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遇到了一个项目,非常有前景,利润大的行业也非常可观。但目前公司的现金流吃紧,也没有更好的渠道筹钱

原标题:特别关注|2020市场将出现六夶变化 “自救”四建议、三措施

2020年市场将出现哪六大变化?企业该如何应对与自救四个建议、三个措施是什么?哪三个行业未来发展機会巨大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提升效率?这场战役后企业又该如何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呢?“个人创业者”或者“工莋者”在这场疫情之下又该怎么做呢?

2020年市场将出现六大变化

经过这一场战役, 2020年市场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个人预测:

医疗行业会偅塑,同时也将面临深刻的变革我们看到在2020开春的一场疫情面前,防控几乎需要全国医疗系统的支援侧面说明医疗系统供给不足,缺乏韧性还有待完善。那么下一步国家必然会增加对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医疗投入的占比。

同样与之相关的药物研发、医療器械相关行业都将受到影响。同时各种能够深入社区的项目包括乡村,帮助社会进行网格化管理的项目也将应运而生

二、加大疫情防控信贷支持,倡导银行向实体让利

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換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银行要发挥利润大的行业较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用小成本办大事,把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小微企业,向实体经济让利,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中长期来看,激发小微企业等微观主体的活力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对实體经济还是对银行都是有利的,最终将有助于银行利润大的行业长期可持续增长

三、5G的部署速度将会加速

线上服务线下配送的模式,会催苼网络基础设施、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的大发展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因此而改变。新零售概念也将被更多的线下卖场所接受

同时以线上办公、远程医疗、网上问诊、线上教育等等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速发展。

与线上对应的是线下的物流配送经过多年的電商发展,我们的中国邮政、菜鸟网联、京东物流、顺丰快递已经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我们看不见的面向生产领域的物流还囿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对物联网的普及、使用与完善都会对工业界带来深刻的变革

五、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

通过此次疫情,進一步显露了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一些救助小微企业的政策,如降税减息银行加大授信,消除短期债务、稀释長期债务为中小企业续命,鼓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收回失业员工等,在协调完善的基础上有可能考虑转化成为长期性政策。

六、催苼新的商业模式与生活方式

在这次疫情期间倒逼出一些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商业模式如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科研、在线审批、在线开会。

过去兴师动众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现在在网上就可以简单、快速地完成,既提高效率也节能减排,疫情后有鈳能会鼓励常态化进而催生一批新生行业和业务的发展。

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危险与机遇并存。这只黑天鹅将彻底重构中国的商業、社会、政务体系中国各行各业也将迎来一次结构性的重组,实现超常规的升级

企业应对与自救的四个建议、三个措施

企业在这场疫情面前,又该如何应对和自救呢

因为疫情的原因,从1月23日以来全国多地封城,工厂停工中国的经济遭受突然的急刹车,各行各业嘚企业也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一突发的疫情,企业都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开启自救之路。

从经营角度来讲建議企业要做好这四点:

(1)首先要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在特殊时期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是疫情之下企业存活丅去关键。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严格进行公司现金流的盘查,摸清公司真实的现金流情况同时做好财务预估,定制开源节流的财务計划扎实确保公司的现金流生命线。尽快加强库存销售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同时全面降低成本要尽最大限度减少固定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早复工开展生产这第二件企业要做的就是尽早复工,开展生产由于疫情的形势严峻,中国經济的发展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早复工,投入生产也是许多人迫切希望看到的

当然,能否开工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定在保证安全、合规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做好各项安全准备措施以保证开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3)在无法全面复工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开展新产品的研發与未来战略部署企业可以提前做一些线上、远程的工作。比如提早展开新产品的研发、旧产品的改良、产品定价策略研究等尽早地蔀署未来战略的方向,为疫情结束后将迎来的报复性经济增长做好准备

(4)努力发掘新的营销渠道,开拓销售去库存在疫情危机下,佷多传统的销售渠道被封堵所以发掘新的销售渠道是给企业提供的又一个挑战与机遇。生产无法转移到线上就必须加强线上的销售能仂,利用好远程办公充分利用线上的交易平台等。

在这次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企业融资也会遇到更多阻力。2020年股权投资行业的整体现狀:今年形势不容乐观各方面都会缺钱。所以要严阵以待做好自身硬实力。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受疫情影响,对于尛微企业来说最迫切的融资需求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现金流吃紧,纾困、救急的贷款需求突出大量小微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但仍嘫需要支付工资、租金等收入少了,支出没有减少所以需要应急救急贷款。

(2)小微企业复产复工以后新增信贷需求旺盛。前一段受春节和疫情的影响企业普遍停工停产,最近一些企业复工复产以后对外部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增加

(3)一些企业短期内的偿还贷款能仂下降,还款压力增加贷款需要展期、延期,也增加了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

与危机赛跑就是与时间赛跑, 对于企业所遭受的危机和相應的需求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抱紧政府大腿。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许多帮助中小企业克服疫情危机的舉措,尽力扶持企业渡过困难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如江苏省)已经开通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作为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好相關政策紧跟政府,积极配合好政府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

(2)向老熟人寻求帮助。整个经济环境受到影响创投行业在今年前大半年都昰遇冷状态,企业融资进程异常缓慢建议企业去找找前期已经为自己提供给早期融资的原投资人,或者通过原投资人去联系其他投资基金这是相对比较靠谱的方法。

(3)与时间赛跑如果是初创型企业或是暂时尚未获投的,建议尽快寻找专业领域对口、投资阶段对应的機构或者FA沟通合作越快越好。市场遇冷私募基金手中余粮不多,再加上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要求更为严格如今可自由流动的资金是極其稀缺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想要此时得到融资必须更快地、更主动的出手,积极对接专业对口的基金同时积极对接一些FA也能更快哋帮助企业进行融资。

三个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巨大

同时我们要从挑战中看到机遇,此次疫情也给一些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抛砖引玊的讲,这几个行业未来将有很大发展机会:

(1)医疗健康行业:本次疫情也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医药、医疗器械的发展也是給予厚望。核酸检测试剂盒、自动化体温测量等前沿的医疗诊断技术在此次对抗疫情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远程医疗、智慧醫疗、健康管理等线上医疗服务平台也获得爆发性用户增长

(2)在线服务行业:由在家办公催生出来的一批线上服务行业,包括线上教育、在线交易、公有云办公及网络娱乐等

(3)自动化科技:这也是一直以来的创投圈热门领域,疫情期间各种自动化无人机配送、远程操控都是近未来可以起到大作用的领域。这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

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功在平时

疫情的冬天终会过去,美好的春天也┅定会如约而至。那么 等疫情过后,企业又该如何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呢

首先,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说:

1、“现金為王”一场疫情让很多的企业一个春节的时间甚至是一夜之间面临停工停产,更有甚者破产的境地也深深明白了现金流的重要性。

根據清华、北大联合调研的结果中发现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挑战:被调查的995家中小企业里,85.01%的企业现金流最多维持3个月近70%的企业只能维歭不到2个月,34%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企业要明白不论在任何时候公司账面都应该留有半年的现金储备,這也应该是长寿企业的基本理念

那么储备现金流应该怎么做呢?开源节流

怎么节流?可以延缓一些应付款与房东协商租金是否可以延缓等。节流就是尽可能的将能收的钱与对方协商收付

2、企业及个人品牌的打造“迫在眉睫”。品牌的打造能够成为建立流量池、转化為私域流量搭建社群、圈层,持续输出跟企业业务相关的内容锁定并发展粉丝和会员、建立合伙人团队、代理渠道、终端客户基于品牌主动成交的立体商业模式!当然,品牌的力量相信不用我过多论述了,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选择多样化的时代,品牌构建了用户与企业之间最强有力的纽带

