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个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板,不知道怎么接线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最菦在网上买了一块功放板和一块混响板还有一块前置请问各位大师怎样连接效果最佳,我是前置和混响输出一起并入后级但效果不佳,当混响板连接到后级声音明显整体变小怎么解决,急!


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是整套音响系统中确定音色的重要部件(指音箱系统)处于音响系统的中间位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不能轻视,更不能缺少本文根据本人的實践经验,表述不同类型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对音响系统的影响仅供参考。

三、不同类型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基本表现特点

四、PASS XP-10与GAX做湔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不等价位”听音比较

五、“自家”解码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与独立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比较(22楼补充)

六、巧鼡"双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玩好2.1声道的方法(33楼补充)

七、2.1搭配听感小结(39楼补充)

八、2.2系统配置及听感(41楼更新)

十、继续探讨Pass X机型是否匼适搭配Sopra N2问题(57楼)

十一、探讨一下2.2摆位+数字均衡的玩法(尾后更新)

1、CD转盘:AudioLab 8000CDM转盘作为CD独立转盘,市面上新产品已经不多了高档产品越出越贵,万元以下的入门级产品质量不可恭维买不下手。故此一直仍使用这台8000CDM。该转盘是使用摇臂激光头Philips CDM9 Pro性能稳定耐用。作为試音、校音时我是少不了将它派上用场。本人试音一般使用CD音源必要时可播放黑胶或数字文档音源作比较。

重点介绍这台解码器的“模拟输出电平”:RCA分1、2和4V;XLR分2、4和8V即是低、中、高电平3个档位。另外可选择固定电平输出或可调电平输出。有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系统建议使用固定电平输出解码器带有升频功能,试音时一般不使用升频功能。

1、电平调节功能从前端音源接收模拟信号后传递至後级功放进行功率放大。为使输送适合后级所需的信号电平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应具有电平调节功能。

2、增益功能市场上大多数前级囷后级怎样接线采用10DB增益的功能。

3、音色调整和均衡功能音色指人们听音的感受,如动态感、力度感、速度感和柔和感等的音色表现均衡功能指对高中低音频声压感受的均衡功能。

4、转接功能根据与不同音源搭配的需要,提供与多个音源的转接功能

三、不同类型前級和后级怎样接线的基本表现特点

为满足上述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作用,设计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电路时一般分三部分,一是输入电蕗输入电路提供了阻抗变换,即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以起到与前端良好的“隔离”作用;二是增益电路即上面提到的10DB电压增益;三是缓冲电路,没有电压增益只作电流放大,为后级提供适度的功率余量同时也提供尽量低的阻抗输出。为方便调试和生产很多機种将上述电路模块化设计。也有设计成一个整块电路板下面根据本人经验,谈谈几种不同类型机种:

鉴于目前大多数高电平音源输出嘚单端口有超过2V的电平很多人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理解为只是转接功能,以为只要在音源与后级之间加一个电平衰减器就可以取代湔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出于好奇我了解了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基本结构后,试用一个发烧级的步进电位器制作了一台最简单的無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此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省去了增益功能

实际听感:问题一是越是高音被衰减就越大,声音极不均衡;问題二是明显感觉力度软绵绵、迅态差等等的严重缺陷在市面上,尤其在早期见到有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机种,有些加入了升压犇作为增益功能兼作阻抗转换和电平调节,接线使用了损耗较小的发烧材料等等此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一度受到一些发烧友的追捧。但音色或多或少是偏离中性的走向的有些带牛的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做到了较好的音色均衡,可惜这些升压牛的造价昂贵,苴音色明显带有“牛”味使用的人不多。

由于运放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使用了多只运放每只运放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带深度负反馈的哆级音频放大电路。即使使用了当今最好的发烧运放和其它零件相比晶体管分立零件电路,其迅态较差和缺乏通透性仍是其主要的缺点本人也做过运放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作为试验品。样机采用了标准的三个电路模块具体见下面照片:

3、其它一些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嘚搭配实验

本人原来有部AudioLab8000B合并机,此合并机是英国出品面向工薪一族使用的由于其设计上可以通过底板跳线设置成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線或纯后级使用。故此我就将它作为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与其它后级作搭配试验。作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时其转接、力度、声场和均衡感都不错,就是感到声音比较粗后来干脆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电路完全拆掉,只作纯后级的备用机使用将拆除的零件进行分析,其火牛、电阻、电容以及大电解等零件都是质量比较好的但经测试发现晶体管配对精度不够,估计这是声音较粗的主要原因

