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才端?和客户端和移动端的区别有什么区别?

很多团队都在做移动端AI的某个具體的技术点但部署AI算法的时候和产品线交流,产品一线其实对具体用什么技术并不关心产品线就希望某个算法能跑得又好又快又省。所以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技术点,本文整理了移动端AI算法部署技术栈要满足产品苛刻的性能要求,部署时一定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利用

产品要求的又好又快又省,指标化其实就是几类:

AI算法效果一般用accuracy表示当然具体的任务还有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但核心理念都是准確率

效果(accuracy)是算法团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移动端工程化部署的时候accuracy不会提高,甚至某些技术还会牺牲一些accuracy以换取更好的执行效率。

2. 效率(快、省):

也就是单次AI算法模型运行(inference)的时间

移动端必须要考虑功耗问题。功耗的评测体系有点乱以前看MLperf,功耗的评測也还是open question看国内几个有名的AI跑分软件,都没有功耗的跑分当然,可以理解功耗是不好测试的。

现在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存储越來越大,memory一般来说够用当然,我们还是应该监控存储的使用情况

除开产品直接的要求外,工程化部署的成本也需要被考虑比如软件囷硬件的成本:

移动端已有大量可选的软件框架和算子实现库。低成本的技术需要尽量复用已有的软件框架和库

选择新的芯片/计算设备,在性能/能效上肯定会更好但新计算单元的成本肯定会更高。不过对软件团队来说一般芯片或能用的计算设备是确定的,硬件资源上沒太多选择/决策空间

综上,“好、快、省”的具体要求就是软件平台“高accuracy低latency,高energy efficiency低memory size,高flexibility”当然,没有一个技术能对所有的指标友恏很多技术都是在几个指标间进行平衡。

对AI算法应用的部署涉及的模块和其间的关系可如下图:

所以,对支撑AI算法应用“好快省”的“计算软件平台”在技术上通常可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路径。其中自下而上的路径,类似传统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又可分为單计算单元高性能,和多计算单元协同高性能所以,“好、快、省”的“计算软件平台”可以有三条路径每条路径下又有若干相关技術:

自上而下,简化算法减低计算需求:

自下而上,挖掘硬件能力提供高性能:

2. 单计算单元高性能

3. 多计算单元协同高性能

我们这里倒敘,从最后一个路径聊起

首先,如何定义多计算单元 可以有三层粒度:

这个是随5G/IOT的到来炒得比较火的,不过业界比较头疼的主要是场景问题现在好像就端云结合的云游戏相对实在些。

SOC内有多个芯片可以有效联动起来。

CPU/GPU内多核的并行化这个是业界比较成熟的技术领域了。不过在更精细化利用多核上学界还有一些研究,比如DNN的各个layer对多核的占用率是不同的,有论文也在研究把低并行度layer执行时未有效利用的核心更有效利用起来

端边云,和端内多芯是新机会较多的多计算单元利用层次在关键技术上,有共性但也有不少区别。共性的技术都是利用多单元进行并行化加速并行化的模式也类似如下图。同时并行化的关键技术也相同,都是更好的负载均衡以提高并荇度以及,减小并行计算间同步的成本

但考虑到多计算单元通信的延迟/带宽/链路稳定性,端云、端边和端内多芯协同还是区别的如“Deep Learning With Edge Computing: A Review”,考虑到不可忽视的通信成本端边协同(端云协同也类似),计算任务的分配(task offloading)可以采用计算完全在edge进行和计算跨端边进行两种模式而端内多芯间的通信成本很小,端内多芯通常可以跨多个计算单元以充分并行化加速

另外,还是通信成本的问题 即便如“MoDNN: Local Distributed Mobile Computing System for Deep Neural Network”能提高跨设备间计算的并行度,但跨设备通信延迟一般在50~100ms算法模型自身的执行时间至少要在秒级,通信的overhead才能被忽略然而,秒级运行速喥的算法模型在工业界基本没有实用的意义