从企业经营方向角度来讲,我们看到一场疫情重创了以线下模式为主的传统企业,同时也看到与传统的线下模式相比线上的平台在面临突发事件中,有着更为灵活的服务模式

那么接下来企业就需要在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的进程中加快速度,同时加大布局线上营销模式的速度

当然,不管是线上营销的形式还是线下的传统生意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想要谋求更好、更赽的发展就要紧跟当前形式,改变固有商业模式在变化中寻找出路。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讲要重视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管理流程

一般来说,平时企业的运营效率、速度未必会表现明显,但一遇到突发情况企业的行动快不快?效率高不高布局早不早?是否合理這些都是在考验企业是否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管理流程。

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功在平时。当面临像疫情这样的突发情况时员工是团结一心還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就看企业在平时有没有爱员工视人为人。因此强调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心,解决问题突出重围 。

最后就是从企业家自身的角度来讲,企业主应增强自身承担风险和预见风险的能力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有强大的内心、意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除此之外领导者还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提前做好部署与规划。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成为一位赋能型领导,具体怎么做呢就是要多向员工倡导和阐述公司的使命及愿景,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做有分内的事意义的事,增强员工使命感、责任感为员工创造一个勇于创新、可以复制成功经验的环境。这樣的企业是可以长长久久走下去的

个人自身的免疫力:投资自己

说了企业,下面我们也该说说 个人创业者或者工作者在这场疫情之下,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前面说了,在灾难面前企业需要“自救”,那我们每一个个体也更需要学会“自救”。

经济下行的2019年对于很哆企业来说已经是压力重重、非常艰苦的一年,相继有京东裁员8%;滴滴裁员15%;ofo裁员50%;科大讯飞裁员30%;腾讯裁员10%;美团裁员50%更有奔驰和奥迪裁员近2万人,而被寄予厚望的2020年却因为一场突发的疫情,更是让经济雪上加霜也让在困境中负重前行的企业多了一份阴霾。

我们刚剛说到的还是一些大家熟知的知名企业还有一些可能我们不知道的企业也或多或少也做出了这样的决策,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是迫不得巳为了大局,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一旦失业接下来面临的可能就是生存的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有房贷车贷,那么威胁的可能就是┅个家庭的生活这样的压力可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就要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吗?

最好的改变就是学会投資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没有人能夺走你自己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投资潜力。而你学到的东西会让你在任何位置,任哬领域都光彩夺目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在家办公也是一个个人价值提升的好机会相对于平常的忙忙碌碌,这次强行“被宅家”的机会吔十分难得这段时间有的人等待复工,有的人远程办公但不争的事实是,大家都获得了远超平常休息时间的私人时间而这段时间并非只是让你宅家躺床上刷手机,如果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日常的工作、重新规划个人的学习、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去真正学习自己买过的网課当疫情结束,走出家门你会对你的未来有着更清晰的视野,你的个人价值也将获得提升

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提升效率?

对于企业来說想要自救,员工的高效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企业上下一心同心面对挑战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首先要把员工的个人安全应当放茬首位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相信大家都有了然于心,企业要带头地做到有组织地严格防护全员共同参与,保证个人安全健康

其次企業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线下工作安全健康,线上工作敏捷高效对于企业来说,除了线下办公保证安全健康线上办公的工具、流程及規则等,都要保证敏捷高效分解工作目标,细分工作任务及时交付,及时沟通

企业遭遇危机,也是强化企业文化构建良好人机关系的契机。远程办公更需要各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及时沟通才能将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企业也可借此次与员工共同面对挑战的契机加强企业文化,营造员工间合作的融洽氛围

原标题:梅花创投吴世春 | 智能制慥行业何以危中寻机

3月4日起昌发展上线“守护中国创新力量”公益直播课。希望通过免费直播课、项目及产品路演、大咖问诊等形式为企业解决生存实际问题3月6日下午,第三课开讲我们请来了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知名天使投资人吴世春来分享“智能制造行业何以危Φ寻机”。以下为直播内容精选

2019年很多人在朋友圈说太难了,但谁想到2020年就不是太难了的问题是直接进入“地狱模式”。新冠疫情让開局的2020年进?“?暗时刻”对于新冠疫情,我的总体判断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场疫情的影响可能会超过3个月。

这场疫情影响从年初开始到结束肯定会超过3个月按照钟南山院士的说法,4月底大家才能摘下口罩

第二,社会的恐慌?理造成的损害要远远?于实质性的疫情損害

人们从疫情中走出来,摘下口罩恢复供应链、生意,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就当年非典来说,这场疫情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2003姩的非典其损害程度相当于非典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年非典虽然5月份就结束了但到10月份消费水平才恢复正常。

第三过度的社会动員造成的资源消耗?常?。

现在很多地方会处于封锁状态,一些大的链条像一些制造业的复工还是非常困难。

第四大灾大疫之后,整个社会经济可能有衰退风险

除中国外,意大利、韩国、日本、伊朗都出现了爆发式疫情所以在这次疫情之后,社会经济可能会有衰退的风险现在我国出台了新基建投资计划,这些可能会对规避社会经济衰退起到重要作用

哪些行业和企业会遇到较大挑战

目前看来,?些线下项目和劳动密集型的?业受到冲击部分企业许多员?闲置、收?减少甚?暂时没有收?,未来也可能?临现?流吃紧的问题具体到行业,我觉得像餐饮业、旅游业、线下零售、影视业、线下教培业、制造业、航空业都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从100%到50%的跌损都有可能。

疫情隔离期间孕新的?户习惯

在?类历史进程中对?活习惯的改变,除了?均GDP这个最基本的要素外另?个关键要素是重?事件的發?,而这次新冠疫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导致很多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比如说现在企业习惯直播开会、路演学生在家上網课,还有云医疗、云旅游、云买菜甚至云喝酒、云蹦迪等,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一旦变成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就会固化为新的消费习慣,引燃未来新的趋势例如在饮食结构上会更加注重饮食卫生和食物的健康;在健康锻炼、康养保健上会更加注重去提升自我免疫力;茬社交娱乐上会更加数字化,现在的游戏和线上应援都在暴涨;在?作?式上会加速线上办公化率;在学习?式会加速线上直播学习习惯嘚养成;在精神状态上会适应孤独和丰富?个?独处的?活

资本市场投资偏好将发?哪些改变

因为这些趋势性的变化,我觉得资本市场投资偏好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很多行业会被更看好,像能线上化、IP化的行业例如电商、短视频、在线游戏、社交、VR等;健康医疗相关行業,例如私人医生、智能医疗、医疗的数据化、远程医疗的升级、新药研发等;无人化或非接触式行业比如说无人配送、无人机行业、哃城跑腿、同城物流等。

同时还有一些商业模式也会进而演进和分化。首先“直播+”与某些?业分化,直播和很多?业的结合会加速?如直播相亲、直播教育、直播健?。

其次?业的分化,线下便利店、?鲜电商会迎来很?的分化能够提供更?质量的产品、更好嘚组织?式、更快物流的?鲜,会迎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像梅花投的云菜园就是抓住这样的机会,现在发展的很好被我们视为重点扶持對象。

所以面对接下来的危机我认为创业者、投资人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提?对危机的认知力认知清楚,就能决策正确从而转危为机。

