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这块电池充电原理怎么弄

UnA6是给航模电池用的充电器不同於其他串联平衡充,它采用的是独立充电原理既对于串联在一起的电池分别充电,哪个充满哪个停止不影响其他电池。这种充电器充電速度快但是结构复杂,需要为每一路电池设计一路完整的充电电路因此体积、价格较高。
曾经分析过IMAX-B6的原理这次对UN-A6也分析一下,這两个充电器基本上是两种充电原理的代表
由于原理较复杂,分别介绍
变压器:(黄色)原副边都是带中心抽头的,工作在推挽方式
電感:(黄色)储能电感

P1是电池插头最多能同时充6节锂电池,所以它的型号叫A6不过常用的电池组没有这么多,比如3节也可以正常工作原理图中的电池(如BT1)是个示意,其实就是P1
这是一个标准开关电源电路,为了使贴图简洁图中只画了一路完整的电源电路,即最下媔的那一路同样的电路在这个充电器中共有6路,图中省略了
图中最左边的激励信号来自专用的电源控制芯片TL494,通过两个MOS管(Q3,Q4)组成推挽方式将电源的能量送到高频变压器(T1)。两个三极管(Q1,Q2)是MOS管的泄放电路用来快速关断用。变压器次级通过二极管(D3,D4)全波整流洅经过电感(L1)、电容(C1)滤波,给电池充电原理在充电回路中还串联了取样电阻(R7)和控制开关(Q5),取样电阻将电流、电压值反馈給CPUCPU再结合事先设定的参数调整TL494的激励信号,使输出达到设定的数值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对于取样电阻如何将电流、电压值提供给CPU的後面还会进一步分析。
控制开关使用了和推挽电路同样的MOS管当变压器正常工作后,通过另外两个二极管(D9,D10)整流后控制MOS管(Q5)导通形荿充电回路,电池开始充电这个电路的作用可能是防止电池短路或者反接,起到保护的作用

图中测试了TL494推挽输出的波形,黄色和蓝色汾别对应两个推挽管的激励电压可见信号是交替出现的。


另外还对比了两种不同充电电流下的波形测试电流分别为0.5A2.5A,可见电流越大脈宽越宽

图中右下角三极管Q8受光耦U1的控制起开关的作用,将电池的电压加到电阻R16
实际充电器应该有6个电阻,图中只画了3个分别对應每一路的放电,由于是采用固定阻值的电阻所以对于不同电流的放电只能采用PWM方式模拟,示波器显示的是实测的不同电流(0.2A1A2A)对應的波形可见电流越大,开关导通的占空比就越大
光耦的源端统一由主板上的CPU控制。只是主板上的CPU过来的是一个串行信号这个信号洅由另外一个CPUSTM 30F030)转成并行信号来分别控制光耦。

由于这个放电的电流是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实现的并不是测得的实际电流,当電池的电压变化时平均电流是否也会发生变化不得而知。这个做法不同于B6充电器采用MOS管恒流的方式不清楚软件会不会采用根据判别电壓来改变占空比,以此来补偿电流的变化的方法
光耦:PS7141-2A (黑色)DIP8贴装,两个光耦封装在一起
由于A6是每节电池独立充电,它的工作方式鈈同于B6串联充电所以需要对每个充电回路单独检测。但是CPU只有一个A/D转换只有一路,各部分取样电阻串联在充电回路中且相互关联(存在电位差),想检测他们必须先将它们互相隔开再通过电子开关分时把他们的信号采集过来才能处理。
在开始具体分析工作之前先說明一下下面两个图的关系:“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可以看成是“充放电电路”的一个扩展,即虚线框中的取样电阻R7R8R9是同一个器件這样画是为了更容易理解。
如图所示每个取样电阻采用了两个光耦隔离,如R7通过U3U2组成的电子开关与其它取样电阻隔开,这样想知道哪兩点的电压就将相应的电子开关打开,这两点的电压差就被送到运放了值得注意的是,采到的信号被同时送到了两个运放是为了测量不同的参数用,有增益的(U9B)是测量电流信号倍数为1的(U9A)是测量电压信号。电路中通过控制不同光耦的通断就能把所有电池的电压、电流信号都采集到了这也是这个设计的精华所在。

四、液晶显示、按键电路


液晶显示屏:只有数段显示带背光,显示每一路的电压、电流值还有和充电器相关的信息:输入电压,工作模式计数器,蜂鸣器具体见第一张通电后的外观图。
按键:4个按钮从左到右分別为:选择+,—开始
液晶显示板是个单独的pcb,通过8芯单排插针和主板连接液晶显示字段控制有一个专用芯片,在这个板子的背后型号略。
单片机为ST公司的通用CPU优点很多可以有大量资料,就不介绍了
这里仅列举一下它用到的I/O控制:
13路光耦:6路电流(6*2),1路最高点電压S6
6TL494C:通过PWM方式和积分电路接到TL4941脚,改变其输出脉宽
         以上为UnA6的详细介绍,电路图是通过实物扒出来的并不完整,器件序号与实粅也不一致仅用于分析原理。

人可以制造的东西修也是肯定嘚,但电瓶修复并不是那么简单

  1. 过充电修复的原理。过充电的副反应会使电池失水是否有反映取决于充电电压,反应速度(失水量)取决于电流如果采用微小电流的过充电,对电池损伤不大还可以实现过充电修复。这就是基本的原理

  2. 电池的化成过程和电池的初充電过程,需要过充电和过放电来形成正极板阿尔法氧化铅和贝塔氧化铅的树枝树干形状的排列。

  3. 不采取相当的措施进行过充电修复对電池的寿命会带来损伤,这是勿庸置疑的应活学灵活应用.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細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池充电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