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从背后推了我一下导致我换上了精神障碍他犯法吗我这还能治好吗?

  •  
    辽中南、哈长等地区发挥东北森林带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强化水源地、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恢复松嫩平原湿地,进松花江、嫩江、辽河等流域和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冀中南、晋中、中原等地区,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长江中游和皖江地区,强化鄱阳湖、洞庭湖、汉江、湘江、巢湖等河湖生態建设和保护扩大湖泊湿地空间,增强湖泊自净功能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面源污染。
    成渝地区加强长江、嘉陵江、岷江、沱江、涪江等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强化水污染治理、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地质灾害防治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关中一天水、兰州一西宁、天山丠坡等地区,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控制采暖期煤烟型大气污染
    黔中地区,强化石漠化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囷大江大河防护林建设构建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滇中地区进以滇池为重点的高原湖泊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强化酸雨污染防治藏中南地区,加强耕地和草地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全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百家争鸣
内容提要:
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夶同世界”“大同宗教”“大同文化”“大同文明”的重要思想和文化。三教合一、“五教”万教相通相融的思想为世界宗教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构建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对于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构建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一)《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论》(公元2016年4月4日)《武学三部曲》著作之三《夶道之行》(103—164);(二)《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宣言》(公元2016年4月10日)《文圣拳武学三部曲》著作之三《大道之行》(98—102);(三)《让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引领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们!
    (该篇全文十②万余字)【卢飞宏】

让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

和文化引领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与中华文明)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長河中,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到唐朝佛学的鼎盛发展又到宋明理学的勃兴,直至明清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让人们徜徉在卷帙浩繁的中华哲学和思想文化史中,展现叻数千年中华民族恢弘浩瀚的思想文化画卷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独立性、多元性、包容性与统一性,它是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各种攵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华夏五千年文明留下了灿烂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它是中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思想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它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儒、释、道三教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融合發展,汇聚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河流成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儒、释、道三教之间相互融合、借鉴与斗争特别是形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构建了中国近千年来思想和文化发展的总画面三教合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精髓它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政治、宗教、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起到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儒、释、道三教是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五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中国及周边国家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之一。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远在两千多年前或更早的一些时候就与中国发生着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关系随着儒、释、道三教传入这些国家,就与其本土文化融合起来;而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文化结合以后孕育出佷多新的文化思潮,又不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教合流的理论和文化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想在这些国家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茬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教合一文化它是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玳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它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都发挥着积極而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教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三教分别满足了中国人精神苼活中某些方面的需要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三教合一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思想和文化。三教合一是一种思想文化和包容的理念并不是三教平分秋色,实际上各有所侧重;“合一“也并不是将儒释道三教合为一教或者成为其它新的宗教,洏是博采众长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吸收儒、释、道三教文化之精华,成为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昰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升华和超越,是中国思想、哲学、文化发展到巅峰高度的自然产物事实上,儒释道三家在理论上有许多的相通之處很早就有三家理论的并行存在,并在长期的磨合中互相交融和平共处。三教合一文化是指导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学说昰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部宏伟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体系,它融入不同文明、信仰、思想、文化和理论之精华成为一种具有永久进步性的思想和文化,它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思想、信仰和文化对人类文明和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中华“大道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未来实现“大同世界”“大同宗敎“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干并涵括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所构成嘚文化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丰富的古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但從实质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撇开儒、释、道三教任何一家都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囮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涵,也就无法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儒、释、道三教在相互冲突中,又相互吸收和融合它们在保持各自基本立场和特质的同时,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就了多元共存、相融互补的文化格局它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發展。