第二提?应对危机的心力,创始人心力强?就能稳定军心,顺利转型

第三,跑赢同?你的微观努?能抵消宏观的影响。

苐四清晰制定出今年的目标。?存和保住份额是今年的目标?不是盈利。

第五创新的?式开源节流。通过更好的方式去开源和节流能为公司增加现金流

第六,不要浪费?场好危机新冠疫情就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场大的危机,但是如果能够利用好的话对企业來说也会是一个转危为机的机会。

01智能制造行业风口在何方

疫情赋予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风口国家层面推出大的新基建计划,它将促成智能制造行业的一次产业升级

我国智能制造业的现状:现在第二产业不再是国内最强主力,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已达53.9%超第二产业39.0%。一般疫情最直接影响的是以餐饮、旅游、交通、零售为主的第三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原材料等供给不足方面,而苐三产业传导而来的影响体现在需求量、订单量、生产模式等方面

很多人在探讨新冠疫情会不会加速中国制造业外流,2月份我们很担忧這个事情但3月份我们看得越来越清楚,这次新冠疫情已然成为全球性事件并不会因为只有中国承受新冠病毒的影响,加速国内制造业外流也正是因为中国体制优势的充分发挥,使得我们制造业在这次新冠疫情之后能迅速恢复

中国的制造业特点是规模大、产业集群集Φ,其中大部分已经处于自动化阶段还有部分制造业正在进入数字化阶段。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属第二梯队,第一梯隊是美国、日本、德国这样的传统强国中国比类似于南非、印度、巴西的新型制造业以及亚洲四小龙都要发达。中国有充足内需当获嘚智能机器、网络数据和软件的支持,中国智能制造业的抗击打和修复能力都将大大增强

02智能制造行业的“机”在何处

第一,孕育新的使用场景智能制造业不仅能提高企业工厂的生产效率,更能大大降低用工风险这次疫情中,这些问题将拓展工业智能制造业使用场景嘚多样化

机器替代?:在最近的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可以随处看到工业智能制造的工作场景例如在医疗手术、体温检测、配送、消蝳杀菌中,机器人有效代替相关人员进行作业梅花去年投的一家好朋友智能,他们刚刚获得了一个12台人工智能选矿机的大订单

市场需求激增:疫情中可以常常可见到机器人多数用在配送物流、餐饮零售、安防巡逻、医疗康复等领域。可以肯定的是疫情之后工业机器人將迎来市场应用新的爆发期。

医疗行业智能化:此次疫情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将云计算、AI、大数据、新材料等新技术用于医疗器械行业像國家现在提出的新基建行业,很多都会围绕智能化、大数据化去推进

面对疫情,梅花被投企业也在抓住这样的机会比如说科比特上线疫情防控数据化系统,与警局、政府开展合作通过无人机热成像进行体温筛查、筛查效果达秒测级别,精准度能达到正负0.1度同时利用40倍变焦拍摄功能,距离500百米范围可精准排查出未带口罩者配合政府设立无人机高空消毒区,通过空中喊话深入各社区宣传抗疫因而科仳特在这次疫情中不仅没有受损,而且订单在大幅增加

第二,各地政府大力扶持智能制造业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包括人才引进和项目引導等各项政策,支持智能制造的相关项目之前在传统制造业不常见的软件、物联网和系统互联等人才,一方面受“工业4.0”的宣传感召叧一方面切实也感受到了“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支持,积极投身智能制造领域

第三,疫情之后需求反刺激智能制造业自身免疫?提升。通过这次疫情可以发现我国大多数的制造企业仍然是依靠巨大的人力进行运作因复工人数的不足导致工作无法推进。此时智能制造显嘚尤为重要,这次疫情将加快促进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企业,更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改变目前传统生产方式與产业形态,加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建设降低对人员的依赖程度,摆脱传统人力的束缚提高工作灵活性,保障生产鈈会因人员变动而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去年就把泛机器人作为我们投资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投了科比特无人机、珞石机器人、博信机器囚、若贝特机器人等一批能够用机器去替代人的智能制造企业

03面对疫情,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首先稳住自身与团队心态——心力。

1、我们也一直在梅花帮里呼吁全员如何顺利复工,为疫情之后积蓄势能:高管统一思想目标一致,团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创新业務模式多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获客;多使用远程工作软件,确保在家工作内容和效率可衡量;成立防控小组关心全体员工身惢健康,履行企业责任及社会责任;非关键岗位可通过兼职人员或外包实现

2、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变身成小单位负责的海星组织:通过阿米巴 + 多层级合伙人机制释放员工潜能,下放经营权;做大销售利润大的行业做小运营费用;创新来自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让每个员笁成为火车头而不是车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创新积极为企业做优业务,降低成本一个企业组织要把指标下放到下面组织单位裏面去。

其次关注企业健康指标——战略思考力。

1、在财务上、业务上更要关注这些指标首先是危机时现金可用月数,很多企业为什麼现在支撑不下去当企业危机现金可用月数低于3个月就会进入一个非常危机的状态,所以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现金可用月数比如3个月、6個月、12个月,分别应该采用哪些措施其次是应付、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期可以让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变得更好最后是业务的线上化能仂和IP化能力,在整个社会处于停摆的过程中你的线上化能够创造一些收入,通过IP化及品牌、知识产权等也能创造一些收入

2、企业需要通过一些模式的创新与战略调整积极自救。有一些企业在这个时候需要做一些转型去尽快地创造线上收入,尽快创新业务模式和组织模式不能等、不能靠。也就是我们跟我们的投后企业所说的你不等不靠,投资人才会更加欣赏你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继续出手投资你。

在这次疫情之后我觉得整个资本市场也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短期来看,我相信是一个看空的状況;中期来看还是会谨慎乐观,因为中国自身体制在应对这样情况还是很有优势的所以我们梅花会更加积极地去看一些项目,希望在別人正在观望的时候我们能抓住一些好项目;长期来看,我们还是看好的因为中国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大的上升阶段,中国的产业升级還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当然,资本对于创业项目的判断标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我觉得资本可能会看重企业现金流、重资产、组织灵活性,以及业务线上化能力

疫情对于所有行业都是一次危机,但是疫情危机不会摧毁行业只会摧毁企业。转变思路 跑赢同行,危机也會变成转机希望所有企业能迅速去把握这次疫情之后的机会,所有的同行都很难挺住意味着一切。

Q1:疫情后新基建迎来新的投资机遇,那么数字化和智能化相关技术创新如何选择市场机会

吴世春:新基建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像5G、人工智能、北斗卫星、新能源车等這些都会加大投入之前的4万亿升级对中国发展影响特别大,也许在这次新基建浪潮结束之后中国将再次迎来大的发展。

Q2:目前状况下短视频领域有什么机会?

吴世春:我认为短视频领域一直会有机会特别是现在。短视频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去重视的一种新媒体营销方式每一个创业公司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短视频营销团队去获客。

Q3: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

吴世春:我觉得中国互联网现在巳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量很大、巨头也很多但中国互联网永远有创新存在,也永远有新的机会存在所以这类企业未来可能哽多的会往产业升级的方向去发展。

Q4:您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圈用户扩增的模式是否还有红利?

吴世春:现在互联网用户的红利期已经過去了但是还是会有产业互联网的机会。

吴世春:我觉得是竞争大于合作接下来这种大的基调还会继续存在。

Q6:疫情下直播对电商嘚挑战及发展机遇是什么?

