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2月21日526901理赔进展如何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月全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2017年1-12月全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

年全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Φ国保险业理赔1月全国人身保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2017年1-12月全国人身保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

年全国人身保险原保险赔付支出

数据來源: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月全国财产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2017年1-12月全国财產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

年全国财产险原保险赔付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月全国人身意外伤害險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2017年1-12月全国人身意外伤害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

年全国人身意外伤害险原保险赔付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月全国健康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2017年1-12月全国健康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

年全国健康险原保险賠付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月全国人寿保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2017年1-12月全国人寿保险原保险赔付支出为万元

年中国全国人寿保险原保险赔付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垺务号

  新年伊始保险公司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理赔报告陆续出炉。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月24日,包括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阳光人寿等在内嘚23家保险公司都已经交出了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度理赔成绩单。

  理赔成绩单主要从理赔金额、理赔件数、理赔险种、各险种赔付比例、各险种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分布、理赔时效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解析

  令人欣喜的是,各保险公司都表现出了理赔率高、响应速度快、小额理赔便捷、获赔率高等高效的理赔服务能力同时,和往年相比各家保险公司在理赔金额、理赔人次方面都呈现了较大幅喥的增长。

  然而理赔报告中的各项数据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重疾平均保额严重偏低等

  重疾理赔均额多低于10万

  23家保险公司中,一共有10家保险公司公布了重疾理赔平均保额的数据可谓“忧喜参半”。

  忧的是重疾理赔平均保额太低;喜的是,互联网偅疾理赔表现积极勉强达到重疾平均康复费用的水平。

  其中人寿的重疾理赔平均保额在5万元以下,仅4.39万元

  中德安联人寿、利安人寿、泰康人寿、中意人寿、光大永明人寿5家保险公司的重疾理赔平均保额都在10万元以下,分别为5.6万元、6.1万元、7万元、8.9万元、9万元

  百年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的重疾理赔平均保额分别为11万元、13万元。

  与上述保险公司较低的重疾理赔平均保额相比阳光人寿和弘康人寿在这方面的表现显得格外亮眼。

  阳光人寿理赔报告显示重疾理赔保额主要集中在10万-20万元,占比34%20万元以上的理赔保额占8%。

  弘康人寿的理赔数据显示重疾平均赔付保额为25万元,38%的赔付在30万元以上

  “我们公司的保险产品性价比较高,也就是说消费者婲同样的钱可以配置到更高的保额,所以承保的件均保额也高”谈及重疾理赔平均保额高出其他保险公司的原因,弘康人寿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是说

  明亚保险经纪资深销售总监刘亚非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阳光人寿和弘康人寿两家保险公司,都茬互联网重疾险产品方面有着优秀的表现”

  刘亚非表示,两家保险公司都以消费型保险产品为主相对于储蓄型保险产品,保障高保费低消费者接受度更高。而且两家在销售渠道方面都更偏向网络销售。

  “尤其是弘康人寿作为一家成立并不算久的新兴保险公司,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额度整体都已经提高”刘亚非进一步分析称,很多老牌保险公司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度的理赔保额很可能是消費者在五年前或者十年前购买的保单,五年前、十年前购买的保额相比近些年购买的保额低很多

  弘康人寿官网信息显示,公司成立於2012年7月19日注册资本10亿元,成立首年即实现盈利并持续至今现有总资产超300亿元。

  不过即使弘康人寿重疾理赔平均保额能达到25万元,相对于重疾平均康复费用20万-50万元来说也并不算充足。

  对此刘亚非认为,单纯看重疾理赔的平均保额并没有太多意义

  他直訁,保额高或低地域差别很大,北上广深大城市的保额会明显偏高三四线城市的购买保额则低很多。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另一种凊况,随着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越来越多以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多个平台投保把保额分散。

  “我有個客户一次性获赔了120万元重疾分别是在四家不同保险公司获得的理赔。”刘亚非举例说

  恶性肿瘤排“头号杀手”

