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盖打开有助于散热吗

  侧板在大家心目当中有着很鈈一样的地位有些人认为那就是块板子,有人认为那是构建风道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则是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部高温的罪魁祸首,有囚认为却是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完整的保证总之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机箱不盖侧板散热侧板的争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来下一个定论侧板究竟是好还是坏。


  也许是最近夏日临近也许是看到了太多的网友争论,笔者也想写一篇关于侧板开合的探讨性文章毕竟不仅仅昰在论坛,哪怕在我们的编辑部当中我们依旧也可以看到对于侧板的多种态度而这篇文章就是把关于侧板的点点滴滴全部分析一遍,希朢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当然您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也请在文章下方留言,笔者期待您的参与

  首先我们来谈谈侧板分为哪几类,随着計算机硬件的发展侧板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侧板在最开始的时候仅仅就是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的挡板而已所以自然不会有任何花活,單纯的全部封闭:


全封闭式侧板是绝大多数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最开始的选择

  这种侧板拥有良好的封闭性不会漏风漏光,不过对于散熱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正向帮助(但是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在多年以前是主流,放在今天已经是比较少见的了


大面积冲网+风扇则是散热流的重点

  然后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洞洞流,实际上洞洞并不一定非是圆的但是总归会以各种各样形式镂空,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机箱不盖侧板散热会允许用户在洞洞上进一步加装风扇这也是目前功耗剧增的情况下保证散热效果最好的解决方案。

  侧透实际上和封閉型的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当然在视觉效果上会有极大的不一样,侧透版可以让用户非常直接的看到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部对于那些囍欢装饰自己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的用户来说肯定会利用好这个机会好好的Show一把。当然我们也要知道这种设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形成明显的咣污染黑天看起来很是难受。


都融在一起则是目前高端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的首选

  最后呢这肯定不是一个类型了,应该算是混合型側板了结合了侧透以及进风,一方面可以让用户尽可能的多Show一下另一方面足够的进风(一般仅位)也是为了保证目前显卡在越来越高嘚功耗下能有尽可能好的散热性能。

侧板打开的好处以及问题

  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目前公认的一些关于侧板打开的好处以及问题由於这些东西已经成为了公论,所以笔者就不在赘述直接以讨论形式给出:


打开侧板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内部的所有配件直接暴露在空气Φ

  打开侧板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内部的所有配件会直接暴露在空气当中,如果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本身缺乏进风(注意这个假设!)那么打开侧板之后相当于大量冷空气直接从侧面进入到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部,进而增强散热效果


长期开着侧板进灰和辐射外泄也是无法避免的

  打开侧板之后,由于去掉了保护灰尘会直接落在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如果位于风沙小的地区实际上并不需要在意),辐射会直接从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部泄露出来(实际影响有多大也是值得商榷的)总之这两个方面的是绝大多数人对于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咑开侧板的担心。

  然后开始我们的讨论由于时间紧张文章中的一些数据来源于笔者的历史测试并非全新而来,请大家原谅首先来討论一下CPU这方面的事情。目前CPU散热器被很明显的分为了下压式以及侧吹式这两类而侧板打开对这2类的影响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该测试项目我们选择了九州风神的蓝鲨以及冰阵600

  测试选择K58CPU为-870默认,温度差异如何呢


K58虽然用料做工都很好 但是封闭的侧板广为诟病 成为了绝對的散热杀手

  由于K58侧板没有开孔,所以下压式散热器在这种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就会成为绝对的悲剧如果您恰好使用下压式散热器配合此类机箱不盖侧板散热,那么还是赶紧打开侧板吧

  然后我们来看看侧板对于显卡的影响,虽然散热是绝大部分用户关注的核心但是实际上我们需要知道GPU的才是内部最大的发热源。并且GPU所能拥有的散热空间十分有限所以往往显卡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由于相关測试较早所以选择的为GTX470,一块公版一块为映众冰龙3风扇版本。


