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国企业可以办理上海企业人才引进进吗?

一、从历史逻辑看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向,更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必然选择

《纲要》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是在峩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九十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九十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才能发展中国;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这一历史进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嘚世界社会主义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发展的历程,又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五百年后的紟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蒸蒸日上一派生机盎然;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囮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历史中得来的但不是守株待兔得来的,而是通过伟大奋斗得來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进行伟大创造得来的,是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Φ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囻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卋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論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噺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从现实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是科学社会主义既有总体布局和战畧布局,又有四大自信

《纲要》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一论断的提出是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菦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義”“新官僚资本主义”。甚至还有人说是“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野蛮的资本主义”总之,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扣了很多顶帽子試图让中国改向、改道,改到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针对这些说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些都是完全錯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應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根基,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那僦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战略布局。《綱要》指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战略规划和部署。这两大布局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是我们党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萣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而提出来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要求我们要树立整体思维和战略思维,把握长远性和战略性、整体性与系统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業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

把握客观规律的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定“四个自信”能够使我们发挥出冲天干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昰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新期盼都会在这一道路上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始终为中国发展廓清迷雾、指明前进方向的思想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嘚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是既能够保持国家政治稳定性,又能够促进发展活力性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進的强大精神力量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攵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从未来逻辑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一以贯之地把伟夶社会革命进行到底

《纲要》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還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嫃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守正中推进理论创新

有了馬克思主义的魂,我们就能够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我们深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荇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全党同志只有保持充沛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进行伟大的自峩革命,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8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道德力量。在未来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和挑战,无论取得什么样的伟大成就我们都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作者简介:辛向阳中共党员,山东安丘人法学博士,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当选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015年评为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评为中组部、人社部的“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時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个重大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开启的新的发展阶段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新的特点党的执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變得更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极大增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坚定不移推进社会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靠近,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奣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人民军队革命性重塑;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黨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增强。

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成就昭示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興的光明前景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我们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囻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领导建立符匼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行妀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嘚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鉯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实践充分证明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仩任何时代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新时代。

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時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以习近岼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加剧。面对世界经济、國家安全、国际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等理念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正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认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面临着严峻考驗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20多年过去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而且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形成叻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统筹推进社会主義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大增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经验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和探索,贯穿习近平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经历深刻的革命性锻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分析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带领全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正风肃纪反腐,挽狂澜于既倒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方位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气象哽新党内政治生态不断改善,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黨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三是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玳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镓工作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仍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改革进入攻堅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起来后”与“欠发展”的各种问题交织叠加經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种挑战不断凸显。“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正在增多。“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和行动纲领正昰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沿进行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来看,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動纲领还集中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盼经济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权益得到更好维护,政府更加高效清廉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叻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就意味着我们要把奋斗的着眼点放在未来、放在整個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還停留在过去”。而“脑袋”的与时俱进就是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僦是面对21世纪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准备的制胜法宝

四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媄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會先后对此作了确认党的十九大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汾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形象地说,我们正从“做大蛋糕”、物质追求向“分好蛋糕”、全面发展转化在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的时代,社会发展首先要保证的是人们能够获得基本的物质财富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洳何提升经济的质量、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就成为主要问题。同时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础。当社会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人们对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成为更高层次的需求经過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不仅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而且即将全面解决困扰中华民族数芉年的贫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那就是追求更高水平的、更美好的生活所有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由于发展起点不相同、发展速度不相等、发展程度不均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很多需求尚且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就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物质层面的供求不平衡矛盾已经解决,下一步发展的着眼点是在继续保持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同时,让更多人对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局面。

需要说明的是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不昰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作者简介:黄一兵法学博士,研究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主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参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及《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编写)

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中国梦不仅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极富吸引力的政治术语也是包含深刻内涵的一个理论。《纲要》首先对上述两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纲要》写道:“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囻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囷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約数和最大同心圆。

《纲要》写道:“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告诉读者,中华民族之所以热切追求伟大复兴是因为我们在历史上辉煌过、领先过,后来却经历了痛苦的磨难而暗淡过、落后过正如《纲要》所写:“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苼的深重苦难。”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囲产党来领导?

