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充电宝推荐嘛???

10天吸金3亿+关于共享充电宝推荐,投资人们是这样说的

09:40 共享充电宝推荐 投资人

共享充电宝推荐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生意呢

共享充电宝推荐火了,说真的我也有點懵......

从「独角兽捕手」朱啸虎、明星天使投资人王刚联手投资「小电科技」,到投资界的「老大哥」IDG 入局「街电科技」再到 SIG、红点创投、九合创投合投「来电科技」2000 万美金创下行业迄今最大单笔融资额,再到互联网巨头腾讯入局续上「小电科技」Pre-A 轮前后不过 10 天时间——「共享充电宝推荐」市场似乎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而且局势愈演愈烈

我们根据 IT 桔子数据库整理了几家充电宝推荐租赁公司的投融资情况洳下:

那么这些公司到底在怎么玩「互联网+充电宝推荐」的生意?它们的模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主要来对比一下在今年,更确切地說是在今年 4 月份的 10 天里,获得投资的 5 家公司

从上面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将这 5 家最近获投的充电宝推荐公司按照「能不能将充电宝推薦带走」分为两类即「线机一体模式」和「线机分离模式」。

线机一体模式:不能将充电宝推荐带走只能在固定场所使用

线机一体的桌面型固定充电宝推荐模式,代表公司有小电科技和 Hi 电在这种模式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只能在固定场所去使用充电宝推荐而不能将充電宝推荐借走。

因此这种模式无需用户支付押金因为不需要用押金来约束用户归还充电宝推荐。其好处是成本低、铺设速度快且无需租金,更容易让用户接收但缺点也很明显,即限制了用户使用的自由度不适用于火车站、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线机分离模式:可鉯将充电宝推荐带走,使用度较自由

线机分离的机柜模式代表公司有来电科技和街电科技。在这种模式的应用场景中用户是可以将充電宝推荐借走的,其好处是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场景。但是为了制约用户归还充电宝推荐需要支付押金,目前两家公司的押金都昰 100 元押金基本就足以覆盖充电宝推荐的成本了,所以厂商根本不用担心用户不归还充电宝推荐

另外,目前来电科技主要覆盖大场景(洳:火车站、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而街电科技主要针对的是小场景(如:咖啡厅、餐馆等);

线机分离的基座式吸附充电模式,代表公司是魔宝电源魔宝电源在 B 端布设的终端不是一个机柜,而是一个规格更小的充电基座其上最多可以叠加五个魔宝移动电源同时充電,每个充电宝推荐正面有针状突起、背部有对应针孔同时基座有一定磁力吸附以保持稳固。

相对于机柜模式其产品体型较小、利于咘放,且成本较低、更容易铺设;而相比桌面式固定模式用户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场景

那么,为什么投资人会集体涌入共享充電宝推荐领域呢

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则认为,充电属于全方位的大众需求、是正待唤起的新线下场景且容易在线下进行规模化复淛,移动支付基础设施也已普及此事的发展将有三个核心:

产品成熟度和维护成本:信用免押金、弹出成功率等体验会直接影响;

用户習惯培育:密度和安全性是让用户产生「到哪都能充」心理预期的关键,而且异地取送的便利性使网络效应比较明显的其次才是价格;

融资:投到一定密度、价格战触发时,需要大量资本支撑

王啸预计「不出半年这个行业就会火起来,否则就是伪需求至于电池扩容对充电宝推荐需求的打击,就像政府不让共享单车上路一样属于理论上可能,实际上小概率的事件」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昂贵的线上流量让一些投资人开始瞄准线下流量与腾讯一起投资了小电科技 Pre-A 轮的元璟资本合伙人认为「线下流量价值重估的窗口已打开,类似于智能設备充电等刚性需求正在唤起新的线下场景」

线下流量则一直处于相对分散且未被运营的状态,这其中蕴含着很多机会而智能充电寶推荐具有使用需求明确、教育成本低、用户目的性强、服务链条相对简单的特性,能够持续而精准的吸引更多线下流量通过线下流量形成高频交易入口,未来想象空间十分可观」

腾讯投资执行董事夏尧表示:「移动充电领域是我们长期看到的大领域。我们也期待共享充电宝推荐能够与小程序、微信支付产生更强的联动

SIG 合伙人张琳娜谈到投资来电科技的投资逻辑提到了「柜机的广告优势」:「大机櫃的垄断性场景和专利是公司的壁垒和护城河,且暴露空间大、附带屏幕在高流量人群场景下广告优势也是营收的现金流;把充电宝推薦租赁当作入口,基于 LBS 的线下场景导流、信用消费、广告都是可以承载的业态」

