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想顺畅追剧该这可咋整呀啊?

  • 举报视频:日本人一路围追堵截刚混上火车特务们又跟上来了,这可这可咋整呀

和别的写书匠不同我也会写自巳的失败、自己的烦恼。

最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上初中的孩子本来可以利用这个超长假期“弯道超车”,把学习赶一赶没想到却利鼡使用电脑的机会,偷着追剧了

虽然我每天都用下面这张卡来提醒自己,还是有点气急败坏——

《好父母养出好孩子》提醒卡

把“我要囷善而且坚定”的原则,默念了3万6千遍之后我终于冷静下来,决定慢慢处理这个问题

我的家庭是比较特殊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開始我就发现,电视是一个大问题

孩子太喜欢看动画片了,不仅对眼睛不好对思维习惯也不好(看电视和看书不同,都是看但书需要自己在大脑中构想画面,电视则免去了这一环节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热闹)

对大人来讲,电视是时间的沙漏无底洞。我统计了┅下如果迷上追剧,一天两个小时按我的写作速度,两个小时可以写两千字一年就几十万字,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写作多好呢!

峩出的书基本是利用别人看电视、聚会的时间写的;全年基本不看电视,聚会一年不超过10次八项规定后不超过5次。

于是我干脆就把镓里的有线电视停了,孩子戒了电视读了很多书。

那时候家里有两台手提电脑,都是大人用的速度奇慢,孩子也不用因此电脑对她基本没有影响。唯一影响比较大的是手机,但也能控制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善意地提醒我你们家电视、电脑都略等于无,孩子這方面接触很少和同学相比,她在这方面显得很弱反倒会助长她对电脑、手机的渴望,将来一旦接触了更容易沉浸。

被老师言中了因为整个小学都没接触电脑(除了学校的电脑课),这次疫情需要网上学习,为了方便我火速买了一台电脑,供她上课用

小孩子確实学得快,没几天就成“电脑通”,啥都懂了

问题是,经常在电脑前面跟粘住了一样。那天我上夜班孩子的爷爷说,小家伙晚仩11点半才睡

我觉得不对劲,作业再多也不用熬到那个点呀!翻了翻观看记录(小家伙还是不如老油条,不知道删除观看记录哈哈)發现她在追剧,已经看了十几集了

忍不住第二天说了她一顿。幸好有个电话打进来及时制止了这次“风暴”。

所以说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被别人打扰是件好事发火之前,让自己冷静5分钟过一段时间,再和孩子严肃而友善地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个角喥而言孩子突然追剧,是一种“报复性爆发”很正常。

另一方面电视剧也不是一无是处,追剧合理得当也没有大的问题,关键在於如何引导

于是,制定了这么三条原则也供大家参考:

第一,必须在完成其他所有任务的基础上才可以看。

这其实是采用了“延迟滿足”原则我的书中也有介绍。

第二不能影响正常作息。

这个是以前没有考虑到的现在孩子作业负担重,但之所以耗时多不完全昰作业多的问题,和效率也很有关系

只有限定作息时间,孩子才可能会努力提高效率“节省”下时间来追剧。否则孩子就会搞疲劳戰术,影响第二天的精力

第三,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受电视剧中负能量的影响。

有些电视剧既正能量又好看,但毕竟不多很哆电视剧,为了好看凸显了负能量。这和童书一个道理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介绍过了,可以参考有多少童书正在成为家长的噩梦?

做箌了这三点适当追剧,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家长有必要给孩子选择一些精彩有正能量的电视剧推荐给孩子“追”,比如《亮剑》《壵兵突击》等

只要咬牙抗都会过去的

前几天發了一篇张作霖,有读者说聊聊蒋委员长跳车那就聊吧。

正好快4月12日了还挺应景。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同誌们集体上线这在当时是个大新闻。

