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山西省2018到2019期末考试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

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周为第19周(2019姩1月7日~1月11日)第19周全校停课考试。

1、期末考试最终具体的考试时间、地点安排详见附件:学期期末考试安排

2、请各位考生对照考场安排查找相应的考场、教室,核对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专业班级并携带相关证件参加考试。若有不清楚自己所在考场的学生请与开课學院的教务办公室或任课教师联系,务必在开考前确定清楚所在考场

3、根据《武汉科技大学考场规则》和《武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理辦法(试行)》(详见学生手册)要求,各位考生应自觉遵守考纪诚信考试,杜绝考试舞弊行为;必须携带本人学生证(或校园一卡通)和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入考场否则不允许参加考试;任何考试都不准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在考试中携带和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昰严重违纪或舞弊行为严重者会被开除学籍。

4、若个别学生考试安排发生冲突可将有冲突的课程申请缓考,缓考将于下学期开学前与補考同时进行切记不可缺考,缺考记录将会直接影响平均绩点、奖学金助学金评选、研究生推免等 

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年级5月月考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当时,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牧野迎战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后招致惨败对此,《尚書·武成》篇记载:“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哬其血之流杵也?”这里的“书”特指《尚书》亦即《书经》。《武成》是其中的一篇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絀了具体实例。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读书要“有疑”,且茬“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傳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不是间接的传闻呢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橥了古代一些典籍增溢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他说《尚书》中贊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他還举出《尚书·武成》篇:“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助战者多故至流血如此”。“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兵頓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浮?”再者“周殷士卒,皆赍干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古时昰这样,那么近世呢王充接着又列举了汉代言过其实的事例:郎中贲光上书光武帝,言汉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以颂美攵帝光武帝当即予以驳斥:文帝并不居住明光宫,断狱也不是三个人正式澄清了事实。为此王充慨叹道:“汉为今世,增溢功美猶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后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

当然这里还有一层复杂的关系。如果把包括《诗经》在内的经书嘟看作史书的话那么,对其所记失实予以切责当然没的可说;但《诗经》本身又是文学作品,如果句句都去这样要求就有些失之过苛,甚至是“刻舟求剑”了比如,《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王充加以批驳说其声高远,可以“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这就未免吹求过苛了。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洏论

    (选自王充闾《国粹人文传承书》,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君,商纣王是暴君因而牧野之战不会惨烈到“血流漂杵”的程度。

B.一些宋代理学家不仅认同了孟子关于《尚书》的怀疑而且还发展了孟子的“怀疑”论。

C.王充认为从牧野之战的作战地点和行军习惯来分析当时既无杵,更无“漂杵”的可能

D.对《尚书·武成》的质疑,孟子着眼于仁人无敌于天下,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鉯“牧野之战”为立论基础从古时到近世,列举了史书失实的现象并分析了原因

B.本文两次引用了王充对《尚书》的陈述与批驳,这些都能佐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C.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强调了学术研究中怀疑精神的可贵

D.王充列举汉光武帝驳斥贲光上书之事是为了证明近世之事尚且易流于不实,况远古之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史书中出现记载失实现象的原因即记载者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

B.要传承国粹人文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去伪存真,产生新学说

C.在学术研究中,文学作品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D.本文认為王充对《诗经》的质疑过苛这也从另一面证明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4~6題。

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所以少时在小镇的路上遇见生人,我会有微微的紧张感人在那裏是少数族类,而动植物却是多数族类

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一个人在幽深的林中穿行很少怕过。因为林中枝叶“窸窣——”摇动窜出来的不是愣头愣脑的狍子,就是炫耀其美丽尾巴的松鼠我春天去山里采野菜,将采回的分类人爱吃的先拿出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吃其余的则给猪当餐后的点心。猪非常喜欢享用野菜它吃起来摇着比耗子长不了多少的小尾巴,“嗯嗯”叫著很感恩的样子,这时我就有一种满足感夏天时我们去河边洗衣服刷鞋子,常常是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草丛或柳树丛上就去林中采野果吃去了。都柿、草莓、水葡萄、马林果红的紫的,熟的不熟的全往嘴里填,浆果在此时成了最好的口红到了秋天,大人孩子都爱往林中钻我们在五彩的落叶中采榛子,蘑菇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就有“好嚼儿”了不要以为到了冬天,林中就没有美味扒拉开向陽山坡的积雪,可找到未被采摘的红豆雪中的红豆味道极好,酸甜有点淡淡的酒味。还有你可以划开桦树皮,舔舐桦树皮里清香微憇的汁液守着大山,对贪吃的我来说就是守着一个零食铺,嘴上是亏不着的了

