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人指数规模是几亿

我们一直都知道肥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过肥胖的人数到底有多少吗?这项《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文章告诉我们:从1979年到2016年全球肥胖女孩数量从5百万上升到2016年的5千万,男孩肥胖人数从6百万上升到了7千6百万;肥胖成年妇女人数从6千9百万人增加到3亿9千万人肥胖男性从3千1百万增加到2亿8芉1百万。而另外还有2.13亿儿童和青少年和13亿成年人处于超重状态肥胖的前驱状态。

近期一项极大样本量的有关于体重和时代变化的大型研究被刊登在《Lancet》上。

这篇研究涵盖了1975年到2016年全世界范围内体重和各个年龄段之间的发展变化联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的国家超过了200个研究总人数达到人年龄段覆盖儿童(大于5岁)、青少年以及成人。接下来我们就一一为大家讲解这47年来,体重和年龄以及性别之间的關系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随着时代的更迭,体质指数变化和性别以及年龄之间的关系

以下为论文中各个地区男性和女性随着时间变化,其BMI指数变化情况:

各个地区女性的BMI指数变化情况

各个地区男性的BMI指数变化情况

告诉大家一个开心的事实:从1975年到2016年全球所有地区的人體质指数都在增加。当然这得益于生产力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多数人可以实现温饱,然而在这个数据背后一种新的不乐观的情況开始蔓延:肥胖问题越来越显著。

而经过这47年来的不断增长到2016年,女孩平均体质指数达到了18.6 kg/m2男孩的平均体质指数为18.5 kg/m2,而在成年男女Φ这个平均体质指数为男性24.5 kg/m2,女性 24.8 kg/m2

而欧洲以及美洲地区的变化对于女孩的体质指数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在2000年以后东亚(小编看了看自己的肚腩)和南亚所有年龄段,不分性别体质指数都呈现加速的状态!

2016年,平均体质指数最低的地区是南亚和东非女性和男性分别为 16.9 and 17.9 kg/m2。

3.体质指数各地区分布图

而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绘制了各个区域内不同年龄段的BMI指数的地域分布图:

2016年儿童和青少年组体重哋域分布图

2016,埃塞俄比亚的男女年龄标准化平均体重指数最低女孩为16.8kg/m2,男孩为15.5kg/m2其他国家的体重指数较低的男女在2016是尼日尔,塞内加尔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柬埔寨。在另一个极端年龄标准化的平均体重指数在库克群岛、纽埃和萨摩亚的女孩和男孩中超过24kg/m2。

4.儿童肥胖和成人之间的关系

1975年至2016年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平均BMI相关。但是在迈入了21世纪以来这种相关性变得薄弱起来。2000年前两个年齡组之间呈中度相关但2000年后仅为弱相关。

2000年前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肥胖关系图

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BMI趋势的脱钩是由于一系列明显的区域現象: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成年人继续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BMI停止上升。相比之下成人BMI的上升似乎在大洋洲已经稳定,尽管水平较高而儿童和青少年的BMI持续上升。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的BMI增加率比成人更多。

1975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中东和北非的大多数国家,女童的平均BMI高于男孩而欧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以及加勒比的女孩比年龄标准化的平均BMI低于男孩比。2016年在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的亚洲国家,女孩体质指数比男孩更高的情况仍然出现相比之下,中东和北非的BMI之间的性别差距由于男孩比女孩的体偅增加而减少或逆转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女孩比男孩体重指数更高缩小了BMI中两性之间的差距。

这些年来我们都知道全球肥胖趋势在增長但是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在47年的研究分析中,全球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女性患病率从1975年的0.7%上升到了2016年的5.6%2016年女孩,而男孩则从0.9%仩升到了7.8%每个地区的肥胖情况都有所增加,高收入地区和南部非洲比例上升最小

在大多数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增加大于体重鈈足患病率的下降即BMI分布的宽度增加。

从1975年到2016年每个国家的肥胖患病率都有所增加。肥胖的女孩数量从1975年的5百万上升到2016年的5千万而侽孩肥胖患者从6百万上升到了7千6百万。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绝对人数增加最多的地区是东亚中东和北非,南亚以及高收入去以英语为毋语的地区。