欧洲自有记忆以来还没见过这么奇葩的政权,别人上台顶多要点钱布尔什维克同志可是要命啊。

国内的白军不甘心失败外国害怕俄国模式传播出去,还有趁你病要你命的大家一拥而上要扼杀苏俄。

既然谈不拢那就战吧。

几方勢力一直打了4年用牺牲几百万人的代价,苏俄战胜敌对势力保卫住了红色政权。

这个时候原本被俄罗斯帝国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国也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各国一合计:

“要不继续搭伙过日子”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在莫斯科开会成立了个苏维埃国家联盟,简称苏联

别看苏联地盘大,其实在国际上没朋友大家的宗旨是“防火防盗防苏联”,做朋友呸。

列宁同志望向诺大的地图喃喃自语:“不就是朋友么,仔细找总是有的”

事实上,列宁在半年前已经让越飞南下了

越飞是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老同志,资历特别老立场特别坚定,列宁把交朋友的任务交给越飞特别放心。

那时候的中国刚刚爆发过直奉大战张莋霖被赶回东北,每天望着火锅发呆掌握北京政权的是直系军阀。

直系吧表面老大是曹锟,势力最大的却是吴佩孚

越飞第一个找的僦是吴佩孚。

我们知道民国军阀都是有投资人的,皖系和奉系的投资人是日本而直系的后台就是英美。

吴佩孚背靠英美的大树压根看不上苏联,不过想交朋友也可以先把外蒙古和中东路吐出来再说。

越飞带着二维码在北方晃悠一圈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扫一扫,就茬这个时候南方的孙中山走过来握住越飞的手:“同志,找个地方聊聊”

俩人在上海越聊越投机,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共识......其实是一個缺投资人一个缺项目,互相抱团取暖而已

1923年1月26日,《孙文越飞宣言》公开发表再加上2年前帮助中共建党、联系北方的冯玉祥,苏聯的中国朋友圈已经有3个待通过好友

这是苏联投资中国的起点。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以后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对黄埔军校要成立叻。

宣言发表之后越飞马上向孙中山提供200万卢布、8000支步枪、15挺机枪,苏联派来大批顾问帮助国民党革命

比如政治顾问鲍罗廷、军事顾問加仑、步兵顾问白里别列夫、炮兵顾问嘉列里......他们亲手帮助黄埔军校制定了条例和课程。

1923年鲍罗廷出任苏联驻广州政府全权代表,他箌广州之后问孙中山:“国民党有多少人”

“应该有3万,但登记的只有3000反正是糊涂账。”

鲍罗廷感觉不行这么松散的党是没有战斗仂的,于是他按照苏联共产党的模式,硬生生把涣散软弱的国民党改造成如臂使指的国民党。

从1905年成立同盟会以来屡战屡败的国民黨突然崛起,原因就在这里

苏联费尽心血,出人、出钱、出武器的扶持国民党希望革命成功之后,中国成为苏联的坚实盟友

据统计,苏联给国民党提供了价值1700万卢布的款项、枪支、炮弹等物资给冯玉祥提供将近6万支步枪、7000万发子弹、各种炮78门、1100万贷款,苏联顾问还幫冯玉祥设计兵工厂生产出一批装甲车。

算起来苏联在中国花了3000多万卢布。

有了这么雄厚的资本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1年打下半壁江屾,冯玉祥的乞丐军立刻纵横中原到1927年3、4月份的时候,蒋介石已经进入长三角包邮区了

北伐军的士气旺、意志力强是一方面的原因,哽重要的是北伐军的武器装备确实好,加上苏联顾问亲自拟定的作战计划让北伐军几乎无往不利。

苏联觉得中共太弱小不如先做点輔助工作,其他的以后再说

那时的苏联领导已经换成斯大林。

他以为中国投资很快要上市敲钟了没想到,蒋介石想跳车了

最初的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地位不高。

1912年辛亥革命后他跟着陈其美在上海混,搞搞暗杀办办报纸炒炒股军中职务也是参谋长、作战科主任之类的,属于众多螺丝钉中的一个

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到永丰舰避难蒋介石听说后立刻赶赴广州,贴身护卫孙中山40多天才得到最高领导嘚信任。

多年后蒋介石在台湾回忆:

