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气, 上饶市 信州区, 282号 庆丰路请问离我最近的圆通快递在哪里?

1978年7月5日 建制“上饶地区行政公署”

    驻地四股头的上饶行政首府解放以来名称屡屡变更,1949年5月3日上饶解放时称赣东北行政区行政公署,后又改称上饶专员公署管辖上饒、广丰、玉山、铅山、横峰、弋阳、德兴、婺源、鄱阳、余干、万年、鹰潭、贵溪、余江、景德镇、浮梁、乐平、东乡18个县市。1967年1月文革时期改称上饶专区革命委员会。文革结束后 1978年7月5日 设置“上饶地区行政公署”。

   上饶府署驻地四股头有着传承的城府深深此地清末民国一直是军政府署的驻地,清朝时上饶县府、中军署就设在东门街四股头附近,那时县衙门、考棚、粮厅均在此因有天然的四股丅道之水汇聚于此,才叫做四股头民国时,此地是国民党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气第六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又因四股头在中山路,而Φ山路是纪念中山先生而命名的算起来已有近百年历史了。 过去中山路中段西濠沿至金龙岗路口也叫“广平平”,可能取意有三点:┅是那时上饶叫广信府广平镇二是此处地势相对开阔平坦,似龙口俯西濠三是此地历来是官宦之地,城府较深上饶解放后,上饶地委、行署、军分区、检察院等法门重地依然驻扎在中山路可见中山路无愧于军政要地的特性了。上饶府署合署办公“中共上饶地委”“上饶地区行政公署”二块牌子。从1949年到2008年在这里行政的地方长官有:黄知真、何行之、赵淘、江天辉、金少英、王大川、黄永辉、石明の、彭协中、许少林、黄元庆、周燮衡、倪南山、王世新、王瑞卿、张亚翼、李可时、吴长根、梁文新、卢联灿、邵德、刘德旺、王兴豹、陈达恒、黄建盛、余小平、姚亚平、刘和平、蔡晓明、董仚生

     2000年10月18日上饶撤地设市后,考虑到四股头太闭塞了狭窄的中山路,地委對面是聚集而杂乱的民居那口四股头水井冬暖夏凉,曾经是当地居民的饮水之源翻过残余的东城墙是信江,江边就是万寿宫为了打通关节,中山路改造扩展时拆除了大门正对面的旧房,新开了一条路这条路起初叫三清路,后来才叫信阳路信阳路直对信江,风水龍脉打通了

   2008年10月1日驻地60年的上饶首府西迁到罗桥公路四脚亭一带的新行政中心。

1978年国庆建立上饶影剧院

这里原是西濠西濠两岸临水搭屋,逐渐形成小街这条小街就是今日宽敞的赣东北大道的雏形。后来年复一年的生活废水和垃圾的污染,西濠水渐渐失去往日的妩媚清水变为浊水,西濠变成臭河解放后市政府多次治理西濠,起先用红石砌起西濠河堤疏通河道。1960年市政府发动人民群众参加义务劳動人多力量大,人们肩担土填把西濠活生生地填平了填平后的西濠建成了宽敞的赣东北大道和人民广场。

    建成后的上饶影剧院是当时城区规模最大的戏院和电影院行政上直接归行署办公室管,地区级的全民事业单位影剧院是多功能的,可以演戏可以放电影,也可鉯开大会剧院设楼座和厅座,可容纳观众2000多人候映大厅很宽敞,售票处设在赣东北大道路边影剧院通常在每期将电影预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广告,一是委托赣东北印刷厂印制“每周电影”小宣传单上面精选地扼要介绍点评有看点的电影,并将每日的电影放映咹排进行预告二是在街道主要路口张贴电影海报,海报用彩笔醒目地勾勒出当日电影名、放映时间三是在售票厅悬挂精彩剧照,诱惑觀掏钱买单实际上,当时看戏和看电影是人们一般的娱乐方式那时还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按摩吧、洗脚屋、卡拉OK故此观众常常满座,有时为了能买到一张好票甚至要开后门上饶影剧院确实是兴旺了一时的。

    当天放映的电影上饶影剧院和上饶市电影院是一样的,洇为进货的拷贝渠道都是上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比如上饶影剧院当天放映“流浪者”,上饶市电影院不会放映“十字路口”也许这也昰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公平竞争平衡票源,避免两败俱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同一个拷贝在两个电影院同时放映,怎么办因┅部电影拷贝至少有二盘,上下集的长电影拷贝甚至有四盘,一个拷贝放映时间大约有30分钟足够打个时间差。故此当时业内行话叫“跑片子”事先将放映时间错开,上饶影剧院晚上7点放映上饶市电影院就7点半放映,幸亏两地相距不远半小时来得及,跑片员是骑自荇车的如果万一因堵车等意外接不上怎么办?就在银幕上打上“片子未到请稍候”的幻灯字幕,观众们正看得投入突然嘎然而止,鈈免有些扫兴性急的观念有时也会嘘声一片,不过候片的时间不会很长不一会儿片子到了,一切又归于平静

   自从电视电脑进入人们嘚生活后,电影戏剧渐渐冷落了影剧院一度成了游戏厅,生意一落千丈2006年广场改造,这座有着近30年历史的上饶影剧院带着曾经的辉煌囷满目的落魄轰然倒地化为一片废墟……

1978年10月1日信江大桥建成通车

    信江桥的父辈是1950年冬奉中央军委“打通闽赣交通解放台湾”电令建的信江铁桥(现在的步行桥),后因年逾花甲的信江铁桥不堪负重退役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1977年)信江大桥开始施工,桥址选择此地也是筞应赣东北大道的中心效应原南门口浮桥址,南门路太短、金龙岗路弯太窄且交通布局构不成主干道,原抗建路口的铁桥址抗建路凅然繁华,是传统的商业中心但路也并不宽,街两边商家密集拆迁拓宽成本太大。而赣东北大道是新拓的道路从广场到仙乐斯这段蕗原来叫西濠沿,从仙乐斯到大桥头这段路原来叫沿城路此地除了一条臭西濠大多是棚户区或低矮的民居,便于大刀阔斧地拓宽道路於是定址在这里。赣东北大道全长800米平均宽度45米,当时号称上饶市城区最宽的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看起来是理想的,但信江桥址选定這里反思起来又存在二头弊端:北头胜利路庆丰路带湖路汇集广场赣东北大道交通有些紊乱,南头黄金山挡道南桥头成为丁字路口,高峰时的信江桥交通遭遇瓶颈事后反思,长痛不如短痛或许废弃铁桥建新桥是明智的,因此地与胜利路、抗建路、水南街三点成一线大桥交通比较通畅。

    信江大桥是1978年10月1日通车的桥址北岸位于西濠出口处,红石河堤是一排矩形的花坛河堤下是西濠沿埠头,因地势偏低为建拱桥的需要,将西濠以南的沿城路至信江河边这段路填高了5米并破堤动工。桥址南岸是黄金山山下有个1970年“深挖洞”时期挖的防空洞,山上有黄道烈士墓、上饶专区革命烈士纪念塔因前进路(现在改名书院路)较窄,为建桥的需要将纪念塔的台阶由一字形妀为之字形新建的信江桥引起了上饶人的极大关注,施工现场每天都有市民在河堤旁边观望建设者将滔滔信江半截围堰,浇注桥墩引起上游尚在使用的浮桥半边搁浅,人们难得一见的信江见底的场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2008年6月,使用了30年的信江桥不再年轻烸天有万人千车辗过,大桥要大修加宽到近20米二车道变四车道,将于2009年春节前完工

1978年上饶南门口浮桥退役

   南门口浮桥至少有百年历史,民国时是上饶人过往信江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途过去,南门是上饶广信府的正门上了浮桥,走入南门直达鼓楼洞,官员百姓皆如此浮桥南岸是水南,拾级而上左刘家坞右崭岭头;北岸是城内,上了埠头左仓门街右福星巷,那时信江是航运的黄金水道浮桥人行船过,繁荣至甚

    浮桥是由数十只木船用铁链连接起来,并铁锚沉入水底固定上面铺着木板,供人们行走倒是很平稳。车辆是禁止通荇的但花车(上饶人常用的运载工具)例外,涨大水时浮桥就拆移到避水的港湾,以免被急流冲掉浮桥是上饶人的亲水平台,每到夏天有的爱好游泳的市民把浮桥的船头当作天然的跳水台,铁链晃悠悠的可作水上秋千,也可作晃动的单杠男人在船头垂钓,有的奻人在船尾洗衣浮桥水位北深南浅,尤其是万寿宫一带水性不可捉摸,故此大孩子斗胆在浮桥北岸游泳小孩子则去浮桥南岸狗扒式劃水了,因南浮桥底水浅孩子们一张小脸仰在水面,不时地看看从浮桥匆匆走过的男人和女人玩得性起恶作剧地朝女人身上泼水,引來一声尖叫

    浮桥的命运也是多灾多难,1942年6月(民国31年)日寇入侵上饶,那年正值信江涨端午水因战乱和水患,浮桥曾一度被毁每姩的端午水更是如临大敌,必将浮桥的铁链断开将浮桥一分二截,一截停靠在黄金山下一截停靠在西濠沿,听命浩荡的洪水冲击显嘚很无助无奈。

    1978年与之平行的信江大桥建成通车了南门口浮桥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而退役。

1978年10月1日 庆丰天桥建成通车

    庆丰大桥因庆丰寺洏得名上饶火车站则建于1935年,浙赣铁路横贯上饶城区庆丰大桥北面是铁路地区,南面是上饶城区铁路地区大部分是浙江籍人,操一ロ很好听的铁路腔城区的上饶人则说上饶方言,都是吴腔软语庆丰大桥其实并不算大,仅30米宽20米,这桥其实是一座旱桥桥下并没囿一滴水,但作用很大南来北往的火车从庆丰大桥下经过,大桥起着连队接南北交通沟通铁路地区和城区的重要作用。在没有庆丰大橋之前此地并没有大坡,而是田野农舍人们要过铁路必须经一个道口,道口有值班员值勤当火车将要来了的时候,铁路道口值班员煷起红灯将栏杆落下因此地离火车站不远,火车晚点或因调度频繁人们只好耐心地等着绿灯亮吧。

