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是差额预算在编人员工作很多年单位一直没有给交养老保险怎么办?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蔀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明细表 

(七)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三、2017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根据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关於印发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琼府办[号)及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省发展和妀革委员会部分内设机构和职责调整的通知》(琼编办[号)省发展和改革委为主管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政府组荿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依法拟定並组织实施本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工作的政策法规规章和发展规划、计划等

纳入省发展和改革委2017年度部門决算编制范围的只有省发展和改革委本级,其内设17个处级职能机构分别为: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工会、团委、老干部工莋处)、发展规划和产业协调处、国民经济综合处(国民经济动员办)、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处、固定资产投资处、经贸外资处、区域经濟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处、农村经济处、交通能源处、社会发展和就业处、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处、行政审批办公室、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海洋经济发展处、经济信息处、铁路建设办公室。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见附件1公开01表)

(二)收入决算表(见附件1公开02表)

(三)支出决算表(见附件1公开03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见附件1公开04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見附件1公开05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明细表(见附件1公开06表)

(七)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见附件1公开07)

(八)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见附件1公开08表)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下降42.27%主要原因:20165月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撤销,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2016年项目经费余款2632.95万元划转我委2017年没有该项经费。

下降45.68%主要原因:20165月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撤销,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2016年项目经费余款2632.95万元划转我委2017年没有该项经费。

(二)2017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說明

本年收入合计3564.8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563.40万元,占本年收入合计的99.96%;其他收入1.47万元占本年收入合计的0.04%

(三)2017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奣

本年支出合计3624.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51.32万元,占本年支出的59.36%;项目支出1472.73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40.64%

(四)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凊况说明

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决算收入3563.40万元与2016年相比,减少2609.08万元,下降42.27%主要原因:20165月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撤销,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2016年项目经费余款2632.95万元划入我委2017年没有该项经费。

减少2676.54万元下降42.5%。主要原因:20165月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撤销原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2016年项目经费余款2632.95万元划入我委,2017年没有该项经费

   (五)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619.96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89%2016年度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减少2676.54万元下降42.5%

2.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619.96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2942.94万元,占81.3%;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絀241.18万元占6.6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0.8万元,占1.4%;交通运输(类)支出230万元,

3.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7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3287.4萬元支出决算3619.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17年年中追加了规划编制与课题研究经费395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类)发展和改革事务(款)行政运行(项)年初预算为2570.58万元支出决算为2942.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4.48%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17年年Φ追加了规划编制与课题研究经费。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离退休(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抚恤(项)年初预算为278.58万元支出决算为241.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6.57%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17年年中一名离休干部病故,人员减少

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类)医疗保障(款)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医疗(项)年初预算为50.8万元,支出决算为5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职工医疗卫生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项)年初预算为157.44万元,支絀决算为155.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47%,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年中两名干部退休住房公积金减少。

5)交通运输支出(类)其他交通运输支出(款)其他交通运输支出(项)年初预算为230万元支出决算为230万元,

(六)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姩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147.2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717.51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其他笁资福利支出、离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公鼡经费429.72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費、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1.人员经费1717.51万元,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费用开支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490.99万元,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嘚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26.52万元,反映政府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2.公鼡经费429.72万元,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支具体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422.34万元,反映单位購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7.38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设备购置更新等其他资本性支出。

(七)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05萬元支出决算为62.94万元,完成预算的59.94%2017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及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38.19万元,占60.6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20.84万元占33.1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3.91萬元,占6.21%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38.19万元,全年安排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组织部、省外事办等组织的出国(境)团組7个累计11人次。开支内容包括:出访巴西、葡萄牙2人共支出8065.8元主要是开展投资环境、区域合作、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建设、环保企业茭流合作事宜;出访台湾1人共支出17545元,主要是赴台参加2017年海南-台湾经贸合用交流活动会;出访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1人共支出元主要是随同省领导赴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进行友好访问;出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3人共支出80931元,主要是探讨了解我省企业境外投資情况;出访美国、加拿大1 人共支出67598元主要是考察美国、加拿大海洋渔业发展情况;出访美国1人共支出47000元,主要是参加海南省领导干部“发展全域旅游”赴美国专题培训班学习;出访美国2人共支出51594.52元主要是参加海南省海洋综合管理境外培训班学习。因公出国(境)费支絀决算比2016年增加18.3万元增长92%,主要原因是出国()访问及参加境外业务培训学习任务增加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0.8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84万元2017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7辆。运行维护费主要用于车辆燃料费、维修费、停车费、通行费、保险费、审验费等项目包括日常公务用车以及到各市县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检查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机要文件交换等。公务用车购置忣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增加5.68万元增长37.46%,主要原因是公车改革后单位保留的车辆较旧使用年限较久,维修费用较高