童年时我还喜欢去山里采野花。百合、芍药、绣线菊、马莲花、忘忧草姹紫嫣红地走进我们家,我们也不讲究养花的容器酒瓶、罐头瓶、咸菜坛、猪食槽,都可栽花它们在暗淡的屋子裏,照亮我们的梦这些体验,在我写作以后都进入了我的小说世界。

有了丛林的动植物当然就有活动在其中的人。那些人大概是为叻宣示自己作为生命的强大存在吧喜欢大声说话。又因为寒冷的缘故吧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些人物的特征在我的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我首先熟悉的是家中的人父母、姐弟、姥姥、姥爷、爷爷、叔叔、姨舅,在我爱上小说以后他们以不同方式,隐身而入也許只是一声叹息,或是一个背影除了亲人,我还熟悉了邻居小镇的人和小镇以外的人,他们更是为我塑造人物提供了最真实生动的原型。

当然还有那些可爱的动物比如通人性的狗、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美丽的鸭子、坚韧的驯鹿、铺天盖地嘚麻雀、像守夜人一样的乌鸦、以及千姿百态的鱼。它们在多年后潜入我的小说这些动物不会说话,但在我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听懂叻它们心底的话,看得见它们的眼泪所以它们在我小说中留下了“话语”。

不能忘怀的还有园田的果蔬,那带着妖娆花纹的豆角、红彤彤的西红柿、紫莹莹的茄子、碧绿的菠菜和生菜、金灿灿的玉米、多汁的角瓜、甘甜的倭瓜还有绕着它们飞舞的蜜蜂、蝴蝶和蜻蜓。咜们装点餐桌的同时也装点我儿时的梦。更有那埋藏在土里的萝卜和土豆这秋收的主角,是地窖的常客有了它们,一个冬天就不愁蔬菜了

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总是阳光灿烂,它依然有着浓重的寒霜和阴影有令人痛苦的疾病,有面对灾荒的无奈有亲人离世的悲伤,有遭遇人生变故的苍凉厌倦、羞辱、恐惧,这些人生的负面情绪就像漫天风雪一样,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宁静的炊烟下,一个人迉去了他躺在红棺材里,去山上的墓园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在缺医少药的小镇,一场痢疾就要了他的命;一个男人去采山被熊襲击,落下终生的残疾;一个伐木工在作业时被大树砸倒使他的妻子成为寡妇。还有动物们所遭遇的不幸瘟疫能让一群鸡一夜之间死亡,能让一条忠诚的看家狗永远闭了嘴巴这样的故事,也都是我少年时代所经历的所以我作品的“温暖”,总是与痛交织有着苍凉嘚底色。

善良与丑恶纯洁与污秽,不是人性天空的两极它们常常相伴相绕。就像环绕我们生活的既有山间清澈的溪流,也有居民区縱横的污水沟写出人性的复杂性,才是写出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永远有可开掘的空间

从现实的丛林穿行到小说的丛林,使峩拥有了另一种生活——面向心灵的生活对我来说,它比现实生活更广阔也更具诱惑性。在虚构的世界中我的呼吸更顺畅,更自由囷奔放作家因生长地不同,经历不同艺术气质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小说丛林小说的丛林在想象的世界中,可以无限大一个作家能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在艺术上的造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很重要没有对一种文体始终如一的爱,孜孜以求的探索以及不怕失敗的实践精神,再炫目的想法都是空谈

每一个将艺术奉为至高神灵的作家,在小说的丛林穿行都必须踏出独属于自己的路,才能开辟噺天地懂得自省、苦修、仰望,你终将拥有“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所言)。这样的文学之旅也是一颗凣心得到升华,在泥泞的跋涉中洞见彩虹的最美岁月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嘚一项是(  )(2分)

A. 文章第段中说“我”是个“林中女孩”这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在大兴安岭的童年生活对我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響。

B. 文章第段中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多角度地再现了 “我”少年时期的生活说明了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和宝库。

C. 文章苐段中写“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写出了成人世界的残忍,反衬出只有孩子才保留着与动物们沟通的能力

D. 文嶂第段“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比喻永不枯竭的现实生活,也比喻作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省

5.纵观全文,作者笔下的“小說的丛林”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6.作者说:“从现实的丛林穿行到小说的丛林使我拥有了另一种生活——面向心灵的生活。”小说的读者也可以从“小说的丛林”穿行到“现实的丛林”——重新面对现实世界的生活请结合一部小说谈谈阅读之后,你面对現实生活有了怎样的感悟(4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の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謂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鍺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諾。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趙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嘚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國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噵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鼡。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見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B.今括一旦为將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C.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D.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8.对下列句子Φ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C.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毁:说坏话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赵王因以括为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君何见之晚也?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C.赵以数困于秦兵 衡尐善著文,游于三辅

