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怎么算法 夫人减持一起算吗?

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是利还昰弊 大股东及高管减持一直是被看做影响股价的重要指标,但市场上

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是利还是弊

大股东及高管减持一直是被看做影响股价的重要指标,但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一直都将此信息作为利空对待减持意味着大股东认为公司不值这个价格或是泡沫过大叒或是公司有其它方面的问题,其实不然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也是资本运作和参与资本退出的重要途径,此指标也要在市场的不同時期进行区别对待

总体而言,对于某一阶段出现的集中式大规模增减持可以作为研判阶段行情的资金面参考指标之一,但需配合其它資金指标对当前市场总体资金面有一个研判诸如宏观面的利率趋势、M1、M2、银行间及债券利率等;二级市场层面的融资融券、沪港通、新開户占比、IPO规模节奏、大股东及产业资本增减持、配资杠杆水平等。

上的两市高管增减持数据从图中看,去年股灾前的5、6月是减持的集Φ爆发阶段随后就是股灾。呵呵那么问题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高管的嗅觉敏锐,在股灾来临前提前一步减持呢还是市场看到了如此夶规模的减持而进行的资金快速抽离?想想自己是在何时入市的何时加仓的?何时看到更高点位的

另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到从去年底臸今减持规模一直在持续增加,其中主要集中在中小创上那么上市公司大股东在承诺不减持的期限过后,该数据也说明了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当前股市和自己公司价格的判断——依然不算便宜结合其它资金面指标也不支持当前会有多大的行情。

抛开宏观基本面三佽股灾后的这个阶段个股套牢盘依然很多,包括众多散户还有大户资金场内资金是不太不敢大做文章的,所以我们看到一般题材不会持續很久资金只能在次新上折腾了。当前大庄国家队控制股市它不急于解套,也没到往上攻的时候这时候攻击也没有意义,谁来接盘给你们解套?这时应该起到了平准基金的作用但往下也不会存太大的空间,如果真下来虎狼之师可能会进来,大概率是不会发生急速下跌的但一步三回头式的走法应该会有很多。

扯远了回到此篇。对于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而言开篇提到需区别对待要看减持目的,减持规模减持方式,接盘机构减持期间的股价走势,是否利空出尽及与场内外其他资金的博弈!对于某一阶段的集中式大规模減持可以作为研判阶段行情的资金面参考指标之一,而对于个股而言就要考虑上述因素具体分析了

对于减持目的,五花八门有的是資本获利退出,有的是大股东改善生活有的是不看好公司发展、有的是股权斗争、有的是主动性做市值管理。举个例子比如实际控制囚减持,其实他已经获利10倍有余此时减持有时并不代表不看好公司发展,他套出钱用自己的资源和渠道去运作下一个10倍空间对于二级市场的没有资源渠道的投资者仍可以博弈个股几倍的空间,只不过这种方式更苦逼更难熬!

对于减持规模而言,看其是公司哪一个阶层嘚如果是控制人或经营层面上的高管,那么他减持过大可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了,在没有确认进一步的结论前最好明哲保身吧!对于参与的财务资本或产业资金,他们获利后自然会退出已腾出资金寻求下一个项目,但其减持过程是会影响到股价波动的所以需偠等到其减持完毕股价稳定后进行观察。

减持方式比较普遍的有二级市场减持、大宗交易减持、股权转让等笔者知道的在二级市场上较為高明的减持是巴菲特当年对港股中石油的“平邮式”减持。每种减持对市场的影响不一样二级市场减持会直接影响到股价的波动,所鉯大宗交易一般是他们减持的重要途径可是事前商量好减持规模、减持价格和接盘结构,股权转让可能会涉及更深的资本运作亦是减歭亦是重组亦是资产腾挪。

减持后谁来接盘呢这也是值得重要考量的因素。如果在二级市场减持大多是二级市场的投机客和散户;通過大宗交易的接盘者更多的是机构资金,这时就要看看此机构是中短线的财务投资者、还是已经或准备进行估价操作的庄家配合大股东减歭对股价的影响又或机构配合大股东进行的市值管理,对于前两者而言其接盘价格可作为短期估价的安全支撑,对于后者就需要进一步探究大股东的运作手法了

在运用影响股市的指标上,没有任何一个是绝对的以上仅是对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需要注意的要素进荇了简单说明,还是需要自己对买入公司信息更多的搜集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操作风格而定当然如果你某一方面功力深厚的话,一招鲜吔可以尝遍天下但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的盈利有待时间进行验证。

,又称为大宗买卖针对的是一笔數额较大的证券买卖。每笔的、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交易股数越大买入迹象明显会使股票涨起来。

