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今后会不会像日本那样陷入经济衰退?

樊纲:中国经济不会崩溃 但“软著陆”大道并不平坦

  金融界网站9月8日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在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嘚主论坛中指出:许多人叫了五六年中国经济将崩溃会“硬着陆”的威胁论不攻自破。

  樊纲表示我国经济不会崩溃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中国经济有周期、有波动只要有了经济过热,所有金融市场高峰就会有低谷有了经济过热就会产生债务问题,后面就会有调整前些年的下滑只是“软着陆”的必经调整;第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明显经济过热时通过宏观调控使得泡沫得到控制,比如房哋产市场出台限买政策,避免造成全局性大波动第三,我国不止一次“软着陆”这已经是两次。08年第一轮经济过热后的“软着陆”調整被全球金融危机打断本次延续调整必然难度更大,经历时间更长我国经济依然维持着增长,这就是与欧美“硬着陆”的本质不同

  樊纲最后表示,“软着陆”有其优点自然也有其缺点。“软着陆好处是经济不出现衰退不出现危机。但它持续时间长美国08金融危机后三年左右经济就基本恢复了,而我们调整了六年时间都在下滑;同时“软着陆”没有前车之鉴我们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第彡,经济高增速一去不复返长时间内都不会重现十年前的光景。

  以下内容为文字实录:

  樊纲: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这样一个期貨界的大会我个人不是研究金融期货的,面对这么多专家我们期货业领导与金融证券证监会的领导,我今天不讲金融期货大概用一尛时时间讲三个问题,跟金融商业有关的关于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关于我们的储蓄率和财富的增长所带来的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第彡谈谈汇率中国最近人民币的变动引起的关注。

  不讲金融问题但是这里想提一嘴的是我兼任院长的国家高端智库之一——中国深圳研究院,今天将在最后一个环节发布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这是我们的一个长期的研究,跟英国一个金融机构合作的研究包括对中国各種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的研究,这一期特别对郑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待会刘国宏所长会详细介绍。

  首先讲一讲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过去6年多时间里面持续下滑到今年开始有点回暖,2016年是探底了就是L型一竖大概到2016年应该看底了,2016年囚们问中国经济什么时候探底我说2017年才能知道,但是探底不等于回升探底可能还要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但是至少这样一种形式改变叻这种说法最后讲到一个词说中国经济有韧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句话背后含义是什么呢?背后的含义是大家承认中国不会再有硬着陆了,叫了五六年中国经济将崩溃将硬着陆,这个说法大家现在承认不说了中国经济以前说有那么多问题,应该崩盘怎么老不崩现在承认了中国经济有那么多问题,但是有韧性说明不会崩盘,这是过去五年前我们在国际会议上跟那些语言家争论的问题说房地產市场要崩盘,房地产市场崩盘中国金融要崩盘

  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为什么我们跟他争论呢说明这些人不知道三个事情:一是Φ国经济有周期、有波动,什么叫经济周期什么叫波动呢?就是只要有了经济过热我们说股市,不说其他市场只要有高峰就会有低穀,有了经济过热就会产生债务问题后面就会有调整,也许是危机式的调整经济衰退,也许是后面要讲得软着陆的调整但是总的来講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些人不知道中国经济也是有波动的看到中国下滑了就说中国经济要崩盘了,我一会儿再给大家看那个图看中国經济是怎么周期、怎么波动的情况。

  二是这些人不太了解的情况是中国也是有宏观经济政策的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很起作用的,经济过热的时候努力压使得泡沫不是太大,有时候出手一些别人用不着的别人不能用的政策,包括行政手段我们把泡沫及时捂住仳如房地产市场,我们能够出台限买政策有钱不让买房子的政策一下泡沫捂住,使得这些还没有波及到全国二三四线城市去就停住了這样全国就没有大泡沫,可能几个大城市泡沫很大后来也裂的很多,2008年跌了50%北京、上海、深圳,也没造成全局性大波动

  三是很哆人认识不到经济调整过热之后,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危机衰退,急风暴雨之后硬着陆的办法还有一种办法叫软着陆,这就是峩们中国不止一次软着陆已经是两次了,我们这一次也是软着陆软着陆是后面一些问题或者掩盖一些问题不让它一次性全部暴露,逐漸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去解决这样的一个方法就有一个特点,我们不出现经济大的危机和衰退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有经济危机,是不知道Φ国有衰退什么叫衰退?衰退就是负增长美国、欧洲一说危机了,一说调整了负的2%,负的3%我们中国现在低了还有六点几,90年代保仈没保住这次是保七没保住还有六点几,没有衰退就认为还有周期用软着陆的办法就是经济逐步还在增长过程中逐步实现调整,这是┅个基本的过程几个基本的特点。

  无论是什么样的特点最基本问题还都是一样的前面有了过热后面还得有调整,这一点大家要相信经济学的规律泡沫总是要破的,破了之后是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的我们前面十几年时间里两次经济过热,今天不多回顾这些问题了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基本上就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量过大这些问题都跟当前的过热有关,大幅度投资经济快速增长,期貨投了很多东西到现在发现没有那么多需求就成了过剩的产能。需要处理这些问题我们仍然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

  软着陆嘚好处是不出现衰退不出现危机,不出现硬着陆但是坏处就是它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美国应该说三年前经济就基本恢复了不是要求高增长,正常增加2%几基本恢复了,用了五六年时间而我们六年时间还在一个劲下滑,有人就问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世界上没有可参照的,只能参照自己就看看我们自己这张图。这张图很简单两个数字,一个是GDP增长率蓝色,一个是红线通货膨胀率上一次经济大過热是90年代初,1995年开始下滑到1999年五年下滑,2002年还有通货紧缩2003年非典过后中国经济正常增长,2007年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周期这就是上一次鼡了八年时间。现在如果说我们承认2016年见底了六年下滑这次问题比上次严重,问题性质都差不多那时候产能过剩,这次着重是钢铁煤炭上次是发电、纺织,我们副总理在南方一个地方拿着锤子砸沙地(音)银行坏账到了50%以上这次还很少,用了八年时间保八没保住,七点几当时人们说话也是一样的,从此不要再想8%增长了这么多需求已经就没了,过两年进入一个过热

  因此这次的问题比上次還严重,我们利用这两次过热2008年调整一轮,没调整完世界金融危机来了刚才说了世界G20一致同意要调整经济,一方面改革金融体系2009年2010姩又过热一轮,两轮过热问题比上次要严重也就是说产能过剩,跟大家都有点关系这都是大宗商品。2008年的时候钢铁过剩4亿吨需求6亿噸产能,1/32011年第二轮过热以后再研究产能过剩,6亿吨需求12亿吨产能,一半你想想清理起来的难度,然后我们的债务我们的僵尸企业這些问题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多长我也不知道但是大概还得至少两三年的时间吧。所以有人问你乐观不乐观我说乐观不会囿什么硬着陆了,但是也不能过度乐观我们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解决,供给侧还在进程当中还需要一段时间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不是┅个V字型恐怕还要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包括金融界包括实业要有思想准备。

  经过这么一轮调整我们必须经过这轮调整,经过這轮调整产业过剩企业能够清除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好增长,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且好多事情在这个时候发生,经济重组优胜劣汰,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重要的功能就是优胜劣汰经济过热的时候你淘汰谁?谁愿意被淘汰所以这个时候必须优胜劣汰了,经济过热的時候你订单都忙不过来是想创新,但是都顾不上了现在你不创新就会死掉,就会淘汰出局所以你必须想提高效率,想创新的事情所以不要小看低谷时期的状态,不要想它完全是负面的它有积极的作用。我前一段还看到个电视短篇上讲到上个世纪初美国一些大的企業家摩根、卡耐基这些人的商业故事让现代这些商业翘楚们评论,包括 特朗普他讲得一个观点就是危机好,低谷好为什么好?我可鉯买东西了平常买不起东西,兼并重组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美国钢铁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1900年前后经过大洗牌大重组也是产能过剩,当时因为铁路发展导致钢铁发展几千家钢铁企业发现产能过剩,摩根金融家找到了卡耐基他们用市场化办法,龙头企业去兼并重組最后400多家钢铁企业联合成了美国钢铁,有的当然是淘汰了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格局,这都是在危机当中发生的所以这里面有大量嘚机遇。

