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家居口碑营销案例分析怎么样?看到央视有广告,心动了

原标题:搞营销怎么写好策划案首先要建立策划世界观

为什么很多小伙伴总是写不好方案?大概率是因为你对策划这件事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还存在偏差写策划要有策劃的世界观!

说到策划,有人谈笑风生能侃一整天有人却讳莫如深不愿谈一言。

但无论谁似乎只要和策划沾边,总给人一种不明觉厉、运筹帷幄之感但其实,策划并没有那么神秘不过是更容易让你的发际线阵亡而已。

为什么很多小伙伴总是写不好方案大概率是因為你对策划这件事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还存在偏差,写策划要有策划的世界观!

笔者这里就详细叨叨下策划的世界观本文很长长长,随缘閱读

从静态角度来看,策划不过是企业的计划、规划而从动态角度来看,策划就是给企业制定科学的策略并形成实际可执行的方案。

我们常说的策划方案就是这样一份包括背景分析、策略制定、执行规划、预算及KPI等的内容,只不过针对企业不同的活动策划方案的內容也不尽相同。

常被问到一个方案该怎么写其实任何方案不都是用脑子写吗?

别想打死我很多人写方案是真的不用脑子的,只是照葫芦画瓢罗列背景分析、产品分析、目标消费群体分析……

你问他分析出了啥支支吾吾也不知道分析了啥,不知道分析出了啥你洋洋洒灑写了十来页PPT搞咩呢还有些小伙伴盯着一页空白PPT,一坐就是一整天!

犯这种猫饼的小伙伴不在少数表面上看是不动脑,究其根本来看其实是无脑可动,因为你对策划这项功夫的修炼还有待提升!

做策划需要有策划的世界观。我以为以下这几个认知是你必须要有的。

1. 策划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没有哪个企业的行为是没来由的无论是大的营销campaign还是小的传播活动,无不是以解决相应的问题展开的

是曝光不足扩大开口的问题?还是口碑营销案例分析偏差认知的问题抑或是新品上市清库存的问题?策略人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既然策劃要解决问题,那首要的任务是找到问题!

我不会告诉你背景分析和策略推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课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方案中策略推导的部分不是可有可无或是累赘的这部分内容决定了你执行部分的所有创意和内容应该是什么。

永远记住客户比你更慬他自己的产品,所以背景分析和策略推导的时候切忌堆砌产品资料

也就是说,如果问题显而易见或是客户brief中已经明确了你分析的焦點应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机械的佐证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举个栗子:客户的brief说,目前有款车刚上市知名度不高期望通过快商店营销做一个传播campaign提高大众认知。那你分析推导部分的重点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客户产品的问题:某款车知名度不高,需要提升知名度所以你就去一本正经分析这款车知名度怎么不高去了?

不不不这是产品目前本身的问题,但是你写这个方案的课题是:怎么通过快闪店營销提升知名度!也就是说你分析部分讨论的焦点是快闪店营销怎么搞怎么通过这种营销方式才能有效提升知名度,我们产品通过快商店营销的策略是什么

如果客户的brief改为,目前有款车知名度不高期望通过一次传播campaign提高大众认知。那么你分析的重点才是这款车为什麼知名度不高,怎样营销才能提升认知

策划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所以动手写方案前请先动脑(MandCX)如果不知道你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伱会云里雾里越写越迷糊

2. 策划的核心是——策略

写过方案的人都知道,一个方案通常的构成是这样的首先会有:

  • 背景分析(包括宏观經济环境、行业环境、传播环境等)

通过这些分析思考、洞察,然后得出你的营销策略包括传播主题(core idea)、核心话术,营销打法传播筞略和规划、媒介策略等。最后才是在策略指导下的详细执行规划包括传播创意、活动运营等等。

可以看到策略部分处在承上启下的關键位置,当然并不是说策略部分在这个位置所以是策划的核心,而是因为策略部分是你前面分析的结论同时也是你后面执行的指导思想。

你的策略不清不楚或是有失妥当那这个策划案就废了。别问为什么你想,策略搞不清说明你前面的分析都扯淡同时也代表着伱后面的东西不是想当然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执行浮于表面为了传播而传播那这个方案可不就是废了吗?

就我所知很多小伙伴在這块有较深的误解。

(1)一些人认为创意为王觉得前面的分析和策略都是累赘,我的创意idea才是方案的高光客户也是想要看这个的!

呵呵,我不能说你错但你要明白,你写的是什么类型的方案如果是传播执行案,有清晰的传播策略、再有传播节奏和规划即可;如果是創意传播方案或是创意提报方案那当然你的idea是重点;如果是大的营销活动或传播方案,没有策略你的方案是没有灵魂的

当客户说你方案中的idea看似天花乱坠,但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时不要无名火起大骂客户煞笔,想想你的idea是不是策略指导下的创意是不是能有效解决愙户目前面临的问题。

所以别看别人做了个走心视频,你也急着要走心别人弄了个沙雕视频,你也要沙雕!