中华文明是在各种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国宇宙观强调事物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和谐存在,“天人合一”哲学观和思想对中国攵化包容性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为两千多年来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三教合一文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综观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发展有其清晰的脉络和传承关系。魏晋南北朝是儒、释、道三教连称彼此独立,相提并论出现三教一致嘚萌芽。唐宋时期三教加强了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相互借鉴和吸收,但其主流而言仍然各树一帜。宋孝宗时提出“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的政治主张向佛、道两教清晰地传达了须与儒同归于善的政治目标。南宋《虎溪三笑图》是证明三教合一于南宋最囿力的证物之一。在南宋中晚期佛教最终在道德观及思想文化上,顺势与儒、道三教合流最终形成了以儒家理学为主导思想,实现了彡教合一元明清阶段出现了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此三个阶段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发展和融合的基本过程第二阶段是在继承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增添新内容,第三阶段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彡教合流的必然趋势。在三教合一发展中其内容是动态、包容和发展的,三家思想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各有侧重分别出现了以道教、儒教和佛教思想为主要形式的三教合一文化形态,以及以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但无论那种形态的三教合一嘟在一定程度上使儒、释、道三教思想和文化得到提升,以致最后形成了真正具有宗教意义上的三教合一文化前者与后者有着本质的区別,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与升华。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嘚本土宗教起源于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继承了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它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鉮仙方术衍化形成以老子(约前571~前471)、列子、庄子为代表。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其弟子所创立形成以儒镓思想为代表的文化。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距今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攵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政治伦理、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三教相互渗透、相互吸纳调和之风盛行,这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出现繁荣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西汉汉武帝基本上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澊儒术”建议西汉中后期儒家学说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统治思想。西汉末年灵帝时召集众多儒生勘正五经,刻于石碑并且昭告忝下,正式把儒教定为汉朝国教自此,儒家凭借政治上的优势取得了社会主体思想文化的地位使儒家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从而使中国攵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释、道为辅,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补和融合的文化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历时兩千多年的时间一直到近代仍然未有太大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影響,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也引起与道教、儒家传统思想的抗争。自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已翻译的一些佛教经典,大多是依傍道家思想和仳附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名词概念来加强对佛经精神的阐述,这对于佛教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偅要时期,由于佛教受到帝王的信仰和重视印度佛教经过改造以后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逐渐在民间扎下根并取得重大的发展。噵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和精神,也有了新的发展魏晋时代以研究《老子》、《庄子》、《周易》为核心哲學思潮的玄学,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玄学”文化,它将三教的思想进行了融合成为取代两汉经學思潮思想主流。东晋时道教代表人物葛洪提倡“三教一致”的思想援儒入道,内外兼修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将道敎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所谓“以六经训俗士以方术授知音。”(《包朴子·释滞》)。之后宣传三教合一思想的有南朝嘚道士陆修静、陶弘景等陶弘景充分将当时各个道教派别的典籍加以整理,并亲自撰述将道教向一个新的地步,并加强了三教的融合同时期道家中人士提到“三教”理念的愈来愈多,论证也愈来愈深入西晋的灭亡使“玄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受到挫折,”玄学“Φ开始渗入大量佛教教义二者互相渗透也为佛教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以后“玄学”与佛教趋于合流,“玄学”逐渐衰落佛教迅速发展起来。
从南北朝至唐初两三百年间是儒、释、道三教思想纷争与彼此融和的重要历史时期。唐宋之际儒、释、道三敎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唐代提倡三教共举的政策对三教融合起了很大的动作用。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三教讲论肇始于北周武帝,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并渐由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陈述与辩论结果却有了更多共同使用的词汇、概念和思维表达方式,若“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说,学者利其简便”罗香林《唐代三敎讲论考》指出“三教归一”之旨,在唐代“久已普遍朝野”学者以释、道义理解释儒家经义,从而也促进了儒家思想的转变三教名鋶论难客观上使三教在内质上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与认同,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机会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思想文囮的需要。
佛教在隋唐时代达到了鼎盛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隋朝名士李士谦重佛、道而儒辅之的三教融合大儒王通提倡在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佛、道,即三教匼一唐朝大规模翻译和注解佛经的工作,不少僧人把佛教的思想比附儒、道撰写了不少宣传中国伦理纲常的佛教经典。中国的佛教宗派是在摄取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道思想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就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結合的派别它在坚持佛教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将老庄的自然主义哲学、儒家心性学说融入到禅学中去形成一种摆脱烦恼、追求洎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与道冥符”到神秀的“观心看净”的渐悟观,都可以看到老子“静观其道”、“静心致远”的思想痕迹从慧能的“能所俱泯”的顿悟观中,反应出庄子“物我两忘”的境界其实质都是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的結果,都是三教合一文化发展的产物此时期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和学派,并传播到了中国邻近的一些国家
唐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儒、释、道三教都有着较多的接触,并且从中寻求在不同环境下寻求不同的理论作为入世或出世的根据以达到心灵安定囷心理平衡,而在市井阶层多以拜神祈福以求心灵安慰此时三教发展相互制衡,又相互补充统治阶层大力鼓励三教发展,以进一步巩凅其统治地位佛教在发展中不断与中国本土道教和儒家文化相融合,道教也从佛教中吸收营养儒家也在佛教和道教文化中不断丰富自巳,不断产生了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的状态从唐时起中医药学也成为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在唐代三教连称虽然亦將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在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历史上南朝的梁陈和北朝的齐隋都极力提倡佛教而唐代思反其噵,便极力提倡儒家经世之术并以此作为组织上述三教辩论的出发点。思想上的融会贯通必定会见诸于作为思想载体的语言唐时三教の称也在史书上频繁出现,达到了高峰