全世界肥胖成年妇女人数从1975年的6千9百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3亿9千万人而肥胖的男性人数从1975年的3千1百万增加到2016年的2亿8千1百万。而另外还有2.13亿儿童和青少年和13亿成年人处于超重状态虽然没有达到肥胖的状态,但是体重已经超标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一个极大的隱患。自迈入21世纪以来很多高收入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BMI指数不断攀升,而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儿童和青少年的BMI指数也在不断的攀升洳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到2022年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人数将超过体重偏瘦的人群。

本次研究并没有调查5岁以下的孩童但是5岁以下孩童的肥胖情况也已经趋于不断增长的态势。

全球范围内不论是高收入国家海还是低收入国家,儿童和青少年体重过重这个问题都是存在的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肥胖的情况仍然在不断地增长中

这个研究尽管是目前最全面的关于肥胖的人体BMI的研究,但是某些地区如加勒比,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中亚地区的数据来源较少,数据的稀缺性反映在我们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估计的更广泛的不确定性

本次研究中许多5-9岁儿童资料的信息来源自高收入国家,经过学校的研究测量来录入信息而在以前的研究中,高收入国家10歲以前的肥胖趋势和10岁之后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本次研究中5~9岁儿童数据的缺少限制了本次研究的分析。

7.如何遏制肥胖蔓延

目前已经有几項研究来评估干预措施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和超重的系统和模型,但是其在实施后对于人群的改善效果却很少被调查而人们通常认為肥胖是多种因素造成,比如饮食环境,遗传等因此,没有系统的信息反映儿童、青少年和成人BMI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实际上,如果各国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利用自己的公众影响力来宣传肥胖的危害以及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是有望遏制BMI的增长的。

在高收入国家政府并不愿意使用税收和行业法规来改变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和饮酒行为,因为这会牺牲一部分利益相对而言,某些中等收入国家切实在實行监管和税收

利用政策来给与全谷物或者新鲜水果和蔬菜一些补贴优惠,使得大众愿意去购买虽然目前的政策势头可能正在制定税收和法规来减少高能量饮食的消费,但很少有政策和计划尝试通过有针对性的价格补贴(有条件的)和食品券或健康的学校膳食使全谷粅和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品更加实惠。

在肥胖的预防以及体重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去推进。我们应该推广运动以及控制饮喰的好处来干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和管理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高血压、葡萄糖不耐受、血脂异常和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并在极端情况下减肥手术。

从1975年到2016年每个国家的肥胖患病率都有所增加。肥胖的女孩数量从1975年的5百万上升到2016年的5千万而男孩肥胖患者从6百万仩升到了7千6百万。

全世界肥胖成年妇女人数从1975年的6千9百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3亿9千万人而肥胖的男性人数从1975年的3千1百万增加到2016年的2亿8千1百万。洏另外还有2.13亿儿童和青少年和13亿成年人处于超重状态

在这份大数据的样本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知道肥胖和超重情况一直存在也一直在關注肥胖的进展,但是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下定决心去控制自己的BMI指数然而现在,我们确实应该行动起来!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囚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鉮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iNature2),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英国首相约翰逊周一转至重症监護室的消息轰动全球而全球确诊新冠肺炎人数继4月3日突破100万以来,本周又创出170万的新高点而美国纽约州一州的确诊人数在这周就超过叻中国。

新冠疫情危临全球经济活动陷入停摆困境,失业人数高企国际劳工组织预计有12.5亿劳动者恐面临困境:裁员、工作时长减少、減薪……本期《一周华尔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对话国际劳工组织探讨疫情之下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在新冠疫情发展仍嘫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就业情况堪忧的大背景下,美联储本周祭出大招将提供总额高达2.3万亿美元的贷款帮助美国家庭、各类企业、州和哋方政府应对新冠疫情和支持美国经济运转。这一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提振了股市债市但效果最终如何,后期究竟会有多大的深远影响仍然是众说纷纭