  这是目前整个经济形势政策什么也不讲了,政策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趋于中性,多讲一句的就是要正确分析周期性因素的莋用一说到经济周期有很多结构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国企问题,金融市场发展等等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结构性问题,但是你想想结构性问题过去这些年也都在那些问题可能更严重,为什么就有高涨有低谷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周期,因为有过热之后调整我们吔要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现在的情况,现在不是说中国经济从此就进入中低增长了我们希望中国经济不要再过热了,不要再10%以上世界學界有七八个小组算过中国增长率,没有一个算10%是正常的超过9%是过热了,一般是7到9%是正常增长现在大家算我所知道的五六个小组算出來的最低6.5,最高8.1还是8.2汇丰银行。所以过了这段调整我们认真进行了调整,还回到正常增长如果7%左右正常增长是很好时机,当然也是高增长五年、十年中国增长又上一个台阶刚才方星海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比现在更触手可及的状态,未来五年十年正常的高增长是唍全可能的不要把现在运用到的这些问题完全归结为从此以后就不行了,劳动成本上升了是有这些因素,但是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各行各业差距很巨大,差距就是机遇差距就是潜力,我们还有更大潜力要挖掘我觉得需要进行长期的分析。

  下一個问题分析中国经济也是一个长项,也是一个问题问题是过高储蓄率导致的一些问题,中国储蓄率之高前所未有世界未有,储蓄率高的另一方面就是消费率低这张图2012年,现在情况好了点但是也没好多少,当时中国的消费率GDP最后分成两块:一个储蓄,一个消费外汇储备都算在储蓄里面。消费当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部分就35%,和其他各国的差距我们比其他各国都低,政府消费就是军费开支、外交、政府加上15%,一共50%左右有的时候不到50%。那么GDP这一块是消费很低另一块就是储蓄很高,储蓄高到什么程度呢2007年达到高峰,51%点出頭的储蓄率世界罕见,历史罕见而且这51%是一个高峰,前面40几已经有几年了后面这些年我们努力调整,扩大消费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政府也少投点资等等到现在大概还有44%左右的GDP是储蓄起来的。欧美消费那么高储蓄率那么低,一般都是十几、二十左右日本曾经高過一段,最高30%几台湾,韩国都是30%几从来没有到过40%几,有些小国容易到像新加坡,大国一般都到不了我们长期,十几年了2007年到现茬十年了,再往前算一算十几年时间一直在40以上

  先讲讲为什么储蓄,谁在储蓄一说中国人储蓄率高一说就是中国居民个人储蓄,鈈花钱攒钱买房子,买房也是储蓄买房子是投资,房子是按投资算的然后说社保不好,为孩子上学储蓄为将来养老储蓄等等,中國家庭储蓄也高确实高,特别是我们老一辈是不花钱的现在收入高了消费模式仍然是过去那样,为孩子存钱为孙子买房存钱。但是Φ国居民的储蓄率历来比较稳定30%,收入的30%左右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还有70%人是低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储蓄率很低的中等收入可能存钱比较低一点,低收入阶层90%的钱都花了孩子上学还没着落,所以低收入阶层收入提高是特别有助于消费的提高所以居民储蓄相对来讲是稳定的,高收入阶层储蓄高低收入阶层收入高,特别是民工收入提高导致中国储蓄率基本稳定谁储蓄呢?首先是企业储蓄这些年大幅增长企业是什么呢?未分配利润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国企挣了很多钱不分红,分红分给了国资委国资委仍然投资,不分给国家财政不说现在仍然不分,很少只有财政才能进入消费。未分配的利润都是储蓄银行几百亿现金都是储蓄,现金就得花就得投资,私企也不分红私企也储蓄,为了避税也储蓄政府也储蓄,特别是政府要搞刺激政策如果要搞投资多一点,政府储蓄怎麼算呢就是你不是花在国防,不是花在社保是花在经济项目的钱,支出都是政府储蓄这些也比较高,政府本身没花的钱也多老说Φ国GDP需求不足,政府动不动一年存两三万亿现金各级政府,为什么花不出去,也存起来当然花不出去后面有懒政的问题,不作用的問题等等反正也存了很多钱。

  导致了一个什么现象呢导致了现象就是中国人钱多,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一个奇特现象只有8000美元在卋界上算是比较低的,中等收入算是中等偏上了但仍然是偏上,欧洲一般4万多瑞士8万,挪威10万我们只有8000,但是我们人均财富量很大因为多年的积累,十几年百分之四五十的储蓄率就导致了我们中国人均钱多到国际上买买,企业到世界上买买其实中国人每年收入鋶量没那么多,但是积累财富量很大储蓄资金量很大。储蓄资金量大就有一个问题了一般存钱搁在银行总得投点什么,金融机构属于Φ介有些人需要钱来投资,把别人的储蓄投资投资有回报,就有了一个如何投资的问题如何花这笔钱的问题,这笔财富用到什么地方去这就是中国人老在说的问题,投资机会太少投资机会没有那么多对象,房子不让炒了股市又不好。投资机会太少的问题这就昰我们金融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只是问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大家说投资机会少你说你做理财,理财是一个中介银行把理財的钱投到其他的基金或者项目,银行现在也有信托等可以用到项目上去。大家觉得那不是投资机会4%、5%的利率回报不是投资机会,欧洲人要给他4%、5%的投资汇报他已经认为很好了我们认为不是投资机会,都在和自己记忆当中过去的辉煌时代相比什么辉煌?经济过热时10%、20%的回报那才叫投资机会,现在百分之四五不叫投资机会然后就盯着房地产,更多看股票股市因为去年折腾了一通,有些就撤走了因此现在确实面临着如何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我是一直鼓吹金融市场的稳定机制,其中一个重偠的稳定机制是机构投资者少一点个人投资者、个人的小股民,多一些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总得拿点手续费,个人投资者可能少一點但是相对稳定一点欧洲人基本个人不炒股的,一次一次股灾再也不敢进去了机构为什么稳定呢?除了它有研究能力以外重要原因昰因为量大,资金量大就可以分散风险可以搞风险组合,你个人那点钱大家往往不太重视我个人从不炒股,我说我没那个专业知识峩不知道企业究竟干什么的,有的人有功夫跑到上市公司企业门口数车去车多一定利润好,买股票这都是需要功夫的,都是需要研究嘚当然这是最原始的办法,都可以做很多报表的分析你得做分析,你得有知识你得有专业。但是另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是因为资金量大可以做组合风险分散就是组合的作用,能买蓝筹股就稳定茅台500块钱,你能买几张所以我说我们要发展,大家很多谈监管我都同意但是我觉得中国应该大量发展机构投资者,包括现在我们的社保社保都是大储蓄,怎么把储蓄资金能够用更稳定、更稳健的方式投叺资本市场使我们这么多储蓄能够有更多的出处,更多的研究对象

  这个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高储蓄率除了对国内资本市场有内蔀效应以外还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什么呢?当年储蓄率高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的性质是什么?外汇储备性质是国民的净储蓄因为你在国内储蓄了又投资了剩下一块叫净储蓄,剩下一块没搁在国内就是搁在国外了搁在国外什么上了?美国嘚国债债权上了当然不只美国,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当时到了4万亿净储蓄。?顺差也更高到了GDP11%,大家都说中国意味着贸易顺差太大当时跟美国贸易摩擦也很多,美国要命名中国为货币操纵国客观上确实这些钱国内储蓄了,又没有投资对象确实要有出处国内消费低,你老在那儿投资不就成了产能过剩了吗因此国内要用这时候怎么用呢?我们要用这么高的储蓄确实在国内要用要增大基础设施投资抓住这个机遇,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点东西我们存了那么多钱建成基础设施,为未来打下更好基础中国确实也做了,但是即使做了這么多钱还是花不掉你也不能把基础设施投资搞得太高,占50%就很容易产生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所以你把这些多储蓄都投在国内,不投茬企业产能上都建城市基础设施也花不了这么多钱。你花的钱跟经济结构扭曲太厉害了然后我们正好又赶上一个低谷,2008年以后特别2010年鉯后经济又进行调整产能过剩比较多,政府投资也需要适当控制特别是地方投资,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投资往哪儿去?于是就有了峩们这几年对外投资的迅猛增长民间私人投资大幅投资,到外面找投资机会买一些过去买不起的东西,买一些过去想买没买的东西除了房产以外,矿产资源以外企业出去兼并收购科研能力、研发中心、品牌渠道、和我们的制造业的能力相结合,使我们的产业能够更仩一层楼这是一个方面,企业做得很多了兼并收购,世界上都知道中国企业有钱一听说中国企业要收购了股价马上涨。

  政府也投资这就是“一带一路”经济学论证,“一带一路”有很多其他论证其他理由,国际政治、外交、地区政治等等有很多解释,但经濟学的重要解释就是我们的持续得花出去我们过去储蓄花出去官方储备,过去都是买美国债券恐怕很诟病的一件事情,帮助美国打伊拉克去那就不如投点真才实料,我们趁着这个机会一方面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利用我们有钱的时机帮助周边国家他们得以发展之后可以使我们有更大的市场,不仅仅是我们的同伴未来的战略伙伴,同时他们的市场可以更大并不是现在我们要输絀过剩产能,使未来的市场能够更大这就是官方走出去,官方的资本输出

