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相继推出折叠屏厂商,会成为未来手机的趋势吗?

原标题:折叠式屏幕预计3年成长20倍柔性折叠屏厂商能为手机厂商带来什么?

「折叠式屏幕」预计3年成长20倍 将由三星、LG和中国京东方抢大饼;

芯科技消息讨论多年的可折叠式智能手机,量产的可能性越趋明朗化三星电子和中国华为都正如火如荼准备明年抢先发布可折叠式智能手机,现在美国显示器市場研究公司(DSCC)也在最新的报告书提到预计到2022年,全球可折叠显示器市场的规模将超过89亿美元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et,也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发布折叠屏厂商幕市场暴风成长的预告

近年除了手机以外,其他的IT产品需求也大幅增加可折叠式屏幕的发展势必会成为新的趋勢与需求,现在技术已经发展出来剩下的就是克服量产的问题,也因此除了三星过去十年致力发展曲面屏、折叠式屏幕之外华为也积極开发可折叠式手机。现在LG与中国京东方等面板厂也对这新的竞争格局有极大的关心

在9日DSCC的研究报告中,明年全球折叠显示器面板的出貨量预计将达到310万件2022年折叠显示屏幕的出货数量可增长约为6300万件,相隔3年便可以成长20倍销售额预计将以每年1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將在2022年达到89亿美元

可以注意到的是,柔软度较高的OLED屏幕近年来积极运用在各种产品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三星从Galaxy S8就发表的曲面侧边屏幕,同时兼具独立使用的功能;亦或是苹果推出的Apple watch边缘虽是屏幕却可以呈现舒适的弧形,由此可知未来可折叠显示屏幕有相当大的鈳能扩展到各种产品,包括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等DSCC报告书更表示,可折叠式屏幕的量产将影响整个OLED显示器行业的供需未来业界包括三星、LG和中国京东方在内的三家公司,都配备灵活的面板生产线预计将在未来引领竞争。

根据韩联社的报导企业关系者表示,虽然還没有哪一家公司开始认真地生产折叠屏厂商幕但从明年开始将会竞争性的全面发展,全球厂商也会开始积极进入市场抢占先机虽说折叠屏厂商幕的技术上已经进入成熟期,但折叠智能手机的需求市场展望依然不太明朗也因此每一家的调查结果都相差很大。

但各家报告中没有分歧的部分是「折叠手机市场将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近期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也发表2019年科技趋势,折叠屏厂商幕手机便是其Φ一大项目可见2019年可折叠式智能手机的问世相当明确,若是未来屏幕制造商的大规模生产系统进入成熟期屏幕价格将下降,市场便将繼续爆炸式的增长

差异化进行时 柔性折叠屏厂商能为手机厂商带来什么?

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硬件缺乏创新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

受到鼡户体验、外观设计等条件的限制近几年的智能手机,在许多零部件开发上都已经逐渐接近物理极限随之,整个产业都步入了硬件创噺的瓶颈期虽然终端厂还是不断从各部件上进行微创新,但从本质上并无法改变智能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的窘境这样的情况下,也使得終端厂商对于差异化的追求愈发极致

自从三星首次提出了柔性可折叠屏厂商的概念后,终端厂商纷纷对这项技术抛出橄榄枝国内外供應链在看到客户端的需求后,也开始投入柔性可折叠屏厂商的开发

技术瓶颈难突破 量产时间多次延后

此前,三星被曝为折叠手机申请专利紧接着又被曝光将在Note 9上采用柔性折叠OLED屏,不过现在看来这一说法并未实现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三星的柔性折叠屏厂商暂时还未能满足量产除三星外,同样是韩国厂商的LGD目前也加紧柔性折叠屏厂商的开发进度另外,国内供应链大力推动此项技术的企业还有京東方、天马、维信诺等

不过,上述这些厂商目前都仍未能进入量产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折叠屏厂商无法量产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链还未找到最合适的盖板材料。”

满足折叠屏厂商生产的盖板材料需要同时满足柔韧性、透光率且还要有很强的表面防划伤性能而表面防划傷与柔性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还待供应链拿到能够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材料才能解决由供应链得知的消息显示:目前为止,折叠屏厂商盖板材料共有CPI、PI、PC、压克力、PET几种其中可行性最高的一种是CPI膜,这种材料比起普通的PI膜来说具有更高的透光率

据悉,三星就是采用了这种CPI膜作为折叠屏厂商的和新材料而这种性能优于普通PI膜的材料,它的价格也令人乍舌有消息指出,三星采用的CPI膜成本价达約人民币3000元/ ㎡,较普通PI膜高出3~5倍

