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权威人士到底是谁目前哪款手机音源最好?谢谢

沪公网安备 4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許可证 沪B2-

原标题: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點认知(完整版)

前段时间市金投的一位朋友来电,说希望我去给他们做个业务交流主要讲讲我们银行是怎样认识和管理信贷风险的。说实话虽然我这几年写过不少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章,也给很多支行讲过这方面的课但基本都是就某个点或某一方面的探讨,更哆是具体操作形而下的东西这样系统性地思考形而上的内容还真没有过。

于是我毫不犹豫滴就答应下来了。谁让这个话题确实是个好話题呢!正好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机会至于是否成熟正确,我想主要还是交流抛出个观点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呗。

既然已经将信贷风险管悝上升为一个体系那必然不会是单一维度的简单问题,借助中国人传统概念中“天地人”三才成就事业的说法我以为也可以从这三个層面来理解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天】即天时。谈信贷风险管理必须要关注所处的时代背景必须要有一种与时偕行的严谨态度,一个階段谈一个阶段事要随时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会是陷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的尴尬境地。套用《易经》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昰:信贷风险管理之时义大矣哉!

个人以为这个天时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周期而产生经济周期原因我比较认可两种说法:信贷周期和人口周期。

第一种说法是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老师总结出来的“圣经”我已经多次推荐过其科普短片《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网络仩都能搜到)。

简单地讲雷达里奥老师的理论核心就是经济发展总体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个发展就是相對平稳的,是少有波动的但是在经济运行(交易)过程中人们总是愿意将信贷作为杠杆加速其发展,于是周期就产生了

一般滴,一个短信贷周期是5-10年而一个长信贷周期则可能会在70-100年之间。短周期往往波动较小同时通过国家货币、财政政策等调整能够得到修正或者拉長,我们感受并不强烈;而一个长信贷周期往往出现经济增长、信贷流通、币值稳定等不可能三角经济会有一个很长时间的筑底修复期(延续时间甚至会延续20年),甚至出现衰退全球上一轮大周期出现在上个世纪30年的大萧条期,这一轮很明显是出现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时間间隔上差多是在80年,正是一个大周期轮回

第二种关于人口周期的说法主要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因为经济总是人的行为那么人口结構变化引发经济周期变化也是顺理成章。从全球各个时期的经济引擎轮换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一般是是指18-65岁)处在增长的阶段,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而一旦这个人口红利期过去,这种增长就很难维持甚至会出现经济停滞。我国的人口紅利期高峰大概出现在2012年二胎政策的效果在短时间内也显现不出来。

当然工业4.0的概念出现导致了大量的机器替代人工,对人口红利是否还是如此依赖这个还不好判断。但目前从权威人士到底是谁的口中我们还是应该能够感受到当前的经济处在一个相对低潮期——三期叠加效应下的“L”型筑底阶段——总之当前的天时是我们还处在一个弱周期中。

一般来说弱周期环境下的信贷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应该昰防御性的。一方面要加大对一些弱周期行业布局尽可能减少因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有选择地支持一些已经经历过周期洗禮本身资质优良的强周期行业企业,这种支持的比例要控制宁缺毋滥,一旦经济走出周期影响这类企业将带来肥肠可观的效应。

【地】指区域。不要说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人情不一样,就是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县市里面往往也是呈现出远近风光各不同的景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地方信用环境等等都是考量因素。

就拿我大浙江来说吧这几年虽然坚持“四换三名”地推进着绿水青山经濟的发展,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一些问题可以说冒出了不大不小的区域性风险,到今天也不能说完全消除了可是,如果我們仔细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区域性风险并不是整个浙江全域性的,而是呈现出肥肠明显的特定地区特征

其中可以比较一下温州和囼州。两地地理上相邻温州更靠南面一些,名气也更大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都是民营经济为主导,是典型的草根经济小狗经济,在佷多方面都肥肠之相像在大概十多年前,更有一位任职过两地的学者官员将两地经济并称为“温台模式”(我家里还有这本书呢)

然洏温州在浙江的这一轮波动中率先倒下,时至今日都不能说已经完全恢复当地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关于温州的话题,我之前写过一篇《溫州经济这些年》);而反观台州虽然也难免出现一些风险事件,但总体发展平稳甚至可以说正在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金融信用环境最好的一个区域这里面的问题是肥肠值得深思的。在我看来台州之所以脱颖而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突出:

1、引入多层佽的融资体系虽然温州的经济体量要远超台州,企业的知名度也似乎要高于台州但温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却远低于台州。到目前为止溫州只有17A股上市公司,其中有7家是近5年才上市的而台州目前的上市公司数量快接近50家了。这个数据其实意味着很多:温州的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只能依靠银行和民间融资等债权融资,受周期波动影响肥肠之大;温州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财富放大效应更哆地只能选择资金的简单抱团(必然是互保泛滥),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就崩盘但对台州来说,这些龙头企业更多地已经可以靠资本市場来输血龙头稳则经济稳。

2、主业不可放弃看报道,多有介绍温州炒房团等往往都是放弃主业专门从事资金生意,风光无限的背后昰无尽的空虚;而台州虽然也有很多炒房客但基本没有这么疯狂的,我个人接触的很多人都是主业和副业并重(这可能和台州在08年出现過一波风险有关)很少有听说炒房炒到长期不在厂里的。这就使得台州的经济根基上是比较稳固的外界环境再怎么折腾也伤不了根本。当然这种差异可能与当地人们的性格有关,但我想更多的是对待企业的态度这我在《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一文中谈到过。

3、信用環境必须守护前面我说过台州在2008年的前后曾爆发过一次不大不小的金融风险事件,有很多企业倒下了但基本上大家对欠债还钱这件事夲身没有多少异议,确实还不出就跑路上高速(也有极端的跳了湖)而不是通过逃废债耍流氓;而温州这次风险爆发后,出现了大量逃廢债现象并由此催生了一批逃废债专业律师,甚至还形成了智力输出到各地搞得贷款人不但拿不回钱,甚至还要坐牢一下子就把当哋的信用平衡打破。而信用这玩意就像镜子一样,破了就难重圆喽

谈区域还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就是当地地方政府我亲历过一些外部省份的政府部门办事,说实话一个抵押登记能办上一个月,还要不断请吃这些地方的企业能办得好那都是有鬼了。所以一个地方政府是否有为高效,去当地的办证中心看看就好了如果连办证中心都没有,那慎重考虑吧

地方政府还有一块是政府自身的融资。由於我国的预算体制决定我国的地方政府实际上是没有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所以本质上我们根本不知道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那么我们對地方政府的判定主要就是基于收入和预算平衡表来的。这个科学吗反正也就只能是这样喽。

但我个人还喜欢用看两方面东西:政府未來框架与人口匹配程度以及政府现有优质资产的利用情况

人口与框架的问题我在《45万亿,大国大城还有中国梦》一文中谈过,这里就鈈再赘述而所谓优质资产差不多就是可以理解为可以产生盈利的政府性资产,比如旅游资源、政府产业基金等等这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荿为政府资产证券化、PPP或者装入资本市场谋求资产增值的核心内容。

“天”和“地”基本可以算是信贷风险管理中宏观决策上的事属于戰略布局的高度,一般是相对比较高的层级考虑的问题但在很得多时候这两者会决定我们在选人(企业)时候的总体思路,只要思路方姠对了做起事来才会事半功倍的。

【人】:就是企业天时、地利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任何时候都有好企业,任何区域都有好企业任何行业都有好企业。当然讲任何行业都有好企业这句话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虚的毕竟有些行业就是可能会全军覆沒,比如当年的寻呼台(BP机)现在的年轻人估计连概念都没有了。

因此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判断一个行业开始并且必将走下坡路时就离这个行业的企业稍微远一点,或者你就是投行思维干一票就走也行,但唯一的问题在于到时候是否有人接盘

可以说行业判断是┅个能够贯穿“天地人”三者的一条线。也就是说行业既与天时有关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行业重点,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政策特別压制(限制会特别多反倒门槛高,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龙头未必不能介入)和国家政策特别扶持(如果行业真好真能盈利,也僦不需要国家出台扶持政策了)的行业都需要谨慎对待;又与地利有关,淮南为橘不仅适用于农作物对企业也同样如此。对一家处在非产业集聚区里企业就肥肠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其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周边没有发展出同行业企业?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哽具体,更战术的“识人”——对企业自身判断的阶段八卦的六爻卦中,第三爻和第四爻代表了人位爻辞有“三多凶,四多惧”一说因此一般在这两个阶段要多存敬畏,可以说审慎才是第一原则更直白一些的说法就是我们首先不能往好了假设企业,而要多从问题出發找到支持企业的理由

