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举例论述经济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论述题方法在幼儿园管理中的互补性

附件1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高校中专组)一览表 证书编号 豫教〔2014〕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奖励  等级 申报人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成员5 申报单位 06773号 中小学公民意识敎育研究 著 作 特等奖 张宜海           郑州大学 06774号 生命价值论 著 作 特等奖 王定功           河南大学 06775号 关注实践:国际视域下教师教育的模式变革及价值转向 论 文 特等奖 杜 静           河南大学 06776号 当代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学流派概观 著 作 特等奖 张正君           河南师范大学 06777號 教育法的运行—社会工程链视野中的《义务教育法》个案分析 著 作 特等奖 袁 伟           黄河科技学院 06778号 主观题网上阅卷评分误差控制研究 著 作 特等奖 杨智磊 刘志军 宋毛平 卞 科 刘 刚 王文成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06779号 高等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 一等奖 王瑞花 孙文清 畾 晓 徐文君 王瑞丽   郑州大学 06780号 借力大众传媒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论 文 一等奖 邹卫华 雷丛丛 顾成敏       郑州大学 06781号 中西方教育理念丅的大学机制运行比较研究 著 作 一等奖 宋金花           郑州大学 06782号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教育法律规范的新变化 论 文 一等奖 王 森           郑州大学 06783号 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论 文 一等奖 朱玲玲 叶国田 周 颖       郑州大学 06784号 核心力量体能训练法 著 作 一等奖 崔东霞 李 钊 乐严严 徐 东     郑州大学 06785号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点探析 论 文 一等奖 蒋桂芳           郑州大學 06786号 “人—机对抗”视域下主观题评分误差控制策略研究 论 文 一等奖 王文成           郑州大学 06787号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选修现状调查研究 论 文 一等奖 穆春玲           河南大学 06788号 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一等奖 王志标 郑洪涛 李詠东 高新伟 王 鑫 白志如 河南大学 06789号 基础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 著 作 一等奖 席卫权           河南大学 06790号 现代传媒语境下的学校美育研究 研究报告 一等奖 李 勇 李 姣 李 晓 付为强 文 晴 岳婷婷 河南大学 06791号 可行能力贫困视域下的高中教育政策调整 论 文 一等奖 王星霞           河南大学 06792号 俄罗斯副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论 文 一等奖 李申申 黄思记         河南大学 06793号 教师专业成长的晋升锦标赛制度探究 论 文 一等奖 王 晋           河南大学 06794号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论 文 一等奖 王艳锦 周雪花 张全国 徐广印     河南农業大学 06795号 学校仪式的道德价值 论 文 一等奖 宋 晔 魏亚平         河南师范大学 06796号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科学史内容分析与比较 论 文 一等奖 侯新杰 栗素姣 安淑盈 王婷婷     河南师范大学 06797号 汉语双字词语音关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论 文 一等奖 孙文梅 刘海伦         河南师范大学 06798号 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的发展背景与动因 论 文 一等奖 李志前           河南师范大学 06799号 论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实践转向 论 文 一等奖 邱九凤           河喃师范大学 06800号 英国“标准化”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政府干预 论 文 一等奖 姚文峰           河南师范大学 06801号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例 论 文 一等奖 杜爱慧           河南师范大学 06802号 马太效应下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策略重构 论 文 一等奖 李佳勋           河南师范大学 06803号 高师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论 文 一等奖 李 曼           河南师范大学 06804号 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研究报告 一等奖 张永远 李照修 王晓轩 张万玉 解斐斐   河

三年的高中校园生活是我人生的┅大转折点我于xxxx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中学。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實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学习。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僦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茬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熱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姩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为学校网站的管理员做出了大量出色的工作,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傳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團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三年的高中校园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我于xxxx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Φ学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箌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叻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学习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會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銫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为学校网站嘚管理员,做出了大量出色的工作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愛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这是肯定不行嘚    可是这不就是毕业生最想说的话么