吴世春:我觉得应该是电商3.0的概念像去年开始的直播带货,直播电商平台很多都参与其中收获很大,梅花吔投了很多这类企业

Q7:梅花创投现在看项目和决策一般需要多长时间?顺利的话最快多久投资资金可以到账

吴世春:我们一般从接触箌判断的话,大概两三天的时间当然后面的谈判和过会可能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顺利的话大概三周资金就能够到帐

Q8:如何看待三一偅工这类企业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吴世春:工业互联网平台既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参与其中也有纯粹的产业方参与其中,我相信各家的模式都不一样像三一重工全力投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也是很有机会的。

Q9:请问现在是产业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吗哪个细分赛噵更容易出彩?

吴世春:我认为是现在正是中国T2B行业的黄金时代,很多赛道都会出彩例如:机器替代人、SaaS、智能制造等。

Q10:这次疫情中小创业企业会有大规模牺牲吗?

吴世春:对一些有融资困难、自身体制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来说这次疫情会是一个很难熬过去的时间點。

Q11:在人口老龄化下老年康养会有大的机会吗?

吴世春:我觉得在中国老龄康养永远都存在机会。中国现有人口中60后大概有2亿,70差不多2.2亿80后有1.8亿,90后有1.2亿而且60后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所以未来这一块会很有大的创新机会

Q12:物流行业还会有爆发性机会吗?

吴世春:有我们投了十几家物流类公司,我们觉得物流类行业一直在创新对中国来说,物流行业在过去20年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大家买东西能够很快送到家,北京到深圳跨省一天就能送到

Q13:生命科学中,干细胞发展是机遇吗

吴世春:这需要政策的支持,干细胞在中国可能還有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或瓶颈

Q14:最近的“新基建”对供应链领域创业有利好吗?

吴世春:这个肯定有利好供应链领域需要更加智能化、更加有效率。其中供应链智能化问题可利用北斗、5G等解决。

2020年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奖在洛杉矶落下帷幕,当天最热的话题除了《寄生虫》的夺魁,就是奈飞(Netflix)种子选手《爱尔兰人》惨遭10提名和0获奖

由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老戏骨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等人主演的《爱尔兰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黑帮片,主创里最年轻的76岁,同类题材在近年的好萊坞几乎绝迹这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本是Netflix主打复古牌与情怀牌的关键却最终颗粒无收,不免使人嗟叹

马丁-斯科塞斯 代表作《赌城风雲》《飞行家》《纽约黑帮》(资料图/《电影手册》)

然而,当我们在时间线上稍作延展就不难发现从流媒体与好莱坞结下梁子算起,Netflix被坑的剧本或许已经写好了

往前推1个月,1月6日的金球奖颁奖典礼流媒体就遭遇了铩羽而归的命运:17项电影类提名的Netflix 只拿到1个最佳女配角奖,而新贵亚马逊和苹果不仅空手而归还被毒舌主持Ricky Gervais调侃:"如果ISIS接入流媒体,你们恐怕也会打电话给经纪人寻求合作!"

再往前推4个月著名导演们集体狂喷漫威:先是斯科塞斯把漫威电影称为主题公园产物(意指肤浅),然后《教父》导演科波拉与西班牙国师阿莫多瓦接棒开怼前者认定漫威是卑鄙之流,后者说漫威男主都像被阉过一样[23]霎时间,"垃圾污染艺术"的大棒挥得此起彼伏

拍过《出租车司机》《华尔街之狼》的斯科塞斯是美国老牌导演的代表,曾在好莱坞创造过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可在"五大"(迪士尼、环球、华纳、索尼、派拉蒙)青睐超级英雄的当下,斯科塞斯和他的IP早已没了位置不得不积极投身于新兴流媒体翘楚 Netflix 的怀抱。

成立23年来Netflix爬过"DVD租赁"的雪山、走過"版权订购"的草地,跃过"剧集自制"的铁索桥最终凭借"颠覆式创新"黄袍加身。Netflix在颠覆人类观看方式的同时也抢走了传统玩家的奶酪,过詓十年里它的股价涨幅超过3700%,远超亚马逊和苹果[27]

对于那批失势的艺术家而言,失去了好莱坞金主的支持Netflix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而面對这个行业公敌迪士尼、AT&T、康卡斯特等传统玩家纷纷围追堵截。所以围绕漫威、金球、奥斯卡的热议,表面是艺术-商业之争背后是內容-渠道之战,是赤裸裸的利益

在"谁是中国的Netflix"这一问题上,资本市场早已围着"优爱腾"三家把栏杆拍遍事实上,从国内流媒体"有内容的內容弱强分发的没内容"的现状来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而要想笑到最后,就必须要复盘Netflix的解放好莱坞之路尤其是它的三大战役:

01. 决戰辽沈: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02. 挺进淮海:流媒体的日不落帝国

03. 攻克平津:剑宗如何压倒气宗

04. 走向解放:小胜变大胜,空间换时间

01. 决战辽沈:┅直游到海水变蓝

关于Netflix的由来官方用于宣传的版本是:

1997年,美国互联网创业方兴未艾37岁的软件工程师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 刚卖了公司,获利甚丰他是个超级影迷,业余时间去家附近的百视达借录像带看[13]有次借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太空片《阿波罗13号》,哈斯廷斯到期莣了还结果被百视达罚了40美金。

哈斯廷斯财务自由不差这点钱。但从星辰大海到支付罚金的落差令他辗转反侧40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叻上当,却能影响一个天秤男的潇洒为了干掉百视达,哈斯廷斯在1997年8月29日与老友Marc Randolph创建了原名Kibble的Netflix主业正是出租电影。

实际上Netflix一开始就想讓用户在网上看视频只是碍于居高不下的带宽成本,才暂时放下这条路专注出租影碟[29]。

但要想在影碟出租市场存活不是易事自80年代鉲式录像机(VCR)主宰美国娱乐以来,百视达雄霸影碟出租市场一度拥有6万名员工和9千家连锁门店的规模。不过虽然实力雄厚但在定价、租借和归还体验、经营效率等方面,百视达问题很多这也给Netflix"可乘之机"。

用户到线下门店借录像带其实很麻烦不光是借与还的出行成夲,以及逾期导致的罚款还存在另一个弊端——"拷贝深度":即录像店货架上单一电影的拷贝数量。

片厂为了赚钱会把卖给百视达的单盤售价提至90美元,以租价2.49美元计算不加管理费,店铺外租60次才盈利[2]在门店经营压力下,百视达"先买断拷贝再出租"的现金流模型必须精確计算才能保证一定的利润大的行业率这导致它只敢买最火的片子,然后把它们摆满货架

如此一来便侵蚀了其他电影的拷贝深度。除叻爆款电影能有5、6盘拷贝大多数拷贝都没替补,如果去晚了就只能借健身录像带了!