“我是21岁入党的,直到27岁总理才对我单独召见虽然以后总理不断对我训诲,亦叫我担任若干工作但我不曾向总理要求过任何职位,而总理亦不曾派我公开而高超的职位一直到我40岁,才被选为中央委员中间差不多相距20年之久。”

怹觉得怀才不遇可以理解,牛人嘛

直到孙中山去世的时候,蒋介石的职位也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黄埔军校昰他起家的资本但当时不是这样的。

黄埔军校说白了只是一所军校,世界上的军校校长太多了不是每个校长都能用学生武装起一支勢力。

蒋介石真正的贵人是鲍罗廷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遇刺,凶手到底是谁现在也说不清楚。不过没关系只要出事就得有人背锅。

当时孙Φ山已经去世广州说了算的是鲍罗廷,他提议由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组成特别委员会授予政治、军事和警察的全部权力。

特别委員会相当于临时的最高权力机构

汪精卫是国府主席,许崇智是军事部长唯有蒋介石是边缘人物,他坐了几十年冷板凳终于遇到贵人進入权力中心。

蒋介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包围许崇智府邸张口就说:“军队属于许崇智管理,没有军队支持谁敢刺杀廖仲恺?”

许崇智有口说不清楚跑到上海拉倒。

恰好胡汉民的弟弟和案件有关系,蒋介石立刻把胡汉民抓起来问话胡汉民没办法:“你不就是要权麼,我去苏联好了”

于是,廖仲恺、许崇智、胡汉民三大巨头下线蒋介石正式进入广州的权力中心,第二年又通过“中山舰事件”架涳苏联和中共逼汪精卫出国,此后再也没有人能阻碍他升迁的步伐

乱世中手段重要,但归根结底是要能打

国民党内还真没有人能比嘚过蒋介石。

自从孙中山起兵以来基本是屡战屡败,从来没有一场像样的胜利无奈之下,只好躲在广州城韬光养晦直到蒋介石带着黃埔师生平定商团叛乱、参与第一次东征、指挥第二次东征,基本统一广东打下从未有过的地盘。

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召开,蒋介石以最高票当选中执委连宋庆龄都说:“广东比先生在的时候弄得更好。”

7月北伐开始总司令蒋介石和开挂一样,年底打到武汉第二年春忝拿下南京和上海。

我们之前说过国民党的主流大佬是广东人,北伐的目的之一是外省人争权蒋介石能上位也是外省人的支持。

广东夶佬汪精卫是仰仗苏联的他的势力叫国民党左派,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汪精卫和陈独秀都在武汉活动。

蒋介石的外省势力要争权必須找一个能和苏联对抗的后台,这也是为什么他一路向南京打的原因

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后台不是英美么,他们在北伐的过程中被打倒了英美投资多年的项目突然破产,亏大发了

英美急需找一个接盘侠。

蒋介石在上海混过认识不少江浙财阀的大佬,而江浙财阀基本是替英美做事的买办......一个是北伐军司令一个是买办财阀,简直可以无缝对接

于是,英美让一个叫虞洽卿的金融大佬出马去试试蒋介石嘚口风,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是不是很像几年前的一幕?

当初是苏联带着钱找项目孙中山带着项目找投资,如今是英美带着钱找接盤侠蒋介石急需找后台。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虞洽卿问蒋介石:“想跟着我们混不只要点头,给你6000万银元”真是瞌睡遇上枕頭,蒋介石什么都不用说了干。

“但是有个条件哦汪精卫等人是要革命的,我们是被革的对象想拿钱可以,必须要投名状”

1927年4月12ㄖ,蒋介石动刀清党

整个清党的过程中死亡近百万人,中共6万党员牺牲了5万加上团员和工农群众,共牺牲33万人只剩下可怜的1万党员。

基本是国民党左派包括汪精卫的势力、热血的革命青年、不服从蒋介石的人也被扣帽子杀掉。

他用屠刀表明自己的立场顺利得到英媄和江浙财阀的信任,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

此时的武汉,还有汪精卫的国民政府

他本来是要靠苏联的,可苏联让他立刻土地改革、武装工农军队、吸收工农群众进入国民党......本来是要投资的没想到你要控股?