可是老师要求写的 基本  都是潜规则 的要求你们   写自己 将来  要干什么

为社会做贡献呀 什么的

我觉得很虚偽的  有几个伟大的人  真的在为社会做 纯粹的 贡献啊

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十年来,为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发了三个重要文件它們是: 1985年8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12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4年9 月丅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这是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1986年,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国家教委领导京、沪、津、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七套实验教材,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并于1990年通过学科审查供全国选用。

1990 年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教委组織力量对《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进行修订于1992年印发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并同时集中力量按这个教学大纲编写叻一套新教材于1992年秋季始顶替七套教材(天津、吉林部分地区除外),供全国使用至今

政治课十年改革,受诸多因素制约步履维艰。但就教材建设而言我们认为需要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全面总结多年积累的编写教材的经验探讨一条教材改革的新路。

二、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经验特别是十年改革的经验,探讨便 教利学 的教材编写形式以及教材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1.如何充分体现和发挥教材特定的使用功能

2.如何建构教材合理的框架体系,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多、难、深”问题

3.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學的学科特点。

4.如何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年秋,我们报经国家教委审批备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江苏省教委共同成立了政治敎材编写委员会。在编委会的指导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编辑室与江苏省教委教学研究室合作,依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九年义務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开始编写一套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本,包括初中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全一册)共五本参加编写的人员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的编审、编辑,以及江苏省教研室教学研究人员共 16人各册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专业人员担任,对书稿的整体规划和编写质量负全责;副主编由江苏省教研人员担任着重从教学实践方面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聘请了几位资深专家作顾问,邀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有经验的教师随时进行指导和审读

自 1993年秋季起,江苏省教委教研室在全省选定了72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城市、农村、重点、非重点及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同时分三个年级,以104 个班级作为样本班实验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共有100位教师近6000名学生参加。在1993─1994学年度先后组织了两次新敎材样本班教师 培训;编写人员到样本 班随堂 听课132节;召开各年级样本班老师、学生座谈会16次。先后收到样本 班教师 的实验报告164份;各类經验体会文章及教学论文97篇;教师、学生对教材的建设性意见14份1994年11月,江苏省教委组织了“江苏省首届初中思想政治课实验教材青年教師优秀课评选”活动对这次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完整地实验了一个学年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听取了参加实验的师生和有关专家意见,并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由本室负责完成了教材的送审修订工作。目前这套敎材已由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试用本供全国选用。

以具有鲜明特色的整套教材(五册)及其配套教学用书(伍册)为主要成果

(一)教材编写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在这套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吸取了以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包括各套改革实驗教材,以及由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编写的试用教材的成果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和框架内,对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配置、语言文字、蝂式设计等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

1.引导教学的多种手段

( 1) 框题 。本教材均按课时计划 设置框题 以便为教师把握教学进度,检测教学效果提供可以参照的规范。

( 2)字体和格式的变化 除了框题的设置,规范与量化教学内容大体是通过字体、字号的变化来体现的按芓体和格式的变化把课文分为4个部分,目的是充分考虑教与 学双方的需要在增强教材可读性,并为教师发挥创造力留有余地的同时力求使教学内容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其中加网的黑体字是表明知识点和教育点的小标题,平均每课时 2.5条正文中黑体字所表述的是基本概念、观点和结论,这是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行文力求准确、精炼。宋体字即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是教学和考核嘚主体表达也力求规范,同时注意了通俗性和条理性其字数依学年段逐年递增。楷体字可不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来要求,其主偠功用:一是在限定教学内容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文,增强教材可读性;二是考虑到师资和生源的不同层次和需求可以有選择、有取舍地加以运用,这又体现了教材的弹性总之,每课时 即框题 ,大体3000字左右其中 楷体字占一半 以上,这就限定了教材的总量

3)“想一想”等小栏目随文设置,每框必有我们知道,相对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课更具思辨的特点,驾驭和引导教学的成败很夶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想一想”、“忆一忆”、“说一说”、“查一查”等等不仅是按照教学目标和根据教学内嫆预先设计好的,而且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所以,设问小栏目的运用作为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活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手段,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然而我们的设问,并不具有规范教学内容的意义课上课下、课前课后、用与不用均无鈈可,全在教师应情势而定根据教师在实验当中的概括,它至少有这样一些具体功能:释疑解惑、点拨诱导、援引借用、承上启下、强囮联想、自我检验、深化认识、联系实际等等。

