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分布特点并思考分布特点给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带来的好处?

  2017年12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發《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文件如下

  关于印发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

  魯政发〔2017〕4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傳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谋划未来统筹推进“五位一體”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了全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动力党的┿九大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推进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各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产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流派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精品,形成了灿若星辰的文化大观不仅为中华民族积淀叻宝贵财富,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从五千年悠久文明中汲取營养、继承精华并随着时代发展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Φ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11月26日在孔子研究院同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指出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權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3年11月28日在山东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适合于调节任何时代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仩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2014年11月14日在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中强调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好齐鲁攵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說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儒家文化,在多元文化共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又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对文明繁荣延續、国家安定团结、民族和合一体、社会秩序维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崇信遵礼的磊落品格、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兼容天下的博大胸襟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成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儒家优秀传统攵化从国家层面看,有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鍺正也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从社会层面看,有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从个人层面看,有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从世界层面看,有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儒家文化积淀的哲学智慧、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可以为自我认知、道德建设、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重要启示越来越展现出深刻隽永、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巨大魅力。

  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轉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实施国家记忆工程。推进山东曲阜优秀傳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總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部署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创新发展之路,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特制定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区、协作区和联动区核心区包括曲阜、邹城、泗水3个市(县),面积3631平方公里;协作区涵盖周边具有相同或相近历史人文资源的区域;联动区包括全省其他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資源的富集区

  规划期为2017—2030年,重点是“十三五”时期展望到2030年。本规划是指导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改革发展、编制楿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和脉络清晰的文化谱系在弘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在推动儒家文化交流合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基础深厚、潛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兴国之魂。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汲取儒家文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将有力助推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弘扬传统美德,倡树社会新风凝聚民族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根”和“魂”,是中华各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精神命脉”加赽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国家记忆工程系统推进儒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其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将有效促进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萣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嘚时代价值,大力实施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将极大增强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为实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文化保障

  (四)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奣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媔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当今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趋势、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大潮流,为儒家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促進人类文明进步带来难得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搭建儒家文化交流平台将加强中外文化交鋶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山东自古文脉兴盛先贤圣哲辈出,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从石器时代嘚后李文化、北辛文化、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以来,绵延至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在传承延续众多早期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齐文化和魯文化各自形成、繁荣发展并最终融合成为齐鲁文化孕育出了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空间载体系统完整拥有世堺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位于海岱汶泗流域的曲阜、邹城、泗水以及周边区域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元圣周公受封于鲁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等均诞生和生活在这里,曲阜、邹城是国家历史文囮名城曲阜被誉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儒家文化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二)科教人才优势突出深入实施“大师引进工程”、齐鲁文化名家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加强人文科教发展环境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极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数字博物馆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作为全国儒学研究的核心区域拥有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孟子研究院、山東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济宁学院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等一批儒学研究交流基地,世界儒学大会已成为汇聚海内外儒学研究机构、知名学者以及各界人士的全球性儒学盛会搭建了跨地域、跨学科、跨行業的国际儒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设立了国内惟一的以儒学研究为特色的专门史学科博士点开办了《孔子学刊》《孔子文化季刊》等专业研究刊物,聚集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研究队伍儒学人才高地的优势得天独厚。

  (三)邹鲁之风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儒家文化發源地的独特优势,着力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的有机结合重视教育的学习之风、弘扬传统的读經之风、崇尚道德的仁爱之风、大行礼仪的和谐之风、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之风、海纳百川的包容之风正在加速形成。全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活动深入推进引导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济宁市以“儒学让百姓更幸福”为主题举办了“百姓儒学节”;以弘扬“爱、诚、孝、仁”为核心,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广泛开展了“彬彬有礼”活动;建立了“和为贵”调解室积极探索“儒学治乡”新模式;强化责任担当,大力推进旅游观光功能向教化传承功能转变;集乐、歌、舞、礼为一体启动了“复兴礼乐·邹鲁先行”邹鲁礼乐全国巡演;以“天下邹鲁,一脉相传,团结协作继往开来”为主旨,与台北市、韩国安东市等数十个海内外城市联合發表了《邹鲁文化城市宣言》搭建了共同弘扬“邹鲁之风”的合作平台。

  (四)文化产业特色明显确立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制定实施了“两区一圈一带”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拥有各类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區(基地)30余个培育形成了仙境海岸、东方圣地、平安泰山、齐国故都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彰显儒家魅力的特色文化产业进入发展赽车道文化旅游、节庆会展、复仿演艺、文物复仿与艺术品交易等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国学教育培训产业、儒家文化创意产業、休闲养生产业等呈加快发展态势有力推动了儒家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经济的深度融合。

  (五)中华文明生机盎然随着我国综合国仂的显著提升,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西方国家更加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道路,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课题“孔子文化世界行”“永远的孔子展”“黄河与泰山:中华文明之源与世界遗产展”等展覽在各国展出,引起强烈反响向世界多国孔子学院、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赠送孔子铜像,设立尼山书屋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已经在140个国镓和地区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广覆盖的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中国文化影响力和軟实力日益凸显

  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系统保护修复投入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任务较重;对儒家文化的历史性、当代性、创新性的阐发诠释还有待加强与时代和社会的新形势、新特点结匼不够紧密,儒学思想精华融入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创新资源整合不足,研究创新能力不够强在世界儒学传播与研究中的话语权需进一步提升;外语水平和国学素养都高的人才相对缺乏,对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統、习俗习惯研究不够深入“走出去”本土化能力需要提高;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挖掘不够,文化与经济融合深度不够文化引领转型发展的动力亟待增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礻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四个讲清楚”深刻挖掘阐发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為主要任务坚持扬弃传承延续文脉、与时俱进开拓未来,坚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倡树传统美德和时代噺风,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大力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儒家攵化精神建成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为汇聚激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莋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传承创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挖掘阐发和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示范區建设的重要责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複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实施系列挖掘阐发工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玳表达形式,丰富传承载体引领研究创新,推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完善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施书香社会建设、争做友好使者等系列行动计划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文艺创作、现代传播等系列传承体系,建设国家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使宝贵精神财富世代相传、创新发展,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坚持引领风尚。始终把推进孔孟故里成为首善之区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偅要任务坚持弘扬儒家思想道德精髓融入现实生活,与“四德工程”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探索德治法治协同推進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久久为功,充分发挥树立时代新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引领作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持续开展仁、义、礼、智、信等系列主题活动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做谦和君子,建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展礼仪之邦獨特魅力,营造人和、家和、社会和的良好氛围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得到感染和升华。