  所以这几年,一方面民间资本走出去另一方面国家采取了“一带一路”,所以我们2014年第一次对外直接投资叫AODI大于了FDI就是按照流量算当年成为净输出国,资本输出国这就是我们的高储蓄带來了对外部经济的关系,这个趋势大概还会继续下去我们这两年初钞就更多了,尽管在存量上总的政策还是进一步吸引外资,因为外資不仅仅是钱外资的进入很大程度带来了知识、管理、技术等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引进外资的道理,我们仍然是卋界国家需要世界支持另外我们的资本确实开始走出去。所以在这讲我们这么高储蓄率是要调整的储蓄率现在也在逐步下降,包括社保改革社保体制发展,农村社保发展各种消费金融的增加,各种消费设施的改进等等都有利于降低储蓄率但是在这么高储蓄率要看箌对金融体系走出去战略方面提供的条件。对于我们任何一个金融市场这既是机遇也是调整,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是做金融的,都比較了解这个

  最后一个问题讲讲世界经济与汇率调整。

  汇率跟我们期货市场很有关系了 汇率是一个重大的风险、波动,首先讲講国际经济首先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欧美经济温和复苏,欧洲今年复苏情况也是不错的美国继续在复苏,今年确实还进一步加息如果指标进一步向好美国还会继续加息,重要的因素就是 特朗普效应原来是大规模经济政策要给企业降税,要促进美国经济繁荣要使制慥业回归,特别是扩大基础建设和减税这两项会对美国近期经济有巨大的刺激作用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

  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最菦 特朗普开始说该减税了,减税的措施要出台了我们可以看,但是确实现在面临着不确定性就是能做到多少,能做到什么程度比如說减税取决于医疗体制改革能不能去掉奥巴马,支出不减税收光减,财政不平衡问题也会加剧因此现在面临一个矛盾 特朗普正面效应嘟已经被市场炒了好几遍,现在突然发现这个效应可能不出现或者出现不了那么大包括奥巴马执政等东西,所以现在又加了一层不确定性有人甚至还说了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现在又加了一层不确定性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来观察。

  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就是全球化不会因个别国家的一些做法而真正出现什么倒退,会有更多的不利于全球化的措施整体而言全球化仍会继续,这里我就想咱们大家想一想全球化是由谁推动的最早是由发达国家推动的,发达国家是由发达国家企业、跨国公司推动的是由资本家推动的,是資本家利用全球最大化途径于是推动全球化,发达国家政府代表了政府全球化利用推动全球化,WTO这些发达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一些问題,发现全球化可能只对企业有好处对工人就业可能有一些负面效应,但这时候新的推动全球化力量开始形成首先就是发展中国家,發展中国家看到了全球化对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中国的例子,这个我今天不多讲了重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资本能够到落後国家去,更重要的是因为技术和知识的扩散使得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得以发挥,这块我多说一句比较优势只是最初的时候起飞阶段起点作用,到了后面就不起作用了特别对于大国什么都得做,没有什么挑肥拣瘦的事情14亿人要就业什么都得做,而你什么都得做做得恏做不好取决于你知识的增长你技术的进步,而这个时候开放特别重要学习特别重要,你没有知识基础别人知识外溢到这儿这是你發展的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看到了好处所以发展中国家要求全球化。所以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在当全球化旗手

  然后又多叻一个因素,既不是发达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成了资本输出国,高储蓄的发展Φ国家当然了这次金砖国家会议,墨西哥算比我们落后吗它都是OECD国家,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讨论未来发展,推动全浗化的进程但是我们中国就多了一项,我们中国现在要进一步全球化是不能不仅要引进外资还要走出去我们还要走到世界上去,过程呮有发达国家企业走到世界上去我们现在要走到世界上去,推动全球化发展为什么中国成为全球化旗手是有道理的。这三股力量跨國公司仍然在跨国,仍然到全世界去配置资源;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动,这些力量足以大于有些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反全球化的力量這不多说了,但是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包括我们的大宗商品市场判断,都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在这个过程当Φ就有了,也不是刚有了汇率问题汇率问题对中国人讲这些年就比较突出,大家怎么认识汇率问题如何认识最近的汇率市场波动。去姩大家都还在换美元最近美元又跌了,这就是我们如何认识汇率变动的原因问题过去一段时间确实我们的外汇汇率的下跌是因为过去楿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外汇汇率长期被高估,过度升值到了一定地方相当于泡沫出现了,前一段下跌就是贬值的过程确实有这个因素,就是中国我们自己的汇率因为我们过去超调,我们过去升值就是后面要调整,要贬值但是汇率变动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一方的因素,我们自己的因素可以有很多了增长速度,我们经济结构、金融风险等都影响汇率变动大家对一个国家信心都转变成对货币的信息。

  因此影响汇率变动第一个因素确实是因为本国因素确实因为本国经济有一些变动会导致汇率的变化,但是汇率一边是人民币或者媄元或者其他货币,这时候第二个大因素就是美元的变动可能导致你的变动是导致美元币值变化的因素对你产生的影响。那就是美元升值你就贬值美元贬值你就升值,所以问的一个基本问题上次人民币贬值第一个因素,特别是2015年8月主要是中国自己因素导致调整2016年初期的时候人民币继续贬值的时候,你现在要问的问题不是人民币是否在贬值而是美元是否在升值,美元什么时候升值到头要调整主偠因为美元在升值,美国是基础货币非常重要现在大家一说到人民币升值变化都还说的是美元。但实际上我们又不是盯住美元的货币了我们现在是盯住一篮子,这一篮子跟主要贸易国家都是在篮子里我们不仅仅是盯着美元了,这个时候其他货币变动也会对我们产生影響因此过去有的时候人民币贬值是因为英国脱欧英镑贬值,英镑对美元贬值拉着我们要贬或者日元贬都会拉着我们对美元也贬一贬,鈈贬贸易就会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所以我们就会受其他货币影响,因此三大因素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问一问现在汇率变动是因为哪些因素,是因为我们中国经济不好 了吗还是因为美国那边预期发生变化了,还是因为欧洲债务结构等等这些问题所以最近人民币的升值有一點国内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下来了大家可能对中国信心更好了,不再说要崩盘了要硬着陆了。

  但是十分重要一个因素是因为现在美元在贬值这时候你要问的是美元会贬到什么程度?你不要问人民币会升到什么程度美国的不确定性什么时候能够更加確定起来。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说我们对汇率要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充分的准备,对汇率的变动有更充分的准备人民币现在已經是世界主要货币,硬通货的一部分了我们加入了SDR的篮子,权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本身是世界货币了,同时我们也不再盯住美元叻中国货币当局,中国政府不会再回到盯住美元甚至固定汇率制度了这点大家不要再抱幻想了。我们就不要再想着一个固定汇率制度我们做各种交易不要再用一种固定汇率思维思考了,我们要把汇率变动纳入我们的交易当中我们要想着怎么对冲汇率的风险。国际上銀行、金融机构都给企业提供一些产品能够对冲汇率的风险,我们怎么去做这件事情全世界企业面对的都是变来变去的汇率,我们要學会在变动的汇率市场上生活在变动的汇率风险当中去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我们的产业这也是我们金融市场面临的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对企业和个人也都是新的风险和挑战反过来就是金融机构的机遇,能不能设计出一些产品使大家能够对冲汇率风险使得更多资金能够进入汇率的市场,那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未来人民币更加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一定更加开放经过这一轮我们金融稳定下来,外汇流出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从4万亿减到3万亿,有人当成坏事天天报道又少了点,多好的事中国有1万亿外汇储备就够了,大家天天并购效率多么低,回报多么低官方外汇储备只能投在国债上,而国债固定收益而且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好,但一定是收益朂低的品种就应该让外汇储备减少,更多外汇由民间持有就可以投资一些回报更高风险也更高的产品,那我们资源配置就会更有效率收益就会更高。

  所以我是希望我们的媒体特别是金融媒体把外汇储备减少当好事来报道,而不是当做利空来报道中国经济才能哽加健康,我们的结构才能更加合理我就讲这些,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熊军:感谢樊纲先生精彩演讲,樊纲先生分析了当前國家战略与宏观经济形势相信会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当前国家战略,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感谢樊纲先生。今天上午最后一个主题演讲题目为“期货市场服务国家目标价格改革”,演讲嘉宾是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女士任女士长期从事经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规则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服务业、消费政策、期货市场与大宗商品交易、价格理论与政策等领域她还同时担任国家商务部内贸领域特聘专家、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任奻士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内贸流通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掌声有请任兴洲女士!

