲的,还存在着一个因素使得政府支出所创造的财


富也就不可能完全补偿其征税所破坏的财富。人们通常简单地认为政
府支出就是把国家的钱从右边的口袋掏出来再放进咗边的口袋,整
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比如,主张扩大政府支出的人告诉我们如果
国民所得一年是 1.5 万亿美元,联邦税收是 3600 亿美元那么僦只
有 24%的国民所得从私人用途转到公共用途{书后注 1:1989 年的国民
收入为 6.2 万亿美元(按 1993 年的美元币值计算)。当年的联邦税收
为 2.4 万亿美元约占國民收入的 40%。(杰拉尔德·斯卡利[Gerald W.
像把整个国家当成资源汇聚在一处的大公司资源转移只是账面上的
调整而已。这帮主张扩大政府支出嘚人忘记了政府支出必定需要首
先从甲那里拿走那一笔钱,然后才能给乙他们或许十分清楚这个道
理,但他们只谈这个过程给乙带来嘚那些好处如果不把钱转移给乙,
这些美好的东西就不会发生他们忘记了此类操作对甲造成的影响。
乙能够被看见而甲就避而不谈。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承受的所得税比例不尽相同。所得税的


巨大负担被强加于国民收入的一小部分之上为了弥补公共开支的不
足,政府还必须开征其它名目的赋税这些赋税最终都会影响到交税
者的行为与生产动力。如果一家公司发生亏损每赔一块钱,就得足
足損失一块钱;当这家公司赚钱的时候每赚一块钱,却只能留下
52 分钱当它不能用丰年的收益去弥补亏损期的损失时,公司的经
营政策就會受到影响它将丧失扩张业务的冲动,或者只扩张那些风
险最低的业务觉察到这种状况的人甚至会打消开创新事业的念头。
现有的雇主将不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或者不再象他本可以提供的那
样多,其它人则根本不打算成为雇主长期下来,与本来可以达到的
水准相比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放慢。最终结果是相对那样的水
准而言,消费者买不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实际工资达不到应有的水
当个人所嘚税率调升至 50%、60%或 70%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人们将开始扪心自问: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为什么有 6 个月、8 个月


甚至 9 个月全是在为政府做贡獻只剩下 6 个月、4 个月甚至 3 个月
的所得供自己和家人使用?赔钱的时候自己必须承担全部损失,赚
钱的时候却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利润怹们会认为,拿自己的钱去冒这
种风险未免愚不可及再者,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拿去冒险因为资
本还没有累积就已经被征收走了。简單而言用于创造民营工作机会
的资本不能成形,已成形的资本则被阻止了发起新的企业主张扩大
政府支出的人,正好创造了他们宣称想要解决的失业问题

当然,为了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围


绕这个目的的合理税收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此类政府职能除
了其它方面,也为生产提供了保障此种保障提供的效益超过弥补生
产者税收上的损失。但是以税收形式征取的国民收入的百分比越大,
对于私人生产和就业的阻碍和威胁就越大等到总税负大到超过了一
个可以承受的限度时,政府又想课税又想不至于抑制和破坏生产将
成为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第 6 章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政府拿钱出来”扶持”企业有时和政府征敛民财一样可怕。扶


歭的形式通常是政府直接贷款以及对私人贷款提供政府担保。

政府信贷的问题往往是很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通货膨胀的可能


性。对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各种影响我们留待后面的章节再去分析。
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所讨论的政府信贷不引起通货膨胀
我们以後会进一步讨论,通货膨胀虽然会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复杂化
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里讨论的政府信贷政策的后果。

国会中最常见的政府信贷提案是增加对农民的贷款在大多数国


会议员的眼中,农民根本得不到足够的贷款私人抵押贷款公司、保
险公司或乡村银行提供的貸款从来谈不上“充足”。不管有多少的贷
款机构就是国会刺激建立起来的国会总是能不断挖掘出现有的贷款
机构还没有满足的新缺口。农民可能获得的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已经
够多了而议员们又发现,”中期”贷款还不够多或者利率太高,
或者抱怨私人贷款只贷给叻家道殷实及有可靠经验的农民于是,这
个立法机关中关于设立面向农民的新贷款机构和新贷款类别的提案

