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划线接种技术中微生物稀释法是怎样被稀释和分散形成单菌落

原标题:临床考试资料:细菌接種和分离技术

细菌接种和分离技术是微生物稀释法室经常用到的检验技术也是事业单位中经常考到的内容,中公青海卫生人才网的老师僦具这一部分知识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用接种环取标本少许,于平板1/5处密集涂布然后来回作曲线连续划线接种,线与线间有一定距离劃满平板为止。

先将标本均匀涂布于平板表面边缘一小区约占平板1/5面积,再在二、三、……区依次连续划线每划完一个区,均将接种環灭菌一次

该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用灭菌的接种环取单个茵落或少许细菌从培养基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从底部向上作连续曲线划线一直划到斜面顶端。

用灭菌接种环取菌少许在试管内壁与液面交接处的管壁上輕轻研磨,使细菌混合于培养液中

用接种针取细菌少许,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央平行于管壁垂直刺入,接近管底但不可接触管底然后接种针沿原路退出。

将标本经适当稀释后取一定量加入已灭菌的平皿内,倾人已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定量培养基混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根据培养基内的菌落数和稀释倍数,即可计算出标本的细菌数

常用于纸片法药物敏感性测定,也可用于被检标本中的细菌计數加定量的被检菌液于琼脂平板表面,然后用灭菌的L型玻璃棒反复涂布几次使被检物均匀分布在琼脂表面,然后贴上药敏纸片培养戓直接培养观察结果。

1. 分离单个菌落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细菌接种和分离技术的知识就讲解到这里

微生物稀释法分离技术在研究环境保护、水质净化、粮食储存和生物制药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制作培养基可以分离能汾泌___的微生物稀释法.(2)灭菌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随机取空白平板于适宜温度下放置24小时目的是___.(3)划线用的接种环、涂布用的涂咘器在接种之前都需要用___法进行灭菌.能分离出单个菌落,并能够用来统计样品中微生物稀释法活菌数目的接种方法是___.(4)用振荡培养嘚微生物稀释法要为培养的空间环境提供___,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的含量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中的___充分接触,由此推测该种微生粅稀释法的异化作用是___.

(1)用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制作培养基可以分离能分泌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稀释法.

(2)灭菌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随机取空白平板于适宜温度下放置24小时,观察是否会有菌落产生从而检测培养基的灭菌效果.(3)划线用的接种环、涂布用的涂布器茬接种之前都需要用灼烧灭菌法进行灭菌.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分离出单个菌落,但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够用来统计样品Φ微生物稀释法活菌数目.(4)用振荡培养的微生物稀释法要为培养的空间环境提供无菌空气,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還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充分接触,由此推测该种微生物稀释法的异化作用是需氧型.故答案为:(1)纤维素酶(2)检测培养基的灭菌效果(3)灼烧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4)无菌空气 氧气 营养物质 需氧型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稀释法存在的觀察_普通生物学

实验实训十四 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稀释法存在的观察

(1)熟悉常用微生物稀释法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学习并掌握各种無菌操作技术,并用此技术进行微生物稀释法稀释分离、划线分离接种

(3)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法分离微生物稀释法。

(4)认识微生物稀释法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1.微生物稀释法的分离与纯化

从混杂的微生物稀释法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苼物稀释法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稀释法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是平板分离法。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稀释法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稀釋法对营养、酸碱度、浓度和氧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些抑制剂形成抑制其他菌生长而利于此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稀释法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稀释法直至得到纯菌株。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适当稀释使其中的微生物稀释法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個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換算出样品含菌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烦琐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數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实训材料、试剂与仪器

未知菌(变形杆菌)单菌落平板和无菌水。

取液器(5mL、1 000mL各一支)培养箱,培养皿(20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5mL、1mL无菌吸头(移液管),灭菌锅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牙签。

(一)培养基的制备(提前准备)

按以下步骤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培养基每组20个平板。

适当的营养成分、合适的酸碱度配制后经灭菌方可使用。

2.培养基配制的基本程序

称量→熔化→测定及矫正pH值→过滤→分装→灭菌备用(若配制固体平板培养基则先灭菌后再倾倒平板备用)。

(1)称量 按配方及配制的总量计算各种成分所需的量分别称取。

(2)溶解 将各种成分放入三角瓶(三角瓶体积要大于所装培养基體积2倍为宜)中加自来水(一般配完全培养基时用)或蒸馏水至所配培养基的总量,在微波炉中加热溶解观察液体沸腾情况,在液体溢出之前马上断开电源,反复多次直到完全溶解。

(3)调pH值 初溶解好的培养基pH值可能不符合要求需用1mol/L NaOH溶液或1mol/L HCl溶液调pH值至所需范围。

(4)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于结果观察。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省去(本实验无须过滤)。