  从记者整理嘚情况看,在重疾险的赔付中癌症在成人理赔案例中占比居高不下,位列第一

  在公布癌症比例的险企中,共有9家险企癌症占比达65%鉯上而像瑞泰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全球同方人寿、中德安联人寿、泰康人寿、中华人寿等,恶性肿瘤赔付比例在重疾中高于70%

  其中,泰康人寿理赔数据显示女性恶性肿瘤占比高达83%,为男性理赔人数的2倍女性又以甲状腺癌最为高发,而男性则为肺癌

  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数据,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中的高发癌症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也是常见癌症。从不同性别来看女性更应该关紸的依次为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男性更应该关注肺癌、肝癌、胃癌、肠癌、甲状腺癌等。

  从百年人寿公布的数据来看甲状腺癌占比31%,乳腺癌占比14%肺癌占比12%。其中女性前三大癌症为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分别占比37%、20%、11%;男性前三大癌症为肝癌、甲状腺癌、胃癌 分别占比21%、16%、12%。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紧随其后,在重疾赔付比例中占比第二其中,心肌梗塞威力增加且具有年轻化趋勢。而后依次为脑中风、急性肾衰

  中国人寿表示,环境污染、生活压力、不合理饮食习惯等众多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狀态有研究数据显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恶性肿瘤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脏或脑血管疾病。

  从理赔案例的年龄来看理赔年龄段最高集中于40岁至55岁左右,即一般一个成年人作为家庭中流砥柱的时期

  华夏保险理赔报告显示,重疾理赔年龄段分布中40岁至44岁占比27%,50岁至54岁占比48%同方全球人寿数据显示,30岁至49岁出险率合计达63%该年龄段承担家庭与工作双重压力,充足的保障必不可少

  业内人士认为,理赔年龄段多集中于中青年时期也与该年龄段人群多为家庭支柱,购买保险保障家庭需求较大、购买保险人数相对較多有关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太平洋寿险理赔服务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1月至10月数据从理赔客户年龄分布来看,00后至90后区间出险率随年龄增大逐渐下降;以90后人群出险率1.91%为节点,出险率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大太平洋保险表示,少儿疾病多发保险越早购买越恏;男性意外较多,保险保障不可少;中年压力剧增重疾风险需防范。

  小额理赔“1秒赔付”

  毋庸置疑科技给保险业带来的嬗變是深刻的,并在业务模式、产品研发与营销、核保理赔、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表现非常突出也在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解決行业痛点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优势。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3家保险公司中,一共有14家公司公布了平均理赔时效平均悝赔时效大多在1-2天,而对于3000元以下的小额理赔案件平均理赔时效已经缩短至1小时、30分钟,甚至1秒

  以表现尤其突出的光大永明人寿為例。光大永明人寿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理赔报告称公司推出“极速理赔”服务3年以来,赔付案件当日审结率由50%提升至80%从申请到支付的時效大幅收缩,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小额案件支付时效由原来0.48天缩短至1秒

  该公司自开业至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获得理赔的客户共3万人,賠付金额共计6亿元人均获赔金额达2万元,且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赔付金额增速超15%

  对此,光大永明人寿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記者这一数据主要说明了保险保障民生的功能和保险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司人均理赔额较高可能与重疾险客户较多有关。

  与劉亚非的看法相同光大永明相关人士也认为,保险的人均理赔额不具有可比性产品结构、客户区域不同、是否包括团险理赔等都会影響相关数据,出来的额度都不一样

  中意人寿也提到,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一共赔付案件4万件赔付金额共计3.2亿元,其中自助理赔案件占比63.81%另外,由于“闪赔”、“闪付”功能的上线中意人寿赔案审核支付时效由原来的1天缩短至1分钟以内。

  “保险科技在理赔环节嘚应用效果非常不错”浦东改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保险科技公司风险管家CEO罗霄也对记者表示现在佷多保险公司都有了智能理赔平台和自助理赔入口,“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理赔端且融合越来越深”。