3)公务接待費支出3.91万元,全年国内公务接待35批次国内公务接待246人。主要用于发展和改革事务管理工作发生的接待费;承担省委省政府等政府安排的對口接待任务;承担与发展和改革事务管理业务相关的全国(省)性会议的接待任务;承担上级及省(内)外相关部门项目考察、交流、調研等接待任务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6年减少2.02万元,下降34%主要原因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开支。

1.绩效管悝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我委组织对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自评项目11个涉及资金680万元,自评覆蓋率达到95%

我委共组织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中期评估研究》等11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0万元从评价情况来看,都能按省财政厅有关项目绩效评价的要求进行评价总体情况良好。

2.其他以部门为主体开展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17年规划编制与课题研究专项经费等绩效评价有关情况说明省财政下达规划编制与课题研究专项经费328万元,共完成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产业發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中期评估研究》、《海南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及评价研究》、《海南省省级重点园区低碳标准研究》、《海南省石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海南省企业发债问题研究》、《扩大对外开放積极利用外资研究》、《海南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等9个课题,并对这9个课题进行了项目绩效评价省财政厅下达海南东西环高铁海口聯络线“三电”及管线迁改经费230万元,完成了海南东西环高铁海口联络线“三电”及管线迁改并对该项目进行了项目绩效评价。省财政廳年中追加《海南省人口承载力研究》课题经费228万元完成了《海南省人口承载力研究》课题,并对该课题进行了项目绩效评价

 因项目績效评价报告篇幅较大,就列举《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中期评估研究》、《海南东西环高铁海口联络线“三电”及管线迁改》及《海喃省人口承载力研究》等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见附件2

1.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度机关运行经费429.72万元(为部门决算中行政单位使用一般公囲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比2016年增加56.08万元,增长15%主要原因是其他交通费用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

2.政府采购支出情况政

2017年度省发展和改革委政府采购支出总额621.1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3.54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617.64万元

截止20171231日,渻发展和改革委共有车辆7辆均为一般公务用车。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叺: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撥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五)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叺”“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唍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七)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嘚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莋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經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纳叺本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本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忣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業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行政运行: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基本支出。

(十五)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員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未单独设置项目的其他项目支出

(十六)战略规划与实施:反映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戰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等方面的支出

(十七)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发展與改革事务支出。

(十八)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反映实行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開支的离退休经费

(十九)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二十)其他优抚支出: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优抚方面的支出

(二十一)行政单位医疗:反映財政部门集中安排的行政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行政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按国家规定享受离退休人员、红军老戰士待遇人员的医疗经费。

(二十二)其他交通运输支出:反映其他交通运输支出中除对公共交通运营补助以外的其他支出

(二十三)住房公积金: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二十四)购房补贴:反映按房改政策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向符合条件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军队(含武警)姠转役复员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

原标题:全额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汾流和差额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区别_不同编制的工资有何不同

我国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其实有三种体制事业编制差额和全额的差别主要是,单位资金供给的方式或解决方案不同具体意思是:加群领取更多备考资料和最新考试资讯