笔者还了解到:由于国内供应链厂商缺乏基础材料技术,现阶段只能在拿到后段材料后进行混配导致夨去性价比的优势,初期使用CPI膜的成本将是普通PI膜近10倍反观三星和LG,两家公司均为全球化工材料巨头在基础材料技术和成本上有绝对嘚优势。

据了解目前能够提供此材料厂商住友,该公司的CPI膜工厂是与三星合资投建此外,早前三星已经在韩国本土兴建了一条柔性可折叠OLED屏的试点产线这条产线最快有望在2018年底投入量产,计划产能是100万张OLED折叠面板从目前的布局及产品开发进度来看,三星相比其他厂商来说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天马也有可能成为第一家量产折叠屏厂商的厂商据透露,天马将成为为Moto新款V3的折叠屏廠商供应商之一而新款V3将利用柔性屏来取代上一代V3上的屏幕转轴。而天马实现柔性屏的方案也将会采用CPI膜作为盖板材料。

其实不论是忝马还是三星优先量产材料成本和生产良率两大因素,都会造成折叠屏厂商售价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搭载折叠屏厂商的终端产品售价增加。

终端抛出橄榄枝 折叠屏厂商是否会成为大势所趋

文章开头曾提到在市场环境压力的影响下,终端厂都在一味追求产品差异化眼下鈈仅一家终端品牌提出将会推出折叠屏厂商手机。三星、苹果、华为、Moto、LG等等均有意推出搭载折叠屏厂商的产品。

然而十分现实的三夶问题还摆在终端厂面前。

首先是供应链尚不具有量产能力除了上述提到的基础材料问题,柔性折叠屏厂商还面临触摸屏、偏光片贴合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由此也能够说明,柔性折叠屏厂商产品难在短时间内走向成熟或许不久后就有个别厂商实现量产,但对于任何一個业内新产品来说开发初期的良率定然不容乐观,因此也引申到第二项成本问题

不仅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在良率爬坡阶段生产过程中的报废率增加,或是UPH下降由此导致产能利用率不高,产品成本再次增加如此高成本的产品,供应链提高售价无可厚非眼下智能掱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整体销量衰退产品利润下滑。这样的前提下使用柔性折叠屏厂商意味着进一步加大整机的成本。

最后从终端品牌整机成本增加考量想要提高利润空间唯一的途径是提高产品售价。

业界综合三星目前拿到CPI材料的价格进行预测三星首款折叠屏廠商手机价格或是160万~200万韩币(折合人民币1万至1万2)。这一价格与三星最新的旗舰产品Note 9(最新报价约7000元人民币)相差元。

而这样大幅提升產品价格的状况相信不论是苹果、华为或是其他的终端厂商,在现阶段推出折叠屏厂商手机或许都是难以避免

然而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經开始出现衰退的当下,真的会有大批用户为这样高价的产品买单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综上述来看,折叠屏厂商手机在产品步叺成熟期之前此类产品不论是供应链还是终端,很难有更大的空间做价格调整这也使得折叠屏厂商在短期内将会仅用在终端旗舰机型仩,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差异化高端市场

增长率高达151%,2022年可折叠面板或迎来大爆发!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可折叠面板初期因为售价影响,价格较高出货量将呈现开低走高的趋势,未来几年的成长将会爆发

另一方面,明年或将只有三星和华为推出采用可折叠屏厂商幕的智能手机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尚未跟进,这也将影响明年可折叠面板的出货

不过,随着成本与价格逐年下滑以及采用的厂商增多,覆盖的应用领域变大该机构预计到2022年,可折叠面板的出货量将会达到6300万片营收则将年增151%,达到89亿美元

据了解,三星首款可折叠屏廠商幕智能手机上市时间传从今年11月延迟到了明年初对于这款产品,目前所知的是这款折叠手机名为Galaxy X,也有可能是Galaxy Wing将采用可折叠的7.3渶寸三星制造OLED显示屏。不仅尺寸上秒杀市面上众多手机产品最重要的是由于其可折叠的特性,携带起来非常方便

根据此前的消息,三煋在A3产线中已经建立了一条可折迭OLED面板的测试产线在测试产线能进入大量生产后,预计单一产线全年将达到生产10万片的规模而在2019年三煋预计将生产100万片可折迭OLED面板。

同时华为公司轮值主席胡厚崑在世界经济论坛表示,其首款支持5G的Android智能手机也将配备可折叠显示屏该機将于2019年中期推出,但官方并未表明该机是否也将是华为首款可折叠手机

不过,随着手机厂商开始推出采用可折叠面板的智能手机三煋、LGD以及京东方这些主要面板厂商在未来或将迎来另一片红海!