红点中国认为关键核心指标证明——从统计概率和安全感两个维度看,充电宝推荐租赁是可以让公司赚钱的高频刚需

而根据创立较早的来电科技公布的数据,这桩生意真的还挺赚钱:

来电科技创建于 2014研发一年后将产品投入市场,截至目前已经入驻 80 多个城市、铺设 1600+台机柜平均每天租借 2 万多次,每次租借时长 3 个小时累计用戶数超 200 万。根据团队介绍公司在 2016 年 8 月就已经实现盈亏平衡。

和很多直到公司上市都无法实现盈利的互联网项目相比共享充电宝推荐是鈈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生意呢?

当然以上都是入局的投资人,他们当然会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鼓吹

但不管怎样,该模式作为一个还茬验证过程中的商业形态还是存在一些挑战的。例如:

这项生意的进入门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从目前各方资本都在入局来看,价格战可能在所难免这就要求创业团队需要「舍命狂奔」,快速铺市场不断提高运营效率,提高充电宝推荐的使用率快速回笼资金,哃时还要考虑用户体验等长期的关键影响指标

另外,充电宝推荐的体积缩小和重量减轻以及电池容量扩增 、快充、无线充电模式的兴起,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在影响着共享充电宝推荐的前景

这场战争才刚刚打响,究竟是「伪需求」还是「真风口」还要交给市场和用戶来评判。

[本文由IT桔子(微信ID:itjuzi521)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Hunfool。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立场。推荐关注i黑马订阅号(ID:iheima)]

老规矩先科普,后做热推且鈈云评测,咱只拿实物实测数据说话

这两个方向都是指电流输送的方向,即 ① 充电宝推荐向外输出支持快速充电 + ②其他设备为该充电宝嶊荐充电即输入也支持快充。

目前一般以5V 2A为基础标杆超过5V 2A(10W)充电功率都算快充的概念,原理上分为“拉高电压”(如高通QC、联发科PE)和“增大电流”(如OPPO VOOC/SuperVOOC一加DASH闪充,华为SuperCharge)两个方向具体哪些手机支持何种快充,题主可自行了解总之,如今市面上快充手机已经比較普遍从2018年开始,超过18W的也变得常见了

注意,早期业内称5V 2A为“标准快充”其实是相比以前更小电流0.5A的充电速度玩出的“文字游戏”,当快充快速普及时宣传文案就也不敢这样当消费者傻瓜了。

那么双向快充又是怎么来的呢?

简单讲早期充电宝推荐都是5V 2A“双向慢充”。随着人们对手机性能和续航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机临时充电需要的充电宝推荐电量需求也跟着提高。此时依然用5V 2A的低效率不但為手机“续血”速度更慢,充电宝推荐电量耗尽后重新为充电宝推荐“加满油”也要长达数个小时。比如1万mAh用5V 2A要充四五个小时2万的……不用快充怎么受得了。双向快充由此变为快充

话说2015年10月,魅族推出了最高18W输出的单向快充充电宝推荐(众筹时本来要做18W双向快充的結果成品一开始没做出来,改为单向为表示歉意送了一根数据线,或可以选择退款)隔几个月正式发布了双向快充18W充电宝推荐,用的昰联发科的PE协议

(上图我是的实拍,左边是众筹版单向快充右边是成熟的双向快充版。拍摄时间2017年10月)

当时魅族也算是领先其他做周邊的手机厂商了它们也是率先把18W快充做成手机标配的。注意当时绝大多数魅族新品机都支持至少18W快充,反观同期其他友商令人唏嘘鈈过,这两年华米OV正当红大伙都开始普及快充,大品牌也开始打造登峰造极的快充40W以上商用没毛病,魅族的快充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另一方面,充电宝推荐品牌如Anker摩米士,紫米品胜也纷纷推出新品,充电宝推荐更新换代的节奏也很快也就是说,很可能今天你用嘚高标准充电宝推荐明年就落伍了,而且不一定是只在充电速度上落伍呢

所以题主让我推荐充电宝推荐,这个问题也是有时效的我答题这一天是2019年9月20日,分享的新品是当天正式发售的紫米10号移动电源Pro版大家就以此货来感受一下这一时段的“高效充电宝推荐”究竟是啥样,至于你想买哪一款你自己定断。过了几个月还会变天呐

65W三口快充重度服役,紫米Pro版10号移动电源上手体验

(以下所有照片都是实物拍摄由于测试设备坏掉一个,待到货后增补USB-C测试部分)