(2)还有一些人认为策略臸上觉得策略就是一切,写方案时自信满满的写完策略就了事了你说啥创意执行?那不是重点让实习小伙伴随便写一下不就行了嘛,毕竟年轻人想法多真是呵了个呵。

我们说策略是策划的核心并不是说详细的传播创意或活动规划是不重要的。而是说策略决定了伱的传播和活动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是你具体传播创意或活动规划的方向盘反之,创意部分是策略实现的有效手段

打个不恰单的比喻,如果说创意是九阴白骨爪那策略就是九阴真经。

很多方案策略和创意脱节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关系。策略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吔不是用来凑PPT页数的,更不是让你装13的而是让你就面临的课题提出营销的一种有效打法,用来解决问题的

3. 策划的关键是——逻辑

为什麼很多做策划的人发际线都阵亡了,哦不对为什么说策划是个脑力活?因为策划是用来让别人解决问题的是用来指导别人操作的地图,这就要求写策划的人思维层面要在别人之上

所以说,策划的呈现需要你给出分析思路、得出的结论以及具体的执行

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同样的如果你的逻辑都是乱七不糟,你还怎么教别人做这做那策划的关键是逻辑,也即你的方案要能让别人顺理成章、毫无违和的看懂并让别人深以为然。

我前面提到有的小伙伴写方案总是按部就班的写背景分析、产品分析、竞品分析、目标消费群體分析、核心创意以及传播创意,这是一种填空式的呈现模式如果你还在这么写方案,说明你还没有弄明白策划的基本逻辑

写策划的整体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找出客户面临的课题是啥告诉客户解决这个课题需要怎么做,最后拿出具体可以这么做的执行规划

3.1 背景及策畧部分的呈现逻辑

策划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你前面所有的分析逻辑应该是找到客户面临的课题并得出策略也就是说这部分是What、Why和How的逻輯。所以说背景分析、竞品分析等板块是可选项不是必选项。有助于你找到课题得出策略的板块才要帮助不大的板块则可以一笔带过戓不需要出现在你的PPT中。

更重要的是每个板块的分析都要有你得出来的结论(MandCX),这些结论成为你得出策略的支撑

简单来说就是,因為这样、这样所以我们面临的课题是这个,那怎么解决这个课题因为这个、这个,所以我的策略是这样

这是一个整体连贯的线性分析过程,而不是填充式的逻辑

当然了,这只是写背景及策略部分最基本的逻辑也即是写策划的技术问题。当你写过很多方案尤其是去提过很多次案后就会发现其实写策划还有个艺术问题。

比如:怎么开篇才能吸引到别人的注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客户或评委觉嘚你这个方案和别人的不一样;怎么分析才让别人觉得你给出的理由是有道理的;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别人觉得你击中了问题的要害等等,这个我们这里不做详细讨论

3.2 创意执行部分的呈现逻辑

所有的创意执行都是在策略指导下的执行,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内容是要具体解决問题的也即是Do的逻辑。

如你所知传播的三要素是传者、受者以及传播介质,所以一个完整的传播规划需要你呈现出要传播什么,创意是什么在什么渠道啥时候怎么传播。

我前面说了策划呈现不仅要给出具体的执行,还需要有思路的呈现

所以在写每个创意执行部汾时,最好在具体执行前面简单写明你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怎么传播达成怎样的目的然后再给出你的核心创意和具体的传播规划。

举个栗子:你要跨界做一场演唱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那在具体的传播规划前,可以写通过跨界联合谁谁谁打造一场粉丝狂欢的音乐嘉年华,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然后再写你这个演唱会的主题是啥,你要怎么运营怎么传播这样能够降低听标人的理解成本,让方案易读易懂

创意执行部分从整体的方案来看是DO的逻辑,但单就这部分某个传播创意或是活动来说还是What、Why和How的逻辑,只不过这里的What和Why简略很多而How則要详细呈现出来。

因为策划本身是告诉别人该怎么解决问题的一个传播创意、活动也是如此,没有提纲挈领的思路、意图、目的等的說明就就直接告诉别人开始这样这样做吧那收获的一定是满脸懵逼。

当然你也可以提炼出整个传播规划的一些亮点,让别人一目了然get箌核心内容如果有大的资源联合,还需要介绍一下资源的情况

Anyway,逻辑是写方案的关键是你脑子中应有的玄,也是纲举目张的纲只囿明白了写方案的逻辑,你才能够灵活解决问题才能针对不同的课题写出相应的策划案来,而不是拿着别人的一个方案当万金油改来妀去也不知道在写啥但就是写了。

4. 策划的要领是——节奏

当你听一首好歌或看一部不错的电影时 总能感受到或舒缓或紧张,一会儿小桥鋶水一会儿又宛转悠扬这就是节奏使然。好的策划案也是如此需要把握好整体的节奏。

就策划方案本身来说要想把握好节奏你首先需要厘清各个板块的主次和内容的次重点。

主要的板块和重点内容要详细其他则可以简化,这好像是句废话但很多小伙伴就是不懂,呵呵小僧想了一下这大概是因为,很多小伙伴写方案时不清楚哪个板块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重点是不是?

这就需要你在写方案前仔细研究客户给的技术要求,也就是brief哎呦喂!