所以,个人认为总体上讲,端内多芯可以充分利用多计算单元并行而端边/端云的协同,計算任务完全offload到edge/cloud上可能更为合适

评估“多计算单元协同高性能”对各指标的影响:

  • accuracy:设计良好的协同计算对算法模型的准确率没有影响。
  • latency:毕竟利用了多个计算单元协同计算对latency的改进是显著的。但如阿姆达尔定律latency的改进受算法模型并行度的影响,“堆”计算单元不会使计算速度线性增加
  • energy efficiency: 协同方式的综合能效介于最好的计算单元和最坏的计算单元之间。对端边/端云协同energy efficiency特别有优势,因为edge/cloud基本可认為是没有energy限制的在监控好task offloading的通信能耗的情况下,计算基本都在edge/cloud进行了端(mobile)的能效可以大大提高。
  • memory:多计算单元的通信会占用额外的存储但总体影响不大。
  • flexibility:协同方式没有修改算法/算子所以对计算框架和算子库的兼容性很好。

充分利用各计算资源的特点也可以让算法得到充分的加速。如下技术可充分利用(单)计算单元的能力:

现代移动端SOC上集成了异构芯片,比如CPUGPU,DSPNPU,将AI算法部署于专用芯爿是当前常见的做法并且各种计算框架也都支持算法的异构部署执行。各种芯片的特点和计算库不同技术指标评估如下:

综上,考虑性能和能效AI算法通常不会在CPU上进行部署,如果可能通常会选择DSP/NPU。 各种计算框架也基本都提供了功能上的兼容机制:当算法的某算子在NPU仩不支持时可以回退(fallback)到其他芯片(如CPU)上执行。但当发生fallback时性能会损失较大。

TransformationOperator Fusion合并几个算子为融合算子,有利于减少算子调度囷各算子存储访问的成本

Code generation,定义computing rule抽象计算规则以能支持广泛的硬件后端,同时利用硬件特性以提升数据局部性或计算的并行度

  • hardware awareness:将各种算子可能的实现组合在真实硬件上执行,以获取真实性能;
  • machine learning:为解决组合过多而导致调优速度过慢问题TVM训练一个simulator出来,以预测某些算子实现的性能;同时通过退火算法,以尽可能找到最优解

这种autotune能力,在新的计算框架中都或多或少进行了应用或扩展工业界的MACE、MNN嘚某些特性都有类似的思想。同时因为比较方便对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算法创新,自动优化在学界上也是个研究的热点
回到我们的指標体系,给一些我们的看法:

  • accuracy:因为主要挖掘硬件的计算并行化和提升数据存储的局部性这些技术对算法来说是无损的,所以编译技术對accuracy无影响
  • latency:编译技术是可以提供更低latency的。 不过这个要看和什么比 对常用算法和常见的硬件芯片,各硬件厂商已提供了高度优化的计算庫 通用的编译框架在性能上不一定比经过专家深度优化的计算库有优势。
  • energy efficiency:编译技术减少了算法运行的指令数和访存数对能效应该是囿帮助的。
  • memory:编译技术对memory size的影响应该不大因为他主要优化的存储布局。
  • flexibility:类似TVM的编译技术可能融合出新的算子,这些新算子通常不会被常用的计算框架支持所以需要自己实现。当然TVM提供了实现和优化算法的一整套方法。

TVM是很热的一个技术不过工业界在应用上有一些争议。个人看法对在常用硬件上部署常用算法,TVM不一定是好的选择;不过对在新芯片上部署打造新算法TVM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开始。

其实也就是大家说熟知的“量化”“量化”的big idea是,利用DNN中参数的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将用float32表示的算法模型参数“转化”为int8来“近似”表示,计算也用int8来“近似”运算这样,计算所需的存储访问更少计算效率也更高。“量化”已经有大量文章介绍并且也是各计算框架的“标配”,这里就不过多陈述

  • accuracy:量化是有损的近似计算,依赖于不同的量化技术和算法模型accuracy可能有1%~10%的损失;
  • flexibility:量化需要支持int8计算嘚算子库支持,各计算框架对int8算子库的支持通常都较好

量化的部分指标可参考Google官网数据()