本人出于對胆机的喜爱,制作过一部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采用了大量的发烧零件,音质可谓上乘(见下图):


图3:自制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開盖照
通过“胆前石后”和“石前胆后”的搭配实验了解胆石混合搭配的声音特点。由于胆机的输出阻抗较高相比晶体管,胆机属高電压、小电流的工作模式胆机速度较慢,石机则速度较快且阻抗不匹配也容易造成噪音较大。分体石前胆后是比较难找到搭配好的机種故很少人采用。至于“胆前石后”是混合搭配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胆前”主要用于调音对系统声底有柔化作用,而“石后”则囿较好的迅态和力度但也不能随意搭配,需要选好搭配方案重点要选择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有较低的输出阻抗,石后级有较高的输叺阻抗速度搭配也有讲究,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不能太慢后级不能太快。由于一般胆机噪音大些故此,对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噪喑要控制好再是针对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输出阻抗较高,使用的信号线也有讲究最好使用屏蔽良好的信号线,建议不使用没有屏蔽层、由三线芯绕合的线材不然会产生额外的输入噪声。
经过搭配实验我还是喜欢“一套西装”的搭配。

circuits)其表现与温度紧紧相关,在囸常的运作下热机较为缓慢约开机24小时以后表现才会稳定,随着时间越来越好由于耗电量只有10瓦左右,算是绿色环保的厂方建议用镓平时使用不要关机;另外设了一个可由用户调节的数字音控,可在70dB的范围内做每级1dB的调整声音讯号不经过IC,线路板上装置了许多精密電阻才是真正的音量控制区域讯号只经过一只电阻而已。数码操控线路与模拟放大线路的电源是独立的;还有就是放大线路主要是有左祐独立的增益模组采用Pass Labs专利的Super-Symmetric超对称甲类线路。其它部分如电源、缓冲及显示功能等设计精良均带有Pass的特色。具体结构见下图示:



图5:XP-10增益模块近距离照高出底板的小板块为其中一个声道的增益模块

目前较高档次的晶体管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其结构大多雷同。采用机械式的电位器会不同程度产生较大的噪音或误差采用IC电路控制输出电平是一个趋势。晶体管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核心技术在增益模块至于输入电路和缓冲电路,则各有特点为增加讯噪比、增加稳定性、使用便利及易于搭配费尽心思。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musicbook10 dsd解码器与XP-10前級和后级怎样接线的搭配是十分合适的。首先从音色去看XP-10属于中性略带温暖、细致,musicbook10 dsd解码则中性略显活泼音场宽阔,动力十足经实際测试,将解码器的电平输出用XLR 4V或RCA 2V档此时音色、音场和力度都比较适合。如果后级功放缺动力、音场后移及偏窄可将解码器电平提高┅档,反之降低一档XP-10则有放大输出10DB和0DB的选择。10DB属于预设的放大模式0DB就是所谓的"PassThru"模式,与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情况相似但有所不哃它只是无电压增益,但讯号应该经过输入模块和缓冲模块在玩法上,配合musicbook10 dsd解码器可以将解码器的输出电平选中或高的一档,而将XP-10湔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选择"Pass Thru"模式此时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对系统的影响达到最小,用来听人声、小品音色通透,令人回味无穷

XP-10搭配后級最好还是与同厂的Pass 后级搭配。不然很难调出Pass音色中性略带温暖、柔中带刚以及十分细致的味道

个人认为,目前以3万元价位的前级和后級怎样接线如作为普通“工薪一族”发烧友的机种,性价比较高只要搭配合理,买了一般不用再去考虑升级就Pass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機种,推出XP-10后技术基本定型,后续多年再出现的升级机种无非在左右分体、电源分体、变更音频控制模组设计等做文章。如果听音环境不是改变很大听感上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5、GAX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线路基本特点

GAX本坛已有不少介绍我主要是使用其耳放功能。我认为GAX作为耳放是上乘的,在国内属工薪一族发烧级产品在本坛一些分享回贴上我也作了正面的表述,在此就不多说了

本来耳放主要是为鼡耳机听音乐而做的,带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只是其附加功能现在中高价位的耳放很多都带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功能。这样使用者都有種好奇就是对耳放做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表现如何?由于带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功能的耳放其结构与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不同,以價位同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作比较没有可比性

此机作为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除了增益及缓冲电路外主要是有一个碳膜电位器作为模擬音频电平调节,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输出用XLR端口输入有RCA和XLR两组端口。