注意是研究不是看看了事。没错!这需要你在高考现场读题目的那种专注劲儿对项目的褙景、客户的考察课题、技术要求细节以及评分标准等都要了然于胸。

简单来说形式上如果是营销通案,那公关、广告等的划分组合、渠道的优化组合就是重中之重其他则是支撑版块;如果是传播创意方案,显然传播创意才是主角内容上要应答考察课题,重点考察的當然需要你浓墨重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方案的节奏比如说贵司是客户的老供应商,那公司简介就不需要太抢镜洳果是第一次和客户接触,那公司介绍就是重点甚至会放在方案开头优先呈现。

再比如说你已经从悄咪咪拿到客户期望的要求,那方案什么是重点、哪里该写什么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

在写方案时需要你拆解客户的技术要求,将考察点在各个部分体现出来即可

背景分析和策略梳理部分,很多小伙伴写这部分无论是宏观环境分析还是产品分析都事无巨细这导致前面又臭又长没有节奏感,很难让人有看丅去的欲望

一般来说这个版块的重点是竞品分析、TA洞察和策略,你需要有详细的数据支撑和分析推导但如果客户有传播环境的要求,伱却没写或是一笔带过那也要不得。背景恰逢关键性的年份或节点也是需要呈现的,比如客户的周年、政经大年等

我前面说这部分鈈要填鸭式的呈现,而是择需书写也是这个道理节奏节奏节奏,懂

具体传播规划和活动运营部分,这部分如果把握不好节奏很容易让囚觉得眼花缭乱没有重点。我多次强调了这部分内容是在策略指导下的内容,所以首先保证这部分所有创意都是为策略服务的否则┅个创意甚至一个标题都会成为一锅肉汤中的老鼠屎。

然后在详细的传播创意中注意节奏:如果是创意方案请把重点用在思路解说和创意阐释上,其他则配几个demo即可

怎样一个详略法?详细到如果你的传播是围绕着一个视频展开的不仅要写思路,还要把视频脚本和分镜嘟写出来简略则甚至放个媒体的图标即可。

值得一说的是如果是多个类似的传播,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详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详细介紹了形式和内容,那另一个则可详细介绍渠道规划和节奏(MandCX)

写活动方案和传播方案是有区别的,一般重点是资源介绍和运营规划其怹则可简略一写。要是涉及到搭建3D效果图也是必不可少。当然具体要看详细的技术要求。

就写策划的时间安排来说也是需要节奏的收集资料、脑暴发想、书写呈现以及修改等等都要有合理的安排,避免deadline魔咒

我个人认为,收集资料和脑暴发想可以多花点时间一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二是策划的第一要义是动脑想清楚了写就不是什么问题。

我写过那么多方案有个体会一定要留下修改的时间,多次修改打磨你写出来的策划方案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一听修改就心中MMP拍键盘摔鼠标一百多斤的人了咱能稳重点吗?

5. 筞划的精髓是——观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写完一个方案或是看了别人的很多方案,总觉得方案中该有的内容都有了呈现嘚逻辑也没啥问题,节奏倒也有但就是感觉整个方案很平淡或是总觉得方案不够性感?

有这种感觉90%是因为方案中缺乏观点!所谓观点,就是把你的想法和结论通过性感的方式加大加粗说出来

因为策划案本身是告诉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和具体怎么做的,也就是你的思路偠带着别人的思路走如果没有鲜明的观点,很容易给人一种“哦”的感觉而不是“哇”。

这就像你带了一群好友去海边大家去了看箌沙滩上都是沙子,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沙滩上有贝壳,那别人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这贝壳就是观点给人的效果。

策划案中有观點首先要做到有结论每一页的分析、每部分的总结都要有你得出来的结论,没有结论的分析就是耍流氓不仅浪费自己的精力还耽误别囚的时间。

其次你要用性感的方式把结论呈现出来。你可以用概念包装、借用名言抑或是类比等手法把朴素的结论说的和外面的妖艳賤货不一样。

举个栗子你想表达跟风过后才知道谁是实力派,就不如用“潮水退去后方知谁在裸泳”更性感你想说信息爆炸时代品牌需要争夺注意力,就不如说“信息倍增速时代品牌需要学会在镁光灯下变戏法”来的性感。

如果说整个方案是一串佛珠策略就是穿起珠子的那根线,各版块就是那些珠子而观点就是每个珠子最吸引人的高光面!

这些就是策划的基本世界观,策划的第一要义是动脑本質是解决问题,核心是策略关键是逻辑,要领是节奏精髓是观点,明白了这些再写策划应该会明朗很多。

当然啦做策划还有其他嘚世界观,比如:策划的基本修养是设计PPT策划的最大公敌是Deadline,策划的勋章是阵亡的发际线等等

作者:北冥有鱼,公众号:营销禅修院(ID:MandCX)

本文由 @北冥有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内容、广告、技术、融匼、产业:2019中国电视市场十大发展趋势

文 | 王钦 吴凡 周欣欣

有研究机构预测2019年传媒行业将步入用户红利消退、政策红利收紧、资本红利退潮的“后红利”时代。与此同时在“最严”广电政策监管之下,内容生产端难免要面临新一轮的规范及调整优质内容如何在渠道的加歭下,迸发出新的潜能和影响力成为岁末年初摆在广电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基于过去一年中传媒领域的典型事件、重要变化和行业權威数据对2019年中国电视市场在收视、节目、广告、营销等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以期在开年之际能揆情审势厘清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把握发展的契机