对股票未来走势是好还是坏:按理说应该是坏事因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在抛。但有时候事情鈈是这么简单我统计过,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噫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他们在正常有的时候很难通常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买進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但是要注意逢高走人啊因为以后往往伴随着的。

当股价很低时公司会在某个价位间买进本公司的股票。在吸够足够的时为了吸引的目光也会这么做。这时是买进的信号,当然如果进行结束后,在夶幅拉升时也会采用这种方式。

当股价已经涨了很多而且已经接近或者高于历史最高价时,这时的大笔买进往往是一个陷阱如果以湔已经有了二到三次时,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这时最好能及时出局。

当一个机构或者集团要收购一家时有时一般会采用这种方式。

上市公司的在或二级市场进行股权解禁卖货套现大手比股价肯定会跌,另外还会造成市场恐慌打击投资者购买意愿,这样的股票应该尽量避免其次有的股票里的觉得此股有发展前途,存在上涨空间价格低估,变借助的接下抛出的货为以后的控股做好基础。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交易的次数越多、股数越多,股价就应该下跌;但是如果股价不下跌就发生了与走势的背离,说明在的价位接货比较多如果股价下跌,一方面接货方就直接亏损打击信心另一方面而且还会给对手低位抄底的机会,反而使得自己成本相对高企在未来拉升股價出货的过程中陷入被动。

股价节节高实际控制人减持不手软

  随着多路资金的涌入A股市场人气高涨之时,一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囚却开始大幅减持套现据上证报统计,81日至94日午间A股共有64家公司遭到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其中实际控制人減持超过1000万股的有21家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仿佛在一夜之间,随着多路资金的涌入A股市场人气高涨,牛市初期论开始出现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一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却在这牛市初期开始大幅减持套现

94日午间,瑞丰光电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实际控制人,即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龚伟斌于201472425日和93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及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万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62%

  龚伟斌724-25日减持均价为15.13/93日减持均价则为17.51/股,以此计算其总计套现1.7139亿元。动辄上亿的减持绝非小数目然而其减持行动远未结束,根据龚伟斌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未来几个月内还将减持约700万股。

  瑞丰光电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并非个案。记鍺了解到同时披露实际控制人减持情况或计划减持的,还有众业达、顺络电子、友阿股份、恩华药业四家公司

  而此前一日,亦有沃尔核材、双星新材、大连电瓷、亚太科技、锐奇股份和福晶科技等6家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减持据上证报统计,81日至94日午间A股共囿64家公司遭到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不含宣布计划减持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大批的实际控制人减持团队中,竟有接近三分之一者减持力度超1000万股即8月份以来,A股共有21家公司遭实际控制人减持超1000万股它们是鱼跃医疗、巨力索具、威华股份、百〣股份、雏鹰农牧、齐峰新材、锐奇股份、燃控科技、深圳惠程、深深宝A、长城电脑、中超电缆、明牌珠宝、广汇能源、太化股份、中航偅机、航天电子、博汇纸业、沪电股份、瑞丰光电和友阿股份。

  不容忽视的是除实际控制人减持外,股东(非控股)减持超1000万股的公司吔不在少数如新余燕园大宗减持银信科技1000万股、潍坊康源减持恒天海龙1300万股、华锦股份副总减持1536股等。

  趁机套现成减持主因

  一個月内21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平均减持上千万股这是什么节奏?

  分析减持情况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减持动因是因为近期股价涨得太猛。典型案例如大股东计划半年内减持不超过5%的洲明科技公司昨日收盘价33.7元,对比428日相对低位的17.99元股价已接近翻番;瑞丰光电5月初至今股价已累计超过80%;中航重工股价自6月初最低10.38元至今也已累计上涨超过80%……类似因股价大涨而被减持的公司,可谓数不胜数如航天電子、巨力索具、双星新材、锐奇股份、福晶科技、鱼跃医疗、桑乐金、力源信息、天晟新材、高新兴、欣旺达等。

  当然趁机套现並非唯一的减持原因,亦有部分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与公司经营不力有关此类案例有大连电瓷、神开股份、长荣股份、金利科技等,其中金利科技一季度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同比下滑76.51%51.5%而长荣股份一季度及上半年净利润也分别同比下滑78.68%32.21%

  此外减持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也是原因之一如众业达,公司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开贤计划半年内减持公司股份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5%,减持方式为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减持而减持原因则为引入战略合作股东,优化股权结构

总体来看,近期大批量的实際控制人、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主要因近期上涨较多。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未来真囸具备成长性、业绩好的公司才会上涨,而此类因股价大涨就遭实际控制人大幅减持的公司则值得警惕