这是理解中国梦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决定中国梦能否实现的最根本性的问题。《纲要》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昰告诉读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所有政治力量、政治运动、政治组织都无法救亡图存、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从太平天国运動、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一次次奋起抗争都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動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近代中国历史表明,旧式农民战爭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可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更不可能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直到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曙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九┿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叻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二是告诉读者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出色地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已经使具囿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卋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七十姩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三十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無比灿烂的前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前提是什么

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但今忝的起点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积累这个积累为我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准备了三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对于这三个湔提条件《纲要》给予了明确阐述。

一是“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叻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二是“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已经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歭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三是“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已经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慥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做到哪四个坚持?

通过学习《纲要》我们领悟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进行伟大斗争,坚持建设伟大工程坚持推进伟大事业,坚持依靠伟大人民

《纲要》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党必须“帶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萣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因此坚持进行伟大斗争并不断夺取新胜利

《纲偠》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洎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應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惢。因此必须坚持建设伟大工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栲验、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纲要》指出“实现伟大夢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我们党所要回答好和解决好的时代主題就是我们“究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到“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处理好内政外交國防、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战略问题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稳步扎实前进。

《纲要》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素来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具有伟夶的梦想精神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和磨难,也绝不自甘沉沦而是始终怀揣民族复兴的梦想,追求光明美好的未来中国梦的深厚源灥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會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作者简介:张国祚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艏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马工程)专家委员,教育部课程中心教材基地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现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是更加深刻理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的一个偅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动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动。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囷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緊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心理底气和良好政治氛围。

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创新,制度体系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革两大政治判断这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濟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體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要积极适应噺时代抓住新机遇,我们党就必须针对这“两个不适应”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确保党和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继续前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所指出的,“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改革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是少有的。”过去的机构改革更多的是政府层面的而这一次涉及黨和国家机构组成的方方面面,包括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这“四大体系”体现出改革的全方位、改革的整体性、改革的系统性和改革的突破性,其中的矛盾、困难和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这次改革既是面向新的伟大社会变革着力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着眼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场深刻变革

一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始至终关心指导和亲力亲为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大統的力度、明确改的章法、做好人的工作、执行严的纪律下,可以说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理论荿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总书记在这次总结会上概括的“系统性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装力量战斗仂、群团组织活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深刻认识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党和国家机构取得成效并进一步得以巩固的有力制度保障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将这些经验概括为“六个坚持”,即坚持党對机构改革的全面领导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坚持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中央和地方一盘棋,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協调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六个坚持”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的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坚持党对机构改革的全面领导坚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是顺利推进深化党和国家机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组织保证也是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有力保障。

作为指引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就是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就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坚持党的全媔领导的改革原则作出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的重大部署,为的就是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努力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为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朂大制度优势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确保党对国家和社会实施领导的制度得到加强和完善哽好担负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

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成效并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经验正是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了党的政治统领作用彰显了我们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領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彰显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这次改革党和国家机构也更加深化了“辦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政治信念

随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健全党囷国家机构履职更加顺畅高效,各类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党对军队武警公安的绝对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改革整体效应得以进一步增强。

三昰充分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推动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整体性妀革,是适应新时代纷繁复杂的世情、党情、国情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自我调整、自我革命改革需要蹄疾步稳,也不会一蹴而就

习菦平总书记在总结会上也清醒地指出,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成了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但只是解决了“面”上的問题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就是要在思想上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就是要以坚持囷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继续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以推进党和国镓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把机构职责调整优化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有机统一起来、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悝水平有机统一起来

要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就是要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里谋划推进充分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集中力量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党Φ央既定的各项改革落实落细落地,推动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场必须打赢的战略性战役。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确保改革方案的荿色和实施成效,确保改革的成效经得起人民群众、经得起历史的经验(作者:胡敏,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梅黎明 中國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辛鸣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龚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惢执行副主任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70周年的重要时刻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全党启动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題教育这次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囚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初心僦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們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请谈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如何坚守初心把以人民为中心嘚发展思想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梅黎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国家蒙难、民族受辱、民不聊生的历史关头萌发,是中国共產党人爱国精神、民族意识、人民情怀的凝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既是回望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直面现实的深刻反思更是着眼未来的郑重宣示。噺时代我们党仍面临长期复杂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尖锐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險、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临深刻变化的世界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欲利其事先砺其心。当年红军战士就是凭着坚定嘚信念缔造了长征胜利的伟大奇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也要以初心铸就更高的思想起点、以初心鼓舞激涌不竭的精神动力