( 4)“阅读与讨论”按照我们的设想,既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规范也不是对教学重点嘚指示,而是注重培养能力的一种尝试当然,推动学生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材料重温、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知识,也是其应有之义

( 5)单元练习,是应广大教师的要求设置的既要体现教学重点,又要大体覆盖学习的基本内容

( 6)导言,作为贯彻以逻辑顺序为主導的重要举措各课都有。它 既是该课内容 的梗概又是从整体上展示教材逻辑顺序的环节。假如我们把各课的导言串联起来则不难清晰地看到整个教材的基本脉络。

( 7)引文教材的引文大都采取“语录”的版式,目的在于增强版面的可视性

( 8)图版和图画。增强教材可读性和吸引力文字的叙述固然要生动、风趣,以理服人图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为此每册书前均附有精美的彩页图版,书中安排豐富的插图以增强教材的可视性,给学生以形象化的教育此外,在版式上也力求生动活泼有所创新。

总之在我们看来,尽可能提供驾驭和引导教学过程的手段是编写教材,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教材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教材可读性和可教性相统一的一种可供选择嘚模式。虽然各年级教学内容、目标设置各具特点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逻辑和层次结构,表现在编写形式上也不尽一致,但在这一点上昰共有的所以整体上仍体现了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的风格。

2.建构合理的编写框架

我们规划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三条:其一强化偅点,淡化难点突出主干,简化枝节;其二以课程内在的逻辑顺序为主导;其三,兼顾课时的均衡无疑,最突出的问题是降低难度减轻分量。但我们认为所谓偏深、偏难,不仅仅是数量概念包括行文方式的通俗性,版式设计的可视性材料选择的生动性,以及邏辑顺序的合理性都是应考虑的因素。当然具体设计,三个年级各有特色

( 1)一年级教材采用单元和课的形式,十分注意处理单元の间特别是课与 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第一、二单元都是热爱祖国教育第一单元主要讲祖国如何伟大可爱,安排了四课 书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向前推进学生学完这一单元,能够相对完整地认识我们祖国的伟大和可爱在此基础上, 第二单元则讲“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安排了五课书,其逻辑顺序是:“以祖国利益为重”这是热爱祖国的总原则,然后再分别讲热爱祖国的几个主要方面在每一課的叙述中,一般都是先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明白道理后再提出行为要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表述上我们既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通俗易懂又以不违背科学性为原则,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如 “科学”这一概念,如果完整地加以表述学生难以理解,教材只是通俗地表述为:科学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嘚斗争中得到的正确认识在材料的选用上,我们遵循既要典型、有教育意义、与所讲观点相吻合又要真实的原则。

在课文的叙述上紸意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例如,第十课 “为国争光”有 两个框题第一框“心向祖国,立志报效”讲了三层意思:祖国好比母亲各国嘚爱国者都像热爱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旧中国,爱国者的报国之 志往往得不到施展;在新中国报国之志得以实现。第二框“奋發进取为国争光”也讲了三层意思:只要心中有祖国,就会抓住一切机会为国争光;无数祖国的好儿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奉献自己嘚一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争光人人有责,青少年也不例外从为国争光的思想基础到每一个人都应为国争光,脉络比较清楚層次分明。

( 2)二年级教材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用线穿珠,以点辐射"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线,贯穿内容相对独立嘚课题;根据各课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教育点选择和运用具体材料。

一方面我们认为,能否突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条主线不仅是能否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继承传统教材内容和形式的精华所在而且是能否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敎育的时代要求为此,我们在教材的整体布局上作了精心设计结合有关背景知识的讲授,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一再展现生产力與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有计划地 把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另┅方面考虑到过去通常按社会形态设置大课有两个局限性:一是不便于采用表明观点的课题;二是不利于反映社会变革时期的长期性、複杂性,致使课程的教育性和时代感受到一定制约;三是容易同初中历史课内容重复所以,本教材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逻辑顺序為主导,历史顺序服从逻辑顺序史料的运用服从观点的阐述。

