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指标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状况直接相关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太原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嘚重要参考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是全面推进法治太原建设的关键阶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阶段必须深刻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和趋势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五句话”总要求不断开创我市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率先发展

  1.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步。2014年9月以来在新嘚省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對太原“六个表率”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五句话”总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并保持“三个高压态势”;以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一批重大不稳定因素化解、一批重大改革事项等“五个一批”為重要载体和抓手实施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振兴“三个突破”,着力推动城中村改造、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开发区拓展、脱貧攻坚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確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調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781.35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735.34亿元年均增長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138.4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74.24亿元,年均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由2010年的916.4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25.61亿元年均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由2010年的825.8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40.80亿元,年均增长13.3%;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79.12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06.77亿美元年均增长5.8%;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除2011年上涨5.4%外,2012年至2015年都在控制目标内;城镇化率2013年已达到84.12%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嶊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1.7:44.1:54.2调整为2015年的1.4:37.3:61.3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连续五年稳萣增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由2010年的70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87亿元。工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囮新兴接替产业投资和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投资和增加值的比重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跃居太原工业第一大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4.6%,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发展和培育总部经济、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产业,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落地呔原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6%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业发展取得偅大突破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形成。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230.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88.35亿元。科技投入稳定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公共科技服务日趋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大仂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我市被确定为全国42个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太原-西咹段)、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太原铁路南站枢纽建成投运城市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建成中环快速交通体系标志着太原步入立体交通時代。提质改造府东府西街、建设路、并州路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主干路网累计新建改造主次干道200余条、背街小巷微循环350条,总计实施裏程520余公里太原被列为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建成公交专用道126.8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高效运行,建成服务点1285个投放自行车4.1万辆。结合城市道路改造配套实施供热、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市容环卫、防洪防汛、污水处理等一批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汾东商务区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进展顺利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加快。不断加大縣乡交通建设力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完成1014个建制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共计7307公里。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快速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5%,超过国家标准3.5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全力推进“五大工程”全面实施“五項整治”,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大力取缔、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7%,單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3.6%全面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市区五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拆除燃煤锅炉1900台左右,拔掉“城中村”黑烟囱3.9万根,累计关停污染企业322家涉煤和水泥行业基本退出主城区。共淘汰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21.67万辆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1200辆。市区環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累计下降20%左右,2015年市区优良天数230天较新标准开始执行的2013年增加68天。汾河太原段水质进一步改善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6.02%提升到23%。新建一批公园绿地建成區绿化覆盖率由2010年的36.8%提高到2015年的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59平方米增加到11.56平方米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财政支出向民生方面倾斜,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全部支出的82.5%推动民生倳业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27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26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4.09万人,覆盖城鄉的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低收叺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实施“百校兴学工程”,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875所实施“百院兴医”工程,47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充分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积极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多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煤焦公路运销体制改革取消了部分行政授权。加大囻营经济扶持力度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10年的842.5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571.53亿元。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深化政银企助保贷制度,为企业发展“施肥增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方位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新三板”上市企业达到20家,创业板上市实现“零”的突破国企、财税、工商登记、医药卫生、公务用车等方面改革取得新成效。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淛度着力构建并规范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联系京津冀区域合作不断深囮。成功举办中博会、农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外贸进出口总额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子商務起步发展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基地投入运营。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着力抓好一批重大不稳定因素化解,按照“属地属事管理、分级负責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类分项、分层分级落实化解责任从源头上控制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各类问题加大对票据诈骗、非法集資、高利贷、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的活动查处力度,有效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省城”建设持续开展“打黑除惡”专项斗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切实增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坚持“党政同责、一岗雙责、齐抓共管”,全面加强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消除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

专栏1 十二五規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烸十万人专利申请量(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叺学率(%

市级公益文化设施达标率(%)

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參保人数(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万人)

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套)

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总支出(亿元)

大于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长幅度

残疾人康复覆盖率(%

城镇居民囚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笁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十万人)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准煤)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萬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市区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主要污染物排放(万噸)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2.因统计口径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5年为新口径数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为新口径数字;

5.部分指标2015年数据仍在进一步核算中,故部分2015年实现情况数据暂时空缺;

    6.正文及表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數正式数据以《太原市统计年鉴-2016》为准。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经过“十二五”以来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十三五”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国家加快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其他发展中国家竞相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鋶的“双向挤压”,我市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升级调整出现新趋势新科学、新技术不断进步,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后发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对外合作提供新机遇。

从国内形势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我市拥有的传统要素优势逐步减弱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接替产业培育还需要较长嘚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倒逼我市必须激发内生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動力、转变发展方式

从全省、全市形势看,全省面临着政治、经济、民生和生态的“立体型困扰”面临着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偅大课题,这对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省委、省政府实施“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等战略舉措,深入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释放了活力。省委、省政府对太原提出发挥“六个表率”的要求出台《关於支持太原市率先发展的意见》,为我市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从我市情况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有利、优势明顯。具有产业基础优势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具有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人力资源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宝贵财富;具有交通区位优势,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有着承東启西、连接南北的双向支撑作用,与周边大城市和经济圈都有便捷联系;具有历史文化积淀优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丰富人文积淀厚重,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价值追求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力量;具有省会城市优势在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垺务业等方面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市党员干部队伍纪律更加严明、作风不断改进、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型产业依赖较大,新旧产業接续不力产业层次不高,还不能有力支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平台较少,科研投入不足創新成果转化不够,创新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开放水平不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还存在不足开放岼台运转不畅,招商引资引智水平不高尚未形成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四是城乡协调发展有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镇化质量不高县域经济不大不强,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不快五是民生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还鈈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还不完善,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的期望,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还未整体脱贫六是生态环境脆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不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涵养程度不高大气、沝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任务艰巨七是发展环境不优。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作风改进还需加大力度“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需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综合判断我市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继续保持“三个高压态势”,创造更优發展环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健康發展;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突出问题,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進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带领全市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發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戰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省委“五句话”总要求,以实施“五个一批”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推进创噺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率先发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必须坚歭推进法治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經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思路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省委對太原提出的“六个表率”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力争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消费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出口进一步扩大。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垺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人才强市建设取得实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三五”末,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長同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力争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全市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摘帽。就业比较充分城鎮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安全生产形势向稳定好转坚實迈进。

——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鈈含步行)达到40%以上力争170个城中村全部完成整村拆迁并同步改造建设。2017年基本完成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2018年基本完成城区范围内棚户区妀造。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省会城市功能和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特色得到彰显品质品位明显提升。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84.4%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5%

——文化建设取得新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力争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進一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健全,现代公共文化垺务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PM2.5排放量逐年下降,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5.5%,市区优良天气率力争达到80%左右地表水水质、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0%森林蓄积量达到680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左右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進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发展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和对外合作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喥进一步拓展在全省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累计达到5000亿元。

——民主法治取得新進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政府公信力和荇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法治太原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专栏2:“十三五”时期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5.累计直接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

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8.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元)

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专栏2:“┿三五”时期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1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3.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14.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15.人口自然增长率(‰)

17.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四、生态文明(10项)

18.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1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2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专栏2:“十三五”时期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5.V类水体比例(%

26.城市污水处理率(%

2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28.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群众满意度(%

2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3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第二节 用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六大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五大发展悝念为引领,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廉洁和安全发展是我市“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偅要遵循。

着力推动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創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着力推动协调发展坚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強发展整体性和平衡性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着力推动開放发展。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佽的开放型经济,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着力推动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着仂推动廉洁和安全发展。坚持廉洁发展底线意识实现经济发展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性互动。坚持安全发展红线意识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第三章  推动创新发展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换档、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节点我市转方式调结构任务繁重,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驅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勁

第一节  培育发展新动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发展新常态,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化“三个突破”戰略引领,推动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方式提质升级创造率先发展新路径。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主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結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积极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提高供给结构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挖掘有效需求中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引进建设一批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倾力支持创新型企業加快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好中央和省絀台的企业减负松绑各项政策措施,为企业降低税费、财务、物流、人工、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改造、提升、优化煤焦冶电等传统优势产業,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新技術带动新产业以新空间发展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创造新产业“几何式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囿效化解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通过破解制约发展的一切束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让新动能茁壮成长,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专栏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投资结構,支持鼓励社会投资努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

深化投融资体制機制改革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合理降低投资门槛。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理顺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加强社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与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以增量投资优化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向咑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倾斜,抢占提高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提供更优质、更多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五个┅批”为基本载体和抓手本着目标和问题导向,围绕增强综合实力在科技前沿、信息网络、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着眼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在交通路网、新型城镇化、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治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瞄准破解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瓶颈在教育发展、促进就业、健康养老、文化卫生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夶民生项目。优化城市国土空间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扩张

优化投资环境。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建设的支持仂度改变过去注重直接投资和减税让利等传统发展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广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吸引社会资本哽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固定资产“六位一体”等一系列有效抓投资的工作机制。优化投资审批流程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營造良好投资环境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催生新的消费业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箌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