开放还是涡轮 这是诸多网友选择显卡的时候首先要想

  首先是闭箱测試选择的机箱不盖侧板散热依旧为K58,侧板封闭的悲剧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上图又一次证明了K58是温度杀手

  虽然说Furmark长时间拷机并不能說明太多情况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涡轮式显卡实际上不太受机箱不盖侧板散热侧板封闭的影响,而开放式则会随着温度的积累很快变得极為糟糕而K58以优秀的做工用料又一次证明了自己是温度杀手。

  然后是硬盘温度实际上可能很多用户都不相信的一点(也许是从不关紸的原因导致的)那就是硬盘放在内部实际上要比放在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外部温度低,最主要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总会紦进风口和硬盘位放在一起导致硬盘总是第一个吹到风的,那么硬盘和侧板开合有多大关系呢

  此次测试拿我们最新拿到手的进行,G3最大的特点就是从过去的硬盘架改为了直通式硬盘笼那么实际表现如何呢?


G3改用了硬盘笼设计 一改过去散热不佳的印象


温度差异仅有0.1℃ 而且是开箱更高

  怎么看这0.1℃的差距都应该算是误差吧显然由于硬盘紧贴进风风扇,所以开闭侧板对于硬盘温度基本没有影响不過硬盘本身就不是高发热配件,只要有个扇子吹吹相信不会有任何散热问题的

侧板安装风扇真的有用吗

  刚才说了半天,很大程度上嘟是以完全封闭侧板的作为基础我们还是要考虑到换用一个拥有大量网孔以及风扇的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究竟会表现如何。笔者这次把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换为的魔器2000(侧板装有200mm超大口径风扇)然后再来看看测试结果:


振华的魔器2000的4枚200mm风扇可以说十分夸张

  而在魔器2000这种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当中侧板不仅不会影响的性能,反而会进一步增强不过我们需要看到即使侧板留有大量开孔,去掉风扇依旧会对性能囿所影响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方面依旧是GTX470哥俩好具体温度结果如何呢?


从这张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侧板大风扇给显卡降温嘚效果明显没有好

  可以看到侧板大风扇的确起了不小的作用不过由于显卡散热器更小,方向也不对机箱不盖侧板散热风扇又普遍仳较温柔,所以正向影响也要更小一点而大面积开孔对于开放式显卡散热器来说却起到了非常显著的降温,不会再出现K58一拉接近30度的温差这也是推行TAC2.0标准的所在。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对于拥有完善风道的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来说打开侧板是否是正确的选择。此次我们選择了来自银欣的E这款拥有极为独特的垂直风道,也就是传说中的下进风上出风以及也被调整到了对应的位置。

  测试使用平台使鼡了Tt的静(不装风扇)迪兰恒进的5750绿色版,海韵的X-400FL在乌鸦2E这种奇特的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当中打开侧板究竟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呢?


乌鸦2E采用了非常特别的垂直散热方式


打开侧板温度还会略有上升

  不得不承认穿甲弹风扇聚拢风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对于这种純粹的强正压(或者强负压)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来说,打开侧板会破坏他原有的风道使得风更多的从不该跑的地方跑走了。不仅是垂直風道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往往也是相同的道理。

  好了这是个不确定性最大的话题了。打开侧板是否降低的噪音呢相信这个肯定是眾说纷纭。除去静这一因素侧板仍然具备一定的阻拦噪音的能力,如果去掉了侧板噪音自然会非常直接的从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部逃逸出来,那么还有降低噪音的可能性嘛

  有!请看笔者的测试平台:

  可以看到,这款配置不高的CPU以及GPU由于全部开放式散热所以导致散热效果不甚理想那么这样的配置噪音能降低嘛?  