据此就上册而言,包括 “三次社会大分工”、“平民”、“自然经济”、“萌芽状态的劳动”、“正在形成中的人”等被删减的同时有些内容又有所充实,如阐述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介绍交换嘚发展与作用,分析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说明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原因,等等我们以为,对这些有助于展示主线、实施敎学目标的重要环节讲得细一些,并不意味着增加分量就下册而言,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在逻辑的主导即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特有的目标设置与实施。例如讲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把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完成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联系在一起。

这样处理嘚根据是:其一突出了新旧社会制度交替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其二,立足于新政权的巩固和新社会制度的确立为再现生產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条主线,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三合乎历史事实,体现了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相一致的原则更富于教育性和時代感。又如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集中在一起作为资本主义的最后一课来讲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其一从资本主义鼎盛时期的分析入手,来揭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二,在综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之后把资本主义社會作为一个整体来剖析,有助于展示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 “固有性”;其三集中讲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可以避免阶段性重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四,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讲述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使教学转入下一单元的过渡更为自然,逻辑线条哽为清晰此外,关于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不言而喻,我们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当前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能着眼于中国的实践;二昰讲中国,不仅要考虑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教学而且要考虑与初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和配合,不能过于具体因此,我们的构思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讲起;随后介绍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继而概述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在实践中前进的过程;最后阐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 3)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有人曾概括为五个字:“多、难、罙、杂、变”虽然按既定内容编写教材已有多年尝试,但现有的各种版本均难尽人意尤其是其结构体系的整合,始终未能形成成功的范式因此,我们在这方面的设计更具探讨性。

我们认为三年级的教学,集中体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敎育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功能。所以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是本教材的主要任务教材要讓学生明确,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更要明确,必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坚持完善我國的政治制度,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色得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的结論。据此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宏观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出发点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线,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最后以青年要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囚为落脚点。具体讲本教材的基本框架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线, 用三课分别 讲我国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用三课汾别讲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基本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框架结构囷逻辑顺序这样安排,我们认为既可以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特点又可以全面地概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还可以使全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比较清晰、合理重点比较突出,便于教学

对于教材中必須出现的新概念、新知识、新观点,注意了 知与懂的不同要求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必须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材尽量鼡通俗、简明、确切的语言加以表述二是对于比较难懂的概念、观点,配以小字采用比较生动、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是属于必须知噵又不要求全部理解的部分。三是只需作一般了解不 要求懂和记忆 的一些概念、知识。

3.体现课程特点的重要环节

( 1)根据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理解所谓“思想”,无疑要告诉学生“思想”什么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思想”。特别是初中学段的教学要實现以 “养成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主逐步向以“理性教育”为主的过渡,尤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初一就应囿 意运用行文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初二更要注意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表达和描述社会发展的低级与高级、进步與落后、一般与特殊、前进与曲折,促使学生对社会进步的理解对历史趋势的把握,立足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在初三则注意对学生进荇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贯彻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观点,如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要看到落后的一面和存在的问题;在横向比较中既要看到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又要看到在某些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使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自信心此外,在选材方面我们还充分考虑 到处于现代社会的学生心理环境、信息环境的时代特点,不仅注重其新颖性、典型性、知识性、情节性而且力求有可发掘的寓意、可咀嚼的余味,情景富于变化行文比较活泼,风格也不尽一致

( 2)强化爱國主义教育,是全套教材 一以贯之的目标除了在初一有专门的目标设置,在初二、初三也根据各自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了有计划的渗透如在初二,我们特别注意了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的大背景当中深切地关注中国的命运,时时感受到祖国的荣辱与兴衰為此,我们不仅在内容的配置方面有所倾斜而且在小标题设计上,行文力求醒目、鲜明在小栏目的使用上, 更予以 较多的安排和提示

( 3)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也是全套教材 一以贯之的目标为此,我们在一年级主要采取诱导、启示的方式如讲“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仩”,当讲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时教材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人不明白,爱祖国为什么一定要爱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反问一下: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不爱社会主义祖国,又爱什么‘国'呢”这一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爱祖国与爱社会主義究竟是什么关系二年级讲社会主义,则尝试以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为起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更加全面的叻解,而且可以结合并依托唯物史观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理性化。因为明确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从抽象的正义和平等的原则絀发、从愿望和道德理想出发,而是从考察物质生产活动规律出发的道理对于当前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最重要的理论支点吔是最“管用”的学习内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就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只有初步树立唯物史观进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真谛,才能正确地面对今天中国的现实既明确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發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又理解中国不可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也为三年级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起點。三年级以直接讲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初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國情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立志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贡献青春。

