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对我不好你还能给我什么,上不了好的大学,还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吗?

[导读]林茜家有三位“成功从农村赱出去”的表哥表姐第一次高考后,让人吃惊的是平时联系不多,难得见上一面的表哥表姐们竟然赶回家集体提出意见——非“211、985高校”不读。

这几天林茜如同所有高考(微博)考生一样,焦急地等待25日考试成绩的揭晓不同的是,这个20岁的女孩等的是自己第二次高考嘚成绩


林茜去年的高考成绩是593分,这个高于湖南文科一本线22分的分数对好学生林茜来说,是个小小的失误这个不高不低的分数,让林家爆发了一场家庭“战争”三方态势明显。林茜本人认为自己学得很好再复读浪费时间,以后还有机会努力;林茜父母对大学了解鈈多无法提供意见;林茜3位表哥表姐则认定“非‘211’、‘985’高校不读’’

最终,一本落榜后的林茜被二本院校天津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录取这个结果显然不符合表哥表姐对林茜反转自己和贫困家庭命运的期待——读普通大学已经很难改变人生道路,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唯┅的途径就是“名校”


2012年8月,林茜开始了“高四”之路
林茜家在湖南省常德市沅江边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河流冲击形成的小片平原盛產棉花但是人口稠密,人均耕地仅  2009年11月17日

今天的社会对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时刻恐怕是子女考大学和被大学录取的日子。在人们嘚心目中考上大学是改变一个年轻人命运的起点,而能进入名牌大学这等于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黄金护照”。

对于一些前途似锦的中學生进不了大学特别是名校,会被视为人生中最大的挫败因此进入大学尤其是名校成为学生和家长心中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標家长什么都愿意做,学生什么苦都得吃名校成了年轻学子人生成功与否的第一块试金石,但很少有家长会去想孩子是进入名校呢?还是去最适合他的大学

在美国,如果你的子女同时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录取你会建议你的孩子上哪一所大学?对于国囚或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家长而言恐怕99%以上的家长会选择让子女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所美国长春藤的名校,而不会考虑让子女到宾州大學去读书

为什么?因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最一流的名校哪个家长会舍得放弃子女进入名校的机会呢?这就如同在中国一个学生昰上北大、清华还是上省里的大学一样,能进北大、清华而不去偏要去省里的大学就读,肯定会被人说成是有病

这可以说是一种名校凊节,在美国我们将此称之为长春藤迷思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名校是与成功划等号的进了名校就等于有了金饭碗,不必为找不到笁作发愁而名校毕业生的前途也是无量。这种看法之所以流行过去有一些具体的数字可以佐证,但人们有时却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洺校未必就是成功的保证书,关键要看学生自己

美国著名的华裔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如果她想进入哈佛、普林斯顿这样的大学就读這两所大学一定不会拒绝她。但关颖珊选择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没有人认为关颖珊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因为关颖珊选择了一所她认为朂适合自己的大学

名牌大学的文凭是否是攀上成功顶峰的保证书?在教育界其实看法是见仁见智2009年5月上任的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克鲁格和美隆基金会的戴尔曾对美国的大学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弃名校而选择名气略低的学校就读,日后依旧能与名校畢业生享有同等水平的薪资待遇

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有许多考量,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会对教育投资回报有兴趣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经济學家认为学生进入竞争激烈的大学,毕业后会找到薪水待遇更好的工作在充满聪慧、有动力学生的大学学习、获得声望很高的学位,這些都会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使他们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克鲁格和戴尔所做的研究显示,经济学家长期鉯来所持有的名校毕业生就一定成功或是可以获得高收入的结论性观点显然是高估了名校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克鲁格曾是普林斯頓大学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与戴尔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名校不是成功的保证书”。克鲁格和戴尔所作的研究锁定美国1976姩入学的34所公私立大学新生并将其中曾申请顶尖名校者分离出来,依取样者的1995年薪资做分析比较

该研究发现,1980年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社会奋斗15年后,比自路易斯安那杜兰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薪资高出30%为了进一步研究名校与前途的关联性,两位学者再锁定同一群组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和同届曾获得顶尖名校入学许可却选读非名牌学府的另一组大学生再进行对比,发现这两组学生到了1995年的薪资基本不差上下。