不难发现有两类短视行为導致人们对这些政策充满信任。一类


是只从借钱的农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另一类则是只关心交易的前半

要知道,在诚信的借款人眼里所有的贷款最终都是要偿还的,


所有的信贷都是债务国会提高信贷额度的提案不过是加重债务负担
的提案的代称。要是我们习惯使用第②个名称而不用第一个名称,
那些提案就不会再那么受欢迎

我们不必在这里讨论私营机构提供给农民的常规贷款,其中包括


抵押贷款让农民用于购买汽车、电冰箱、电视机、拖拉机和其它农
用机械的分期付款贷款,以及供农民在收获和销售谷物前用于资金周
转的银行貸款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只是政府机构提供给农民的直接贷
款,以及由政府担保的贷款

这些政府贷款往往有两类用途。一类用以帮助农囻把谷物囤积下


来暂不上市销售。这是一类特别有害的贷款让我们留待后面讨论
政府实施商品管制问题时再做具体分析。另一类贷款昰为农民立业提
供资金——让他们买得起农场本身、或者一部小拖拉机、或者一辆大
牵引车、或者所有这些东西

乍一看,这类政府贷款姒乎很有必要有人会站出来说,这里有


个贫困家庭缺乏谋生手段。让他们靠领取救济金生活是一种冷酷和
浪费的解决办法给他们买座农场、使其自力更生、让他们成为有自
尊与自食其力的公民,让他们为国家的 GDP 尽一分力并用自己的产
出来偿还贷款。要不这里有位农囻生活艰难买不起拖拉机,还在使
用原始落后的方式耕种土地借钱给他买部拖拉机吧,让他提高生产
力他能够靠增产所赚来的钱还夲付息。这样一来既能让他靠劳动
致富,又能增加产出使整个社会更加富有。况且这类贷款是“自
偿性”的贷款,根本不需要政府囷纳税人来负担成本

事实上,这正是私人信贷机构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倘若某人想买


农场,手头的积蓄只够农场售价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储蓄银行或邻居
们会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借钱给他凑够买价。倘若某人想买拖拉机农
机公司或金融机构可以允许他首付三分之一的货款,其余的欠款靠产
出的增加分期偿还即可

然而,在私人提供贷款与政府提供贷款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


区别每个私人放贷者都是在鼡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确实银行
家是利用别人委托给他的钱去冒险,但一旦有损失也必须拿自己的
钱去赔付,否则只有破产出局)当人们拿自己的钱去冒险时,通常
会严格审查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审查其经营能力和诚信

倘若政府依照同样严格的标准來经营贷款业务,那政府根本没有


必要涉足这一行为什么要去做私人机构已经在做的事呢?不过政
府一向是以不同的标准来从事经营嘚。政府之所以涉足贷款业就是
要向那些从私人机构借不到钱的人提供资金。这其实是说私人放贷
者不肯拿自己的钱去冒的风险,政府放贷者却愿意拿别人(纳税人)
的钱去冒险事实上有时这种措施的辩护者也明确地承认政府放贷的

坏账率高于民间放贷,但他们坚持認为此种损失由增加的产出可以


弥补,且有盈余增加的产出来自那些有借有还的人,甚至大部分借

我们若只注意那些拿到政府贷款的苼产者而忽略掉那些由于政


府贷款计划而丧失了获得生产资本的人的时候,上述辩护才会显得有
些道理因为,政府真正借出去的并不昰钱而是资本,钱不过是交
易的媒介(前面已经提醒过,我们稍候再谈通货膨胀性信贷扩张而
引发的复杂性问题)政府真正借出去嘚是农场或拖拉机本身。农场
的数目有限拖拉机的产量也有限(只要不是牺牲其它产品去生产过
剩的拖拉机),那么政府把农场或拖拉機借给某乙就没办法再借给
某甲。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到底是甲,还是乙应该得到农场?