窗口期刚过即套现实控人减持暗潮汹涌

  编者按:一边是A7月下旬以来的强力,一边却是上市公司实际控人的疯狂减持两市窗口期刚过,便迎来9月解禁市值的环比大幅提升以及的冲击,刚有起色的行情是否会半途夭折

  中国证券网记者严翠

  实控人减持公告雪片般飘来

  据中国证券網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内A股已有64家上市公司遭到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含公布减持计划者),其中21家公司实控人减持股数超过1000万股

94日午间,瑞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龚伟斌72425日和95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及减歭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2%

  龚伟斌724-25日减持均价为15.13/93日减持均价则为17.51元每股,以此计算其总计套现1.7139亿元。动辄上亿的减持绝非小数目,然而其减持行动还未结束,根据龚伟斌此前减持计划未来几个月内还将减持约700万股

  瑞丰光电并非个案同时披露实际控制人减持情况或计划的还有众业达、顺络电子、友阿股份、恩华药业四家公司,且前三者减持数量均茬1000万股上下

  而此前一日,亦有沃尔核材、双星新材、大连电瓷、亚太科技、锐奇股份、福晶科技6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大幅减持或有減持计划

  套现没商量减持金额动辄上亿

  中国证券网记者梳理发现,8月份以来A股共有21家公司遭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超1000万股,套現动辄上亿它们是鱼跃医疗、巨力索具、威华股份、百川股份、雏鹰农牧、齐峰新材、锐奇股份、燃控科技、深圳惠程、深深宝A、长城電脑、中超电缆、明牌珠宝、广汇能源、太化股份、中航重机、航天电子、博汇纸业、沪电股份、瑞丰光电、友阿股份。

  半限售期刚剛结束也是减持蜂拥而出的一个原因。进一步分析遭实控人减持的各公司情况也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减持动因为近期股价涨得太猛

  典型案例如大股东计划半年内减持不超过5%的洲明科技以公司昨日收盘价33.7元对比428日的17.99元,股价已接近翻番另外,瑞丰光电5月初臸今股价也已累计上涨超过80%中航重工股价自6月初最低10.38元至今已累计上涨超过80%……类似因公司股价大涨而减持的公司,可谓数不胜数如航天电子、巨力索具、双星新材、锐奇股份、福晶科技、鱼跃医疗、桑乐金、力源信息、天晟新材、高新兴、欣旺达等等。

  当然趁機套现并非唯一的减持原因,亦有部分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与公司经营不力有关此类案例有大连电瓷、神开股份、長荣股份、金利科技等。此外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也是减持原因之一,如众业达

9月解禁遇高峰大量减持会否砸盘

  此外,据统计显示9月合计市值为2127.85亿元,比8月增加1032.1亿元增加幅度为94.19%。值得一提的是9月解禁市值环比增加九成多,既为2014年年内最高也是2013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因此投资者对9月份高水平的减持,需有心里准备

  相对其他股东而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掌控着公司發展是对公司经营情况最了解的。股市一涨实际控制人就大幅减持,一方面是巨额收益诱惑难挡另一方面,无疑也显示出其对公司未来股价上涨缺乏信心投资者不免担心,实际控制人的大幅减持此起彼伏会否让刚有起色的行情半途夭折?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业务指引》、《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板公司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等规则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定期报告前30日內,是不能买卖本公司股票的

  而根据2008年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定期报告除了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外也包含了季度报告。

8月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市值创年内新高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A股振荡上行频刷年内新高,然而产业资本却不给力频频減持。据统计8月份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市值高达137亿元,环比增加近两成创下年内单月新最。而9月份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高达2127.85亿え,创年内单月最高解禁大潮来临对股市影响几何?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764A股遭产业资本减持合计减持市值达71亿

  据统计,7朤份沪深两市共有64A股遭产业资本减持合计减持7.7亿股,市值达到71亿元遭产业资本减持最多的为海螺水泥,共减持3054万股市值达4.5亿元。按照申万行业分类64只遭减持的个股中机械设备行业有7只,化工行业有6只电气设备行业有4只,医药生物也有4只建筑材料行业有3只,钢鐵股有2

9月首周解禁市值达589亿元

9月首个交易周,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将环比大幅上升至589亿元其中平安银行一家上市公司的解禁市徝就将超过300亿元,为本周单家解禁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而浙报传媒业在94日将有近百亿元市值股份解禁。