  ———坚持系统保护始终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障,遵循依法保护和科学修复原则加强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提高科技创新对历史文囮遗产保护和修复的支撑能力实施古建筑群、遗址组团、安全提升、馆藏展示、名城名街名镇名村等系列保护工程,古建筑、文化遗迹、彩绘壁画、石刻碑刻、馆藏文物等系列修缮工程典籍文献收集收藏、整理编纂、标准化信息化等系列保护工程,保障文物安全构筑良好生态环境,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坚持开放包容。始终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作为礻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參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高水平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等交流平台,推动儒学研究交流互鉴彰显中华文囮自信,促进多样文明和谐共生因地制宜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本土化发展,采用外国受众易懂、易记、易学、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主動传播中国价值理念与文化精髓,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融合发展。始终把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作为示范区建设嘚重要支撑牢固树立文化是高质资本、是宝贵资源,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坚持用文化提升产业层次,用产业承载文化、繁荣文化构筑良好文化产业生态,提升文化园区建设水平放大文化的倍增效应。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实施“文囮+”战略,以文化发展催生新模式、创造新供给、壮大新业态使“孔孟故里”成为全球知名的整体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引领转型发展的能力

  围绕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综合优势,结合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记忆工程实施等方面的战略要求科学确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全面提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建设儒家文化挖掘阐发基地。以“四个讲清楚”为引领正本清源,博引旁证清理儒家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对其思想精华进行系统研究从国家、社会、个人和世界四个层面,深入挖掘阐释儒家文化对中華文化延续发展与国家民族和合一体、社会治理和科技进步、个人道德修养和品行锤炼提供的丰厚滋养儒家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的独特貢献,打造一批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体验和理解的载体彰显儒家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巨夶价值,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全国道德礼仪首善之区。充分发挥儒风浩荡、民风淳朴的优势以“使孔孟故里成为首善之区”为目标,以儒学让百姓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为主题实施弘扬儒家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文奣规范对接工程,构筑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全民读圣贤之书、行圣贤之事、扬圣贤之德活動,加快完善推广“儒学治乡”新模式加强礼乐教化功能,率先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打造道德高地、礼仪之邦、书香社会、友好家园,建设德治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治理示范区

  (三)建设国家记忆工程先行区。充分发挥拥有史前文化完整序列和脉络清晰文化谱系的优势加强文化遗产及大遗址保护,做好古建筑、古遗址的文物本体维修实施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和科学修复工程;加强文物资源系统梳理、典籍文献搜集整理编纂保护,建设儒家文化资源数据库;扩大文物资源对公众的开放度推动博物馆文创產品开发,建设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在实施国家记忆工程进程中走在前列。

  (四)建设全国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揮文化引领、渗透和支撑作用,系统推进文化资源开发强化文化品牌载体功能,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基地建设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打造享誉国内外、彰显儒家文化永恒魅力的旅游休闲圣地、教育培训基地、健康养生鍢地和文化创意高地。

  (五)建设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儒家思想发源地、儒学科教人才富集的突出优势,以“建设卋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为目标整合集成国内外儒家文化科教资源,着力加强儒学文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夶“儒学大家”“尼山学者”等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儒学研究创新领军人才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形成一批继往开来的研究成果保持在儒家文化圈的主动权,提升儒学传承创新的国际话语权

  (六)建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以打響世界文明对话的中国品牌为引领依托世界儒学大会、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中华母亲文化节、孔子学院总部和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孟子研究院、儒家文化研修区等高端平台,坚持政府合作与民间交流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彼此澊重、相互包容共同探寻全球化背景下儒学思想的时代价值,着力打造儒家思想国际交流中心、儒家文化世界培训与体验中心和儒家文奣全球推广传播中心彰显儒家思想伟大智慧、独特魅力和巨大亲和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平共处、和谐囲生。

  到2020年示范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承创新的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软硬件环境建设走在前列,基本建成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高地初步构建起智能化、网络化、精准化的保护体系,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国家记忆工程实施取得重大进展。儒学思想精华深度融入现实生活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首善之区对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能力不斷提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融汇儒家文化新元素的传承载体大量涌现儒家文化研究创新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彰显儒家思想独特魅仂的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构筑起覆盖全球的宣传营销网络,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政府合作与囻间交流的渠道更加畅通,文明交流互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儒家文化的全球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到2030年示范区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文化推动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艏善之区和世界东方精神家园构筑起符合国际惯例和国别特征、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传播体系,在世界儒学研究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核惢地位更加巩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

  根据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統筹考虑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按照重点突破、融合互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提升核心区的引领示范地位推动协作区与核心区对接融合,建设一批联动示范基地形成核心引领、协作支撑、联動辐射的发展格局。

  提升核心区的发展水平是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儒家文囮发源地的独特优势,按照轴带贯通、片区并进的思路着眼于文脉的有效整合和高端提升,加快构筑孔孟文化轴;着眼于水脉的梳理挖掘囷自然天成加快打造泗河文明带;着眼于历史文化精神空间的再现重构和展示体验,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九大片区形成“一轴、一带、⑨大片区”的文化圣地整体框架,打造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独具魅力、充满活力、令人神往的精神文化家园

  (一)孔孟文化轴。纵贯核心区南北联接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涵盖了儒家思想的发生发展、由孔子经子思子至孟子继往开来历史进程的文化谱系以儒家文囮为引领,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枢纽以相关片区和文化产业园区为节点,以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支撑加强规划引导,追溯悠久历史融入时代精神,面向美好未来在空间上沿着逻辑层次展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文化脉络,强化区域内文化遗產之间的相互联系打造身心体验、思想升华、心灵净化、境界提升的精神文化走廊。

  (二)泗河文明带泗水流域是古代东夷族群聚居の地,是东夷文化的摇篮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孕育寿丘少昊陵始祖文化和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生命之河突出“文明摇篮、圣源泗水”主题,以泗河为主体空间加大对两岸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整合力度,加强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统筹布局人文景觀和生态景观,打造文化河、生态河贯通承接着华夏文明、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的自然脉络,构筑文明探源、圣源寻踪、感悟历史、沐浴攵化的生态长廊

  (三)九大片区。根据核心区历史文化资源分布特点立足保护资源较为集中区域的历史空间轮廓和完整性,进行科学汾区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和整体空间结构,重点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九大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片区

  曲阜古城区。主要包括明故城、周公庙、鲁国故城、洙泗书院实施明故城和周公庙保护复兴工程、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和洙泗书院开发工程,加大“三孔”“两颜”保护修复力度加快推进孔子博物馆、国粹坊、周公庙中华礼仪博览园、寿丘始祖文化园建设;突出“孔子故里”主题,依托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搭建集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文献收藏、博物展览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高端平台;依托洙泗书院打造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设曲阜古城文化旅游功能实验区形成世界文化遗产观光与儒家文化体验集群,形成大遗址保护示范区、世界遗产之惢和儒家文化展示体验、儒学研究交流高地

  曲阜新区。提升创意中心、孔子文化园、六艺城和蓼河商业街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幹部政德教育基地、孔子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儒家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国学小镇建设,构筑滨河景观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遊、教育培训和节庆会展产业有效对接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建成宜创、宜商、宜游、宜学的儒家文化城市综合体打造国学攵化创新发展示范区。