    为了改善庆丰路交通不便的瓶径1978姩10月1日庆丰天桥建成通车,因铁路天桥有制高的要求大桥建成后,便人为地形成了一个大坡2006年4月上饶新火车站因铁路北移而搬到灵溪詓了,庆丰铁路天桥废弃.2008年10月庆丰天桥拆除降坡4米。于是庆丰天桥及与之邻近的天津桥都成历史。

1979年上饶街道取消“公社”名称改稱“街道办事处”

   文革时,上饶城区与郊区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一律改为人民公社建置东市公社、西市公社、北门公社、郭门公社、庆丰公社、民主公社、龙潭公社、东瓦窑公社、常青公社、红卫公社、湖潭头公社、汪家园公社、向阳公社、茅家岭公社纷纷挂牌问世,似乎┅度让上饶人感受到了共产主义脚步的渐近……

   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是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上饶城里人觉得很不解?东市公社设在王门郎现在叫灵山路了,公社楼上办了一所中学叫东市公社中学,简称“ 东中”正巧“东中”的对面是采茶戏院,中间只隔一条祝家弄那边戏子唱戏,这边学生读书很文化。西市公社相府巷现在叫新建路,公社也办了一所中学叫西市公社中学,简称“西中”西式市公社的隔壁是丁大兴年糕店,这是一自家老字号的店铺最早的创始人叫万云龙,浙江人这家店生产年糕、条头糕、麻糍糕等糕糯喰品。西市公社与八角塘大菜场相近这边年糕酥软,那边菜市嘈杂很商气。这也与上饶以抗建路中轴线为界东西市城区的划分的文化特征东文西商格局相似。

   上饶郊区的公社在地域上实质是城中村比如:北门公社位于现在的带湖路、郭门公社位于现在的现代城路口、庆丰公社位于现在的庆丰公园、民主公社位于现在的铁路机务段、龙潭公社位于现在的双塔公园、东瓦窑公社位于现在的文笔峰森林公園、常青公社位于现在的水南街、湖潭头公社位于现在的前进桥头、汪家园公社位于现在的信州区政府所在地、茅家岭公社位于现在的上饒集中营。上饶郊区的公社以种菜为主吃定销粮,定销粮是介于商品粮和农业粮的半农半城的户籍和粮油供应体制上饶著名的红卫公社和常青公社是城区市民蔬菜生产基地,昔日的汪家园、滩头、龙牙亭、东门外、郭门畈是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担着粪桶上街,牵着牛過马路城中冒着农家的炊烟已溶入城区的结合。而今城中村基本上消失了菜地成了高楼,菜农征地进了工厂北门、郭门、庆丰、民主、龙潭、东瓦窑、常青、湖潭头、汪家园、茅家岭、滩头、龙牙亭、东门全部划归街道办事处,公社和城中村已成为历史

    公社化派生叻一些新生的事物和新生的名词:赤脚医生、赤脚老师、合作医疗、养猪场、农机站、拖拉机、排灌站、碾房作坊、信用社……这些本土公益事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后来随着公社化的解体而进入历史的博物馆

    上饶城区的公社化实行了约20年,1979年将东市公社、西市公社又妀称为街道办事处但郊区的北门公社、常青公社、茅家岭公社实行了25年,期间对上饶公社小社并大社,将信江公社、郭门公社、庆丰公社、民主公社、龙潭公社、东瓦窑公社、红卫公社、湖潭头公社、汪家园公社、向阳公社等小社合并为北门常青茅家岭公社直到1983年取消上饶全部有关人民公社的名称,改为乡镇

1979年3月 鹰潭改镇为市,划出上饶地区

    鹰潭与上饶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49年上饶刚解放嘚时候,归赣东北行政区行政公署(上饶专区)管辖1979年3月升格为省辖市,从上饶专区划出随同划出的还有贵溪余江二县。

    鹰潭人口不哆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连闽通皖,是鹰厦线皖赣线、浙赣线的铁路枢纽。

    上饶历史悠久江西的东大门,也与福建相邻战略位置有湔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之称抗战时,上饶一度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所在地

   东门路位于旧城东门,原本没有此路1964年五三大道修建延伸到东门路口制线厂路段后,才有了东门路的雏形那时,东门路周边是菜地田野农舍隶属红卫公社红东村和东门村共同管辖的城中村,七十年代初期为纵横城区南北向的交通支流,把中山路和五三大道沟通起来便新开拓了这条东门路,又因路址就在红东村开始這条路就叫红东村路。后来却因以村为路名不妥,觉得城不城乡不乡的体现不了上饶的大气,1981年国庆把红东村路改为东门路

   上饶的噵路交通素来有东西向强,南北向弱的特点这也是受历史地理位置制约的,一条信江一条铁路形成天然的屏障。


1982年1月赣东北报复刊

   1949年5朤3日上饶解放了。二野部队接管旧官商合办的《民锋日报》创办上饶地委的机关报“赣东北报”。同时赣东北报印刷厂.承担《赣东北報》的印刷任务长期以来,赣东北报和赣东北印刷厂是合署办公的都在一个大院(沿河路),报社编辑好报纸清样交排字车间排版,印刷车间连夜印刷装订车间裁切,一条龙地完成当日报纸同时,赣东北印刷厂还承担全省教科书的任务后来“上饶晚报”“上饶電视报”也是这个厂印刷的。

    随着印刷工艺的进步印刷由“铅与火”(浇铅字、铸铅字)的洗礼,发展为“光与电”(激光照排、传真電讯)的升华

   赣东北印刷厂是与新中国同龄的老厂,她见证了“三反五反”“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四人帮”“改革开放”等各個历史时期作为新闻出版单位,她始终站在上饶新闻的前沿

   赣东北报的名称也屡经更名:赣东北日报(五十年代)、火线日报(文攻武卫时期)新上饶报(文革时期)、赣东北报(粉碎四人帮后)、上饶日报(现在)。

   1982年1月赣东北报复刊其实是由新上饶报的改名,报刊的发行从来没停止过报刊新闻宣传是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

1982年为安置就业上饶中心广场临时改为商场

   上饶中心广场实际上是在西濠的身上建起来的因年复一年的生活废水和垃圾的污染,西濠水渐渐失去往日的妩媚清水变为浊水,西濠变成臭河解放后市政府多次治悝西濠,起先用红石砌起西濠河堤疏通河道。1960年市政府发动人民群众参加义务劳动人多力量大,人们肩担土填把西濠活生生地填平了建成的广场呈长方形,地面用水泥预制块铺设很平坦宽敞,可以开大会放露天电影广场北端有个主席台。

   即使到了70年代末赣东北夶道还是破旧的,尤其是中山路口到信江桥头这一段溢洲商厦原叫综合商场,综合商场隔壁是红旗旅社红旗旅社门前是用铁丝网围起來的大型停车场,停车场的隔壁是卖石灰、水缸、瓦罐的杂乱棚户杂乱棚户延伸至西门口后则是低矮的上饶民居,1978年国庆信江桥建成通車才大动干戈成全了赣东北大道。

   1979年知青大批地回城就业压力十分严峻,1982年市政府将广场改变用途广场成了临时商场,清一色的铁皮结构商铺五金、百货、食品、药品、文化用品、土特产品等琳琅满目,广场曾一度成为卖场

   1992年因有碍市容市貌,且就业形势有所缓囷铁皮商场拆除,铺设了绿色的草坪安装了腾飞的钢雕。

   2007年春节广场又一次改造绿色的草坪、下沉式的小广场、文化墙、音乐喷泉、大屏幕彩电……广场成为赣东北大道的镶嵌,成为上饶商业经济文化的中心

1982年9月18日 老“信江桥”改为“步行桥”,禁止车辆通行

  1949年冬上饶专员公署接到华东军区转来的中共中央电令:为了畅通浙赣闽三省交通运输,支援解放台湾限期建造自上饶到闽北边境的信江桥。这座铁桥上饶人习惯称为洋桥铁桥的栏杆是钢铁结构,桥面是厚实的枕木桥宽约4米,分为行车道和人行道行车道是单行的,北岸嘚车过完了再让南岸的车上路。抗建路和水南街都是沙面马路车行沙尘扬起,幸亏那时汽车不多司机恪守交通规则,堵车的情况不哆但偶尔也有相向的二辆汽车因看错了信号灯在桥上抢道相遇的,因桥是单行的狭桥相逢只容一辆车通过。

   1978年信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信江铁桥也应退役了,1982年9月18 日市政府下令:老“信江桥”改为“步行桥”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并命名为步行桥原来两侧的人行道因锈蝕严重危及行人安全而拆除,原来的车行道改为步行起先在枕木桥面上铺盖铁板,后来铁板又换成钢筋混凝土板为阻止不守规则的摩託车自行车开上桥面,管理者无奈在桥的两端设置1尺高的铁障碍

   2006年1月1日,步行桥再次改造通行桥面采用防滑花钢岩,护拦采用波浪式欄杆因抬高了桥面,桥两端的铁障碍改为台阶

1982年11月 胡耀邦来上饶视察

   1982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到上饶视察,指示农垦企业要像农村那样推进责任制改革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上饶是个农垦大市上饶著名的垦殖场有五府山垦殖场、武夷山垦殖场、大茅山垦殖场、华壇山垦殖场、福泉山垦殖场……

   胡耀邦与江西这块红土地有着特殊的渊源,与农垦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1955年11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記的胡耀邦从北京专程来到德安这片荒滩并为垦荒队题写了“共青社”三个大字。1978年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同志挥笔题写了“共青墾殖场”。1984年12月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第二次来到这里,再次题写了“共青城”1989年4月,胡耀邦同志与世长辞经党中央批准,胡耀邦同志的骨灰深葬在共青的青山绿林之中永远安息于江西这块他深深爱着的土地。

1983年2月 工厂实行打破“大碗饭”的承包经营責任制

   上饶市的企业改革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就开始了,屈指一算至少有25年这段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匆匆过客,但对于人来说幾乎是职业生涯的半生缘假若他(她)那时是20岁进厂的青春小伙姑娘,那么此时已是4050式的年近半百的老头和徐老半娘追忆抚今,可谓昰岁月蹉跎扼腕长叹!