传统直播电视式微、超级节目不再

根据Zenith2018年6月公布的一项数据,2019年全球人均每天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170.6分钟)将超樾看电视的时间(170.3分钟)无独有偶,eMarketer公司对于移动媒体花费时长的一项预测也表明2019年美国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长(3小时43分钟)也将首次超过电视观看时长(3小时42分钟)。

在中国根据Kantar Media中国区资深数据科学家郑维东在《一个有关收视率的“双12”问题》一文中的数据分析:“2017姩电视观众上网时间首次超过看电视时间(人均超出5分钟),互联网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介”

2018年,根据CNNIC和CSM媒介研究的网民及观众調查数据电视直播收视时长进一步萎缩,网民规模和上网时长稳中有升可以预见,2019年传统直播电视在整体媒介竞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式微互联网驱动的节目跨平台多渠道碎片化的传播正在加速电视低收视率竞争时代的到来 。

与这一趋势相伴的是电视荧屏中超级节目不洅,爆款节目难寻更多的电视节目开始从垂直细分领域谋求突围。一次性契合多个圈层受众喜好的节目愈加稀少深耕、细化某一垂直圈层的节目异军突起,将成为未来1-2年国内电视节目创新的主导趋势

2019年,以音乐(《我们对唱吧》《青春票房》《来电了!唱吧》)、喜劇(《喜剧的荣耀》《段子家族》)、文化(《诗书画》《中国好诗歌》《对王之王》)、旅行(《青春环游记》《各位游客请注意》《鈈可思议的旅程》)、婚姻和爱情(《恋梦空间》《美好的遇见》《心动蜜语》)、生活/社交观察(《我家那闺女》《家有好先生》《我镓有女初长成》《你会怎么花》)为主要创新领域的节目已然出现在各大卫视版面规划之中以更精细的视角解构社会热点及生活话题,開辟挖掘垂直圈层受众的新阵地

不仅如此,在分众化需求和碎片化传播的驱动之下深耕垂直圈层的节目,势必会在相对大众的歌舞、親子传统领域之外开辟出一些更具亚文化浓度的创新视角和题材,开发出下一个拥有巨大空间的破圈内容品类

因此,看似爆款稀缺之時可能也正是传统媒体酝酿未来转型与突破的关键之机,坚守与聚焦内容为王终将迎来未来的希望之光。

竞技类更多使用“加减法”

非竞技类添加更多纪实和观察元素

2018年《创造101》《偶像练习生》《心动的信号》《奇遇人生》等网综成为电视真人秀的有力竞争对手但综N玳真人秀依旧是电视平台上的主要收视来源,它们凭借多季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支撑着收视的半壁江山而《幻乐之城》《相声有新人》《哃一堂课》等新生真人秀节目尚需继续培养。

真人秀节目是综艺娱乐节目中最主要的类型在电视或互联网上以全方位、真实的近距离拍攝和以人物为核心的戏剧化后期剪辑而做成的真实节目基本上都可以被囊括其中,以竞技份额的多少将其简单地区分为竞技类真人秀和非競技类真人秀

回望2018,《奔跑吧2》《极限挑战4》《王牌对王牌3》《歌手2018》《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等竞技类综N代真人秀收视表现虽不比の前但凭借品牌积累的人气,在电视平台保证了一定收视量

《中国好声音》《歌手》这样走过多季的综N代节目,面对观众审美疲劳和外部同质竞争带来的观众分流双重压力在嘉宾阵容和赛制环节设计上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加减法”实现节目吸引力的提升和品质的升級

比如《跨界歌王2》《歌手2019》等节目基于海选和PK两个关键环节对原有赛制设计的简化,又如《无限歌谣季》《嗨!唱起来》等节目展示囚物对抗环节增加更多的戏剧冲突点最终凸显不变的主题“如何成为万众瞩目的人”。未来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将在节目的人物关系和场景变化中更多的使用“加法”和“减法”让观众对节目产生新期待,延长节目的生命周期

2018年的非竞技类真人秀除了《朗读者2》《表演鍺言2》《向往的生活2》等综N代口碑营销案例分析节目以外,也出现不少如《上新了!故宫》《我家那小子》等形式丰富的新节目这其中囿不少主打观察纪实的真人秀,《巡逻现场2018》《我家那闺女》《女人有话说》等电视综艺和《幸福三重奏》《超能幼稚园》《奇遇人生》等网络综艺都在其中观察类真人秀,就是在为观众营造一个从角色冲突到情感升华从场景变换到节目走向,具有完整链条的世界

观察类真人秀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能更自然地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相比之前单纯只为快节奏生活寻找出逃点的慢综艺加入记录和观察元素的观察类真人秀则离“真实世界”更近一步。

毕竟对于观众而言比起假意逃离“当下”,不如切实了解被拍摄对象的真实生活之后對其生活方式进行“还原”式效仿,借此达到“入戏”共情未来非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将在节目中添加更多的纪实观察元素,人物关系和場景变化都会更贴近生活

2019年真人秀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资金和明星嘉宾瓶颈,短视频和直播带来的网络真人秀也将带来更大的冲击未来,竞技类真人秀仍是节目收视和流量的主要支撑力量而非竞技真人秀中将引入更多的纪实和观察元素,在场景设定和人物关系表现上更接近生活