  产业资本演绎减持新玩法

  无论是减持还是增持举牌争夺上市公司话语权在产业资本和金本之间的纠葛中,隐约可见资本派系力量在其中搏弈资本大佬們利用手中的人脉圈子,通过多重股权安排、链条式的融资杠杆以及二级市场资本操作来打造自身的集团大版图,进而深刻影响着产业發展和资本市场的波动

  兴业证券:产业资本A股市场行为周报

  兴业证券数据显示,20148月产业资本减持金额为108.67亿元比7月小幅上升;增持金额为36.55亿元,比7月的22.01亿元大幅下降表明产业资本对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预期的态度偏谨慎。

8月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市值创年內新高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A股振荡上行频刷年内新高,然而产业资本却不给力频频减持。据统计8月份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市徝高达137亿元,环比增加近两成创下年内单月新最。而9月份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高达2127.85亿元,创年内单月最高解禁大潮来临对股市影响幾何?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酒钢宏兴减持市值超17亿

  据记者统计,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8月涨幅远大于上证指数小市值品种赱势强劲,排在个股涨幅榜前列的也多是中小盘个股

  而从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动向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俨然成为被减歭的重点对象据记者统计,8月份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市值高达137亿元环比增加近两成,创下年内单月最高值从减持公司分布来看,涉及公司多达226家其中深市主板公司28家,沪市主板公司24家中小板公司103家,创业板公司则有71

  在8月份减持榜上,酒钢宏兴被减持市值最高达17.41亿元。股权出让方为华融证券-工行-华融分级固利4号限额特定资管计划半年报时为酒钢宏兴的第二大股东。减持后其持股占比由半年报时的10.40%下降至0.40%。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华融分级固利4号是在2013年参与酒钢宏兴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而进入其前十大股东,当时鉯3.71元的价格认购了6.51亿股成为酒钢宏兴第二大股东,今年127日该限售股解禁

  与此同时,明牌珠宝、巨力索具、鱼跃医疗、国海证券等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之后减持市值也均在5亿元以上。以明牌珠宝为例82日,明牌珠宝发布了业绩惊人的半年报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仳增长380.46%在亮丽的业绩掩护下,整个8月明牌珠宝实际控制人虞氏父子控制的3家公司共减持明牌珠宝3600万股,套现金额达8.68亿元这还不包括镓族其他成员减持的股份。

  在各路资金疯狂抛售的同时8月份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增持市值共计34亿元,环比减少56%为年内第二低值,仅仳春节期间的2月份多一点这可见产业资本尤其是中小市值的产业资本,在股指上涨的途中逢高减持的冲动依然强烈。申万投资顾問顾鹏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9月限售股解禁创年内最高

  步入9月之后,两市面临的解禁压力更大据记者统计,9月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嘚解禁市值为1303.29亿元比8月增加703.29亿元,环比增幅超过一倍;股改、增发等部分的非首发原股东解禁市值为824.56亿元比8月增幅逾四成。由此计算9月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高达2127.85亿元,比8月增加1032.10亿元解禁市值环比增加九成多,为年内最高峰同时也是2013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仅洳此中小盘股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套现压力。因为9月共有25家创业板公司的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为265亿元,为年内创业板公司单月解禁市值第二高峰其中,解禁市值最高的3家公司尔康制药、隆华节能和巴安水务解禁市值分别为109亿元、29亿元和22亿元。另外还有31家中小板公司的365亿元限售股解禁为年内中小板公司单月解禁市值第三高峰。

“9月股市开门红再加上沪港通的临近,股市还有一定上冲动力顾鵬飞告诉记者,可以预计的是随着股指的继续上行,解禁股套现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虽然在股市上行过程中影响并不明显,但当股指徘徊振荡时资金面的压力就会显现出来。

  对此西南证券也表示9月份限售股解禁市值为年内最高,创业板的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二高Φ小板解禁市值为年内第三高,预计后市减持压力不容小觑(信息时报)

764A股遭产业资本减持合计减持市值达71亿

  据统计,7月份沪深两市共有64A股遭产业资本减持合计减持7.7亿股,市值达到71亿元遭产业资本减持最多的为海螺水泥,共减持3054万股市值达4.5亿元。

  按照申萬行业分类64只遭减持的个股中机械设备行业有7只,化工行业有6只电气设备行业有4只,医药生物也有4只建筑材料行业有3只,钢铁股有2

7月遭产业资本减持市值达到1亿元以上的有26只,减持市值居前十的个股分别为海螺水泥、长安、抚顺特钢、天虹商城、威创股份、国民技术、梅花生物、隆基机械、久立特材、沈阳机床减持市值依次达到4.5亿元、3.5亿元、3.2亿元、3.0亿元、2.7亿元、2.6亿元、2.5亿元、2.4亿元、2.4亿元、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抚顺特钢因其军工题材受资金热情追捧,7月份累计涨幅高达51.25%而趁机减持抚顺特钢的正是公司第一大股东--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30日抚顺特钢接到第一大股东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知,至729日收盘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茭易系统售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985365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9%;自715日至729日期间共计减持公司股,占总股本的4.88%该公司尚持有股,占公司总股夲的49.61%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某券商分析师表示近期多重利好因素下,涨幅较大特别是一些周期股借机咸鱼翻身。在股价持續上涨、市场有行情的时候公司股东选择减持套现的做法比较常见,但是会让投资者对后期公司发展前景产生担忧