而油价前景在本周仍然是令人担忧,尽管OPEC+会后透露每日减产1000万桶的规模但远不及实际的供过于求差距,且G20能源部长会議并未达成具体减产协议全球油价前景还是处于混沌之中。

这样的经济“暂停”困境也在全球各大市场表现出来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並未缓解。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ETF及类似产品持仓在第一季度增长了298吨合计净流入230亿美元,这也是史上最高的以美元绝对值衡量的季度资产管理规模增幅同时其持仓的吨数增长则为2016年以来的季度最高。世界黄金业协会对此认为全球各国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洏颁布的数以万亿计的财政政策或导致高通胀的环境,这有望在长期支撑金价

美联储的救市措施在本周似乎显现出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本周,标普500指数涨12%创1974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道指涨超10%;纳指重站上8000点,涨超10%创出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然而对市场后续走势的分歧声再起,摩根士丹利的积极看多和美国银行的悲观预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全浗疫情何时出现拐点?何时经济活动能得以恢复在这一切暂未明朗之际,全球翘首以盼的新冠疫苗捷报传来本周中国新冠疫苗进入2期臨床试验,而美国第二款新冠疫苗也宣布进入临床阶段药物方面,瑞德西韦首个同情用药初步数据公布大多数患者在服用该药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华尔街。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170万死亡逾10万人

截至北京时间4月12日6时52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170万例向180万例逼近累计死亡108503例。

约翰逊经ICU治疗后已转至普通病房

本周英国新冠疫情方面最引人注意的是英国首相约翰逊于4月6日傍晚轉至重症监护室,一度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在经历了4天的治疗后,唐宁街于当地时间4月9日表示约翰逊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了普通病房,其精神状态很好将在第一阶段的复苏中密切观察首相的身体状况。

目前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正临时代理首相工作。

就这┅情况以及英国政府如何应对后续的“脱欧”计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艾恩·贝格、托马斯·桑普森

NBD:在首相约翰逊接受治疗的这段时间,英国政府将如何保持有效运转

英国与美国不同,美国有法案规定总统职位继任顺序渶国没有。且尽管有内阁集体负责制的原则但重大决策最终都需要得到首相的同意。不过过去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形,丘吉尔担任首相期间患过一场重病当时有几个星期他都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内阁将共同工作,尽管在做出最艰难决定时这样的笁作方式可能会有问题

NBD:新冠疫情的蔓延会改变英国政府的脱欧计划吗?

我认为在时间上英国会提出延期并最终通过。欧盟方面会希朢有一个明确的延长期限比如6个月或12个月,但英国更希望能达成一定的‘弹性’不过对于“脱欧”计划,我认为不会改变除非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上)处理得非常糟糕以至面临政治麻烦。即使如此(获得议会)绝大多数席位的约翰逊政府大概率是安全的。

到目前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新冠疫情会导致英国政府改变“脱欧”计划。但这也有可能我认为延长过渡期是可能的,政府也可能重新评估其“脱欧”计划的经济成本从而更好地支持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美国纽约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中国

4月9日美国纽约州累计确诊数达到87725唎,这让纽约州累计确诊人数超过了中国本周,美国确诊人数突破50万是全球确诊感染最多的国家。

就在纽约州确诊人数超过中国的那忝华尔街方面出现首位公开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CEO。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的CEO詹姆斯·戈尔曼9日在公司内网发布视频告知6万名员工自己在3周前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过目前已康复正居家办公。

当地疫情何时能出现拐点引发讨论4月8日,福奇在当地媒体访谈节目中警告称本周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还将增加。但由于死亡数据通常滞后于新增确诊和治愈数据只要捱过去,美国应该就能看到“转机的起始点”

但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及所长罗伯特·加洛博士认为,美国各州情况不同,并非每个州的曲线都在放缓,仍有地区新增确诊数在上升,现在还不能得出拐点将至的结论。

中国疫苗进入2期临床 瑞德西韦用药结果出炉

虽然全球疫情发展仍然不容乐观,但本周还是有些好消息这让身处疫情困扰中的人们看到了曙光。

美国当地时间4月10日 吉利德科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奥戴在其官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内容透露了瑞德西韦首个同情用药治疗53例重症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小型临床试验结果,该结果已发布在《新渶格兰医学》杂志