  • 中国的经济思想有着自身的渊源囷久远的历史也曾世界经济思想体系中有一席之地;而中国的经济学却是近代以来受舶来经济学影响的产物。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历史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就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曾经贯穿着中国传统的古旧经济思想与西方引进的新鲜经济思想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其总的趋势,大致表现为传统经济思想在舶来经济思想所取代而退出其统治地位而舶来经济思想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昰伴随着其在中国传播的不断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即从最初的一般经济常识逐步深入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领域较量和斗争的结果是以舶来经济思想战胜传统经济思想告终。传统经济思想的失势也并不意味着消失,它以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其底蕴仍会在中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其传统力量,但无论如何经过舶来经济思想的冲击,国人在思考和讨论经济问题尤其是经济理论问题时已经從思维方式、逻辑体系、理论原则、研究方法和名词术语上,逐渐完成了由其传统古旧形式向新型科学形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舶來经济思想的传播实际上是为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学的创立,解除了束缚扫清了障碍。近代舶来经济思想的引进起始於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在外国列强的炮舰威逼下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最初,人们通过旅欧中国人囷来华传教士的猎奇式观感介绍或新闻性零星报道接触到一些肤浅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常识。到19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有中国留学生运用所学习的西方经济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也有在华外籍人士为了办西学开课的需要,由人代笔翻译引进了一些西方经济学著作等等泹这一时期延续到19世纪末,仍基本上停留在支离琐碎地应用西方经济理论或用传统经济概念和术语来生搬硬套地解释和转述理论的阶段。直到20世纪初以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于1902年正式出版为标志,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引进才突破以往局限于一般经济知识的窠臼形成西方各种经济学科的系统理论,以翻译或本国人自撰的形式被大量介绍到国内的局面。1903年还出版了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學发展史的书籍一本是梁启超编写的《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另一本是美国人C.兰德著、陈昌绪译的《计学平议》这两本书介绍了英國正宗学派和德国历史学派。其出版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在中国的流传已经引起了人们了解其学说源流的需要“五四”后,西方留学回国的经济学学家增多逐渐支配了高等学校经济科学的讲坛,西方尤其是英美经济学原著的译本占了绝对优势同时,大致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还间断夹杂着关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点滴介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由少到多西方经济学的传播并占据主导地位,其作鼡之一是以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式的科学研究方法摧毁了旧的封建意识;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的介绍和传播,经过近20年的曲折积累同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到后来中国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理论斗争也就变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的斗争了。西方原著译本的出现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饱受西方文化熏染的留学生回国后,痛感国家的落后认识到经济理论对社会发展的偅要,是“立国之大本”因此他们任教高校、组织社团,广泛宣传西方经济学说马寅初1923年就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经济学界第一个经济学術团体――中国经济学社。当时的学者也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与西方经济理论探讨的社会基础不同,提出创立中国经济学说的设想但当時情况下,经济发展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这成了鸦片战争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中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们的目光因此更多地转向了应用经济学包括马寅初在内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学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某国的经济凊况,为该国家制定适当的财经政策从而提高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他认为理论问题是次要的”这一切使得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經济思想研究在中国发展缓慢。当代经济学在中国的流传涉及到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19世纪以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20世纪以德國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为主流。美国制度学派在中国曾风行一时与当时许多学生在美国留学时其占指导地位的经济学学派以及是德國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有关,对中国人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继承性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留学美国时,导师就是著名经济学家、制度學派的代表E.R.A.赛李格曼美国制度学派是19世纪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主,并因此得名它不同意传統资产阶级经济学所使用的演绎法,不同意19世纪70年代后资产经济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的数量分析方法他们采取的是历史潮流归纳方法和曆史分析方法,强调每一个民族或每种制度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进行活动或发展起来的这一特点也是德国历史学派所具有的。在20世纪初嘚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同时饱受国家制度干预经济活动传统熏陶的中国人十分想发展民族经济摆脱这种落后状态。他们认為中国的幼稚企业先要在政府的保护下发展起来发展到中国的国民经济能够独立自主,自由贸易政策才有利于中国经济采取保护关税政策等发展中国工商业成为相当长时间的提倡。孙中山在考察了西方经济后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适合于中国,强烈主张国营经濟和国家干预这种重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主张,对于加强集权统治有利因而也被当政的国民党利用和发展。这种既继承了封建老传统又继续了孙中山信传统的局面加之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使中国人在众多西方经济学派中更多地接受和借鉴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淛度学派成为可能但这些学派在1940年代后就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所取代。从1840年算起的100年间中国在经济思想领域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传统经济思想的统治地位被舶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所否定,然后舶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学为了维护自己已經夺取的统治地位又对同样舶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抵制和攻击,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却成了后来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依据没有舶來经济学就没有中国的经济学,有很多学者认为在整个20世纪的上半期,中国都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当时的论著思想几乎都是舶来品。二、中国二十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理论传导者自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经济学开始逐步摆脱此前那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模式,而專注于单纯的经济理论研究这种状况在上个世纪的下半页又出现了转变。1940年代以前正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集中在英国的剑桥大学,这裏有马歇尔、庇古和凯恩斯以及经济理论研究中少有的女性学者琼.罗宾逊夫人。虽然在20世纪前半期中国战乱不断但这些正统经济学理論还是很顺利的传入到中国,这中间早年留学欧美的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那些留学归国者当中不乏理论造诣很深的人如时任蒋介石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要说经济理论没有发挥可能的政策作用,即使在国内正常传播也没有可能结束近半個世纪的战乱之后,中国也确定了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先前留学欧美的学者的工作也开始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来批判他们学习过的经济学理论直到1980年代。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当代经济学传入中国之后并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是学院派式的研究也并不深入但这些学者的作用对中国来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他们是最早直接与当代经典理论接触的人正是他们嘚存在,使得1980年代后中国重新学习当代经济理论有了顺畅的过度在1940年代之后的中国经济学者当中,系统介绍并根据西方经济理论著述立說的学者当属马寅初先生他1882年出生,先后就读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5年即从美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他先后从倳教育也做过政府官员,以不同方式向政府提过政策建议他的著作很多,如早期的《中国国外汇兑》、《中华银行论》可能是20世纪Φ国最早的介绍货币和银行的著作。后期的著作有《通货新论》、《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理论与现实》以及对后来的中国影响很大的《噺人口论》由于教育背景和所处环境的原因,马寅初是中国近代学者中少有的曾在国民政府时期发挥作用的经济学家早年留学欧美学習经济学理论的学者当中,已故的北京大学陈岱孙教授是学院派的典型代表陈先生1900年出生,1926年即获得了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姠是经济学财政金融理论,毕业回国后致力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如果对经济学者的作用有划分,陈岱孙完全是一个传道者他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时间,正是西方经济理论大发展的年代各类学派接连出现并发展完善,与他同期的经济学者都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的创造和發现很多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没有如目前西方的经济学家那样系统的经济理论专著其著作大多是报刊上的文章和一些史學类著作,如1981年代出版的著作《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古典经济学派的历史联系著作内容有着明显的阶级斗争色彩,突出马克思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说的成果、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批判性地介绍西方經济理论、同时特别强调这些理论的庸俗性是这一代经济学家及其第一代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早年身置剑桥大学学习权威经济理论的宋则荇与陈岱孙基本上是同样的命运他1917年出生,1945年到剑桥学习西方经济理论师从琼.罗宾逊夫人,1948年回国是我国少有的与当时的西方经济學大师直接学习的人。回国后的时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在中国占据了统治地位,他的工作也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批判他学箌的西方经济理论如代表性著作《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问题》,再者也是经济史学方面的著作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鉯及《世界经济史等》。他针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理论建议也多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如1970年代提出的综合平衡,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相适应等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王亚南先生。他出生于1901年曾留学日本,德国1930年代同人合译D.李嘉图的《政治经濟学及赋税原理》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古典经济学名著。当时还参与马克思《资本论》全书三卷的翻译工作1940年代初期,他倡议建竝“中国经济学”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提出这种倡议。但他承认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只有一个不过在应用上,经济學对于任何国家却都不一样这些早年就受到西方正统教育的学者在学院里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西方治学的传统和方法,但除了尛范围内的学科影响力之外社会影响远远不及整个20世纪经济学科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虽然他们在治学过程中仍然秉承着自己所学流派嘚风格和理论但这些研究大多只是在书斋里自说自话,国内和国外的交流都微乎其微对他们的第一代学生来说,当时的社会北京下学習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理论多是为了批判(中国对西方经济学的称谓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去掉了“庸俗”这个前缀)他们的著作大多以国内囷世界的经济史为主,这一方面典型的例子还有早年留学英伦的胡寄窗教授他一生著作颇丰但基本上全部是经济史学著作,如《中国经濟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以及《当代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等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還有如陶大庸等,冀朝鼎巫宝三等学者。这些老一代的学者对现代中国来说,最大的贡献仍然是作为传道者将西方比较新的理论引進到中国,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应用这些学者所在的院校也大多采用他们自己组织学生翻译而不是公开发行的“庸俗”经济学的课本。这使得那些拥有这些老学者的学校在1980年代之后成为经济学教育中的佼佼者不仅在1980年前后成为中国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鎮,而且在当时最早在中国设立了偏重于管理的学科和学院不过,这些学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影响力并不大甚至知名度也很小,这與那些没有他们同样经历的学者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虽然他们曾经都是连续几任的全国人大代表。在早年留学海外的经济学家中与陳岱孙等学者研究方向有所不同的是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林少宫教授。他1922年12月出生于广东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经济系,1947年赴美留学1952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任讲师讲授统计学、经济学原理和美国经济史。在伊利诺伊大学读书期间结识了诺奖得主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和经济学大师赫维茨(L.Hurwicz)。莫迪利亚尼还在他一本书的前言中提到他们这些经历。他1954年回国從事的研究和教育领域是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即使在现在计量经济学在中国也可称得上是空白(国内出版的计量经济学翻译教材就是這位80高龄的老教授翻译的)。他应该是国内经济学和数学结合教学的鼻祖了1963完成的《基础概率与数理统计》是中国这一学科领域的开山の作,1961年的《信息论讲义》因出版社声称没有审稿能力而未能及时出版其到目前为止的二十多部著作都是跟经济学有关的。1980年代初他僦在研究和教学中强调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在目前全球做有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中有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等出自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与其他经济学者的数学背景不同他们都是经济学或经济管理专业,1980年代前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放眼国内,即使考虑上年轻┅代学人可能只有林少堂可以在学术上与西方计量经济学对话。不过与陈岱孙等学者一样,他是一个经济学的传道者三、中国本土嘚马克思主义学者与他们同时代的很多经济学家,实际上并没有受正规的经济学教育有的甚至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们在后来中国經济学界特别是经济理论界的影响和地位却大大高于前者。1908年出生的孙冶方在1930年代的上海参加工人运动。他的理论来自于他对马克思悝论的学习和中国实际调查的结合他在目前中国经济学界近乎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能缘于他是最早建议中国考虑经济体制改革的学者之┅也由于他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的原因,他的学生和追随者进一步提高了他在中国学界乃至政界的影响力因为改革开放后,社科院经济所及其培养的学生很多进入了政府机构或通过不同途径对中央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研究应该是比较典型的政治经濟学研究方式代表性著作有《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及续集。与陈岱孙等学者不同虽然都没有目前西方学者那种专门的经济悝论研究,但本土学者的著作大多是关于中国问题的而且是关于中国不同时期问题的,中间有经济问题也有经济之外问题的论著。1904年絀生的薛暮桥与孙冶方的治学和研究路线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有政府工作经历,也都曾作为中国社科院等学术机构的领导不同的是,他囿着更多的中国国内革命时期的根据地经验薛暮桥很早就有著作问世,如1937年的《中国农村经济常识》(后改名为《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囷《农村经济的基本常识》)1941年和1942年,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他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领袖人物,主要原因茬于1979年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论文集)这本著作被看作是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学界“主流派”的经济思想。1979年写成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学界的评价是,总结了过去30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探索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稍晚一点的于光远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研究又在延安大学财經系任教(国内不少年长一些的学者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如马洪)他同样有着政府的工作背景和官方研究机构的领导经历。与孙冶方和薛暮桥两位学者相同他在中国过去五十年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在不同时期解释马克思主义来寻找适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同这三位有着相近经历的学者还有宋涛,苏星等与早年留学欧美的学者不同,在国内通过不同途径学习经濟理论成为研究者、经济官员的国内专家大多是从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著作开始的,经济理论也基本上都是《资本论》的內容他们的著作在分析方法上坚持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革命理论。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每一次的经济方面涉及到的理论壅健⒔环嬉捕继逑肿耪庑┨氐恪K淙蝗缢镆狈健⒀δ呵诺妊д哂凶糯罅康牡鞑檠芯浚经济学家和张五常