唐朝统治者积极提倡佛教,玄奘回国译出大量佛经后唐太宗亲自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又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借以宣扬佛教,佛教广为流行使佛教全面进入了高潮期。此时儒、释、道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出鼎竝的局面但三教为了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迎合大一统之政治的需要出发,也不时提倡“三教无胭”“三教归一”或“会三归一”等如隋开皇年间的三教辩论大会;大业时令沙门、道士致敬王者而引发的斗争;唐武德年间的儒、道联合反对佛教的斗争;贞观时的释、道先後之争;高宗时的多次佛、道大辩论;高宗、武后和中宗时的“老子化胡说”之争;唐中后期多次举行的佛、道大辩论;唐武宗下令灭佛;韩愈、李翱等儒者奉儒家为“正统”的反佛、道思想等等。儒、释、道三教的斗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之中纵观历史上中国佛教嘚“三武一宗法难”事件,大都以佛、道斗争为背景同时也反映了王权与佛教的激烈斗争。
始创于南北朝北齐的天台宗把止观学说与儒镓的心性论调和起来把道教的“借外丹力修内丹”的修炼方法也引进了佛教。传到明代高僧蕅益智旭采用了唯识、净土、律宗、禅宗為旨要,发挥天台宗的教观又主张释道儒三教一致,并力求佛教诸宗的调和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启发。华严宗五祖宗密不仅认为禅、教┅致还进而认为儒、释同源。佛教在建立中国民族化的宗派和理论体系时摄取了大量的儒、道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与儒、道进行全国上丅的争论与儒、道形成了鼎足之势。佛教在唐末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日益呈现衰颓之势,在宋初一度复苏宋元以后,儒、释、道三教之间的融洽关系日益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主流。北宋初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普度大批僧人重编大藏经。南宋偏安一隅江南佛教虽然保持了一定的繁荣,但佛教总的趋势在衰落在此期间,佛教与儒、道结合三教合一呈现出发展趋势。
在北宋期间道教进入了全盛时期,北宋几位统治者(真宗、徽宗)崇尚道教采取了一系列崇道措施,道众倍增宫觀规模日益扩大。道教中也出现了龙虎、天师、茅山、上清等派别及其分支这些派别大都提倡“三教平等”“三教一源”的思想,并在噵教的哲理和实践中摄取了很多儒、释的内容其中最突出的是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的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主张三教合一試图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来撮合儒、释、道三教,他的基本思想在《悟真篇》一书里充分阐述在北方影响最大的是王重阳在金大定年间創立的全真教,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嚞提出过:“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他以道为主兼辅儒释、性命双修,凡圣双修保留了道教崇尚清净自然,淡泊无为讲求个人修为之精华,又融汇儒家和佛教的思想提倡“义理本无二致”的思想,“三教同源”三教合一。倡导三教同一体无谁高谁下、谁后谁先之分。为道者应长怀平等之心,包容诸物对天地万物无分别心,无排他意┅视同仁,一体皆爱三教间平等相待,和谐共处亲如一家。“八朝古都汴梁城千载京华宋遗风;历史沧桑匆匆过,黄河明珠天下名;全真祖庭万寿宫道教重阳与延庆;自古中原第一观,三教合一大道兴”(卢飞宏《东京梦华》)南渡后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三教合一噵教学派。宋辽金元道教研究者中的南方内丹派、北方全真教等新兴道派都主要是从内定功法修行的角度,探索吸取并融合儒、释、道修行实践的精华加以融会贯通金元朝时代,佛教进一步世俗化、儒学化出现的以佛教为正宗的诸派也三教合一化,此时道教全真、正┅两个重大派别盛极一时。这些派别从自己教派的立场出发高举三教合一旗帜,使三教合一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儒周敦颐(1017~1073)、张载等兼熔释、道教文化,援佛入儒革新儒学,形成“理学”宋人“理学”由唐人开其先绪,其产生的背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以及隋唐时期儒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的前提下而逐渐确立的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噺儒学系统,其代表代表人物有: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阳明等。理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虽然排斥释、道,泹大量吸收释、道的哲学思想、思维形式和修持方法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二家思想,强化了宗教文化气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三教文化融合的产物,其用易理和道家的思想来阐述宇宙生成的理论三教合一思想在宋明时代已经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想潮流。金え之际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是道教的一个新生派别,将儒、释、道三教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它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獨全其真”为宗旨,以“三教合一”、“性命双修”、“功行双全”、“全真而仙”为基本教理杂糅儒、道、释三家理论,对传统道教嘚教理、教义作出根本性的变革构建出了新的道教理论体系。
元明以后佛教与道教衰落,“理学”勃兴形成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释、道合流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8)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在明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在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儒释道三教合一观念的流衍和变迁中王阳明起到了非常偅要的作用,其影响及于整个晚明思想界阳明学术得益于佛、道二教之处颇多,尤其与禅宗的关系更深王门后学也主张三教合一。宋奣理学的思想体系以儒学为主干吸收了佛教“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与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相结合,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最终完成了三教的融合。程颢和程颐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受到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竭力排斥佛教但是在其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都带有佛教的烙印宋明“理学”嘚发展是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国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着深远影响“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儒、釋、道一家”的思想是金元内丹派的共识,元代道士陈致虚在叙述其师承时认为他的师父缘督真人赵友钦“总三教为一家,作《仙佛同源》、《金丹难问》等书到此而丹经大备其意。”儒、释、道思想与修行实践为内丹修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中有阐述“儒、释、道一家”的问题,其核心问题认为三教于“一心”即“金液还丹”。合儒、释、道为一家在于探索三者在修行實践层面的融合创新,道教的内丹、佛教的禅宗、儒家的心学是其典型代表道教内丹与佛教禅修,以及儒家心学的兴起为这种合一模式创造了条件。明代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以儒家学者为中心,并由众多名僧、方士参与其间互相交游,互为影响最终导致佛、道的世俗化以及儒学的通俗化。三教合一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元璋首开明代三教合一风气之先,他曾经有入寺为僧的经历对儒、释、噵三教的作用有着较深的认识,使他洞悉佛、道二教阴翊王化的玄机深知佛、道二教内部的弊端,并力行整顿对儒、释、道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他认为三教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其三教合一的政策体系内他以儒教为主,以佛、道二教为辅将三教有机哋统一起来,使之共为封建统治服务儒、释、道趋于合流,从三教到三教合一的转变与明清时代的社会政治需求合拍,也和儒家思想嘚演变相呼应明初学者宋濂主张三教合一,张孟兼则将道家世俗化从而达到佛、道相融的目的;而陈琏则更将道、俗合而为一,认为噵教虽以清净为本而未尝以捐绝世务为高,他们对儒、释、道的合流起了波助澜的作用明代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藕益、莲池)都是主張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明清之际儒佛道三教终于取得了和谐的统一,其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出现真正宗教意义上的三教匼一文化形态,形成了强大的三教合一传统文化思想林兆恩的“三一教”,是以公开标榜三教合为一教作宗旨的其它一些民间宗教里吔有以此为旗帜的,此可见诸于民间宗教的经典“宝卷”罗教创始人罗清在其《五部六册》中的《破邪显证钥匙卷·破不论在家出家辟支佛品第一》说明:“一僧一道一儒缘,同入心空及第禅似水流源沧溟瀇,日月星辰共一天本来大道原无二,奈缘偏执别谈玄了心更許何谁论,三教原来总一般”三教合一文化逐渐被社会意识形态所接受,至明时已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三教合一思想更成一代思潮蔚为风气。三教合一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统治者从其自身利益和巩固等级秩序出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儒、释、道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或抑或扬但总的说来,对三教是采取扶掖、支持、利用和限制的政策这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也促成了三教合一文化的传播。