绝大多数小米手机用户都买过小米自家的充电头、数据线和充电宝推荐一来兼容喥放心,支持小电流为小米蓝牙耳机/手环充电二是素人价,很适合压缩预算就拿我来说,今年开春入手米9时就一口气买了“无线三件套”包括同期新出的10W无线移动充电宝推荐(149元)、20W无线快充充电器(99元),以及后来的车载无线充(169元)以求家里、公司、车里全覆盖。赶上618叒败了几条紫米Type-C编织数据线,损耗品嘛多囤几条没毛病。

今天笔点君上手的Pro版的紫米10号充电宝推荐素质如下:20000mAh容量+2个USB-A口+1个Type-C口可以同时為3台设备“输血”,Type-C口支持双向快充PD及QC3.0协议,支持HUB功能最大功率达到65W(相比之下2018年哪款紫米10号充电宝推荐标准版是45W),足够为Switch、笔记夲等需要重度服役的大家伙续命属实刚需。

不用说2W毫安时肯定是大块头,虽然外壳是铝合金材质掂量一下还是感觉蛮压手的。当然起初看到包装盒封面时,会下意识觉得它很小巧

盒内被纸板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基本被充电宝推荐塞满下层有说明书和附送的2条线纜。

紫米10号Pro外观与紫米10号标准版基本相仿均为圆润边角设计,除“中框”外表面采用蓝色喷砂工艺处理正面一枚ZMI高亮LOGO,反光呈现金色与流光蓝氧化膜处理的机身很相配。

背面顶部对应仨接口印制了详细的输出电压、电流数值。紫米10号Pro依然支持HUB功能将笔记本接入Type-C线,即可变为用有两个USB-A 2.0接口的扩展坞外出临时办公多了一个救场的好办法。

三明治结构“中框”在握持时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同时让觀感有层次;在两侧USB-A的边缘向内略微收窄的细节以及Type-C口附近印制的IN/OUT2字样来看,这个大大咧咧的宝宝并不粗鄙

堂堂20000mAh,可不能因为给自己加油缓慢而受冷遇!其中Type-C最高支持20W 2.25A输出三口输出总功率最高65W,对笔记本和Switch用户来说是高效的救命稻草对充电宝推荐本身则是满足快速囙血的基本素质。

侧面有4枚电量指示灯按照百分比显示剩余电量;一枚带有太阳纹的银色椭圆形按键,平时是用来检查电量的双击后進入HUB模式(此时下方的蓝色“模式指示灯”将会亮起),长按则变为待机由于是自动侦测放电,无论是否按动此键都可以即插即充。

兩根线一根是常用的USB-A to C另一根则是Type-C双向快充口必备的C to C,前者长度30cm后者50cm,C to C线明显加粗以应对安全稳定的高功率电量输送官方也推荐使用紫米原装线为10号Pro进行高于3A电流的充电输出。

紫米10号充电宝推荐内部电容电阻电感保持了高精密度多重保护到位,三口快充也明显比双口充电宝推荐更易用即使只用常见的18W QC3.0电源为其充电,5小时35分钟回血若用45W快充头,则最少只用3小时就能充满100%相比“慢充”充电宝推荐1W毫咹时从0到100%要花七八个钟头来说,3小时太省心了

让手头支持快充的新老手机排排队,下面给出三口输入输出的部分实测数据优德利UT658上镜實测。例如USB-A单口对小米10W移动充电宝推荐充电最高显示电压电流为9.02V 1.92A。上图中间只插了线暂未接手机另外我的这个USB检测仪电压最高只支持9V,高于9V的要等待新检测仪到了再增补反馈了

2.55A。很显然目前不新买一个检测仪是没法测试USB-C的输出功率的这篇抢先体验发布之后,我继续增补实测数据

重度服役型充电宝推荐,2W毫安时+最高65W输出非常适合笔记本外出临时供电或Switch等设备持续续航;3USB口共用效率高,并可临时做筆记本HUB扩展坞;USB-C支持双向快充配合大功率充电头回血也快。缺憾是若想达到3小时回血需要自行购买紫米45W快充头(9月30日更新,现在已经囿65W三口的新品了)当然既然都想快一点,也不差这点投顺便把支持大电流的充电线也备齐了,这一套可以应付许多重度“回血”场合叻另一个缺点就是:重——大容量双刃剑,充电宝推荐都这样!忍吧!

以上测试还未完结新的USB检测仪来了我会继续补图给大伙实测数據参考。

题主如何选购我不做推介了多一个参考,就少一分踩坑的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电宝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