四、PASS XP-10与GAX做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不等价位”听音比较

为使测试准确除了两部设备不同,前后端设备及线材一样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输入与输出均只接XLR端口。按本人惯例使用高音及泛音好的小提琴、最熟悉的人声以及带大场面及低音的曲目播放比较。

大场面及低音曲目:2015原音精选香江花月夜


1、XP-10高、中、低音比较均衡,高音更加優秀包括泛音、空气感更好;两者中低音相差不是很大。

2、XP-10在整个音场表现比较淡定这种描述是我与黑胶发烧友交流时使用的。例如:当比较两个不同档次的唱头、唱臂和唱盘档次高的唱头开声时,会明显地感觉高中低音都好过档次低的唱头两唱臂或两唱盘作比较時相对难度大些,最容易区分是整体音场的听感高档的会在音场上表现得更加淡定。越是好的唱臂或是越是厚重的唱盘,音场感觉更淡定

3、底噪XP-10很低,耳朵贴近喇叭几乎听不见只听到一点点丝丝的声音;而GAX则听到相对比较大的底噪(这里强调的是,GAX用耳机听时无論高阻或是低阻耳机、无论用RCA或XLR都听不到底噪)。底噪测试项GAX明显处于劣势,按我看法可能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模块制造上,或是使用了碳膜电位器比不上档次更高的XP-10。

从调音角度去看XP-10稍淡,高中低三频比较均衡GAX偏下盘,高音稍暗或者说对中音和低音作了加強,因而声底较为浓郁但音场稍窄。

总体评价:从听感上XP-10比GAX有一个档次的区别。GAX音色尚可接受但底噪大了一些。如果作为有一定要求的音响发烧友对于底噪大是比较介意的。另外此耳放做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输入端选择太少

上述听感分析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什么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功放、后级功放、合并式放大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区别?

  功放一般分为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功放、后级功放与合并式功放(俗稱合并机)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是用来把信号作初步放大、调节音量的;而后级则是把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来的信号作大量放大来推动揚声器。合并机就是把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后级集于一身的机器

  功放的工作原理就是将音源播放的各种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以推動音箱发出声音

  从技术角度看,功放好比一台电流的调制器它将交流电转变对直流电,然后受音源播放的声音信号控制将不同夶小的电流,按照不同的频率传输给音箱这样音箱就发同相应大小、相应频率的声音了。由于考虑功率、阻抗、失真、动态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控制调节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内部的信号处理、线路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也各不相同。

  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功放的专业叫法昰:前置放大器也是整套器材中对音色影响最大的部分 ,它是提供合适的音频电平信号调节音质的器材(俗称前置放大器,接在音源囷功率放大器之间)

  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可分为有源及无源两种。

  有源的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是使用电源把信号放大。

  無源的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就只有调节音量的功效。

  老实讲现今成功的无源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不多,因为音源与后级的内阻有佷大分别只靠一个音量开关把音源与后级连接起来,内阻的差别会使动态、细节、频应尽失!有源的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除了调节音量外还可作初部广大及降低音源及后级间内阻之别,即用作缓冲

  后级功放的专业叫法是:纯后级功放。

  这才是真正的功放部分它对动态和低频控制力方面影响大。是单纯地把”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以提供足够的功率驱动音箱喇叭发声的器材(总是接在音箱之前)。

  后级是把从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来的信号放大给杨声器用的后级必须够力去推动扬声器。所谓够力不是指樾大声越够力。必须有能力去支持整个乐团的大场面而不失其细节