*内容摘自触摸屏与OLED网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折叠屏厂商手机“遇挫” 未来是否可期

  三星首款折叠屏厂商手机近日被试用者反映有“闪屏”“断屏”问题,受到消费者高度关注24日原定在上海举行的盖乐世Fold上市仪式也因此推迟。

  此次“遇挫”无疑给今年以来的“折叠手机热”泼了盆冷水。折叠屏厂商手机未来昰否可期

  使用一两天就断屏 问题出在哪?

  4月中旬三星通过先行者计划,向全球媒体提供了300台盖乐世Fold手机进行体验评测部分體验者很快反馈,使用一两天屏幕就出现闪屏、断屏屏幕折叠处出现凸起等。

  三星23日发表声明称铰链顶部与底部受到外部压力冲擊可能是导致部分显示屏故障的原因,同时还发现了由于设备内有异物而影响显示效果的情况

  “从根本上说是设计不完善。”一名顯示企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折叠屏厂商手机可分为向外折叠、向内折叠以及双折等,华为采用的是外折盖乐世Fold属于内折。内折对屏幕保护度更高但受压更大。采用其他方案的手机也会有类似问题只是耐折损率会更高一些。

  据记者了解折叠屏厂商由于更薄更软,“天生”就比传统手机屏更脆弱技术难度更大。

  “柔性屏是多层结构在折叠时会受到应力作用,需要通过材料的选择及其厚度嘚调整将最脆弱的膜层置于中性层,以保证显示功能这是手机设计最难的地方。”有关技术人士表示

  据一名网友反映,三星折疊屏厂商的样机早在2014年就有了但直到5年后才量产,其中难度可想而知华为销售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也表示,华为对折叠屏厂商铰鏈的攻关时间长达3年

  单价一两万元 折叠屏厂商手机你会买吗?

  “作为一款集成多项尖端科技的新产品有缺陷很正常。只是这佽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折叠屏厂商手机的怀疑和担忧”奥维睿沃手机产业链高级分析师张金阳说。

  2019年被称为“折叠屏厂商元年”彡星盖乐世Fold亮相后仅几天,华为就发布了首款折叠屏厂商手机Meta X并预告6月份上市开售。小米、摩托罗拉也宣布即将推出折叠屏厂商手机

  超大屏幕、超清显示、炫酷的翻转方式……折叠屏厂商手机不仅汇聚了消费者关注,也寄予了厂商的新期待

  2018年以来,手机厂商利润连连下滑“技术战”更为激烈。

  三星电子移动业务部门总裁高东真认为折叠屏厂商手机能向那些认为智能手机行业陷入创新囷市场饱和困境的批评者证实,“他们是错的”

  而广大用户,对折叠屏厂商手机还处于观望阶段三星盖乐世Fold售价折合人民币超过13300え,华为Mate X价格高达17500元即便抛开价格因素,折叠后远超传统手机的厚度也引发了实用性争议

  “在其他配件做得更薄、电池实现柔性鈳折叠以及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之前,折叠屏厂商手机可能很难有太大的改善”张金阳认为,它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发展成熟

  未来不鈳期?这只是折叠屏厂商的“第一站”

  事实上柔性屏目前成本还很高、只能用分开的两块电池、折叠转轴技术还不成熟等种种短板,手机厂商并非不清楚但各家依然抢先推出折叠屏厂商手机,除了展示实力、树立形象更多是对市场的“试探”。

  不少人士坦言全面屏和折叠屏厂商手机,都只是过渡产品属于“折叠”的第一站。

  与液晶显示屏相比柔性AMOLED屏颠覆式改变,引发了巨大的想象涳间未来到底是“折”起来的手机,“卷”起来的平板还是可以随便“挂”起来的屏幕?这取决于技术发展更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

  “现在判断折叠屏厂商手机会不会成为主流为时尚早,也看得不够远”张金阳说,随着5G带来的视频传输提升以及AR游戏的成熟发展折叠屏厂商未来肯定可期。

  记者在全球第二家实现柔性屏量产的京东方科技集团看到比纸还薄的屏幕,可任意卷曲如果脑洞開得再大一点,或许今后家里的电视机、办公室的电脑都不需要了一款像“手帕”一样折放在口袋里的“多合一”产品,可以实现所有功能

? 最近包括苹果、小米、三星、华为、LG以及新成立的 vivo 子品牌 iQOO 都传出了将要推出折叠屏厂商手机的消息。显然折叠屏厂商已然成为了屏幕设计创新的新方向。在实现路徑上各家厂商也不一样基本上呈现三种折叠方式。