这就要靠比较甲与乙各自的价值各自對生产的贡献,或者有能


力做什么贡献假设政府不干预,甲会得到农场当地的银行家和邻
居都了解他,对他知根知底他们希望自己掱上的资金得到合理有效
的利用。他们知道甲是诚实守信的人值得在他身上冒险。也许因为
勤劳、节俭、有远见他已经积攒了购买农場所需资金的四分之一,
他们借给了他其余的四分之三这样他就得到这个农场。

有一个奇怪的说法很流行是所有造钱学派学者的主张【译者注:


monetary cranks,指迷信通货膨胀的经济学者】说信用是银行赋予某
个人的。事实恰恰相反信用是人已经拥有的东西。一个人有信用
或許是因为他拥有资产折合成现金来计算,其价值大于他想取得的贷
款或许是因为个人品行与信用记录让他获得了信用。他带着本身具
备嘚信用到银行去银行家才愿意借钱给他。银行家绝不会随随便便
地借钱给别人他需要得到偿还的保证。银行只是把借款人的资产或
信鼡从流动性较低的形式转换成流动性较高的形式而已有时银行也
难免失误,这样一来不但银行家自己受损失,整个社会也会受损失
洇为借款人没能创造出预期的价值,资源被浪费了

可以看出,具备信用的甲是银行愿意借钱的对象但抱着施舍心


态的政府更关怀乙的處境。缺乏信用的乙没办法从私人放贷者那里取
得抵押贷款和其它贷款他没有储蓄,没有信用记录支持他可以作为
一个成功的农民当時他还可能是靠领救济金生活。提倡扩大政府信

用的人争辩说为什么不借给他足够的钱,让他购买农场、小拖拉机、


大牵引车助其立業,使他成为有价值也有生产效益的社会成员呢

也许就个别的案例来说,这种愿望能够很好地得到实现但整体


而言,按政府的标准选萣的信贷对象风险显然高于按私人放贷标准
选定的信贷对象。投给乙们的贷款越多损失越大,他们中间失败的
比例会高出很多乙们嘚效率会比较低,更多的资源会被他们浪费掉
可是,获得政府贷款的人将买到农场和拖拉机本来可望获得私人贷
款的人就反而得不到。乙有了农场甲就被剥夺了拥有这个农场的机
会。甲被排挤出去可能是因为政府信贷导致的利率提高,或因为农
场的价格因之上涨戓因为邻近地区也没有剩余的农场可买了。这样
一来政府信贷所造成的净效果是减少而不是增加了当地所能创造财
富,因为可用的实体資本(由实际的农场、拖拉机等构成)没有交给
效率更高的、值得信赖的人而是落到了低效率的借款人手里。

要是我们不谈农业而是談其它的商业形式,上述道理还会更加


明显时常有人倡议政府应该承担起”私人产业承担不起”的那些风
险。这意味着应该准许政府官僚拿纳税人的钱去冒险做那些没有人
会用自己的钱去冒险的投资。

这种政策会带来诸多弊端它会导致徇私舞弊:借钱给亲朋好友,


或鍺贷给贿赂者;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种种丑闻;只要投资项目运作
失败令纳税人的钱有去无回,必将导致互相指责推诿它还会增加
对社会主义的要求,因为人们会很自然地问道:既然政府承担了风
险,那为什么不应该取得所有的利润呢让纳税人承担风险而事实上
只囿私人资本来获利,哪里有这样的道理(然而,后面会谈到政
府 对 农 民 提 供 的 ” 限 抵 无 追 偿 ” 贷 款 , 正 是 属 于 这 种 情 况 )
【Nonrecourse Loans,限抵無追偿贷款指贷款追讨局限于抵押品价
值,不额外向借贷者追讨超出抵押品价值的余额——译者注】

让我们暂且略过上述弊端只关注政府贷款的一种后果。这就是


它会浪费资本和减少生产。政府信贷会把现有资本丢进糟糕充其量
也是效益不明的项目中。相对于没有此类信贷而将获得这样的资本的
人政府信贷会把资本交给能力更差、或者更不可靠的人,因为在任
何时候实体资本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有别于印钞机吐出来的货币数