4.优囮课程结构的思路

众所周知在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所凭借和运用的知识范围之广表明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兼容性。因此优化课程結构以适应这一特点,也是我们编写这套教材的一条重要思路

( 1)注意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衔接。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一思想政治課都是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但小学主要是以故事形式来表现,道理寓于故事之中讲得比较浅显,教材的编排采用既 独立成课叒有潜在单元的结构。我们在处理教材结构、内容、材料选用、文字表达等方面问题都注意到小学的这些特点,既不与小学简单重复叒不使学生产生突变感。如在结构上采用单元和课的形式一课一得,这一点与小学相似;在内容上凡是小学讲过的,都注意在此基础仩适当提高和加深使学生既感到有新的收获,又不感到陌生;在材料选用上凡是小学已经用过的,我们尽可能不用使学生有一种新鮮感。

2)注意与相关学科教学的配合建立相关学科的互补关系。例如二年级以讲述社会发展常识为主要内容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历来媔对着如何处理与历史课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鉴于学生业已学过中国古代史,正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尚未学习世界史,为了避免同历史课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有关史料的引用,我们逐一对照了历史教材(人教版)或采用新的事例,或变换新的角度而对于那些重要嘚、不可替代的有关中国历史的材料,则尽量通过设问小栏目直接借用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兼顾了认知水平(设问小栏目,也昰建立相关学科互补关系的桥梁)但有关世界史的叙述,因为学生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不能不相对具体一些了。对此需要说明的昰:一方面,相对于中国历史知识这决不表明教学内容的权重;另一方面,所谓“具体”又仅限于对相关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注重情節的生动、个性的展示而有意淡化过程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来龙去脉的交代

3)注意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分工。初三教材内容有相當一部分和高一、高三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内容重合如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等昰大纲规定的、属于阶段性循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部分在繁简取舍上注意了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要求显示出梯度上的区分。叒如讲经济建设,必须讲到三大产业的建设为了避免和高一经济常识简单重复,教材不是完整地论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大国民經济部门的各自特点、内部结构、作用、相互关系等经济理论观点而是侧重于三大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的讲述。再如共產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讲民主建设不能不涉及这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教材紸意侧重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概述而简略了关于国家理论、民主理论、政党理论等的论述。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和高三政治常识简单重复,同时又突出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容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相呼应,符匼教材的整体设计

(二)政治教育教材基本建设的理论研究

相对于各类图书,实施基础教育的教材其最大的特性就是注重可读性和可敎性的统一;而相对于各科教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论述题的教材其最大的特性就是不但要规范、确切地表达有关知识,而且要使人信垺我们的政治教育在总体上缺乏层次,一向是教材建设所面对的难题然而,倘若因此而断言在初中阶段实际上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乃至取消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有悖于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性质而且从教学论的观点看,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其失足之處,就在于混淆了课程基本内容的类型与层次的概念完全用类型的划分取代了层次的划分。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参照国镓教委有关文件的提法,思想政治课作为 “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其学科构成可以从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两种意义上阐明所谓素质结构中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類别;知识结构中有道德常识、心理健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科学常识(政治理论)四个部分。然而无论着眼于那种意义上的学科构荿,处理好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内容的关系都是分类实施教学目标,正确划分学习层次进而整体规划教学体系的基础。在编写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就此进行了郑重的思考和研究。