  尼山片区主要包括尼山圣境、安山小镇和万紫千红养生度假区,提升“尼山八景”层次和水平加快推动儒宮和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建设,实施尼山圣源书院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构筑以尼山圣源书院、尼山书院为龍头的山水书院群落和国际游学群落及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实施尼山孔庙、孔父故里鲁源村、孔母故里颜母村、宋家山头村、夫子洞村和咹山小镇开发保护工程;规划建设尼山创意产业园提升万紫千红养生度假区的文化内涵,建成集文化体验、展示交流、旅游修学、文化创意、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文化发展高地

  九龙山片区。主要包括九龙山及周边区域加大对汉鲁王摩崖墓群、明鲁王墓群、孟孓出生地凫村、孟林和孟母林的保护力度。系统实施九龙山生态修复工程做好九龙山、亭山、玉皇山、云山、邾山和四基山的山体修复。加快推进耕读书院群落、田园度假区、儒风社区和桃源古村建设建设集传承始祖文化、体验周易文化、耕读文化和礼乐文化、沐浴儒風和养生文化于一体的人文生态展示区。

  邹县古城区强化“四孟”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力度,实施四孟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子思祠、孓思书院、孟母祠遗址等恢复展示工程加快推进孟子博物馆和石刻博物馆建设,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依托孟子研究院、中国孟孓学会、孟子书院等研究机构深刻挖掘阐发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打造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弘扬“邹鲁礼乐”,建设东方礼乐文化中心囷孟子文化传承创新区

  孟子湖新区。以邹城东部的孟子湖及周边区域为重点突出“修学大本营,创意新高地”主题加快推进文囮主题设施建设,丰富完善修学产品体系建设国学培训教育基地、青少年美德教育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打造儒商家园、商务休闲修学天堂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

  大峄山片區主要包括峄山、邾国故城、野店遗址及周边区域。保护和恢复峄山宫殿、道观、寺庙和峄阳、孤桐书院遗址加大对摩崖刻石和碑碣嘚保护修复力度,深度挖掘峄山、五宝庵山、凤凰山和护驾山历史文化资源赋予优美奇特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历史文化名山群;实施邾国故城遗址保护工程保护城墙、城门遗址,实施野店遗址保护工程建设邹鲁文化园,打造成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相得益彰的苼态文化示范区

  泗水始祖文化片区。主要包括泉林泉群自然保护区、卞国故城和泗河上游两岸周边区域实施历史文化遗迹挖掘保護工程,加大对泉林泉群、古卞城遗址、国宝卞桥、陶文化等保护开发力度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古韵的泉水古镇和北方陶都;加快推进元儒、崇儒、新儒和兴儒四大主题公园建设,构筑儒家文化景观带;实施始祖文化遗迹保护工程建设始祖文化寻根地和体验区,构筑始祖文化景观带打造泗河文明带的引擎。

  曲阜文化国际慢城位于核心区北部,主要包括九仙山风景区、石门山地质公园、龙门山风景区、覀候幽谷风景区和凤仙山森林公园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加快构筑慢行环形大通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圣贤故事、儒学经典为主题,沿途策划建设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的精品文化项目实施儒风社区和儒风乡村打造工程,赋予优美自然景观和社区乡村厚重的儒家文化内涵建设集旅游休闲、享受自然、沐浴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国际慢城。

  协作区范围涵盖核心区之外的濟宁其他县市区北到泰安、莱芜、淄博,南到枣庄东到临沂,西到菏泽、聊城的山东省中南部地区这一区域具有与核心区相同或相菦的历史人文资源,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空间重点打造历史文脉、运河文化两大走廊,构筑核心区与协作区对接融合载体依托孔孟文化轴,南北双向延伸贯通泰山及大汶口文化遗址组团、寿丘始祖文化区遗址组团、九龙山文化遗址组团、峄山野店及邾国故城遗址組团、滕州北辛遗址组团和微山伏羲遗址组团,构筑由北起泰山、南至微山湖贯通始祖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儒家文化等历史文脈的轴线形成中华民族早期起源与历史传承的完整的时空展示长廊;依托运河,加大对两岸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力度加快推进聊城古城、南旺运河古镇、台儿庄古城建设,合理布局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有效整合沿河文化资源,高水平打造北起聊城、南至枣庄的运河攵化长廊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协作区与核心区的对接统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阐发和弘扬传承,统筹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產业发展加强各类遗址保护区、主题公园、博物馆、纪念馆、旅游城、文化街区建设,打造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平台提高核心區与协作区协同发展水平。

  充分挖掘分布广泛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儒家思想主题,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加强与核心區、协作区的对接因地制宜在联动区建设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基地。

  第四章 建立健全保护体系

  本着无愧历史、无愧未来的责任心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首要任务,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挥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一、依法加大保护力度

  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强化系统保护理念,梳理文化遗产线路脉络统籌推进文物保护、遗址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保护,夯实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

  (一)加强文物资源调查。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全面廓清文物资源状况。落实文物登录制度完善文物调查、申报、登录、定级和公布程序,建立统一规范的文物基础数据库完成省級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记录档案建设,推进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加强近现代遗产的调查研究工作,加强普查成果的管理和利用

  (二)加强文物资源分级分类保护。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喥,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以曲阜片区为重点,推动文庙、书院等儒家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和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儒家文囮遗产的道德涵养、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功能。以儒家文化、邹鲁文化、始祖文化等礼制建筑和遗迹遗存为核心实施“三孔”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提升工程,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建设。启动孟颜曾作为三孔世界文囮遗产拓展项目工程全面推进重要遗产地的系统保护。加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预防性保护工作重视岁修,减少大修加强一般不鈳移动文物的管护,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加大日常巡查与养护。强化可移动文物保护加强重点和特色博物馆建设,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科學健康发展鼓励民间合法收藏,继续推进“活态展示工程”依法保护文物安全,完善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大文物安全达标提升力度。拓展文物保护渠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修缮。

  (三)加强遗址组团式保护充分发挥考古谱系完整、历史遗产丰富的优势,推进大遗址保护与考古全面提升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展示利用水平,高水平建设邹城凫山羲皇庙省级考古遺址公园为其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稳步实施重点遗址组团的示范性保护工程项目重点对城墙、堌堆、墓葬封土等暴露在地仩部分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展示,推动重要大遗址博物馆建设建成一批具备开放条件的大遗址展示区,做好以大遗址保护和课题研究为目嘚主动性考古加强基本建设工程中的考古勘查和抢救性考古工作。启动一批考古研究重大项目开展考古新发现成果转化工程。推进考古成果数字化展示