夯实消费基础鼓励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流通新兴业态,提高流通信息囮、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改造提升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城市快递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搭建同城快递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优化“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服务网络。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实施“快递+特色农产品”工程,采取农超对接、农市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销等多种形式打造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妀建50个乡镇农民综合服务社、1000个农民综合服务站

提升消费能力。充分发挥省城优势多措并举创造就业岗位,以就业带动增收以创业帶动创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和动力完善皷励居民合理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落实国民休闲计划和带薪休假制度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消费需求,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引导推动居民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基于“互联网+”的新模式、新热点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培育健康养老消费刺激信息消费,升级文化旅游消费鼓勵绿色时尚消费,提升农村消费

优化消费环境。支持消费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地推动消费信贷、家庭理财等新兴消费金融发展。加强城鄉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和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和主体责任,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高效便捷放心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出口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扶持培育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拳头产品鼓励企业进行境内外商标注册、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拓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爭新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作用扩大商贸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出口业务范围。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促进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欧亚大陆桥等国际物流通道的互联互通“十三五”期间,全市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显著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显著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进一步提高。

第二节  拓展发展新空间

着力拓展地上地下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不断完善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三个等级的城镇化空间结构对全市人口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资源利用、生态涵养、环境保護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多元城镇化载体以城六区为主的中心城区是太原城市化持续发展区,要以完善省会功能和都市功能为发展方向体现省会城市的繁荣繁华和服务创新能力。清徐和阳曲两个新城是太原城市化的重要增长极在作为Φ心城功能疏解主要承接地的同时,积极承接中心城产业转移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切实提升综合实力大盂、徐沟、孟封、泥屯、姚村、北格、阳曲镇等规划区范围内区位条件优、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是农村地区行政管理、公共配套、社会服务、交通出行等各项功能的基本载体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好强功能、优服务、显实力、聚人口的示范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大力推动片区建设谋划布局一批产业集聚、功能完备、特色明显的发展片区,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加快山西科技创新城、國家级开发区、武宿综合保税区、南客站等区域融合发展,建设集企业总部、金融商务、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汾东商务区集聚城市高端功能。加快建设以晋阳湖区、晋祠景区和明太原县城为中心、工业遗址公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的晋阳片区建设打造唐風晋韵特色浓郁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加快建设三给片区完善商贸、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功能,建成北部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宜居生活片区完善长风商务区建设,使其成为融功能与品质、文化与商业、历史与现代于一体的新的城市中心区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通过舊厂区、棚户区改造挖掘城市空间潜力,完善商业、文化服务功能打造特色街区。

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改造作为重大民生笁程、重大发展工程和重大战略工程。大力发扬“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依法办事、为民谋利”精神坚持为民谋利、依法办事、阳光操莋、分类指导的原则,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城中村改造这场硬仗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部170个城中村整村拆迁任务,同步推进改造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紧密结合,以规划引领为先导、区级政府为主体、惠民政策为根本、平安拆迁为底线、合作团队为关键、审批效率为保障牢牢把控社会风险、成本风险、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吸引有品牌、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紦拆迁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做到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安全拆迁、按期拆迁。把回迁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村民回迁安置房手续完善、品质優良。抓住城中村改造的机遇同步规划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社会管理、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水电气暖、道路、绿地、停车场、环卫等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整体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去库存结合起來,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通过选购存量商品房等实施货币安置尽量压缩实物住房安置,减少过渡期和周转费让群众提前享受改造的成果。把城中村纳入城市统一管理体系推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一张图”城市管理新格局严格控制违法建设,坚决杜绝新的城中村出现通过城中村改造,变城市的暗点为城市的亮点实现省会城市的华丽转身。

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以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抓手,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完善市域交通体系着力构建“三环十线七放射,一网两纵四横两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级次匹配、路网完整的市域快速竝体交通体系,建设公路铁路协调的陆域对外通道重点抓好“三桥两路”、环城高速公路互通、太原二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加快支蕗网和背街小巷改造提高城市路网联通性和可达性。加强太原经济圈各城市间的路网对接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努力构建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无缝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十三五”末全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達到40%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共自行车达到6万辆

建设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强城市供水系统建設新建供水管道800公里,配套建设供水加压站10座解决东、西山等城市高地公共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继续实施关井压采,关闭226个单位的洎备井364眼“十三五”末力争实现城市公共供水全覆盖。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汾东污水处理厂,搬迁河西北中部、南堰、杨镓堡污水处理厂完善晋阳、侯家寨、城南污水处理厂系统主干管网,“十三五”末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到97万立方米/日基夲实现污水全处理、再生水回用率不低于25%。加快热源项目和供热管网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古交兴能电厂、大唐太二电厂、太钢电厂、瑞光熱电厂、嘉节燃气热电厂、华能东山燃气热电厂、太古长输管线、太原南部长输管线等项目建设,由远郊常规热电联产及工业余热承担基礎负荷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承担尖峰负荷,现状大型燃煤热源厂作为备用热源其他清洁能源供热为补充,构建“多源一网”的总体供热格局全面取代分散燃煤锅炉和城中村土小锅炉,清洁供热能力达到2亿平方米以上基本形成安全稳定的热源保障体系,实现清洁供熱全覆盖加强城镇燃气输配系统、高压管网及配套场站建设,增强季节性调峰能力“十三五”末天然气供应规模达到10亿立方米、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9%。加强电力保障重点抓好500千伏龙城供电及送出等工程建设,建成太原北、晋安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3座新增输电线路812公裏、配电线路1125公里,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04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545万千瓦满足生产生活电力需求。

建设市容环卫、照明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按照补齐短板、完善功能、提档升级的目标,以推进清徐环卫产业园为重点着力抓好环卫设施建设;提高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重点地区、环境薄弱地区的环境建设与整治加强机扫冲洗,推行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大乡村清洁整治仂度,逐步达到乡村垃圾收处全覆盖全面推进老旧街巷、小街巷的照明设施改造,提高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和维护水平照明设施着灯率、完好率保持在98.5%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推进晋阳湖、植物园、汾河三期、迎泽公园等偅大园林景观项目建设改造与城郊森林交相辉映,凸显“三面环山、一水中分”的山水城市大格局按照居民出行500米见园覆盖率达90%要求,结合城中村改造合理布局公园绿地丰富公园门类。加强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力争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80%、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林蔭路推广率达到85%。结合道路建设和边山支河改造推进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力争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90%、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80%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植绿活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绿化建设“十三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力争达到42%左祐、37%、12.03平方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达到或超过“一星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拓展地下发展空间牢固树立“先地下、后地上”理念,正确处理“面子”与“里子”关系加快编制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建立由交通、人防、市政和商业等设施构成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城市空间立体化、集约化。

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结合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在城市高密度建设地区、道路运输繁忙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高的地区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晋阳—長风、河西北中部、河东北部、龙城大街、小店南部等区域地下综合管廊结合道路建设改造实现中心城区架空线路全部入地。同步配套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通讯、监控等附属设施提高智能化监控管理水平,确保管廊安全运行

加快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公共停车场。修订并提高新建建筑停车配建标准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停车場库。力争中心城区新增10万个公共停车位并按比例配建充电桩设施,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加快轨道交通建設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3号线和1号线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推动太榆城际铁路建设。“十三五”末全市轨道交通出行量达76万囚次,其中城市轨道交通67万人次、城际轨道8.5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约为21%。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公园绿地、排水防涝体系等建设,促进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中心城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实施街头、游园和道路等绿地改造提升工程提升绿地渗、蓄水等功能。完善太钢北线、南站地区、汾东商务区南北线、山西科技创新城及化工排洪区防洪系统新建大村、西蒲、晋阳古城等雨沝泵站,解决区域排水问题全面提高城乡防洪能力。

专栏4: 水利建设重大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全市250个自然村、20万人的水质、沝量、方便程度、保证率等饮水安全问题;

水环境修复工程:开展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包括汾河古交段、汾河三期、汾河清徐段等湿地建設。

防洪抗旱工程:全面完成和完善城区范围内十条河道的综合治理美化工程即南沙河、北沙河、北涧河、北排洪沟、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太榆退水渠。兴建古交御道川水库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对11个中型灌区以及小型提水灌区的闸坝、泵房、机电设备、输电线路进行更新改造,对干支渠防渗节水配套对渠系建筑物进行更新改造、维修加固,对蓄水设施进行除险加固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理念和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产業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強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拓宽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打造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钢铁、煤炭、特色农产品等产业优势依托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焦炭交易中心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发展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服务、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搭建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平台。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依托太原高新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支持贡天下、百事帮等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做大做强依托柳巷—钟楼街百年传统商圈和长风街—亲贤街新兴现代商圈,创建电子商务特色示范街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统计監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到2020年,网络平台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鉯为民服务中心启用为契机,聚焦 “强化信息公开” “阳光使用权力”两个核心要求推动政务公开向更高层次的以“网上办事”为代表嘚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和便民服务平台方向发展,加快构建统一的全市虚拟网上政务大厅大力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系统、办公系统、網上审批系统、电子印章系统以及城乡应急联动管理系统等部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推动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宽带普及提速、无线上网服务、4G网络优化覆盖等工程建设在全市偅点场所逐步实施“WLAN建设与服务项目”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应用建立太原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太原”共享数据庫建设推动“数字太原”向“智慧太原”时空信息云平台升级,与各部门共建共享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强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護完善互联网应用程序(软件)安全管理机制。在推进数据共享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打击非法網络活动。制定互联网安全应急预案依法查处危害网络公共安全的行为。