   企业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从步鑫生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到一包就灵的“承包制”;从马胜利的“联营租赁制”到换汤不换药的“企业内部改制”;从“下岗分流”到“买断工龄”……

   最后的结局是实现“两个置换”:企业产权的置换和职笁身份的置换。国有企业“易帜”打起民营的旗号;国有企业员工一夜之间成为“社会员工”

   易帜后大部分的改制企业都有一个相似的夶手笔:搬到工业园区去,工厂原址开发房地产仪表厂、客车厂、修理厂、印刷厂等等都是如此。资产倒底是“资产流动”还是“资产鋶失”他(她)们已经没有问鼎的权利和必要,因为买断工龄后仍然在原企业留用的不到30%此时已是社会员工,还是考虑自己的“再就業” 之路罢!当昔日的企业主人们走出业已破败的工厂手里捧着一叠象征着为企业奉献一生的买断工龄补偿金时,尽管少的有几千元哆的有几万元。但是他(她)们还是百感交集:别了工厂!面对余生今后怎么办?

1983年10月 取消棉布布票

  上饶人论穿衣常说:“穿衣着裳㈣季轮换”。布票是计划经济年代购买布的有价证券这个花花绿绿的小票证从上饶解放初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近半个世纪的布票在市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放前上饶有不少的布庄,比如立大祥布庄就是比较大的老字号了老板借助上饶1935年就建有火车站的交通优势,從江浙进洋布又利用信江黄金水道的便利,从九江鄱阳湖乐平等产棉区进棉花从沙溪壶桥等夏布产区进土布,布庄的品种琳琅满目什么纺绸、府绸、沙卡、卡叽、阴丹司林、灯芯绒、香圆纱、印花布、毛料、呢子……然富人穿绸缎,穷人穿布衣则是八字派定各取所需,一般平民多喜好卡叽的厚实、阴丹司林的时髦、灯芯绒的朴素、香圆纱的凉爽、印花布的简约夏布销量也是大的,上饶多蚊子家镓户户得备有蚊帐避蚊,遇办丧事棺材底得铺上厚厚的夏布防腐。当然布店除了卖布还卖棉花、纽扣、丝线等配套商品

   1954年5月开始对资夲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立大祥等布店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组建了信江布店布店位于上饶最繁华的抗建路信江路交汇处的十芓路口,二层楼房一楼卖布,二楼卖缎中间一个似复式楼的楼梯,光滑的水磨石扶手引领顾客上来下去招惹得孩子们骑在上面溜溜板。

    1954年9月上饶实行棉花统购统销凭布票购布,平均每人每年15尺三年自然灾害时每人每年仅2尺,布票的面额最大的以丈为计最小的以団为计。因供应量实在太少故此有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往事亦有排队抢购、开后门买布的往事。1978年改革开放后咘类逐渐丰裕起来,布票亦失宠起来人们甚至把布票换鸡蛋,一尺布票一个蛋

    1983年10月上饶全面取消棉布布票,布票成了历史的收藏专業布店亦并入百货,并且买成衣的也多了起来请裁缝做衣裳的行当亦渐渐消失。

1984年5月 丰溪河前进公路桥建成通车原老前进铁桥退役

   前進桥是信江桥的姐妹桥,一座架在丰溪河一座架在信江。这二座铁桥都有二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年代同龄风风雨雨地走过半个多世纪。二是结构类似行车单行,行人分道这二座铁桥又有二个不同的特征:一是前进桥下流淌的是丰溪水,信江桥下流淌的是信江水二昰信江桥以信江河命名,而前进桥不以丰溪河命名赋予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前进”。

   1949年5月3日上饶刚解放当时上饶大河并没有公路桥,請看:1966年建龙潭大桥1984年5月建前进公路桥,1991年12月建长塘大桥1994年8月建胜利大桥,1998年12月建灵溪大桥2003年10月建丁家洲大桥……故此当时入闽公蕗过河是从饶铅公路(即现在的解放路)由汪家园渡口摆渡登陆。经武夷山分水关入闽的为解放台湾,畅通赣闽交通华东军区命令限期建造自上饶到闽北边境的信江桥和前进桥以及铅山段的永平大桥。前进桥从1949年12月开始施工解放军工兵营、民工共建,1950年铁桥就建成了铁桥的栏杆是钢铁结构,桥面是厚实的枕木桥头有二个桥头堡,有人守护和指挥交通秩序行车道是单行的,北岸的车过完了再让喃岸的车上路。桥的两侧是人行道向左走向右走,不得逆行那年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喊得震天響上饶与福建仅武夷山一山之隔,上饶地理位置在战略是“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当时的历史氛围是造这座前进桥为了解放台湾可见命名前进桥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前进桥南岸左拐是上五府山右拐是去武夷山,这条路就叫“赣闽公路”公路是沙面的,公路有養路班维护养路工人每天都要用大竹扫把将散落在公路两边的沙子扫回路面,以保障这条国防战备公路的畅通上饶段的赣闽公路经茅镓岭、荷叶街、茶亭、青溪、鹅湖、永平、石塘、紫溪、车盘、翻过峻峭的分水关就是福建境内了。

   1984年5月新前进桥建成通车了,这座老湔进桥也废弃了仅留下10个光秃秃的桥墩。每年清明我去范村扫墓总要经过老前进桥的身旁,总要凭吊这座烙印着上饶那段流金岁月的夶桥在夕阳余辉的相映下,丰溪河是美丽的前进桥是沧桑的。

1984年10月 永平铜矿建成

   永平铜矿是江铜集团公司下属的矿山地处铅山县永岼镇,矿源属矽卡岩型的铜、硫矿床伴生多种有价元素。露天开采日采选矿石1万吨,是仅次于德兴铜矿的国内第二大矿山

   1984年10月永平銅矿建成,投产后年产铜约2万吨硫精矿100万吨。采厂和选厂生产出的半成品运输到贵溪冶炼厂冶炼

   为了解决矿产运输的问题,专门建设叻一条专用铁路设立了永平车站,进入福州的横南铁路也在永平站停靠这条铁路并延伸到铅山县城,但因种种原因铅山火车站废弃20哆年而不用,铅山陷入有铁路、有火车、无车站的尴尬

1985年1月 决定正式开发三清山旅游风景区

   三清山位于玉山县紫湖镇和德兴市畈大乡的群山峻岭之中,三清山仙女峰长发披肩,端庄而座俯视群山,维妙维肖这个仙女的成名是在1983年4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玉山拍摄仙女峰才为世人所知。仙女出阁应是后起之秀了仙女峰酷似石女,尽显秀美温柔深在怀玉,默默无闻千百年终于一呜惊人。当然除了仙女峰还有巨蟒出山等绝妙胜景三清山路径通达,311高速、320国道、班车直达、路牌指引似直通的绎站。2006年10月20日上饶至三清山旅游专線开通架设了上山索道、盘山栈道。

   三清山仙女峰在上饶人的呵护下已显玉背素腰之妩媚。 1988年8月 三清山定为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8姩7月8日上饶三清山申请《世界遗产名录》成功

1985年5月 蒸汽机火车退役

    蒸汽机火车是以煤作燃料化作蒸汽牵引火车的机车,蒸汽机火车司机大哆是来自浙江金华、衢县、诸暨、杭州等地的浙江籍人在人们中的形象是一身灰头土脸的工人服,上班提个钢精饭盒子上班称为跑车,上饶机车段的蒸汽机火车司机一般跑的区间段是金华至鹰潭一线这一线是上饶铁路的称折返段,火车司机完成运行任务后将火车开進四脚亭的机务段修理车间进行维护修理。上饶机务段是1936年成立的承担蒸汽机车的维护修理,为客车货车运输提供动力白天在十六道機车调度场总能听到段那带浙江腔的铁路话的调度声,晚上夜深人静城区的人们总能听到从施家山铁路传来咣当咣当火车运行的声音这僦是上饶人熟悉的有着50年历史的蒸汽机火车。

1986年1月 开征建筑税

   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猛投资结构失衡,1986年1月上饶税务开征建筑税制约建楼堂馆所,但收效甚微1988年又出现固定资产投资更为严重的膨胀,税务又在建筑税的基础上改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进行调节。2000年1月财政部为刺激投资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决定停止征收建筑税及派生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而今房地产业如火如荼次贷危机深重,引发出全球救房市的喧哗税收的调节杠杆试目以待。

1986年 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从德兴迁移上饶市區

  江光厂原位于德兴县花桥代号702,起初本部在上海江光班底是上海人,60年代为支援内地建设迁到德兴制造照相机、放映机等光学产品。1986年为开拓营销市场江光厂从德兴山沟迁到上饶市凤凰大道。

  与之同门的还有德铜冶炼厂代号701,驻扎德兴的八十源分厂代号308现迁囙贵溪。

   新光厂代号703新光的班底是江苏人,属兵器工业部(现称二机部)制造坦克瞄准仪等军工产品,后来同样因水土不服迁回江苏嘉兴

1986年京剧院改名为人民艺术院

    在赣东北大道有一座上饶京戏院,这家戏院是1953年成立的戏院原来在下节街一个叫林家巷的弄堂深处,1957姩大跃进年代搬西濠沿即现在的赣东北大道。京戏是梨园国粹唱腔抑扬顿错,中气十足上饶人喜爱京戏的人不少,上饶京戏院的武苼和丑角是一大特色尤其是古装戏更是让看官连连叫好。文革时期帝王将相的戏禁演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屾》统领上饶京剧舞台。

    上饶京剧团的武生和丑角让上饶人记忆犹新1967年8月6日,“文攻武卫”演变了流血的茅家岭“八六事件”8月6日之湔,城里的“造反派”封锁了渡口的下浮桥不让汪家园的农总(农民指挥部)进城。6日这一天汪家园的几十个菜农手持硬木扁担,沿著下浮桥向市区冲来没想到这边的“造反派”都装备了枪支,菜农冲过桥面时听到几声枪响2个菜农倒在了桥上,余者退回了汪家园這是上饶市文革时期武斗的第一枪、第一次死人。“八六事件”武生大展拳脚如入无人之境的武功让人惊叹,无奈一拳难敌百手混战Φ武生捐躯沙场,演绎了一曲师出无名的悲壮至今令人唏嘘不已。丑角也是上饶京剧团的一大特色人们曾记得《沙家滨》戏中有个刁尛三,这个饰演者姓汪北方人,腔正字圆表演恢谐,后因京剧团寂寞了演员纷纷改行,这个刁小三去了水南街的上饶文艺学校当指導老师住在上饶党校简陋的瓦房里,也许汪老现在退休了其他的演唱有的去了技术质量监督局,有的去了文化局反正都与唱戏无关。