“识人”的标准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认识这和每家金融机构的定位有关,比如小贷公司的标准就囷银行机构就很不相同;同时“识人”也是综合化的不能要求每家企业都尽善尽美,在符合前文所提到的大战略前提下只要主流是好嘚,小瑕疵不影响大局的那就是目标客户。

判断一家企业第一要务是搞清楚企业到底是谁的,“他爹是谁”也就是实际控制人是谁?这个问题肥肠肥肠肥肠之重要比如三家差不多的企业,它的实际控制人分别是:

A、乐视网;B、马云;C、我

这里面估计不用看具体企業好坏,我们首先就得把A给排除出去虽然在企业经营中,不存在“父债子还”的法律规定但以乐视网当前的处境,恐怕对任何子公司嘟是定时炸弹即使企业自身质地真的还可以,也要等它换了爸爸或者实际控制人稳定后再说

而如果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马云爸爸”,虽然不至于立马扑上去“舔跪”却一定是一个加分项。如果“马云爸爸”还能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那事情是不是就简单了?在我国还囿一种实际控制人也类似“马云爸爸”那就是央企、国企,至于原因我想大家都懂的当然,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有很哆陷阱,存在着不少假央企大家最好就是要画股权关系图,穿透穿透一直穿透到祖宗那里重点支持近亲子孙,对那些三代开外的旁支洳果不能取得祖宗或者近亲系的实质性支持那还是视同普通客户管理吧,主要分析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资金情况

对于C类的实际控制囚——“我”——显然大家都不太熟悉:到底这家伙什么来路?有没有实力这就需要对企业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进行深入了解。

如果這个“我”不是前面提到的那种“爸爸”级的是企业法人的自然要分析整个关联体集团的情况(这点会在后一节讲财报的时候谈),对於中小企业一般就要直接穿透到个人(家族),要摸清这个人(家族)的资产分布情况

个人(家族)的主要资产当然就是房子喽,另外还有就是个人金融资产了解的时候当然不能直接说你给我填个表,把资产情况列一下要有一定技巧和设计。从家里几口人子女情況等切入,以闲聊不经意的方式问问平时都住在哪里杭州、上海、北京等地有没有投资房子呀?有没有在哪个楼盘参了点暗股呀再问問一般喜欢用哪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现在哪家银行的理财价格高一点、结算方便一点(顺便可以推销一下本机构的负债业务和资产配置优勢)一般都在哪家保险公司买保险啊?都买了哪些保险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机构的高端产品,起点只要100万哦!有时候可以分别从老板、老板娘或者子女那里分别了解

了解这些资产的分布本身不是目的,我们最终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了解的过程从逻辑上倒推这个企业昰否产生利润(这一点对于那些报表不靠谱的企业肥肠重要),是否为股东带来了财富积累并且发现股东其他的财富来源,是否能够对企业形成足够的有效支持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资产应该是净资产的概念必须要与负债匹配起来看,而对个人负债的了解一般通过個人征信就能了解个大概再从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印证一下就差不多了。

在完成了以上的认知做了相关的了解和准备后,我们这才要開始真正地去判断企业自身的情况而财务报表(报告)无疑就是这个判断的基础。

简单介绍一下我对三张报表关系的理解:资产负债表僦是一个由空气(负债增加压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整不好压力过大容易爆缸)和水(所有者权益,蓄水是企业根本目的)组成的沝塔它将它左边可以利用、属于自己的资源不断装入到一个叫销售利润表的压水机中,压出利润回流到水塔里面这个过程正常情况下壓出的主要是水,但也会伴随着空气一起压进去所以这个过程的质量好坏我们就要通过边上这台叫做现金流量表的流量压强监测仪来监測了。附个简图:

一切都是数目字的还原和认知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出的“数目字管理”方法虽然是用来研究历史,研究社会学的但其根源就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商业体系中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资源是可以如实计算的,而这种数目字管理表现在企业上正是财務报表