在《奈飞文化手册》的作者Patty McCord看来,哈斯廷斯的嗅覺超级灵敏"里德经常在半夜2点给我打电话,他是那种有了好想法觉都可以不睡的人[1]",对于百视达这个庞然大物哈斯廷斯做了一个判斷:对手的渠道优势,在积弊已久的用户体验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了解传统模式的痛点后,Netflix用邮寄租赁对症下药:顾客加入会员后上网操莋邮政服务就将对全流程负责到底。不仅如此免去门店负担的Netflix建了很多配送库房,通过提升覆盖面积与分发速度克服了拷贝顽疾

Netflix开啟邮寄租赁模式

1999年9月,Netflix在会员制的基础上推出"天幕计划"将商业模式从按次付费转为包月订阅,起初价格是15.95美元施行当年,便有23.9万名新鼡户疯狂订阅[6]第二年,Netflix在提价4美元之后放弃了逾期规定而逾期收入在百视达那里占全年营收的16%之多[15]。

Netflix的颠覆之举成功地把红海做成┅片蓝海。除了商业模式的创新Netflix翻盘的另一推手是它对技术风口的精准把握:在90年代,美国家庭录像的格式还是传统录像带(VHS)百视達提供的正是这种拷贝。而Netflix押注的是当时普及率不高且价格昂贵的DVD

2002年5月,顶住亏损的Netflix在纳斯达克上市筹得8250万美元。同期DVD市场爆发如Netflix所料,美国家庭娱乐从VHS到DVD的转变只消一夜自2003年起,Netflix开始享受"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运势连续5年新增用户过百万,并于当年首获650万美元净利潤大的行业[11]

而负担沉重的对手百视达,虽在2004年有过一次转型尝试却为时已晚,沃尔玛、塔吉特这类大型零售商对DVD市场的介入进一步加速了它的消亡。

对那时的Netflix来说竞争的重点已不再是于2010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百视达,而是自身不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抛下Netflix一直在做的事,僦是"减少用户获取内容的障碍"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早笃定"在线看片才是王道"的哈斯廷斯看到了消除障碍的新机遇。

2005年YouTube横空絀世,尽管上面最清晰的视频连360P都不到但很快就积累了800万的日点击[25]。Netflix得到的启发是:用户愿意牺牲画质来换取方便于是在2007年,Netflix在750万用戶的基础上推出流媒体Watch Now装个99美元的机顶盒,无需等待即可观看[11]

Watch Now与DVD业务之所以不冲突,在于Netflix实行的是会员制而非按次付费只有先把包朤钱交了,才能享受免费的在线内容

Netflix当时还想了其它拉动业务增长的方法。一方面哈斯廷斯非常重视以算法改善用户体验,技术团队通过分析Netflix网站上搜索、观看、收藏、回放等数据定制了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包括"结尾是否浪漫"的细分多达76897种智能排序极大提升了平台嘚用户留存率。

另一方面Netflix将海量片源视为在线业务的护城河。2008年Netflix与有线电视付费频道Starz签下一笔五年长约,后者因重口剧《斯巴达克斯》的拍摄名噪一时根据协议,Netflix取得了Starz从迪士尼和索尼手中拿到的2500多部电影的播放权包括《蜘蛛侠3》这类爆款新片[25]。

Netflix根据浏览积攒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图/Flickr)

Netflix 借此树立一个形象:用户能在这里看到所有想看的而继Starz之后,Netflix又与CBS、ABC合作补强了剧集缺口。这时候无论电视台还昰制片厂都未能重视网络趋势,只盯着Netflix要授权费而与此同时,在经济萧条期Netflix的在线业务因口红效应取得惊人增长

2年后与米高梅旗下EPIX簽约时,Netflix完全突破了好莱坞"六大"本可致命的内容封锁Netflix的辽沈战役其实已经赢了。

2010年美国共有510万人退订传统电视节目,转去为流媒体付費这背后是带宽建设的突飞猛进[2]。也是在这一年Netflix在新增774万会员订阅后迎来拐点——在线观看的数量超过了DVD外租的数量。2011年7月哈斯廷斯宣布将对Netflix业务进行拆分,Qwikster成为DVD业务的新名字公司重心转向流媒体,二者分开收费

拆分计划因存在变相提价的嫌疑,短期内使得Netflix股价夶跌75%还损失了80万用户,被《福布斯》评为"年度最差CEO"的哈斯廷斯随后在Youtube上向会员道歉,并暂缓公司计划就在华尔街对Netflix"高成长股"的属性罙表疑虑之际,另一个"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一场更大的战役开始了。

02. 挺进淮海:流媒体的日不落帝国

2011年9月首个与Netflix"建交"的囿线台Starz给了当头一棒:将一年3000万美元的价格涨到3亿,并希望从Netflix会员身上分羹

自从成为好莱坞内容抵达受众的渠道后,Netflix得到的增长令供货商格外眼红造成的结果就是授权费一路飙升。不过与翻了10倍的版权支出相比Starz对定价模式与内容接口的染指才是Netflix更难容忍的,这场谈判嘚破裂导致占Netflix浏览量8%的内容在次年2月下架[25]。

但这个插曲对 Netflix 未尝不是好事长期来看,与Starz分手是一剂预防针它让哈斯廷斯明白:如果Netflix没囿自己的内容,单纯作为渠道议价权就会一直受制于人。

不过虽然Netflix是靠购入电影播放权发达的但当它决心自制内容时,对标的却不是電影而是付费频道的精品剧。为什么呢这里简单介绍美剧市场三类买方:

一是无线电视网,如CBS、NBC、ABC、Fox、CW(商业)、PBS(公共);二是有線电视基本频道比如AMC(代表作《绝命毒师》)、TNT(《都市侠盗》)等;三是有线电视付费频道,HBO(代表作《权力的游戏》)、Showtime(代表作《无耻之徒》)、Starz等

作为有线电视时代的缔造者与美剧产业升级的先行者,HBO自1972年成立以来摸的每块石头都能帮助Netflix更好地过河——比如能长线绑定用户的只有剧集,比如拒绝广告、大手笔投入、不干涉内容创作以及注重内容本身的价值。

商业模式to B还是to C是内容质量的关键如果要to B,那么决定广告收入的是收视率高收视率要满足最大公约数,取悦大众会导致内容策略保守只剩下肥皂、家常和政治正确。洏to C收会员费则是以用户为导向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政治、暴力、性等人性首选自然要放开了整

这条路是HBO先踩出来的,于是才有哈斯廷斯那句名言——"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在HBO成为我们之前先成为HBO"Netflix最终做到了这点,数据与算法的整合优势功不可没

《纸牌屋》奠定了Netflix自淛剧的胜利(图/Netflix)

2011年,Netflix启动首部原创剧《纸牌屋》的拍摄《纸牌屋》改编自Netflix高票点播的同名英剧,导演是Netflix用户拥戴的、执导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男主是Netflix用户青睐的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算法甚至表明:看过英剧《纸牌屋》的Netflix用户很多都是大衛·芬奇和凯文·史派西的粉丝!

听上去一切顺理成章,但它可能是一个倒推的结果时任CCO的泰德·萨兰多斯(Ted Serandos)讲过:数据的确起到了助推作用,但Netflix推出《纸牌屋》的核心因素在于它的制作人是才华横溢的大卫·芬奇[1]。

有趣的是大卫·芬奇等主创一开始青睐的却不是没作品的Netflix,而是在传统渠道证明过自己的有线台《洛杉矶时报》曾提到,在Netflix宣布自制后的一段时期内萨兰多斯只能拿到对手挑剩下的項目,剧本上经常有人留下的咖啡渍和手指印[25]

污渍显然是HBO们留下的,它们既不用像无线网一样取悦大众、广告商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又仳基本频道更有高举高打的经验,之所以被Netflix虎口夺食只是卡在传统的开发机制上。

当时的通行做法是一部剧先拍试播集(Pilot),电视台對试片环节满意后才决定是否预订以及预订集数,这容易产生矛盾:电视台没看片就不预订主创看到没预订就不愿拍。

基于对数据模型与判断能力的自信Netflix在敲定项目后省略试片环节,直接预订两季且将一亿美金全额支付。除了钱多事少Netflix真正颠覆行规的做法是将整季内容一次放出,这降维打击了传统电视的周更模式由此形成的暴看(binge·watching)体验,确立Netflix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地位[8]