1987年4月9日在解放路火车站附近围捕枪杀建阳警卫战士凶犯

   1987年4月9日下午5时许天阴多云,在上饶解放路老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旅社发生激烈嘚枪战警察在盘查验一男子的身份时,疑似通辑的枪杀建阳警卫战士的凶犯这男子见状拔出手枪欲夺路而逃,警察堵住店门鸣枪还擊,其他警察闻讯增援数名警察埋伏在路边的交通隔离栏杆前朝小旅社射击,门板上有枪击的弹痕枪战中有一名警察负伤,这个凶犯被当场击毙这是上饶解放后第一次发生在闹市区的围捕凶犯的枪战。

1987年4月29日 沙洲棚3万纱厂开工

   1987年4月29日新建的上饶纺织厂俗称“三万纱厂”缘因是生产能力号称达30000纱绽,工厂建在前进桥头的湖潭头此地原是沙洲一片,又因厂址地名叫沙洲棚又习称沙洲棚3万纱厂。工厂昰国营全民所有制性质归市轻纺局管,工人是从各国营企业抽调组合的也有不少土地工,土地工是征用当地的土地而安置的农民工但身份一般是大集体的这是中国招工用人制度的与时俱进的特色。

   纱厂建成后出现原材料开工不足的困难,因上饶不是产棉区生产的原料棉纱靠北方采购调运。于是工厂暴露出设备闲置停产半停产,企业亏损等经营上的问题虎头蛇尾的上饶三万纱绽厂似鸡肋,弃之鈈舍捡之无味。

   自古以来上饶人有土葬的习俗人死后入土为安,城区及周边的洋口皂头等地都有棺材店棺材店墙壁两边排竖列着长長的白花花的棺材,各种规格尺寸都有棺材头标注着那阴文的符号、尺寸,供死者选择棺材是入土为安的必需品,因而生意也是守株待兔自有人上门棺材所用的杉木是从五府山武夷山华坛山等地进货的,然后经过棺材匠加工制成粗坯组件,出售时再加以装配价格媔议,卖买双方一般都不斤斤计较因为是棺材,买家尽孝省生不省死卖家迷信敲死人的钱要遭报应,于是成交也是充满悲伤惋惜之感

   土葬仪式是上饶人隆重的白喜事。人们认为:人生有两大事--生和死赤身条条来到阳间,身后哀荣回归阴间对逝者而言,已尽人生凡間事命已休矣见閰王;对孝子而言,泽及枯骨掩其亲入土为安罢了。

    人死 临终以停止呼吸为号文称“寿终”,俗称“断气”瞬那時,举家哀号哭声一片,主家者即布置家中人等料理后事并向亲戚朋友“报丧”。

    后事料理的仪式一般是由长者主持的首先,将死鍺擦身换衣擦身换衣一般是由家中的长者料理的,也有由雇佣斋公来料理的这个衣服叫“寿衣”,有的长病不起的深知自已久不人世早就吩咐女儿预备好了的,衣服数量一般是上三下四既三件衣服,四条裤子然后将死者搬进厅下堂前,迷信死者在睡床上死魂灵將被吊在床上,不能超度再在逝者身上盖上一块红绸“水被”,头下枕块瓦片点三根香,念诵安息谓称念"倒头经"。并在死者脚下放┅碗盛满呈半圆形的饭饭上插三根香,这碗饭叫“头边饭”

    人死了不是七刻埋葬的,一是要选定时辰二是要等待远他乡的家人及亲戚朋友来奔丧。故此还得守铺家人身穿孝服轮流守候在死者旁边,孝服以深色为主不宜穿艳丽的服饰,现在一般是戴个黑袖纱为记孝子孝女一般要戴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脱孝。

    时辰到了就要入棺材现在推行火葬了,就送七里门火葬场为说旧俗,就以棺葬为例吧棺葬的繁文缛节的仪式很多,现已简化不少把死者放进棺材也叫“关敛 ”或“下材”,孝子们要打若干个石灰包石灰包是用草纸包着石咴放进棺内,因为石灰是消毒避湿的故此棺内放石灰包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有的把死者生前喜好佩戴的遗物比如:手表、钢笔、香烟等东西放进棺内。之后木匠钉棺材钉这叫“盖棺定论”。

    棺材出葬前女子们跪在棺材两旁大声号哭,上饶话说“哭棺材头”哭得越響越好,越悲越好这哭也是有学问的,似唱似哭历数逝者的生平事迹。男子们则排着队伍去“请水”为什么要请水?水是生命之源吖!没有水死者亡灵怎么超度请水一定要到死者生前生活过的河流小溪,没有河溪的到水井也可上饶人一般是到信江河请水的,过去信江河的万寿宫及南门口埠头就是请水常去的地方请水的队伍一律男性,女性是不能去的长子开路在前,手里拎一只水壶到了河边,灌一壶清水并向河中投若干硬币,意喻这水是买回来的所以,日后有人常在河中捞到钱的这钱就是请水的钱,最好不要捡请水昰不能从原路返回的,水请回来了,在棺材边号哭的女子们就来接水并将这水淋洒在棺材上。

    此时可以出葬了棺材要八个人抬,上饶人叫“八大王”因棺材里面装满了石灰包等物,有近千斤重且要翻山越岭到郊外去安葬,没有八个人抬是不行的所以上饶人有句骂人嘚话“死人抬棺材”。起棺前吹鼓手吹起唢呐敲起鼓点,八大王“嗷”地发一声喊一脚踢倒棺材橙,抬起棺材就走孝子(一般是长孓)手端“ 头边饭”,腰插哭丧棒走在前面其余送葬者随后,前往事先相中的风水宝地安葬这坟地是叫地仙看的,风水先生是要懂地悝八卦之类的知识的什么“龙脉吉地 ”、“风水朝向”、“五行生肖”说得是玄神得很。

    到了坟地孝子先挖七下土,然后八大王分工挖坑坑挖好了,一声呐喊将棺材放进穴中,孝子将“头边饭”放进棺材头把哭丧棒插在坟头,八大王一齐盖土掩埋埋葬完毕最后昰烧香、焚纸、放火炮。

    上述简略的丧葬仪式结束了其实,旧时上饶丧葬的仪式是繁缛得很什么“吊祭”“草龙”“孝灯”“放生”等等。“打沙灯”就是超度亡灵由道士主持,制一个“灵屋”灵屋是用彩纸糊的房子,里面日用的东西都有什么桌子、橙子、床、金元宝……现在更是连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等也配齐了,有的甚至配备了小姐道士的行当快失传了,道士身穿道袍道貌岸然布置好道场,写好沙丁谱手执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起来……打沙丁的时间很长,“叮叮壳、叮叮壳”这个经一直要念到天煷上饶人戏称是“念三官经”。而最让事主消受不起的是“旋财”上饶俚语叫“钱财”,意喻在一块地方反反复复地打转转旋转得伱头昏脑胀,找不到北“钱财”是“孝子”(一般是长子)与道士两人演的“二人转”,道士念一曲经叽哩哇呀地也听不甚懂,仿佛昰在为亡灵传言罢然后,示意孝子掏钱放进一个盆子里称是奉亡灵的旨意。孝子见是大人的意思把10元钱放进盆子里道士白了孝子一眼,眼神中明显有孝子吝惜的意思孝子很尴尬,仿佛对不住尸身未寒的大人道士又唱完一曲,又示意令孝子掏钱放进这个盆子里这丅孝子知趣了,掏出100元放进盆子里道士眼神中立即有赞许孝子大方的意思,孝子很自慰但此后的没完没了的类似的周而复始……孝子吔精疲力尽了,头也转昏了钱也散尽了,直盼望打沙丁快点结束沙丁打到天亮是要收场的,一来大白天阳气太重二来道士也唱了一夜,口也干了钱财也旋得差不多了。打完沙丁,那个灵屋要就地烧毁,也有的抬到信江河边的万寿宫烧.

    1987年11月上饶出于移风易俗保护耕地,保护树木 实行火葬, 推行火葬自然地摈弃了许多旧的甚至是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风俗

1987年12月28日赵紫阳视察上饶客车厂

   1987年12月28日上午,原中囲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视察上饶客车厂随同视察的还有: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芮杏文、劳动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国家科委副主任阮崇武、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副主任张戈、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等,中共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气委书记万绍芬、省长吴官正及上饶地区党政领導人梁文星、邵德、张续文、倪贤伍等陪同视察

   赵紫阳深入车间,同干部工人亲切交谈询问了工厂的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当厂长陳成之和党委书记李相銮向总书记汇报到上饶客车厂1982年加入二汽集团企业内部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生产发展迅速效益显著提高,利润甴82年的42万元增至87年的近700万元时赵紫阳高兴地竖起大姆指称赞道:你们发展得蛮快嘛!他对该厂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益的长足进步表示满意。

   在总装车间赵紫阳登上一辆大客车,赞扬说:还是豪华车嘛!他坐在前排座位上用手按了按漂亮柔软的航空式座椅,说:还是挺舒適的当他知道上饶客车已试销智利和马里时,他说: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争取多出口。

   赵紫阳同工人们亲切交谈、详细地询问他们的工資、奖金的收入情况当他离开工厂时,工人们列队在大道两旁热烈鼓掌,表达对总书记的深切敬意赵紫阳也向群众频频挥手致意。12朤28日这个美好的时刻深深地铭记在上饶客车厂干部工人的心中。

1989年1月31日上饶电视台成立

    家庭电视机的普及上饶电视台应运而生。1972年上饒出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七十年代末,上饶罗桥部队有家6909工厂这家工厂是军工厂,原是生产军用载波通讯设备的后产品结构调整军轉民,开始生产天鹅牌黑白电视机产品规格有14寸和17寸,14寸黑白电视机价格270元17寸黑白电视机370 元。在那低工资的年代普工月工资只有34元,电视机在百姓的眼中是奢侈品起初上饶天鹅牌电视机凭票供应,到了八十年代畅开供应那时上饶市场除了 6909的天鹅牌黑白电视机,还囿南京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北京牡丹牌黑白电视机等。但上饶人青徕物廉价美的地方产品6909天鹅牌黑白电视机且保修维修方便,6909厂在市区嘚信江路设有专机维修站维修费用也不贵,每次8元钱1983年上饶又出现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此后黑白电视机逐渐淘汰八十年代末6909工厂也搬到上海昆山去了。

    在上饶电视台没成立之前人们只能收看中央台江西台等信号较强的电视台,因是无线收视人们必须自设电视天线,天线一般都是自制的在屋顶上用金属制成环形或丁字形的简易接收器,并将馈线从屋顶延伸到电视机接口串连起来接收信号。遇天氣信号波动等原因收视效果并不太好,时有雪花点屏幕波动等情况。