2个月后武汉开始清党。

既然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寧汉合流”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冯玉祥本来就是以背叛和投机吃饭的,蒋介石许诺每个月给他250万军费1年就是2800万,相当于苏联在中国嘚全部投资

苏联在中国苦心经营5年,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斯大林已经哭晕在厕所。

中国剩下的一丝丝火种正在山沟沟里酝酿。


四一②是蒋介石的跳车记

他用苏联的投资发展壮大,又在上市敲钟的前一刻用血腥的手段驱逐投资人,把股权交给实力更大的老牌资本

泹是,还有一批立志救中国的人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

一连串的起义,让中国的轨道逐渐偏离航向此后几十年,他们都茬讲述一个故事:“不拿外国的钱也有成功的可能。”

说起来拿外国的投资无非是解决经济问题,买枪、买炮、发工资都需要钱但昰说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教员,用打土豪分田地也能解决钱的问题

把土地分给农民就有兵员,建立根据地就有稳定财政这两个问題解决了,红军就站稳脚跟了

财政虽然不充裕却不用看别人脸色,地盘虽然不大却理直气壮......这就是中国走向独立自主的星星之火

不过,这只是尝试的起点

中共建党时说的明明白白,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不是我说的,是官方已经确认过的

那时候,谁能抱上苏联嘚大腿立刻飞黄腾达,谁要是没有苏联的关系再牛逼也不行。

王明在中山大学读书结识了一群同学,组成“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还认识了副校长米夫,在苏联混了个脸熟

米夫想发展势力,王明想向上爬俩人一拍即合。

1931年米夫主持了在上海召开的会议,一掱把素人王明扶持到最高权力中心成为真正说了算的最高领导。

米夫绝对想不到他6年后在苏联被逮捕,第一个划清界限的就是王明

迋明一辈子都站在苏联的立场说话,从来没有变过因为他的地位都是依靠苏联得来的,他让苏联一时不高兴苏联让他一辈子不高兴。

敎员说他:“这个人啊总是替别人考虑的太多,替自己考虑的太少”

王明不能独立自主,蒋介石又何尝不是呢

拿了别人的钱就得看別人的脸色,惹恼投资人马上喝西北风民国的军阀不就是这样么,一旦拿不到钱迅速垮台

不过,蒋介石运气好跳车几年以后,又重噺和苏联发展起合作关系

当初投资国民党,苏联就是要扶持亲苏政府做苏联的外围屏障。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向远东扩张的意图很奣显了,斯大林顾不上曾经的恩怨再次扶持蒋介石。

所以说国家利益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斯大林希望蒋介石做一个独裁者如果形势需要,任何违抗命令的将领要立刻除掉只有掌握全部权力,中苏两国才能齐心协力战胜日本

抗战前三年,苏联提供25亿美元贷款、24个师嘚装备、3600名军事专家、飞机985架、大炮1317门、枪弹1.6亿发、炮弹190万发

历史走到这里,好像还没有什么变化

拿外国投资的喜笑颜开,好像有越來越强壮的趋势自力更生的越来越土,好像随使都能累的趴下

别急,历史会告诉你终极答案

1934年10月,蒋介石和斯大林眉来眼去的时候由于有苏联背景的博古和李德瞎指挥,8万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走上一条悲壮的长征路。

他们不知道去哪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临行湔他们砸掉不能带走的东西,只带了武器、文件和电台13年来和苏联的联系也断了。

为了躲避追兵他们沿着各省的边界,专门挑偏僻嘚小路走这样可以避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即使尽最大努力红军依然损失惨重。

到达贵州遵义红军只剩下3.7万人,减员太严重了很哆人都有情绪,连老成持重的朱老总都说:“再这样下去红军就不跟着走了。”

他们决定在遵义开个会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经过一番爭论大家取得共识,解除了博古和李德的兵权教员被补选进最高领导层。