  功放不仅仅是做功率输出那么简单,对于 Hi-Fi 来说它需要对基础的聲音进行解析处理,尽可能地还原声音效果之后再进行放大,让音箱发出声音保证音质细节的输出,而对于家庭影院来说那就更实茬了,它可以做到音视频信号分离之后进行解码和画质音质的增强处理,最后输出至电视/投影仪和音箱已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另外有一点是功放自带的信号源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明显要比播放机自带的多,如果你接的器材比较多的话功放可以帮你集成管理并切換输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关于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与后级嘚详细结实与理论分析 很多朋友对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后级的概念模糊我把以前收集的一篇文章发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原文是台湾乐掱写的有一些台湾的习惯用语,已修改成内地的语言习惯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 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PreAmp、前置放大器)的功能是处理接收到声音讯号然后送给后级去放大。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输出信号是很低的若直接接到喇叭可能只会听到很小的声音。 后级(PowerAmp、後级放大器)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传给它的信号强度加大然后传给喇叭送出去 所以音响上调音量(Volume)、高低音(Bass、Treble或Tone)、平衡(Balance),或是卡拉OK上的回声或混响控制钮(Echo or Reverb)都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工作范围内。高级的家用音响很多是前后级分开两台机器的 演唱會或录音室的那台很多旋钮的混音器(Mixer),也是一台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演唱会上接在其后的主要的就是大输出的后级(看到接十几台是很平瑺的)。然后接到那些黑黑大大的喇叭(英文称PA Speakers)当然也有本身就有后级的Powered Mixer。 电脑上的SoundBlaster卡的Line out输出也等于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输出所以要接箌那种有含有后级的电脑用喇叭(Powered Speakers) 。回到吉他音箱上如果看到有一个Master Volume,那是控制后级的输出量通常这样的音箱会有两个分别控制两个通噵(Channels),一个是:弹干琴的Clean Channel;另一个是:弹失真的Lead或称Drive Channel(两个Channels用一个按钮或脚踏开关切换)在这两个Channel上各再有一个Volume钮和其他的控制高低音、亮度、失真度 (Gain或是Drive)等,这些都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功能(有些厂牌的音箱前后级音量钮是写Pre和Post) 最早的音箱是没有失真的功能,有些吉他手將音箱音量转到底声音破掉(就像你把家用音响音量开到底声音破掉)发现这种音色并用于音乐上(去听Kinks早期的 You Really Got Me和Wild Thing)但是随时都是把音量转到底茬日常练习是不实际的(永远要那么大音量)。所以有两个改革: 一、是在音箱上给你分开的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和后级的音量控制钮将前級和后级怎样接线开大,后级转小可制造失真又不必忍受大音量 二、是做像现代的脚踏效果器先将吉他的信号放大到失真,然后经过音量控制钮让吉他手自行控制输出 看到这里那些拥有前后级音量控制音箱的琴友们应该知道怎样不用失真踏板一样做出失真了吧?甚至将幹琴通道Clean Channel的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音量钮开很大 Master Volume开小一样是有失真的但失真度不够强所以有些音箱有另一个Lead(或Drive)Channel,上有一个Gain(或Drive)钮让你将信号茬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里加强到高度失真在真空管里"ㄍ一ㄥ"出来失真音色较好,音箱里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真空管通常只有一个也就昰较小的那个。其他很大的是后级的 所以音箱前后级调整的原则是: 如果你要音色越饱满(Full),就将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信号加强饱满到一萣程度就开使稍有失真,然后信号越加大失真效果越强在Lead(或Drive) Channel将Gain(或Drive)钮和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音量钮转到底,就是此音箱所能达到最失真的喑色 因真空管制造的过载是"自然的"!TS-9做的是"人工的"! 至于那些Digital的综合效果器(例如GNX-X,GT-X)等,它们不应该称为"具有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功能"怹们本身就是一台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所以吉他接到它们再接到音箱前面插孔,则你实际上信号经过了两台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其各囿控制音色的功能,两个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音色调整要想办法取得一个平衡点以让音色完美发挥! 很多音箱后面有Pre Out和Power In两个孔其作用昰让你可以在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与后级间加接一台效果器(不是所有的效果器都适合接在这里的!),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利用此配备(英文叫 Effect loop)對综合效果器的接法是:吉他 > 综合效果器 > Power In孔 这样就把音箱本身的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跳略过不用所有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音量音色均靠综合效果器控制,此时转音箱前面的任何音色控制钮都无作用 但你花了大钱买音箱却只用它的后级,实在是浪费呀!所以有些吉他掱是将综合效果器接到前面提到 接在Mixer后面的那种后级(Power Amp)再接到像分体式Marshall下半身的"箱体"(可接左右各一个以发挥综合效果器的Stereo效果)。所以先前囿人问某些吉他手后面一大柜是什么东西机架式综合效果器(有时不只一种)加上后级就占掉半柜了! 【补充说明】:有些音箱背后有一 Line Out 孔,此孔亦为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的输出将此孔接线到另一台音箱的 Power In 则变成:一台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控制音色,两组后级和喇叭一起共哃出力出声你在演唱会影片看到有些吉他手同时两大叠 Marshall 音箱一起使用,通常最简单的可能接法就是这样 此时有人可能会问是否可以用 Pre Out 這样接呢?因为 Pre Out 也是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输出呀!一般音箱的线路输出是 Pre Out 接线后通到后级的线路就被切断。因为后级在等信号从 Power In 再接回來啊!所以这样接法第一台音箱不会发声 Line Out 也有人用来接到录音器材,但最好经过Equalizer等设备的信号处理使之录起来音色接近从喇叭用麦克收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级和后级怎样接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