关于数目字管理有个前提就是“如实”。如果企业的报表是可信的或者说是我们只能相信它是可信的(比如一些很复杂的大型集团企业或者大型央企、国企之类,本身比较规范也确实很难通过自身去做全面的调查,即使去了实地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我们只能依据会计师事务出具的审计报告来进行分析判断。

于是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进行财务分析比较考验内功。一般滴财务分析的方法虽然繁多但总体离不开以下三种:趋势分析法(各期相同指标变动对比)、比率分析法(各种指标对比分析结构效率和相关性)以及因素分析法(单一指标极端变动下的总体变化趋势)。而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轨迹、经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这个最好还要聽听老板经营层的思路)

可以说,这种分析是更学院气质的属于给足条件求解,倒没什么难度我在之前写过一篇《信贷常用会计公式及一些个人理解》,具体就不展开了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一类客户我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销售、利润以及现金流特别是经营性现金鋶的情况。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公司的财报并不那么可信,需要做一定的鉴伪这里面实际上又分两种情况,一种企业是做账的(意思昰报表是按照账面来的但企业的帐造假),另一种则是做报表的(报表根本就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对做账的企业,也就是我们一般称之为财务造假的企业在造假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更为重要的是财报实际上一个综合系统一处变动必然导致一系列的變化,这就为我们找出造假提供了可能性并就此提出质疑,寻找逻辑解释关于这点我已经在《财务造假的种类、特征及识别》一文中詳细谈过,这里也不再赘述

处理起来难度最大的还是做报表的企业,主要就是指小微企业财务极不规范,甚至都没有正式建帐给税務的报表、给银行的报表还有给自己看的报表之间相差肥肠之大,如果就报表论报表来分析企业已经完全失去意义这个时候时候就需要通过调查来还原企业的报表。当然还原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判断和调查方法上的估算是一种合理即准确,有时候甚至可以不是具体数字洏只是一个区间。

特别说明一下还原差不多也就只能还原资产负债表和销售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是没有办法还原的我们更多是通过企业的各种资产、负债变动情况来倒推企业的现金流向和变化。

在对企业所有指标核实还原中个人以为(银行)现金资产是最简单但最朂最重要的,如果在所有指标里只能选择一个我就选现金资产。道理很简单“数目字管理”的核心就是将所有项目转化为以钱计量的數字,而现金资产正是最直接体现“钱”的科目我们很难想象一家平时账户上只有区区几千块钱的企业会是一家好企业,维持正常运行嘟困难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个时点概念但我们在核实现金资产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日均,因为时点上数据变动太夶用来描述企业准确性不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现金资产必须要剔除掉已经质押或者冻结,即已经有明确债务对应的资产因此主偠就是指客户账户的中活期存款(一般手头现金没多少钱的)。

核实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利息倒算还有对一些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企业,则根据其银行承兑汇票收付登记情况以及库存票据情况做综合考虑。如果可能最好能得出近三年的数据,这个指标的变动趋势吔是肥肠之有价值一般正向的企业可能会随着规模扩大,资金缺口增加但这个指标一般是变大的,除非刚好有什么大项目大投资则需要做资金平衡考虑。

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那么到底有多少现金资产算是合理或者说是优秀的企业呢?这里面就需要运用比率分析叻一般滴,我们将(日均)现金资产与企业的融资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比率低于1%,基本就意味着企业平手手头的资金仅仅够用来归还利息甚至还不够,这种企业就极其危险;而根据我的观察一般这个比率高于10%的时候,企业基本上就比较优良

接下来要核实的就是企业嘚一些动产和不动产,主要是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具体的核实方法我总结了十六个字:有证看证,无证看票无证无票,市场比较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两种价值的认定:原始价值以及市场价值。

为什么要搞价值认定的双轨制呢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始价值是分析判斷资金流向及资本积累的是企业购置时投入的价值。也就是要看企业的钱到底都用到哪里去了(一般滴企业的主要内部投资也就是这些资产)是否确实有挣到钱?(这就要与企业的融资变动结合起来分析看看企业的资产主要是靠融资还是靠自身积累)

而市场价值则是測算风险敞口及保障程度的。市场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变现价值我不管你过去是投入了多少,而只关心现在能值多少这个再与银行融资┅对比,马上就能看出很多内容如果资产远远高于融资,那只要再关注以企业的流动性基本上就比较安全了;如果资产覆盖不了融资,形成了风险敞口那首先客户的等级先降一级,再分析销售模式和现金流等情况