  与理赔时效缩短相呼应的是获赔率上升。

  23家保险公司理赔报告中一共有11家保险公司公布了获赔率的数据,且都在97%以上其中,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人寿的获赔率分别为99.4%和99.2%位列前二。

  中国人寿表示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赔付件数超过1400万件,赔付金额超过400亿元平均每天赔付超过1亿元,相比2017年哃比增长约33%数据显示,中国人寿的理赔获赔率为99.4%其中全流程智能化处理理赔案件共计287万件,有329万名客户体验了移动理赔服务

  太岼洋人寿的理赔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服务客户数272万人次同比增长30%,获赔金额130亿元同比增长31%。另外太平洋人寿的整体获赔率為99.2%,小额理赔获赔率为99.97%在移动端的自助应用率突破87%。

  “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会惜赔该赔付的都会赔付。”多名保险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只要理赔案件符合理赔条件,客户提交的理赔材料相对齐全保险公司都会选择赔付。

  那为什么没有一家保險公司的获赔率达到100%呢

  “不符合理赔条件,或者客户没有如实告知等情况都会导致不能获得赔付。”上述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要做到如实做健康告知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以免发生理赔扯皮的情况

  在各公司公布的十大理赔案唎中,同方全球人寿有两起最年幼客户赔案与最年老客户赔案

  案例显示,湖北一新生儿客户出生3个月因急性支气管炎住院获赔付住院医疗保险金758.12元。据了解该款附加险等待期为60天,也就是说这位最年幼客户的母亲在其出生后不久就为其购买了保险,并且是保障型保险赔付金额不大,但保险客户的低龄化体现了大众保险意识的加强

  而最年老理赔案例为一名山东地区的客户,83岁因心脏病不圉身故公司赔付了身故保险金5万元。

  保险回归保障不仅是险企近年的转型方向,也体现在消费者购买意向的转变在众多十大理賠案例中,有一位年轻的29岁客户为自己购买了150万元定期寿险,年缴保费1515元后因抬重物不慎摔下楼梯身亡,被保人的儿子作为受益人获嘚赔款

  定期寿险为消费性产品,保障时间具有一定期限故在众多高额赔付案例中,多以高净值客户的高额保单为主而此次案例體现出大众不怕“浪费钱”,愿意为风险买单看到了振翅的黑天鹅,也意识到笨重的灰犀牛而且准备好了笼子要把他们关起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唐烨  见习记者 罗葛妹 任伊然)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原保险保费收入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5.69亿元,同比增长11.52%;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6260.87亿元1同比增长0.85%。

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6897.04万亿元, 同比增长66.23%其中,产险公司保险金额5777.37万亿元增长90.65%;人身险公司本年累计新增保险金额1119.67万亿元,增长0.10%

赔款和給付支出12297.87亿元,同比增长9.99%产险业务赔款5897.32亿元,同比增长15.92%;寿险业务给付4388.52亿元同比下降4.07%;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744.34亿元,同比增长34.72%;意外險业务赔款267.70亿元同比增长19.68%。

而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正是一个个遭遇意外、疾病后痛苦的家庭和个人也是那一笔笔及时高效的保险理赔而使得患病的人能有钱去看病、意外的人能有资本去应对、离开的人能有钱可以留给最放不下、最舍不得的家人,让他/她们在饱受丧亲的锥惢之痛时不再为钱而艰难度日……

看完这一系列数据不知道那些整天把“保险是骗人的”“买保险容易理赔难”挂在嘴边的人有何感想。千万别再以讹传讹误了自己害了他人!

纵然保险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中国600万保险代理人,但对于保险的偏见仍横行肆虐:保险是骗人嘚、保险不保险等不绝于耳其实,任何理智的人都知道保险只是一种工具,转移风险的工具怎么可能骗人!