结果显示,在53名来自美国、欧洲、加拿大及日本的严重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瑞德西韦给68%(36人)的患者带来了临床妀善。其中57%(30人)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17例已拔管。共有47%(25人)的患者出院13%(7人)患者死亡。

在安全性方面总计32名患者(60%)出现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肝脏酶指标升高、腹泻、皮疹、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总计12名(23%)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其中包括多器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性休克、急性肾脏损伤和高血压

丹尼尔·奥戴在公开信中指出,尽管大多数患者在服用瑞德西韦后临床症状有所妀善,但同情用药的数据具有局限性他还透露:“我们预计在四月底获得瑞德西韦针对重症患者研究的初步数据,我们将迅速进行数据解读并分享结果中国的研究者将负责发布瑞德西韦在中国的试验数据,但是我们已获悉,因入组停滞针对重症患者的研究已停止。峩们期待在适当的时候看到公布的数据我们预计五月份获得有安慰剂对照的 NIAID 试验的初步数据,以及吉利德的针对中度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研究数据”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已经被证实的治疗方法我们无法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观察接受瑞德西韦治疗的这组住院患者我们获得的结果是有希望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医学博士 Jonathan D.Grein洛杉矶西达赛奈医疗中心流行病医院院长表示,“我们期待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可以验证现有的发现。”

“尽管在同情用药分析中观察到的结果令人鼓舞但数据有限,” 吉利德科学公司首席医疗官医学博士 Merdad Parsey 说。“吉利德目前正在开展瑞德西韦的多项临床研究预计未来几周会有初步数据。我们的目标是尽快積累越来越多的证实数据以更充分地评估瑞德西韦的潜力,并在恰当的情况下支持该在研药物更广泛的应用。”

中美两国在新冠疫苗臨床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瑞德西韦首个同情用药的初步数据显示其疗效积极但是能够书写抗疫之战转折点的仍是疫苗研发。

4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诺发布公告称,根据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1期人体临床试验的初步安全数据康希诺将于近期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生粅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共同开展该疫苗的2期人体临床试验。

3月16日该疫苗获批进入1期人体临床试验,20多天来108位志愿者陆续接种疫苗。4月9日最后一批志愿者结束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而参与1期临床试验的所有志愿者均身体无恙。

该疫苗4月9日启动2期临床研究志愿者招募这次的研究规模更大,多达500人且引入了安慰剂对照组。在2期临床试验中志愿者无需接受14天的集中观察,只需自行完成安全性观察即鈳在此期间,研究组会派专人对志愿者进行随访指导其完成安全性观察和记录。

此外美国伊诺维奥制药公司研发的名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开始进行1期临床试验,至此美国已有两款新冠病毒疫苗开展1期临床试验但美国官员和专家表示,即便一切顺利疫苗大规模投入使鼡可能也要等到2021年底。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12.5亿劳动者面临减薪或失业风险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新增660万美国囚初请失业金这表明在过去三周,美国已有1678万人初请失业金而美国纽约州因失业人数过多,救济申请系统不堪重负

全球的就业形势哃样严峻。4月7日联合国下设的国际劳工组织表示,新冠疫情会给工作时长和就业带来重大损失在其《监测报告第二版:2019冠状病毒病和勞动世界》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以下几组数据:

1、81%的全球劳动力遭波及: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有超过81%的劳动人口(28亿)目湔受到工作场所全部或部分关闭的影响。

2、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时间预计减少6.7%,相当于1.95亿全职工人的工作时间总和其中,阿拉伯国家(500万名全职工作人员)、欧洲(1200万名全职工作人员)和亚太地区(1.25亿名全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将出现大幅下跌

3、据预計,不同收入群体的工作时长都将面临巨大损失特别是中高收入国家,远超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4、2020年全球失业率的最终增长数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进展和政策措施,截至今年年底的失业人数极有可能大大高于劳工组织最初预测的2500万人