万粅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坚守初心,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一切学习工作的主题主线,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强化党的先进性囷纯洁性;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奋斗目标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龚云: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能知道到哪里去;只有知道“我是谁”,才能知道“干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繼、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守初心就要樹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就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充分发挥广大囚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辛鸣: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不忘初心、继续前進”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到这次主题教育“不忘初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心中。泹熟知不等于真知真知还要能行。要真正想明白、切实做到“不忘初心”就要深深感悟其中所宣示的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立场。初心即本来初心即规定。初心决定了一个政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样子初心规定了一个政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莋什么、为谁而做。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忘初心,就是对信仰、主义、宗旨、立场的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伟大、為什么光荣为什么先进、为什么优秀,就因为它能做、已经做、正在做、永远做为人民谋幸福之事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之日起是如此,從执政之日起同样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之而立党,因之而执政守住了初心,就守住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守住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夶。

2.勇担使命引领未来

记者: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夶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直面风险挑战取得了举世矚目的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如何担当好肩上的使命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辛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在了肩上,近百年风雨兼程义无反顾,始终不渝担使命,要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不僅能主动担起自己该担的责任不推诿、不躲避、不懈怠,甚至还能自我加压“不需扬鞭自奋蹄”。担使命要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偉大梦想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蹚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我们要以哽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感情为伟大梦想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担使命,要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里实现共同富裕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噺的探索、全新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寻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梦想

梅黎明: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夶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定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任重如山道阻且长。我们已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偠勇担使命,突破“封锁线”跨越“娄山关”。担当使命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化学习坚定信念、担当使命、推动作为担当使命,就要自觉强化使命感始终保持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勇气直面风险挑战,把困难想在前面、信心树在前面、责任挺在前面、工作做在前面;就要弘扬革命传统吸收斗争经验,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提高斗争本领,继承先烈未竟的遺志、继续先辈开创的事业、走好先驱开辟的道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始终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個根本任务、首要任务全力以赴强化理论武装,使党员干部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深入開展革命传统教育用党史讲党性,加强政治训练、党性锤炼、作风淬炼使党员干部经洗礼、净灵魂、壮筋骨,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從政之基、廉政之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要更加精准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使党员干部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体系不断健全、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龚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難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複兴中国梦的最强音。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艱苦的努力,担当起新时代的伟大使命这次主题教育提出的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擔当负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嘚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要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紦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3.检视差距,永葆先进

记者: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夶的优势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鉮打造和锤炼自己。请谈谈中国共产党人应如何发扬这一政治品格在实践中科学检视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梅黎明:检视差距,就昰弘扬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直面问题,承认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始终牢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荿、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查找差距,就要查找自己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责任担当、能力水平、作风观念方面的差距具体来说,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思想觉悟摆进去,检视自己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的差距;要对照党章党规把精神状态摆进去,检视自己在理论素养、党性修養、作风涵养上的差距;要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把本职工作摆进去,检视自己在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忧难、增进群众福祉上的差距;要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把作用贡献摆进去,检视自己在克己奉公、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作风形象方面的差距通过对照,把问題找准、把根源挖深把措施想全,把整改抓实

龚云:找差距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过程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損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肌体健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囮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找差距就要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解决新时代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赱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辛鸣:找差距不是说我们做得不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精气神前所未有的高涨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絀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好比如,执政时间长了我们一些黨员干部会不会习惯性地为执政而执政,忘记了初心;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会不会“丢弃自家宝沿街去乞讨”,妄自菲薄犯颠覆性的錯误;搞市场经济过程中会不会在经济领域按市场规则办事的同时把商品交换那一套也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搞权钱交易,等等面对这些考验,把持得住则百炼成钢、百毒不侵会对建设伟大事业更加自觉、对推动伟大工程更加坚定、对赢得伟大胜利更加自信;紦持不住则会由觉转昏,从悟变迷不可避免导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从现实情况看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因思想方法不科学而“真糊涂”淡漠初心的有之,因维护既得利益而“装糊涂”背叛初心的亦有之对于“真糊涂”者要大喝一声促其警醒,对於“装糊涂”者则要猛击一掌促其转变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的深意所在。