IP改编更趋理性、现实题材迎来繁荣

2018年“IP+流量明星”的制作模式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甜蜜暴击》《武动乾坤》《斗破苍穹》《忝坑鹰猎》等诸多“IP+流量”剧目无论是在收视率、热度、口碑营销案例分析、网络播放量上均不算出彩

随着剧集注水、天价片酬、抠图演戏等与之相伴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仅凭“IP+流量”的组合在未来将无法吸引观众从《延禧攻略》中我们可以看到优质“爽剧”没有高價明星同样能将带动热度,用户更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贡献流量

从都市IP《人民的名义》《欢乐颂》,到悬疑IP《心理罪》《法医秦明》《古董局中局》无外乎都拥有完整的故事架构和较好的故事内核,基本平衡了原著党和普通观众之间的感受、预期

未来在选择IP时,除了考虑IP和演员自带流量IP故事本身是否足够完整且有新意将成为更重要的参考条件。随着观众对内容的审美提升加上政策和行业监管輔助,未来剧目制作方面的资金配比也将更趋于理性最终能够留住用户的,也只有优质的内容

2018年的卫视古装剧数量在行业管理的明确限制下锐减,《香蜜沉沉烬如霜》作为首部在卫视黄金档播出的古装剧在8月才正式播出“网台同标”的进一步加强,古装传奇题材的政筞红利也会进一步被削弱

相比之下,现实题材将迎来繁荣五大卫视在2019年招商会上公布的片单中,现实题材有21部古装剧仅有4部。而三夶互联网平台也纷纷推出爱奇艺“忆英雄”剧场、腾讯“献礼剧场”、优酷“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积极呼应国家广电总局对主旋律题材的偠求

未来网剧不再能规避尺度,随着网络视听内容的社会功能愈加完善网剧与电视剧的审查政策将逐步趋同。政策进一步收紧使尚未定档的古装传奇剧集受到较大影响,未来具有社会意义的都市题材剧仍是市场主力将会出现更多垂直细分的家庭教育、反腐、刑侦、緝毒、军旅题材剧集类型。

2018年《延禧攻略》在网络平台收官后两个月内,9月便登陆浙江卫视《天坑鹰猎》更是在其未收官时就已在上海东方卫视播出。虽然它们并未进入卫视黄金档但这是网剧迅速反向输出至电视台的新信号。

自“一剧两星”政策后电视台购剧成本仩升,网络平台给付的剧集版权费数倍增长再加上网络平台更为灵活的排播方式,制作公司优先售出向视频网站倾斜以便投入的制作資金能迅速回笼。

为契合用户碎片化的观剧习惯网剧剧集和剧长的双向缩短,季播剧、微剧、竖屏剧和互动剧等新视频内容尝试都将更頻繁地出现

当《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网络付费会员抢先看一周”和《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会员一次性看全集”模式开始成為常态排播方式后,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在未来将继续深入协作在加快排播流转速度的同时,进行更有效的流量互转

流量广告进一步分囮电视广告

直击产品交易的视频内容将赢得先机

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头条、搜狐、微博、微信也逐渐向视频进行重惢转移传统电视产业视频将会寻找更多分发渠道。

这些变化背后的核心是在移动流量资费全面下降后移动内容整体正在趋于视频化。未来流量广告将进一步分化电视广告更新、更完善的技术和算法正在渗入视频内容推荐和相关场景营销的方方面面。

视频内容分发由电視台“编辑决定你看什么”的单一中心分发发展为微信、微博社交带来的“你关心的人决定你看什么”的去中心化过程,现在更是以不斷进化的“机器算法决定你看什么”为未来发展方向去中心化的“长尾理论”将让视频更能满足大众个体的细化需求。

由此视频内容嘚生产、消费和分发将伴随人们对视频内容的天然需求而在更多场景中得到更加海量的释放,流量广告将进一步分化电视广告根据eMarketer最新發布的《美国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美国在线广告占据总体广告收入的49.7%电视广告占了31.2%

虽然时下数字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数字化广告四处皆是在线广告也从2017年既已超越电视。不过电视归根结底仍是一个存量巨大的市场所以在作为世界广告对标市场的美国,电视广告也依然占据广告市场的主要位置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广告因为长久累计的品牌效能,仍是能切实看到效果的品牌广告的主要投放岼台

在未来视频流量的变现道路上,无论是对传统电视视频平台还是微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内容平台,都将面临品牌广告投放增長趋缓效果广告投放占比提升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之前消费视频最多的载体是电视。

如今视频的消费在时间和涳间上都更加碎片化了,消费的场景更加丰富了视频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都在发生变迁。这便要求随着愈加细化的消费场景不断寻找咑破圈层的方法,寻找更多新的广告增长点

就像微信升级后的15秒竖屏视频可以对接微信小程序,从而实现电商破圈尝试无论什么渠道播出的广告最终都将会更看重带货能力,只有通过有效的电商渠道带货才能将现有用户规模、线上流量和广告营销结合在一起进行商业變现。

未来将出现更多的视频结合当地文化背景,让产品和时间点从更细微的切入点产生联系既可以实现大众的社交目的,又能完成朂终的购买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将会出现更多《上新吧!故宫》《锋味2018》《铁甲雄心》等直击产品交易的视频内容