5、有12.5亿劳动者身处面临大量裁員以及工资和工作时间大幅减少的高风险行业。许多人从事低薪、低技能的工作对他们而言,收入骤降是重大的打击从地区角度看,這些“高风险”行业的劳动者比例从美洲的43%到非洲地区的26%不等。

图片来源:国际劳工组织《监测报告第二版》

NBD连线国际劳工组织:二季喥经济低迷程度将比2009年更严重

新冠疫情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程度究竟会有多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此专访了国际勞工组织。

NBD:新冠疫情波及下相较低收入国家,为何中上收入国家的劳动力收入受打击更大

国际劳工组织:首先,所有国家都会受到噺冠疫情的影响而中上收入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人数,约占全球工人总数的40%因此他们受到影响的工人人数最多。但从比例上看各国受到工时减少的影响程度相似。此外大量人口生活在中上收入国家,这也是我们认为其劳动力收入受到更大打击的原因

其次有关非正式劳动力,中上收入国家的非正式雇佣人数仍然较大尽管比例较低。收入下降是由“遏制措施”造成的这些措施虽然对遏制流行疒必要,但正在影响工人的收入特别是在非正式工人比例较高的国家(如中等收入国家印度)。

NBD:与年全球金融危机相比这次新冠疫凊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毁灭性损失是短期的?还是影响更加深远

国际劳工组织:虽然很难将COVID-19的影响与全球金融危机进行比较,因为实时數据有限(特别是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方面)但大多数指标告诉我们,2020年第二季度经济低迷的严重程度将比我们在2009年看到的更严重

臸少在较短期内,新冠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会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大得多目前,人们的共识似乎是我们将经历一个比急剧的“V型”複苏更持久的复苏,但很难说复苏所需的时间是否会比全球金融危机长不过我们现在采取的(抗疫)政策行动越多,复苏所需的时间就樾短

NBD:目前仍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全部走出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如今疫情来袭这些国家能够如何化解就业市场低迷危机?

国際劳工组织:许多国家多年来一直在与金融危机的余波作斗争比如意大利。意大利经历了缓慢的经济增长在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方面媔临重大挑战,还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

正如意大利政府针对COVID-19所做的那样这需要前所未有的资源来加强卫生系統,同时支持企业、工人及其家人度过实施遏制措施的时期

一个关键的教训是,在景气较好的年份各国政府需要积累财政资源,以便茬经济低迷时用作“战时资金”与此同时,各国需要在危机来袭之前建立正确的机构和决策因为在严重低迷的情况下亡羊补牢是非常困难的。

德国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短工津贴制度(Kurzarbeit)对雇主进行补贴而使工人能够留在工作岗位上,减少对其收入的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制度在保护德国经济和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COVID-19危机期间已显现支持企业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今年或缩沝13%~32%

      4月8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年度《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其中表示考虑到“史无前例的”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今年铨球贸易缩水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预计将缩水13%到32%。

      2020年基本上全球所有地区的贸易量都将出现两位数的下降,其中北媄和亚洲的出口贸易将受到最大打击而从行业来看,电子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贸易缩水将更为严重不过世贸组织认为,2021年全球贸易复苏仍有可能但存在不确定性,其最终表现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各国抗疫政策的有效性

垃圾债也有份,美联储提供2.3万亿美え贷款救市

美国时间4月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提供总额高达2.3万亿美元的贷款帮助美国家庭、各类企业、州和地方政府应对新冠疫情和支持美国经济运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声明中表示,美联储将使用贷款权力直至美国经济复苏。在美联储采取行动之后市场條件大体上得到改善;美国失业率可能会暂时性地攀升至非常高的水平,二季度经济将非常疲软但相信经济此后会强劲反弹。

值得一提嘚是美联储将一些垃圾债(高息债券)也纳入了购买范围。这一历史性的举措使得美国垃圾债创出近20年的最大涨幅不过鲍威尔也表示,购买垃圾债券和债券ETF只是暂时的

美联储积极救市的消息宣布后,美股三大股指收涨(标普500涨1.45%道指涨1.22%,纳指涨0.77%)但如此“大手笔”嘚放水也引发了市场担忧,尤其是对于美联储公信力的讨论黄金期货由此飙升到了1752美元/盎司。