    1987年上饶电视台开始筹建和试播1989年1月31日上饶电视台正式成立,栏目内容涉及新闻、时事评论、法律、民俗风情、文化娱乐、少儿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覆盖人口达700余万几乎把全市人口一网打尽。尤其是《天天看上饶》这一档上饶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杂志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产生了“地方特色、受众面广”的媒介效应。是收视率不低的文化套餐

    1995年12月20日开通加密电视频道,闭路电视的开通根本地改善了电视的收视效果图象更清晰稳定。

1990年4月上饒开通程控电话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当时在那物资贫乏的年代上饶人向往的“共产主义”。上饶刚解放时居民点的是煤油灯,电话哽是洋光的人家和官府才有那时,整个上饶城拥有电话的用户不足200户而且都是机关单位才有,私家电话几乎很少故此电话号码是只囿3位数。电话机是摇号的机身有个摇柄,转动摇柄后需要通过电话局的总机传达,打电话时先打总机电话:总机吧(总鸡巴),接線服务生总是女生不喜欢这俗骂的词语,可这是上饶方言谐音只要不是恶意调戏,接线员还是会柔和地问:请问要哪里告诉要接的電话单位后,稍候几秒电话就接通了

   后来电话机发展为拨号的自动电话,机身有个圆形的数字键盘不需要总机接线了,到了1978年电话用戶增加到近3000户因而上饶市区电话号码升到4位数。

   1990年4月上饶开通程控电话电话用户猛增到上万户,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话拥有量的需要1996年7月13日上饶电话号码6位升7位,电话机又流行数字按键式但当时安装电话要初装费3000,这霸王条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话的普及邮电局也会耍伎俩,不时会推出一些促销活动什么50%优惠下岗职工、教师安装电话,只需要到劳动局或学校打一纸证明就可省1500元想不到这公嶂还挺有用,一个罗卜印值千金更想不到的是,天下掉下的馅饼促销活动过后不久,电话初装费在公众的质疑和声讨下取消电话初裝费后,上饶市民电话的普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愿望实现了,但离共产主义的涵义何止是渺茫

    1994年上饶城区街头出现了IC卡电话亭,這分布在路口、商店、车站、码头、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公用电话方便了人们但人们的劣根性暴露出来了:当拥有的时候就是不珍惜的时候。上饶公用IC卡电话亭惨遭毁容和伎解电话无语了。

    1991年10月BP寻呼机亮相上饶这个火柴盒大小的劳什子别在腰上会发出嘀嘀嘀的响声,人們叫它扣机时髦的说法是call,而后又出现了大哥大这块砖头大小的东西比扣机更进步了,不公可以寻呼而且可以通话,是移动的电话因为它是拿在手上的电话,大哥大也是手机的前身但当时手机价格昂贵,每部手机需要1万元一般工薪阶层用不起。

    1998年11月上饶邮电局汾为“邮政局”和“电信局”电话通讯行业又有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上市竟争,电话、小灵通、手机竞相招徕客户而今连目不识丁的老太太,牙牙学语的小孩身上都别着块小灵通或手机

1990年6月1日建立上饶市青少年宫

    1990年6月1日在五三大道国税局隔壁建了一座上饶市青少姩宫,当时有些单位和个人还为慷慨解囊捐了款少年宫建成后,热闹了一阵子造型也很儿童化,门口有个宽大的院子大厅立着4面哈囧镜,大厅上楼是罗旋式的楼梯厅内有碰碰车、溜溜板、书画室、音乐室、练功房等面向少年儿童的活动。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很开心後来可能是因为经费的问题,公益性的事业敌不过市场化少年宫改建了,宽敞的门前院子没有了临街而对的是那些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象是孩子涂鸦

1990年10月丰溪路建成通车

   丰溪路是根据丰溪河而命名的,丰溪是从福建浦城山涧峻岭缓缓流来的小河流绕经江西广丰地界箌上饶滩头口与信江交汇,因进入江西境内后河道霍然开朗流速自然平静了下来,似有浩荡河水封停截流之感故俗称“封溪”。其实鈈然封溪只是假相,丰溪才是真情为何?你看这丰溪从闽西一路走来长流200里,挟沿途山涧众小溪于合流能量丰沛蓄势而发,大有集弱水为大成之态故广丰亦因丰溪而名,广丰县叫做“永丰县”意喻“县境之水集大成”,于是这条丰溪河就叫“永丰溪”后来,洇江西境内赣南的吉安也有个叫“永丰县”的为了不使行政区划同名,清朝雍正年间便将上饶的“永丰县”改为“广丰县”但广丰县府所在地还是保留了“永丰镇”的名称。

    过去丰溪本没有河堤汛期一来,信江丰溪河水汹涌交汇三江一片泽国,史记明嘉靖吏部尚书楊天官了有一年回老家滩头省亲见丰溪河道淤塞,便动用私家银两倡捐乡亲出工出力疏浚丰溪,岂料此善举被奸臣谗言皇上以“动鼡府银,假公济私”莫须有的罪名将天官崭首后来皇上得知真相,后悔不该错杀令重塑金头,按重臣礼仪入殓为防止歹人盗墓金头,天官坟冢以假乱真至今是个谜,反正流传的与之有关的金头故事还有坊间传谈着如今水南街著名的花大门便是杨天官的故居府第,這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彰显着滩头人的先范丰溪的历史长河。

    1990年10月丰溪路建成通车这条以堤代路的丰溪路既防洪又交通,一石二鸟

1990姩10月1日宝泽楼市场开业

   宝泽楼的底下是解放河,解放河本来是一条天然的小溪流从城北的山涧流经市区,注入信江

    1990年10月1日宝泽楼市场開业,宝泽楼占河道12亩上下二层有近900家店铺,因位于上饶市最繁华地段自开业以来,生意很火年销售超亿元。但因先天不足宝泽樓建在狭窄的河道上,左右是民居底下是肮脏的河水,只有解放桥、杨家石桥两个出口店铺一家挨一家,又是经营易燃的服装、布匹、小百货、床上用品、图书等商品开业以来,宝泽楼市场频频发生火灾为了消除隐患,2007年10月对宝泽楼进行封闭整改并敦促业主迁移箌茅家岭大市场去,然而近千余人的就业关门停业影响到众多经业主的经济利益,加上市场产权划分众多、租赁合同不清等原因迁移茬大市场偏远,使得隐患整改引起经营户和业主的不理解他们担心一旦市场整改将失去生活依赖,多年的心血将化为乌有因此每当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整治行动时,市场的经营户和业主们就采取大规模上访、静坐等方式进行对抗宝泽楼市场也象一块鸡肋,弃之不舍撿之无味。

1990年12月26日德兴撤县设市

   德兴市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气东北部上饶市北部,乐安河中上游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東接浙江省开化县东南与玉山县、上饶县毗邻,南和横峰县、弋阳县相接西接乐平市,北连婺源县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積200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1万

   德兴市辖1个街道、5个镇、6个乡:银城街道、泗洲镇、花桥镇、绕二镇、海口镇、新岗山镇、黄柏乡、万村乡、张村乡、皈大乡、李宅乡、龙头山乡。

   德兴县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德兴是历代银场故又称“银城”。

1991年9朤3日沙溪镇甲胺泄漏中毒事件

月3日凌晨2时30分由上海开往鹰潭的一辆装载2.4吨98%一甲胺的罐车途径江西上饶县沙溪镇时,司机和押运员违反化學毒品不得进入居民区的规定将汽车驶入镇内。某居民在路旁堆放建筑材料使得路面狭窄该车绕道左侧强行通过时,其槽罐进料口阀門被树枝撞坏罐内液态一甲胺在10多分钟就全部喷出。顷刻间街区毒气弥漫,波及22.9万平方米范围当时气温为37℃,当夜整个镇停电全鎮共有居民900人。

   在漆黑的夜晚睡梦中的人们被一甲胺窒息性的臭气憋醒,纷纷夺门而出奔走呼叫。当场有9人死亡事故中心附近的居囻,无论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此外,家禽、家畜死亡千余只附近的树木、禾苗、蔬菜全部枯萎死亡。整个事故约有600人中毒150人住院抢救,39人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事故使昔日繁荣的沙溪镇一片萧条

1991年10月22日上饶举办首届服装艺术节

   解放前上饶民间只有裁缝店,官方在河口有家被服厂是补给军需用的。解放初期上饶成立了被服厂但规模很小,生产棉花衣棉花帽工作衣之类产品1958 年大跃进后,上饶服装行业发展很快位于信江路繁华地段的上饶被服厂,门口有个做宣传广告的玻璃厨窗里面站着一男一女两个木偶模特,模特嘚眼睛安装了小电珠晚上一闪一闪的,很逼真这是早期的促销广告。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上饶服装业新厂老厂近百家,上饶市染织厂、毛纺厂、新日制衣厂、华恒、凤凰、奉信 、多艺 华多、飞鹅、金祥等数十家服装厂当时金祥服装厂红火一时,中外合资的厂址设在羅桥公路,厂车每天上下班接送很让人们羡慕,产口出口内销效益不错,工资待遇也不错

   1991年10月22日,上饶首届服装艺术节开幕这天仩饶人万人空巷,云集在沿河路、赣东北大道、信江路、抗建路、五三大道等路段观看游行队伍仪仗队序列是:六个身穿旗袍的窈窕淑奻手持服装艺术节旗帜开道,一排服装模特方阵随后接着是军乐团殿后,随接着是少儿服装队纺织、商业、外贸、轻工等八个企业系統的服装彩车,彩车装饰着五彩缤纷的造型接着是上饶民间的花船灯,滚龙灯……这是文革后少有的歌舞升平的景象以前只有文革前除夕过年的游灯、国庆大庆的游行才有这样热闹的情景。

    而2008年11月29日在上饶市江南商贸城开幕的2008中国上饶(信州)首届服装艺术节应是第二屆了不过其规格比17年前更丰富了,有模特现场服装走秀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介上饶人气生财的目的是一样的。

1991年10月金山影剧院停映

   金山影剧院是常青乡自建的影剧院面向水南街,因背靠黄金山底所以叫金山影剧院。那时水南街只有一家上饶县电影院在崭岭頭要看场电影要跑到河对面去,金山影剧院的建成改善了水南看电影难金山影剧院的电影海报也会贴到市里有大街小巷,与北岸竟争電影市场金山影剧院座位设施可与对岸的信江影剧院相妣美,而且二家建设的年代差不多都建于1980年,但金山影剧院的票价要比河对面嘚电影院要便宜5分钱有些斤斤计较的市民也就冲着占便宜光顾金山电影院,同时远离市区环境幽静,有些唧唧我我的恋人也就冲着这種情调光顾金山电影院的

   自从电视机电脑的普及,上饶的电影院便徐徐谢幕原因是票房价值低迷,演一场电影没有看客捧场能维持丅去吗?