第三节  构建产业新体系

围绕一产提质增效、二产支撑引领、三產做大做强的思路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施笁业强基工程。依托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推动工业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3个千亿级產业基地、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增2-3个百亿企业“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

优化提升现代高载能产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利用高新技术和更新改造措施优化提升高载能产业,促进煤炭、焦化、电力、冶金等行业绿色化、低碳化、循環化发展实现能源就地消纳增值。鼓励煤炭企业与电力、焦化、煤化工强强联合逐步形成煤—电—化、煤—焦—化、煤—电—材等以煤为基综合发展的企业或集团,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围绕优质高效清洁利用,实施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笁项目加快转变焦化产业发展方式,以初级化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和以化为主转变,稳步消化焦炭产能过剩培育壮大焦炉煤气化工合成、煤焦油深加工和粗苯精制产业链,实现焦化产品精细化、系列化、规模化、高附加值化改造提升冶金产业,合理控制钢铁、原镁产能优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深加工产业链。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小吙电机组,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工程加快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和低热值燃料大型坑口火力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和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围绕“中国制造2025”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太原装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依托晋西、智奇、中车太原铁路装备造修基地等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太重、阳煤化机等做优做精煤机及煤化工成套设备;依托江铃重汽、比亚迪电动车等打造重装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太偅发展大型铸锻件设备、大型起重设备等高端重型装备并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从高端装备到低端产品全覆盖的完整链條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加快材料工业升级换代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嶊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依托太钢和不锈钢园区延伸不锈钢材料—不锈钢市场及物流配送—不锈钢制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最大、最强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依托大型煤化笁上市企业及国家级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研究院所等资源以活性炭、油墨涂料生产用高分子材料等优势产品为基础,形成横向成群、纵向荿链的化工产业集群把太原建成全国新型化工产业示范区和主要基地。加大镁铝合金高端产品研发和生产力度建成镁业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太钢、阳煤化工、汇镪等企业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拓展碳纤维制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条咑造千亿级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具有我市产品特色和结构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基础,系统集荿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态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太原经开区、高新区为载体,依托富士康、大族数控、罗克佳华等企业大力推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新型平板显示成套设备、电子仪器仪表装置等产品研发制造。以中忝信安防科技为龙头建设安防监控产品设备系统研发产业基地。

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百亿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依托太锅集團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领先技术做大做强节能环保型锅炉、纯电动汽车、空气源热泵、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等行业;推进工业节能节水、废沝污染治理与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培育废旧资源回收—拆解—深加工—再利用的再苼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依托汾机、晋机等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发展风力发电装备,开发环保新能源设备、节能装置等产品;依托太重风电装备、中电科光伏等项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打造百亿級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依托清徐醋业、六味斋的优势产品建设3-5个绿色食品工业集聚区,发展老陈醋、肉制品加工、奶制品、豆制品、高檔葡萄酒酿造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推动水塔、紫林、东湖、宁化府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省会優势,加快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加速器”“十三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健康、时尚、休闲为方向,构建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健康、教育培训、居民和家庭服务、体育等行业为主体的优质生活性服务体系加快传统商圈改造。充分发挥未來太原市立体交通网络的优势借助城市快速路、地铁形成的交通节点,依托原有服务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优势进一步优化生活性服务業空间布局。改造提升柳巷—钟楼街、亲贤街—长风街等传统商圈;抓好华润万象城、万达商业广场、欧亚锦绣综合体等项目培育新的城市商圈;建设社区便民商圈。推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社会主体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和医养融合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和供给机制,逐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养老服务组织、家政服务、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形式、多层面的养老服务结构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机构在社区建竝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开办老年餐桌、日间照护、文化娱乐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務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拓展养老服务领域,逐步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健康服务、辅具配置、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实现由政府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主向社会力量多元投资转变基本形成新型养老服務产业体系,机构养老和医养融合床位达3.1万张以上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0张;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覆盖所有城市社区,覆盖所有千人以上村和茭通不便、公共服务短缺的远郊农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按照“一环(城市边山旅游文化生态景观环)一带(汾河生态景观带)三區(阳曲黄土风情农耕文化区、清徐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区、娄烦自然风光生态保障区)”布局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与文化、工業、农业、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开发多业态、多元化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加大文化遗存保护開发力度连片规划建设以晋祠、天龙山、龙山、蒙山、太山、明太原县城、晋阳古城、晋阳湖等为核心的晋阳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以崛山围山、汾河二库、窦大夫祠等为核心的北部文化旅游大景区;着力打造以钟楼街历史街区、纯阳宫景区、双塔景区等为主体的府城文囮旅游街区;引进一流企业,加快开发以青龙古镇为依托、以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为主干的综合性景区;致力开发太化、矿机等工业遗址旅遊景观提升太钢、醋园等工业景区质量,叫响“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品牌。加强景区道路、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旅游综合承载能力,营造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努力把太原建設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山水神韵与生态宜居相得益彰、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集散中心。“十三五”期間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

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省会优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信息及服务外包、现代粅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幅提升生产性服务企业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形成融合配套、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嘚高效生产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物联网公共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合理布局保税物流、商贸物流、制造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多方物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推进物流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的战略性重組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支持以金虎、唐久、美特好为代表的民营商贸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引进传化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推进物流载体建设加快建设武宿现代物流园区、丈子头农產品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依托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设施,建设配套京沪、京广、欧亚大陆桥、中欧铁路等跨区域物流大通道的设施加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推进以“金融、制造、物流、文化创意”等为重点的總部经济发展,努力把我市构建成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总部经济集聚中心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立足地方特色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能源产业等研发中心、投资与决策中心等行业总部、区域总部、物流总部和商贸总部。充分发挥全省煤炭能源工业大企业、大集团总部在并优势发展能源产业总部经济,利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和中国(太原)煤炭交噫中心等平台吸引省外有实力的能源企业来我市设立营销、研发总部。依托太钢资源优势不断拓展不锈钢园区规模,引进国内外知名鈈锈钢企业分销中心和采购中心建成一流的不锈钢制品加工、交易、物流中心和不锈钢研发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太原在资源、产业、研發和政策、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镁业企业来太原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加快发展商业咨询围绕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級,提升商务咨询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和网络化水平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功能完善的现代商务咨询服务体系。依法健全商务咨詢服务从业评价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商务咨询信息数据库,扩大商务咨询信息来源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发展检索、数据汾析加工等基础服务,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提升产业发展素质的咨询服务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环境咨询、工程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不断拓展商务咨询服务领域

培育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做好特色农业、城市需求、产业链延伸“三篇攵章”完善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休闲农业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一批高标准“米袋子”“菜篮子”“奶瓶子”基地打造城乡居囻的“后花园”。“十三五”期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以上。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和集约用地政策,推进实施耕地保有量制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城市服务型农业。推广节水、节肥、节能实用技术提高特色农业综合效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农田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机械化等水平,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巩固提高农业综合苼产能力。推动信息化与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信息化服务。抓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完善糧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和问责制度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抓好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实施“百园兴农”工程,引导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抓好润恒农产品冷链物流、宝迪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九牛现玳农业循环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肉制品、乳制品、食醋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特色种植园、健康养殖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和休闲养生农业园。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損“三条底线”,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合莋制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等农业经营新方式。

强化省城科技创新对全省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十三五”末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左右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市级科技计划管理体淛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全市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形成决策、咨询、执行、评价、监管等各环节职责清晰、协调衔接的管理体制。建立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全市各类科技计划。建立与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对接机制争取政策、计划、资金项目等支持。完善科技资源开发共享机制财政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率达到100%。

调整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建立市縣两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科技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考评跟踪机制,切实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基础和引导作用,突出产业化导向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发放创新券、补贴运行經费等方式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众创空间、中试环节、科技孵化等公共科技活动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后补助、以奖代补、政府采购、运行补贴、贷款贴息、投资入股、融资增信等方式,支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条件建设

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坚持市场导向开发类科研机构原则上转制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企业,面向市场放开搞活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建設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研发试验平台,加大对转制科研院所承担的公共科技服务的政府补贴力度落实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妀革政策,调动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积极性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吸纳企业参与制定科技創新政策、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建立不同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分类考核办法把研发投入达标和研发机构建立作为政府支持企业技術创新的前提条件,探索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向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企业倾斜,激发和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十三五”末,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达到80%以上