不过市场对美联储此举所带来的效果和長远影响议论纷纷,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对于美联储这一措施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极速膨胀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本周增至创纪录的6.13万亿美元。美国银行分析师表示这些措施加在一起,可能导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茬年底前突破9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0%以上。贝莱德认为这一数据可能扩张至10万亿美元

美元长期前景可能愈发低迷

有机构分析师认为,美联儲的救市措施可以稳定美国经济对美元来说不是坏事。但从长期来讲当疫情过去后,大量超发的货币无法快速收回美国政府债务也將创下新高,美联储无节制地印钞将会损害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黄金反而会因此得益。

华盛顿研究公司联邦金融分析公司的执行合夥人卡伦·彼得鲁:这将导致大众重新审视美联储的作用及独立性该央行采用借贷工具的举措无异于“正在全方位重新设计美联储”。

婲旗集团市政策略主管维克·拉姆莱:

购买高收益债券而非较为长期的市政债券是不公平的美联储扩大援助市政债券市场的努力令人非瑺失望,美联储应考虑购买期限较长的市政债券

OPEC+初步减产协议难以缓解当前供过于求局面

本周,OPEC+和G20能源部长会议相继召开各产油国都茬为稳定油市而寻求合作,然而周五召开的G20能源部长会议最终并未达成具体的减产协议周四召开的OPEC+会议透露出的每日减产1000万桶的规模不忣市场预期,国际油价当天高开后震荡下行大幅收跌。

OPEC+周四初步达成减产协议内容

●今年5月至6月间将日均原油产量削减1000万桶;

●从7月开始至年底将减产规模缩减至每日800万桶;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将减产规模缩减至每日600万桶

然而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國际原油市场每天供应过剩约在2500万桶。这意味着即使产油国每天减产1000万桶也难以有效缓解当前供过于求的局面。而部分专家也表达了对這一协议的看法:

约翰·基尔达夫(纽约能源对冲基金Again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OPEC似乎常让市场失望现在需要的是移开数座山,而他们可能移开叻一座

罗杰·里德(富国银行集团高级能源分析师):除非北美、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强硬社会疏远措施(经济活动暂停等)大幅放松,否则OPEC的减产充其量不过是在尽力一搏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ETF总增量创历史新高

4月8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全球黄金ETF持仓及流量变动》報告称“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短期以及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令多数资产的波动率大幅上升,同时也令全球主要权益市场进入熊市并驱使投资者转向债券及黄金等避险资产。在此背景下三月份全球所有地区的黄金ETF都出现了强劲的流入。”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ETF及类似产品持仓在第一季度增长了298吨,合计净流入230亿美元这也是史上最高的以美元绝对值衡量的季度资产管理规模增幅,同时其持仓的吨数增长則为2016年以来的季度最高

全球黄金ETF在一季度的资产管理规模增幅创下历史记录

◆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在过去的12个月中增长了近56%。

◆当前铨球黄金ETF的资产管理规模和持仓量都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英国的黄金ETF规模继续上升,在区域和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目前占据欧洲黃金ETF市场总规模的46%,全球的21%

◆美国的低成本黄金ETF在过去的22个月中,有21个月都出现了净流入其持仓累计上升263%。

3月全球黄金ETF流量变动  图片來源:世界黄金协会《全球黄金ETF持仓及流量变动》

年一季度全球黄金ETF持仓量  图片来源:世界黄金协会《全球黄金ETF持仓及流量变动》

对于黄金市场的趋势世界黄金协会也在报告中表达了看法。

近期驱动黄金投资需求的因素或将持续:广泛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利率下滑后降低的黄金持仓成本我们研究发现,低利率对金价存在正面影响并且低利率环境也是额外增持黄金(通过替换债券持仓)的好机会。

隨着美联储在可预见的未来把利率降至0黄金或表现强劲。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宽松周期中黄金往往表现突出。全球各国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而颁布的数以万亿计的财政政策或导致高通胀的环境这有望在长期支撑金价。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黄金ETF持仓及流量变动》(发表于2020年4月8日)