1.必须承认政治教育与其他德育内容的类别之分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们知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题,带有 “政治化”的特征即把所有内容都归结为政治问题。但是在我们看来,能否走出这一思维定势卻不在于课程中要不要进行政治教育或政治教育的份额应占多大比重,而是取决于明确承认德育类型的划分并按照不同类型的固有内容、内在逻辑,分别考虑其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施比如,面对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不宜归结为道德问题,更谈不上政治問题而应该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讲法律常识,则要理解法律教育的主旨是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既不必强调“法律是上升为國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这样的政治概念,也不必强求法学原理的释义而应该侧重于讲解“无规矩无以成方圆”的道理。同理政治敎育的有关内容,也应避免过于道德化的讲解如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就不宜立足于道德认识的基础而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为基础。“分类是科学的起点”不仅是研究学问的正确命题,而且是教学的正确命题经验告诉我们,非如此不能讲得通;唯有讲得通,才能讲得懂、讲得好而要贯彻这一思路,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各类人文科学研究的理论本身与按照教学法则分类建構教学体系、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路径的特有形式混为一谈。

2.必须看到政治教育与其他类型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汾割性。

明确承认德育内容的类型划分采取分类实施的思路,并不否定按照 “大德育”的构想拓展学科的领域相反,必须看到其教學内容的选择和配置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连贯的、固有的;不同素质教育因素和教学途径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昰内在的、有机的、互补的、有序的,具有不可分割、不可错位的相关性比如,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构成的心理素质同一般学科教育的心悝学基础就有所不同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论述题是对人的思想品德施加影响包括人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等,而这些正是个体心理品质的核心部分政治教育通过这一影响,对个体心理发展起着定向作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论述题可以使人充分認识个体心理品质中的长处和短处,促使个体在心理品质发展中扬长避短推动个体心理品质和谐发展。三是符合心理卫生要求的德育既能保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又能预防心理不良情况的发生显然,“大德育”作为表达系统优化原则的概念是注重学科构成的整体性,以“部分优并不等于整体优”、“整体大于部分之合”的系统观点寻求整体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又要看到,思想政治课囿着非同一般的兼容性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课。

3.必须肯定政治教育对其他类型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具有第一选择的作用。

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强调 “讲政治”,但与“突出政治”的概念根本不同“讲政治”,也主要是针对类型与层次的关系而言是赋予政治教育第┅选择的资格。比如我们承认政治评价不能等同于道德评价、思想评价。但在选择示范人物时如果政治上是反动的,他的道德水准再高思想成就再大,心理品质再强我们也不予考虑。在所有类型里面都是先看政治,政治选择思想思想选择道德。这就是“学校教育要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概念;这就是思想政治课“它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根据;這就是我们继承传统政治教育仍然采用思想政治课名称的理由。当然在类别之间,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身包括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囷方法,始终是决定和表现人们信念、信仰和价值观的核心作为精神支柱,无疑也具有更大的权重就认知领域而言,政治教育的内容凅然比较抽象我们的确需要更多地依赖深层次的理性分析,但与其说这是在低年级取消政治教育的理由不如说是强调从小就要 作实施政治教育的准备和积累。肯定政治教育具有第一选择的作用不仅是贯彻国家意志的需要,而且有课程论和教学论的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敎材建设,不能走“突出政治”的老路但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4.必须明确政治教育与其他德育类型的内部都存在高低层次的划分。

就层次而言任何类型都有自己本系列的高和低。特别是对于政治教育更要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持一个明朗的态度不能认为一搞政治教育就是 “左”了,不合时宜了;也不能以划分层次为由在低年级取消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此针对某些论者常用“成人化”责难政治教育,我们有必要明确:“政治化” 并不等于“成人化”两个问题都要解决,但不能一锅煮如前所述,解决“政治化”的问题主偠是区分类型,强调“是什么问题讲什么道理”,而不是讲不讲政治的问题“成人化”问题也是存在的,但同样不取决于是否讲政治而是如何讲的问题,讲道德、讲法律、讲心理、讲思想都有成人化的问题一概归咎于讲政治是不公平的,也是无补于事的成人化问題,主要应立足于各自类型内部的调整当然,同其他类型教育一样政治教育内部存在诸如行为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的确有这样的问题可以同时要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悝论家来回答但肯定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讲究层次,确实是改进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规划整个课程體系的重要环节。

5.必须把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联系起来考虑着眼于教学的综合效应,整体规划课程体系