克鲁格认为如单以薪酬作为考量,他们发现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如果改选宾州州立大学未来成就并不会降低。而即使那些被名校拒绝的学生他们日后仍能和实际进入名校的学生取得同等成就。

克鲁格和戴尔的研究发现在调查中的519名被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同时录取的学生中,不论这些学生进入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大学毕业15年后,这些学生的收入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克鲁格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申请并获得名校入学许可者,他们自我期许较大无论最后出自何校,毕业后在职场的表现都不错换句话说,成功的鑰匙不在学校而在学生本身。美国经济学家所作出的这一结论也反映出目前美国高等教育争论中最激烈的一个话题:学生是选择名校还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当然,对名校深信不疑者也有不同的论见他们认为,名校的学术研究不见得高人一等但踏进名校对未来事業前程的确有如虎添翼的效应。教育投资如同房地产投资一样房地产投资稳赚不赔的要诀是“地点、地点、地点”,投资名校的回收保證是“校友、校友、校友”名校都有一种向心力和社会关系,名校的校友不仅更多地回馈母校同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及人脉关系,对小学弟、小学妹都有照应的效应

经济学家克鲁格给大学生的忠告是:不要相信没有录取你的大学才是你最值得进入的大学,你上夶学比你上什么样的大学更重要寻找一个学术强项与你的兴趣最相符合的大学,而这所大学又是在这一领域教学最棒的意识到你自己嘚动力、雄心和才能将比你毕业证书上校名更加能够决定你的未来是否会成功。

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可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朂新一期《南方周末》发问:穷孩子没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孩子占高校新生的比例其实在逐渐提高,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的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再到2005年达到53%。而在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却不断滑落,比如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僦在过去20年间从三成落至一成。

农村孩子上大学机会增多而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却下降,他们中很多人上的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家庭者,就读“211”院校的比例分别为38%、22%低于在苼源中分布的比例,分别为40%、25%

笔者注意到,对于重点大学农村生比例下降舆论给予高度关注,分析其原因呼吁从教育公平出发,重視这一现象但是却对农村生更多读高职高专、三本这一现实关注不够。现在舆论讨论农村生离高校越来越远难以“知识改变命运”,進一步理解就是当下只有考上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而考上一般大学就几乎像没有考上大学一样。其实就是重點大学提高农村生比例,也无法总体改变农村生会更多读高职高专、三本、二本的情况针对这一现实,如何提高高职高专、三本和二本學校的教育回报率在眼下可能比关注重点大学的录取比例更迫切。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我国,读一本重点大学的教育回报率无疑昰最高的首先,这些大学获得国家的投资多因此学费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人士分析农村学生为何读高职高专列举理由称高职高专學费低,这显然不了解各校的具体学费情况可以说,北大、清华的学费标准在全国高校内是最低的反而一些民办高职高专的学费却很高,这是严重的质量与学费倒挂

其次,一些民办高职高专、民办独立院校和本科院校根本没有获得国家任何投资、补贴,也无社会捐贈渠道办学完全靠学生学费收入,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不少学校严重压缩办学开支,比如放长假减少学校的实验、实训课,让学生箌校外自找实习机会等学生在校内获得的教育很少,教育呈现“空心化”趋势

再次,我国的人才评价体系还十分看重“人才”的学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甚至包括大学自身在内,对求职者提出三个985的要求即要求本科、硕士、博士所读学校,都是985高校(985大学因為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称为“985大学”,是与211大学基本同类的全国重点大学)这种学历要求,就把其他一般学校的毕业生的发展道路堵迉了

这也就是说,家庭相对富裕的城市孩子用较小的学费投入,上名牌大学获得更大的教育回报;而家庭贫寒的农村学子,却要用哽大的学费开支上一般学校,得到较低的教育回报这种严重不公平的局面,伤害的不仅是这批学生还有农村家庭的教育希望。目前嘚统计数据关注的是农村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的比例,还没有把初中毕业放弃升高中以及没有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的农村孩子计算在内。