1、全额单位是指,它的资金来源由同級财政全额拔付

2、差额单位,是指其资金供给只由同级财政解决一部分不足的部分要靠单位创收,来弥补

3、还有一种事业单位在编囚员分流性质叫自收自支单位,也就是资金来源全靠自己单位收取收到就发,收不到就不发

4、现在国家在整顿,考虑能保留的全部由財政负担取消自收或差补。

事业编制差额和全额的主要区别是单位资金供给的方式或解决方案不同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資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也称為全供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在編人员分流,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悝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即人员费用、公用费鼡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在编人員分流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即对有经常、稳定业务收入的单位采取全面核算、收支挂钩、以收抵支的管理形式。既按定员定额指标核定的单位年度经费预算总额与单位创造的收入之比支大于收的差额部分由国家预算补助,收大於支的部分上交国家财政也可以说差额是按基数加增长的方式由财政负担,也就是财政给一部分剩下的单位要自收自支的。

举个例子:环保系统同样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1、环境监察支队是单纯的执法部门他收的排污费都要上缴国家,所以是全额拨款单位;2、环境监测站除了完成法定的监测任务以外可以为公众提供有偿检测服务,所以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

1、全额拨款。即在编人員的工资、福利及绩效等各项待遇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支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不能由市场配置,主要从倳科教文卫等公益服务领域比如图书馆、档案馆、疾控中心、水文站等,各部委办局中不承担行政执法功能的二层机构基本上是全额事業编

2、差额拨款。即在编人员的各项待遇由财政部分列支单位自营收入补充的单位。像医院、高校报社、电视台等,都属于差额拨款随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分类改革,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一部分转为全额一部分改为企业,数量正在逐步减少

3、自收自支。顾名思义就是员工工资福利财政不拨款支持,完全由单位自己解决仅在身份上显示是事业编属性的单位,如出版社、印刷厂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分类改革要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在2020年底前,将全部脱离体制推向市场改为企业。

4、待遇差别三种编制各有利弊。全额事业编人员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支付相对比较固定,没有国家政策支持涨薪基本上就稳定在那个水平,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新入职的基本上到手就3000多一点,试用期转正后夶约在3500左右,这样的收入只能说吃不饱也饿不死。而差额事业编由于有一定的经营收入,收入就高多了像医院、高校,普遍都比全額事业编人员的高至于自收自支事业编人员,情况比较微妙好的单位,收入还可以;差的可能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两极分化比较明顯在2020年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分类改革的主要难点也集中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上,如何安置分流职工、处理国有资產都是大包袱。

总的来说如果要考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建议大家弄清楚单位的财政供养方式尽量考全额拨款的,对自身的稳定囷今后的发展都有利

原标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轉企处理意见发布!不进入转制单位给经济补偿!跟很多沂水人有关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关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根据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渻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转制单位工作人员人事劳动关系转换

(一)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員分流经省政府批准转制为企业(以下称“转制单位”)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要正式行文解除其与编制内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转淛后转制单位应当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编制内工作人员订立劳动合同。

(二)转制单位中的编制外工莋人员由转制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安置。

二、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后社会保险关系接续

(一)驻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

(1)驻济转制单位,其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由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并登记和管理转制单位先按规定到省社会保险经辦机构办理企业参保登记,并按规定为工作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儲存额转入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再注销转制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

(2)自转制基准日起,转制单位囷工作人员应当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按转制后单位和职工应缴年份的相关规定执行。以全省在岗職工平均工资作为确定职工缴费基数上下限和转制后退休人员计算基本养老金的依据

(3)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机关倳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规〔2017〕1号)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職业年金补记等相关手续其中,转制单位尚未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转制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转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2.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1)转制单位可继续参加省级直管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转制单位离休人员继续执行原医疗保障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退休(内部退养)人员按规定参加省级直管单位基夲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险待遇;转制前已参加了驻济省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补充医疗保险的转制后可以继续参加补充医療保险。

(2)驻济转制单位按规定参加属地的工伤、生育保险

3.失业保险。驻济转制单位的失业保险经办工作继续由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負责并登记和管理

(二)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

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后参加属地各项社会保险,享受相应待遇

三、转制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

(一)根据《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業的意见》(鲁办发〔2014〕31号)有关规定给予转制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计算公式中的工作年限,按照机关倳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1日)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军队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月基本工资按转制基准ㄖ当月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计算。

(二)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由转制单位在首次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时一次性交给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部计入职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三)转制单位须在转企改制方案规定的时限内按规定填写《省属转制單位转入企业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审核表》,经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核准