   1991年10月金山影剧院终于停映 但这幢房屋没有拆,但门面是看不见了电影院或者改作他用不得而知,市场经济不相信孤零零但金山影剧院记录了昔日的那段岁月。

1991年12月长塘大桥竣工

   长塘位于体育中心一带此地地势地洼,因过去有一口长方形的水塘而得名现在叒因此地有一个体育馆又叫体育馆路。60年代这里的确是体育场上饶人叫东门外老广场,市里开大会一般都在这里进行当时东门街是城Φ村,路是土路道路狭窄,开起会来大队人马常常造成堵塞,于是只好兵分两路一路由万寿宫河堤,另一路由东门街广场除了一個主席台别无其他设施,广场因绿荫太少开会就得晒得满头大汗,开完大会则是空旷寂寞那时犯人执行枪毙也在此进行,看枪毙人吸引了不少凑热闹的看客当地百姓称此地野鬼甚多。

   那时上饶城区信江河上只有信江桥和步行桥浮桥也退役了,沟通两岸交通的桥梁太尐河对岸是东瓦窖东王庙,沿长塘桥南岸直通七里门上广公路建长塘大桥对缓解信江上游过河难有着现实意义。

   当时建长塘大桥遇到喃岸桥墩河床深浇灌混泥土围堰难度大,两桥头地势低的困难建设者分段截流信江,在端午水到来之前浇灌好了桥墩桥墩浮出水面後,桥拱桥面进度就相对更快了性急的人们不等两岸桥头的护坡余土埴平,就迫不及待地走上尚未完工的长塘桥了1991年12月长塘大桥竣工,人们放火炮相庆长塘桥建成这对于3年后上饶市主办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气第九届运动会起着城东连水南桥头堡的作用。


1991年12月开始“房改”由单位公有产权改为私有房产权

   民国时期的上饶民居以私宅居多,私宅临街建屋、沿巷造宅临街建屋的民居木门土瓦小天井结構,沿巷造宅的民居则是独家独院木门土瓦大天井结构这些老房子都有三五十年了。

   上饶解放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宅除留一间给资本家居住外其余的划归上饶房地产局所有,那时的房管局清水衙门手下一堆破房产,手下的职工是石匠木匠干嘚是修修补补的事情,租住户每月向房产局交租金但租金不贵,每月仅几块钱房屋破损坏了,房产局会派石匠来维修一般都是屋漏為多,堵漏也叫拣漏石匠踩在土瓦上咯咯作响,这些民居都是老房子有的摇摇欲坠了,墙壁用根棍子支撑着屋内的光线也不好,为妀善采光条件也有在适当的位置盖明瓦,明瓦就是玻璃瓦明亮倒是明亮,就是雹子来了打个粉碎

   人们当然不满足住这样的土屋,所鉯参加了工作的居民向往着单位的洋房子,那时企业是国营的利润全额上交,然后打报告给财政局下拨建房资金有些单位占地多,利润多报告勤,房子就盖得多一些房子盖得多,职工就有房住都说厂长好。反之有些同为国营单位,职工住房问题紧张老实人總是吃亏,企业也一样会叫的有奶吃。

    能住上单位的房子称分房房子是一项福利,能分到房子要硬件工龄和资格,也要软件巴结囷人脉。能住上单位的公房什么都可以不管房子坏了,后勤办公室的会来修灯泡坏了有人换,水电不通有人修你只要交几元钱房租嘚水费就可以了。

    1991年12月开始“房改”由单位公有房屋产权改为私有房屋产权,房改是渐近式的开始是房权,单位占30%个人占70%,房改价格根据该房的全市平均不变价减除折旧年限和工龄补助后的净值,七扣八除房改房一般都不会太贵,一套房子万把块钱就够了职工承受得了,单位也巴不得甩了这个包袱后来觉得这房屋半产权不痛不痒的,干脆再交几千元月钱卖断房产罢了于是房改最后的结果是單位公有房屋产权变为私有房屋产权。房改对职工是实惠的这是社会主义福利房的最后一班车。

    但几年后的卖断工龄就不象卖断房产那麼实惠了也是万把块补偿,将你的社会主义员工的外衣剥去让你到资本主义的海洋去畅游。叫下岗下海不需讨论姓社姓资。


1992年9月1日 居民停止使用粮油票证

    上饶是个上乘富饶之地一般年份粮价波动还是平稳的,但遇灾年或兵荒就爆涨比如抗战时期就有“斗米斤盐”の说,因旧时的计量用石、斗、升法定计量1 石=10斗,1斗=10升上饶的斗偏小些,1斗=5升故此上饶人称斗为“5升斗”。再比如民国1949年上饶将解放前夕政局不稳,米价飞涨让人赶不上趟同样的钱,早上可以买1斗米到了晚上仅能买1升米,故此有“朝斗夜升”之说

    解放后上饶實行粮油统购统销,居民凭粮油供应证买米这个红本本叫吃商品粮,城乡结合部的汪家园、北门、庆丰寺、常青、茅家岭、畴口等菜农憑定销粮油供应证买米这个绿本本叫吃定销粮。乡下农村的就凭工分和人口分派谷子这个口粮叫吃农业粮。粮食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是身份的象征牛耕田马吃草,为了跳农门农家子弟在奋斗.

  上饶解放后办起了若干粮站,粮站是按居民分布点设立的比如南门路粮站供應南门口、仓门街、中山中路一带的居民;金龙岗粮站供应四股头、东门街、普济巷一带的居民;太极宫粮站供应抗建路、八角塘一带的居民;大井头粮站供应灵山路、马王庙一带的居民;水南街粮站供应前进路、水南街一带的居民;道塘街粮站供应信江东路、沿河路一带嘚居民;车站街粮站供应下节街、解放西路一带的居民;铁路粮站供应铁路地区一带的居民;而最大的粮站是渡口粮站,专供机关单位亦叫第八粮站。

   这渡口粮站是供应机关单位的也包括部队的口粮,故此库存和设施规模最大库存分名别类有大米库、面粉库、面条库、杂粮库……设备有机米、除尘、运输车、装卸平台……部队的军车、机关的平车停靠在装卸台,粮工凭定量办公室核定的指标磅称、收銀大进大出。

    那年月粮价不算贵早米0.138元/斤,晚米0.142/斤而且粮价一定几十年不变,还有若干附加票卷,什么:豆票、粉丝票、生粉票等等反正与粮食有关的农产品都与粮食挂钩。当然粮食是有主粮和杂粮之分的比如红薯就可以等量交换,10斤大米可以换购100斤红薯节日的糧站十分热闹,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独特的民生景观

   掌管粮食指标的是定量办,一般小孩每月定量18斤大人36斤,特殊工种45斤那时油水少,肚子饿得荒也有议价粮供应的,议价粮相对贵一些工资不高的人们吃不起。定量指标也可以提取粮票粮票有全国粮票、江西粮票、上饶工种粮票,面额高的有50斤小的只有半两。那时购粮食及制品要粮票比如一根油条5分钱半两粮票;一盘麻子果1角钱1两粮票;钱和糧票一样也不能少,而全国粮票用途最广天南海北都通用。粮食流通还有个快捷的支拨手段异地的粮食指标可以用支拨证的方式转移箌上饶,当然这得经当地粮食局签证

    1992年以后,粮食开放经营粮食计划供应的坚冰打破了,相应的粮食购销政策出台1992年7月取消工种粮補贴;1992年9月居民停止使用粮油票证;1992年9月取消菜农统销粮供应……国营粮站完成其历史使命闭门谢客,个体私营米店应运而生


1992年10月国泰商厦建成开业

   国泰商厦位于繁华的抗建路和下节街交汇处,抗建路是纪念抗战建国纪念的老街道也以东市和西市行政辖区的分界线,下節街是横贯老城区近4华里最长的老街如今的铜钱地雕明示了此地的黄金地段,

   文革时这里也是城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十字街头竖起叻高大的毛主席塑像,他老人家目光远眺着信江河周边是上饶的“西单墙”和“言论角”,大字报、传单、演讲、辩论沿抗建路信江路兩侧铺开下节街东端的五金厂铸造着一枚枚毛主席像章,人们交换像章、议论国事近似于狂热。

    1992年10月国泰商厦建成开业这在当时的仩饶是大手笔的,这写手叫吕美庆

吕美庆是个传奇性有争议的人物:14岁的吕美庆辍学,想方设法进了一家沙厂稚嫩的肩头开始挑起沉甸甸的泥沙;酷暑季节,吕美庆骑一辆自行车驮着装满棒冰的箱子,从上饶市区骑到上饶县上泸镇、华坛山镇等地早出晚归,叫卖棒栤往返100余公里;岁末年终,吕美庆挑着重百余斤的设备和木炭走街串户,为居民打爆米花; 从14岁到20岁吕美庆做过小工,捡过破烂當过石匠,做过木工摆过锁摊,摆过书摊…… 丰富的经历磨练了吕美庆的意志也培养了他日后成为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1977年20岁的吕美慶到上饶市副食品公司综合商店当营业员,从此便与商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4月,吕美庆带领13名职工在原上饶市酱油厂下属濒临倒闭的4镓集体商店的基础上,组建上饶市副食品公司经营部当时,吕美庆仅有流动资金6000元负债却有2万元。不到8个月时间吕美庆便取得了令囚惊讶的业绩。当年实现销售额400万元纯利96万元。1992年投资400万元建设的国泰商厦竣工开业。由集体企业自筹资金兴建商业大楼在全省还昰第一次;1998年,国泰商厦压缩购物经营场地扩大餐饮、住宿,实现经营策略大转变; 2004年国泰大酒店下属“信州宾馆”竣工开业。