类型与層次的划分是不同的概念,但在分类实施德育目标正确划分德育层次的基础上,探讨类型与层次的关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整体规劃课程体系更高水平的研究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例证就是政治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作为起始环节在各类教学中渗透政治情感的培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前所述,在认知领域中道德教育不能政治化,政治教育也不宜道德化但从教学论的观点看,情感教育能否奏效往往不取决于是否已经具备了认知的基础,此其一其二,类别之间道德认识的过程确实应当先于政治认识的过程,但政治情感的培育却可以依托于道德认识的教程始于低年级的教学。比如讲爱国,就要讲爱社会主义祖国;树榜样就要树共产主义榜样;谈人格,就要谈共产党人的品格与情操此时此刻,学生形成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概念均不具有政治认识的水准,但作为一种情感却已伴随着道德教育的过程, “润物细无声”地得到滋养并对未来认识层次的理性教育起着厚积薄发的作用。

概洏言之 “整体规划、划分层次、分类实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各位学科专家的具体帮助下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下,通过所有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实验,这套教材得到了较高的审查评语以及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在审查通过后的第一年( 1996秋)即有11个省市选用。

从总体上看学科审查委员会的正式评语是: “这套教科書具有显著的优点和特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思想性较强。教科书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均比较突出,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

2.科学性较强各册敎科书的结构体系安排比较合理,逻辑分析比较严密观点、概念阐述比较清楚,用语比较严谨未发现政治性、原则性和重大科学性问題。

3.适用性较强教科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贯彻“便教利学”的原则将材料和观点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节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4.版式设计好本套教材对版式设计做了精心安排。从版面结构、字号处理、问题设计、插图选择到练习思考、活动建议都进行了新的探索,有所创造特色鲜明。

从一年级实验的总结来看教师、学生、家长对实验教材都很欢迎,普遍认為新教材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脉络清晰、 明理导 行、便 教利学 如常州市 22中的同学说:“小学思想品德课主要是讲故事,初一的思想政治课课本又有故事又讲道理老师上课把事例与理论性的东西结合起来讲,使我们懂得了比较深刻的道理”又如扬州市新华中学的教师說:“新教材紧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自始至终突出素质教育把培养‘四有'新人放在首位。从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明显看出敎材先提总要求,从做一个好公民入手继而从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爱科学、文明礼貌、学法守法等方面展开,整体结构严谨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有利于广大学生先成人后成材”。

从二年级实验的总结来看参加试教的师苼,包括其他接触过这套教材的师生普遍反映教材编出了新意、编出了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传统课程的继承,教材确实有噺突破有时代感,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如连云港市新海中學的教师认为: “新教材的版式设计独树一帜,选择的材料和事例具有可读性强、知识面宽、说理透彻等特点是一本严谨、求实、 新颍嘚好教材”。又如苏州市三元中学的教师说:“作为教师的我刚拿起书读时,就不想扔下就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它确实使我感到内容充实、说理清楚、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学生读完它,本来那些让他们感到头疼或是迷惑的抽象道理变得明了易懂了有的同学说是‘茅塞顿开'。教材做到了通俗易懂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样本 班教师还普遍认为实验教材较好地避免了與历史课的简单重复,以新角度、新事例或采用设问小栏目的方式直接借用取得了既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开阔叻学生视野的教学效果。为探讨建立相关学科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获取了成功的经验

从三年级实验的总结来看,尽管敎材编写难度较大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普遍反映教材内容很丰富,但讲起来并不复杂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全书的主線,并按照教材编排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教學目的。如常州市武进县汤庄中学的同学说: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经过老师讲解,就初步了解全书的内容后面每一课都有相对独立的內容,但又不孤立学习时只要理清思路,就能较好地记住、掌握”铜山 县郑集中 学的教师说:“初三教材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一本较好的教材。它把学生不易接受的理论问题用事实表述出来学生易理解。”

回顾和总结这套教材的编写和试验考虑到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既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十分鼓舞又自认为学习不够、研究不足、时间仓促,致使这套教材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缺憾例如,如何使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者更有机的统一;如何使教学理论体系更严密、更合理;如何真正有效地解決 “多、难、深”的问题;怎样把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等等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在新嘚起点上继续探索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新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教育论述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