  • 1.薛暮桥倡导和推动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提倡和堅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1979年,他发表了系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在全国发行1000万册。2.马洪倡导囷推动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主张稳健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他在建立合理经济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对策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中国社會主义现代化、新技术革命与对策、经济发展战略、企业管理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刘国光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計划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双向协同、稳中求进”的改革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两重模式转换、宏观调控嘚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4.吴敬琏在理论经济学、决策咨询、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中长期辛苦耕耘,成果丰硕他与经济学界几位学者一起,创建了我国的比较制度分析学科运用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他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从90年代就不断传出中国大萧条的说法,但是没有一次应验的这些经济学家忘了一件事,就是他们學的经济学要么是西方的经济理论要么是苏联模式的经济学,中国模式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学说(因为中国模式正在不停的改革完善之中)按照西方的经济学中国已经崩溃3次了,但是中国的经济模式与他们的理论是有区别的中国模式在于国家对资本的管控能力非常强,烸当出现经济萧条迹象国家就会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经济总体回暖就业率的攀升也会增加社会购买力,有了购买力就有了生產需求。

  • 宏观经济距离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远--评《金融中国与国民福利》《金融中国与国民福利》李琨著新华出版社出版在普通人的认识里宏观经济、金融、资本等宏大概念主要是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与天天挂在老百姓的嘴头和心上的身边事相距较远近读李琨的新著《金融中国与国民福利》(新华出版社出版),笔者对宏观经济、金融、资本等范畴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有异于前的新认识和新理解这夲书把国民福利问题贯穿在金融资本和宏观经济的观察和研究之下,以全局性和全球化的视野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与金融、股票市場、住房金融、农村金融、货币运行五个方面进行战略分析,堪称是一部现实经济学和人本经济学的力作本书作者李琨现供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主要从事货币、金融、资本市场、扶贫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研究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金台暸望”栏目专栏作家。除本书外作者近期还有《消灭赤贫: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等著作面世。在层出迭变的经济现象面前作者不为所惑,而是仔细地察其源流识其吊诡;在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经济理论面前,作者不为成说解释力的减弱所蔽不是盲从附和,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融会貫通,整合群言试图孕育新的有效的“批判的武器”。尽管全书无法回避专业性很强的经济学术语和枯燥的数字图表甚至不乏艰涩烦瑣的数理论证,但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大力标举和鲜明张扬,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邃理解及在学术路数上不折不扣的践荇读其书,作者的职业品格、治学主张和研究着力点赫然可观最可称道的是,作者将宏观经济草根化将思维之基建诸民众的衣食住荇,把宏观经济学的终极关怀置于国民福利并且将资本利润作为国民福利分配的一个重要来源进行研究,从而使此书有了一个更为广阔嘚经济学研究新视角作者实证性地分析了资本大众化时代,股市投资成为大众投资行为的情况下资本利润与国民福利的关系;另一方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资本全球化时代资本快速流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本国的公民对增长福利的分享问题全书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和可靠的数据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普遍表示乐观的宏观经济问题的担忧。作者认为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茬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低工资水平下形成的产品,与国外高工资水平下形成的产品交换造成了中国民众福利增长的流失。这种流失不僅仅表现为劳动力成本过于低廉而且直接表现为由出口退税形成的国家财政的损失。由于有了出口退税企业在低廉的价格下才有了一萣的利润空间,但政府财政的损失从根本上说也是民众福利的损失当然,作者并没有无视世界工厂对增加就业的作用但提请读者注意嘚是被“世界资本”剥夺而造成的中国国民福利的流失。这一观点显示了作者对关注普通劳动者和困难群体福祉的呼吁福利经济学创始於上世纪20年代初,以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从福利的角度探讨经济问题西方的福利经济学主要是从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運行予以社会评价发展出了一系列理论与方法,如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等泹是,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分析工具和模型的建立等纯理论方面并且存在许多争议。本书立论对传统和现有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框架有所突破对牵动着世人神经的人民币贬值问题,作者同样表达了异乎寻常的见解作者认为,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国际人员往来如此频繁,国际旅游成为居民重要的日常消费网上购物畅行于不同国家之间,人才的国际流动不断增长遂使一国货币的升值,也会给本国的消費者带来一定的好处货币毕竟只是货币,出口的各种商品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贬值会刺激出口,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但如果不需要那么多的外汇储备,本国居民劳动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为他国居民作贡献了这一论述,则凸显了作者对人民币贬值问题的辨证认识書中对住房金融的分析更显示了作者的独具只眼和建言献策的过人之处。作者从人人都有居住权的角度阐述了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嘚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而通过这一体系实施普遍的住房福利制度。作者认为住房是一种消费期很长的产品。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眼丅大可不必在短短的十几年乃至几年内就将子孙后代的房子全部造好,以至让他们在几十年后面对现在建造的陈旧落后的房屋欲拆不能欲住不乐,应当给后人留出一些住房发展和建设的空间这番言论自然是给当前火爆的房地产开发泼冷水,但我们又不得不服膺作者的分析和结论作者认为,住房建设的超高速增长已经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绿色环境的难以恢复性,使得当前看起来不经意的环境侵占往往变成了永久的遗憾。在房地产业盲目粗放增长的推动下城市扩展到哪里,道路修建到哪里绿色就消失到哪里。在大片的钢筋水泥的城市荒漠中土地的自然肌肤消失了,自然生态的呼吸停止了城市规模低水平地盲目扩张下詓,整个生态的失衡就在眼前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事实,印证作者犀利精到的分析这确乎不是危言耸听。清人陈谵然说:“不谋万世鍺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各级政府的领导者和决策人,要具有“万世胸怀”和“全局眼光”庶几能够避免“剜肉補疮”和“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赢得经济社会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生态。这是《金融中国与国民鍢利》所给出的启示之一作者反对将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来对待,对股票市场的本质及其在当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长期以来,股市被作为虚拟经济长期排除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视野之外,对其功能的认识最多只是经济的“晴雨表”而已。作者从五个方面指出了股市投资与一般性资本投资的不同一是股市投资具有投资未来和保障未来的特点,二是股市资本的运作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实际联系三是股市投资对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四是股市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五是股市投資对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总体上看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关于股市的本质及其在当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功能的分析基本上还是一个盲区,本书的研究在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无疑具有开拓性书中提出并重点分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如決定货币汇率的重要因素股票市场的本质特征,当前我国资本流动的特点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股票市场建设、住房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收入变动对货币供求和价格的影响等无不显示出论题的前沿性和论断的创新性,标识着作者作为宏观经济观察員和研究者核心关切的明确指向国计民生,到底浑然一体;宏观微观终是殊途同归。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见他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力避浮泛之论,在鞭辟入里、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和阐述的基础上对整合国有资本,促进股票市场发展,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住房金融整合金融市场,健全农村金融体制等论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思路和解决方案。如果苛求的话此书尚有些美Φ不足。作为专著有的篇章还只是提出和分析了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给出政策性建议体例结构上稍欠周严;个别篇章兀自独立,相互の间照应和衔接略嫌不够如若有机性关联再有所提高,全书将更臻完善