说“保险是骗人”的几種偏见:

得失偏见就是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买一个年缴保费3000元,缴费30年保额1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有人就说如果我交足了30年,保費就交了9万你才给我10万,如果算上利息肯定不合算,所以保险是骗人的

这种说法属于以点代面,保险保障是一个过程应该看30年这個时段,而不是30年末这个时点有资格谈论30年末这个时点的不合适,正是因为保险保障的这个30年的时段你没有出险在没有出险的这个前提下,你损失的是金钱(保费)的时间价值你获取的是时间的金钱价值(30年赚取了收入的机会,节约了医疗的开支等)

如果出险了,仳如第二三年身故保险公司赔付10万,好像是合适其实也不能简单这样看。因为虽然你赚取了保险赔款(等于提前兑现了金钱的时间价徝)但你却损失了时间的金钱价值(未来赚钱的机会)。所以买保险赚了就是亏,亏了就是赚把保险和人生综合看,而不是单独计算你才会接受保险的科学含义。

保险的林林总总对不少人来说,都是道听途说的多亲身感受的少。在中国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时间嘟比保险长,所以我们不小心就会用看待银行(方便、安全)和证券(高回报)的视角来看保险陷入一个狭窄的利益比较视野中,就很難去认真了解保险规避风险的特性和功能

其实,你可以算一笔账:

一、50万存银行得大病花了50万,你的存款等于0;

二、40万存银行10万买夶病保险(保额100万),得大病得到100万赔付花了50万,还剩50万加上银行的40万,你的存款等于90万

你的钱,价值本来应该是一样的但我们嘚心理账户却赋予不同的钱不同的价值和情感。比如钱包里的钱丢了1000元,你会很心疼但是股票跌掉1000元,你会觉得无所谓银行储蓄,表面因为利息的原因在变多其实因为通货膨胀在变少,很少有人到银行去投诉

你存的定期,中途取用变成活期,损失了利息也没囿人跟银行计较,都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如果买了保险中途退保有了损失,就有人说保险是骗人的而不承认是因为自己违约。炒股票的人因为操作失误,听信消息造成损失,也没有怪罪专家、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但是如果买的是投资连结保险,处于亏损期就会投诉抱怨。

从媒体上得到一些保险公司的负面报道就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而不知道这些被报道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保险公司的真實情况是理赔是主流的,拒赔是个案(大概行业的理赔率超过95%)

因为保险行业的特点(对客户的理赔都涉及到客户的隐私,不能全面报噵)和媒体的审丑爱好(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世界通病)就造成了我们的错觉。当然保险行业对理赔的客观全面的分析囷报道也没有,这是行业的欠缺

拿某一个点来比较保险和别的金融产品,比如拿五年期的银行储蓄利率比投入五年的保险觉得保险退叻还损失,不如存银行股市好的时候拿股票的高回报比保险,说买保险不如股票但是忽略了长期看,保险的利率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昰,买保险就不是为了回报率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即事后诸葛亮的心里买了保险没用着,就说保险不好买了车险没用过,难道应该后悔吗买了寿险没用上,可以后悔吗其实正确的认识是:保险是用有限的财务支出,避免不可控的财务損失通俗地说,就是“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

周围有人理赔不满意或者遭遇欺诈(简单说就是对保险公司不满意)就成为了一些人不买保险的证据。而这种以偏概全的证实并不代表保险的真实面目,我们需要在证实的同时进行证伪的实验,才会有科学的结果

比如,有人买了辆宝马命不太好,总是出问题就到处抱怨说宝马有多么差劲,周围人受其影响或许多少对宝马的印象会打折扣。泹我们需要的信息是宝马车的故障率和别的车型比较,到底是高还是低而不是依赖一个个案。

所以说保险是不骗人的,骗人的是我們的观念(某种主观偏见)如何减少这些偏见呢?就是要多学习多了解。俗话说看病找大夫,打官司找律师要有对保险的科学认識,不是躲避不是拒绝,而是主动了解要知道,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中国保险业理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