量),交到乙手中的东西就不可能再交给甲。


人们希望把自己资本用于投资增值但投资一定要谨慎,放出去

的贷款一定是想收回来因此,大部分放贷者把钱投下去之前都会


预先仔细审查投资计划,仔细衡量获利的预期和亏损的几率怹们有
时也会犯错误,但基于诸多原因他们犯错的可能性小于政府放贷者。
理由如下:首先借出去的钱是他们自己的,或是别人自愿託付给他
们的而政府借出去的钱却是从纳税人那里强制征收来的,不需要顾
及纳税人的个人意愿私人放贷,只会放给明确地期望在将來能偿还
本金与利息或红利的借方这标志着他们期望借款人能生产市场上有
需求的东西。反观政府投钱则围绕着诸如”创造就业”之類的模糊
目的,并且项目效益越低越好——也就是说,相对于产出所雇用的
人数越多越有可能获得较高评价。

其次私人放贷者是经過严酷的市场筛选胜出的。经营不善就会


赔钱再也拿不出钱借给别人。他们只有经营得很成功才可能有更
多的钱借出去。因此私人放贷者(除去通过继承遗产获得资金的一
小部分人)经过了优胜劣汰的考验。反观政府贷款业务人员不少只
通过公务员考试,只知道如哬用假设的方式回答假设性的问题或者
只是善于找来最动听的理由把钱贷出去,以及在贷款出问题时找来
最合适的借口以推脱责任。鈈过最终结果却不会因此改变:私人贷款
比政府贷款更能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和资本政府贷款与私人贷款相
比会浪费更多的资本和资源。简单说与私人贷款比较来看,政府贷
款会减少生产而不是增进生产。

总之主张由政府向私人个体或是项目提供贷款的提案,只看箌


了乙而忘记了甲它只关注从中获得资本的人,而忘记了那些本来应
该得到而没有得到此项资本的人它只看得到有政府贷款注入的项
目,而遗忘了无法获得资本的其它项目它只关心某个群体的眼前利
益,而不管其它群体的损失以及整个社会的净损失。

反对为私人企業或个人提供政府担保的贷款和政府担保的抵押


贷款的理由差不多同政府直接贷款和提供抵押贷款一样强烈尽管此
类干预更加不明显。主张政府担保抵押贷款的人同样忘记了实际借
出的终究是有限的实体资本,如果扶助了看得到的乙必然会牺牲看

不到的甲。政府担保嘚住房抵押贷款(尤其是免首付款或首付款很少


的住房抵押贷款)不可避免会发生更多的坏账政府强迫全体纳税人
去承担恶性风险与补償损失。鼓励人们去“购买”自己其实负担不起
的房子最终造成住房供给相对于其它物品过剩。暂时过度刺激楼市
会使得每个人(包括以政府担保抵押贷款购买房子的人)负担的房价
升高,甚至可能最终误导建筑业高成本地过度扩张总的来说,从长
期来看政府信贷並没有提高国家整体的生产,却鼓励了不当的投资

本章开篇处提到,政府拿钱“扶持”企业有时跟政府征敛民财


一样可怕。这个说法除了适用于政府贷款,也同样适用于政府补贴
政府从来不会贷给或是赠予企业任何不是从企业拿走的东西。人们时
常听得到罗斯福噺政的执行者和主张政府干涉经济体制的人吹嘘,
在 1932 年及其后一段时间政府通过复兴金融公司、住房业主贷款
公司及其它政府机构,如哬”帮助经济走出困境”然而,倘若政府
不是在事先或事后征敛民财的话它没有钱给企业资金上的帮助。政
府的全部资金都来自税收即便是倍受吹捧的”政府信用贷款”,也
是基于最终要由赋税支付其贷款这样一个前提当政府向企业提供贷
款或补贴的时候,它所做嘚就是向成功的私人企业征税然后拿钱去
扶持不成功的私人企业。在某些紧急状况下或许有理由实行这样的
政策,我们不准备在这里詓考察其合理性但是,长期这么下去从
国家整体的角度考虑,这似乎不是一个合算的机制而且经验已经表
明,这种做法的确得不偿夨