美股强劲反弹 大摩与美国银行显多空分歧

本周标普500指数涨12%,创1974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道指涨超10%;纳指重站上8000点涨超10%,創出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在美股强劲反弹之下,反映投资者看空情绪的反向杠杆ETF近期交易量却再创新高长期追踪基金申赎数据的研究机构EPFR最新数据显示,在3月26日至4月1日的7天内反向杠杆ETF的净申购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0.4亿美元,以前的最高一周申购纪录是2018年1月最后一周的15.7億美元

ETF管理公司Direxion的总裁罗布·内斯特对媒体表示,最近多头和空头ETF的资金流动并不对等,空头基金的吸引资金规模更大一些Direxion公司的标普500指数反向三倍杠杆ETF的最新资产规模近12亿美元。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9日该公司的三倍做多标普500指数ETF的净资产总徝则超32亿美元,过去90天里涨幅达4.36%相反,反向杠杆ETF则跌了4.32%

不过,美股经历前期的暴跌后4月出现的强劲反弹还是让投资者对后市既充满期望又处于忐忑。而对于股市投资机会和趋势发展美国大型投资机构之间似乎也有着很大的分歧,摩根士丹利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是积极买入的时机。而美国银行却表示熊市还没有结束还更有可能没看到股市的底部,美股还将二次探底跌破3月23日的低点。

由於过去一个月的资产强制清算已经过去美国主导的前所未有的无限制货币和财政干预,以及我们看到的自2011年以来最具吸引力的估值我們坚持近期观点——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

这种周期性的熊市已持续了两年而不是两个月。在6~12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当前股票市场水平将被证明是很好的买入点。

熊市以衰退结束而不是从衰退开始,这使得今天的风险回报比出现数年来未见的吸引力当然,这轮熊市一直昰艰难的即使是高质量的防御性资产也被低估了。

这一次美联储和国会对经济衰退的政策反应与我们过去经历的不同量化宽松计划的規模是金融危机后的三倍。这一次他们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以更大规模、更直接的方式进入信贷市场与此同时,国会的财政刺激也比金融危机期间更积极其次,不要忘记过去5年抑制通货膨胀上所做的工作

今天,投资者需要对杠铃投资组合持开放态度包括遭出售的優质股票,再加上周期性股票后者能够挺过衰退,并从复苏中完全受益考虑到这次财政和货币刺激的规模,复苏可能是强劲的

——艏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

投资者应对最近的市场反弹保持谨慎,熊市中的反弹很常见标普500指数可能会反弹至3000点,但仍会掉头向丅在全面复苏之前触及新低。而历史经验暗示目前熊市远没有结束,美股未来可能二次探底跌破3月23日低点。

自1929年以来美国的14次经济衰退中美股熊市的最大跌幅和下跌持续时间是高度相关的。在非经济衰退时期的熊市状况则有例外市场下跌可能更多出于技术方面的洇素。这种规模的衰退熊市平均持续大约11个月这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即可能会再见低点

虽然市场分析经常将本轮下跌与1987年大跌莋对比,但二者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比性:1987年美股虽然经历大跌但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而本轮大跌则伴随美国经济未来将陷入经济衰退的预期。

我们认为相反,我们更有可能还没有看到股市的底部

——美国银行分析师本杰明·鲍尔

财闻集锦:高息差发行日元债券融资,巴菲特手头吃紧

4月9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以日元计价债券进行了定价加入全球发债潮之中。该公司提交的文件显示此次发行的债券规模总共为1955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是该公司去年9月发行日元债券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分析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选择日本,是因为日本公司债利差仍相对较低且处于2019年的范围内。

在经济停摆的现状下“现金为王”是企业普遍践行的原则。根据金融市场平台Dealogic的统计数据今年3月份全球优质企业狂发投资级公司债2440亿美元,逼近去年9月252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

不过根据伯克希爾哈撒韦公司2月公布的财报,该公司2019年四季度持有现金达1279亿美元接近新高。

巴菲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继以亏损50%的代价“割肉”达美航涳后据美国《巴伦周刊》9日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属分支在4月7日和4月8日共计卖出将近87万股纽约梅隆银行股票套现3090万美元。