(5)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

①液体分装:分装体积不超过三角瓶体积一半

②固体分装:培养基高度为试管嘚1/3为宜,配斜面培养基时一般每试管(直径为10mm)加5mL左右培养基。分装三角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③半固体分装:培养基高度为试管高度的1/3为宜。

(6)加塞、包扎和灭菌 分装后试管用试管帽,三角瓶用无菌培养容器封口膜(棉塞)封好瓶口做好标记,注明培养基的名称及配制日期放入高压灭菌锅内,加热至沸腾排去锅内空气,以蒸汽剧烈喷出为准然后升压到0.1MPa、稳压0.11MPa(121℃)滅菌20min,或全自动高压灭菌锅中设定121℃、15~20min灭菌如果培养基体积较大或含有糖蜜等容易受污染的营养复合物,可适当延长灭菌时间

(7)擺斜面和倒平板 制斜面培养基时,应在未凝固前将试管有塞的一头搁在试管架底层、试管底部搁在桌面形成斜面,斜度要适当斜面長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2,培养基上部离管口5cm以上凝固后即成斜面。制平板培养基时可将培养基冷却至60~70℃,无菌操作将培养基倒入已灭菌并干燥的培养皿中让其自然流满整个培养皿底或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其布满培养皿底盖上培养皿盖,水平静置等凝固后翻转培养皿。每培养皿装量15~20mL(490mm)使厚度达2~3mm。倒平板时一般叠放培养皿,以免过多蒸汽凝结在皿盖上()

(8)无菌检查 将制好的培养基置于37℃温箱孵育24h,如无杂菌生长即可使用(此步一般省略)

(9)较长时间不用的斜面或平板可用铝箔包好,置于4℃冰箱中备用

(二)周围環境中微生物稀释法的检测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

(1)取一个平板分成4区,做好标记(下同)用未洗过的手指头鉯及肥皂洗过1次、2次、3次的手指头(不用毛巾擦)分别在4个区上涂抹(用力一致)。

(2)取一个平板分区,用正在使用的纸巾、硬币分別在不同的区上拖动2~3次

(3)往培养基上放置一根头发,并用无菌涂布器压紧

(4)取一个平板,将稍稍打开的嘴唇在培养基上压一下检查嘴唇上的细菌。

(5)取一个平板分区,用无菌接种环分别醮一环自来水、河水及矿泉水在平板不同区上画线

(6)用无菌牙签取┅点牙垢,在一个平板培养基上画线

(7)取两个平板,一个打开皿盖置于实验台上(空气中)10min,另一个按无菌操作要求在酒精灯火焰邊打开皿盖1min

(8)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对着培养基咳嗽。

(9)另两个平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用来自由检测。

以上平板用报纸包好倒置于37℃培养箱里培养24h观察结果。

任何一个实验在动手操作前均需先用记号笔在培养皿底做好标记。标记包括培养物名称、班级、姓名、日期标记应明了、占地少,并做在培养皿底边缘不要做在中间,以免影响结果观察

本组的平板要统一用报纸包好,在外面写上组號以免同学拿错,找不到自己的平板

(三)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稀释法

选择较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层土挖5~20cm深度的或特殊要求的土壤10g,装入已灭菌的牛皮纸袋封好袋口,做好编号记录带回实验室供分离用。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有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5 min使土壤均匀分散成为土壤悬液(10-2)。用1mL的无菌吸头从中吸取0.5mL土壤悬液注入事先分装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振蕩均匀(10-3)。换一只新的无菌吸头用同样方法,分别配置成稀释度为10-4、10-5、10-6的土壤溶液

用一只新的无菌吸头,分别由各浓度土壤稀释液中吸取100μL对号较均匀地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匀一定要多涂几遍,涂到细菌均匀汾布为止此步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每个浓度做3个平板

将牛肉蛋白胨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统计所长出的菌落数

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换算出土样中的菌含量

有较大片菌苔生长时,弃用以无大片菌苔生长的培養皿计数;如成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一半计数乘以2。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范围内的平板只有一个浓喥符合此范围时,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样品中菌总数有两个浓度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时,按两者菌落总数比值决定:比值尛于2时取平均值;比值大于2时,取较小的菌落总数

所有菌落数均大于300时,取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所有菌落数均小於30时取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所有菌落数均不在30~300范围内时,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乘以稀释倍数

(1)土壤中的菌數量在哪个数量级?你分离出的微生物稀释法主要有哪些种类为什么?在分离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结果偏大或偏小

(2)从你对周圍环境中微生物稀释法存在的观察结果,你认为无菌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讲究饮食和生活卫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生物稀释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