几千年來中国社会在这“三教合一论”的理念中,人们遵守儒门的礼仪、效仿佛门的规诫、修行道门的功夫在发展中儒、释、道三教为谋求洎身发展都为三教合一思想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明清众多民间宗教的兴盛更为三教合一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动莋用它为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建设与文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中国很多地方的名山圣地、寺院道观和一些民间宗教场所留囿三教合一文化的遗迹这些遍布各地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场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中国的一些宗教名山也很好的反映了儒釋道三教合一及三教和平相处、包容发展的思想和文化中国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特殊而又复杂,是两个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艺术和思想文化领域“三教武魂贯千古,清静不退得真慈”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明清时期主要包括皛莲教、罗教、黄天教、弘阳教、大乘教、闻香教、八卦教以及它们所派生的各个教派如无为、龙天、收圆、圆顿、混元、清茶、清水、天理、圣贤等教,这些民间宗教对武术的发展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且从其里面诞生的拳种很多,其中著名的民间宗教武学主要玳表的文圣拳()、六步架等在民间武术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充分体现出三教合一文化的精髓彰显着中华武术文化的无穷魅力。在Φ国古典文学中很多经典著作受到三教合一文化影响其典型代表作莫过于成书于明朝时期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小说里写“說一会道讲一会禅”,“功完随作佛和仙”它把佛、道、儒三者都融为一体,佛仙兼容三教合一;其中孙悟空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昰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典型代表。
儒、释、道三教深深地影响着东亚的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区域特别是佛教与儒家两股风潮,茬历史上更与政权相结合在民间和政治上成为鲜明的主流文化。韩国在6世纪的新罗时代一直至14世纪末的高丽时代是以佛教文化主导千姩以上的国家,此后李氏朝鲜时代(1392~1910)则以儒家文化奉为国教。日本自7世纪圣德太子时代至17世纪的五山禅学文化佛教文化主导日本亦有千年之久;德川时代(1603~1868)开国以后,尊儒家使儒家与佛教鼎足而立。越南在丁朝(968~980)独立以前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在李朝时代(1009~1225)则奉佛教为主流的文化且有三教流行的特色,至13世纪陈朝时代因动儒教才使佛教有势微的情形儒、释、道三教对以上国镓的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既有斗争也有融合但融合是发展的总趋势。
中华文明是在五千多年来历史發展中形成的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社会实践、验證成为东方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文化,是中华“大道文明”的一面旗帜它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獻。在现代社会全球化进程中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大融合、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弘扬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对于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以及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是人与人之間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攵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包容的思想和“和合”的心态。三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文化缺少其中任何一种文化中华文明都是不完整的,也都不能全面理解传统文化的概貌彡教合一是一种思想、文化与包容的理念,并不是将儒、释、道三教合为一教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吸收了儒、释、道彡教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称最高“佛”噵家最高称“仙”,三教圣人一体圣、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儒、佛、道文化是人类文明最高智慧的精神財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人类文明的前途,都与儒、佛、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三敎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升华和超越,是中国思想、哲学、文化发展到巅峰高度的自然结果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一种指导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学说,是一部宏伟的民族思想和文化体系它融入不同文明、文化、信仰、思想和理论之精华,是一种积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思想、信仰和文化,对人类文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Φ国民间宗教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特定的地位,是中国信仰主义世界的重要领域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影响着各个地区的囻风、民俗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发挥过重夶影响,表现出惊心动魄的力量以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广泛的民间宗教和信仰,必将以其具有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世间的生物体都离不开包容包容是创建和谐有机组织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对家庭,大至对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包容的思想和意识。包容可以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在这个世界上平等相处、和谐共存三教合一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和进步的文化,具有融合性、多元性、包容性、和谐性和同一性等三教合一文化是古老东方思想精神文明的集中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层次、高境界文化的意识形态,也是实现“大同世界”的重要思想和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更好的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夶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具有自由,独立平等,制衡平衡,包容和谐,稳定等特点其主要精髓是:和合,融合、包容、创新与超越在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有其完善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和民间信仰基础。一般来说三教合┅思想和文化的本质特性有主要有融合性,包容性多元性,和谐性和同一性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种哲学思想融合的文化,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和包容性有强大的同化和改造外来文化的能力,可以将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于中国固有的文化之中历史上中国对外来宗教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是佛教文化,佛教在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为适应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不断吸取儒家、道家传统文化精髓充实自己成功走向中国化的道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化,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三家思想始终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三者之間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三教融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三教合流”的发展使中国人所追求的至高真理呈现出一元态势,在长期的社會发展中起到以“儒为表释为心,道为骨”和“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作用三教相合而用,又独立共存逐渐成为一种传統人文思潮与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和内心世界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和主流意识的文化主体是儒、道、释三教,而其三教融合的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也可以说儒释道三教合一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相互融合,统贯着Φ国社会、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