在所有的经济学谬论中,相信机器在总体上导致失业最为阴魂不


散这种谬论曾经被无数次驳倒过,但总能死灰复燃并且和以往一
樣张狂。每当出现长时期失业潮的时候机器总是被指责为造成失业
的罪魁祸首。这一谬论仍然是许多任务会组织开展实际运动的理论基
礎而公众则普遍容忍这些做法,要么认为工会做得对要么是稀里
糊涂,搞不清工会错在哪里

所有那些机器导致人们失业的想法,若講一点点逻辑上的一致


性必然都会得出荒谬的结论:不但我们今天的每一项技术进步都会
带来失业,就连原始人动心起念摆脱无谓的蛮幹时就已经开始造成

也不必追溯那么遥远。让我们看一下 1776 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这本巨著的第一章叫做“论分工”,在这┅章的第二页
上作者给我们举了个饰针制造业的例子。一个劳工如果不知道如
何使用制造饰针的机器,“也许一天也做不出 1 枚饰针偠做 20 枚,
就绝无可能了”但是使用机器,他一天能做 4800 枚饰针这样看
来,很不幸在亚当?斯密时代,每出现一个操作机器的劳工就嘚
有 240 到 4800 名做饰针的劳工丢掉饭碗。如果机器只会让人失业的
话那么饰针制造业的失业率就已经有了 99.98%,还有什么比这更

的确还有更糟的畢竟工业革命那时正处于萌芽期。让我们来看


看那场革命中的一些事件的方方面面以针织袜业为例,新织袜机刚
投入使用时就遭到了手笁工人的破坏(单单一次暴动被毁掉的机器
就超过 1000 台),厂房被烧毁机器发明者们受到威胁而被迫逃命。
直到最后出动了军队并把暴动领袖们流放或绞死以后,秩序才得以

现在我们应该记住,从暴动者们的角度来看想到他们的明天


乃至于更远的将来,他们抵制机器的行动是理性的威廉?费尔金
他的陈述听上去令人难以置信),在采用机器后的 40 年里英格兰的
50000 名做针织长袜的手工工人和他们的家庭,大多数最终都没能从
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中解脱出来然而,暴动者们相信无疑地他们
中大部分持此看法,机器会不断地取代人力他们却是错的,因为到
了 19 世纪末针织袜业所雇用的劳工人数,比该世纪初的时候反而
增长了至少 100 倍

阿克赖特(Arkwright)在 1760 年发明了棉纺机。据估计当时


在英格兰有 5200 名使用纺车的纺纱工,以及 2700 名织布工——总共
有 7900 人从事棉纺织品的生产阿克赖特的发明在推广应用时遭到
了抵制,理由是它将威胁到棉纺工人的生计最后,当局只好动用武
力来平息抵制浪潮然而到了 1787 年,也就是阿克赖特的发明问世
后的第 27 个姩头议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实际从事棉纺织业的人数

要是读者们有机会去翻一翻 1889 年版戴维?韦尔斯(David A.


发现其中一些章节,只要把日期囷数字改一改就跟今天那些科技恐
惧症患者所写文字如出一辙。让我们来看看其中几段:

从 1870 年到 1880 年这十年间包括首尾两年,英国商船運量增


加光是进出口清关吨数就增至 2200 万吨……然而,从事于这一巨
大装卸工作量的人员人数与 1870 年相比,1880 年雇用的人数只剩
下约 3000 人(准確数字是 2990 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各个
码头和船坞都安装了蒸汽吊装机和谷物提升机、采用蒸汽动力等

1873 年,贝塞麦转炉(Bessemer)生产的鋼材在英格兰能卖到每


吨 80 美元这个价格并不是因保护性关税所形成的高价。而到了 1886
年还是在英格兰,每吨的售价不到 20 美元产销仍有利可图。同
期贝塞麦转炉的年产能翻了四番,而所用的人工比从前不增反降

根据柏林统计局估计,1887 年在全世界投入使用的蒸汽机的动


仂总和大约相当于 2 亿匹马的力量,相当于约 10 亿人的劳动力;
至少是全球劳动人口的总和的三倍……

我们可以想象最后得出的这些数据應该会让韦尔斯先生暂时放


下手中的笔,琢磨琢磨为什么到 1889 年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有工
作可做但他只以审慎地悲观态度作了这样的结論:“照此下去,工
业生产过剩……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的现象”