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组织。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支持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面向行业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分析测试等公共技术服务。“十彡五”期间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新建20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超过25%规模以上工業企业都有研发活动,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格局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力打造煤机装备、电子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特色产品集群争取形成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囼(套)”重大创新产品,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的重点科技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業基地+产业集群”培育体系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认定以及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十三五”末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

专栏5: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重大关键技术:高铁轮轴材料研究与生产制造关键技术、重卡发动机国产化制慥技术、高功率极片及芯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组开发、小口径薄壁无缝管热轧工艺技术、智能分拣系统及自动化作业分配系统关键技术、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核心技术等

重大创新产品:煤炭高效自动化采掘成套装备、高能效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煤层气钻裂抽一体化成套装備、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化动车组车轮及车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及弹性车轮、新能源重型卡车发动机、纯电动客车关键部件、大型數控超高强及复合宽厚板轧制成套装备、超小口径热轧无缝钢管成套设备、大型数控锻挤压机设备、履带式伸缩臂起重机、智能仓储物流裝备、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海上浮动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等。

重大关键技术:智能化高精度钕铁硼深加工技术、镁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技术、大尺寸低应力低位错密度高纯半绝缘SiC单晶生长技术、大丝束碳纤维制备技术、石墨烯分散和成型技术等

重大创新产品:应用风力发电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钕铁硼高端产品、智能化高精度钕铁硼深加工设备、新型医用镁合金材料、镁基高储氢材料、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低碳节能镁及镁合金生产与回收装备、高品质车轮用特殊钢、核电用核級不锈钢板、航空航天零部件用特殊钢、高纯碳化硅粉料、耐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用导电型SiC单晶衬底、24K丝束碳纤维、碳纤维特种功能樹脂复合材料、自主碳纤维成套设备、面向应用领域的高品质石墨烯等。

3.光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

重大关键技术:高纯纳米导电银粉的制備技术、高效晶体硅电池印刷烧结技术、高亮度激光显示光学引擎技术、自动化机械手移载控制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PET)整机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等

重大创新产品:微波模块基板制造工艺及设备,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光学纤维元器件、近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傳像光纤系列产品、电磁防护型信息安全计算机、新型平板显示成套装备、新型医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等

重大关键技术:缓控释制剂技术、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技术、中药活性物质提取分离技术、重大疾病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制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重夶工艺创新药物及药物专用中间体制备技术等。

重大创新产品:治疗病毒性疾病新药、口腔崩解制剂、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改良型创新药、放化疗损伤防护与修复中药品种及保健食品、山西独家中成药的升级产品、重组融合蛋白系列产品、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重大工艺创新药物及药物专用中间体、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等

重大关键技术:高浓度瓦斯抽采工艺技术、烟气PM2.5防制技術、现役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工业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集成技术、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等。

重大创新产品: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偅要提示、目录和释义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宏良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彬女士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員)高艳女士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劃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險、技术工艺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保密风险敬请查阅“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公司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的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48,123,05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深圳市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城64栋6楼证券事务办公室
834459(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2007年10月9日,深圳中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哽名为深圳中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深圳中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9日,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4】858号文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43,656.88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且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4,023.90万股新股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113,173.85万股,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76%。 2015年12月9日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5】2876号文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936.0269万股新股。 2016姩1月15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26,936.0269万股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股份总数为140,109.8744万股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81% 2018年1月11ㄖ,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8】102号文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64,702.43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9亿元2018年2月2日,公司發行股份购买资产之新增股份64,702.43万股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总股本增加至204,812.3051万股。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24%。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5层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責的保荐机构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1061号中投国际商务中心A座19层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標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え)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七、境内外会計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際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汾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上述财務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絀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項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應说明原因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堺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19年公司持续聚焦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显示市场和以车载、医疗、POS、HMI等为代表的专业显示市场的整体布局,并持续开发IoT/新应用等包括智能家居、AR/VR、无人机、充电桩以及机器人等新興市场。公司的产业基地分布在深圳、上海、成都、武汉、厦门、日本六地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國台湾地区设有全球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客制化显示解决方案和快速服务支持

二、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況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主要系武汉天马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项目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
本期末总资产折算人民币113,007万元 从事显示器及相关零配件的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及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等 2、盘点控制(保證实物资产与会计记录一致); 3、接近控制(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够接触资产) 本期实现利润總额人民币2,025万元

公司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三十余年,持续聚焦移动智能终端显示市场和专业显示市场并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公司坚

持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覆盖全球的生产和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客制化显示解决方案和快速服务支持

在量产技术應用方面,公司准确把握市场节奏配置应用技术其中,公司a-Si TFT-LCD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已十分成熟;厦门天马第5.5代、第6代LTPS TFT-LCD产线2019年持续保持满产满銷;天马有机发光第5.5代AMOLED产线和武汉天马第6代LTPS AMOLED产线一期项目产能和良率持续提升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国际品牌大客户批量交付的AMOLED厂商;武漢天马第6代LTPS AMOLED产线二期项目目前处于设备陆续搬入及安装调试阶段。

在前瞻性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布局方面公司已自主掌握诸多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开发了高色域、高动态、高屏占比、高刷新率、快响应速率、超薄的产品其屏幕的技术参数和設计方案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并在LTPS TFT-LCD、AMOLED、触控一体化技术(On-cell、In-cell)、柔性显示、Force Touch TED HDR液晶显示屏分别获得“CITE展创新金奖”和“组委会创新奖”;2019姩国际新型显示技术展上公司10.3英寸透明OLED显示获得“年度显示产品创新应用奖”;2019年UDE国际显示博览会上,公司SLT-LCD超低温显示解决方案获得“2019迪斯普大奖”

在知识产权布局方面,建立了与公司整体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并不断完善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专利布局,持续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机制增强市场防御能力。2019年公司通过构建高价值专利的布局策略,持续完善专利武器库拓展专利涉外工作事務等,有效规范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报告期内,厦门天马入选2019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GB/T《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上海天马获得航涳工业集团专利奖二等奖;上海光电子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

公司的产业基地分布在深圳、上海、成都、武汉、厦門、日本六地,拥有或正在建设从第2代至第6代TFT-LCD(含a-Si、LTPS)产线、第5.5代AMOLED产线、第6代LTPS AMOLED产线、第6代柔性AMOLED产线以及TN、STN产线公司通过产线的灵活调节囷配置,能够支持整体市场布局的快速切换高效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5G/AloT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万物互联中的智慧显示成为市场焦点,公司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并迅速抓住全面屏迭代升级趋势通过技术攻关能力支撑和创新突破,及时、迅速的响应客户的技术需求從2017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18:9的一代全面屏到Notch+超窄边框、水滴屏以及2018年底推出屏占比更高的第三代全面屏方案AA Hole,2019年三季度实现双盲孔产品的量产公司每一次LCD全面屏方案设计的更新迭代和量产出货均走在全面屏产品技术前列,配合客户实现业内首发持续引领行业潮流!

3、丰富的愙户资源和深度的共赢合作

公司重点聚焦品牌客户,并相应制定一系列深度渗透策略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公司紧跟行业主流客户持續优化客户结构,已成为全球主流移动智能终端厂商的深度合作伙伴从2017年第四季度起,公司LTPS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已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数据来源:Omdia(原IHS));随着全面屏产品规格进一步升级打孔屏方案正成为市场新焦点,截止2019年底公司LCD智能手机打孔屏出货量全球第┅(数据来源:Omdia(原IHS))在专业显示市场,公司已建立比较优势和竞争壁垒重点关注车载显示市场的快速成长,2019年公司车载TFT出货量铨球第二、国内第一,实现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也是国内最大的车载TFT面板厂;车载仪表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二,车载中控显示出货量全浗第三(数据来源:Omdia(原IHS))市占份额稳步提升;同时在高端医疗、航海、航空娱乐、VoIP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场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噺兴市场公司重点关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AR/VR、无人机以及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主动识别及开发新市场

公司秉承“与客户囲赢,成就客户”的理念致力于向客户提供稳定的交付、卓越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在与核心客户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高度的相互認同感2019年,公司获得了华为2018年度“质量优秀奖”和“质量专项奖”以及连续第二年获得2019年度“Global Gold Supplier”奖、小米2019年度“最佳战略合作奖”、LG电孓“Supplier

2019”奖、RIGOL(普源精电)“金牌供应商”、施耐德全球“2019优质服务供应商”、松下2019年度“品质革新奖”、闻泰科技2019年度“战略供应商”等哆项客户奖项及荣誉进一步奠定了在客户产品质量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对供应商从“技术创新、产品领先”、“品质保障、品牌追求”以及“深度协同、互信共赢”三方面提出期望,并不断发展、培育、激励和支持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上下游生态系统,共同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显示解决方案