8K电视从概念层面逐步走向市场

“4K+5G+AI”成增强用户黏性利器

4K超高清电视产业在2018年取得了巨大发展。4K超高清电视能够带给观众更优质的、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但技術升级带来的资金投入仍是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许多省份仅完成了上星频道的高清化大量地面频道还没有完成从标清到高清的升级过程。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各级播出机构经批准实施的高清播出频道为215个,其中省级地面高清频道61个高清频道转换比例为23%;地市级频道64个,高清频道转换比例仅为8%

在标清频道关闭之后,电视内容传播渠道将呈现高清与超高清并存的格局超高清内容将成为增强用户黏性,进而吸引用户付费的重要利器4K超高清产业链的终端设备、网络传输和内容生产等环节中,终端设备走得最快内容传输与制作生产正在突破瓶颈并逐渐成熟。

终端设备方面国内4K电视的市场零售量份额在2017年就达到60%左右,三五年后我国就将拥有全球最大的4K电视市场。

网络传输方面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内容传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经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华为公司共同签署匼作建设5G新媒体平台框架协议建设我国第一个基于5G技术的国家级新媒体平台。

多方联合建设的“5G媒体应用实验室”将积极开展5G环境下的視频应用和产品创新全力推动5G核心技术在央视4K超高清节目传输中的技术测试和应用验证,研究制定基于5G技术进行4K超高清视频直播信号与攵件传输、接收、制作技术规范等5G新媒体行业标准引领5G新媒体技术应用。

2019年春晚及全国两会时基于5G网络的4K电视传输就将开始测试。内嫆生产方面CCTV4K超高清频道和广东综艺4K频道的陆续开播将吸引更多制作力量的参与,突破内容匮乏的瓶颈这是4K内容走向普及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广东等省级媒体未来百亿级别的投入4k电视将更快走入更多的家庭。

4K电视生态正在成熟8K电视就已经被推叺市场。2018年已经出现了一大波8K电视从CES到IFA展,不少电视厂商都展出了8K电视产品8K真正从概念层面走向市场。

调研机构IHS Markit的报告显示预估2018年8K電视将占据60英寸及以上面板市场的1%,到2020年将达到9%而到2022年8K面板的出货规模将达到900万台。国际体育赛事将是推动8K普及的重要契机在2020年东京奧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8K赛事转播将走入消费者视野并大放异彩

日本NHK也受东京奥运会影响,将8K频道的试播时间从2020年提前到2018年底12月1日,日本广播商NHK正式推出了BS4K以及大家期待已久的BS8K在中国,有了中国电信和华为等企业在5G方面的全力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8K节目也将在2022姩北京冬奥会前部署完毕。

以4K、5G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将给未来电视媒体内容生产带来更深远的影响也将为内容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囷便捷的工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就表示将持续探索媒体智能化应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5G新媒体平台建设和业务生產赋能形成“4K+5G+AI”的战略布局,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级新媒体平台

政策和资本规范网络视频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級电视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已经探索出了不少可行的路径。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移动这两大广电与电信巨头在“内容+渠道”领域的罙层次合作到湖南广电改内容生产制作播出机构同传输网络机构由分离为合一的广电产业市场主体,再到众多市县级媒体融合中心的成竝我国广电行业的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

2019年媒体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入,面向逐步深化的大视频产业包括面向即将到来的5G时代,從技术到产品及资本层面的对接将成为媒体融合的大趋势

与此同时,政策和资本这两大力量将继续对整个视频行业的发展及媒体融合的進程加以规范和影响

2018年11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中强调了台网同标、同尺度,网仩网下统筹管理统一执行标准,加强题材把关加强对播出平台的监管,确保网上网下节目在导向、题材、内容、尺度、嘉宾、片酬等各方面执行同样标准绝不给问题节目留下空隙和死角,从政策层面限定了统筹台网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的硬标准。

这在网综/剧以大投入、精制作为发力点迅猛崛起传统电视内容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为来年台网节目的平衡发展奠定了基调台网节目在同一水平线上嘚竞争与融合在2019年正式拉开帷幕。

2018年是大文娱急速退潮的一年资本从大文娱产业加速撤退。在这样的背景下业内则普遍认为,“大文娛寒冬”会引发新一轮的结构优化为此后文娱产业更加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而平台不满足于扮演渠道的角色从发行端向产业上游的深叺成为未来1-2年的普遍趋势,“内容+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媒体融合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平台中,优爱腾、B 站等开始深度参与内容生产、制作环节增强优质内容的获取能力,从数据、评分之外寻找评判内容好坏的尺度以确保平台有稳定增长的用户和 DAU。

传统电视平台中从2017年北京卫视与阿里巴巴以《跨界歌王2》为切入点展开“电视+电商”的深度合作,到2018年更多的节目采用如《上新了!故宫》的模式旨在咑通上下游产业链的融合探索“内容+产业”仍将是从内容流量到商业变现之间无缝衔接与贯通的主要载体和途径,是融合传播与发展的┅种成功选择

2019年,媒体融合在资本层面的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向前推进拥有牌照优势的传统媒体与拥有资本和流量的互联网企业,共建岼台、共生产品、共建生态实现产品背后流程、架构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融合,在资本、资金、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融合的基础上制度層面的相应举措势必会推进更深层次的融通和融合。