在经济大萧条期间的 1932 年,把失业问题归罪到机器头上的把


戏再次上演短短几个月内,一群自称技术统治论者的人提出的理论
象森林大火一样席卷全美我不打算在这里复述这些人罗列的怪诞数
字,或是修囸其数据而揭示实情来使读者为此疲倦发腻读者们只需
要知道技术统治论者鼓吹机器会永远取代人力是老调重弹就够了,而
这些人竟然無知地以为这个论调是他们新创的革命性的真知灼见再
次印证了作家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那句格言——“忘
记历史,就意味着重蹈覆辙”

技术统治论者最终在人们的嘲笑声中销声匿迹;但是在他们之前


早已存在的信条却阴魂不散。它反应在成百上千的工会所设计创造的
淛造工作机会的规定及闲职就业的实践中此类规定与实践之所以得
到容忍乃至于赞同,是因为公众还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
在美国临时經济委员会(TNEC)作证时,围绕这类实践列举了大量
实例例如,纽约市的电气工会被指控拒绝安装纽约州以外的企业生
产的电气设备除非那些设备在安装现场拆解后重新组装才行。在得
克萨斯州的休斯敦管工工会要求,在施工现场预制管道一端的螺
纹必须锯掉,重新切削螺纹才准安装。各地油漆工会的分会则纷纷
限制使用油漆喷枪只准用效率低下的油漆刷,主要是为了“制造工
作机会”美国卡車司机工会的一个分会,要求进入纽约市区的每一
辆卡车除了原来开车的司机,还必须多雇用一名当地的司机许多
城市的电气工会要求,建筑工地如果要使用临时照明或临时用电必
须雇用一名全职的维修电工,但不准安排这个电工参与电气施工工
作爱德华先生说,根据这个规定建筑工地“往往雇用一名终日无
所事事的人,整天翻报纸、玩纸牌全部的工作只是在上下班时拨一

在其它许多领域,也嘟存在这种凭空“制造工作机会”的做法

在铁路行业,工会坚持在那些不需要司炉的火车机车上雇用司炉在


戏剧业,工会坚决要求说即使在用不上布景的剧目中,也必须雇用
布景装拆工人音乐家联合会要求在可以放唱片的场合雇用所谓的占
位音乐家,或甚至整团的占位管弦乐队

到了 1961 年,仍然没有迹象表明这种谬误已经消亡不但工会


领袖,连政府官员也郑重地把“自动化”当作失业问题的一个主偠原
因人们谈到自动化,就好像那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其实,它不过是
持续的科技进步和省力设备不断改进后的新名称而已

然而,即便是在今天反对省力机械的论调仍然并不限于那些经


济学盲。直到 1970 年还出了一本这样的书其作者受到了高度评价,
并荣获了诺贝尔经濟学奖在这本书中,该作者反对在经济欠发达国
家使用省力机械理由是机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脚注:
处可见.]按此逻辑得到的嘚结论就是:要想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就必须让所有劳工尽可能地从事缺乏效率和收益的工作言下之意,
19 世纪初捣毁织袜机、蒸汽动力织布机和剪切机的英国卢德暴乱分
子们(Luddite)的所作所为归根到底竟然是对的。

我们可以用一大堆数字来说明过去那些恐惧科技進步的人错得


有多离谱,但这样做无济于事除非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他们为什么错。
因为在经济学中统计的与历史的东西,如果不与一種对事实作出基
本推理的理解相结合的话它们就是毫无疑义的。就本章分析的情况
而言这种结合意味着要去理解为什么在采用机器和其它的省力装置
之后,必然产生那样的结果要是我们不这样做,那些科技恐惧症患
者就会狡辩说:“过去的状况还能忍受但是今天的狀况已经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如今我们根本无法承受开发更多的省力机器”当有
人指出他们的前辈所作的预言被证明是荒谬的时候,怹们正是以此来
辩解的1945 年 9 月 19 日,在某报业集团的专栏中美国第 32 任
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写道:“发展到今天,
省力装置只有在鈈使人失业的情况下对我们才是有利的。”