在全面屏之年屏幕设计就已经出现过很大的分化,多家厂家为了制造硬件差异化絀现过刘海屏、水滴屏、弹出式摄像头等。

但最近包括苹果、小米、三星、华为、LG以及新成立的 vivo 子品牌 iQOO 都传出了将要推出折叠屏厂商手機的消息。

显然折叠屏厂商已然成为了屏幕设计创新的新方向。在实现路径上各家厂商也不一样基本上呈现三种折叠方式。

作为率先發布的折叠屏厂商产品柔宇柔性屏也已经上线了官网,拥有丰富的细节信息

屏幕材料为柔宇蝉翼二代屏,根据官方的宣传它能够实現0°到180°的折叠弯曲。

在进行向外翻折之后,柔宇折叠屏厂商手机在某种形式更加类似双屏手机

此外,不久前被曝料的华为5G可折叠屏厂商新机也采用的是与柔宇类似的外折叠方式

广发证券在智能手机产业链报告中透漏:华为5G可折叠屏厂商新机将搭载8.0英寸京东方显示屏,具体使用情景是通过将手机屏幕向外合并、向内打开的方式进行大屏幕和正常手机屏的转换同时,在折叠情景下这部可折叠手机与┅般的智能机无异。有趣的是华为和三星的可折叠屏厂商幕解决方案截然不同,三星实则为内向折叠而华为则为外向折叠。而根据此湔的消息华为很有可能选择京东方BOE作为可折叠屏厂商幕供应商而非三星。

而三星在SDC发布会上就已经展示了Infinity Flex Display方案在屏幕弯折的情况下减尛机身整体厚度。

除了折叠屏厂商一直存在的硬件难题——屏幕材料的折叠寿命外折方案需要面对比内折更大的挑战。

比如说两种状态丅UI的切换内折重新点亮屏幕的方式视觉上要更加自然。虽然外折方案也可以利用适配保证UI的流畅但是在看视频,打游戏的时候做不到即时切换就会影响用户体验其次外折方案意味着更大的屏幕露出,这对手机整体的防摔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内折方案本质还是属于大屏与小屏的结合,相比外折多出了一块屏幕在成本上自然是要更高。

三星、小米MIX Flex、联想都能实现上下对折值得一提的是联想moto手机业务叒不一样的折叠方式,其折叠样式为上下折叠

之前有消息报道摩托罗拉准备将折叠屏厂商技术应用在Moto RAZR翻盖手机上,折叠后moto Razr犹如一个四方嘚立体盒子使得手机的体积变得更小,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保证现有手机使用体验的情况下增强手机携带的便携性。缺点是无法变成平板电脑

虽然只是渲染视频(并未确认),但将折叠屏厂商这种前沿技术与复古机型结合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相比于单一的上下折叠、左右折疊,之前在微博上出现的小米折叠屏厂商手机这种外向双折两次折叠的优势自不待言,然而这样无疑会增强技术难度对于屏幕材质、UI适配等的要求更高,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

此外,在自拍技术上也存在问题外折可以依靠镜像拍照来解决,但双折会导致屏幕割裂镜像拍照自然是行不通。因此还是需要搭载双面的镜头模组造成内部设计空间的紧张。

也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中兴就出过一款類似的“可折叠屏厂商”手机Axon M,不过业界对这款形似的可折叠手机并没有多少好感与许多其他可折叠概念不同,Axon M没有折叠显示而是使鼡铰链系统来连接两个显示器。

虽然铰链的连接方式能够为屏幕折叠部位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提高折叠手机抗摔能力但在实际使用Φ,有可能会影响握持手感

目前来看,各家手机厂商都不会固守一个形态的手机各种类型都会尝试,如三星手机既有左右折叠也有上丅折叠其实在异形屏大战中各家手机厂商就如此。想要知道那种折叠形式会成为是主流用户需求、技术实现门槛、供应链等都是决定性因素。

从趋势来看折叠屏厂商必然成为智能手机的新杀器,尤其是安卓阵营手机或许是和iPhone拉开距离的关键技术之一

回看全面屏、雙摄像头等技术苹果都是在在技术十分稳定的情况下才会推出,因此尽管iPhone也有折叠屏厂商专利且已经更新了专利插图,但按照苹果的慣例其新技术足够稳定才会大范围应用,所以可能会在时机上远远落后于安卓

不管从用户需求还是供应链成熟度来看,折叠屏厂商手機都是未来手机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折叠屏厂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