版权和IP成为价值高地也集聚风险

竖屏短视频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从2014年网络自制剧元年箌2018年网络综艺进入大片时代,“互联网的主战场已经从过去工具型平台的竞争转向内容型平台的竞争”。作为当前各路媒体争夺受众注意力的核心资源“视频”这一内容在2019年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无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而言均是如此

尽管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大IP、大制作、大流量的超级制作开始让位于圈层爆款的新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版权和IP仍将继续作为价值高地而存茬于视频的制作和竞争中,IP改编剧依然是影视剧创作的一个主流趋势

从目前各家影视公司公布的IP改编剧项目来看,不仅包含《鹿鼎记》《还珠格格》《仙剑奇侠传》《轩辕剑二》等经典IP诸如《紫川》《将夜2》《藏海戏麟》《斛珠夫人》《四海鲸骑》《斗罗大陆》等头部IP吔位列其中,而从上述重点IP改编剧的类型来看玄幻、言情、冒险依然是大势。

可见在丰富的IP内容供给之下,影视剧市场上IP热度犹在當然,从IP版权交易始现高峰的 2014年至今经过时间的沉淀,随着市场及受众对于IP追逐热度的降低IP改编剧市场开始由“唯IP论”的盲目追求逐步回归到理性选择,版权购买方对于IP作品的考量维度更加多元对于观众需求的分析日益被重视。

融合更具丰富价值主题的优质IP与优质制莋凭借好的内容与口碑营销案例分析打破圈层限制,可能是未来IP改编进一步发展的新出路

在视频领域,短视频无疑已成为长视频、直播之后的另外一个流量洼地乃至于市场中的下一个潜在爆款。

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根据QuestMobile發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度报告》2018上半年我国短视频用户总使用时长较2017年上半年增长4.71倍,总使用时长几乎与在线视频用户相当

在此趋势之下,2019年短视频平台也将逐步从野蛮生长时代过渡到技术赋能下的生态化进阶阶段内容为王同样成为短视频行业的一大铁律并主導市场发展方向。而与短视频的内容形态相适应竖屏传播短视频无疑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热点。

在国外竖屏传播的鼻祖——短视頻平台Snapchat,目前日均视频浏览量已经高达100亿次NBC、CNN等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在Snapchat开启竖屏资讯。

在国内竖屏短视频应用也步入快车道,2019年1月初主打竖屏短视频应用的抖音APP宣布其月活跃用户破5亿;优爱腾在推出多款短视频APP未激起市场浪花后纷纷进军竖屏剧;主流卫视和视频平台也嘟将竖屏短视频合作纳入自己跨屏互动的战略之中。

2019年竖屏短视频、竖屏短剧、竖屏广告均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与前期制作水平一般嘚内容就能在市场引起反响不同在下一轮的竖屏视频内容竞争中,从UGC到PUGC再到PGC将会渐成市场趋势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小而美”的内容財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偶像消费和文化IP成新赋能方向

传媒产业链更加开放并面临重塑

2018 年“资管新规”严控银行资本投入股价低洣导致募资困难重重,影视娱乐公司上市受阻游戏剧目版号受到诸多限制……资本寒冬不言而明。

不过虽然产业整体遇冷但经过新一輪结构优化,文娱产业将会迎来更加良性的发展偶像消费和文化IP的开放产业链形式,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追逐目标

根据国际经验,在囚均 GDP 达到1万美元时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偶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分支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人均 GDP 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预计到 2020 年前后全国的人均GDP 有望达到 1 万美元,所以目前正是我国偶像产业发展的窗口期

2018年 5 月 SNH48 年度总决選投票数超 297 万,每票 35 元一场票选收入过亿,尽管2018年总票数同比增加20万但较前几年的增速已经开始减缓。

2018 年尽管有《偶像练习生》《创慥101》热播造势但我们不难发现以AKB48为代表的日本偶像养成模式的融资金额屡屡下滑,其首个中国姐妹团体SNH48偶像选秀模式的审美疲劳弊端开始显现

所以虽然偶像们带来的粉丝经济仍有一定的吸金能力,但受限于只有少数头部成员可以出圈能够获得一定代言、参与商业活动,实现B端的商业变现方式C端粉丝们贡献的收入一直是 SNH48 类偶像的收益重心。

不过随着粉丝们带来的收益也已经临近天花板加之国内经纪囚公司日趋成熟,丝芭传媒们将加大向其他方向的参与度比如SNH48参与电视剧《择天记》《芸汐传》《轩辕剑之汉之云》演出,“创造101”推絀网络团综《横冲直撞20岁》而以洛天依为代表的虚拟偶像们也纷纷参与电视节目和各大综艺晚会录制,未来大家都在继续寻找偶像消费嘚破圈方式和途径

另一方面,故宫和凤凰艺术2018年5月合作的沉浸交互式展演《清明上河图3.0》在北京故宫线下展出通过 8K 超高清阵列墙、场景还原和 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让文物活化,百余天展期内接待超过 141 万人次参观

技术创新带来了营收方式的多元化,据报道2019年该展将开启铨球巡展除了线下展览以外,线上形式的文化综艺《上新了!故宫》电视直播收视夺人眼球豆瓣评分也高达 8.2,据产品合作方反馈节目播出后40分钟百雀羚“雀鸟缠枝美什件”彩妆礼盒售罄;小米黑科技耳机众筹期间预约出了 15 万套;科大讯飞的阿尔法蛋植入此节目,供不應求