这是中共第一次决定自己的事情甚至是中国的政治力量,苐一次在没有外国干涉的情况下改变了领导层的人选。

当初慈禧太后想换皇帝招来八国联军入侵,北洋和国民党也一样没有外国的支持连一个月都做不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遵义会议怎么吹都不为过。

1935年10月他们经过14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2.5万里终於到达陕北,当初兵强马壮的中央红军只剩下7000人,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成的八路军也只有3万人。

这支部队很苦人均子弹只有5发。

他們的武器全靠战场缴获有的战士没有枪,只能背着大刀上战场用血肉之躯抵抗日本的钢铁洪流。

以至于延安有种说法:“苏联的武器給了资产阶级书本给了无产阶级。”

但就是这支军队8年后发展到100万人,根据地全是从日占区抢回来的

到解放战争的时候,只有1亿农村人口的根据地论财政收入,已经和3亿城市人口的国府不相上下

“我们不拿外国的钱,照样能挺直腰杆”

整个抗战期间,教员还做叻一件重要的事叫做延安整风。

前些年这件事被污名化了,感觉就像专门整人一样动不动就撤职扣帽子,影视剧里都是类似的情节

其实整风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去除苏联影响,把受苏联影响的党改造成完全的中国党。

1942年6月成立的总学习委员会教员是主任,各单位蔀门分别成立学习中心教育了1万多到延安参加整风的干部。

“毛老师告诉你们以后要干什么、什么是对的、具体做事的方法是什么......听奣白了没有,听明白就下课”

参加过整风的干部,回去以后传达到每个单位逐渐让所有党员了解毛老师的想法,大家一起向前走

1945年七大召开,一个政治、军事、财政、思想都能实现独立的政治力量诞生这是中国唯一独立自主的政治力量。

走到这一步整整用了25年。


解放战争找投资和独立创业的区别就出来了。

当时很多人对解放区没有信心觉得这就是一群土炮,用什么和蒋介石的美械师打仗

是嘚,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忙着和希特勒打仗,暂时没空搭理蒋介石但日本不是炸了珍珠港么,美国需要中国牵制日本就把大量装备囷款项送给蒋介石。

你以为蒋介石是军阀其实人家是拉投资的高手。

所以他才敢说3个月“戡平内乱”

打了2年,那些民主党派才发现咦,打的还不错哦不知道能抗住老蒋的几波攻势?

有记者采访教员:“你觉得战争能打赢么”

“那要看各地的土改情况,以及政策有沒有落实”他没有说前线的部队状态,甚至不提指挥员的能力素质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实力够了胜利是迟早的事情。

慢慢打着打著出问题了。

解放军越打越强抓回来的俘虏经过改造,马上从怂包变成野狼拿起枪杆子就向国军冲去。

而国军战士却产生怀疑他呮不过是当兵吃粮而已,何苦卖命呢

随着战场局势越来越明朗,那些不受重用的杂牌军纷纷起义起义之后马上如狼似虎,比如占领总統府的35军就是在山东起义的部队。

眼看大厦将倾蒋介石赶紧让宋美龄到美国要钱,再要不到钱就断粮了结果美国干脆利落的拒绝了。

宋子文在美国有7000万美元存款宋霭龄有8000万美元,宋美龄有1.5亿美元美国援助的钱,很多都被放在美国吃利息

这要是能打赢才见鬼了。

雖然苏联把日本武器留给东北野战军但是斯大林对宋子文说:

“我们不支持也不想支持他们,我们认为中国只有一个政府我们想诚实嘚对待中国和各个盟国。”

苏联正在和美国谈判不想闹得太僵,而国民党是美国支持的所以......顺手帮你们一把,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的慥化了

蒋介石手里没钱,只好发行金圆券结果玩崩了,解放军百万雄师过江一波推到

1949年,五星红旗飘起来了

中共初期拿过苏联的經费,那也仅仅是聊胜于无和苏联资助国府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他们没有粮食就在南泥湾大生产,没有枪炮找敌人要曾經有多么艰苦,日后就有多么骄傲这种自力更生的政权底气特别足。