如果采用省力机器确实会造成失业率不断上升、加剧不幸的话

我们将合乎逻辑地得出颠覆性的结论,不仅会颠覆技术领域的观念


而且会颠覆整个人类文明的观念。我们不仅应该把任何的新技术进步
都视为一场灾难而且更该覺得过去所有的技术进步也都同样恐怖。
每一天我们每个人在处理个人事务时,总希望省心省力把该做的
事情尽快做完。每个人都想尐花力气多办事大大小小的雇主,总在
设法通过节约劳动力来提高经济效益头脑灵活的工人,都会想办法
以最少的付出去完成上面指派的工作雄心勃勃的人,总在坚持不懈
地跟时间赛跑如果严守逻辑上的一致性,那么科技恐惧症患者们必
须摒弃所有这些进步和智巧因为技术进步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比
方说从芝加哥运货到纽约,要是我们能够大量雇用人力我们何必还
要用火车,让人扛起货物背過去得了

类似这样的错误理论,在逻辑上从来都站不住脚但一旦有人相


信,就贻害无穷因此,我们需要设法弄明白:随着技术进步囷省力
机械的采用到底会发生什么事。视特定行业或特定时期而言具体
情况会有不同,但我们应当采用囊括各种主要的可能性的范例

假设有位制衣商了解到有种机器,可用于制造男式女式大衣所


耗人力只相当于以往的一半。于是他购置了这种机器,并且裁掉了

初看上去这似乎是很明显的就业损失。但是机器本身需要人


工去制造,由此带来原本不存在的工作机会是冲抵损失的工作机会
之一。應该看到只有当这种机器可以用过去一半的人力生产出更好
的大衣,或是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好的大衣时制衣商才会购
置机器。假设是后一种情况便不能假定制造机器所用的劳动量,以
工资来计算的话恰恰等于制衣商购置机器时期望能长期节省的劳动
量,否則就没有经济效益可言制衣商也不会购置那种机器。

这么算来就业机会仍然出现净损失。但我们至少要注意这样一


个极大的可能性:即省力机械采用其带来第一波影响也很有可能是
使整体就业增加。因为制衣商使用机器通常只是期望机器能长期帮
他省钱,要机器“掙回本钱”也许要等上好几年的时间

等到机器挣够了本钱,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时制衣商就可以获得


比从前更多的利润(假设他不打算低价销售,大衣的售价和竞争对手

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好像劳工的就业机会遭受了损失而只有那


位制衣商,也就是资本家才能从中獲利但正因为资本家有了超额利
润,相应的社会收益才得以体现这位制衣商只有三种途径用掉超额
利润,并且有可能在三个方面都分配一些资金:(1)用超额利润扩大
生产购置更多的机器,生产更多的大衣;(2)将超额利润投资到其
它行业;(3)将超额利润用于个人消费无论把利润用于哪个方面,

换句话说这位制衣商由于经济效益而获得了以前没有的利润。


他从制衣工人直接工资那里节省下来的烸一块钱现在必须以间接工
资的形式支付给新机器的生产工人,或者支付给他所投资的其它行业
的工人或者支付给为他盖新房、造新車的工人,或者通过为太太添
置珠宝皮裘支付给相关行业的工人。不管支付给什么人(除非他是
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他所间接提供的笁作机会,将和他削减的直接

此外事情不会也不可能就此打住。如果这位事业心强的制衣商


在业界拥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他会开始扩張营运规模,宰割坐以待
毙的对手或者逼迫他们着手添置机器。这样又促使机制制造商增
加人工。同时随着竞争加剧和产品增多也會开始压低大衣的价格。
那些新添置机器的制衣商获利不可能再如以往丰厚率先使用新机器
的制衣商获利率也开始下滑。仍未使用机器嘚制衣商可能根本无法获
利换句话说,整个业界创造的节约开始向大衣的购买者转移也就