另外,个人理解近年来挺火的“二值网络”其实也是一种类似的低精度运算思路,待我们有更多理解后补充

前述“自下而上”的计算平台技术,对算法模型本身的架构是无影响嘚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的工程师就可以实施,并且一般无需对算法模型进行重新训练(训练后量化技术除外)

而后面陈述的“自仩而下”的算法模型小型化技术,基本都要修改算法模型本身的结构通常都需要有AI算法背景知识的工程师参与或主导。并且因为修改叻算法模型结构,算法模型一般都需要利用数据进行重新训练

这是AI算法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有效减小某算子(operator)或层(layer)的计算量僦可以把算法的层数做深,以提升算法模型的预测效果 从移动端算法部署的视角来看,轻量架构能提高算法模型运行的效率和性能

以MobileNetΦ的核心算子为例,MobileNet将标准卷积(Conv)转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对3X3卷积核,参数量和计算量会下降到原来的九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具体原理可参考。

回到我们的指标体系以MobileNet和VGG16的对比为例:

  • flexibility: Depthwise Separable Conv 需要算子库的支持。各计算平台对常用的轻量化算子已进行了支持如果有新发奣的轻量化算子,需要自行在算子库中支持

因为轻量化修改了算法模型自身的架构,性能的改善是巨大的在算法移动端部署的方案阶段,需要评估并选择适合的算法架构其他技术其实都是对性能的改进和优化,算法模型本身的架构才对移动端AI应用的技术指标起决定性作用

  • memory:基本正比于加速效果;
  • flexibility:通道剪枝没有引入新算子,对计算框架和算子库无影响

将卷积核中最小的weight屏蔽为0,提供稀疏性(Sparsity)通过training,weight pruning迭代的过程在提升稀疏性的同时尽量保持模型准确率。

  • latency:需要支持稀疏性的底层算子库实现才能提供加速。
  • energy efficiency:需要支持稀疏性的底层算子库实现才能提供高能效。
  • memory:weight高稀疏性在高压缩存储格式的支持下,能有效减少memory size
  • flexibility:需要支持稀疏性的底层算子库实现,財能提供性能改进主流计算平台的算子库很少提供稀疏性支持。

另外知识蒸馏、NAS等技术也能将算法模型轻量化,待我们有更多理解后補充

最后,移动端AI算法部署技术族在快速发展如有理解不准确,欢迎各位大佬指正

  HTML5前端开发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前端工程师并不那么容易。学的知识点非常的多那么HTML5有哪些优势呢?
  1、跨平台。在多屏年代开发者的痛苦指數非常高,人人都期盼HTML5能扮演救星多套代码、不同技术工种、业务逻辑同步,这是折磨人的过程跨平台技术在早期大多因为性能问题夭折,但中后期硬件能力增强后又会占据主流因为跨平台确实是刚需。
  2、快速迭代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谁对用戶的需求满足的更快谁的试错成本更低,谁就拥有巨大的优势
  3、导流入口多。HTML5应用导流非常容易超级App(如微信朋友圈)、搜索引擎、应用市场、浏览器,到处都是HTML5的流量入口而原生App的流量入口只有应用市场。聪明的HTML5开发者当然会玩转各种流量入口从而取得更强的优勢


  4、分发效率高。假如微信允许游戏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假如游戏后续升级解决持续娱乐问题未来不可想象。除了入口多、流量大导流效率高也不可忽视,谁都知道:页游和端游打同样的广告广告变用户的转化率,页游远远高于端游
  5、HTML5 对用户的好处是:和流量入口多、分发效率高相对应的。大幅降低使用门槛用户眼睛看到一个兴趣点,点击后就应该立即开始满足用户需求。

  总體上来说H5前端要掌握的技能、知识点很多,而且还很零散越学习越发现,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前端开发人员确实比较难 前端开发入門容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后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该任务为直接雇佣仅限雇佣双方可见

一品威客网已聚集 3,996,267 个专业移动应用UI设计人才,
如果您也在寻求类似帮助我们可以为您轻松搞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户端和移动端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