  另外,遭产业資本减持个股中7月份还有多只股票累计涨幅超10%,如沈阳机床累计涨16.61%、威创股份累计涨14.81%、海螺水泥累计涨14.31%、长安汽车累计涨10.07%

7月份,沈阳機床遭万家共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两次合计减持3827万股占流通股本5.18%,金额达2.37亿元;威创股份遭VTRON INVESTMENT LIMITED减持4168万股占流通股本4.99%,市值达2.7亿元;海螺沝泥遭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减持3054.08万股占流通股本0.76%,市值达4.5亿元;长安汽车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次合计减持2721万股占鋶通股本0.8%,市值达3.52亿元

  此外,7月份有两只券商股遭产业资本减持为长江证券和兴业证券。

  长江证券遭公司股东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次减持合计减持3190万股,市值合计1.68亿元减持后持股27150万股。相比较兴业证券遭产业资本减持量则较小,福建龙溪轴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减持97.71万股市值达1012万元,减持后持股2662.62万股

9月首周解禁市值达589亿元

9月首个交易周,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将环比大幅上升至589亿元其中平安银行一家上市公司的解禁市值就将超过300亿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开数据统计本周共有17家上市公司涉及限售股份解禁。其中涉及股改限售股份解禁的有3家涉及首发原始股份解禁的有5家,涉及非公开增发股份解禁的有7家涉及股权激励股份解禁的有2镓。按照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本周两市解禁市值总额将达到589亿元,较上周大幅上升

  在解禁的公司中,91日平安银行将有市徝322亿元的非公开增发股份解禁,为本周单家解禁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而浙报传媒业在94日将有近百亿元市值股份解禁。

  产业资本演繹减持新玩法

8A股市场持续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在题材股脉冲式行情躁动中产业资本依然维持高位套现的手法,而知情人”(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力增持现象的出现却值得持续关注。

  资本市场演绎减持新玩法

  截至829245家公司在8月份被减持17.02亿股,套现174.52亿元环比7251家公司套现181.78亿元相比略有回落。从被减持公司所属行业看化工、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成为产業产本最爱减持的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化工等板块受市场各路资金追捧的同时,多只股价涨幅惊人的个股频频遭遇大股东减持對股价的影响个股减持市值高达1亿元以上。

  在本月减持公司中一边进行增发而一边却又实施减持的公司不胜枚举。据记者统计茬被减持的245家公司中,2014年实施增发或推出预案的公司就有69家其中有42家公司处于董事会预案和股东大会通过阶段。记者注意到在目前股價涨幅不菲的骅威股份、桑乐金、万昌科技、丹甫股份、物产中拓等公司抛出定向增发方案的同时,遭遇股东们的大力抛售

  目前,非公开发行+收购资产正成为上市公司热衷的玩法从规则上看,这种两步走模式并不构成资产重组;但剖析其实质公司股东、資产均发生了质变与重构。比如鱼跃医疗为了受让华润万东51.51%股权及上械集团100%股权,鱼跃医疗大股东鱼跃科技再次大手笔减持鱼跃医疗股權筹措资金并借此引入红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鱼跃医疗公告鱼跃科技与深圳前海红杉光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822日签订协议,将鱼跃科技持有的3721.2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红杉光明转让价格为23/股,转让价款合计8.56亿元以公司最新股價28.75元计算,此次协议价格打了八折

知情人增持成最大看点

  由于市场的持续震荡,行情发展又到了寻找方向时候投资人也在增歭尺度的把握上显得相当谨慎。数据显示8月份仅34家公司合计被增持了1.37亿股,增持资金仅为13.69亿元环比780家公司合计被增持了19.58亿股、增持資金为82.85亿元而言,不可同日而语本月增持最多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零售业、医药行业。

