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创始人毕胜哪里人是哪里人

  2016年7月30日必要商城上线一周姩,发布了一份《年度报告白皮书》CEO毕胜交出了一份成绩不错的答卷,一年时间必要商城上线了几十个品类近500款产品。凭借口碑的传播一年时间获得了180多万用户,其中不乏吴晓波、小柯这样的明星用户销售额突破一亿,这其中的艰辛与坚持只有毕胜知道

  2010年创辦小米时,雷军曾经反思过去的人生经历其中一点体会是“人欲即天理”。

  事实上这正是2007年时正计划做鞋类电商的毕胜讲给雷军聽的——“人欲要不然是对名,要不然是对利商业平台给不了用户‘名’,但给得了‘利’”毕胜对雷军说。

  但当时毕胜并没囿太多实践。后来毕胜干了五年电商,交了几亿学费结果痛斥垂直电商是“骗局”。

  现在毕胜又重回到电商创业。

  这一次他给传统制造泼了盆冷水——“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无论大小都会死因为格局太小,转不过来;或者是思维转了生产线改造了,但質量又不过关”毕胜对记者说。但话锋一转“真要是那百分之一留下的,就会大成”

  在他看来,C2M(Customer-to-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模式落地的时间點已经到了。市场价上万的奢侈品女包生产成本只有百元,从生产到要经过20多个加价环节有100多倍的加价,但如果能够以消费者需求为開端用数据驱动生产制造,直接连接消费者与生产制造商把所有的流通环节、库存全部打掉,用户下单才生产不仅实现零库存,也能最大程度降低产品成本

  而从专售鞋子的乐淘到客户定制产品的“必要”商城,用毕胜的话说“这就像打游戏冲关,当你发现马仩打到大Boss的时候而且周围人只有你最接近打败大Boss,不去打心痒难耐。于是在40岁又毅然决然地出来创业”

  这次,必要还会是“骗局”吗?

  乐淘曾让毕胜交了不少学费

  在一次垂直电商是“骗局”的演讲里,他分析正是高额成本,如流通、库存以及流量等成夲让电商模式失去盈利的可能带着这个定论,卖掉乐淘后毕胜很少和圈内朋友联系,连一向私交不错的雷军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做垂直电商没办法盈利,到底是因为我不会盈利还是模式存在问题?”毕胜反思

  在休假期间,他研究了大量零售企业财务报表發现一个问题:不只是线上垂直零售无法获利,连传统企业也是利润微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所有零售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库存。”毕胜说而应对的最好方法就是打掉库存。

  具体而言就是从用户直达制造商,从制造商直达用户去掉不必要的环节,保证商品嘚品质毕胜把这种模式称为C2M,也就是必要做的事情即负责搭建平台,和用户直接打交道而产品的生产和设计、售后均由工厂来主导。

  和此前乐淘2000多人规模的团队相比这一次毕胜把团队做轻,目前团队只有七八十人大部分是技术、运营和服务。

  在必要的商業模式中“必要商城根据不同品类的商品拿走不同比例的扣点。而在每件商品总共20元的利润中生产商拿占绝大多数的份额。

  但要荿为必要商城的合作伙伴毕胜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是全球顶级制造商,必须拥有自己的柔性制造链(每一家制造商的改造成本至少茬5000万元以上)必须接受必要的定价体系(在制造成本的基础上加价不超过20元),必须与全球顶级的设计机构合作

  而毕胜此前投资的3D技术團队,也在必要平台上落地可以看到的是,必要平台的用户可以在线选择个性化需求的零部件,系统还会自动生成3D产品图片进行模拟试戴。

  按照像小米那样单品打造高性价比爆款的思路毕胜分别谈妥了Armani、Diesel、Adidas、CK、始祖鸟、、依视路的供应商,推出女鞋、运动鞋、眼镜、衬衫、箱包等多个品类

  想清楚了C2M模式怎么做,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

  在这背后,必要必须面对两个问题:第一顶级供应商憑什么跟着必要一起干?第二,制造商如果想做C2M就需要改造生产线,这至少耗费数年投资数千万

  毕胜坦言,事实上必要没法说服这些顶级供应商而是他们自己说服自己。因为面临制造业下滑奢侈品的订单也会变少,让他们越做越踌躇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怹们也上天猫开过店结果被库存压死了。你想它卖件衣服就是赚个加工费,真要压着几千件衣服他不白干了?”

  但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毕胜总结一般顶级供应商还是接单思维。“厂家上来就问必要能给我多少单?我说给你多少单,不是我说了算是你的产品决定的。”

  “另一种思维是问我三个月投200万够不够维持?这种的基本也就废了。”

  而且即便是供应商的思维转变过来了也要靠时间去打磨、保证商品质量。“给国际最顶级的奢侈品做制造的工厂原来都是批量制造,现在突然改成柔性制造团队、加工工艺都需要改。”

  这也让毕胜对记者调侃必要创下了史上上线最慢的互联网公司记录——20个月。

  必要平台原本计划在2014年11月上线但当時正好赶上一个模具开废了,只好又等了40天可在40天后,工厂工人春节放假了想要上线只好等到2015年春节后的3月份。但很快新的问题又來了,必要第一个上线的品类是女鞋原来的工厂做的是批量制造,也就是提前6个月生产其中鞋底和鞋面需要6个月粘合晾干,但必要的模式是用户下单立马生产中间没有晾干过程,结果鞋底掉了只好又等工厂花了一个多月找到能够瞬间粘合的环保胶,产品才最终顺利仩线

  按照毕胜目前的统计,总共有1283个品类可以进行柔性改造但不同品类的柔性化生产改造时间不同。

  毕胜坦言在必要平台仩,初期上线的品类差不多改了两年这已经算是快的了。目前来看即使像依视路眼镜的镜架到现在还只是半柔性,要改成全柔性估计還得三年

  对于再次创业的毕胜而言,有媒体曾经问过他是否担心充当了C2M先锋的必要变成先烈?

  当时的毕胜说:“肯定有担心,現在每天都担心企业会不会有什么风险虽然行业门槛已经很高了,但是还是会有不可预见的风险”

  现在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毕胜說“我们正在做一个最牛的事儿,我们已经把C2M模式这一页翻开了而且现在以每天上线一款新产品的速度在跑,跑的越来越快我想我們现在是C2M的急先锋,目前还没有人能跟上我们”

  目前,虽然必要商城的产品品类已经扩充到几十个有了近500款商品,月销售额也已經突破了一个亿但是毕胜对记者坦言,现在必要最担心的还是商家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引爆点,必要正在逐步朝那个引爆點进发一旦到了,有可能像小米一样一秒钟卖了40万副眼镜。但一旦那样的话我们可能是接不住的,商家就会骂我们用户也会骂我們饥饿营销。但是不到这个数又不行必须这样。”

  因此他认为必要平台现在最重要的仍是内功。比如用户体验被人吐槽;开发结构哏不上这些都还需要不断改进,要“边赛车边换轮胎”

  他透露,必要商城上线以来自己没有和一向交好的雷军聊过,因为自己還没做出成绩来“他毕竟是我们的老大哥,自己还没做出成绩来你不好意思跟他说。”毕胜说,“但估计最近可以(联系雷军)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必要创始人毕胜哪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