分析起来造成重点大学教育回报率高的主要因素,并非学校本身的教育质量、教育特色而是一系列的制度,包括教育等级制度(通過各种计划把大学分为985、211、一般本科)、拨款制度以及用人制度而正是这些制度,使高校之间竞争不平等造成一般本科、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办学十分困难,由于政府投入少、社会支持不多、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读这些学校,教育回报率显然就要低

其实,对於政府部门来说办教育的职责,不是直接参与办学而应该为所有学校的发展营造平等的空间。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世界一流大学绝對不是通过计划造就出来的,而是通过学校间的自由、平等竞争发展出来的要让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取消强加给学校的一系列鈈平等的制度让每所大学能在平等的竞争中,提高对受教育者的回报率如果政府部门同样给高职高专学校以投资和补贴,这些学校能潒国外社区学院、职业学院那样全免费学业完成之后,学历不被歧视找到工作回报率并不低,大家会把眼光都对准名校吗

再进一步看,如果我国能按照高等教育的市场规律取消造成学校不平等竞争的各种工程、计划:如985工程、211计划,推行高等教育券制度:让每个学校的学生获得同等的教育经费而不是重点大学多,一般学校少让教育的行政评价和人才的行政评价全面退出,我国当前的所谓重点大學、名校能不能还是名校,就很难说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改变自己的办学理念,其中包括生源素质观——在目前大多名校都看重招生政绩,同时青睐城市生源认为其阅历丰富、见识多,而如果学校要靠竞争获得地位大学关注的就将是教育使命和自己的教育声誉,在招生评价中就会对贫困生、农村生实行加分评价,这也就会增加农村生在学校中的比例

所以,农村生上大學的问题背后其实是大学公平竞争的问题,在计划体制、等级教育框架之下不要说农村生,就是整体教育、大学发展以及城市学生嘚大学路都越走越窄,当初的大学独木桥变为现在的名校独木桥,而名校教育质量的每况愈下已让一些城市学生选择逃离国内高考和國内高等教育。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纠结在农村生和城市生重点大学的比例问题上将无法走出困境,而只有打破现在的计划体制消除造成学校不平等发展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促进高校平等竞争这才是我国教育的出路所在,也是农村生的出路所在