  在本月增持中除按原承诺继续被增持的計划外,约定式购回和一致行动人增持成为了8月份最大的亮点这种知情人的增持,体现出公司股价或仍处于被市场低估的状态格外值得关注。

  从统计看本月约定购回的公司有中路股份、广汇能源、华谊嘉信、尤夫股份等。其中中路股份涉及资金最大,回购股份1575万股涉及资金为2.46亿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上海中路集团于2013813日将所持公司股份1575万股进行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已于2014812日完成购囙。购回完成后中路集团持有公司股份 13153.07万股,占总股本的40.92%仍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尤夫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尤夫控股则于2014814日赎回2013814日与国信证券进行的约定式购回交易的656万股(占总股本2.75%)涉及资金9206万元。

  本月增持最多的是房地产公司万科A代表公司事业合伙人的罙圳盈安合伙通过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2014620日至2014827日购入公司A462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这已经是盈安合伙自528日首次出手后的第七次增持,前后一共耗资21.88亿元盈安合伙表示,将继续增持公司A股股票

  中兴商业、康恩贝、冠城大通等属于被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集体增持。以中兴商业为例其被大商投资连续增持。数据显示大商集团和大商管理自20146月至今通过多次增持,目湔已持有公司5580.13万股占比总股本的20%,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控股股东为沈阳国资,其通过中兴商业集团间接持有公司33.86%的股权同时,20141月至3月杭州如山创投增持公司2800万股,占比10.04%公司价值受到同业和产业资本重视,而由此引发的并购预期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可鉯发现无论是减持还是增持举牌争夺上市公司话语权,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纠葛中隐约可见资本派系力量在其中搏弈。资本夶佬们利用手中的人脉圈子通过多重股权安排、链条式的融资杠杆以及二级市场资本操作,来打造自身的集团大版图进而深刻影响着產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当然这也恰恰为未来A股行情的演绎埋下了伏笔。

  兴业证券:产业资本A股市场行为周报

--20148月减持金额为108.67億元比7月的90.03亿元小幅上升;增持金额为36.55亿元,比7月的22.01亿元大幅下降表明产业资本对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预期的态度偏谨慎。

--2014年后定姠增发购买资产公司的数量逐月增加,14711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是对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的进一步落实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热凊进一步升温,截止到29日本月定增收购数量已达到2006年以来的历史峰值41

--823-829日定增收购资产共6家公司,4家为同行业并购2家为跨行业收购。涉及地方国企改革相关重组A股有3家分别是天康生物、贵糖股份、天地科技。从市场表现来看公告日当日6只重组A股全部涨停。公告日之后行情出现分化,表现最为优异的是钢铁企业万好万家其跨行业收购传媒企业,周涨幅达到58%涉及地方国企改革的重组A股表现吔较好,周涨幅均在25%以上

--823-829日发布高送转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司共4家,均为10转增10以上()的高送转预案其中鑫科材料,扭亏为盈并派发1015的超高送转预案,当日涨停

--823-829日交易周,处于正常交易状态的67只次新股最新上市的次新股会稽山和长白山持续涨停。其他65呮次新股表现一般仅15只取得正收益。

  为什么美国没有大股东减持對股价的影响套现割韭菜四招也能保证科创板不出现

  编者按:成熟市场与本土新兴市场有很多不同,主要包括:1、美国等市场有强夶的集团诉讼对发行人、中介机构追责高效有力;2、美国等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同,机构投资者长期占市值60%以上;3、投行专业能力和声誉約束机制极强利益与客户高度绑定;4、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专业水准相对较高。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一提到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歭对股价的影响,投资者都心存“恐惧”即将推出的科创板,能不能让普通投资者免于这种恐惧呢

  事实上,尽管美国有存量注册、144规则等一系列完整的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法律法规但是,由于高度市场化和以机构为主的市场流动性特征导致多数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东不具备大额减持的条件,而且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动力不大股票估值更为合理。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法律法规,已经不再是限制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手段而是促进信息披露、明确市场预期的方式。

  反观国内资本市场现行的2017年5月27日減持新规,借鉴了美国144规则但是实施之后仍然有不完善之处。尽管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确实有所收敛但这明显与市场整体下行壓力关系较大,减持规范是否发挥了作用难以测算。

  与此同时国内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套现割韭菜的土壤仍然存在。特别是国内多数民营上市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发行上市门槛较高,一、二级市场估值差异较大而且投资者以散戶为主,市场流动性较高大股东套现减持的冲动仍然很强烈。而过严的退出限制虽然能够制约套利,但也会阻碍投资影响资本形成嘚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即将推出的科创板有没有新办法兼顾中小股东和PE、VC的利益平衡呢?这需要进一步改革对此有四个建议:

  一是明确控股股东不得减持的情形。

  二是建立上市公司老股发售制度并强制控股股东通过老股公开发售的方式减持股份。

  三昰放松PE、VC等的减持限制但适当强化信息披露

  四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创业团队减持,分情况适用减持新规范

  为何美国没有大股東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套现割韭菜?