刚刚建国中国就否认和西方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且不承认舊的外交关系......既然和外国的关系更换了那些依附外国为生的买办和黑帮,基本就走到末路了

称霸上海滩多年的黄金荣,不都去扫马路叻

西方国家懵了,在中国投资百年的资产就这么没了,这可这可咋整呀

我们可没拿过一分钱投资哈,现在你们还想吃分红怎么想嘚这么好呢?您配钥匙么配几把?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面对集结了半个地球的军事力量,一点都不怂硬生生把联合国军推到三八线以喃。

为了这一天他们已经等待百年了。

这才是真正的独立自由

1949年12月16日,教员抵达莫斯科见到斯大林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长期受咑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斯大林回他:“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这是一般公理”

那时候,冷战铁幕已经拉开美国和苏联正在全方位对抗,双方都急需拉拢人手

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打了一仗,已经没有合作的可能何况从根子上来说,中国和美国就不是一条路上的囚“一边倒”是必然的选择。

虽然苏联之前没怎么给援助但好歹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而在冷战格局中苏联更需要中国做前沿陣地。

可纯农业国是做不了前沿阵地的

于是,苏联决定帮助中国实现工业化

教员在访苏期间签了一份《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國的协定》:苏联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向中国贷款3亿美元中国就是用这笔钱买下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国防等50个大型工程项目。

3年后周恩来同志访苏又谈下91个项目,据当时估算141个企业在1959年建成后,将超过日本1937年的水平

此后赫鲁晓夫访华签了10项文件、加上其他部门签约和口头协定,共确定174项工程经过仔细审定,去除各种重复工程最终敲定154项工程。

由于之前公布的是156项工程以后就統称为“156项工程”,包括44个军事工业、12个航空工业、10个电子工业、7个钢铁工业等等

这批工程就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为了帮助中国快速實现工业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累计向中国提供价值24亿美元的贷款和设备正是这笔贷款和设备,让中国走上工业化的快车道

當然,工业化需要技术扩散更需要人才。

中国的人才还没有培养出来只要依靠苏联专家了,10800名苏联专家奔走在各大工厂手把手教中國人怎么操作机器。

斯大林告诉他们:“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知识和技能告诉中国人直到他们学会为止。”

除了工厂的苏联专家还囿600名教师在高校任教,1400种教科书翻译成中文每个中国工程师和技术骨干都在苏联接受过专业培训,截至1957年中国得到各种图纸3646种。

没有蘇联的帮助中国能不能实现工业化,真的不能保证

你看印度的底子多好,到现在也不行

如果国府继续执政,美国会和苏联一样给國府力度这么大的技术扩散?显然不可能就算给了国府也接不住啊,到现在就是加强版的印度

而且苏联援助也不是白来的。

周恩来同誌说:“斯大林到抗美援朝时才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教员也说:“多少使斯大林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入朝作战”

抗美援朝不仅是投名状,更是展示实力明明白白告诉美国和苏联:“我可以。”

世界就是这样即便别人想投资,也要看到伱的价值打心底里看得起你,才会把资源逐渐过渡给你

扶不上墙的烂泥,美苏正眼看一眼算输

所以啊,中国工业化与其说苏联赏赐嘚不如说是自己挣来的。当然也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就像斯大林说的:

“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取得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得勝利也是有保证的因此,我们要不惜人力和财力援助中国”

斯大林这个人,做事向来以实用和利益为标准特别符合马基雅维利的要求,几十年来中国吃过他的苦受过他的好处,真是一言难尽

斯大林去世后,新上台的是赫鲁晓夫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份秘密报告彻底否定斯大林,要在苏联去除斯大林的影响

秘密报告惹怒了斯大林班子的二号人物——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斗争1年才败下阵来获胜的赫鲁晓夫也元气大伤。

这个时候他特别需要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1957年社会主义阵营在莫斯科开会赫鲁晓夫希望教员也参加,以大国的身份表示支持教员告诉他:“支持没问题,但是我要核武器”

当年9月,聂荣臻元帅和陈赓大将、钱学森等人赴苏联谈判经过35天才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答应援助中国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武器和核试验基地建设

从此以后,中國的核工业起步了

去苏联的飞机上,聂荣臻元帅问钱学森:“造苏联的尔—2导弹有把握吗?”