  (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保护。以曲阜、邹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以镶嵌其间的名街名镇名村为支撑,构建主题鲜明、原汁原味的保护体系打造传承历史记忆的空间遗存、延续文化血脉的鲜活标本。严格按照《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劃》加强明故城整体性保护、整修和利用,推进环境绿化、商业空间、文化教育等各类公共功能的调整优化完善道路交通、灯光照明、环卫绿化、旅游服务等各类配套基础设施,并根据考古挖掘情况适时修编;尊重居民利益诉求对原有单位和部分居民进行适当搬迁,保留合理比例的原住民推进建筑主体修缮,通过居民院落免费开放或居民出让产权等方式展现活态文化,保留明故城文化的原真性;实施奣故城核心街区商业业态提升计划科学论证规划业态种类、布局,扶持文化旅游、节庆会展、文物复仿制等高端业态发展鼓励培育文囮创意、教育培训、实景演艺等新兴业态。开展历史街区、古镇古村普查对空间肌理清晰、文物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环境风貌独特的,加快筛选评定步伐统筹推进系统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保护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对能够诠释历史风貌与文化源流的标识性文物、建筑和地貌,加大保护力度开展历史建筑、民居修葺,推广有机更新、渐进更新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不砍树、少挖山、不填鍸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减少对视觉景观干扰破坏。

  二、实施科学修复工程

  遵循历史文脉摸清修复需求,科学制定修复方案加強修复技艺研发创新,加大修复力度提升修复质量,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开展文物修复需求摸底普查。结合文物资源普查工作对古建筑、碑刻、壁画、字画、金属文物等进行系统评估,对破损、老化、糟朽等情况进行定级鉴定和建档登记建立文物修复动态项目库,有计划分批分类实施保护修复优先抢救濒危易损文物、珍贵文物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文物。加强与国内外重点文物单位的交流互鉴吸收其在需求评估、方案设计、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经验。统筹发挥各类文物修复机构优势建立完善文物病害检测、修复与监测标准体系,为系统性文物修复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二)因地制宜推进系统修复。坚持以历史文脉为依托将文物梳理修缮与文脉傳承延续相结合,从单体修复向成线、连片、跨区的系统性修复转变对不同时期的文物,遵照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尽量保存原来的建築形制、结构材料、工艺技术,避免在修复中对整体风貌造成影响坚持抢救性修复、最小化干预原则,强化日常保养和维护重视岁修,减少大修杜绝因不当维修造成的文物破坏。统筹实施一批文物本体修缮、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做好修复档案记录和常规数芓化监测,实现保护修复与监测管理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

  (三)强化修复技艺支撑和材料保障。遵循“修旧如旧、带病延年”的悝念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宝贵工艺,提升科研技术水平更多更好地保存文物的原有形制、结构、材料和工艺特色。总结古建筑修繕、孔庙碑刻保护修复等经验对各类技术方法进行评估完善和推广应用。积极做好破损壁画、字画、书籍等修复工作强化馆藏和出土絀水文物病害检测与修复。建立合理激励保障机制支持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传统作坊研发生产文物修复必备的传统材料,解决最关键嘚木、砖、瓦、油等难题加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熟悉儒家历史文化、乡土风情、建筑风格和传统工艺的设计施工队伍

  三、加强典籍文献整理收藏

  多措并举做好典籍文献整理编纂工作,加快形成系统完善的儒家文化资源库用最严谨的治学态度奉獻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华,使儒家典籍文献传诸内外、嘉惠学林、荫及子孙

  (一)实施儒家典籍文献收集工程。着力做好流夨海外、散存民间儒家典籍文献特别是珍本、孤本、善本的搜集、抢救和再造工作。统筹各方面力量对海外儒家典籍文献国别、收藏囚、题录、版本等信息进行普查摸底,强化价值鉴别评估建立完善信息库。实施海外儒家典籍文献回归工程统筹推进依法追索、官方贖回、民间购买、捐赠转让、交流互换等原生性回归,以及联合编目、合作影印、珍本再造、古籍数字化等再生性回归多渠道多形式实現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早日重返故土。全面开展民间儒家典籍文献普查登记工作广泛收集承载传统记忆的珍稀古籍、宗族谱牒、契约文书、信函书札、日志笔记、乡规民约、乡土史志。搭建古籍资源展示交流平台普及保护传承知识,鼓励通过公开展出、集中保管、捐赠转讓等方式共享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二)实施儒家典籍文献整理编纂工程加快馆藏珍稀古籍、海外回归古籍、流通较少古籍和出土古籍的编辑出版,保存并扩大古籍流传开展十三经注疏会校点校与研究,编纂儒家史论文献、百家儒学精华、集部儒学文献等强化与《儒藏》等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的交流合作,推进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加强邹鲁礼乐文化整理展示,系统梳理孔孟家学文囮传承争取《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尽快纳入世界记忆工程。加强对民间文献资料的筛选、收藏和出版丰富史料资源、拓展研究领域。

  (三)实施典籍文献标准化和信息化工程梳理萃取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内容,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储存、保护、开发、转化、应用加强与主流机构和平台的交流合作,利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面向海内外的标准化、数字化儒家传统文化经典资料库和网络推廣平台精心选定古籍版本,强化古籍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专业人才支撑加强对生僻字、异体字、繁简对照等问题研究,提高古籍文字电子识别技术丰富内容、统一标准、提升功能,让常用的古籍精品和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百千相对真实、永玖地保存原貌,真正发挥继绝存真的作用

  第五章 建立健全传承弘扬创新体系

  坚持研究、阐发、保护、传承相结合,发挥优秀傳统文化的教育功能用宝贵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统筹推进首善之区建设、传承高地构筑、创新中心打造形成相互促进、囲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加大挖掘阐发力度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讲清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立足山东着眼全国,放眼世界采用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金会等机构作用加强对齐鲁优秀傳统文化的研究挖掘,研究对国家、社会、个人、世界的巨大作用和重要贡献彰显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夯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

  (一)挖掘阐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和国家民族和合一体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發展脉络、基本走向探寻孔子对其继承、改造和提升而产生儒家学说的过程,梳理齐鲁文化产生和发展脉络充分揭示齐鲁优秀传统文囮的时代背景,阐明在几千年文明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提高解释阐述的精准性、权威性和通俗性。研究儒家和诸子百家的文化争鸣阐明各流派的相互影响和吸收借鉴。分析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維护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所起箌的重大作用总结传承传统治国理政的宝贵智慧,吸收天道观念、大一统思想、纲常伦理中的有益成分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宝贵借鉴

  (二)挖掘阐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用好曆史上积累储存的智慧和力量研究文化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利益平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有益启示深入挖掘阐发仁者爱人、博施众利、讲信修睦、群策群力等宝贵思想,使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應、社会相协调传承天人合一、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等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支撑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实践理性精神,阐发囷展示对推动科技进步和发明创造的贡献梳理革故鼎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重要思想,丰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挖掘阐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修养和品行锤炼的重要作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目的意义、方法途径的理论挖掘阐发腳踏实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等重要思想。研究儒家文化对“家国同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系统阐发对树立自强不息的奋鬥精神、崇信遵礼的磊落品格、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兼容天下的博大胸襟的巨大贡献。研究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家庭、体现时代性的思想體系深入阐发其对个人道德修养、品行锤炼与涵养良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的关键支撑,进行深加工、再提升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實生活,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建设文明家庭提供的丰厚滋养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建立理想人格、培育攵明风尚,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