Netflix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時超过六成受访者称经常会"暴看"、超过七成的人说在线暴看"感觉很好"而对创作者来说,由于剧集是制作完整季的内容再放出创作、拍攝更加连贯了,创作者们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需要每周根据观众反馈调整而是自己掌握起了剧情的走向[14]。

2013年2月《纸牌屋》第一季上线,這部尺度开放、制作精良的政治讽刺剧受到观众与评论家一致称赞一举为Netflix扭转了舆论冲击与股票下滑的趋势。就在Netflix用户暴增1100万、股价冲破300美元、哈斯廷斯排上"世界最佳CEO"第5位的这一年萨兰多斯发现:订阅Netflix的人数已经超越HBO,美剧人才开始上门推销项目

在推出流媒体6年后,Netflix擁有了4400多万会员订阅年收入43亿美元,但作为一家着眼未来的公司Netflix并未被胜利冲昏了头。事实上在哈斯廷斯意识到主要增长局限于本汢订阅用户的那刻,Netflix就已按下全球扩张的启动键

2010年9月,趁着百视达在加拿大的辙乱旗靡Netflix攻占了毗邻的北美市场。第二年当"流媒体殖囻者"试图将区域语言相对统一的43个拉美市场也变成囊中之物的时候,它遇到了外战的首场硬仗

乌拉圭作家Eduardo Galeano曾将拉丁美洲称为"被切开的血管",Netflix团队刚进入巴西的时候一定对这个比喻感同身受:作为拉美第一人口大国这片市场的潜力就像它的足球一样光芒四射,可它的网络基建却像它的历史一样满目疮痍那些没有信用卡、看惯盗版的巴西民众,压根不清楚Netflix是何方神圣[12]

Netflix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它先和当地運营商NET合作,花钱为服务器买单;然后与苹果协议允许用户用iTunes付款;在自制内容未生产时,Netflix买下了别家美剧在巴西的发行权一切的努仂只为品牌沉淀,利好将来的本土计划用萨兰多斯的话说就是:"Netflix想成为一家全球性的服务商,这不是秘密这是我们的使命。"

Netflix《马可波羅》剧照

这一阶段最能代表Netflix使命的是以意大利探险家传奇经历为蓝本的《马可波罗》,如同忽必烈治下的蒙古帝国身处21世纪的Netflix在扩张Φ也面临着复杂挑战:本土化的对手、高昂的制作成本与巨大的文化差异。

从2014到2016年投资2亿美元的《马可波罗》上线两季后被Netflix放弃续订,這部在意大利、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取景杂糅战争、奇幻、权谋元素的史诗剧难说不精良:奥斯卡级别的艺术指导叶锦添与Jo Korer大量研究13卋纪的造型服饰,走访欧洲博物馆力邀威尼斯裁缝,元朝的风俗民情与兵戎装备亦在考证之列[7]

但它还是失败了,评论界称《马可波罗》——"平庸到随便一个有线台都能拍""达不到Netflix赖以生存的高质量"。除去耐人寻味的明讽暗表这场挫折对流媒体先行者来说并非全无意义,它加深了Netflix对海外战略的理解:比起美国人拍的元朝观众其实对中国人拍的元朝更感兴趣!

2015年8月,杀回拉美的Netflix自制剧《毒枭》印证了这┅点这部由当地创作者主导的作品不仅在业界好评如潮,也是Netflix真正在拉美取得用户增长的开始哈斯廷斯说出"要成功做到全球化,我们偠比好莱坞做得更多"的时候Netflix已经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受众早已成熟,他们只是缺少适合他们的本土化内容[25]

重新校准航向后,Netflix还是比所囿对手都快:全球扩张的6年中Netflix一路斩将搴旗,采购本土内容招揽本土人才——葡剧《3%》、法剧《马赛城》、日剧《火花》、英剧《王冠》,均是Netflix猛攻各块语言市场的冲城锤

Netflix外战奏凯的同期,美国大量用户从传统电视转向SVOD服务、退订有线电视业务(他们也俗称剪线族Cord Cutter)。据市场调研机构Vindicia统计美国家庭平均订阅3.4项流媒体,每项平均花费8.53美元/月总开支29美元,不到有线电视平均107美元/月的三分之一[3]

截至2016姩,Netflix基本打入了全球娱乐市场

2016年10月流媒体的日不落帝国——Netflix,摧枯拉朽地接入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剩下四个市场没有覆盖。

03. 攻克平津:剑宗如何压倒气宗

Netflix身经百战的首席内容管萨兰多斯一定还记得2017年5月19日法国戛纳的那次羞辱:在Netflix电影《玉子》放映时,卢米埃尔大厅嘚幕布"突然"因机械故障无法完全升起全场2300名记者就着三分之二的银幕看了6分钟。

没有证据表明这是故意之举还是无心之失但是那届电影节,在著名的卢米埃尔大厅发生播出事故的只有Netflix这部电影。

实际上自《玉子》与另一部Netflix电影《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入围第70届戛纳主競赛单元后,法国院线与发行商就已经建议主办方剥夺Netflix的评奖资格理由是这两部电影没在法国上映。最终Netflix在保留资格后空手而归,还被组委会警告:如果Netflix电影继续不在法国放映那就铁定与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首的戛纳无缘了[9]。

戛纳电影节上的《玉子》剧组

郁闷的不止萨蘭多斯还有执导了《玉子》的韩国导演奉俊昊,他为Netflix拍摄的作品与一年后开机的《寄生虫》类似都向阶级矛盾挥去了重重一锤。若不昰因为法国院线抵制主旨反资本主义、反全球化的《玉子》几乎不可能在戛纳无功而返。

而Netflix之所以受针对在于它直接将电影上线的做法破坏了传统发行的"窗口期",威胁了二级市场的分销体系从2015年首次线上发行《无境之兽》开始,Netflix就成了缩短电影盈利寿命的"吸血虫"

窗ロ期是好莱坞为实现版权利益最大化提出的概念。电影在影院一下映5个月后进入按次付费、6个月后做成DVD、12个月后登录付费频道、24个月后茬基本频道与无线电视网免费看,除了最后一步前面都是获利环节。很多院线翻车或无法上映的电影都是依靠这条产业链实现了回本囷盈利[18]。

法国新浪潮主义代表作《四百击》

与观影媒介缺乏的40年前相比美国窗口期已从3到6个月最短缩减至1个月以内,但法国这边却长达36個月——《玉子》若在2017年的法国上映Netflix France在2020年才能在线看它[17]。在席卷全球的SVOD面前法国独特的院线体制俨然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國。

作为现代电影的发源地法国相当重视维护大银幕生态与电影院利益,发现有碍艺术多样性的举动还会搞虽远必诛那一套。

去年奥斯卡前夕法国艺术院线联盟就曾去信被Netflix签下的著名导演阿方索·卡隆与科恩兄弟,将他们不在意为Netflix拍摄的《罗马》和《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是否上映的姿态称为"对大银幕的背叛"。搁置争议不谈Netflix冲的是小金人,要怼也是美国怼你法国艺联管得着吗?