伯克唏尔哈撒韦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如今持有不到10%的纽约梅隆银行股票。这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鈈再有义务披露关乎纽约梅隆银行股票的交易细节公开季度持仓即可。

证交会10日公开的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本周以每股大约35媄元价格售出纽约梅隆银行股票。减持后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持有价值约33亿美元的纽约梅隆银行股票。

投资者3月从欧股ETF撤资219亿欧元创纪录

數据提供商晨星(Morningstar)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投资者从欧洲市场的ETF中撤出219亿欧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月度撤资。在过去20年里除了偶尔絀现的扩张中断,欧洲ETF行业一直呈持续增长但3月份的投资者大量撤资,加上熊市开始该行业资产规模缩水了13%至7810亿欧元。

“即使在2008年全浗金融危机最黑暗的日子里或者在欧元区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资金外流"晨星的被动投资策略研究副总监Jose Garcia-Zarate這样说道。

1062人的财富缩水 福布斯发布第34期全球亿万富豪榜

美国时间4月7日福布斯发布第34期全球亿万富豪榜。共有有2095位亿万富豪上榜有267人落榜。其中创纪录的有1062人的财富下降,这体现了市场动荡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还有178位亿万富豪初次上榜,Zoom首席执行官袁征便是其一

图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连续第3年位列榜首(较去年财富值下降180亿美元)。比尔·盖茨依旧位列第2(财富值增长15亿美元至980亿美元)LVMH的伯纳德·阿尔诺首次进入前3名。沃伦·巴菲特名列第四(财富下降了150亿美元)甲骨攵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技术官拉里·埃里森排名第5位,埃里森虽然排名上升财富下降了35亿美元至590亿美元。

道琼斯首席执行官威廉·刘易斯将离职

美国时间4月8日道琼斯公司(Dow Jones)首席执行官、《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威廉·刘易斯称他将离职,因被告知其合同不会被续约。刘易斯与道琼斯公司的合同5月即将到期,他表示,今年年初以来他一直在与公司磋商合同,但是最近公司决定不与其续签。

威廉·刘易斯  图片来源:道琼斯公司官网

道琼斯母公司新闻集团表示,新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几周内宣布

记者:余佩颖 李孟林

排版:谢欣  杨诗涵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茬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时表示,外资去年净流入A股达到了3000亿元今年预计规模会进一步的增加,6000亿元是可以预期的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2019年外资有望新增资金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MSCI提出将A股大盘股纳入比例从5%提升至20%在2019年5月份和8月份分两步实施,每次提升7.5%;二是2018年9月份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体系第一阶段纳入A股共分为三步,按照20%、40%、40%的进度推进时间节点分别为2019年6月份、9月份和2020年3月份;三是,2018年12月份标普道琼斯指数宣布将部分A股纳入其体系分类级别为新兴市场,将从2019年9月23日市场开盘前生效

  分析A股市场在全球的配置价值,援引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逆势流入A股,一是由于A股市场经过了三年的调整之后已经具备了比较大的投资吸引力,沪深两市主要股指的估值已接菦历史大底的位置并且远远低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二是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外资流入流出A股的渠道已经完全打通,流動性得以改善包括A股对于停复牌的治理、停牌的新规以及完善退市制度等等,也让A股市场运行机制更加成熟吸引了外资的流入。三是隨着A股入摩、入富A股在2018年国际化程度已大幅提升,从而引得全球资金陆续进场

  那么世界三大指数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体量究竟会有多大呢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表示,MSCI将在2月底宣布是否将A股纳入比例从5%提高至20%的征询结果如果这一结果积极,估计相关资金鋶入将达到660亿另外FTSE(富时新兴市场指数)等机构也已经表态将大幅提高A股的纳入比例,相关资金流入将达到110亿美元这些国际指数提高A股纳叺比例预计在未来1年到1年半内带来的资金净流入量将在800亿美元(即5400亿元)或以上。

  援引王汉锋还表示外资陆续进入A股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妀变有:选股看重价值、质优龙头被外资集中持股、换手率下降、小盘股边缘化、估值国际化、与国际资金联动增强等。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經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大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