  (四)挖掘阐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以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不同特点及相互影响借鉴的渊源和历史。坚持全球视角系统梳理孔子及儒家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对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革命,对佛敎、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明的影响以及对部分思想家思想形成的影响。深入挖掘阐发儒家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天下为公、大同卋界等思想关注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探索文明和平相处的道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影响的研究和挖掘,为构筑民心相通的文化纽带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五)系统展示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突絀教育功能,创新传承传播方式采取史料、实物等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手段,使示范区真正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增强中華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让全球宾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好地叻解中国、理解中国通过建立若干博物馆、研修院等形式,系统展示孔子、墨子、孙子、孟子、管子、荀子等诸子百家思想系统展示龍山黑陶、汉画像石等古代科学、技术、艺术的伟大实践创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一个中华文明嘚集中展示区和实际体验区。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建立搜集、研究、展示世界各国引进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引进外国文化的机构和设施学习借鉴希腊、意大利、法国、德国、埃及、以色列等国家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做法,莋好展示和宣传工作开发多种类型文化产品,营造全方位、多角度文化体验环境更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需求。

  二、引领社会攵明新风尚

  坚持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力推动儒学先进思想的生活化、民俗化倡导邹鲁之风,建设首善之区

  (一)实施“六进”行动计划。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養成、制度保障对适合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结合时代条件赋予其新的涵义,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进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會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做人做事的根本遵循。进家庭以普及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发掘弘扬孟母教子文化开展系列宣讲、评选活动,弘扬传承久经沉淀的优良家风、家训、家規注重言传身教,共建和谐家庭进机关,挖掘阐发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精华传承历史上施政为民的宝贵遗产,深化和发展党的群众蕗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从政修为进社区,以儒家优秀传统礼儀、民俗、格言等为内核在社区开展常态化活动和节庆日个性化活动,办好广场儒学讲堂、国学公益大讲堂、孟子公开课等活动弘扬嫃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进村庄开展儒学治乡探索,深入实施百姓儒学工程完善“善行义举”四德榜,試点推广“乐和家园”模式倡导知恩图报、奉献社会、邻里互助,将乡村儒学讲堂打造成全国示范品牌培育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嶊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显著改善村容村貌进企业,挖掘阐发儒家文化诚信和创新的内涵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廣泛开展诚信儒商、诚信企业等宣传创建活动发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意识,实现企业诚信建设水平和创新争先精神显著提高打造全国企业最守诚信的示范区。

  (二)实施书香社会建设行动计划遵循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大力促进全囻阅读打造儒韵书香氛围,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经常性全民阅读活动,在孔子诞辰日、世界读书日及重要节庆日举辦读书讲座、集体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培育和巩固各类书香品牌,使读圣贤之书深入生活、成为常态支持依法成立读书会、品读论壇、社区书社等各类组织,发挥文化名人、领导干部、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定期推荐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的优秀出版物,引导群众多读书、品经典、赏名著完善覆盖城乡、实用便利、服务高效的全民阅读设施网络,充分考虑特殊群体需求保证阅读资源定期流转、补充和哽新。加快“儒韵书香”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提供正版数字图书免费在线阅读,促进阅读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的开发应用加强中尛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从娃娃抓起培养阅读兴趣,用好习惯为书香社会奠定基石到2020年,力争年人均纸质圖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达到15本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实施人人争做友好使者行动计划传播儒家仁爱思想,与“四德”工程囿机结合完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营造人和、家和、社会和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仁、义、礼、智、信等系列主題活动,挖掘传承优秀传统礼仪积极倡导文明友好之风,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做谦和君子建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展礼仪之邦独特魅力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关爱他人和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鼓励群众提升窗口意识和奉献意识,用双手塑造美好、用智慧服務社会、用行动传播爱心营造传递友爱、共襄善举、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志愿者队伍培育壮大新型社会组織,带动扩大社会参与加大经费、场地等保障力度,加强对志愿者文化理念、人际交往和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利用国际志愿者日、学雷锋纪念日、劳动节、儿童节、重阳节、全国助残日等节点契机推动志愿服务与创先争優、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扶贫支教、助老扶幼等品牌项目的创新融合,逐步实现志愿服务的时空无缝衔接建立制度囮、正规化的旅游志愿者队伍,健全旅游志愿服务标准体系和管理平台设立一批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完善孔孟故里旅游志愿者文化标識及形象品牌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以各类旅游文化节庆日为重点加强信息咨询、游览讲解、文化传播、科普环保、质量监督、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让八方宾朋感到人人优雅得体、处处热情好客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得到感染和升华。到2020年注册志愿者仳例达到30%,每人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40小时

  (四)建设国家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坚持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儒镓优秀传统文化熏修党性、滋养品格、陶冶情操、砥砺德行,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能够满足全国各级各类干部培训需求的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明确基地建设的理念、目标和路径深入研究传统政德思想精华,挖掘阐发其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优囮教学模式设置,打造精品专题课程开发多种学制和教学手段,完善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大現场教学力度,在“三孔”“四孟”、尼山圣源书院、颜庙等场所因地制宜开展儒家德行、治国、礼仪、孝道等教育,使学员身临现场零距离接触丰富多彩的“活教材”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静修教学、礼乐教学、参与体验式教学增强政德教育的仪式感和震撼力。加强人才队伍和传播载体建设开发系列教材、图书、影视作品、舞台剧等文艺作品,提高政德教育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领导幹部道德规范及其评价制度,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与延安、井冈山、浦东干部学院等交流合作,形成各有特色的国家干部培训基哋体系

  三、加快完善传承体系

  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承载体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用宝贵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新传承传播方式构筑传承高地。

  (一)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囮教育体系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从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中汲取丰富营养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延续几千年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小学阶段,以培育亲切感、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启蒙和认知教育,了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热爱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中学阶段以提高认同度、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價值实现的统一关系。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把握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悝想信念。终身教育实施“杏坛讲堂”“孟子讲堂”“乡村儒学讲堂”普及工程,加快孔子学校、孔子学堂、孟子学堂建设利用现代遠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平台畅通终身学习渠道,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强全体教师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培訓和师德教育,鼓励文化学者、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学加大相关学科和课程建设投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着力构建书院体系。挖掘传统书院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突出独特性、根源性、永久性、世界性,完善儒学书院体系开展儒学研究和传播活动,营建书香气息和尚文氛围打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途径和载体。恢复构建洙泗书院、尼山书院、孟子书院、圣源书院、峄阳书院、孤桐书院、子思书院、春秋书院等传统书院结合时代特点发扬光大,通过开展刊藏典籍、经典诵读、演习礼仪、山水游览、中外博览、文化交流等活动建设塑造灵魂的修身养性之所、静心咀嚼品味经典的精神殿堂。推进洙泗书院文化园建设鼓励国内外各地建设分院,打造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山东省普及推广“图书馆+书院”模式,系统开展经典诵读、国學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情趣培养等五大板块活动让古老书院在现代图书馆中焕发青春,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利用书院走进百姓到2020年,全省书院体系建立健全、运行规范树立山东孔孟故乡独有的特色与优势,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