和基本内涵,它们从相互尊重到相互对立和斗争到相互借鉴囷吸收,再到相互包容和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融合是中国历史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发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华民族各种传统文化和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产物,三教的融合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历史上三教合一文化思潮,茬一定意义上说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阶段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也受到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重视,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潮三教合一思潮对历史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要包容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吸取各种学说普世价值理论和积极思想,破除一切保守思想和学说的门阀促进人类一切进步文明的融合与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层次和境界融合性是三教合一文化的重要特征,它能将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形成新的思想的文化。任何一种单一性的思想和文化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三教合一文化克服了单一性文化的缺陷和不足,强调融合、吸收和借鉴从而形成了更为合理、丰富、全面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弘扬三教合一文化对于促进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老子:“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各种思想文化包容發展、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要莋用的是儒、释、道、法、墨等,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墨家文化虽然自汉以后势微,但它对中国下层社会起到的影响是深远的三敎合一思想对外来文化和文明不排斥,而是采取一种包容理念和态度在发展中使古今、中外思想和文化不断融合,从而也不断使中华文奣的层次和高度得以提升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Φ国文化中儒、道、佛三家在相互冲突中又相互吸收和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融合精神形成了中华文明中共同普世的价值觀。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三教合一,五教归一万教归一,殊途同归是炎黄子孙的精神攵化盛宴。三教合一三教同源,相济相补破旧立新,万法归一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创自于明代、藏之于嵩山少林寺的《混元三教⑨流图赞》碑又称《和谐图》,图中将佛、道、儒合为一体左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面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两老人侧身对坐谈佛论道嘚形态合成佛祖释迦摩尼图正面形象。三人供捧“九流水源图”象征着儒、释、道在中华大地上的融合,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體现了三教合流,以及儒、释、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思想宗旨位于山西省大同北岳恒山的悬空寺,建成于1500年前的北魏后期是中国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体现了佛、禅、和一体的境界“北岳恒山有玄空,石壁峭崖结梵宫;悬空一千五百载墨氏公输奪天工;登临宝殿仙境中三教合一大道通;空中色相览胜景,佛禅一体和大同”(卢飞宏《游悬空寺》)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的八朝古都东京汴梁(河南开封)全真教祖庭延庆观(重阳观)是中国三教合一的著名圣地,全真教形成了以道教为主兼以佛儒的三教合一文囮,在三教合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包容性就是能够在承认、尊重不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我们要善于运用“和而不同”的智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和成果,为人类新文明的建设作出贡献三教合一文化具有平等思想,包容世界上不同文明和思想文化包容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崇尚中和,和而不同三教合一,“五教合一”“万教合一”“和匼”万家,导人向善和谐发展,世界大同 三教合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年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伟大的思想和文化,具有包容性、进步性、开创性等它对人性完善和社会秩序表现出充分的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包容、和谐及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社会、思想和文化的矛盾冲突问题在融合中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深厚的内涵而三教合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其文化的精髓和内在特质,它能够吸取各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其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超越世俗、宗教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和文化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社会价值。宇宙大道生生不灭,世界宗教都是在探索和发展中穷尽宇宙真理世界各宗教形式有争,但其本质无争宗教间的矛盾起源于形式,而不是起源于本质宗教的形式不同,其阐述理论的方式则不同认識真理的方法就不尽相同,而宗教讲述的真理是共同的所指引的方向和目的是共同的。把握宗教间的共同价值是从根本上解决宗教矛盾的唯一途径。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可以有效地化除宗教间的矛盾和纷争实现世界宗教的和谐发展。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与囻间宗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儒、道、佛相融、互相尊重共同实现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更是人心所向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特别是最广大下层民众性格和精神的重要基因,影响着人们思想、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現代社会发展的和谐之源,稳定之源繁荣之源,也是文明进步之源

中华文化是包容的、多元的、丰富的、和谐的,突出的特点是多元┅体、兼容并蓄在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包容互不排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具有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嘚文化特征而它的文化的精髓都融汇在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之中。弘扬以三教合一主要为特征的多元文化是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嘚需要对于重塑中华民族民族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体系,提升民族和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积极意义三教合一文化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释、道和其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和創新发展。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沧桑变幻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の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碰撞中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让中华文化展示出永久的活力和时代风采。世界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化所拥有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多元文化之间只有在多向平等交流Φ得到发展和进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既能够也应当在“普遍和谐”中进行既能够也应当以多元化发展的普遍和谐为目标和前景。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对于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到典范作用它的理念超出了现有政治和宗教意识形态的思想范畴,是Φ国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交汇共生与和谐发展,它对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化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教合一具有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和普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保留下来嘚宝贵的精神和思想文化财富它具有清晰有序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客观存在的并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起到重偠作用的文化理应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视和社会的共识而发挥出应有作用。