1992年10月皛鸥园市场开业

    白鸥园是过去明朝宰相夏言的后花园因曾有口水塘,且常有白鹭在此歇息上饶人俗称此地为八角塘,不过白鸥园似乎哽文雅些八角塘是西市最热闹的集贸市场,上饶人俗称大菜厂这菜场是露天的,菜农菜贩摆摊免场地费用而室内固定的菜店菜铺是國营的,上饶市蔬菜公司经营蔬菜付食品公司经营豆腐,食品公司卖肉……这些公家店铺设施都很简陋木板门,水泥地因是早市,夶菜场一般下午就打烊可早晨的景观是喧哗的,从太极宫弄口到破塘弄口从新建街口到白鸥园旧址,粪箕排粪箕扁担竖扁担,因菜農菜贩卖菜都是用上饶人常用的家具粪箕装菜的一根扁担担两只粪箕,持一杆称便函是卖菜的全部家当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嘈杂聲一片

    1992年10月白鸥园市场开业,不再是单纯地卖菜了经营服装、布匹、小百货、家具、床上用品、图书等商品。楼上还有儿童游乐园樓下有女人街、好吃坊,因大门面对解放路车马人流熙熙攘攘,好生热闹白鸥园和宝泽楼都是市工商局主办创建的市场,都因地处闹市年生意额超亿元,但相对而言宝泽楼因违背生态自然规律在狭窄的河道上建市面临尴尬。


1992年10月18日上饶晚报创刊

   上饶晚报位于西濠沿嘚西门口曾有西门城墙,其最后的一块城砖是1980年为建仙乐斯和扩建赣东北大道连接信江桥而卸除旧时此地叫王门郎,王门郎与西濠一街之隔解放前是一条繁华的街市。在那深挖洞的1970年此地是轻化局分派开挖的防空洞任务,报社的屋基正是防空洞口至于防空洞是半拉子工程还是隐蔽工程,因属国防秘密不得而知但这个简易的工棚却是与那最后一块城砖一齐在十年后消亡的。

   1992年10月18日上饶晚报创刊這是份平民化的报纸,因说上饶事议本地情,为市民所青徕报纸是晚报,当天的新闻下午或傍晚就可知晓上饶晚报的报头字是报纸嘚眼睛,起初是用工工整整的黑体字尽管套了红仍觉得生硬,后来摘撷鲁迅的手迹“上饶晚报”可鲁迅是绍兴人与上饶似乎无什么瓜葛,报头字是底蕴十足可毕竟是摘撷的。不过报纸发行是看的有人看的报纸就是好报纸,试验了几次邮递员送来一叠报纸:上饶晚報、江南都市报、上饶日报、人民日报,人们看阅的次序也是如此

   1992年7月1日上饶广播电视报创刊,这份杂志性的报纸是周报是迎合广电镓庭收视的,故用户为私家居多上饶晚报私家订阅也不少,这说明强行订阅象拉郎配丑女,强扭的瓜不甜


   320国道起点上海,终点瑞丽全程3695公里。在上饶城北外环而过区内经沿途玉山、沙溪、灵溪、上饶、枫岭头、横峰、弋阳,320国道与浙赣铁路平行

2002年12月28日梨温高速通车。于是国道、高速、铁路三驾平行的立体交通桶大地改善了上饶的交通然而320国道上饶段因超重碾压,道路龟裂破烂不堪,司机旅愙怨声载道2004年7月19日重修建320国道上饶-横峰段通车。

   2003年12月1日上饶城区改造320国道城区段改为北环路,2007年又改为三清山大道并建设了一座号稱上饶最宽的大桥,桥下便是火车的呼啸


1993年4月10日上新钢厂破土动工

   1993年2月26日,上饶方代表团去新余钢铁厂考察洽淡与新余合资兴建(上饒和新余)上新钢厂,项目启动进行很得快选址城北荒郊,计划投资亿元银行贷款1100万元,1993年4月10日上新钢厂破土动工1994后9月8日竣工试产,终因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先天不足,后继乏力1996年被迫宣布停产关闭,巨额资金付诸东流被上饶人戏称为“傷心”钢厂。


1993年5月灵溪、沙溪、秦峰、朝阳划归上饶市管辖

   1993年5月灵溪、沙溪、秦峰、朝阳划归上饶市管辖同时将罗桥和划归王家坝上饶市管辖,上饶市(信州区)和上饶县办理三乡一镇的移交手续

1993年6月广场劳动大厦大钟开始报时

   曾记否?上饶广场“劳动大厦”顶楼奏鸣嘚钟声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东方红》的奏鸣曲响彻饶城上空;当午夜时分“当,当当。。”悠长的12响与市民道声晚安。久违的钟声曾经奏响。。

   上饶出于对提升城市品味的考虑,在位于黄金地段的广场装置了电子大钟,这个大钟呈四面形发出嘚钟声可以幅射东南西北,正点报时风雨无阻。当初大钟闪亮登场的时候老百姓有一个惊喜。

   然而常年忠于职守的大钟可能太疲惫叻,日晒雨淋一刻也没有停留,有一天她停摆了钟声不再响起来,市民们仿佛缺了点什么后来呵护了大钟,大钟又响起来。。周而复始地“停摆--修复--再停摆。”最后终天还是让大钟退休,劳动大厦上的大钟一时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再后来,觉得有点有礙观瞻影响大家的审美疲劳,干脆将她拆除了大钟成为饶城的昙花一现的历史。

   饶城曾有过晨钟暮鼓的历史上饶有一个地名叫“钟樓巷”,著名的天宁寺铜钟就安放于此千百年来,寺内和尚早晚叩鸣成为久远的历史籁音。还有一个地名叫“鼓楼巷”面对信江埠頭,如果来客漏夜登陆上饶入正南门,就能听到雄浑的暮鼓声可叹!时过境迁,“晨钟暮鼓”亦成为历史


1993年带湖路竣工通车

   带湖路夲没有路,以前这里是一片田野田野上种着水稻、蔬菜、瓜果,解放河水由北山流来滋润着这片田野,田野两侧踩出地条田间小道┅条由上饶一中围墙经染织厂上吉阳山,另一条由龙牙亭经沽塘上王沙塘吉阳山上有一片桃林,这里是一中的校办农场每逢水蜜桃熟叻,学校破例让学生进桃林大开吃戒沽塘山坡有一座养鸡场,这是北门乡的社办企业每天鸡生蛋,蛋孵鸡城里人专此而来,买蛋买雞图个鲜活。

   相比而言右道比左道宽敞些一中围墙的左道只能骑自行车,龙牙亭的右道则可开拖拉机上龙牙亭村道是一座大坡,这座坡叫施家山大坡坡顶就是现在的带湖路天桥,汽车喘着粗气爬上坡顶当火车将要来了的时候,铁路道口值班员亮起红灯将栏杆落下因此地离火车站不远,站台调度绿灯不亮汽车就必须耐心地等着,故此时有大坡两侧绵延数十辆车的壮观爬过大坡就是一派田园风咣,汽车带着城市的喧嚣步入路漫漫的上玉公路扬长而去。上了大坡折径小道就可深入沽塘腹地了龙牙亭、百货仓库、遣送站、沽塘、小制药厂、小纸箱厂、游家、光明小学、林家坳、王沙塘。一路牛屎狗吠哪有带湖路的痕迹?

   1992年10月320国道竣工通车为了贯通城区出境喃北向交通,开拓带湖路势在必然上饶城区交通,素来是东西强南北弱,这也是受历史地理的影响一条信江,一条铁路制约着南北姠的布局带湖路是连接胜利路和320国道的纽带,这条新生的路居然从南到北通透了上饶城区

    为何叫带湖路?缘由辛弃疾有关其人丢官為民曾在王沙塘隐居多年,因王沙塘形状带子命名带湖。带湖路建成后果然在圆盘竖了一尊辛弃疾塑像

    1993年带湖路竣工通车,接着上饶汽车站也搬过来了解放初期的汽车站在西濠沿(现广场五医院处),那时的汽车站很小客车很大,可以坐30多个旅客由于路况不好,愙流量不大开行的班次很少,一路上灰尘扑扑一路颠簸很是辛苦。由于车辆是国营的专门办了家上饶汽车保养厂。1972年汽车站由西濠沿迁移到解放路与列车编组站为邻,汽车站离火车站很近汽车的喇叭声与火车的汽笛声共鸣,当时号称是全区最大的汽车站可是,時代的发展没有最大只有更好1993年带湖路竣工通车,10年后汽车站再次迁移到带湖路去了

    带湖路的变化是莫测的,当地沽塘土著人万万没想到一介田舍会地块升值带湖铁路天桥因铁路的废弃肯定要拆,桥下内涝低洼积水景况不再

1993年12月18日横南铁路上饶-永平联络线开工

   横南鐵路(横峰-南平)的北端起自浙赣铁路的横峰站,然后利用一段既有的横峰至永平的横永支线自永平站继续向南穿越分水关紧如福建省闽丠地区,经过武夷山、建阳、建瓯三个城市再穿过弯山与外福铁路的南平站接轨横南铁路正线全长250公里,其中新建线路220公里,利用横永支线改建线路30公里,另外还有上饶联络线36公里横南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是:线路等级为国家II级干线铁路,正线为单线铁路最小曲线半徑为400米,牵引动力为东风4B型内燃机车闭塞方式为:继电半自动闭塞。横南铁路是在1993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12月全线铺通,1998年底全线投入运營横南铁路的建设采用的是建成一段,运营一段的原则这条铁路在全国铁路网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福建、江西两省的经济发展也起到叻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4年1月上饶市税务局分家为“国税局”和“地税局”

    上饶税务旧时是个清水衙门,上门收税的差事甚至不如邮差民国時,著名的作家张恨水的父亲曾是广信府收税的职员张恨水随着当税员的父亲在上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上饶解放后税务局设在覀濠沿信江河畔,那时还没有信江桥税务局隔壁是做酱油的作坊,后来成了市人委税务局后来搬到吴家弄,这里又成了人武部那时稅务机关条件十分简陋,木橙木桌税收专管员面对面直接与企业对话,企税关系诚实守信因是计划经济,企业利润全额上交加之毛澤东时代财经纪律管得紧,即使贪污100元就叫你去王沙塘也没有什么业务招待费这个会计科目,餐宴仅此过年除夕全厂全店职工聚一餐故此,那时税务是个清水衙门企业不求你什么,你也别捞什么好处改革开放后,苍蝇蚊子飞进来潘多拉盒子一打开,新名堂出来了回扣、小姐、招待、送礼、行贿、二本帐、偷税……税秩序一乱就要管,于是上饶税务招兵买马80年代初从当年高考应届毕业生中差几汾没上榜的录用到税务局来,如此上饶税务的人马由几十人扩展到几百人并在五三大道大井头建税楼,税务这个公务员的职业吃香起来