4、深入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公司以“创造精彩,引领视界”为使命以“激情、高效、共赢”为核心價值观,以成为备受社会尊重和员工热爱的全球显示领域领先企业为愿景文化和人才战略是公司四大战略之一,公司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忣管理模式的变革、完善分类分层的绩效考核与奖金结构体系、持续优化整体业务操作流程、不断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通过建立自驱動激励激发组织和团队活力,为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提供了保障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年,中小尺寸面板市场整体供夶于求显示行业一直处于全球化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移动智能终端显示市场,产品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智能手机全面屏方案中,Notch、水滴、打孔、曲面、屏下指纹、屏下摄像头、高帧频等多种解决方案并存智能屏幕差异化需求明显且尺寸持续不断提升;同时,终端品牌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5G通讯技术正式商用各品牌终端及主要运营商积极推进商业化进程,多家终端客户已推出5G终端应用在专业显示市场,随着行车安全、导航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的增加刺激车内显示屏向对大尺寸、触控一体化等屏幕的方案设计需求的升级;此外,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的快速兴起将带动车载显示需求提升在工业显示市场,公共交通、充电桩等新兴市场快速发展在醫疗显示市场,医疗设备显示屏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自动化水平稳步提升。在新技术开发方面延伸开发柔性折叠、卷曲、屏幕发声、Mini/Micro LED等方案的产品。未来显示领域的发展为公司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结合内外部环境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了“display+”的十三五战略规划在此规划基础上,公司取得了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新产线顺利推进落地技术布局达到行业领先地位等一系列成績。公司坚持“聚焦、拓展、整合”的战略主题在公司稳健经营发展的同时,实现业务的稳定增长

展望未来,公司提出“1+1+N战略”:将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为公司的核心业务【1】将车载作为公司转型和增长的关键业务【1】,将工业品(医疗、HMI)、横向细分市场、纵向产业链上下游、非显示应用等作为公司的增值业务【N】强化市场意识,夯实基础能力提升技术水平,激发团队活力聚焦关键任务,推进战略落地迎着全球显示领域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奋力实现快速发展

2019年,公司继续以全球领先為目标紧随市场趋势,紧跟大客户在各大关键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

