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算过盈利怎么算20%有什么方法

原标题:创业公司的估值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估值,是创业企业的“进度条”也是判断项目好坏的最直接依据,更关系到投资人投资项目的额度估值的方法也因人而異。

本文希望找到各种估值方法的内部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在互联网行业的估值方法里常用的有P/E(市盈率)、P/S(市销率)、P/GMV(市徝/交易流水)、P/订单量、P/用户数,等等到底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估值方法,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个虚拟的社交类企业的融资历程:

天使轮:公司由一个连续创业者创办,创办之初获得了天使投资

A轮:1年后公司获得A轮,此时公司MAU(月活)达到50万人ARPU(单用戶贡献)为0元,收入为0

A+轮:A轮后公司用户数发展迅猛,半年后公司获得A+轮此时公司MAU达到500万人,ARPU为1元公司开始有一定的收入(500万元),是因為开始通过广告手段获得少量的流量变现

B轮:1年后公司再次获得B轮,此时公司MAU已经达到1500万人ARPU为5元,公司收入已经达到7500万元ARPU不断提高,是因为公司已经在广告、游戏等方式找到了有效的变现方法

C轮:1年后公司获得C轮融资,此时公司MAU为3000万人ARPU为10元,公司在广告、游戏、電商、会员等各种变现方式多点开花公司此时收入达到3亿元,另外公司已经开始盈利怎么算假设有20%的净利率,为6000万

IPO:以后公司每年保持收入和利润30-50%的稳定增长,并在C轮1年后上市

这是一个典型的优秀互联网企业的融资历程,由连续创业者创办每一轮都获得著名VC投资,成立五年左右上市我们从这个公司身上,可以看到陌陌等互联网公司的影子公司每一轮的估值是怎么计算的呢?

我们再做一些假设,按时间顺序倒着来讲:

IPO:上市后公众资本市场给了公司50倍市盈率。细心而专业的读者会立即反应过来这个公司的股票投资价值不大了,PEG>1(市盈率/增长)看来最好的投资时点还是在私募阶段,钱都被VC和PE们挣了^_^

C轮的时候,不同的投资机构给了公司不同的估值有的是50倍P/E,有嘚是10倍P/S有的是单个月活估100元人民币,但最终估值都是30亿不信大家可以算算。每种估值方法都很有逻辑的:一个拟上创业板的公司给50倍市盈率没问题吧;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给10倍市销率,在美国很流行吧?或者一个用户给15-20美元的估值看看facebook、twitter等几个公司的估值,再打点折扣

B轮的时候,不同的投资机构给了不同的估值方法分歧开始出来了:某个机构只会按P/E估值,他给了公司50倍市盈率但公司没有利润,所以公司估值为0;某个机构按P/S估值他给了公司10倍市销率,所以公司估值10*0.75亿=7.5亿;某个机构按P/MAU估值

不同的估值方法,差异居然这么大!看来此時P/E估值方法已经失效了,但P/S、P/MAU继续适用但估出来的价格整整差了一倍!假设公司最终是在7.5-15亿之间选了一个中间值10亿,接受了VC的投资

A轮的時候,P/E、P/S都失效了但如果继续按每个用户100元估值,公司还能有100元/人*500万人=5亿估值此时能看懂公司的VC比较少,大多数VC顾虑都很多但公司選择了一个水平很高的、敢按P/MAU估值、也坚信公司未来会产生收入的VC,按5亿估值接受了投资

在天使轮的时候,公司用户、收入、利润啥都沒有 P/E、P/S、P/MAU都失效了,是怎么估值的呢?公司需要几百万元启动由于创始人是著名创业者,所以VC都多投了一点那就给2000万吧,再谈个不能呔少不能太多的比例20%,最后按1亿估值成交

这个互联网公司天使轮的估值方法是拍脑袋,A轮的估值方法是P/MAUB轮的估值方法是P/MAU、P/S,C轮的估徝方法是P/MAU、P/S、P/E也许上市若干年后,互联网公司变成传统公司大家还会按P/B(市净率)估值!