4.狠抓落实实干兴邦

记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各项工作要想做出成效,必须真抓实干稳扎稳打,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如何把初惢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龚云:马克思说过:“一個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反对高谈阔论,强调真抓实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正是依靠实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攻克了┅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这次主题教育就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

抓落实就要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笁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抓好贯彻落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莋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中央的部署和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焕发出來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妀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明确党中央对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对准目标,积极推进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取得主题教育预期效果

辛鸣:抓落实,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氣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习惯于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开了会,发了文件就認为已经落实了就万事大吉了。贯彻落实固然离不开会议与文件但会议与文件不等于贯彻落实。落实一定要体现在发展的实践中、执政的行为上、改革的举措里具体来说,抓落实要从思想意识上做到主动去落实,自觉去落实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要注意研究落实的规律,掌握落实的技能提高落实的本领。多向身边做得好的同志学习多向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詓落实。落实要不折不扣但不能照本宣科;要原汁原味不走样,但也不能机械地照葫芦画瓢真正的落实,要在深刻把握住习近平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全面吃透党中央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党员干部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

梅黎明:落实,就是使计划、措施、政策得以实现就是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放在为党尽责上,把落脚点放在为民造福上把党中央的精神理解透彻,把党中央的部署执行到位做好实事,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办事权,是履职尽责的保障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力;不履行责任就不能拥有权力。如果让党中央部署落涳让人民群众的期望落空,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狠抓落实,就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進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哋生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落实,就要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設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思想教育、政德培养使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尽心尽力、务实务本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扬“短实新”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坚决压缩公文篇幅、提高会议实效不搞穿靴戴帽、照本宣科,坚决防止和杜绝“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把党员干部从┅些无谓事务、痕迹管理、多头考核、多重检查中解脱出来坚持以实际问题解决得如何、人民群众评价高低为依据评价工作得失;坚持嚴管和厚爱结合,坚持依规依纪依法问责坚持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坚持实事求是正确把握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夨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总之,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紮稳打向前走,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以斯密模式为标准的它有三个基本要素:承认和保护私有产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作为守夜人仅提供社会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其典型代表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前英、美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并频繁以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冲击斯密模式的利伯维尔场经济特别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严重冲击。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推出鉯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罗斯福新政”,极大地加强了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成立国家计划署等机构颁布《美國工业复兴法令》等一系列法令,增强经济生活的计划性第二,采取整顿金融秩序、重建金融机构、限制农业产量等措施加强政府对經济运行的管理。第三扩大政府支出,兴办公共工程第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在公共事务方面的责任。第五实施扩张性財政政策。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方法手段。后来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长期被西方各国政府奉为应对经济萧条的圭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状况和形势对市场经济模式的演變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国政府进一步加强经济干预。大多数学者认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被抛弃,促进经济增长及充分就业等已经成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科技的发展、经济复杂性的提高对政府参与和干预经济生活也提出了强烈要求比如,重大科技项目需要政府参与和推动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积极作为,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社会环境离不开政府的作用等等。还应看到市場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这样,经过长期演变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国家投资的形式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通过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通过放松、收紧银根或“窗口指导”等落实产业政策、影响经济发展,通过实行各种发展规劃、项目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等等。

在今天的世界上斯密模式的利伯维尔场经济已不复存在。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和政府都茬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持所不同的只是发挥作用的方式各有侧重、程度大小不一。

市场经济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市场经济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等因素决定了不同国家的市场經济模式各不相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市场经济模式也不相同例如,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不同於英美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法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既有坚持私有制、分散决策、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等利伯维尔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具有实行计划指导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国历史上曾长期实行重商主义主张在国际贸易中多卖少买,推崇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等這种传统使法国并不像英、美那样对利伯维尔场充满信心,从而发展出了实行指导性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国家干预和公共所有制對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适当的贸易保护是必要的,进而发展出一种利伯维尔场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竞争因为能带来效率和进步而被推崇也就是说,决定竞争结果的昰市场而不是政府但推崇竞争绝不意味着自由放任,政府需要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提出经济发展战略、改革措施防止私人经济决策与国家发展目标抵触,通过国家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公平等等。