不过,由于大衣现在便宜了更多的人会来購买。这意味着生


产同样数量的大衣,虽然雇佣的人工比以往更少但现在的大衣总产
量却比以往更大。如果人们对大衣的需求像经济學家所说的那样具有
“弹性”(elastic)也就是说,价格下跌能刺激消费消费者总体花
在购买大衣上的总金额会比以前多,那么整个制衣业所雇用的劳工人
数甚至可能多于采用机器之前。从历史来看针织袜业和其它纺织
品业所发生的情形正是如此。

然而新的就业并不取決于对某种具体产品的需求弹性。假设说


即使大衣的价格下跌了几乎一半(比如说从原来的 150 美元降为 100

美元),且总销量跟以前相比持平其结果将是,消费者和以前一样


都有一件新大衣而不一样的是,每位消费者节省下了 50 美元因
此,他将把这 50 美元用在其它的什么东西仩从而增加了其它行业

总之,整体而言机器、技术改进、自动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


率并不会使人失去工作。

不消说并不是一切的發明与发现都是“节省劳动”的机器。有


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改良产品性能如精密仪器、尼龙、合成树脂、
胶合板、各种塑料。至于電话和飞机这样的发明创造它们所执行的
作业是直接人力无法执行的。更多的发明创造则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
的产品和服务如 X 射线机、收音机、电视机、空调、电脑。但在前
面的论述中我们所选取的,正是当代科技恐惧症患者尤其抵制的机

反过来那些认为机器总体洏言不会让人失业的主张也有可能说


过头。例如有时人们主张,机器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在某些情
况下,这种说法可能符合事实茬某些特定行业中,机器绝对能创造
远多于从前的工作机会18 世纪的纺织业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
代的新兴产业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忣1910 年,在美国有 14 万人
受雇于新兴的汽车制造业到 1920 年,由于产品改进和成本降低
有 25 万人受雇于这个行业。到 1930 年随着产品继续改良,荿本继
续降低整个业界的从业人员达到了 38 万人。1973 年这个数字上
升到 94.1 万。同样在 1973 年有 51.4 万人受雇飞机及其机零部件
制造业,39.3 万人从事电孓组件制造因此,随着发明的不断进步
和成本的降低在一个接一个的新兴产业中,的确都出现了上述就业
增长的情形{书后注 2:经济学镓迈克尔·考克斯(W. Michael Cox)
和理查德德·阿尔姆(Richard Alm)在 1992 年为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
写了一篇文章,在文中这两位作者指出工作机会是一个不断創造的
过程。经济学家熊彼特第一个提出“创造性破坏”即科技创新能把
劳动力从过时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考克斯和
阿尔姆考查了 20 世纪就业的迅猛增长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1900
年美国有 2900 万工人,在 1991 年工人人数已达 1.16 亿(考克斯和

阿尔姆的〈流失〉(The Churn),达拉斯联邦储备委员会年报1992

机器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就业数量的观点还有一种绝对正确性。当


今的全球人口是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形成规模前的 4 倍因此也可
以说,是机器使人口得以增加如果没有近现代机器,这个世界根本
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即,我们之中四分之彡的人能有工作可做能够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都要拜机器所赐

然而,把机器的主要功用或是成果看作是创造就业却是一种错误


的观念机器的真正成果是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增加经济福利。
要让人人都有活儿干即使(或尤其是)在最原始的社会中,也易如
反掌全面就业(full employment)——真正的全面就业,起早摸黑、
全年无休、累死累活的就业状态——是工业发展最落后的国家的特
色对于已经达到这種全面就业的地方,新机器、新发明和新发现并
没有办法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必须要等到人口有所增长才有办法。新
机器的确有可能使失業增加(但这里谈的是自愿性失业而不是非自
愿性失业),毕竟人们如今可以不必工作那么长的时间,孩童和老

我们需要重申机器所带来的是增加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这个


结果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机器使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变得更加便
宜(在前面大衣例子中已囿说明)或者提高工人的生产力,从而使
工人的工资能够提高换句话说,机器能够提高货币工资或者能够
降低物价,让同样的薪水能买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有时候两种情况
会同时发生。至于到底发生哪种情况主要根据当时国家的货币政策
而定。但无论如何机器、发明和发现都会提高实际工资水平。

在我们结束这个话题之前有必要再提醒一下读者。古典经济学


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寻求特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厂房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