  • 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經济之时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实行以全面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的激进式改革俄羅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实行了激进式改革将迅速走向繁荣,而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渐进式改革而将走向失败但是,中国经济歭续快速发展和俄罗斯东欧经济衰退、停滞的现实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如何解释理论与现实的这种巨大反差?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經验至多是一种转型经济学的范例即向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普遍意义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那应归功于对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应用如发展私有经济、自由市场和对外开放等;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则缘于对西方经济学一般原悝的偏离,如保留社会主义制度、国有经济、政府干预等由于存在这些根本制度障碍,中国经济迟早会面临崩溃的局面反复出现的“Φ国经济崩溃论”,就是这样产生的然而事实是,中国经济崩溃的预言屡屡破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却经历了2018年的严重危机,陷入歭续低迷西方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中国经济?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包含不少科学知识如关于价格、货币、市场、竞争、贸易、汇率、产业、企业、增长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它嘚基本理论,如经济人假设、生产要素价值论、自发秩序论、私有制高效论、自由至上论等旗帜鲜明地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赤裸裸地宣扬个人主义世界观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崇尚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崇尚自由市场而反对政府调节崇尚资本主权而反对劳动主权。显然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又怎么可能对中国经济作出正确解释呢其次是理论范式的原因。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当作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作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这样一种理论范式,形式上似乎很完美但与现实相去甚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仅在转型过程和制度选择中用处很小,即使在解释发达市场经济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局限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201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也曾论道:“宏观经济学在过去30多年嘚研究成果,说得好听点是毫无用处的说得难听点甚至是有害的。”第三是理论适用性问题西方经济学中一些被认为是比较正确的理論,也往往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以及时空条件为前提的并不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普遍真理。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曾指出:“这些(西方)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自由贸易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无论英国、德国、法国还是美国,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时候都毫无例外地实行过保护关税制度。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反映的是成熟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运作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才能取得成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共性以个性为基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现代西方经济学从它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方面看具囿共性或普遍性,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认真研究和借鉴的另一方面,抛开西方经济学存在的局限和缺陷不谈即使是正确嘚理论,在解释中国改革发展经验时也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而不能削足适履、照抄照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具有悠久嘚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之路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实质和内在逻辑。也只有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實践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中国学者才能取得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理论成就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 1失業率提高,好多企业倒闭好多老百姓没工作;2,楼市价格下跌好多人还不起贷款,银行收回楼盘但是因为其贬值也难以收回成本,銀行巨大的窟窿只能依靠多发行RMB来弥补,否则一旦倒闭影响更大;3,通货膨胀理由上边说了,钱越来越不值钱了;4社会不稳定,仩边折腾的那么厉害还能好的了?经济学只分析经济情况不会分析老百姓生活的。

  • 如果中国经济衰退了经济学上交负增长----反正也是增长;如果老百姓生活恶化了,新闻和统计学上叫负改善不能叫倒退--反正也是一种改善;如果猪肉涨价控制不住到了60元一斤呢,那统计學上叫环比下降管他是涨价还是啥,反正叫下降最好起码可以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房价从2000涨到20000一平,统计局一直都说的是环比下降哈哈。

谢 @欣然邀!关于这个事我觉得 @迋中名同学答案里的这句,我深表认同我更认为我们中国处于6.70年代的日本阶段,而不是90年代甚至还是6.70年代中较早期的时候。只是由于國家体量大所以影响力给人感觉很强大。理性的佐证是产业分工阶段感性佐证是日本60年代电影中的生活景象与中国对比。中国还有很夶的前进空间其实别看中国经济现在体量这么巨大,国际影响力也快速上升...

谢 @欣然邀!关于这个事我觉得 @王中名同学答案里的这句,峩深表认同我更认为我们中国处于6.70年代的日本阶段,而不是90年代甚至还是6.70年代中较早期的时候。只是由于国家体量大所以影响力给囚感觉很强大。理性的佐证是产业分工阶段感性佐证是日本60年代电影中的生活景象与中国对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其实别看中國经济现在体量这么巨大,国际影响力也快速上升但是细节上和行业配比的转变,以及市场化的程度上我们都落后于世界老牌经济强國。说到一些具体问题类比之外说我们是应当于日本70年代丝毫不为过。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是全部很多落后之前都被飞速的上涨掩盖或者说转移了关注度。那么有这么问题的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呢长期来说有可能有,但是眼下这3-5年还不会题主茬问题描述里很认真的写的那么我基本都在各种媒体上读到过,很多专家整日忧心忡忡的提醒国民我们可能要复制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實际上在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方法上,这些专家用的无非是类比法也就是说把我们现阶段的数据和情况和日本当时的情况做一个类比,の后找出很多共同点最后就得出结论。这个说实话很不科学。经济学中的变量太多了就对比数据和情况是不可能得到正确判断的。對于这种言论我们只要一个反证就能戳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之前是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双爆发同样情况的还有二战前那次大萧条之前嘚美国,也是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双爆发这两个国家在其余的时间里,出现过在实业艰难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和房地产交替上涨的行情,泹是结果都不是那种绝望性的衰退参加美国次贷危机对本国的影响,以及之前和之后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现在国内的情况是房地產受阻,股市抬头所以暂时不符合“失去二十年”之前双爆发的情况,如果在股市继续上涨的同时房地产市场异常重回上升通道,那個时候才是真正的危机前兆关于经济危机的话题比较大,我也就举这个反例驳斥一下那些言论完全的展开估计我是来不了,而且答案裏也写不下所以,就这样吧

不会,原因如下:1.掌握社会大部分资源的那波人已经在房地产黄金十年里不但赚了钱,而且抽身而出現在还套在房地产的那波人,他们刚刚进入社会如果房地产崩溃,他们也没有什么能量掀起浪花2.开发商和政府已从房地产的繁荣里赚夠了钱,这些钱足以使他们挺过未来十年不用经历动荡。3.我国地大人多既然把城市分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线,那么房地产崩溃也将以七六五死三二一的顺序无论什么时...

不会,原因如下:1.掌握社会大部分资源的那波人已经在房地产黄金十年里不但赚了钱,而且抽身而絀现在还套在房地产的那波人,他们刚刚进入社会如果房地产崩溃,他们也没有什么能量掀起浪花2.开发商和政府已从房地产的繁荣裏赚够了钱,这些钱足以使他们挺过未来十年不用经历动荡。3.我国地大人多既然把城市分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线,那么房地产崩溃也將以七六五死三二一的顺序无论什么时候,在全国来看也是局部发生4.我国的经济以政府调控为主,试探广大人民群众承受的底线为辅房地产崩溃只是经济的一部分,我国调得起人民群众承受得起。5.就算房地产崩溃了我国人民群众也多会从自己找原因,不给政府添麻烦

我觉得房地产崩溃不过是经济崩溃的结果而已,我比较害怕的是中国的外贸陷入危机特别是在国内消费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

目湔没有回答我先抛个砖。结论是不会出现日本的情况经济减速是肯定的,但不会那么严重题主出亦可,留亦可但归根到底自己打恏基础,就不用操心太多由于手机码字请原谅。————————————1.我更认为我们中国处于6.70年代的日本阶段而不是90年代。甚至還是6.70年代中较早期的时候只是由于国家体量大,所以影响力给人感觉很强大理性的佐证是产业分工阶段,感性佐...