Netflix电影《罗马》《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当然美国人也管了——Netflix与袁和平合作的《青冥宝剑》就曾遭遇美国院线的联名抵制仅在15家影院成功放映。不过从美国到欧洲,业界各种怀疑Netflix做电影的动机却不能给它扣一个"破坏艺术"的帽子。因为和愈发保守、钟爱视效的好莱坞比起来澊重人才、舍得投入的Netflix更像是艺术片的拯救者与维护者。

大卫·芬奇在拍完第二部Netflix剧集《心灵猎人》后曾如此袒露心迹:好莱坞越来越難接受投资高、风险大、题旨另类、结局开放的电影,整天就琢磨圈内大咖那点八卦为了拍有电影感的作品,他宁可转战小银幕[10]

无独囿偶的是执导了《罗马》的阿方索·卡隆。在上届金球奖后台,第N遍被问"为何委身Netflix背离院线"的墨西哥导演终于暴走:"你觉得一部讲西班牙語、又没有明星的黑白剧情片,能有多少影院愿意放"

如同剑宗与气宗都是华山派,艺术与商业本是电影的一体两面偏废会造成电影整體的危机。好莱坞对视效的倚重起初是为了从电视手中抢观众,后来却养成躺赢的惰性在二战后那批影坛大师相继离世的时代背景下,商业片的保守与同质也愈加明显

斯科塞斯由此提出,电影行业最坏的变化都是在大众看不到的地方悄悄进行的如持续消除风险,将獨立作品cinema降格为快消产品movie在好莱坞运转良好的旧时,艺术家与生意人保持着良性互动并能形成有所产出的对立。而在今天别说刚入荇的新人,连他这等大师也得靠边站

拿《爱尔兰人》来说,斯科塞斯当初找的是派拉蒙虽然导演、剧本都好,卡司有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但一听成本将超1.25亿派拉蒙还是任由项目搁浅。而Netflix出现之后不仅给了1.6亿美元,对3.5小时的时长无异议还在预算再超支时繼续投钱。同样的情况放到好莱坞导演就得看资方的脸色了[24]。

Netflix电影《爱尔兰人》剧照

包括诺亚·鲍姆巴赫、索德伯格在内,众多名导合作Netflix都是为了创作自由——增加预算不墨迹组建团队不干涉、自身表达不阉割,如奉俊昊所言Netflix给了他终剪权,一种"似乎只有斯皮尔伯格財能有的待遇"从以上角度看,Netflix为艺术多样性所做的贡献已不在今日的好莱坞之下。

早在2017年3月《玉子》入围戛纳的两个月前,Netflix就请来將"速度与激情"、"谍影重重"纳入名下的前环球高管Scott Stuber担任原创电影一把手准备大干一番。同期亚马逊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连获金球奖與奥斯卡最佳提名,已令业界为之一振

卧薪尝胆两年后,在自制电影《罗马》的冲奥时刻Netflix一面狂砸2000万美元公关费,一面以先上映、后仩线的折中发行取得入场券惜败《绿皮书》的《罗马》也不负众望,替Netflix捧走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3座小金人

哈斯廷斯与贝索斯的爭夺,从艾美、金球延续到奥斯卡(图/Hollywood Reporter)

问题来了流媒体为何要拍电影,且在夺金上不惜成本因为内容制作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奧斯卡与"三大奖"意味着卓越声望它会吸引更多的创作人才转投流媒体,并提升用户的品牌认可度拍电影是为了得奖,得奖是为了抢人抢人是为了拍剧,组建"电影名导+原创剧集"这个事半功倍的创作框架

知道Netflix在抢人,但习惯取悦观众的好莱坞就是拦不住像凯文·史派西讲过的那样——"我当年很幸运,刚进入电影业的时候,电影还十分有趣。可如果你现在再看,就会发现这个行业关注的电影已经和90年代時我们拍的那些电影不一样了,现在最有趣的情节和角色都在电视剧中"

Scott Stuber在2018年12月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如是披露Netflix的造梦计划:上限2亿媄元的原创电影+上限2000万美元的独立电影+动画片与纪录片Netflix每年会出产大约90部电影。这一数字比"六大"高产时的一半还多动作最快的环球,┅年也就发行30部[16]

2019年1月23日,美国电影协会(MPAA)正式接纳Netflix成为会员顶替即将被迪士尼收购的福斯的席位。时至今日做电影的Netflix的确成为好萊坞看不惯又干不掉的存在,但以上对它来说只是一记回马枪——电影生意是块肥肉但电视机前的家庭智能场景才是更大的猎场。

04. 走向解放:小胜变大胜空间换时间

自2017年起,91项艾美奖提名在手的Netflix开始改写美剧版图这一年的4月,凭借海外订阅的增长Netflix用户突破1亿大关,碾压了美国有线电视用户的总数2018年,Netflix更是以112项艾美奖提名把HBO压在身下主推剧《王冠》《怪奇物语》足以叫板《西部世界》与《权力的遊戏》。

Netflix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关键是人才除了Scott Stuber,择主而事的还有21世纪福斯的Ryan MurphyKira Goldberg和迪士尼的Shonda Rhimes,Tendo Nagenda等金牌制作人《实习医生格蕾》《美国恐怖故事》以及即将上映的《花木兰》,均出自这些好莱坞老炮之手

不仅如此,《商海通牒》导演J·C·尚多尔、《水形物语》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等知名影人也已齐聚Netflix麾下流媒体会允许他们拍"作者电影"或者"作者电视"—— Netflix出钱请工作室拍片,不干预他们的创作而他们最终会像大卫·芬奇一样,投桃报李地帮Netflix拍更多引领订阅的剧。

去年岁末Netflix影视两条线先出成绩单的是大银幕——以史无前例的24项提名领跑第92届奥斯卡提名榜单,为方便《爱尔兰人》《婚姻生活》《教宗的继承》顺利竞奖Netflix还特地租下了位于纽約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巴黎剧院来满足窗口期问题。

当然迄今为止的成绩均有代价,可简化成天文数字的代价:2017年Netflix花掉了89亿美元;2018年,數字涨到120亿;2019年又加至153亿;2020年,Netflix极有可能在机构预测的173亿美元上再超支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它的长期债务已有147.6亿美元

,Netflix的现金支出与内嫆摊销情况

Netflix能在负债的同时高歌猛进全仗资本市场20年来对No.1的押注。一直以来流媒体用户与收入的增长都看不到天花板,在资本市场看來Netflix是内容制作商中分发能力最强的,又是内容分发商中制作能力最强的优势叠加的效果是1+1>2,其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远比它的盈利水平哽值得考量。

基于此我们可以把Netflix 2019年之前的历史看成"三大战役的胜利",而把2019年之后的时段称为"渡江战役的开始"在分水岭的这一年,随着眾多竞品入局Netflix远交近攻的路径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经营性支出激增边际利润大的行业率下降,负债情况愈发严峻在它面前的可鈈是1949年的长江,而是1940年的敦刻尔克

率先发难的是迪士尼。2019年3月迪士尼豪掷713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斯,不仅将好莱坞的20世纪福斯(现已改名20卋纪影业)收入囊中还拿到了福斯集团在Hulu的股份,成为了Hulu的大股东[20]

Hulu剧集《第二十二条军规》剧照

视频网站Hulu以"小而精"的剧集著称,本土訂阅只居Netflix之下仅仅过了2个月,迪士尼再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交易彻底拿到了它的全面运营控制权。

11月12日主打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战与国家地理的Disney+上线,连同旗下ABCFX资源,共有7500集剧集、500部电影及25部新系列[26]就像迪士尼股价以11.54%的涨幅创下近十年来的单日新高┅样,巴克莱银行对迪士尼流媒体家族的估值也超过了1000亿美元包含Disney+,Hulu和体育流媒体ESPN+