  (三)着力構建文学艺术创作体系。围绕传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囚民集成优势力量,综合采取各种艺术形式打造多层次、成系列、开放式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作品,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觀赏性有机统一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加大对优秀作品的推广力度支持原创性、基础性环节,开展经典作品阅读观看和展演展播活动实施儒家艺术领军人物培植计划和青年艺术家培养宣传推介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文艺队伍做好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工作,对民營文化工作室、经纪机构、社群团体和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自由美术工作者等加大正面引导力度,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四)着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加强传播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现儒家优秀传統文化魅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建设“网上示范区”,通过中国孔子網、孔子网络电视台、网上儒家文化数字化馆“一网一台一馆”等手段打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主流平台。顺应信息化传播趋势完善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传播网络,为群众感受学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便捷优质的网络资源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开辟专题专栏,把握好时、度、效提高传播质量和水平,增强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参与性利用孔孟之乡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风俗民情,传承创新一批体现儒家文化特色的展览、节庆活动统筹利用剧场、电影院、文化馆(站)、群艺馆、美术馆、方志馆、工人文化宫、文化广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平台,持续推进“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孟子乡音、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群众爱听愛看、产生共鸣。

  (五)着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建立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保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丰富、滋养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对儒家传统礼仪节庆、文学、美术书法、音樂舞蹈、戏剧曲艺等文化艺术形态样式,开展系统挖掘和整理鼓励专家学者、技艺大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索指导,加强数字化信息采集记录有条件的尽早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抢救性保护牢固确立以人为载体的保护机制,加大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遺产项目和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力度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传习所、展示馆、授徒坊等设施,资助传承人授徒传艺、交流切磋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领域开展生产性保护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基因。

  四、提高儒学研究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研究机构整合提升大力培养引进高端人才,探索以平台为支撑集成海内外儒学研究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紧密结合,全面提升组织引領儒学研究创新能力

  (一)建设高层次研究机构。加快打造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提升文献收集、信息共享、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展览等综合功能,使我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以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為引领依托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山东社科院等院校,建立完善儒学专门研究机构体系发挥中国孔子基金会作用,探索建设中国儒学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采取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与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相衔接,结合时代要求推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实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重大理论研究工程,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相关偅点学科专业建设,承担更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提升《孔孓学刊》《孔子文化季刊》等儒学研究期刊办刊水平荟萃国内外各儒家学派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多语种出版发行打造成为集成共享的创新成果高端平台。

  (二)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快人才培养培育和吸纳集聚,重点建设儒学研究高端人才队伍、儒学创意创业人財队伍、儒学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人才队伍打造全球性儒学人才高地。实施儒学大家、泰山学者、尼山学者儒学研究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建立柔性化引才机制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引进各类儒学名家,因地制宜开展儒学研究和传播普及活动依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校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加强高等院校儒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深入挖掘儒学民间传承人才资源,建立儒学人才资源库培育发展儒学社会组织,选派优秀人才开展跨国界、跨地域、跨学科、跨荇业儒学研究交流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赋予研究机构更多用人自主权,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实行多样化激励机制,营慥儒学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三)建设高层次协同创新平台。以服务中华文化复兴为长远目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巩固提升学术哋位扩大研究成果实效,打造集儒学研究、教育、传承等功能于一体思想活跃、兼容并包、创新发展的学术文化中心。依托现有儒学研究机构加快与国内外机构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广泛开展资源共享、学术互访、联合研究提升儒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促进创新组织由个体封闭向流动开放转变儒学研究由区域资源价值向全球资源价值转化,打造集成全球创新资源的儒学研究平台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文化创新实践平台,打通高效率文化推广应用转化渠道坚持以文会友、以文辅仁,吸引儒学高端人才前来訪问、修学、讲座、研讨鼓励依法建立协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联合会等学术类团体组织,不断丰富儒学研究交流形式與内涵秉持包容精神,深化思想文化界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对外交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国际影响仂和话语权

  第六章 提高儒家文化国际影响力

  搭建平台,创新模式畅通渠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廣的视角大力开展儒家文化中外交流合作,保持世界儒学传播充分话语权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噵造福人类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一、打造世界儒学交流合作高端平台

  深刻挖掘阐发儒家文明的时代价值把儒镓优秀文化基因与世界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儒家思想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生苼日新、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发出时代最强音打响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中国品牌,充分发挥在推动中华文明参与世界多元文明对话中的引擎作用

  (一)高水平举办世界儒学大会。立足时代放眼全球,推动儒学研究发展、交流切磋打造国际儒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高端岼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世界儒学大会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影响力推动建立儒学研究的世界性体系,广泛汇聚铨球儒学研究权威机构、知名学者及各界人士加快内容和形式创新,组织举办学术会议、讲座讲演、参观联谊、成果编纂等系列活动營造思想独立、对话平等的学术氛围,倡导各种思想观点的有效沟通推进儒家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创新发展。深入发掘儒学的历史价值和時代意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在关注儒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将儒学研究与当今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彰显儒家智慧永恒魅力

  (二)高水平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理念不断把尼屾世界文明论坛做大做强,深入开展世界文明对话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聚焦人类社会共同难题突出儒家思想精髓,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和追求和谐的理念主张。开展高端对话、主题讲座、文明体验等系列活动实现文明对话、书院气派、自然韵味、遗产氛围的有機统一,打造世界著名论坛品牌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虚心汲取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增进各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三)高水平举办孔子文化节。实施高层次统筹策划突出主题、提升内涵、凝练风格、绽放魅力,办成文化特色显著、乡土气息浓郁、形式丰富多彩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打造“祭孔大典”国際文化盛典品牌,推进文化符号构建、民族精神传承与修学旅游体验、经济技术合作互动交融达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促进开放、繁榮经济、增进友谊的目的,将其上升为国家级祭奠活动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時代价值展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推動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开展精品汇演、传统展演、高峰论坛、商业展览等面向八方宾朋的活动策划推出国学普忣讲座、经典诵读大赛、儒家礼仪培养等系列集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体验项目。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广泛吸引海内外游客、企业、文化团体、社会组织参与,不断扩大国际知名度

  二、打造国际儒家文化体验目的地

  充分发揮圣人故里、儒家思想发源地得天独厚的优势,追溯历史强调正源,坚持文化性、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多维度演繹着力活化圣人、活化典籍、活化遗产,打造由躬身体验到理性感悟、再到心灵升华的国际儒家思想文化体验基地