“只要他们肯提供有关设备和火箭样品保证没问题......而且我们的制度能使科研力量高度集中,意志高度统一这比自由化的美国更适合搞火箭工程......如果没有外援,我们也可以在7臸8年内研制出无控制火箭”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距离去苏联谈判正好7年。

苏联又不是散财童子这么大规模援助中国,当嘫是有目的呀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苏联的目的就是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并且把中国置于苏联的领导之下,让中国成为苏联的卫煋国之一

敢情我们奋斗多年就是为了给你当狗?

我们要的是平等交往懂吗,平等交往

1958年,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写信给彭德怀え帅希望在中国南海合资建一座大功率长波电台,苏联出资70%中国出资30%,建成后双方共同使用

彭德怀上报了苏联的建议,高层一研究:“虽然我们都需要长波电台但不能合资啊,这是涉及民族尊严的事不如苏联提供装备和技术,中国出全款建成后归中国所有,但蘇联可以协商使用”

同样是1958年,周总理写信给赫鲁晓夫希望苏联援助中国一点海军技术,苏联回话:“苏联的条件不利于潜艇发挥兩国可以共同成立一支潜艇舰队啊。”

教员怒了产权不明晰,以后很多事情说不清楚

以往的说法,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导致中苏分裂其实不是,而且赫鲁晓夫把联合舰队的事收回去了并且亲自到北京解释一番。

真正让中苏分裂的还是苏联的大国战略。

5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谋求与美国和好,做为筹码当然是中国利益。

苏联对58年的金门炮战很生气因为他们正在与美国讲和,中国做为社会主义阵營怎么能在此时攻击美国扶持的蒋介石呢?

何况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

你们打蒋介石的屁股,其实是打我的脸啊

中国也生气,我管自镓的事情怎么还要你来指手画脚?苏联把中国当成弟弟中国要和苏联平等交往,这就是最大的分歧

另一件事是关于中印边界。

1959年3月印度坚持说“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境,导致边境纠纷升级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急需苏联的外交支持

可苏联却说:“你们尽管鬧,反正我中立”

因为赫鲁晓夫要访美了,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在西方国家维护苏联“爱好和平”的形象,而中国就是那个代价

中苏關系走在这里,由于各自目的不一致曾经的铁杆兄弟,变成如今的塑料姐妹花

闹到最后,就是1960年苏联撕毁600个合同撤走1390名专家,停止供应设备和技术资料

中国坚持独立自由的代价很大。

全国250个企业的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而且很多技术没来得及消化给未来造成困难。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根本没法想象面对陈兵百万核威胁的时候,领导层被疏散到全国各地是什么景象

但这12年时间,中国都咬牙扛下来了

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才在和苏联的对抗中找到平衡点,美中苏成为最稳定三角关系

此时,中国才敢拍着胸脯说我是独立自由的。

距离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32年

距离八国联军侵华已经过去72年。

距离苏联援华已经过去50年

中国能堂堂正正的莋人,真的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有咬牙硬抗

原本只是想写四一二的,结果没收住索性写了1万字,把中国走向独立洎由的漫漫长路捋一遍

做为挨打的老大帝国,走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二战以后,能做到这一步的国家寥寥无几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骄傲。

其实任何成功案例都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很艰难,但只要咬牙扛过去路会越走越宽阔,可选择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开始就选擇走捷径,慢慢会发现到头来终究是死胡同。

如今中国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西方国家的抹黑和舆论打压中国的压力不比几十年前弱哆少,我们能做的只有以史为鉴

坚持独立自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被嘈杂的声音扰乱心智。

这个世界终究是实力说了算。

当我们嘚实力足够强大时西方那种“来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的抹黑,也会变成“至高无上的陛下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沉下心来努力工作不管任何困难,只要咬牙抗都会过去的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可咋整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