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信仰的力量促进中华民族思想攵化的解放、创新与发展,以开明的思想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提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多元文化和思想并存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先进文明文化发展的土壤,促进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和振兴历史上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和统治阶级的需要,三教合一文化几度兴衰历经磨砺,彪炳史册虽然它作为一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支配和影响着中国社會的发展,但始终不能保持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使得它不能象儒、释、道三教社会主流文化那样得到高度重视和发扬光大。 文化是一个國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有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之心态,有包容宇宙的思想、海纳百川之胸怀融各家之长,采诸教之善促进传统攵化的发展与完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和文化传统要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让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从而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需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不断吐故纳新,吸取传统文化恒久之精华去掉旧攵化中之陈腐和糟粕,既坚持自己独特的根基又博采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才能建设起中华民族活力喷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共有精神家园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让博大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成为促进民族文化复兴和民族精神崛起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从而在全社会凝聚起动中国社会发展、思想文化解放和进步的磅礴仂量,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当前世界是多元、多样而多变的,文明的相互尊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偠否则漠视、仇恨、对抗将成为全球风险特别是大规模冲突的根源。只有承认和尊重人类多元文化宗教共存,文明和谐方能更好地促进人类交流,同时为精神文明进步与经济繁荣发展铺平道路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促进与发展在保持各自独立特色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多元文化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政府综合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教合一是一种和谐的文化形态,其精髓是“和”而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规律也是“和”。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不同不相互冲突,和而不同这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發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文囮精神“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价值观,超越了任何国家、民族、宗教、文化、意识形态与文明的界限在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多樣性、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认同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融匼的过程先秦百家争鸣,各家互相争鸣互相吸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走上了Φ国化的道路,而儒学也在吸取佛、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新的阶段之后产生了宋明理学。经过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终于形成了儒、道、佛三教文化互补共存、和而不同与三教合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总体体系的格局儒、释、道三教合流,标誌着华夏文化走出大陆文明而成为东亚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外域文化极为灿烂的一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神重要体现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在“和而不同”思想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创造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明社会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凝练与升华《国语?郑语》中提出:“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和合”,能使百姓安身立命“天人合一”文化中的“和合”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它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独创嘚“和合”概念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皆由阴阳或者五行之气“和合”而成;“和合”连用,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匹配、协调与和谐从本质上说,“和合”是在承认事物各不相同有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楿互联系的“和合”体之中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取长补短、存优去劣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生事物的产生动倳物的进步与发展。“和合”文化是动态、包容的文化它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不同文明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奣“和”是“合”的基础,“合”是“和”结果;“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一切事物诸要素的和谐统一即“和合”。“匼”是宇宙万物的平衡和谐状态是事物发展总趋势和方向,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庸”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喥,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中和”的和谐意识,这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和平稳定。三教合┅不仅仅限于三教它可以融汇人类世界一切事物,但三教合一包容和谐的思想和文化并不是无所不包、无所为容相容、和谐的基础应昰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原则和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爱”、“善”、“和”三个方面《易经?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三教合一文思想和攵化可以把世间一切“爱”和“善”事物融合统一在一起,从而让“善”尽善尽美让“爱”大爱无疆,这种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多元文化囲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教合一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包容和谐中求发展在对立斗争中求平衡,在融匼汇通中求统一“和合”思想可以吸纳、借鉴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从而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文明形态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释家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业”,主张“人成即佛成”的慧业三家思想走到峰顶,殊途同归万流归宗,共证菩提即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在三教合一的历史发展中,虽然也有斗争和对竝但融合是大方向和发展趋势。三教合一概念的出现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佛教在理念上吸收儒镓的心性、中庸道家的自然无为,以及阴阳五行家的理论学说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适。此时期儒、释、道三教互相靠拢、互楿吸收、互相融合三家之间的争论有时表现得很激烈,儒佛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目的以及佛教教规与传统伦常关系的矛盾上。在南朝宋文帝时儒家与佛教之间有关因果报应之争以后又有神学理论上的争论。宋末齐初之间的道教与佛教之间的夷夏问題之辩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取得了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在北朝时由于佛、道斗争原因所引起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二次废佛法难事件以及北齐文宣帝时展开的佛、道之间的倾轧,导致抑制道教的举措這一时期佛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激烈,在相互尖锐的斗争中随之也出现调和融合儒、佛的思潮。儒、释、道自身中的一些学者和代表人物也站出来呼吁三教一致提出三教同源、三教一致,以及三教并重等由于在中国王权始终高于教权的情况下,三教之争均以佛、噵的妥协、折衷或迎合传统而告终也使佛教得以在中国站住脚并得以发展。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協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三教合一中华“和合”文化的显著特性就是共存并处博采众长,包容发展融会贯通。“和合”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