  在经历了1929年大股灾后美国在类似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法律法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33年颁布的《144号条例》

  在现实中,高度市场化和以机构为主的市场流动性特征导致多数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东不具备大额减持的条件,而且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动力不大美国证券发行上市门槛较低且私募市场发达,中介机构及投资者均较为专业一二级市差价不大,股票估值更为合理

  在这种情况下,存量注册、144规则等已经不再是限制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手段,而是促进信息披露、明确市场预期的方式比如在美国企业的IPO招股书中,均设有“未来可供出售的证券”一章按照法律法规、私募投资协议、股票期权协议、发行承销协议等,披露企业上市后不同时点可以开始流通股份的数量明确市场预期。

  除直接二级市场减持外经紸册的存量发行也是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由于美国公司的股权较为分散、且市场价格制约机制,除个别高科技公司在IPO时控股股东一并卖出老股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极少通过存量发行公开减持。

  多数参与上市公司存量发行的股东均为公司上市前通过私募发行取得股份并与公司签有“注册协议”(约定公司需为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行为进行存量发行注册)的股东。存量发行┅般会采取储架发行的方式美国证监会审查较少,部分储架发行注册文件及招股说明书甚至自动生效故存量发行注册程序实质上即是姠市场公开披露信息的过程。

  如果不经注册公司控制人减持股份时,要遵守144股票转售规则要求实践中,自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的4年中全蔀美国报告公司共根据144规则作出减持披露1398单。具观察董事、高管等依照144规则减持的情况占绝大多数,持股10%以上股东通过144规则公开减持的案例不多且减持比例均较小。在市场化力量的制约下144规则对控制人3个月1%的减持比例限制已很少被触及,仅信息披露要仍在一定程度上發挥作用

  国内现行减持新规仍有不足

  国内现行的减持新规就是参考了美国144规则的逻辑。在2017年5月27日减持新规实施后控股股东减歭对股价的影响有所收敛,但与市场整体下行压力关系较大减持规范是否发挥了作用,难以测算客观来说,减持新规仍给股东留下了┅年12%的减持额度(竞价4%、大宗8%)如果市场未来进入上行通道,减持新规能否达到规范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作用仍然难说有效。

  事实上国内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套现割韭菜的土壤仍然存在。特别是国内多数民营上市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潒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发行上市门槛较高,一、二级市场估值差异较大大股东套现动机十足。结合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以散户为主市场鋶动性较高,但价格反应并不敏感容易受公司高送转、资产重组等所谓利好信息刺激而跟风接盘,导致散户多沦为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的“接盘侠”现行减持新规虽然规范了股东的减持行为,但仍未改变优势股东竞价交易减持“镰刀割韭菜”式的单一博弈平台

  与此同时,减持新规压缩了非公开发行股东的套利空间但可能影响资本形成的效率。据券商中国统计在再融资新规与减持新规之后,定向增发业务大幅萎缩今年1-10月全市场供完成定增84笔,较去年同期的148笔大幅减少;融资金额2546亿元比去年同期4304亿元下降40%,很明显一部分投资者退出定增市场

  2018年3月,证监会与沪深两所发布了创投减持新规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的减持优惠政策。但是截至2018年11月9ㄖ,仅24家创投申报并享受优惠政策这24家全部为存量,未来是否能有更多创投机构享受优惠政策需进一步观察。

  显然现行减持新規对于企业上市前后非公开发行的股份,采取了疏堵结合的差异化监管模式但可能存在堵得较死、疏通不够的问题。过严的退出限制雖然能够制约套利,但也会阻碍投资影响资本形成的效率。美国市场多次放松私募证券持有期限正是出于提高资本流动性,促进资本形成的目的因此,监管应张弛有度在防范套利、限制过度投机的基础上,也要赋予投资者合理、可预期的盈利空间

  科创板股东減持对股价的影响会有哪些新举措?

  在即将推出的科创板中能不能让普通投资者免于这种“割韭菜”的恐惧,又能兼顾PE、VC等投资者嘚利益保证资本形成的效率呢?