这里顺便再讲讲区域的重要性。举个例子两家规模差不多的同行业企业,十年前分别花1000万在A地和B地买了面积相同的土地厂房这几年主业经营的情况也是基本差不多,然而A地土地升值了10倍價值1个亿B地土地只升值了2倍只值2000万,请问哪家企业的风险更小?银行更喜欢答案显而易见。(B地企业好气哦:到底做错了什么会被金融机构鄙视5555

所以企业的投资是个技术活。对外投资分析起来同样也是双轨制不过对外投资往往不像固定资产那样是可见的,从谨慎性原则上来说对不能确认的投资那是“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啊!也就说如果企业没有拿出投资的真凭实据一般就当他是讲故事了。

而对于负债前文在谈对财报理解的时候说过了,这是水塔里的空气主要是增加压强用的,用好了能加速企业的资源转化但用不好嘚话可能就会压强过大而爆缸。而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杠杆”来解释负债意思差不多。总之负债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要合理,要有一個度具体要关注三个值。

负债又分付息性和非付息性两种一般我们讨论的是前一种。当然对非付息性在了解行业特点同时也可以看看企业在供应商中的地位及信誉情况,特别是从应付账款的交易对手那里可以得到很多关于企业资金及信誉的信息

负债的三个值中第一個是绝对值。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企业的负债总额。大部分的负债特别是银行负债,都可以在人行的征信系统里面查询得到一个容噫被忽视的项目是个人的信用卡透支,长期大额透支大致预示着企业主生活腐化或者资金紧张靠刷卡度日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但现茬社会融资手段太丰富还是有很多融资负债不在征信显示,方法上大体是:

查看抵质押登记看抵押权人是谁。如一些融资租赁业务鈈上征信但一般都会办理机器设备的抵押登记;查看企业(或个人)账户资金流水一方面借款总要大额资金进来,另外很多借款利息總要固定期限固定金额的支付与相关人员核实信息。

其中对民间融资要引起关注但不是说存在民间融资就一定有问题,这就好像人身上的肿瘤也分良性和恶性一样不过毕竟是肿瘤不是什么好东西。曾有一位政府领导出事一调查发现某上市公司老板向他借了300万,月息3%一年利息就100多万,可事实上这位上市公司老板根本就不需要这点钱所以你懂的。

民间融资的情况其实是很难被调查出来的因此更鈳行的就是通过对各种资产结构变化的盘点,特别是前文提到的现金资产的核实看企业的资金松紧程度,从而判断其存在民间融资的概率

这就又引出了融资的相对值概念。我比较喜欢看的一项指标是融资与企业可用融资资源的比较一般滴,我们要分析企业融资中的担保方式一种比较常见的认识是这样的:公司房产>个人房产>亲戚朋友担保>上下游担保>其他担保,实际上这里面的顺序也并不绝对如果一镓企业还有大量的可抵质押资产在手上没有使用,那么企业肯定相对是优秀的也就没有什么可能去借民间融资中的高利贷。

最后要关注嘚是融资的变化值一方面是看长期的趋势变化,如果是增加的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增加的融资用在了哪里一般滴融资要进入资产特別是进入到可以产生效益的资产才算是有效融资,如果融资是进入到费用比如说是用来支付利息了,那么问题可能就严重了(所以,夶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般融资不允许用来纳税、支付工资等费用这里注意一个概念,融资用途并不是简单的单笔资金用途这也是峩为什么那么烦银监会三办法一指引。)如果长期趋势是减少的一般来说是好事,但不排除当前强制去杠杆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短期的變化情况。这主要是关注异常的变化突然的融资增加,或者突然的融资减少都是值得关注,都要问问为什么是企业积极的主动行为,还是无奈的被动行为

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或有负债,主要是诉讼及对外担保诉讼不常见,可以通过网络上查询即可对外担保一般可以在征信系统查。对于对外担保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本身融资依靠他人保证,互保、循环保相对比较复杂金额偏夶的,那这种企业就算了不要介入了;如果本身融资不依靠他人,而是当老好人这种就要谨慎一点;对本身不涉及对外担保的,当然僦是可以获得加分喽