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大多数的融资都是类似的情況?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P/MAU估值体系的覆盖范围是最广的,P/E估值体系的覆盖范围是最窄的在此,我姑且把这种覆盖体系叫做估值体系的阶数P/MAU是低阶估值体系,容忍度最高;P/E是高阶估值体系对公司的要求最高。

不同的估值方法殊路同归

我们来看一个公式:净利润(E,earning)=收入(Ssales)-成本费鼡=用户数(MAU)*单用户贡献(ARPU)-成本费用。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没有E,还可以投S;如果没有S还可以投MAU,最终还是期待流量能转换为收入收入能转換成利润。

不同的创业企业都处于不同的阶段,有的属于拼命扩大用户量的阶段有的属于绞尽脑汁让流量变现的阶段,有的属于每天琢磨怎么实现盈利怎么算的阶段然而,最终大家是要按盈利怎么算来考察一个公司的那时候不同阶数的估值方法是殊路同归的。

为什麼发展好好的公司会“B轮死”、“C轮死”:

有的公司用户基数很大但总是转换不成收入,如果在融下一轮的时候(假设是B轮)投资人坚决偠按高阶估值体系P/S估值,那么公司的估值算下来是0融不到资,所以会出现B轮死;有的公司收入规模也不错但老是看不到盈利怎么算的希朢,如果在融下一轮的时候(假设是C轮)面对的是只按净利润估值的PE机构,他们觉得公司P/E估值为0公司融不到资,也会出现C轮死

不同的经濟周期,估值体系的使用范围会平移:

在牛市估值体系会往后移,这能解释为什么过去两年很多一直没有净利润的公司都获得了C轮、D轮甚至E轮,而且是传统的PE机构投资的因为他们降阶了,开始使用P/S这个低阶工具了

在熊市,估值体系会往前移这能解释为什么今年下半年以来,一些收入和用户数发展良好的公司都融不到资甚至只能合并来抱团取暖,因为连很多VC也要求利润了大家把低阶的估值体系膤藏了。

二级市场的政策有明显的引导作用:中国为什么一直缺少人民币VC?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公众资本市场只认P/E这个高阶估值体系。

我们看看创业板发行规则:

“ (1)连续两年连续盈利怎么算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或

(2)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必须要有这么多的利润,才能上市才能在二级市场具有价值,这个估值体系要求实在太高了当企业只有用户数、只有收入规模,哪怕你用户数是10亿人你的收入规模有100亿,只要没有利润估值统统为0!

所以人民币VC很少,PE很多因为他们响应了政府的号召只用市盈率这個工具,不然没有退出渠道!但美股、港股都有P/S的测试指标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成为公众公司上市。

如果公司能在上市后相当一段时間内都可以只按P/S估值(最终可能还是要按P/E)将打通大多数公司的发展阶段,让每一轮的估值都变得顺畅起来

到此,各种估值体系的内在联系以及使用方法就探究完毕了

希望各位创业者和投资者读者能应用这些原理行走在牛熊之间、各轮融资之间,希望立法者读者能重视各階估值体系的威力积极改进规则发挥其对创新的引导作用。

精一天使公社是由知名天使投资人李汉生发起的个人天使投资服务平台独創性的开发了“精一十字诀”的课程与一套完整的投资陪跑逻辑11352。

精一天使公社以“让个人天使更强大”为使命致力于打造最专业的个囚天使投资服务平台,以“诚信利他、共创共赢”为价值观致力于唤醒和链接更多的个人天使,投资和孵化更多的早期(种子期)创业項目助力完善中国创投新生态。

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买64元,其中一个盈利怎么算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是盈利怎么算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杭州女装网是杭州最知名的服装批发平台网站...| 总评分0.0| | 浏览量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盈利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