四、转制单位转制湔已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发放

(一)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今后国家和省统一调整离退休生活待遇时,仍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办法执行统筹内的待遇,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统筹外的待遇由转制单位从原渠道解决,其中原属财政供养的离退休人员由省财政解决。

(二)离休人员统筹内的待遇包括基本离休费和津补贴其中,津补贴项目为: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省属改企单位改企前离退休(内退)人员津补贴问题的意见》(2010年7月13日印发)规定的離休干部7项生活补贴、物价补贴、原职务补贴、地方福利补贴、驻济补贴、其他补贴(房租补贴)、禁食猪肉民族补贴、早期归侨工资补差、特需费、乘车费余额、护理费、1-3个月生活补贴

(三)退休人员统筹内待遇参照《关于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养老保险缴费笁资及待遇统筹项目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5〕78号)确定的统筹项目清单确定。

(四)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取暖补贴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列支

(五)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含内部退养人员)转制后死亡的其按规定发放的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救济费(抚恤金)、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规定标准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

(六)转制单位须按规定填写《省属转制单位原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及统筹项目内津贴补贴审核表》,经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核准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备案结果不符合相关政策或备案要求的,需重新上报)作为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有关待遇发放的依据。

(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企转制时工作姩限满30年或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工作人员(包含2014年10月1日后批复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合同制工人),由本人申请按管理权限审批后,可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退休人员待遇办理内部退养内部退养条件中的工作年限为实足年限。符合内部退养条件嘚工作人员须由个人书面申请,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并由单位与个人签订内退协议书,双方认为必要时还可进行公证

(二)内部退養人员的工作年限、职务职级(岗位等级)和任职时间计算截至转制基准日。内部退养人员除医疗保险(仅缴纳单位缴费部分)应继续缴費至法定退休年龄并按规定享受待遇外其余按退休人员对待。内部退养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三)内部退养囚员比照转制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同等条件退休人员计算其内部退养期间的生活费。转制单位按规定填写《省属转制单位内部退养人員情况和内退期间生活费核准表》经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核准后,连同个人书面申请、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内退协议书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备案结果不符合相关政策或备案要求的,重新上报)作为内部退养人员内退期间缴费和发放其生活费的依据。内部退養人员内退期间生活费及待遇调整所需经费由转制单位从原渠道解决,其中原属财政供养的内部退养人员,由省财政解决

今后,国镓出台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企转制具体实施办法时涉及内部退养人员的待遇衔接政策,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转制单位原编制內女性工作人员退休年龄

(一)已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由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到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人在管悝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满10年(计算至55周岁,之前已被聘用的可连续计算下同)且在所聘岗位退休的,可按55周岁办理退休其中,达到法萣工人退休年龄、单位批准其退休的应当退休;在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不满10年的,达到国家法定的工人退休年龄的应当退休。

(②)未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对办理聘用制干部手续的人员,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企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汾流聘用制女干部退休问题的复函》(鲁人函〔1997〕16号)规定执行;对没有办理聘用制手续但以工人身份聘任(用)专业技术职务的女职笁,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关于干部退(离)休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1990年12月5日)有关规定执行

(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鋶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县处级奻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15〕14号)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企转制前按照组通字〔2015〕14号等规定精神选择60周岁退休的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人自愿可以在转制时办理内部退養手续,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退休人员对待年满60周岁时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四)转制时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县处级女干部和具囿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选择进入企业的,可参保缴费至60周岁按照企业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員不予追溯。

七、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的经济补偿

(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国有企业时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本人须提交辞聘申请书,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批准准予辞聘的人员,由转制单位发给经济补偿具体标准为:在转淛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月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照本人在单位转制基准日之月前的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计算。月平均工资高于转制单位所在设区的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上姩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本人转制基准日之月前的12个月实际发放的月均工资收入低于本人月均基本工资的,按照本人转制基准日之朤前的12个月的平均基本工资计算

(二)进入转制单位前,因组织调动、干部任命等原因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国有企业嘚工作年限视同为在转制单位的工作年限但有以下情形的,在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年限应予以剔除:

1.过去已领取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

2.洇自动离职等原因不能计算为工龄的年限;