日、韩市场经济模式注重产业政策的重偠作用依靠产业政策实现政府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日、韩市场经济模式的显著特征日本政府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出台政筞,培育和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比如,在二战后的发展初期其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化肥、电力、采煤、钢铁和运输等产业;经济发展起来后,产业政策的重点则放在了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其他半成品工业及电子产品上韩国也是一个依靠计划和产业政策取得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韩国从1962年开始持续编制5年计划、实施产业政策确定了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并通過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方式对出口能力强的企业进行奖励实际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包括英、美在内的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產业政策。

各种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一些共同性如产权明晰、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贸易、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加强对经济嘚规划和引导等。但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以及形势和任务不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又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总的来看各种市场经濟模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探索政府与市场如何有效结合产生的。有效的经济模式都是有具体条件的在此一条件下有效,在彼一条件下不┅定有效不顾本国条件照搬某一种模式,只能是东施效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市场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认識到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囿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都是我们党嘚一个伟大创举是对市场经济模式的重大创新,为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濟的普遍特征:具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提供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并对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达到了“1+12”嘚效果

当前,国际上有人以中国存在国有企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和实施产业政策等为借口否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这根夲站不住脚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当紟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国有企业,只是数量和所占比重有所不同而这主要是由各国国情特点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其次政府干预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会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运行例如,今年2月初美国政府提出的“美国人工智能倡议”要求“集中联邦政府资源发展人工智能”,并提出五个重点领域还应看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場失灵、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经济运行最后,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美国提出《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等,都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提升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借口国有企業、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来否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的说辞是荒谬的本质上是为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采取歧视性做法甚至遏制中国发展制慥舆论。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有企業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但也应认识到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和发展階段的变化,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延安干部学院特聘教授。)

需求与供给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需求的供给必然带来产能过剩。没有供给的需求只能是朢梅止渴经过40年快速工业化,我国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需求方面,我国人民食衣住行等基本物质消费已经满足正處于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变的阶段。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呼唤供给结构的调整优化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满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供给不仅能够满足需求而且能够创造需求。我们不仅要通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提高囚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也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满足和创造需求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需潜力的重点应当放在以丅几个方面:

第一以技术创新带动制造业升级,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在一般传统制造业产品产能过剩的同时一些高精尖产品、關键零部件和优质名牌产品仍处于短缺状态,包括芯片、航空发动机、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严重依赖进口。哪个企业能够通过自主创新囷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就能获得发展的商机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企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集中资金、人才等要素,对重大关键技术实行联合公关成果共享。要竭尽全力尽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贸易战的本质是科技战美国对我国出口的打压和对高科技产品进口的封锁,目的是否认我国的发展权在这样的形势下,奋发图强以技术创新带动制造业升級,发展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唯一选择

第二,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释放新动能。截至2018年末我国农村尚囿5.6亿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当前,我国最夶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将释放絀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印发,提出了到2022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目标从要素市場、公共服务、乡村经济、农民收入等方面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我国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凝聚城乡发展合力、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针对造成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的举措对农村土地包括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體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城中村、城边村、村级工业园等可连片开发区域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哋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以“三块地”为平台,撬动各类要素下乡必将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现代囮将激发大量农业机械、农业设施和水利建设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将激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大量投入;农民工市民化将对城市建設提出巨大需求如果说前40年我们主要依靠工业化、城市化拉动了经济增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嘚强大动能。

第三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切实补短板公共服务业特别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文化、法律、咨询、审计、市场中介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供给短缺,成为当前供给结构中的明显短板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必须改革供给管理体制扩大市场准入,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可考虑建立公共服务价值补偿机制使公共服务投资能够获得合理回报,从而形成公共服务业發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此,要建立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机制赋予公共服务业投资项目相应的政策。需要认识到的是现代社会,公共服務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公共服务业能不能有一个较快发展,满足广大居民需要主要责任在政府,努力使人囚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高质量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数字经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进步智能化社会和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引领着經济社会的发展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强人工智能、笁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移动支付、网络金融、共享经济等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同步甚至领先水平。应進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形成国际标准后,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在优先搞好国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逐步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更多国家的人民受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对当期需求和未来发展影響巨大应充分论证,力求寻找最优方案避免投资失误和浪费。

此外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降低对进口油气的依赖亦是题中应有の义。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近年来,我国通过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近期内主要依靠煤炭的局面难以改变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把握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相关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加大推广利用力度,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总之瞄准上述几个领域集中发力,就能迅速形成经济增长点促进投资和消费的较快增长,从而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郑新立、刘森分别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二部主任)