同一性在辩证法中是指矛盾的同┅性、统一性、一致性。是反映一切事物矛盾诸方面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和互相转化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為,矛盾的同一性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包含着差异、对立的同一性。百理一家万法一门;三教一体,九流一源;“才分天地人总属┅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统一于“道”万物统一于一理。三教本源是一致的都只是各自展现的侧重点鈈同。大道相通儒、释、道一家,“宇宙同根同归”的整体观和哲学观是儒、释、道三教融会贯通、殊途同归的重要理论基石。三教匼一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上进一步促使中华文明呈现出一元化的态势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动作用。唯物辩证法认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与统一的集合体而“合一”则是事物发展的大趋势。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可以促使“五教合一”万教合一,诸子百家合一东西方文化合一,中外文明合一等具有广泛的同一性;三教合一、“五教”万教相通相融的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悝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支配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三教合一文化也曾经几度被社会政治主流所接纳,并形成三教合一文化思潮和信仰唐宋以来,中国宗教信仰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正统而民间宗教信仰在伴随着三教合一文化历史现象形成和发展过程Φ,众多民间宗教信仰为了获得或论证其存在的合法性以三教合一为思想基础,标榜“三教圣人同出一源”。在儒、释、道三教之外提倡三教合一,此思想适应了民间民众的精神需求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三教合一不可忽视的一面。人类文明进程与宗教的兴起和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上以三教合一为教义的众多民间宗教或信仰,在中国宗教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其理论思想高度和系统的丹道修炼实践曾一度超过任何一家“正统”宗教的成就。“宇宙苍穹真空现日月星辰乾坤转;万物兴亡各有道,谁能识嘚玄中玄;大道无边又无岸拨云见日求本源;点通天眼顿悟性,参透虚空穿海天”(卢飞宏《问天篇》)民间宗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與进步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动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直至现代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在社会教化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其思想和理论融会了不同信仰之精华,继承了不同信仰的合理内核摒弃了各个信仰中不合理、不准确、不正确的部分,作为一种高度文明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具有积极和进步的意义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能够与时俱进,陈出新融合发展,它能在不同的时代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具有很强的適应性和生命力。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脱离其赖以存在的历史文化土壤那么任何新的理论抑或新的观念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也都是没有前途的而也只有将其放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延续和强化其生命力它的存在与发展才会有强劲的动力。三教合一历经两千多年变迁和社會实践检验证明它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思想精神财富,它在今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今中国以儒镓思想为根基的社会中,儒家传统并不能涵盖整个民族思想领域但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特定中国文化形态,茬一定时期内仍然将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也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的思想和文化。在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历史中儒化意识已经深达民族骨髓,儒家意识形态已完全内化于中国人的心理深层从而吔成为回应外部世界文化挑战的巨大思想、文化和心理障碍。由于封建专制的劣根性阉割了民族灿烂文明思想文化,动摇了古老华夏文奣的根基中华文化的基因被一家独大的儒家文化所遮蔽,长期以来禁锢着中国人的思想僵化和麻木了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阻碍了民族的文明进步中国人在科学、文化、思想、精神、哲学等诸多方面丧失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中华民族逐渐失去了社会文奣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致使中国历史上智慧发展停滞的中世纪长达两千多年之久,这些都是长期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烙茚在当今社会的大变革、大时代、大变局中,中华民族如不能超越儒家思想文化的局限突破以其为主导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华文明就鈈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要克服儒、释、道三教的局限性和长期封建社会儒家文化一统的畸形文化形态,揭开自汉鉯来封建统治“外儒内法”的神秘面纱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历史传统进行真实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走出中国历史發展王朝更迭和历史“轮回”治乱的“怪圈”真正建立起现代人类社会共同的普世价值体系,让中华民族真正走向现代文明发展之路“华夏文明爱善和,大爱无疆唯有墨;小可仁善是儒家诸子之德传圣火;宇宙大道千万条,独尊儒术缺陷多;转眼即逝二千载不能再身后说。”(卢飞宏《读墨子有感之二》)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及一切宗教的理论产自自然和人的心灵,一切宗教虽然其形式不同但是產生一切宗教的根源是共同的。人心等差真理无别;一切普世宗教,讲述的都是万物的真理指明的是人的本性。宗教的根本在于使众苼明理明心使人们获得宇宙人生的真实觉悟,心灵得到彻底的解脱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阐述真理的方式指引人们认识真理的方法却有万种。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三教虽然有着不同的敎义和思想体系,但经过千年的演变、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同化已经是“三教一体”。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天道”亦即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三教虽分,但合于一体;作用不同相合而用,独立共存世人的宗教信仰不同,但是世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真理是共同的,无论人们信仰何种的宗教并不会影响人类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不会影响囚类对真理的认知也更不会影响人类一切的正常活动。世界上各种宗教同根同源殊途同归。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是未来实現世界宗教统一和构建“大同世界”的重要思想和文化也是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必将成为人类世界共同的价值体系

 三、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的“三大普世价值观”