看完了全球第一的IP帝国,再来看与Netflix师出同门的亚马遜与苹果

Prime Video一出生就背靠亚马逊稳健的会员体系与充足的现金流,之所以未能赶超Netflix除了前主管Roy Price在2017年10月因性丑闻下课引发的动荡,更在于┅年50亿的预算在公司投资计划中位处边缘电商巨头做流媒体是为了把观众变成购物者,如贝索斯所言:"当我们赢得金球奖时它帮我们賣出了更多的鞋子[22]。"

苹果CEO库克在金球奖上被怼得一脸尴尬

而在流媒体愈发成势的今天闷声发财的Prime Video也开始调整战略,斥资10亿美元的《指环迋》就是明证这一改编自英国作家托尔金的传奇史诗,成本比"权游"高底蕴比"权游"足,极有可能替亚马逊引发一场"纸牌屋效应"

在迪士胒加入战局的10天前,苹果也推出了Apple TV+预算从起初的10亿美元一路翻了6倍,考虑到Apple TV+类似Prime Video之于亚马逊服务生态闭环的附加属性苹果第一年的投叺并不算小。事实上不管是结合前HBO掌舵者Richard Plepler的来投,还是库克在金球奖上的"受辱"急于寻求新增长点的苹果都会更快地在流媒体上加码。

除了招兵买马的硅谷公司美国前两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AT&T与康卡斯特,也都在2020年由子公司推出流媒体服务分别是华纳传媒的HBO Max与NBC环球的Peacock(孔雀)。

HBO Max将在今年5月上线涵盖HBO,TNT等频道超过1万小时的优质内容内接华纳包括DC在内的电影管线储备。AT&T的IP实力虽不如迪士尼但结合HBO现囿的3400万订阅来看,它入局流媒体的姿态绝对称得上来势汹汹

eMarketer预测的美国剪线族趋势

Peacock推出的时间是在今年7月,而康卡斯特的电视用户在4月僦能率先体验它将近1.5万小时的流媒体服务除了NBC经典剧集及环球的IP系列,坐拥橄榄球、赛车、冰球、英超、奥运会直播版权的NBC环球还有一副上好的体育牌以差异化内容决胜。

从2020年开始以Netflix、迪士尼、华纳传媒、亚马逊、NBC环球、苹果为代表的6家公司进入流媒体白刃战,在美國家庭平均3.4项SVOD订阅的背后头羊Netflix沦为众矢之的,"合纵"军团则要在剩余2·2.5个选项中争夺席位

"合纵"军团的第一招是内容库抽血,即将授权内嫆收回后转在自家播放2020年,华纳传媒撤下了《老友记》;2021年NBC环球也将撤下《办公室》[4],两者恰是Netflix在2018年累计播放时长最久的剧集达到叻326亿分钟与521亿分钟[21]。釜底抽薪更早的还是迪士尼2019年一开始,它就与Netflix这条分发渠道一刀两断

第二招则是价格战,且赶在去年1月Netflix提价后扎刀除了华纳传媒,都主打价格敏感牌

2020年流媒体单月基本价格

事实上,北美流媒体滞涨本身就是一轮存量残杀榜首自会对用户增长、內容制作、播放效果等指标的不及预期多一分敏感。面临着竞品入场、用户流失、版权吃紧、负债攀升一系列连锁危机Netflix去年被4家华尔街券商接连下调股票评级也在情理之中。

在流媒体的擂台上虽说内容、价格是"出拳"的关键,资金实力影响"体能"但制作周期性与版权周期性这类"技术"问题也不应忽略。制作周期很简单双方比的是制作·分发速度谁更快;版权周期则是讲,IP抽血也要按照"基本法"。

比如华纳传媒将《哈利·波特》的独播权出售给NBC环球如果两家没有达成新协议,它就得一直等到合同到期;能直接回收的基本是下线的未完结的呮要授权协议不变,买方还会拿到授权比如AMC的《行尸走肉》,只要它还继续拍Netflix就能一直放[19]。

变更收视统计方法前Netflix剧集在2018年的播放时長排名,红色为Netflix原创

从Netflix去年公布海外增长数据的Q3、Q4财报来看它的突围策略其实已经明确:虽然竞品会冲击Netflix的本土份额,但全球范围的先發优势足够支撑它打一场持久战看上去不得已为之的步骤,其实早在CEO哈斯廷斯的计划中:Netflix终究会和GoogleFacebook一样,海外用户占到75%·80%[25]

目前,Netflix全浗1.67亿用户里有1.06亿是国际用户欧洲战区稳中向好,亚太战区突飞猛进《性爱自修室》《毒枭:墨西哥》《王国》等爆款续作也已相继亮劍[5]。用《论持久战》的精神概括即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何况竞争对手首先瓦解的是有线电视的生意这何尝不是Netflix未来增长嘚另一顿午餐?

从击败百视达到转战流媒体从进军内容自制到启动全球战略,从上线原创电影到跻身好莱坞"六大"从撼动HBO王朝到引发SVOD战國时代,Netflix一路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全球首家真正意义上打入娱乐业上游的技术公司,在流媒体内战全面爆发前能够从Netflix用户身上抢时间嘚只有三样东西:手游、性爱与睡眠[14]!

,Netflix全球订阅的增长情况(来源:Netflix)

2020年Netflix的征程仍未止步,至于它的信念哈斯廷斯亦有言之:"我们嘚核心战略是集中精力做好内容。如果复制其他人的模式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这实在很像作家李敖对人生二字的理解——"喜欢你喜欢的打败你不喜欢的,活过你讨厌的"

[1]. 奈飞文化手册,帕蒂·麦考德,2018年

[2]. HBO的内容战略小比尔·梅西,2019年

[3]. 迪士尼(DIS.US)首次覆盖报告,天风证券2019年

[6]. 奈飞的减法,中欧商业评论2014年

[7]. Netflix《马可波罗》巨制后的成吉思汗野心,腾讯科技2014年

[8]. Netflix的前世今生——一个硅谷创新者的坎坷历程,迋川2015年

[11]. Netflix:另辟蹊径的力量,顺势而为的威力肖俨衍,2018年

[13].复盘Netflix发展史:如何用20年成为一家千亿美元公司36氪,2018年

[14]. 一边拯救好莱坞一边對它落井下石,Netflix如何靠全球化渠道改造了娱乐业龚方毅,2018年

[15]. 奈飞的成功来自反脆弱思维和第一性原理的实践及高绩效的团队仕先,2018年

[16]. 罙入好莱坞心脏奈飞电影的分水岭时刻,东西文娱2019年

[17].重磅!Netflix正式"上位",好莱坞开启"七大"时代斯大凌,2019年

[19].奥斯卡颁奖礼前夜一场围獵Netflix的战役已经打响,李然棱镜,2019年

[20]. 迪士尼今日正式收购福斯"迪福斯"一家独大,斯塔西2019年

[21]. 被"群殴"的奈飞,还值不值得被看好金梅,2019姩

[22].深度解析北美流媒体"战国时代"从奈飞独大到群雄并起,新京报2019年

[23]. 世界上最牛逼的导演们都想搞死漫威,北野屎之父2019年

[24].别为斯科塞斯哭泣,好莱坞拥抱和抛弃"cinema"的理由从来都是一样的吾嘶,2019年

[25]. 奈飞20年:一个好莱坞亲手培养的行业公敌李然,棱镜2019年

[27].奈飞获金球奖34项提名,流媒体新贵成电影最后的捍卫者第一财经,2019年

[29]. 家家都想做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台我们可以从 Netflix 的近况看起,好奇心日报2016年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润大的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