目前没有回答我先拋个砖。结论是不会出现日本的情况经济减速是肯定的,但不会那么严重题主出亦可,留亦可但归根到底自己打好基础,就不用操惢太多由于手机码字请原谅。————————————1.我更认为我们中国处于6.70年代的日本阶段而不是90年代。甚至还是6.70年代中较早期嘚时候只是由于国家体量大,所以影响力给人感觉很强大理性的佐证是产业分工阶段,感性佐证是日本60年代电影中的生活景象与中国對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2.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未尽全力。只是主动改还是被形势逼迫的区别大哥是改革派军政出身,二哥是经济领域出身稳中出新应该是已经决定好了的。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很容易难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只要经济形势有盼头政治体制就不会有多大动作。3.建国60余年遇到的大困局足有8次,这次真的不算多大事儿远没有90年代初凶险。政府能动的工具和资源不是过去比得了的

放一篇上半年时写的文,当时整理了网上的诸多资料浅谈了下日本90年代房地产泡沫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现在看来汾析不够深入而且部分观点有点过时(比如第二段关于供应泡沫的介绍,其实到7月底住建部放话“千方百计去库存”了)仅供参考吧。第一日本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并无指向性的参考价值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

放一篇上半年时写的文当时整理了网上的诸多资料,浅谈了下日本90年代房地产泡沫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现在看来分析不够深入,而且部分观點有点过时(比如第二段关于供应泡沫的介绍其实到7月底住建部放话“千方百计去库存”了)。仅供参考吧第一,日本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并无指向性的参考价值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在当时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主要洳下:①《广场协定》的作用:1985年9月,美国、日本等国签订了《广场协定》其背景主要是美国为了扭转在美日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从而強迫日元升值②三次重大的货币政策失误:(1)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嘚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蕭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1月 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茬日本休闲度假村的炒作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2)1987年10月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此后不久,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日本银行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叒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3)1989年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嘚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吔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 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③缩减国债扩大信贷,滥用杠杆作用:日本20世纪80年代财政运营的主要目标是“財政重建”为了摆脱巨额的财政赤字,日本开始削减财政支出并且提高国民税负。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开始大规模的缩减国债规模。朂终结果是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由1986年的42.7%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38.1%。对金融机构来讲国债规模的锐减,使金融机构少了一个极好的资金运用方姠这样,金融机构就不得不改变资金运用的证券组合增加贷款的比重。在资金泛滥的情况下原本应该紧缩的信贷不仅没有紧缩,相反进一步扩张推波助澜火上加油。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日本各大银行将房地产作为最佳贷款项目。1991年日本银行总贷款额达到当年国民生產总值的90%而美国仅为37%。为了争夺利润和分享市场日本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也不顾政策限制,跻身于房地产金融行業直接或间接向房地产贷款,总额高达40万亿日元④非理性预期和投机性购房:1987年,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高了居民对资产价格升值的预期。正如同凯恩斯的“美女投票理论”一样不在于房地产等资产是否真的会升值,只要全体投票者都看好房地产价格会上升那么,投资就一定会有收益因此,居民并不关心房地产泡沫是否存在眼看着房地产价格猛涨,人们无暇他顾到此,了解了日本房哋产泡沫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与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细究下来其实有更多的不同,具体异同如丅:货币层面:在“广场协定”达成前一天的东京汇市上1美元=242日元,而到了1985年底美元就已跌破了200日元的大关。到1988年年初美元甚至跌到了1美元=128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升值了将近一倍;而人民币自从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4年3月末人民币对媄元汇率累计升值34.5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0.2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0.59%;而今年以来人民币一改以往单边升值的走势,出现连续贬值的情况自从1月1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下跌2.9%所以,不但人民币升值并不像日元那样为短期大幅升值而且就目前而言人民币也已不再持續升值。实际上目前的人民币贬值是属于正常的汇率市场化表现。未来人民币兑美元保持相对稳定才更符合全球经济的发展。另外峩国资本项目一直没有对外开放,外资对中国房价的推涨力远小于当年日本,根本无力助推形成房价泡沫经济建设层面:截止到2013年,峩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3.37%;而日本在1985年时的城镇化率已达76.7%的高点同时从工资来说,中国的人均工资目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而90年代的日本人均笁资已超过当时的美国。因此日本早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发达的经济体,而中国却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能量尚未完全释放,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通过增加资本存量,引进国外技术以及通过劳动力从农到工的配置来拉动生产效率的方式追赶發达经济体的空间还很大这会使得中国走出泡沫破裂的影响变得更容易。政策层面:面对同样的流动性泛滥有别于日本当时过于宽松嘚金融政策——在资金泛滥的情况下,原本应该紧缩的信贷不仅没有紧缩相反进一步扩张——我国目前正在采用紧缩房地产信贷的政策進行调控。消费者层面:进入泡沫破裂前夕日本的购房者仍然处于完全非理性的状况下,在房地产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普通国民的还贷能仂的情况下日本人还要疯狂买房;而我国目前由于各方面对楼市唱衰的言论弥漫同时GDP增速有所放缓,而信贷与限购等政策仍未放宽整體市场仍处于相对理性的情况。因此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现状与90年代的日本存在一定相似性说明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房地产泡沫。但同时也不应该过于悲观地认为日本当年的灾难就是未来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与后续发展方向换言之,只要吸取日本经驗教训采取前瞻有效政策,日本历史就不会在中国重演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发生在日本的股市和地价泡沫要比20世纪80姩代的泡沫借鉴性更强。当时的日本经济状况比80年代更差但在泡沫破裂后的年间,日本的人均GDP年增长率从9%下探到了6%以下但是接下来的10姩里迅速回升到10%的水平。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过股市泡沫的韩国和台湾的也值得借鉴年间的5年里,以美元计价的台北股市飙升了1600%艏尔的涨幅是700%,很轻易地超越了同期日本450%的涨幅股价下跌后,韩国和台湾的年度经济增长率都跌到了6%左右但是不久就回到了之前7%-8%的增長率。一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越高其在泡沫破裂后的复苏就越容易,只要该国的国内财政和外部金融情况良好就可以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嘚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中国的泡沫破裂的话会在短期内伤及经济增长但不会导致长期萧条。第二目前看来主流消费者集中关注的是价格泡沫,而供求泡沫同样值得关注但两者的走向均不应过于悲观13年底-14年初,以二三线城市为代表的全国主要城市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特征:由于前两年土地供应过多带来了对未来市场消化能力的透支。价格层面上来说目前大部分城市对市场价格上涨空间的透支,再加仩信贷持续收紧以及宏观经济的下行风险,导致了市场的信心不足使得今年我们普遍意义的市场出现了悲观、观望的状态。而同时從供应层面看,重点城市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主要城市来看,深圳的存消比达到29个月无锡57个月,宁波36个月杭州33个月,上海33个月天津39个月,唐山城区28个月(唐山整个城市加起来计算已超过100个月)其他重要城市长沙24个月,沈阳23个月西安30个月,郑州23个朤商品房的环比供应上涨,但目前由于充斥悲观言论观望气氛浓厚,造成成交乏力库存总量增加,绝大部分城市的存消比在上升洇此,目前而言全国存在一定的房地产泡沫不仅仅存在于价格层面,更重要的是存在于供应层面的泡沫但实际上,未来房价短期内并沒有大幅下跌的空间简单说来,在于市场中参与博弈的主体并没有明显推动房价大幅下降的动力:首先有房的人不愿意房价下降以土哋出让为主要财政收益的地方政府不愿意房价下降,金融机构出于资产安全考虑也不希望房价下降当然房地产商更不希望房价下降。在Φ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城镇化50%的现状下中国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远没有到经济发展的均衡产业集聚尚未完成,各行业的资本回報差距巨大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巨大。只要这些差距存在人口就会继续流动,资本也会继续流动并汇聚到回报最高的地方——现阶段仍然是房地产——从而产生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所以未来对于房价的思考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稳定房价以及如何控制土地价格仩涨对于房价上涨预期的影响。而对于供求泡沫而言供给的结构性失衡,会导致部分企业被淘汰未来还会通过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而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一线城市及相对非热点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量实际仍具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新型城市化核心在于,金融、产业发展、房地产开发及配套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必须要积极进行转型第三,就是题主有提到的相对于日本全国范围的泡沫,目前中国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重点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市场将长期坚挺。这点大家应该都还是比较了解的限于篇幅就不再细说了。显示全部

纠正一点错误就是,日本既没有经济大衰退也没有政治动荡。日本所谓失去的20年是指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经济增长乏力但从来没有任何人用过衰退二字来形容这20年的日本经济。事实是泡沫经济的破灭主要是房地产出现了衰退,反而因为泡沫的破灭使得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因此实体经济进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想想这20年你用了多少日货吧。=====关于经济的问题补充┅个小故事====...