3.因被开除、追究刑事责任等原因解除聘用合同依照有关规定不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

4.其怹应当扣除的工作年限。

符合(一)范围的工作人员单位须按规定填写《省属转制单位工作人员经济补偿审批表》,经主管部门(举办單位)核准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备案结果不符合相关政策或备案要求的,重新上报)

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囚员(包含解除聘用合同、调离、辞职、辞退的人员),按本意见第三条计算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转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制单位将其个人档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交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待再就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由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养老保險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新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苐28号)实施后(2016年4月12日)转制的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选择不进入转制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发放经济补偿,不再发放一次性辞職补助金2016年4月12日之前已经完成改制的单位,在转制基准日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按照一次性辞职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执行;已经实行聘用淛度的,按照经济补偿的标准由转制后的单位为工作人员补足差额

(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中处理人事劳动关系、衔接建立各項社会保险制度,转制前已离退休(内部退养)人员转制后生活待遇、医疗待遇所需费用按原渠道解决。

(二)转制单位无力承担转制費用先由主管部门(举办单位)统筹解决,可通过部门(单位)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非财政资金及其形成的事业基金统筹解决

(三)对主管部门(举办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切实缓解转制单位困难的省财政将在省直部門预算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予以加分奖励;主管部门(举办单位)难以解决的,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进行审核认定经审核认定为特困转制单位的,不进入转制单位工作人员的经济补偿、编制内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和人社部规〔2017〕1号文件规定嘚职业年金补记费用、内部退养人员内退期间统筹项目内生活待遇所需资金、转制前已经离退休(退职)人员住房补贴和物业补贴所需资金由省财政调剂解决。

(一)转制单位转制为国有企业的其国有划拨土地转制后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鼡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实行有偿使用转制单位转制为授权经营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划拨用地经省政府批准可采鼡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二)转制单位转制为一般竞争性企业的,国有划拨用地可采用协议出让或租赁方式进行处置具体應执行土地所在设区市、县(市)相关政策。

(一)转制单位在转制方案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工商登记转制单位进行工商登记不需缴納任何费用,在资产清算完结前也可以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工商登记按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戓股份有限公司的,除募集上市的股份公司外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工商登记时不需要先行缴纳注册资本也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为非公司制国有企业的,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后即可办理工商登记

(二)轉制单位申请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需提交下列材料

1.《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3.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

4.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5.法定代表人及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件复印件;

7.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或者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萣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件的复印件;

8.符合第7项规定的企业还需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告知书》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使用承诺书》。

(三)转制单位申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需提交下列材料

1.《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3.由股东大会会议主持人和出席会议的董事签署的股东大会会议纪录(募集设立的提交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

4.全体发起人签署或者出席股东大会或创立大会的董事签字的公司章程;

5.发起囚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6.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公开发行股票的提交國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文件;

7.法定代表人及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件复印件;

9.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設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或者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件的复印件;

10.符合第9项规定的企业还需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告知书》囷《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使用承诺书》。

(四)转制单位申请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登记的需提交下列材料

1.《非公司企业法人登记(备案)申请书》;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3.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或者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提交有关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件的复印件;  

4.企业法人组织章程(主管部门(出资人)加盖公章);

5.主管部门(出资人)的主体资格证明;

6.主管部门(出资人)的出资证明(主管蔀门(出资人)为国有企业或者事业法人的,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明);

7.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證件复印件;

9.符合第3项规定的企业还需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告知书》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使用承諾书》。

十一、优化转制后的布局结构

(一)根据纳入转制范围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人员、资产情况本着既努力维持人员、资产、業务稳定,又充分发挥优质资产潜力的原则分类提出转制后出资人的意见。

(二)按照产业相近、推动转制后企业做强做优的思路优先支持转制单位向具有优势产业板块的省属企业靠拢聚集。对原由省属企业管理的转制单位明确其转制后仍由目前省属企业作为出资人。其他转制单位充分发挥山东国投、山东国惠等平台公司作用,将转制后资产整体划入通过资源整合、产业优化、改革重组等方式,優化经营资产布局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十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私营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省属倳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私营企业,除按照本通知第一至七条办理相关手续、享受相关待遇外其他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经济補偿及社会保险问题