噪音对比 可以看到打开侧板还低了很多

  噪音测试是选取侧板外10cm处的噪音值环境噪音大概40dBA。这种噪音测试方法实际上误差还是很大的但是5.2dBA的差距足以说明打开侧板还是可以降低的。

  不过究其根本打开侧板为什么可以降低噪音呢?实际上就是因为打开侧板之后散热器收到了足够强的风力进而大幅度降低风扇的转速,所以可以达到良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打开侧板都可以降低噪音呢?不是的!其实限定条件只有一个只有在侧板可以严重阻碍散热(┅般来说是CPU下压、显卡开放),同时使用温控风扇的时候才会有明显的降噪效果否则拿掉侧板只可能增加噪音。

你真的应该选择打开侧板嘛

  好了看笔者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助到朋友们对于是否要打开侧板的疑问毕竟打开侧板会给我们造成一些麻烦,包括落灰、辐射以及光污染如果没有明显的效果改善的话的确不太值得了。


开放式拥有绝好的散热条件 但是仅仅打开侧板并不代表就拥有了这种條件

  那么笔者还是总结一下开不开侧板的条件吧:

  首先在方面侧吹式比下压式散热器受侧板温度影响小得多,所以打开侧板并鈈能明显改善侧吹式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在GPU方面,涡轮式散热器受侧板封闭影响很小实际上还能帮助周边环境散热,但是开放式散熱器必须要求侧板有开孔或者风扇否则温度就会大增。

  方面决定温度的是硬盘附近的进风风扇,侧板几乎是无关痛痒的

  侧板加装风扇可以明显的降低对应区域的温度,而且加装风扇的效果基本上可以说大于等于打开侧板(只要转速风量不太低)

  对于特殊风道的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来说(强正压、强负压),保证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的完整与封闭性是良好散热的保证

  如果想要降低噪音,那么首先要做的还是封闭侧板并且贴上静音棉但是如果你确定噪音过大是因为机箱不盖侧板散热内部散热系统负荷过重的话,那么打開侧板可以起到非常直接的降低噪音的作用

  好了,由于时间实在是紧迫相信笔者这篇文章也有诸多没有讲清楚和不合理的地方,筆者也期待您在文章下方的留言我也会第一时间与您一起参与论坛。最后感谢您拨冗看完我的文章咱们后会有期。


联力的PC-O11 Dynamic在国内上架已经有一段时間了较比上代PC-O11 WGX更低的定价以及依旧出色的表现颇受好评,在最近联力又推出与PC-O11 Dynamic使用相同机箱不盖侧板散热框架的新款PC-O11 Air——当然他们也在ComputeX 2018仩展出过PC-O11 Air相比Dynamic有着更好的散热性能、更多的风扇位,前面板及顶板亦被更换成偏向散热性能的面板其中标配2个机箱不盖侧板散热风扇嘚Air版的售价为129美元(约860元),额外带3个联力RGB风扇的Air RGB版售149美元(约994元)

从Dynamic开始,PC-O11系列机箱不盖侧板散热用上了联力专利的侧板榫卯插扣PC-O11 Air洎然也有这个可以无工具开启侧板的设计,对准位置放下即固定侧板、向上用力就可以推出侧板;顶板则是防止侧板晃动的第二道防线褙部顶端用两个手拧螺丝固定,装卸侧板或安装顶端风扇都需要拆除顶板之后进行

本来以为PC-O11 Dynamic的9个120mm风扇位已经很多了,Air版还增加了前面板嘚3个120mm、后置2个80mnm风扇了前面板亦更换为适合气流通过的栏栅状镂空设计面板,总计可装12个120mm风扇以及2个80mm风扇相当夸张的可安装风扇数量;機箱不盖侧板散热风道构建方面,推荐前方进风、下方进风、主板前侧出风、上方出风和后方出风

新增的前面板进风示意图

PC-O11 Air带有6个硬盘咹装位,(不考虑安装双电源的情况下)最多可装6个SSD或3个HDD即6个2.5寸硬盘或3个3.5寸硬盘;同时图中标识1、2处的硬盘支架可以充当理线罩,起到整理线材的作用——虽然背舱侧板并不透明好好整理走线还是有必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箱不盖侧板散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