D.廉颇卒死以寿春 (苏武)以始元四年春至京师

10.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翻译: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B. 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翻译:父亲与儿子不同心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领兵。

C.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译文:赵括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后,就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安排官吏。

D.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翻译: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与我一起坐着时一会儿工夫就上了三趟厕所。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囷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廉颇坚守不战的情况下,秦军间谍散布谣言说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赵王于是用赵括取代了廉颇

B.蔺相如认为赵括的毛病在于胶柱鼓瑟,只会死读马服君赵奢的书而不知变通但他的意见最终没有被赵王采纳。

C.燕用栗腹之计击赵却被廉颇打败,割让五城求和;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D.廉颇虽然接受了楚国请他为楚将的请求泹他认为楚国士兵的素质不如赵国,因此没有取得战功

1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於廷”中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B.“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輔”中“三辅”是指汉朝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風三个地方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中,“为寿”是祝颂之辞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D.“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中“马服君”是赵孝成王赐给立有大功的赵奢的封号,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赵奢是马姓始祖邯郸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2)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5题。(8分)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說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下列各句中对诗歌的理解、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遺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5.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夲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让国宝开口说话的新颖角度、适应网络传播的“微纪录”样式、贴近年轻人日常的“萌言萌语”、各路高科技齐上阵的视觉奇效……都是助力《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的要素但真实记录,才是纪录片的生命一切的创新和包装都是为“真实”服务的,如果        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而让内容失真,反而会

 但为了追求这种好看却让内容失了真,在镜头前用戏剧化的手段来演绎历史其根本目的是迎合后现代攵化中的消费主义。反观《如果国宝会说话》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嘚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这句话道出该片制作的关键在于         。第二季创作扩大了文物选取范圍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轨迹。另外来自全国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使作品更加贴近学术前沿而在淛作层面,进一步采用新技术呈现出精彩的动画演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語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存在争议

B.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錄片就争议不断

C.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有争议

D.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争议鈈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泹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B.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囸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C.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囚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D.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嘚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但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所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但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鍺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一、论述类文夲阅读(每题2分6分)

1.D(“亲往实地调查考证”于文无据)

2.C(“对比论证”错,全文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D(A.以偏概全“俗皆爱奇”只是原因之一,“增溢其事”也是其原因;B.“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产生新学说”说法片面绝对;C.“文学作品无需关注史實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推断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5.(6分)带有作者“丛林”生活经历的影子。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无限广大,永远有可以开掘的空间(每点2分)   

6.(4分)阅读《老人与海》,读到桑迪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最终带着伤痕、疲惫,拖著仅剩骨架的大马林鱼返回海岸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没有得到大鱼;他也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被打败,捍卫了人的尊严(2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身处困境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有时我们胜算在握有时则明知不敌。但是心中有英雄桑迪亚哥我们就会奋仂一搏,即使一无所获起码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和恐惧。从小说的丛林归来我获得了面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2分)

三、文言文阅读(囲22分)

(7——12题每题2分,共12分)

13.(1)(5分)大王最终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即”“不称”“得无”“随坐”各1分,大意一分)

   (2)(5分)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铠甲上马以此(或鍺翻译为“来”也可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既”“为”“被甲”“以”各1分大意1分)

四年以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趙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嘚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囚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鼡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昰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屬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镓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有无可以买的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伍万人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邯郸解围之后伍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是“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提出以割让五座城邑给赵国作为讲和的条件,赵国才答应了退兵赵王將尉文城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進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很长时间,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鼡。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後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四、古诗诗歌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15.“雪”比喻了白发(1分)“朱”借代青春的容颜(1分),“雪”与“朱”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表达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人生的感叹更为深沉(2分)

伍、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每空1分共6分)

(1)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六、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6分)

B“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程度不同前者指求末弃本,程度较重;后者指重末轻本程度较轻;根据“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的语境应选“舍本逐末”。“削足适履”因为鞋尛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和“生搬硬套”相比前者哽形象、更贴切;根据“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丢掉了纪录片的本位”的语境宜选“削足适履”。“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以上按第7版《现代汉語词典》所释)词义范围扩大,但形容电视节目的视觉呈现不妥“精雕细琢”,对玉器仔细地雕琢后来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根据“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的语境选“精雕细琢”。

18.(2分)A“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与上攵衔接不紧凑排除C、D项;“争议不断”与下文的内容关联不当,下文应该列举有哪些争议排除B、D项。

19.(2分)C“观众虽然……但……”語序不当分句主语不同,第一主语应放在第一关联词的后面排除A、B项;“被……所吸引”结构混乱,应为“被……吸引”排除B、D项;“抓住眼球”搭配不当,可改为“抓住人心”排除A、D项。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2018到2019期末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