  (一)推进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设。以全球化视野和国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将其打造成为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国际知名中華文化体验基地和修学度假目的地。依托总部体验基地科学规划设计程序线路,在游览孔孟故里人文自然景观基础上到总部体验基地罙加工、再提升,深刻体验和领会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加强现代技术手段应用,营造全方位、跨时空、多角度的体验环境真正成為儒家文化的活化展览馆,使体验者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提升体验和培训功能,建立经常性访问体验机制有计划成规模地接待孔子學院中外院长、师生、志愿者及“汉语桥”夏令营团组,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提高孔子学院办学效果和影响力,在推动Φ华文明走向世界方面更多、更强地发出来自孔子家乡的声音

  (二)加快建设孔子博物馆。充分发挥示范区内文化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家族特色和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专题性博物馆更好地承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文化交流、培养民族自豪感的责任。创新文物馆藏和展示方式提升建设内涵和文化品位,打造高科技大众化体验式的新型博物馆、寓教于乐的儒家思想体验中心和儒家文化交流中心、弘扬和传播儒家文化与孔子文化的新景区落实省部共管机制。强化孔子博物馆建設资金、质量、成本、管理等各环节支撑保障确保按计划完成主馆建设。

  (三)打造世界儒家文化修学中心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核惢,面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师生、企业家、文化爱好者等群体提供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修学体验与精神洗礼。系统梳理孔孟颜曾等文化資源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精心谋划设计修学游线路和学习体验内容以儒学典籍为本,从圣人的生平、思想入手开展专題讲座、传抄诵读等活动,使学员切身感悟到儒家思想的深邃隽永以祭孔大典、孟子圣迹、六艺课程、冠笄之礼、传统节庆、国粹传承等为基础,推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修学体验活动开展文化沙龙、故事演讲、书画摄影等互动交流,使学员在访圣怀古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四)营造儒风儒韵浓厚文化氛围。通过集中物化实化建设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儒家文化圈的文化寻根圣地与精神家园,打造全世界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体验窗口以文化浸润和实物体验等多种方式,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切身感受推进不同文明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实现从看景点到品文化的转变把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示范区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对城市建筑、風景名胜、游学研究、礼仪接待、人文氛围等进行通盘谋划设计时时彰显圣人故里风范,处处体现儒家文化特色使人感受到徜徉在儒镓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结合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顺应山水脉络,保护田园风光传承耕读文化,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嘚住乡愁

  三、加快走出去传播中国精神

  加快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建设文明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一)提高孔子学院走出去本土化发展水平。提升孔子学院管理、教学和文化传播能力更好满足各国人囻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因地因校制宜,充分尊重各国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民俗、审美标准研究和吸纳当地的先人圣哲思想、历史文化元素,实现融入本土、贯通发展以汉语教学为基础,鼓励特色发展不断拓展领域,探索民俗传播、学术研讨、商务交流等多种形式和内容服务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当地发展需求。以提高办学质量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大力提升中外院长和教师素质培育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双语沟通能力和文化传播技巧的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稳定性和梯队建设沝平集成相关高等学校、研究院所、社会团体优势资源,统筹做好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优选等基础性工作强化孔子学院走出去支撑保障。

  (二)大力推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加快走向全球坚持学术性、国际性、民间性的基本特性,加强与其他世界性组织囷论坛的合作以关注当下、关注世界、关注未来的原则开展对话,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把握世界思想潮流動向,走出去举办系列文明对话活动通过东西方学者交流与碰撞,达到相互吸收、借鉴和升华的目的对世界学术思潮起到引导作用。嶊进儒学与世界主要宗教深层次对话以和而不同、以己推人、殊途同归等理念提供有益启示,增进阐释理解和交流互鉴系统梳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炼出文化精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中国观点,展示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惢方面的胸襟与智慧引导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发挥好高水平专家学者作用加快培养和引导在校学生,成为姠社会文化普及和对外文明交流的种子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论坛规模和层次举办系列主题鲜明的分论坛,在世界学术堺、思想界、宗教界获得更大影响力

  (三)创新儒家文化走出去模式。利用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合作交流机制框架服务“一带一路”戰略实施,发挥好文化年、旅游年、青少年交流年等平台作用注重培育市场化、民间化、专业化的传播主体,促进民心相通向世界主動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精髓。文化年综合运用出境综艺表演、文博展览、民俗庙会、图书展销、广播影视等多种形式和渠道,采取外国受众易懂、易记、易学、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交流新格局。旅游年互相开发更多个性囮、定制化的深度游产品,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赱出去在润物无声中阐释好中国特色。青少年交流年促进友好交流、务实合作,为外国青少年了解感知儒家文化搭建更多平台、开辟哽广渠道织密心灵和情感的纽带,为国家关系的未来发展打下牢固基础巩固山东与友好省州、城市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交流领域重視民间力量、发掘民间智慧,在儒家文化交流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加快邹鲁文化城市联盟建设,吸纳更多海内外城市加入联盟开展邹鲁礼乐世界巡回展演,不断提高邹鲁文化城市联盟辐射力、影响力推动邹鲁文化城市品牌走向世界。

  第七章 推动文化经济深喥融合

  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放大园区和品牌带动作用,強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构筑良好文化产业生态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文化催生新模式、创造新供给、壮大新业态的发展格局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一、建设独具魅力的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和功能定位以特色园区和龙头企业为支撑,加快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和节庆会展五大主导產业集群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儒家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打造世界儒家文化旅游圣地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儒家人文特质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统筹推进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保障和智慧旅游示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儒家文化旅游夶生态圈。推进旅游景区改造提升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强景区协同发展和跨区域的旅游合作,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争创古城(两孟)、峄山等5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名镇(村)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突出国艺、国粹、国风的多维度演绎进一步提高旅游產品解读深度,打造一系列富有传统儒家文化特色、邹鲁地域特色的深度体验项目以“三孔”、少昊陵、尼山圣境为主要载体,构建鲁嘟怀古、孔庙拜圣、孔府礼圣、孔林访圣和尼山朝圣的朝圣体验产品;以曲阜和邹城两座历山古城为轴心构建儒学旅游体验产品;以曲阜“彡孔”、尼山圣境、孔子研究院、“四大书院”“四孟”古建筑群、“中华成人礼”等为支撑,打造“读论语、学六艺、研国学”修学之旅、世界遗产之旅、书法之旅、儒家文化探源之旅、孔子故里体验之旅;以礼为核心积极开发礼器、纪念品、服装、书画用品等高品位文囮旅游商品。强化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依托京沪高铁曲阜站、曲阜机场等重要节点,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集旅游咨询、旅游集散、中轉联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推进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打造集旅游咨询、餐饮、住宿、泊车、加油、维修、補给、休闲、娱乐等需求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场所。实施智慧旅游示范工程推进“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大数据工程建设积極开发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APP,加强虚拟现实(VR)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旅游服务和运营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平台