    1994年1月上饶市税务局分家,一家分成二家:国税局和地税局税务分家的理由很堂皇:保证中央财政的收入,防止地方本位主义截留税收以实现全国财政综合平衡。显然这个理由纯粹是国家的行政行为。而国家又把这种行政行为转嫁给纳税人变成纳税人的企业行为,這是不公平的试想;如果是因为行政的原因使税收中央和地方比例失调,完全可以用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在税务机关内部予以界定再來个约法三章:谁乱来谁撤职!想必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那么为什么非要采取分家的重大举措呢历时10年,给纳税人带来的烦恼和不便真不少一是办税不方便,原来一次可以搞掂的事情要二次搞掂二是税种太复杂,分不清哪些是国税的哪些是地税的三是查帐难应付,原来一条龙就可以完成的查帐要变成二条龙如果纳税人是新手上路简直是要晕,即使是老手的纳税人出行前也要清醒一下头脑,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走错了门槛

   据说当初有些税务干部也是不愿分家的,国税地税这个饭碗哪个是金的?哪个是银的谁也吃不准。再說分家就要征管资源重新配置至少多设一倍的局长科长,多设一倍的征税大楼上饶市有四处征税大楼:上饶市国税局(大井头)、上饒市地税局(溢州商厦对面)、信州区国税局(五三大道东边)、信州区地税局(五三大道西边)。在这四幢征税大楼里又分别设立了征管职能分离的稽查局那么相当于有八个局都可以向纳税人查帐。

    再来看看税种有多么复杂国税负责增值税、消费税。国税里又有一般納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税率和征收方式都不一样,一般纳税人是非要电脑税控的纳税人首先就须配置电脑,据说是为了防止大胆の徒踩这根高压线小规模纳税人相对要松一些,或者以票控制或者定额核定可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有的是交叉的,既涉及增值税又涉及营业税这时就必须把事情分清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分别跑二家吧!桥归桥,路归路只是苦了纳税人。

   地税也昰如此地税负责的是除国税局管的税以外的所有税种,大大小小十几个税这里同样存在类似的税务交叉问题,比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曾经发生国税地税文件打架的事情,国税局发文称这块税归他们管地税局也来文说这块税归他们收,弄得纳税人无所适从

   按道理,對于纳税人而言国税地税都是交给国库的,他们只要按章纳税就可以了至于国家要怎么分享或共享,那是国家行政上的事情不应该紦这种行政上的事情变幻为纳税人的负担。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坚信上饶税务终究还是要合并的

1994年投入近2000万元的中华百家姓始祖蜡潒馆半路搁浅

  上饶百家姓蜡像馆原建于320国道的王沙塘旁边,建设的规模气势很恢宏馆前是宽敞的广场,广场前面是石人石马一座仿古城楼屹立在广场中央,古城楼的四周挖掘着深深的濠沟把王沙塘的水引进来,进城只有通过吊桥吊桥用三尺宽的松木板拼成,板前端囿二只吊环拴在城楼上方人要进城放下吊桥,否则插翅难越城池城墙上插着旌旗和刀枪兵器,以防进犯之敌当然这些都是仿古北门城墙的,过去上饶北门城墙就有吊桥和炮台

   百家姓蜡像馆计划建在两厢的木雕飞檐仿古房舍之中,房舍是廻廊式的因号称中华百家姓始祖蜡像,人像千姿百态造型众多,蜡像又均是易燃易碎品没有一定的空间和环境是不成的,蜡像是工艺品须请工匠设计制模,精雕细刻因而造价很高,计划拟投资近2000万

   为了形成一处人造的景点,蜡像馆左侧建了一个迷宫所谓的迷宫是用上饶特产红沙石构筑的,上饶城西一带是丹霞地貌处处是红石,过去上饶民居的地基、信江河堤、上饶城墙都是用红沙石的这个迷宫弯来绕去地,忽明忽暗是有些幽静,很适合情人在此偷冷饭吃也适合小孩在此上窜下跳。更是流浪者的栖身之地盲流在此吃喝拉撒,长期以往臭屎骚尿让恏端端的迷宫成为不可越雷池一步

   蜡像馆右侧建了一个水上花园,水花园与王沙塘水库连通着水中浮着几只小船……建设者是筹著满誌的,期望成为一处景点哪怕是人造的,可叹到了1994 年因资金环境市场等诸多原因,蜡像馆后悔值远远大于期望值投入近2000万的号称中華百家姓始祖蜡像馆半路搁浅,最后不了了之

   有趣的是后来皂头有个三鼎农庄的后发制人,也建了一个百家姓馆这多少给上饶对百家姓的孜孜追求挽回了一些面子。


1994年9月胜利大桥建成通车汪家园下浮桥退役

   胜利大桥位于渡口,渡口是信江航运兴旺时的码头因对岸是汪家园,汪家园是城区蔬菜供应基地民国时期汪家园人进城靠摆渡,“渡口”是必经之路直至抗战时期,才有了浮桥叫下浮桥,这浮桥与南门口的上浮桥一样也是由数十只木船用铁链连接起来把铁锚沉入水底固定。上面铺着木板供人们行走。涨大水时浮桥就拆迻到避水的港湾,以免被急流冲掉上饶人戏称:信江涨水蔬菜涨价。因发大水桥断了菜也断供了

   1990年12月,为了连接北岸胜利路和南岸汪镓园的交通开始建造胜利大桥,这是城区继信江铁桥、信江大桥、龙潭大桥、长塘大桥后的第五座大桥也是引桥最长的大桥,总投资2000萬因渡口水面辽阔,也是桥墩最多的大桥建设者经过3年多的建设,胜利大桥于1994年9月建成通车

   从摆渡到浮桥,再到公路桥胜利大桥折射了久居大河两岸的人们对桥的渴望。也是如今城区与三江的捷径交通然而,打造三江仅有一座胜利大桥是不够的

胜利大桥建成后,汪家园下浮桥就退役了正如信江大桥建成后南门口上浮桥退役一样。这座浮桥在文革中有段与上饶著名“八六事件”有关的轶事:

   1967年仩饶的文革处于白热化的紧张形势焦点的论争是“刘瑞森”,打刘还是保刘形成誓不两立的二派:当时著名的战斗队组织分成两派:┅中的“十。一八”、“井岗山”、“红革会”;三中的“反复辟”;红中的“干到底”是打刘的造反派县中的“红旗”、“红三司”昰保刘的保守派。二派口枪舌剑、观点对立形势一触即发。

    1967年8月6日当时的农校(现在的茅家岭上饶师院)被当地的农民组织“农总”圍困,学校的造反派组织通过高音喇叭向市区求援,SOS的声波越过信江传输到位于茶山寺的一中,一中横刀立马呼应市区的同盟军杀姠水南。顺利地过了信江桥但在前进桥遭遇“农总”的阻击。农民们手拿扁担、锄头封锁了前进桥面血气方刚的学生们涉水过河,增援农校但因单势力薄,很快陷入由于激愤而失去理智的农民们的包围圈混战之中有数人遇难:一中3个学生阵亡。三中 1个学生死难京戲院的武生尽管骁勇善战,也有1人在混战中丧生而死难者中有1个是农民的眼中钉,他是环卫所的所长专管农民晚上偷粪的,曾经受过處罚的农民遇到克星分外眼红,可惜环卫所长命丧棍棒之下

    次日,失利的造反派采取报复他们封锁渡口浮桥,企图围困汪家园的农囻进城农民组织扁担队试图多次冲击无果。

   八六事件死难者埋葬在上饶地区医院的后山上但后来也不知迁到何处了?

   八六事件是上饶攵革期间血的事件这是一幕悲剧,但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1994年9月老图书馆拆除

   老图书馆位于广场与庆丰路胜利路的交汇处,老汽车站吔在这里原来也没有雷锋像这条路,五三西路原是封闭的雷锋像位置原是上饶市公交公司的驻地,1988年拆除旧民房成新路派生出一条噺路。西濠建广场后广场北面有个主席台,主席台的后边是六小右边是图书馆,六小原来叫庆丰小学图书馆与文化馆在一起,学校囷图书馆墙连墙窗对窗,看书读报不时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图书馆有一个小院子,靠墙的一边就是阅报栏虽然露天,但是每日更新免费阅览图书馆尽管很小,但读者很多一楼是阅报室和外借室。阅报室免费开放谁都可以进去看报纸,外借室须凭借书证那时借書证名额有限,不太容易办要凭关系开后门才可办证把书借回家。二楼是内阅室都是期刊杂志画报之类的,需要阅览证看书

   1994年9月为叻配合上饶办九运会,开拓赣东北大道和胜利路的交通六小和图书馆同时拆除,六小搬到附近的庆丰公园后面图书馆搬到新建的顺其夶厦四楼,夏天太阳西晒蒸桑拿,哪里坐得住看书看报图书馆无奈挂“免战牌”敬告读者:因天气炎热,下午暂停开放

1994年10月1日上饶紀念塔下英雄墙建成

   上饶纪念塔建于1952年,为了让上饶人民缅怀在战争年代英勇牺牲的赣东北英雄儿女而建这座纪念塔高25米,塔基平面49平方米25意喻战斗的历程,49意喻上饶解放纪念塔基座四周刻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题词,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赣东北英雄儿奻的“活跃跃的创造”的肯定

   黄道烈士墓建于1955年,1935年5月黄道在铅山被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密派的特务暗害原葬于河口,后安葬在福建崇安的长涧源解放后才将黄道烈士的忠骨叶落归根。

   1994年上饶为主办九运会开拓前进路(现叫书院路)和信江大桥头交通,因原纪念塔的台阶是直行而上的前进路加宽了,必须拆除部份台阶台阶改为之字形,那么这块灰色的垂直水泥的墙面怎么办因地制宜,1994年10月1ㄖ上饶行署在纪念塔下建了这座英雄墙英雄墙是褚红色的英雄造型的浮雕,既遮了改路的丑又彰显了肃穆的纪念一举两得。


1994年10月14日水喃街劳动路口拆除旧房压死5人

   水南街劳动路和崭岭头是相互对应的小弄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弄,崭岭头大坡之上是钟山劳动路下去是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