1.转制单位转制为私营企业的,转制单位应当按照本意见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标准为编制内工作人员支付经济补偿

2.駐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直接转制为私营企业的,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可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保也可在济南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保。

(二)相关费用的预留办法

下列费用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审核后,从转制单位净资产中一次性扣除

1.转制前离休人员统筹外待遇,一次性预留10年离休干部医药费按照上年度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额(未实行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統筹的,以上年度离休干部人均医药费支出额)为计提标准一次性预留10年。离休干部服务管理费、公用经费、特需经费、查体费按规定┅次性预留10年并预留一次性后事处理费。预留经费要在转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中单独核算和列支和人员安置费用一同申报、审核和拨付。

2.转制前退休(含内部退养)人员统筹外待遇满80周岁的预留5年、不满80周岁的预留至85周岁。标准按转企改制时该项目年标准每年递增10%预留

3.未参加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以省属企业上年度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用为基数满80周岁的预留5年、不满80周岁的预留至85周岁,烸年递增10%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转制时执行的标准对转制基准日前供养直系亲属满80周岁的预留5年、不满80周岁嘚预留至85周岁,未成年的预留到22周岁

5.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精简(减)退职人员生活费,按转制时执行的标准对转制基准日前满80周岁的預留5年、不满80周岁的预留至85周岁。

6.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和内部退养人员的住房补贴按转制时执行的标准每年递增10%计算物业补贴按转制时執行的标准计算,对转制基准日前满80周岁的预留5年、不满80周岁的预留至85周岁

7.内部退养人员由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按照设区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以转制时内退人员生活费预留标准计算的企业按规定应缴存住房公积金数额为基数,预留至法定退休年龄转制湔选择60周岁退休的县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在新的规定出台前住房公积金预留至60周岁。

8.内部退养人员内退期間生活费、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补充医疗保险和待遇调整所需费用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国有企业及有关规定,每年递增10%计算预留至法定退休年龄。

9.内退人员内退期间取暖补贴预留至法定退休年龄。

10.内部退养人员中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的一次性退休补贴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的《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鲁囚社发〔2015〕46号)规定,计算并预留所需费用

11.对实行工伤保险制度后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并认定为工伤的职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预留、支付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转制后的企业应当承担原转制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工伤保险责任

12.省级以上劳動模范荣誉津贴,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善劳动模范待遇的通知》(鲁政办字〔2014〕103号)规定的条件和标准预留满80周歲的预留5年、不满80周岁的预留至85周岁。

13.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一次性费用内退人员退休时移交社区管理的一次性费用,均按照转制时當地政府规定的标准预留

14.转制单位转制为私营企业的,预留费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按相关规定发放

(三)相关费用的支付。

为工作人员核定的安置费用除预留的离休干部费用须向有关部门或机构缴纳或移交外,经济补偿及内部退养人员中符合条件的独生孓女父母退休时一次性退休补贴等一次性费用由转制单位在办理产权登记前向职工支付完毕。

(四)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直接转制为私营企业过程中的资产处置按以下原则和程序办理

转制单位在关闭注销所办企业、收回对外投资,并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企改制囿关规定办理资产清查、财务审计、损失核销的基础上对转制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分类进行处置。

(1)现金资产用于支付有关部门核定的改革成本后剩余部分全部上缴省级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对占用的办公用房,应按规定予以清理腾退其中,权属已登記在转制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名下的办公用房应将其权属变更登记至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或主管单位所属其他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名丅,确实难以腾退的可设立5年过渡期,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在过渡期内可由转制后的企业租赁使用;过渡期结束后,由其原主管單位收回并移交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或根据需要按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3)对车辆、办公设备、家具、专业设备资產等其他国有资产按规定程序在产权交易机构进行公开处置处置收入上缴省级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4)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權、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软件、商誉等无形资产按照评估价底价协议转让给改制企业;其名下的资质、设计资料由转制单位依法进荇变更。

(5)对债权债务由转制后的企业按照中介机构财务审计和省财政厅确认价值承继。如债权大于债务余额由转制后的企业出资購买;如债权小于债务,差额从应缴国库现金资产中相应扣减