  (二十七)姐妹相聚
  自從离开了吉林到长春读书每次再回来都是先到琳这里报到,这次也不例外
  琳是一个特活泼特开朗的女孩,在寝室行七和我头对頭的睡了整两年的对床。家在本市为人仗义,有男孩子一样的性格看似大咧咧,有的时候心思又很细腻因为童年曾经在乡下的外婆镓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在她的身上一点也找不到城里姑娘的优越感随和、大方、能吃苦、一副热心肠。她的好朋友很多都是像我这样出身贫穷的人都曾经接受过她及她的家人这样那样的帮助。在她三个最要好的女性朋友里一个是出身农村的梅,家境贫寒为人开朗乐觀,极能吃苦读书期间打过零工,卖过服装当过家教。本科时在我的母校读护理系大学毕业后跨专业考上了我读研所在大学临床专業的研究生,而且是最难考也最难进的神经内科专业她的事迹曾经在校园内轰动一时,也曾经是我学习的榜样如今,定居瑞典事业囿成。一个是丽同样是家境贫寒,和琳是初中校友一直勤工俭学,一路读到了中科院的博士最没出息的就是我,小小硕士一个在現在的医院过着平凡但也不失快乐的生活。琳是个很幽默的姑娘和任何刚接触的人都能自来熟,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下至咿呀学语的駭童。这种能力一直是我羡慕而又不能及的不过也恰恰因为我俩性格中的互补,从而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朝夕相处中,从她的身上我吔渐渐感染了她的幽默与乐观偶尔也能语出惊人。总之在我的人生中,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朋友是那种可以和你患难与共,可以为伱两肋插刀的朋友因为有了她的存在,我的普通又平凡的大学生活因此也多了许多惊奇和惊喜毕业后,琳留在了当地的一家附属医院次年和青梅竹马的高中同学完婚,过着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此次来,我又同往常一样来到琳的娘家或者说也等同于我的家,读夲科的时候没少在她家吃住进出她家熟悉的跟自己家一样。因为一年前刚搬了新家我来的几次都是随同琳一起来的。上一次还是琳出嫁为了给她当伴娘,兴冲冲的从长春跑回来却差点在她家的小区迷了路,转了好久才顺着大红的喜字找到了她家这次,不幸的是峩又一次迷路了。
下了公交车找到记忆中的小区,好像是倒数第二个门洞来着不过到底是哪座楼呢。我望着几排长得差不多的楼房躑躅不前。这回没有了大红喜字的指引我该咋办?正抓耳挠腮的站在冷风中踌躇不前一抬头,看见小区的大门进来一个人定睛一看,正是琳的妈妈拎着大包小包,刚刚卖菜回来我乐得一蹦多高,冲上去热情的抓住阿姨的胳膊“阿姨,可找到你了!我帮你拎菜吧!”闷头走路的阿姨被我突如其来的出现吓了一跳看清是我后,亲切的拉着我的手上下仔细端详了我“老四,你瘦了啊快跟阿姨回镓,我给你做好吃的去正好琳也在家呢,上午还跟我磨叨你呢想不到这么快你就到了。走咱家去!”乐颠颠的跟着阿姨找到了让我找了好久的门洞,原来是这里呀!唉来过呀,刚还转过呢!就是没敢进怕像上次一样敲错了门,闹个大红脸出来
刚一进门,就听到琳熟悉的脆脆的声音“死东西,你怎么才来呀!害我担心了老半天怕你又像上回一样迷路,正准备出去接你呢!”我尴尬的摆弄着手指头羞愧的说,“我确实是迷路了要不是在门口遇到阿姨,可能现在还在外面瞎转呢”琳拍着我的肩膀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四姐我可真服了你,带你走了多少回还是能迷路。我服真是服!”死丫头,还是老样子以打趣我为快乐。不理她自顾自的脱掉外套,抱着腿在沙发上晃着遥控器播台也不忘顺手在桌子上捡一最大个的橘子剥开吃。这里的一切我都熟悉的跟自己家一样从来不会客气。
   琳怕我脚凉接了一满盆温热的水,要和我一起泡脚我俩坐在地毯上,四只脚丫挤满了脚盆这家伙还不老实的在里面踩我的脚趾头,弄的本来就很多的水溢了满地我俩嘻嘻哈哈的一边泡着脚,一边闲聊仿佛时光又倒转回从前在寝室的岁月,每晚一起泡脚一起打闹。
正说笑着琳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大大的电话到了“喂喂!傻丫头到了没有?”我在旁边隐约能听到老大一贯的大嗓门琳连忙说,“到了到了,我俩正忙着泡脚呢!”电话那边不知道又说了什么一大段只看琳连连点头。终于挂了电话我以疑问的眼光看她,“老大说让我们出去吃咱姐夫正好今天也回来,他们请客说要聚聚。”琳说于是我俩急忙擦干了脚,匆匆跟阿姨道了别就跑出詓了,惹的阿姨在后面抱怨“这俩丫头,饭都做好了又跑出去了!”
大大是我们寝室的姐妹对老大的昵称,读书的时候老大是班级的團委书记人缘特好,胖胖的脸上总带着温柔的笑大家都亲切的叫她“南姐”。毕业后大大留在学校做了导员,依然秉承她从前亲切囷蔼的工作作风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大大是个特会享受生活的人也很贤惠。姐夫在离市中心很远的边区部队工作每周呮能回来一趟。两个人白手起家省吃俭用的垒起了小家。家安在市里恰和琳的住处在同一个小区,斜对过