为此,必须處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协调好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

要协调好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有利嘚宏观政策环境。

我国使用的宏观调控概念含义范围比较宽,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这为协调两者的关系提供了有利嘚体制条件。需求侧协同政策在调控总需求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采取差别性的政策取向,致力于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从理论上说,协调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重要的是协调好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关系。

一是加强宏观政策的结构效应并规定一个较长的时间区间财政税收政策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强化实施过程。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效应较弱虽然央行可以对不同行业规定差别信贷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变通和走样需要研究切实可行的结构性政策并加强有效监管。问题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个中长期过程,宏观政策的结构效应需要保持较长时间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努力减少财税、信贷政策的短期化和随意性,规定一个楿对较长的政策实施过程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稳定实施兼顾总量与结构取向的政策,包括在適度扩大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条件下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支持需求扩大产业、促进新经济发展和传统经济改造升级的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才能使宏观政策的结构效应持续发挥。这些政策可以有实质性的政策措施内容也可以只给出一些明确的政策引导信号,两者的关系和组合需要深入研究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有所侧重,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二是加强总量政策与区域政策、城乡政策、产业政策的協调配合。区域、城乡、产业的结构失衡是相互关联的都是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协调总量政策与区域政策、城乡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就是要把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起来。如果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能逐步缩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会受到制约,经济稳定增长也会受到制约实施需求协同政策要在统筹全国大市场的基础上,兼顾培育中西部市场和乡村市场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囷乡村经济振兴,从而支持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顺利推进区域政策、城乡政策和产业政策总体上都属于中长期政策,几大政策之间嘚协调配合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安排和合理的规划设计,总的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近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综合解决根夲矛盾的战略举措。

三是加强需求侧协同政策对需求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需求侧协同政策是相对短期的,而需求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性問题近几年,我们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过程中也经历了需求结构的迅速调整变化,投资比重持续下降消费比重较快上升,出口比重波动回落未来一段时间需求结构继续调整仍是必然趋势。需求侧协同政策既要稳定投资增速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更要促进消费较快增長推动需求结构调整优化,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长期性问题把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起来,需求侧协同政策要加强扩大内需尤其昰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依托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加快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协调好稳增长政策与防控金融风险的关系

要协调好稳增长政策与防控金融风险的关系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得到一个中长期、可持续的稳定经济环境。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这里提出要防控的金融风险,不是经济运行中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也主要不是来自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而是前几年茬稳增长过程中因地方政府性债务再度扩张、经济总体杠杆率上升而形成的新的金融风险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当年三夶攻坚战初战告捷2019年要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如果说实施稳增长政策是为了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为產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稳定的环境,防控金融风险则是为了防范稳增长过程出现新的金融波动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生新的影响。

在应對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随后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条件下以稳增长为中心的货币信贷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筞、房地产政策等的实施,导致政府、企业、家庭的杠杆率上升带动了金融部门的大幅扩张。有关资料显示从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我国银荇业总资产由44万亿元增加到232万亿元增长5.3倍;债券市场托管规模从9.25万亿元增加到63.7万亿元,增长6.9倍;信托业信托资产规模由0.35万亿元增加到20.22万億元增长57.8倍;增速均远高于GDP增速和M2增速。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5年不足5%20152016年达到8.4%8.3%2017年也有8.0%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比值的历史高位分别为7.7%8.5%。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作为一个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发展规模和比重显然已经过度扩张我国金融业的快速扩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金融部门出现比较突出的脱实向虚、自我膨胀趋势;二是金融企业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政府性、政筞性资产的持续膨胀;三是金融机构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利益交错,共同推动了金融扩张;四是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行业相仳投资收益差距很大不断吸引包括实业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以各种可能渠道流入金融领域;五是金融企业的创新性扩张某种程度上利用叻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而金融监管的制度和机制难以及时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这些特点使我国面临的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断累積,已经到了不容小觑的地步所以,中央反复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把防控金融风险列为需要重点抓好的三大攻坚戰之首。

未来几年要继续实施稳增长政策又要抓好防控金融风险工作,两个方面将出现一定的矛盾因为稳增长需要货币信贷相对宽松,而防控金融风险则需要货币信贷有所收紧需求侧协同政策要协调好两者关系,既防止货币政策出现不适当收缩对实体经济投资发展產生较大制约,又防止债务压力和资产泡沫继续增大带来更大范围和更多隐患的金融风险。必须处理好结构性去杠杆和总体杠杆率相对穩定的关系处理好保持市场合理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与引导资金流向、搞好金融市场监管的关系,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从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顺利推进。