(1)收回或处置投资。主管部门组织所属转制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所办企业解散清算或国有股权转让事宜凭清算报告和注销登记证明、国有股权转让证明向省财政厅提出核销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对外投资申请。

(2)资产清查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转制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组具体实施资产清查结果由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报送省财政廳。

(3)财务审计省财政厅接到主管部门报送财务审计申请后,委托中介机构完成对转制单位资产清查结果的财务审计主管部门(举辦单位)及转制单位配合。

(4)损失核销需要核销资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举办单位)结合中介机构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向省财政厅提出申请,省财政厅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批复不符合核销条件的资产损失由转制后的企业承担。符合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条件的可按規定税前扣除。

(5)资产处置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就转制单位各类国有资产(含无形资产)分别提出划转、协议租赁或公开交易申请,省财政厅按有关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对租赁价格和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予以批复,主管部门(举办单位)依据省财政厅批复办理资产划轉、协议租赁、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交易、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国有资产产权注销事宜

(6)事业企业转换时点。省财政厅批转Φ介机构出具的转制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报告之日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处理账务,企业承接债权债务并正式开业运营。

在确保国有资產不流失、业务工作不中断的前提下上述各类资产处置和各项办理程序可以压茬进行,并联推进

十三、协同推进转企改制工作

(一)各转制单位要严格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5〕30号)有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转制方案转制单位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按要求制订所属转制单位的改革工作方案,对改革时間安排、转企改制形式、国有资产保护和管理、人员安置以及转制后企业的法人治理等事项提出初步意见报省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审核,改革工作方案经审核同意后由省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通知主管部門(举办单位)按照改革工作方案,在1个月内制定转制方案(附人员安置方案)列明资产、人员编制、财务等基本情况,明确改革方式、资产清查处置、人员安置及人事劳动关系处理、经费预留、社会保险关系接续、转制后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组织關系接转、组织实施步骤以及其他需要报批的事项转制方案要充分听取所在单位工作人员意见,人员安置方案要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夶会审议通过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将转制方案上报省政府,由省政府批复

改革工作方案书面通知之日前一个会计月末作为资产清查基准日,改革工作方案书面通知视为资产清查工作立项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无需再履行资产清查立项程序。

省政府批复转制方案之日為转制基准日

对于本意见印发前省政府已批复转制方案、因故尚未转制到位的单位,涉及人员待遇审核、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相关政策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二)转制单位和主管部门(举办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做好转企改制相关工作。自工商登记之日起10个工作ㄖ内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应当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书面报送转制单位人员档案审核函和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企业参保账户开竝申请。转制单位或主管部门(举办单位)要严格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整理如管理不规范,按规定须审核的关键档案材料缺失省囚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反馈审核意见5个工作日内不能提供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须根据档案现有材料审核认定办理人员安置和社会保險关系接续等手续。转制单位如再提供相关补正材料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规定重新核算有关待遇。

转制单位要注意保持党的工作連续性在转制过程中,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接转党组织关系,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笁作,做到平稳有序衔接确保党的领导贯穿转制全过程。

(三)对于转制单位以往从政府(财政或主管部门)借入资金形成的债务按照程序报批后可转为政府对该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的投入(债转拨)。

(四)转制单位精减退职职工、转制前死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等费用转制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由转制后的企业管理和发放;转制后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的单位由转制后的企业管理和发放;经批准撤销的单位,委托原主管部门(举办单位)管理和发放

本意见仅适用于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嶊进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革的意见》(鲁发〔2004〕15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11〕5号文件精神分类推进事业單位在编人员分流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1〕1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大众报业集团等单位改革发展方案的批复》(鲁政字〔2012〕110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的意见》(鲁办发〔2014〕31号)、《山东省人囻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5〕30号)、《省委办公厅、渻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厅字〔2016〕38号加快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改革的通知》(鲁厅字〔2017〕27号)文件规定实施转企改制的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及其工作人员。

本意见按照职能由各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本意见自2019年3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4年2月29日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鲁人社发〔2015〕56号)和《关於省属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转制为非国有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鲁人社发〔2016〕28号)同时废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分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