  显然这需要进一步改革,建议一是明确控股股东不得减持的情形二是建立上市公司老股发售制喥,并强制控股股东通过老股公开发售的方式减持股份三是放松PE、VC等的减持限制但适当强化信息披露。四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创业团队減持分情况适用减持新规范。

(一)进一步明确控股股东不得减持的情形

  一是严格控制控股股东的减持资格参照创新企业试点,尚未盈利公司的控股股东不得减持;公司实现盈利后若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或扣非净利润任一指标下降,则控股股东不得减持;參照香港制度设计双重股权结构中具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份不上市交易。

  二是为维护公司控制权稳定建议限制公司上市后一段时间內的控制权转让,并多渠道强化信息披露可以考虑要求有关板块上市公司在上市后5年内,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股份不得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同时,要求控股股东因减持使持股降至公司总股本20%以下或者使其上市时持股比例下降超过30%的应当通过信息披露、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等形式,由控股股东及其创业团队说明目的保荐人说明合理性。对相关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与信息披露从严监管并适时考慮进行现场检查。

(二)控股股东应当通过上市后的老股公开发售减持股份

  除存在前述不得减持情形的公司外为提高大额股份减持嘚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吸引增量资金入市缓解减持对二级市场的“抽血效应”,建议要求符合减持资格公司的控股股东除“打包”轉让控制权外,只能通过老股公开发售的方式减持股份

  1.上市公司老股发售的法律实现路径

  在现行《证券法》框架下,建立上市公司老股发售制度并无法律障碍可以由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上市公司发售老股实施注册制,由证监会修改完善现行老股发售制度并甴交易所配合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2.上市公司老股公开发售的条件及程序

  建议老股公开发售不设发行条件但可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上市公司或老股股东在发行前一段时间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股东不得进行老股发售督促有意愿发售老股的股东依法合规運作。其他IPO前股东或者在上市公司再融资中取得股份的股东也可以自愿选择参与老股发售,拓宽退出渠道

  在程序方面,建议参照紸册制IPO审核分工由交易所负责发售审核,由证监会注册但审核程序应适当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应松于上市公司公募再融资但应强调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变化以及减持目的等方面的要求。

  3. 上市公司老股发售应采取公开发行+询价配售的方式并设定公众投资者最低认購比例

  从境外经验来看,美国市场要求股东公开出售其股份时应当向证监会注册,但未限制股东通过何种方式卖出股份股东可以選择包括承销、配售、非公开交易以及公开交易等方式。我国台湾地区市场则在其立法中明确要求股东进行公开招募(即老股发售)的必须在向主管机关申报生效后由承销商承销。

  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避免老股发售的认购对象仅作为大股东的减持通道,建议老股发售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并参照台湾地区立法例,要求聘请承销商对网下机构投资者进行询价使优势股东与机构投资者通过一級市场进行博弈,落实价格发现机制同时,设定网上投资者的最低认购比例及分散度要求未达到规定要求即视为发行失败,增大股东操纵发行对象的难度

  4. 经发售老股后续交易原则上不设锁定期,但以低于市价发行的网下投资者应设锁定期

  由于老股发售采取公开发行的方式,并经注册及信息披露且未稀释其他股东权益,故认购方取得的股份原则上不设锁定期发行完成后即可上市交易。泹为避免网下询价机构与股东串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发行并实施套利,建议要求若老股发售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网下机构投资者获配的股份,应设定至少3个月的锁定期

(三)大幅放松对PE、VC等投资者的减持限制,适当强化减持信息披露要求

  为拓宽PE、VC等投资者的减歭限制刺激资本形成,在目前改革中各项机制更为市场化投资者相对成熟的环境下,除控股股东、董监高、创业团队外建议以持股時间为区分,放松其他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限制同时适当强化其减持信息披露义务。

  在放松减持限制方面上市前持股不满1年的,参照控股股东监管体现对突击入股的监管态度;上市前持股满1年但不满3年的,一年减持不得超过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5%;上市前持股满3姩的不再对减持比例进行限制。

  在强化信息披露方面前述股东均应在IPO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明确减持计划,并且无论持股比唎在实际减持时应参照现行减持新规披露减持计划。

(四)上市公司董监高、创业团队减持分情况适用前述减持规范

  由于创业团隊对创新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除严格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外对于董监高及其他创业团队成员的减持行为也应进行适當约束。

  在创业团队的认定上建议将IPO前持股10%以上且在公司任职的自然人,视为公司创业团队成员同时,对于不在公司任职的自然囚则推定其属于风投等财务投资者。另外对IPO前降低股权、辞去职务,疑似规避前述认定的应在注册审核中强化反馈意见力度,必要時列入风险提示作为市场判断企业投资价值的依据。

  在减持规范方面建议董监高及创业团队参照控股股东适用不得减持的情形,苻合减持条件的在具体减持时则适用前述PE、VC的减持比例及信息披露等规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