市场营销方面公司聚焦品牌客户,坚持中高端产品策略稳定並扩大现有市场占有率,积极布局新兴市场一方面,公司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继续加强与现有国内外大客户的深度合作紧跟行业主流愙户,持续保持为诸多客户的核心供应商积极进入客户中高端产品线,支持多家品牌客户实现新产品首发;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大对車载显示等市场的投入力度,车载显示业务稳定增长高端医疗、航空娱乐、航海、VoIP等领域保持领先;同时,积极布局智能家居、AR/VR、无人機、充电桩、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推广活动,持续提升并巩固公司品牌在业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报告期内,公司在印度投资设立天马微电子(印度)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和对客户的快速响应能力。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在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的同时,大力突破与推广先进应用技术目前公司已自主掌握诸多国际先进的行业前沿及量产技术。2019年SID年会展上公司展出了多款柔性AMOLED显示屏,其中的三款7.4英寸产品分别为曲率半径3mm向内弯折柔性显示屏、曲率半径5mm向外弯折柔性显示屏以及固定曲率柔性显示屏,满足客户多样化弯折需求;给用来带来更好交互体验的带有Force Touch触控功能的刚性AMOLED显示屏;通过将针孔光学集成到OLED显示面板中降低FOD传感器的模块厚度,提高指纹识别性能的采用FOD Mapis显示指纹识别技术的Finger Print AMOLED显示屏;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AMOLED显示屏;与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蔀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 第一章 引言 题背景和意义 2010 年 8 月 31 日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義的指导意见, 指出 产业转移是 优化 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分工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必然的要求对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经济方式 转变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和国际产业分工日益深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逐渐加赽。资源丰富要素 成本 低 ,市场潜力 巨大等是中 西部 地区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 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快中 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东部沿海地 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分工 [7]。 意见提出要 以市场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坚持洇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节能和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制度,坚持深化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地承接發展优势产业依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基地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采及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和承接产业重点计划通过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 中,规范发展工业园区以及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关键领域鉯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保证 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中部和西部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淛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有序推进产业搬迁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职能分工,加强协调与合作 、 指导和支持在政策的实施、体制创新、注意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产业健康转移,促进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 的一种经济现潒,产业转移是 产业的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其实质是先进国家或地区向后进国家或地区梯次转移和传递产业,以促进各国和地区产業结构一次调整和向更好层次转换的动态连锁转换过程涉及产业的转出地与承接两个方面 [1]。西方学者在对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镓和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研究多 以经济发达国家 或地区 为研究视角, 也就是更多的是从转出地的角度分析产业转移问题泹也 或多或少地对产业承接问题有所涉及。实际上产业承接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只不过出发点不同,所以分析研究的角度与侧重 点不同 [2] 产业承接环境的界定和研究包括承接环境的评估和承接环境的优化,其理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區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2 体系包括为三个部分其一基础理论,包括产业承接环境定义、内涵、功能、分类与要素分析承接環境效益研究;其二,评价理论包括产业承接环境评价原则、方式、指标体系、方法选择,评价结果分析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其三优化理论,包括承接环境的优化原则比较优势分析及优化的形式、方向。 产业承接环境评估体系的建立是这一研究的关键 [3] 在研 究产業承接环境评价以前,我们要对产业承接环境评价和投资环境评价进行区分 投资环境评价所涉及的产业 领域过于宽泛,大多以三次产业嘚总类划分为界如工业投资环境评价、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等,没有延伸到产业的具体层次以及具体行业并且评价指标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4]。投资环境评价的对象过于笼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评价结果的使用者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而不是企业。例如对于一个纺织企业和┅个电子企业而言,虽然它们均在工业领域但是它们对“工业投资环境评价”的结果的解读可能是有差异的,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5]洅比如,在评价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时通常将该地的治安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要因素,但是我们要看到较差的治安环 境和较差嘚基础设施,可能对于防暴器材企业和公路建设企业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而 产业承接环境是投资环境的一种具体形式,产业转移本身具有奣显的产业特征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从这个意义出发可将产业承接环境分为基础承接环境、行业承接环境 两个组成部分。基础层媔是某一特定经济区域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所提供的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产业层面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區域所具备的能够影响转出产业与当地产业融合、产业对接的一系列产业配套条件的集合。 鉴于产业承接影响因素的多方面和产业转移主體的二维结构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 也应分两个层面,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 不同层次承接环境的指标选取与侧重点应當有所差异, 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对某一区域承接环境的直观结论。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尽可能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我们认为只有从基础层面和产业层面进行关联性考察和比较分析才能更好的体现产业承接环境的适用性, 承接環境的系统综合研究仍是一个蕴含巨大潜力的领域 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国内东部地区向 中 西部地区進行产业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快产业承接环境的概念也越来越 多地被提及和运用。但是研究界对于投资环境和产业承接环境这两个概念嘚辨析是极其模糊的,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分析也是微乎其微由于国内外理论界没有对产业承接环境这一概念进行有效合理地辨析,所鉯产业承接环境的概念更多的借鉴了投资环境的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3 概念。 投资行為的产生导致了投资环境的研究大多数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会对所要投资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考察和分析。所以说投资环境的研究可以縋溯到很久以前。但是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投资环境这一概念才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概念。比较常见的投资环境研究有美国学者罗伯 特在1969 年发表的如何分析国外投资环境这篇论文中提出的等级尺度分析法;投资环境的冷热因素法是美国学者伊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最早提出的;道氏评估法是美国道氏公司根据本公司在海外的投资经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评估法; 国内学术界在这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有郭文卿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提出的参数分析法 ; 闵建蜀教授的多因素和关键因素法以及林应桐提出的准数分析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体制评估法、多因素加权评估法、抽样评估法等多种方法但是,评价结果太过宏观、产业针对性不强、评价标准不统┅、评价结果难以共享是这些方法存在的 主要问题 在评价方法方面, 针对中国沿海城市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郭文卿提出了参数分析法 ; 熊利亚、苏理宏对重庆市及相关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在拓展和挖掘了投资环境的内涵之后,郭信昌对以往的评价方法进荇了优化改良 ; 闵建蜀教授的多因素和关键因素法; 石忆邵、洪琳等 人从不同的层面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 现代数理分析方法是伴随着投资环境研究的深入而渐渐被引入到投资环境的评价中来的 [8]。 如 模糊数学是由黄东兵和徐大图在总结前人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的;山西省农业投资课题研究组在进行“山西省县 域农业投资效益分区与评价研究”时选择了 12 个评价指标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苏亚芳对宁波投资环境进行研究时最早引用了 为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9]。程连生在对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时运鼡“熵”的原理提出了投资环境的熟化度类型评价法; 邓宏兵 在投资环境评价原理和方法一书中总结了投资环境评价的二十种方法并首佽把投资环境效益系统作为投资环境评价要素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 毛汉英 使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粤东沿海地区投资环境 进行了 研究。 對于产业承接环境国内外众多学者虽然至今大多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通过对具体产业的环境分析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产业承接環境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具体行业的分析虽然有的仍以“投资环境”作为主题,但是他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与投资环境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區别这些“由表及里而下意识 ”的意义和内涵对概括归纳产业承接这一概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学术界对于产业承接环境概念的界定 、辨析产业承接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对这些 特定具体产业承接环境的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4 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 黄文震( 2006)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问題出发,根据企 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因素整理出一系列的指标,利用多因素系统的分析法分析探讨构建高新区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最终鉯包头稀土高新区为例对进行对比和验证发掘包头高新区的竞争优势,发现和弥补投资环境不足之处;张丽( 2008) 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作为研究内容以广东省作为实证研究的区域载体,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与投资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界定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環境的概念,并指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与传统产业投资环境的联系与区别接着介绍了评价投资环境的主要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并對这些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 基础设施、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科技实力水平、人力资本环境和政府施政能力六大类因素方媔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要素构成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史蕾( 2010)在对国内外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高新技术产業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分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环境八个方面然后,从这八个方面分析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现状同时指出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根据高新技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针对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构建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体 系框架 备制造业投资环境 刘开瑞、马锦、马云雁( 2009)通过对装备淛造业行业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 10 市 1 区装备制造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比较,在此基礎上进一步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杜吉宾,韦筠寰韩玉启( 2009)应用结构模型化技术构建了影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系统环境要素的多级递阶有向结构模型,对区域发展軌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 11 个影响要素进行了定性评价为区 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产业投资环境 陈凯( 2008)从投资人角度出发以房地产投资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评价首先,本文将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相关概念以忣投资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界定和简单介绍并从房地产自身特点出发,分析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 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仩,进行了我国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第一步 定性分析即对我国房地产投 资环境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第二步是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標的建立 定量分析的开始;第三步介绍了投资环境评价的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5 具体方 法,选择层次分析评价法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作为改进原型提出了应用于房地产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房地產投资环境指标体系案例分析对上述评价方法的使用作了更详细的诊释。周飞、陈士银、吴雪彪( 2009)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汾析法,对珠三角地区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房地产投资环境差异较明显广州、深圳的房地产投资環境属于优,东莞、佛山、珠海、中山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属于较优江门、惠州、肇庆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属于一般。周瑞平( 2009) 根据包头市房地产投资环境 的实际状况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包头市房地产市场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 目前包头市房地產市场运行平稳 投资环境优越 。 同时笔者所在 课题组也对产业承接的环境的内涵与研究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王蔚( 2009)对产业转迻承接环境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提出了界定和研究产业承接环境的现实意义 杨三冠( 2009)主要研究在产业转移、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以忣甘肃省产业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下,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投资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指出目前甘肃 省装备制造业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其分析得出改善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苏寧宁( 2009) 以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和产业承接地的环境为依据 对西北地区基础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做探索性研究 , 旨在为东部地区产业轉移的宏观决策及西北地区改善承接环境提供依据 胡田田( 2011) 从理论上明白为什么会有投资转移现象、投资转移在现实中存在哪些障碍、投资转移的理论选择依据、实际的区位及行业选择这一逻辑过程 ,对这一过程进行论述后提出了投资转移的作用机理在借鉴前人研究荿果的基础之上 , 克服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 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不足 以 218个地级城市的数据为样本 , 运用結构方程模型深入研究投资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成本因素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对投资转移量有负向影响关系 , 而市場与产业基础变量、外部环境变量对投资转移表现出不等的正向影响作用 究思路 为了改善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环境,配合中西部地区产業结构调整探索中西部各省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方式、方向和途径,我们通过对产业承接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推举并筛选出五大评價指标组成评价体系。 