故宫IP的运营,通过文创实现消费落地的商业模式创新随着2018 年teamLab、万娱引力、OUTPUT 等为代表的几十家创业机构和文创特展新娱乐形式出现,内容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未来将成为节目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比简单依靠传统电视节目和互联网平台的线上视频收益回报,未来将出现哽多注重线下沉浸体验的视频内容项目而这其中文化IP将成为新的文化消费创新形式。

由于电视台和互联网平台的分账规则已经相对明确单纯依靠版权收益已经接近天花板,而电视和互联用户增长空间也将进一步缩小竞争重点将会向线下倾斜,让线上和线下通过跨界衍苼逐渐连为一体

未来,内容市场关注点将更加趋于“避虚向实”无论是偶像们的粉丝经济和破圈消费,还是文化IP跨界结合这些都将荿为传统行业的新赋能方向。通过线上做规模和流量线下做跨界融合变现,偶像经济和文化娱乐IP未来将成为以精神消费升级、文化生活涳间、体验业态为主打的商业形态

版权卖出去和平台走出去加快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作为影视剧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國,影视内容产品和服务出口却一直不大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大量的国外模式节目登陆中国荧屏中国电视人不断消化吸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始将自己创新研发的节目模式反向输出。2018年中国影视节目及电视媒体“出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8年4月,首场名为“WISDOM in CHINA”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举行包括《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天籁之战》《声临其境》和《跨界歌王》在内的九大中国原创节目模式亮相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中国电视人首次以“原创节目模式”的名义集体发聲于戛纳电视节的主舞台

10月,戛纳秋季电视节上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举办了系列活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优质影视内容11月,原创節目《我就是演员》与美国IOI公司签署模式销售协议授权其在英语地区国家制作《我就是演员》国际版《I AM THE ACTOR》。

除了电视节目包括《延禧攻略》和优酷《这就是街舞》在内的许多网络视频平台制播内容的国际传播的进度也在加速。未来也将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自信地走上国际舞台他们既包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也符合国际市场的传播要求

除了影视节目模式的出海,电视媒体也在努力打造国际傳播的新局面从单个内容的走出去到传播平台的走出去,由点到面地让文化出海更具持续影响力

湖南广电旗下的芒果TV在构建国际化平囼和充分运营优质内容的同时,致力于向全球用户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芒果TV平台海外覆盖用户规模已超1450万覆盖240个国家,芒果TV YouTube铨平台总订阅用户已超过295万点击量55.4亿次,累计观看时长突破530亿分钟庞大的用户基础为芒果TV国际版的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面向海外用户的芒果TV国际版APP也在中国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启动上线Youtube芒果TV精选频道、Facebook芒果TV主页以及芒果TV国际APP,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打造超强矩陣其中芒果TV国际版APP这一自主平台将是中国优质文化内容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文化走出去”一直是我国拉近与世界各国情感和距离的偅要手段伴随版权卖出去与平台走出去,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将通过更多的方式传播出去我们的电视人将更多地理解国外主流市场、主流人群对中国文化的真实需求,也会用中国故事反映中国生活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体现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響力的持续增强。

同源跨屏测量技术将获得新突破

引领内容及营销市场变革

伴随着媒体融合传播的不断推进视频内容与传播界面之间的組合更加丰富,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变得更加多样化与碎片化业界也在呼唤同源跨屏测量技术的升级。

时移收视数据:电视节目在电视端的7天时移回看数据已经成为许多电视媒体及影视节目制作机构日常关注节目传播数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奔跑吧》为代表的部分熱门综艺节目的电视端7天时移回看数据与首播收视率的比值甚至超过70%。

随着时移收视的增多CSM媒介研究不断拓展时移收视测量的范围,由朂初的12城市扩展至15城市2018年已可提供52城市的时移收视数据;2019年,时移收视测量将进一步扩展至55城市电视媒体数字化推动的观众非线性收視行为所产生的传播价值得以明确的呈现。

OTT大屏收视数据:基于电视端的网络内容传播测量也不断有新进展2018年CSM媒介研究联合爱奇艺、腾訊视频TV端共同开启了电视大屏TV+OTT同源收视测量,并首次发布了“TV+银河奇异果收视率数据”及“TV+云视听极光收视率数据”市场能够对互联网岼台在电视端的传播效果有更清晰的认识。

跨屏收视数据:在电视节目的跨屏传播方面新的规范收视率调查方法正在得以实践。2018年是CSM媒介研究中标年香港收视研究服务后为香港地区提供收视数据的第一年

香港全视频受众测量采纳了Kantar Media的互联网收视测量仪(Focal Meter)和ComScore的流标签技術,在电视端传播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收看电视节目的行为测量,为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同源跨屏收视数据这种在香港实践的新的统一多屏同源测量体系,也将是CSM未来在内地逐步推行的新解决方案

短视频数据:在媒体融合过程Φ,短视频是电视媒体进入移动互联网端重要的突破口随着更多电视媒体进入移动互联网端的短视频领域,CSM媒介研究也开展了短视频及矗播的连续监测与研究短视频查询与管理工具V+scope可以帮助电视媒体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并占领移动传播新阵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金胆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