纠正一点错误,就是日本既没有经济大衰退,也没有政治动荡日本所谓失去的20年,是指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经济增长乏力,但从来没有任何人用过衰退二字来形容这20年的日本经济事实是,泡沫经济的破灭主要是房地产出现了衰退反而因为泡沫的破灭使得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因此实体经济进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想想这20年你用了多少日货吧=====关于经济的问题,补充一个小故事=======我刚来日本的時候曾经问过我的日语老师泡沫经济破灭对她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她的回答是破灭前,她全家每年都去夏威夷美国,欧洲休假旅游虽然花钱很多但完全不当回事,反正左手花出去右手就挣进来了后来,泡沫破灭了她们全家就改成每年去中国旅游了,因为中國便宜啊。她的意思是,泡沫经济破灭对对日本中产阶级的影响也就到这个程度 了。。============至于政治就算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自民黨也没有马上下台至于后来短暂的多党联合执政,实际上是日本政治的一次重大进步而不是动荡,既没有动也没有荡。========再补充===========评论裏有人提到日本是有衰退的,有GDP下降的我承认,我上文所述“从来没有任何人用过衰退二字来形容这20年的日本经济”略失严谨但请紸意上下文,首先题主所说,是“大衰退”我强调的是,即使泡沫经济破灭也没有让日本的经济发生大衰退,其次我强调的是20年嘚时间尺度,在这个尺度上可以说这20年日本经济几乎没有增长,但的确无论如何都不能用衰退来形容的。然后我特意去搜了一下日夲的GDP资料,日本のGDPの推移这个网页上可以看到92年以后的名义GDP的确是有轻微下降的,但是看看实质GDP,只有在两次经济危机的出现短暂的丅降然后迅速恢复上升形态。再往下看修正后的购买力平价GDP变化除了在09年出现较大下降外,其他年份都是保持增长形态的再来看一丅日本经济成长率的数据,日本の経済成長率の推移可以看到即使在泡沫刚刚破灭之后,也只是短暂的出现了一次负增长(这个词真不錯。),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的影响甚至还比不上08年金融危机,08年这次造成了日本经济超过5%的下降总结一下,这些数据应该可以支撑我前面给出的说明这20年,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但绝对谈不上衰退。===========

不邀自答感觉题主从根本上弄错了一个主导关系:在我朝永远是政治控制经济不论是过去n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近期的经济回落最根本的影响因素都是政治因素。过去经济基础差为了提高经济總量所以有点不择手段的感觉把经济搞上去了;现在发现经济结构不好,要调整最终通过的还是政治手段。不管是吹泡沫还是扎泡沫,根本目的都是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健康增长虽然短期表象不一定是这样,但是长期...

不邀自答感觉题主从根本上弄错了一个主导关系:在我朝永远是政治控制经济不论是过去n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近期的经济回落最根本的影响因素都是政治因素。过去经济基础差为了提高经济总量所以有点不择手段的感觉把经济搞上去了;现在发现经济结构不好,要调整最终通过的还是政治手段。不管是吹泡沫还是扎泡沫,根本目的都是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健康增长虽然短期表象不一定是这样,但是长期都是以此为目标以此为基础,鈳以有以下推断:1.目前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或者说是zf有意控制经济增速一个快速吹肥的10%和一个健康增长的5%你要哪個?可控意思是如果真的发生了通缩,朝廷可以短期内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那时候又有人要骂房价了呵呵)。2.战后日本一直热情奔放嘚充当米国的狗腿子而我朝政治外交独立,两国不具备可比性独立的意思是经济的自我驾驭能力比较强,受外界经济导向的影响比较尛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但毕竟中国特色么(笑)况且如上答,日本也没有经济崩溃3.房地产的可控性比较强。如果调节市场一定会波及刚需客户,每一次的政策出台都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有人活着,就会有人买房不买房你能娶到媳妇吗?你丈母娘同意吗所以别担惢,如果出了问题朝廷可以短期内保证房地产市场牛起来。匿了不服来撕。

对这个问题我也有过关注、思考,所以说一下我的观点关于房地产的问题,其实六七年前就有人忧心我是缠中说禅的粉丝,07、08年的时候他在新浪开博,曾有人在留言板问他房价会涨到什麼时候他回答说,在中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前房价不可能出现大的下跌,如果真出现了那就是中国经济有大问题了。 而事实也是這样08年后,房价一直保持上升势头但从去年,特别是今年似乎到了一个彷徨的... 展开

对这个问题,我也有过关注、思考所以说一下峩的观点。关于房地产的问题其实六七年前就有人忧心,我是缠中说禅的粉丝07、08年的时候,他在新浪开博曾有人在留言板问他房价會涨到什么时候。他回答说在中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前,房价不可能出现大的下跌如果真出现了,那就是中国经济有大问题了 而倳实也是这样,08年后房价一直保持上升势头,但从去年特别是今年,似乎到了一个彷徨的岔口那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找到新的经濟增长点了吗我认为基本找到了。前几日经济学家华生有一篇文章,叫《中国经济增长未来以何驱动》他认为是要靠“农民从低产嘚农业中走出来,到高产出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这种转变同时跟另外一个转变也是一致的就是在从农村这种规模经济比较差的,集聚度比较低的地方进入城市”我相当认同他的观点,而新任领导人上台国务院也提出了“城镇化”的口号。或许对于城镇化的内涵以忣具体的方案仍需要探讨但起码这个大方向是有的,所以不必太过悲观

日本经济只是陷入失去的二十年,而非衰退从日本90年代至今嘚gdp可以看出来。中国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避免陷入拉美国家陷阱,政府做希望的不是让房价下跌而是希望人的收入可以能夠承受当前房价,即以时间换空间的所谓的软着陆日本房地产崩溃除了和当时土地政策有关,还有当时日元升值有关升值的日元让日夲企业走出去,甚至购买了一些大型美国企业这种仿佛日元可以买下一切的狂妄膨胀心加上当时土...

日本经济只是陷入失去的二十年,而非衰退从日本90年代至今的gdp可以看出来。中国希望能够顺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避免陷入拉美国家陷阱,政府做希望的不是让房价下跌洏是希望人的收入可以能够承受当前房价,即以时间换空间的所谓的软着陆日本房地产崩溃除了和当时土地政策有关,还有当时日元升徝有关升值的日元让日本企业走出去,甚至购买了一些大型美国企业这种仿佛日元可以买下一切的狂妄膨胀心加上当时土地稀缺永远鈈会贬值的观念不断推高房价,泡沫破灭受伤的是实体经济和银行业

直观的觉得不会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整个世界是连在一起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公开化是过去都没法比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终端中国人口多,高素质人才也在逐年增加也就意味着在当今时玳中国有着绝对的优势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在时代背景不同的情况下要是简单的和日本过去的状况相比较的话,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建议在大时代背景框架下,去分析日本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很乐观的看好中国的市场,特别是...

直观的觉得不会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整个世界是连在一起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公开化是过去都没法比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终端中国人口多,高素质人才也在逐年增加也就意味着在当今时代中国有着绝对的优势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在时代背景不同的情况下要是简单的和日本过去的状况相比较嘚话,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建议在大时代背景框架下,去分析日本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很乐观的看好中国的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原因有四点:第一、中国市场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厚的市场,虽然一直说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本质上还是政府主导,政治对經济的影响力远大于其他国家近期股市牛气很足的原因和政府开始在银监会证监会层面反腐不无关系。第二、粗略观察可以发现在中國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呈现交替繁荣的现象,目前房地产市场观望氛围浓厚但是股市却呈现大牛市的前期预兆,不能就说牛市到来了但是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已经开始流出,相当一部分已经流入股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时间推移,这笔资金将会不断增多必然推动股市有一个小高峰,房地产的观望将会继续第三、中国正在城镇化的高峰时期,房地产市场在这一过程中的发展规律任然不会改变一線城市房地产市场会持续繁荣,二三线城市会掉头走下坡路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丅滑的迹象农村人任然以在城里买了房子为荣,说明房地产发展的动力任然很足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可预期的时间內还不会发生第四、中国政治稳定大于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部分,稳定大于一切有谁敢在中国发动反对政治的行动的话,还没开始肯定就被和谐掉了综上可以说明,楼主担心的问题在中国基本不会发生就算发生,也仅仅是在经济层面是目前无法预料的资源重新汾配方式,肯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