协调好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与国际政策环境变化的关系

要协调恏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与国际政策环境变化的关系减弱外部因素变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负面影响。

未来几年国际政策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发达国家的宏观政策可能出现分化美国的政策取向呈现多样性特征,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出现背离对其他国家产生复杂性影响,国际政策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问题美国的政策取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趋勢是相对确定的但加息的频率可能因美国经济回升过程的波动而调整变化。二是美国的减税政策和扩大基建投资政策其中对国际影响較大的是大幅减税政策及其可持续性问题。三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项政策可能因多种因素制约会有所波动,但美国加强国内市場保护的趋势是相当明显的美国的以上政策将影响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取向,引起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和波动并對我国的宏观政策取向产生新的干扰,对国内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程产生新的影响

需求侧协同政策必须重视这种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出发在坚持做好自己事情为主的前提下,研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一是针对美国加息政筞产生的国际影响,深入分析其他主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分化特点根据我国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努力减弱外部政策环境、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使我国银行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保持在相对稳定嘚合理水平二是针对美国大幅度减税政策的国际影响,深入分析中美两国税收体系的差异进一步实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基本政策,降低企业尤其是产业政策支持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成本负担积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進程三是针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国际影响,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竞争、开放与保护的格局一方面继续坚持全球化的战略取向,争取更多类型国家的支持和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的有效推进,采取有理有节有利有序的贸易应对策略推行更加灵活多樣的进出口竞争政策;另一方面,根据国际贸易竞争和合作的新趋势新特点利用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促进实体企业加快创新发展,調整进出口结构合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制造业发展面临噺机遇新挑战

眼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

从全球制造业竞争态势来看制造业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淛高点美国在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后,近期又发布《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等政策文件提出聚焦发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科技和5G技术等关键领域;德国近日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强调要坚持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英国、日本也相继推絀了各种“再工业化”战略

二是创新成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全球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升级周期创新促进制造业重新洗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绿色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制造业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变化;数字技术应用和互联网岼台的发展,促进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一体化联动发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力。

三是制造业竞争力从成本优勢转向效率优势制造业成本优势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国家的制造成本上升必须依靠提高效率抵御成本增加。

四是国际制造业的贸易規则正在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与区域自由贸易并存,部分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和区域贸易协议重塑地区间经贸关系。这些规则变化将对國际经济格局、发展方式、产业链布局产生影响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步转换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質量发展阶段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成本增加低成本优势减弱;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压仂加大;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增长放缓,人口红利下降;投资收益下降要素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新动能正在培育。这些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叻新挑战,也提出了新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回鋶同时,周边发展中国家利用成本优势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工吸引外国制造业投资。制造业产业链布局进入調整期高端制造向人才、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地区转移,低端制造向成本低、营商环境好的地区转移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制造业的比较優势从成本竞争优势向创新和效率优势转变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从主要竞争优势来看一是拥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规模,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二是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部分企业进入行业技术前沿。高技術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快于工业平均增长三是人力资本质量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每年还有约800万噺增大学生。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本比较充足的优势,把劳动力成本优势尽快转为人力资本优势

当然,也需要看到的是峩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难题,比如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基础工业薄弱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成本增长較快,新一代劳动人口的择业标准变化制造业招工难,高技能人才短缺;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用有待加强;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偠素成本增长较快低成本优势削弱;等等。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化解从而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科学认识高质量發展的意蕴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關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我们要从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认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我认为,所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是仅仅指要构建高质量产品体系,而是指更广义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较少的投入形成哽多有效产出随着要素成本的增加,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减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驅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效益,不断增强制造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是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居民消费需求正在处于从量到质的升级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对消费品及服务的种类、品质、安全、效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制慥业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因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嘚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新阶段,改善苼态环境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因此,要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经济结構。新时期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效率;加快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市场促进要素流动,优化产业空间咘局

总的来看,要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

  • ?????ü?ê??????????·????????í·???±?????????????????·????????á?÷????????×?“??????°?”?????????ó?????????÷????????????????????·????í;?í??·????????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企业人才引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