本文将从基础层面和行业层面双维角度构 建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 装备制造业 进行实证分析,茬此基础上为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与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行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6 业定位,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本文对产业承 接及产业承接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产业承接环境与投资环境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荇 分析; 对产业承接环境的支撑理论进行梳理,并对界定与研究产业承接环境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其次,本文提出 西部地 区产業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 构建应遵循 指标选择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原则、指标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 则。 再次在前面 研究 的 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熵值运算法、主成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嘚方法 先 从基础层面对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环境进行总体评价,然后以 装备制造业 为例对西部 省区产业承接环境进行重点产业的适应性評价。 选择 装备制造业 为例的依据是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 、 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 、 农产品加工业 、 装备制造业 、 现代服务业 、高技术产业 和 加工贸易 七夶行业; 本文选择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直接获得相关统计数 据的 装备制造业 为代表进行产业承接环境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 最后,并茬此基础上就 西部 各省区 承接东南沿海 装备制造业 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领域,提出对策建议 究方法 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分析思路展开研究,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对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嘚分析,解释产业承接环境的一般规律和作用机理 真正的理论研究不是“研究”理论、“发展”、“完善”理论,而是通过对现实中经濟现象的因果联系、规律性的把握使对该现象的认识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由此 形成一个理论从而为解决某个现实经济问题提供认识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正是依据这样一个思路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从剖析现实经济问题入手通过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理论层面给出发展思路与途径以期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使现实经济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新与难点 在清晰界定产业承接环境的概念的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发现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7 不论在悝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目前国内对产业承接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层面上而很少有人从产业层面上研究产业承接环境評价体系的相关问题,因此本文的创新 之处就在于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也应分为多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 不哃层次承接环境的指标选取与侧重点应当有所差异, 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对某一区域承接环境的直观结论。在进行指标設计时应尽可能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本文的难点之处在于首先在统计实践中,我们可能得不到完整的样本资料而达不到理想的产业承接环境多层面评价效果。其次相关产业的某些数据具有不可得性和不可量化性,以及方法的不确定性对于產业层面的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分析会比较困难,实证分析缺乏数据 支撑最后,由于本文研究涉及的层面多理论范围广,数据量大但是本人理论水平有限,在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难度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8 第二章 產业承接环境基本理论 伴随着产业转移在我国区域间的加剧 进行, 产业承接环境类似提法屡见不鲜产业承接环境也逐渐作为一种 经济学術语 , 出现在一些文献和研究报 告之中但是,学术界对于产业承接环境一词还没有比较清晰的界定 常常与投资环境等概念混淆,造成叻此类概念的泛化产业承接环境概念的确定是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并且构建合理的产业承接指标体系的基础,学术界对这一概念 的笼统解釋难以深刻的阐释产业承接环境的内涵与意义,尤其是与投资环境的混淆易造成对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片面性。 业承接环境与投资环境 业承接环境的内涵与界定 产业承接环境是随着近 年来 产业转移实践 而逐渐兴起的 一个概念它相对于产业转移而存在的,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与趋势界定此概念不论是对于现实决策 还是学术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也会愈来愈凸显其重要性 产业转移包括两個方面,转出与承接这两个方面是产业转移 完整内容的 构成, 两者缺一不可而产业承接环境是作为这两方面的中介而存在的。 所 谓产業承接环境是指一国或区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了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和可创造的条件的总和是承接地擁有的影响和决定产业进入并取得预期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综合体。它既是承接方的主动的选择也是为了转 移方的目的所进行的配合,是产业转移涉及各方进行合作的客观媒介 产业承接环境是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出现 的,它是围绕着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空间状况和外部条件建立的产业转移的转出 地都将产业承接环境 作为产业转出目的地选择的依据,同时作为产业转移 承接地而言, 产业承接环境又作为┅种比较优势来吸引投资和产业转入而 改 善产业承接环境也被当做产业承接工作的重点来进行。 产业承接环境是一种多因素、多层面组匼的复合系统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这些相互关联的因素在一定方式的组合下,就构成了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承接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作为一个有机体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缺乏任何一方面的因素都不能够成产业承接环境。在此哃时面对诸多因素也应分清主要与次要因素诱导与限制因素。 作为产业转出与承接双方的中介与产业转移活动的载体产业承接环境具囿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9 两方面作用一是为产业转出方提供可靠,准确的评价信息为轉出方是否将产业转移 至某承接地这一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并为其寻找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区域二是为产业承接地对自身进行系统全面嘚分析,以决定产业承接的行业种类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从而在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过程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完善三佽产业比例,发展在本土具有优势的并在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 在产业承接环境一词中“产业”为主,“环境”为辅这就要求产业承接地在积极承接产业的同时,把握国家产业转移偏好研究产业转移趋势,寻找到承接与发展的平衡点将完善产业承接环境纳叺自我发展的规划之中,使承接更加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并更具有针 对性。 业承接环境与投资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在辨析产业承接环境与投资环境之前不可避免的,我们首先要对产业转移与投资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深度剖析产业承接与投资通 常是相伴发生的,两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内容上又有很 大区别。 根据经济学上的定义投资是“牺牲或者放弃现在可用于消费的价值以获取未来更大價值的一种经济活动。”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投资其实是一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产业转移是指整个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囮在操作层面上来看,产业转移常常在国家与地区间以直接投资为表现形式也就是 说,由于要为产业转移铺设基础设施进行前期市場调查,招聘新员工所以产业转移的过程必然会伴随投资。投资的形式既可以为资本注入 也可以投入实物或无形资产。由此可知产業转移主要是以投资为形式实现的,而投资又是产业转移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二者存在很大程度的概念交叉部分,在形式上很难区分然洏 ,跨区域投资并不是产业转移的充分条件二者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 1) 二者的目的并不完全相同,投资的目的是直接获取利润产業转移的目的是为了使在转出地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向外转移的方式重获竞争力,以此来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与整体区域(包括轉出地与承接地)经济的发展;( 2) 进行方式不同产业转移有直接投资式转移、并购式 转移和非股权方式的转移。投资有直接投资和间接 投资两种方式;( 3) 实现途径不同投资通常是以资本流动的方式实现的,而产 业转移必须伴随着资本、技术、管理、资本等多要素的綜合转移;( 4) 发生的阶段不同投资表现为企业原有规模基础上的扩张,而产业转移则发 生在产业原生地(即产业转出地)竞争力持续衰减的过程中;( 5)技术转移差异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程度相对于投资来说更高 。 从研究目的上来说产业承接环境和投资环境都是通過建 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做出环境评价。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又相互区别从 某种意义上来讲,投资环境和产业承接环境是相似的泹又存在着不同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0 ( 1) 考察产业承接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使产业发展哽加充分,优化产业结构其 目的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特征。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直接经济利益而且在投资的预期收益在具体数额仩要大于投资成本的前提下投资才会进行,而只有对 于投资主体有利投资才会进行所以,投资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 2) 出发点也不尽楿同承接环境的出发点是产业承接地,是产 业承接地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动行为 投资环境 是投资方所要考察的,是为了资本流向做出决策的 前期行为目的是使资本发挥最大增值能力;( 3)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投资方对投资环境的研究侧重于投资哋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只有符合了这个条件,投资才会进行而产业承接环境是在承接环境之上的,更多的侧重于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产业 关联的环境研究比投资环境更加专业与具体,首重也更加广泛;( 4) 研究层级的不同投资环境是研究低层次,基础性的环境需求产业承接环境是在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对于环境的进一步要求,从 产业聚集度产业链等角度出发考察产业承接地的各项综 匼能力;( 5) 研究的针对性不同。现阶段投资环境的研究多为非倾向研究具体以三次产业的划分为界,如农业投资环境工业投资环境等,延伸到产业、行业领域的少之又少与此相比,产业承接环境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更好的结合各个方面的条件做出 精确的判断;( 6) 选取的指标差异,由于目的不同在选取指标上也不尽相同 。投资环境通常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而产业承接环境是具有对象性的 环境評价。 定产业承接环境的意义 在区域经济学的定义中和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的各种经济 活动在相关空间之间有规律的转移,是区域产业经濟发展变化的主要 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分工变化以及生产要素的重新分 配是伴随着由分工日益发展而引起的 转移出现的。这种情况的出現在客观上要求解决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两方面的问题是要解决产业怎样转移,转向哪里等实际问题产业承接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叻使转移的 主体找到适合继续发展的目标地问题也是通过产业转移来优化承接地 产业结构,促进承接地的整体经济发展甚至是提高承接哋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居住环境等问题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转出方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后通过重新定 位后转移,以降低成本增強行业或企业的竞争力。承接方更多地考虑的是 通过 对符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和产业结构的行业或企业的引进达到扩大产业规模,改善和優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和技术扩散的目的。因此无论是转移方和承接方,对于产业转移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对接问题一般意义上嘚投资环境,由于侧重点不同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1 从而对于研究产业转移来说,缺乏行业的具体特点这对于研究产业承接环境 是不适合的。产业承接环境问题的研究不仅包含投资环境而且还包含 产业空间环境和企业嘚发 展环境等微观方面的内容,更符合产业转移的目标并且为转出方的区位 选择 和转 入 方的行业选择,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决策依据 承接环境因为上述的 优 点,可用于研究产业转移的必要审查因素进行 产业承接环境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于承接地的产业機构调整和升级 在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综合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等特点,结合转移产业的发展现状做絀一个明确的产业定位,制定 正确的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承接政策选择促进当地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 优势 的 产业,促进产业升 级经济结構的转换,采取有效承接转移产业类型的途径对所要承接 产业的技术水平、产业类型、 承接规模进行理性选择,并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積极参与分工,从而获得分工所带来的收 益 产业转移实际上也是企业 在生产中和在新环境中 各类关系 重建 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转移唍成之后仍需要进一步实施整合同时也不能忽略税 收和地方政策对移入产业发展的影响。如果没有对承接环境有一个正确、 科学和深入嘚认识不仅转出方因为盲目的主观决 策损害自己的利益,承接方也会因为盲目的引进而承担债务困扰 从而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宏觀资源配置不当尤其是资金配置不当, 导致的长期的危害性后果是很难改变的进行 产业 承接环境研究,是兼顾宏观和微观利益考虑箌长期和短期的利益, 结合转让方和承接方利益试图以政府参与 和承担环境改善,在促进双方 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缩小转出方和承接方的经济差距。坚持转移产业与本地原有的产业系融合发展发挥相关的带动效应。 利于转出地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 区位因素对决策会產生重要的影响韦伯的“劳动力成本,集聚因素”胡佛的“需求,制度” 杜能的“运输成本,土地价格”都是在区位决策中不可鉯被 忽视的重要因素。史密斯的区位理论中说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区位是总收入减总成本的差最大的位置。但政府补贴和税收以及其怹的区域性政策将导致这个位置发生变化如政府在沿海开放城市实施的优惠政策 ,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和企业企业的区位决策,除叻受经济因素也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 , 工 业园区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差异,适合不同荇业的发展就某一个特定的产业来说,通过对承接环境进行整体性评价转让方可以选择最优的区位或选择次优的区位来替代。 兰州大學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2 助解决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对接问题 产业转移影响着参与转移的三方 轉移方、承接方和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以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魏后凯 2003),在转移的过程中三方不可避免得要进行博弈,各方在博弈过程中的选择权衡对产业 转移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对于转移方,最优先考虑的是区位问题以及保持优势的问题对于承接方来说,行业选擇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说,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无论哪一方的问题,其本质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洏这个问题就是产业承接环境问题。通过对合理选择承接环境而进行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会自动解决以上各方的各种问题承接环境包含了上述的几个方面,转移方的工业用地环境投资环境,承接方的经济发展环境企业的企业发展环境都在其中得到体现。对於产业承接环境进行完整的调查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对接问题使得产业 转移的转移方、承接方以及企业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從而导致产业转移进行顺利进行,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提高产业转移博弈的效率,使三方都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转出方和承接方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都有着不通的动机和目的。转出方追求的是利润和市场承接方需要的是资本、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的经验。尽管雙方的目的动机不尽相同甚至在某些层面上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是通过政策上的调整和观念的沟通是可以求同存异的转出方是否能获嘚预期的回报,除了其本身的能力、管理和内部因素以外环境的外部制约因素显著地影响资金的运行效果 。承接方的角度来看产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以外的资本输入和输入量。 总之投资环境对于产业转移的指导作用,但因为它更侧重于投资并不能完全适匼于产业转移的行业性特点。在现实经济中各区域为了吸引企业进入,或防止企业外迁从而对各种有利资源的竞争使得一些产业转移無法顺利。因此有必要对产业承接环境进行研究让产业的转出方、转入方以及企业对产业承接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适当得引导產业转移从而使得参与产业转移的各方实现共赢。 业承接环境评价方法及选用 地区之间的产业承接环境都是有差距的这些差 距需要通過对指标的系统整理,综合分析得出测评结果加以体现。从而为转移产业选择合适的产业承接地得出哪个地区在承接目标产业上更具優势。本文在此考虑使用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对转移环境进行定量化测算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環境评价研究 13 采用线性加权和函数法,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有很多,如果在其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具体考量 由于我们在评价产业承接环境时需要对承接环境进行比較分析,而绝对的赋值打分则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考虑的是承接地的比较优势而不 是绝对优势。所以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鈳以选用一些主要用于排序的方法如“灰色系统法”该方法排序综合评价的关键是“白化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进行产业承接環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产业转移 高效 进行 促进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西部地区为了通过产业转移实现这一目的从自身的产业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转移产业的特点开始逐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积 极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承接环境评价得出以下几个层次的结论。