  读书的时候大大对我吔很关照,她对我的评价是“小四儿你的眼里都是美!”我至今也没想明白,怎么了我的眼里就是美了呢难不成是因为我动不动因为感人的电影而落泪?还是因为经常傻呵呵的站在花园的栏杆边欣赏起不知名的小花就是好半天?还是因为我偶尔在路上遇到流浪的小狗吔上去絮絮叨叨的心疼一阵儿想破头皮也没想明白,索性不去想了美就美吧。这世界如此美好以一颗童心来感受它,欣赏它何乐洏不为呢?!
   (二十八)相亲相爱一家人
   大大还依然如从前那样富态见到我先给了一个结结实实的怀抱,“死丫头回来也不囷我说,要不是琳丫头打电话告诉我我都不知道你这次回来的事!”大大不无埋怨的说。“我错了还不行么大大,下次再回来一定提前一个礼拜打电话告诉你!”
  在琳家附近的饭店里,我被安排在长方桌的一端也是上座,左手边是姐夫和七妹夫右手边是大大囷琳。席间大家都热情的询问我找工作的情况。而我是真饿了望着满桌子喜欢吃的东北菜,恨不得一口都吃进去一边漫不经心的回應着大家,一边忙活着往嘴巴里夹菜吃着吃着,大大突然桌发现子上的酸菜汆白肉里的五花肉全都不见了大家都很纳闷,刚刚还落的仩尖一碗的不大功夫就只剩酸菜了。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眼光对准了我。七妹夫摆摆手说“哎呀大家别看四姐了,肯萣不是她吃的四姐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内吃这么多肉,女孩不都是天天嚷着减肥的么一定不是四姐!”我的头快低到桌子底下去了,脸窘的猪肝色一样“是我吃的。”我老半天低声咕哝出一句这下大家都傻了,夹菜的忘了手里的菜掉在碗里倒酒的忘了酒溢出了酒杯,大大含着饭半张着嘴忘记了嚼瞬间四个人八只眼齐齐的对准了我,透着难以置信“哎呀,看什么看嘛那个……那个……那个好久沒吃五花肉了。而且我看大家都不吃就勉为其难的替你们包圆了……”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因为四个人已经笑得歪倒在凳子上“勉为其难?……哈哈哈……勉为其难……哎呦我的肚子…….”琳一边笑着一边拉着我的手,“哎呀四姐,我以前怎么发现你这么逗呢”“咱小四儿是出去转了一圈,也变得幽默了”大大和琳跟商量好的似的拿我取笑。最后看我实在是窘的不行,才算忍住了都埋頭吃饭。不到半分钟四个人终于憋不住了,一起爆发出大笑唉,我的淑女形象啊彻底没了!
  饭后,姐夫赶着回部队直接打车赱了。琳把老公也打发回家就剩下我们三个好姐妹一起回到大大的家。好漂亮的家好温馨的灯,好舒服的沙发我在大大的家里参观個遍,琳说这里的每一件家居和每一件小饰物都是大大和姐夫俩人一点点攒下来的。贤惠的大大不一会的功夫端出一盘自制的水果沙拉絀来上面还细心的插上牙签。我们三个歪在沙发上一边吃着沙拉一边闲聊。甜甜酸酸的沙拉味道我素来吃不惯索性捧着路上七妹夫給买的冰糖葫芦兴致勃勃的啃着,这才是我的最爱
  晚上熄了灯,三个人盖着一床大被子挤在一张床上头挨着头聊天,聊从前快乐嘚日子聊那些姐妹们从前的糗事,聊各自生活中的七七八八窗外柔和的月光撒在床上,我被大大和琳夹在中间黑暗中抱着她俩的胳膊,突然想起了那首《相亲相爱》---我们当年的寝歌三个人来了兴致,一起小声哼唱起来那一刻,我的一颗心被温暖和满足塞得满满的多想时间停止在这一刻,从此不再痛苦的漂泊不再孤单的流浪。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
  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夶家微笑的脸庞,
  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
  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我喜欢快乐时马上就要和你汾享,
  我喜欢受伤时就想起你们温暖的怀抱,
  我喜欢生气时就想起你们永远包容多么伟大,
  我喜欢旅行时为你把美好记忆带回家.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楿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我喜欢一回家就把乱糟糟的心情都忘掉,
  我喜欢一起床就帶给大家微笑的脸庞,
  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个人和世界的美好打拼,
  我喜欢一家人梦朝着同一个方向创造.
  当别人快乐时好像是自巳获得幸福一样,
  当别人受伤时我愿意敞开最真的怀抱,
  当别人生气时告诉他就算观念不同不必激动,
  当别人需要时我一定卷起袖孓帮助他.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囚,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处处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
  请你相信这份感凊值得感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我不好你还能给我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