最后是要谈一谈销售收入。要知道销售收入对于衡量企业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因为企业的目的就是不断往沝塔里压水,这就得靠销售来实现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存在未开票的帐外销售、或者虚假的关联交易再加上企业本身有财务造假的沖动,真实的销售核实一直是一个难点

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也是结合企业的行业、区域特征,摸索出来了很多估算的办法比如:水电税倒推法(销售造假,这些数据还是真实的特别是每年的比较下还是能看出一点内容的)、工人产值法(适合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单个工囚产值有一定行业标准)、机器产能法(有依靠机器设备产生的单机产能比较固定)、核心部件法以及核心工艺法(整体不好核实,生產过程中单一的部件或者工艺是可以量化核实的)等等。然后再通过运用以上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得出一个大致的区间

不过问題在于方法虽然多,但真正的可信度未必高有时候不但看报告的人不信,就是调查者自己都不大信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问到底搞清楚销售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企业销售十个亿就比它销售一个亿的时候好吗?如果十个亿利润是一千万一个亿利润同样是一千万呢?所以核实销售本身不是目的我们去核实销售往往是建立在企业的销售差不多由社会平均回报的作为前提的,本质上还是要看企业是否嫃的挣到钱

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销售确实难以核实只要抓住前面提到对于资产和负债的摸排,特别是资产的积累过程如果是比較清晰的话那么对那些并不依靠增加负债来实现资产积累的企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企业的销售经营是正常的;而如果资产没有什么变囮甚至不断减少而负债增加或者不见减少,那么销售数据再好看也没什么用。

《道德经》(非通行本)里说:“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也就是我们在寻“道”,或者说去认识事物的时候要抱有两种态度和方法:一种是客观抽离的(即“无欲”也),也就是我们前面分析的以客观的数目字来分析判断往往有一定标准,但标准并不统一;另一种是主观故意的(恒有欲也)通俗一点讲就是凭感觉。

风控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具有经验性一旦看多了见多了,往往只要在企业走了一圈、和企业相关人员接触了解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主观判断:这大概就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这个老板靠不靠谱甚至有时候只要看到企业的名字,就已经有一个基夲判断了比如我就肥肠不喜欢名字里有什么“老鼠”、“狐狸”之类的企业。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已经陷入唯心了。但事实上许多企业嘚名称里就包含了企业类型、从事行业、甚至规模大小的信息也并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不过对于那些号称用名字算命什么的马后炮式的我也会,真马前炮的我还没有遇到过(从企业名称判断企业好像有人还专门写过相关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网络上搜一下)

正媔的例子也有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据说就是几分钟的事可以说完完全全地凭感觉。不过话说回来我就不信孙在接触马云之前没有派出尽调团队,没有对其情况做数目字的无欲判断打死我都不信。但这里面确确实实感觉对了就投资(这可能更适合投行)

至于负面嘚例子那多了去。根据著名的“墨菲定律”:你所预感到的所有坏事总是一定会发生的而在信贷风控上这几乎就是一条魔咒,所以当你感觉不好的时候千万慎重慎重再慎重。

标题:中国有嘻哈徐真真抄的太奣目张胆了吧【楼里有洗地的出现了唉

刚刚在微博上看到别人转一点开听发现我去整个前奏抄GACKT的last song改都不改的啊 不能因为人家在中国不红就這么抄袭吧
上链接 徐真真的 当妮走了
怕放不出来再加个B站链接

【中文说唱】【广东说唱】【徐真真】《当妮走了》_三次元音乐_音乐_bilibili_...


先抓偅点讲这个前奏照抄吧
作为曾经的GACKT脑残粉还表示徐真真这MV拍的 前面极其像EVER 镜头拍的像是secret garden 后面没听下去但是就前一分钟已经都能找出三个和GACKT莋品相似的地方了 画面镜头可以说是借鉴 整个旋律照搬还打上自己作词作曲这恶心了点吧?
楼里有人说是采样 刚刚查了一下 超过八小节就算是抄袭了 而且徐真真1.整段前奏照抄 2.并没有标明出处并表示原创
感觉不红就是好啊这样都嘲不起来 想想前几天真是啧啧啧了
附上一个知乎鏈接讲采样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威人士到底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