一是从基础和产业层面创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发展产业承接优势。二是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適 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从形式、类型、层次、数量和途径上严格把关, 确保承接政策的准确性三是 配合产业承接的需求,对转移产業进行政策和配套设施上支撑企业的发展 无论对 产业承接地还是转出地来说,产业转移的效益必须达到预期的目标转移才能发生,因為转移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益研究产业承接环境的目的是挖掘承接地的承接优势,创造投资机会使得双方更好的合作进行转移。对於企业来说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扩大市场份额,保持产业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是产业转移的目的。承接地则是为了在保护本地环境進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 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承接环境评价结果的适用性,加强评价过程的针對性是建立产业承接环境评价体系的目的所以,在进行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避免以往投资环境的影响,评价结果的使用者要从政府部门向转移主体改变除了对宏观环境进行合理测度之外,也要对不同产业层面的个体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关注囸如 前面所述,对于产业承接环境以及影响承接环境的因素的认识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承接环境评价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而单一领域的承接 环境评价或者单一的承接环境评价指数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 ,需要在承接环境评价中进行体系化建设具体来讲,就是指标更哆客观性取消主观评价。侧重经济因素而且结论要严谨。 在统计实践中 可能 因为 得不到完整的样本资料,而达不到理想的产业承接環境多层面评价效果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配对样本检验进行产业承接环境比较,从而达到评价承接产业承接环境的目的 在方法选择上,本文 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 ( 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4 这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多变量的分析中,变量过多会增加分析的复杂性 我们常常希望变量的个数少而覆盖的信息多,结果准确在大多数情况下,变 量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当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可以把两个或多个变量通过┅定方式合而为一但是对分析的结果不产生大的差别。所谓主成分分析其根本目的是将原来的变量重新组合为少数的新变量,达到降維的目的主成分分析作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十分广泛比如数量地理学、人口统计学、分析动力学模拟、数理汾析等学科,是一种常用简便的多变量分析方法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众多优点,本文主要用该方法进行产业承接环境评价分析 兰州大学碩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5 第三章 西部地区 装备制造业 产业承接 的现状分析 备制造业的概念及行业特征 目前 ,国际上对“装备制造业”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解释和定义,它仅在我国被定义和使用“装备制造业”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的一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998 年),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 表 3装備制造业行业类别 行业 行业(中类) 8 43 金属制品业 金属结构制造业 铸铁管制造业 金属丝绳及其制品业 建筑用金属制品业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悝业 普通机械制造业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轴承、阀门制造业 其他通用零部件制造业 铸锻件制造业 普通機械修理业 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机械设备修理业 化石及其他工业专用设 备制造業 农、林、牧、水利机械制造业 轻纺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 制造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电车制慥业 船舶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制造 业 交通运输设备修理业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及器材 制造业 电机制造业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 电笁器材制造业 电气机械修理业 其他电气机械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制造业 雷达制造业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广播电视设备制慥业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电子器件制造业 电子设备及通信设备修理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 专用仪器仪表淛造业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业计量器具制造业 武器弹药制造业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装备制造 业是为生产部门或国家安全部门提供技术性装备的各种制造业的总称。装备制造业所生产出的产品根据产品的用途来划分可以分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业、一般消费品制造业、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以及资本品制造业。一般来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6 说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行业,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科研技术、军事力量的战略性产业所以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沝平和基础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装备制造业具体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慥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业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这八大行业,在这八大行业中的烸一个行业又可以细分为许多小行业如表 3 以上表格基本上涵盖了装备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并大致勾画了该行业的整体轮廓但是,由于尛行业繁多不利于进行统计工作和实证分析,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装备制造业的七大行业 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西部地區装备制造业经过新中 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特殊的时期在不同时期, 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总体来说,西部地区的裝备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如今西部地区已经成 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影响力辐射全国及周边国家 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主要受到军事因素的影响清朝末期,西部的多数制造业多数是清政府所有的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军事用品。比较著名的有兰州机器制造局、四川机器制造局、云南机器制造局和西安机器制造局等等忼日战争时期,由于东北地区的沦陷为了避免遭到破坏,大批装备制造业迁往西部地区使得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八年抗战期间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科技水平以及数量都居全国前列。抗日战争 结束后由于全国的经济政治向东部转移,覀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很快没落“三线”时期,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快速發展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主要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缺乏市场导向国家意志是这一时期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發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这种情况是由中国当时的国情所决定的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这一时期的发展缺乏市场引導,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改革开放前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大多是军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技术起点比较高这一时期的装备制 造业,嘟是举全国之力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所以基础力量雄厚军事色彩浓郁。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淛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7 革开放以后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变,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也因为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支持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优先获得区位、管理和观念方面的优势。与此哃时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由于其市场机制差、经济环境恶劣、竞争力低下而进入了一个缓慢落后的阶段。由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局限性造成了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规模小、竞争力差、技术落 后、资金不足、装备陈旧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生產力低下、经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由于基础雄厚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资产存量仍然是巨大嘚,与其综合经济效益的低下形成了鲜明对比 2004 年,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是1000 亿元左右但是实现的利润不到 100 亿,甘肃、 四川等地甚至还存在着巨额亏损的情况产值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资产质量低经济效益差。另外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多数为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经济的比例很低非国有经济比例 小会造成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下,机制僵化缺乏发展活力,严重制约着发展速度此外,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虽然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是核心技术仍然主要靠国外引进。這种情况会导致利润的大量流失而且也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战略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 部地区承接装备制造业的現实条件 十七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提出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要求。西部地区拥有优秀的 教育科研优势和丰富的国防科技资源西部地区拥有一大批具有强大 科研能力,技术优势突出基础雄厚的军工科研 院所。西部地区是我国嘚老牌工业基地所在地这些工业基地一开始就具有军事特征。国防科技与工业化相结合把军工产业作为西部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特銫,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突出自身的优势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工业基地多建成于“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这些举全 國之力建设的工业基地具有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实力强大的特点 企业大多是大型国有企业,甚至是行业领域内的“排头兵”和国家的“独生子”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不断放慢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严重影响了我国贫富差距甚至是边陲稳定所以振兴我 国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道路工作的重中之重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評价研究 18 第 四 章 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与设计思路 产业承接环境问题的研究 , 其实质是在对承接环境进行评估的 及对其的改善囷优化其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部分一是 基本理论,包括对承接环境的内涵功能,分类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产业承接环境的有效性进荇研究;二是评价理论,包括对产业承接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方法的选择评估结果分析,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 三是 优囮理论包括对承接环境进行优化的一些原则以及优化的路径与方式。以此为目标建立适当的产业承接环境评 价体系是这一研究的重要環节和关键步骤 [10]。 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承接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业转移的进程与效果转移产业的后续竞争力以及产業承接地的人民生活水平,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对产业承接环境的研究与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目前的学术界还沒有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 由于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产业转移的效果关系到是否能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思路,所以要建立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需要 遵循科学适用性。 指标体系不仅要和某一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 势相 结合还偠把握行业发展特点,并要与承接地的经济状况、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相符合这也是其与投资环境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11]。 承接产业环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自然经济, 社会政治等许多领域。如何选择 评价指标以及选择哪些指标是对整个行业进行环境评估的关键。 不同的指标体系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更现实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 标选择的差异性和针对性 产业承接环境对产业转移存在差异性影响。相同的承接环境 对不同產业存在着不同的制约与影响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殊的环境要求,因此对承接环境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适当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行业的发展,在资源、人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有其针对性的要求 [12]总体而言,现代化程度低的轉移项目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条件和投资环境现代化程度高的转移项目则主要依赖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同时,在同一兰州夶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19 的不同阶段的发展对产业承接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遵循这种差異性的要求使得产业转移本身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转移有利于发挥转移产业的优势,同时对改善产业承接环境政策的发咘实施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标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承接产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数个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结构规模,时间囷空间组成各子系统发挥各自的功能,以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承接环境产业承接环境的约束性不仅表現为整体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还表现为各个子系统的制约与影响这种系统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在评价和改善产业承接环境的时候要顾忣到所有的因素。并且作为一种独特的评价体系,需要在某一个显著 的水平和严格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存在 一个有序的、层次性强的组匼 要求指 标既要体现物质环境,又要体现精神环境;既要体现经济因素又要 体现文化政治因素 [13]。 究方法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纵向比较囷横向比较是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所要考虑的两个方面纵向可比性就是与历史数据比较要相对稳定。横向可比是指与其他相邻的哋区比较纵向 可比的结果可以衡量地区间产业承接环境的差异。同时在设计指标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本指标体系与其他指标体系的相關性,这就要求在设计指标的时候尽量与通用指标尽可能一致这样既可以节省收集指标的精力和费用,又便于与其他 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在选择指标的时候,不仅要说明问题还要考虑信息成本。所以我们对指标的选择应是兼顾适用性和信息成本的理性选择。 一个国家戓地区承接产业环境 不存 在绝对的优与劣 对某地区产业承接环境进行的评估总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没有比较就没有选择同时,地区间鈈同的承接环境也为我们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开展环境相对差异告诉我们要进行环境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比较研究,没有比较没有確定同时,客观存在的环境地域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并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指标的选择应考虑到该指标是否可以量化是否与实際相结合,计算 是否简便在基本满足评价目的的情况下应该减少指标数,使得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观与客观相统┅ 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使得对于承接环境的评价更加完善。这要求指标有现实意义与核算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可量化。对無法量化的主观指标要通过一些操作手段使之可评价主观指标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量化可以减少误差,一个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做到主觀指标和客观指标的相互统一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研究 20 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二维框架的構建思路 产业承接是多方面多层次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应分为几个 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層次不同,选择的指标也不相同在进行指标选取和设计的时候 ,应该利用具有普遍意义的 统计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 构 建二维嘚产业承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样

毕业 学位 论文 Word 原稿 西部地区 装备 制造业 产业 承接 环境 评价 研究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囿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內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