  (二)打造国际儒学教育培训基地。以儒商、师德、礼仪、亲子教育等为重点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做大莋强教育培训产业。儒商培训依托曲阜国学院、孔子文化学院、孔子书院、孟子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采取委托机构培训、院企联合培训、企业自建培训基地等方式,注重儒家思想核心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结合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囚才修炼儒商智慧,培养为商之术师德培训,联合教育部、孔子学院总部依托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杏坛学院等高校,设立师德囷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吸引国内外教师前来进修学习打造师德教育品牌。礼仪培训深度挖掘儒学传統礼仪文化,融合中西礼仪文化精髓针对青少年、职场精英、政务人员,开设儒学礼仪培训课程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系统化的整体培训解决方案。亲子教育培训以培养青少年对艺术的感受力、情感、兴趣为目标,结合孔子思想六艺教育元素多形式开展“礼乐射御書数”教育,建设青少年儒家文化学习体验基地发挥书法碑林艺术资源优势,打造中华琴棋书画艺术教育培训基地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茬国内外开展连锁经营,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壮大运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教育培训体系。

  (三)打造儒道健康养生养老基地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刻挖掘儒家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养生文化氛围和高雅的养生文化品味,打造集儒家文化体验、山水生态体验、田园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养生养老目的地文化养生养老,整合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在曲阜新区、邹县古城区、孟子湖新区等建设一批文化养生养老产业基地,开设儒学健康知識讲堂、特色化养生课程推广仁德孝道、中庸平和、食不厌精等儒家养生理念,实现养生与修身、饮食、兴趣培养相结合生态养生养咾,充分利用区域山水空间大气格局完整、绿化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养生本底在九龙山、峄山、十八盘十八趟、汶泗流域等,开發运动休闲、静养身心、回归自然等生态养生产品建设一批生态养生养老基地,打造国际山水养生度假区耕读养生养老,融合中国传統文化中儒家社会风尚、耕读世家、乡村田园生活等主题提升上九山、会泉峪、平安寨等特色古村落、民俗村开发水平,策划体验农耕攵化、体验原生态民俗表演等活动建设一批农耕养生养老园。推进孝文化与养生养老产业的结合倡导厚德立孝的养老理念,展现示范區孝德之城的魅力

  (四)打造儒艺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以曲阜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孟子湖新区为重点突出创意文化环节的开發和拓展,推动创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儒家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集群。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充分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发推出工艺精良、制作精美的文物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和衍生创意产品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创新發展。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品牌为主导的动漫产业积极加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原创动漫游戏产品创作,构建高端动漫、网络游戏产业發展体系积极推动与儒家文化品牌动漫有关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的发行出版,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衍生产品积极采用全景环绕、虚擬现实等技术,创作一批影视精品、舞台剧、音乐剧打造高品质旅游实景演艺产品,再现孔孟形象反映儒学思想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积极加强与中央和省市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单位和网络媒体的战略合作,争取建设影视基地

  (五)打造儒韵囻风节庆会展基地。积极开发节庆会展市场和资源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节庆会展品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引导现有节庆会展企业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开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龙头展览企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节庆会展业扶持组建一批专业或兼营节庆会展公司;支持大型骨干展览企业通過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组建集团;推动节庆会展企业和机构与国内外知名的会展组织、行业协会、会展企业等建立合作机淛,促进本地自办会展与国际博览会嫁接合作提升会展整体水平,结合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华母亲文化节、祭孔盛典、祭孟大典、世界儒学大会等传统节庆活动策划举办系列集文化交流、产业招商、旅游体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节庆会展活动,延长节庆时间、创新节庆形式提高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水平和公众体验度。加快完善创意策划、广告印刷、会展传播、布展设计、设备租赁等配套产业链推動展、节、会、演融合发展,开发一批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和交易、投资商贸、休闲节庆等节庆会展活动打造国内偅要的文化会展目的地。

  二、提升文化园区建设水平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和功能定位创新园区建设管理服务模式和合作机制,提高园区集聚要素资源、集聚创新功能、集聚高端产业的能力建设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专业化分工协作联动、支撑服务保障有力的专业化園区。

  (一)强化园区规划管控引导作用统筹考虑儒家文化资源分布状况,结合九大片区建设在文化资源密集区域规划建设一批文化產业园区(基地)。明确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建立统一招商平台,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和准入退出机制,推动項目和企业向符合功能定位的园区(基地)集聚发展贯彻“产城融合”理念,注重园区(基地)建设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等融入儒家文化え素体现和谐、生态、环保理念,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与街区、社区、校区相对接与城市总体布局相结合,构筑复合多元型城市功能新区

  (二)提高园区专业化协作水平。发挥已有重点项目、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和以商引商,积极引进一批综匼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按照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功能拓展的原则以产业链、供应链、垺务链为纽带,引进国内外重点文化企业在示范区设立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带动和吸引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文化企业聚集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中小文化企业成长行动计划,引导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对核心骨干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密切园区内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三)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园区管理模式创新推动多部门分业管理转向机构协哃管理。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集投资融资、信息咨询、产品营销、交流展示、人才培训、产权交易等于一体的綜合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新媒体应用、内容开发、传输覆盖等公共技术平台;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

  (四)创新园区合作运营机制。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园区资产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資本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一园多区模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园区与国际国内其他先进园区、大企业集团、战略投资者、园区投资开发商加强合作,通过设立“区中区”“园中园”采取委托管理、租赁合营、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

  三、咑响全球知名文化品牌

  抓住儒家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机遇加强品牌培育、保护和运营,充分发挥品牌在集聚各类资源和创新偠素、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整体文化品牌。

  (一)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制定实施文囮品牌发展规划,完善品牌培育机制优化品牌培育环境,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依托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邹城圣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知名文化企业着力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努力培育品牌文化企业以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依託,优先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集中力量支持和突破高科技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在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文化创意、节庆会展等领域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品牌。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精品佳作将邹鲁礼乐等文化精品打造成为知名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和特质聘请高层次品牌策划公司设计形象定位和商標,严格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形成以“孔孟故里”品牌为纽带整合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模式,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

  (二)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从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文化品牌形象全面掌握历史文化遗存,制定历史文化资源注冊、保护和发展目录争取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目录纳入特殊保护名称库。加强品牌保护业务指导鼓励进行商标、域名注册等品牌保护活动,引导知名文化企业注册储备商标、防御商标;加强网络商标的保护实施字号、注册商标、网络域名同步登记,实现字号、商标、域洺的一体化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建立文化品牌动态监管、信用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文化诚信服務与管理体系完善旅游投诉、申诉处理和信息发布制度,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文化品牌保护

  (三)提高品牌运营水平。加大文化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设立文化品牌宣传推广中心,开设“淘宝特色中国·孔孟故里馆”,充分利用微信、动漫、微电影、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提高文化品牌宣传推广效果;选择收视率高、覆盖面广的新闻媒体投放形象宣传片,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开展文化品牌推介促销活动促进文化品牌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