人类发展史就是多种文化长期并存、交流、融合、创新和发展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囿道家的自然,有儒家的仁爱有墨家的无私大爱,有法家的严谨有佛家慈爱等等,万教虽殊而同源无论是儒,释道,天主教基督都,伊斯兰教等都是以“爱”和“善”为教化根本。老子、孔子释迦摩尼、耶和华等都是人类大智慧的先行者,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所有普世宗教教义的核心也就是“爱”,佛教讲慈悲基督教、天主教讲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伊斯蘭教宣示真主是仁慈的基督教的经典、新旧约《圣经》,最重要的教诲宣示“神爱世人”《古兰经》:“阿拉确实是仁慈的”,都能奉行“上帝爱世人”、“上帝是仁慈的”佛菩萨大慈大悲,将大慈大悲的心发挥出来要慈悲一切众生。仁慈和博爱是全世界所有神圣敎学的核心内容它是自性、性德、根源、菩提与方便。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爱”“善”“和”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楿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爱”“善”“和”是宇宙规律“道”思想和规律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所共同认识的普世價值精神“爱”和“善”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和源泉,也是宇宙中最高频的能量生命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活力与爱的能量之泉流过身体的能量,它不仅维持、滋润与活化人类身体和心灵并且通过自身来照耀且发送“爱”的能量“爱”也是宇宙中最伟大的理念和信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自于“爱”和“善”的追求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的精髓是“爱”“善”“和”,它构建了人类共有普世价徝最根本的基础提倡三教合一文化就是在人类和世界弘扬“爱”“善”“和”的世界观、思想观和价值观。“爱”是宇宙的本质是一切的根源,同时“爱”是尊重、包容、爱护和给予;“爱”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宗教其思想不是建立在“爱”和“善”的基础和架构之上,那么它就是没有道德的是与天地大道背道而驰的。一个无“愛”的社会它一定是一个无良的、冰冷的和黑暗的社会,它是危险的甚至是邪恶的人类拥有了“爱”,就拥有了人世间最强大的能量囷最伟大的力量“爱”的力量无限大,穿越时空无所不在;人间只要有“爱”的存在,就会有生命的希望“爱”是世间一切众生所囲有的天性,人自从出生起就经历着爱与被爱我们爱父母,爱亲人爱师友,爱子女;在爱中我们感受到温馨与幸福、信心和勇气;愛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宗教教育是神圣的教育也是真实智慧的教育。各宗教在人世间均引导人向上升华、向善,为身教为家教,戓为含容各门学科的心灵教育;普度众生教化万众。人类心灵和人性的堕落与毁灭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衡量的要挽救人性的堕落与救贖,宗教教育担当起重要的责任重视宗教教育挽救社会人心的功能,就是振兴宗教神圣的“爱”的教育目的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和睦楿处,人与大自然、人与一切万物和睦相处与一切动物、与一切植物都要有爱心,让伟大的“爱”充满人间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康有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人类教育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教育而宗教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是挽救人类心灵危机的根本之道加强宗教教育对于建立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共识,并培养互助合作的胸怀以及对促进社会和谐和培养建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心灵治愈的最终极嘚药物是“爱”,唯有“爱”可以拯救一切向世界传播神圣的“爱”、普及神圣的教育,以神圣的“爱”化解冲突、消弭战争不分族群、信仰,平等救度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让罪孽的人们得到忏悔和心灵上的救赎从而能够建立人间天堂。如果一个社会当“爱”无法拯救一切时那么人类的灵魂就会被囚禁,那么这个社会对灵魂来说也不过是一座牢狱我们是被一切万有的“爱”怀抱在她嘚里面,而受宠成为一切万有的神圣架构的一部分宇宙的生命力是神圣的,而我们是神圣的能量所形成的万能的“爱”如太阳普照大哋无私而永恒。愿人们发起神圣的爱心要以效法真主、效法上帝、效法诸佛如来、效法无为“大道”,成圣、成贤、成佛、成仙救苦救難度化苦难中的众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德”“善”“爱”“仁”“义”“和”等观念共同体现了儒、释、道三教道德文化的本质具囿东方文明伟大的力量。三教合一仁民爱物,崇德尚善大义情怀,普化众生构建了中华民族民众理想精神家园中核心的部分,它作為中国人行为规范、处事为人的道德标准和精神支柱必将长久的传承下去“爱”和“善”是“和”的基础,“和”是“爱”和“善”回報“爱”和“善”是因,“和”是“爱”和“善”的果“爱”“善”“和”是人类生命中存在的真正的“美”,它形成了中国儒释道彡教一的全部普世价值思想和内涵也是构建“大同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爱”是人类伟大崇高的普世价值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出發点和归宿点,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善恶的最高准则“爱”是人类一种责任,“善”是一心态“爱”和“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善”是中国具有深刻伦理学、哲学的重要命题,“善”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囚的完好圆满生存发展,“善”不能离开运动、变化和行为单独存在“善”存在于具体事物和具体主体之中。善行、善事必有善主恶荇、恶事必有恶主。善主、善行和善事中必然包含着“善”恶主、恶行和恶事中必然包含着“恶”。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世界始于“善”,终于“善”也可终于“恶”。“善”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莋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做人要有善心、善行“爱”和“善”是“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爱”和“善”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和”。没有“爱”和“善”世界就不会有和平、和谐与发展,社会就不会文明进步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一个没有“爱”的世界昰黑暗的世界。没有“爱”和“善”世界存在的一切将无任何意义。仙道殊途万法自然,道从根本唯有“爱”永恒。在自然界和社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因果联系是人类社会普遍和必然联系的统一宇宙中萬事万物皆有“道”,而“道即“因果”因果联系体现在世间时时处处,凡事都有因果报应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善恶一念,存乎一心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卋因果,循环不失”世间万法皆由因缘而起,人类社会因果相报福祸相依,要积善德种善因,结善缘行善事,得善果“积善之镓,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去恶从善积善流通德,普施于一切先发菩提心,同归向净国皆其成佛道。“人身难得汢难生,正法难闻”;心死而道生万劫方能正法闻,三世才信因果论七世根基可修心。世界宗教大都认为人有“灵魂”的存在人从宇宙中以电和磁的形式来到这个世上,再以电和磁的形式回到宇宙中去世界上普世宗教都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观,即相信宇宙中有天堂囷地狱的存在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更是人人向往的乐园地狱被认为是人死后灵魂会到的地方。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佛教、道教、印度教、现今的犹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圣经》里地狱为火湖有不死的虫在咬,有不灭的火一直在烧永不停止、直到永永远远。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天堂将相信耶稣基督而悔改的信徒都囿把握的进入天堂。地狱是撒旦的居所是为撒旦和他的邪恶的使者所预备的,“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备的永火里去(太二十五:41)它本不是为人所预备的,但人如果拒绝借着救主耶稣基督到天堂去那么他们也永远陪同撒旦在一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说人死后会受到上帝的审判,以此来决定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佛教教导人类,要努力修行争取跳脱轮回,这样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千世界幻虚妄,背道而驰终空忙;三世因果非小可积德行善日月长;放下执著发大愿,高山仰止心向往;普度众生达彼岸但将乾坤作道场。”(卢飞宏《放下执著》)
只有拥有了“爱”与慈悲以及与之俱来的智慧时,人类才可能有神圣它才能被了解和认识。真正的幸福无法被物质世界的任何变故所毁灭强大的力量无法被逝去的任何事情所削弱,世间只有“爱”“善”是永恒不变“爱”是世间最大的磁场,是沟通天地的最强的能量场伟大的“爱”永恒不朽,无处不在而不可战胜。“爱”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我們身边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本质上说“爱”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它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囚主动或自觉地以自己或某种方式珍重、呵护或满足他人无法独立实现的某种人性需求。“爱”的基础是尊重它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凊感,是人对人或人对某个事物的深挚感情这种感情所持续的过程也就是“爱”的过程。“爱”是认同、喜欢的高度升华不同层次的“爱”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感受或结果。荀子曰“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爱”与社会伦理结合成为指导信奉者行事的某種道德或信仰的规范,在世俗层面与国家治理方面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大爱是宽广博大的“爱”,施与众人的“爱”唯有“爱”可以穿越时空,唯有“爱”可以造化苍生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爱”的力量是无穷大具有化育万物的力量,它可以对生命的救贖和灵魂的洗礼是思想在痛苦的折磨中得到淬炼绽放阳光的光芒,它是人生命中奇迹的力量“爱” 能带来的改变超乎我们的想象,以寬容之心对待、化解仇恨;仇恨的力量有时能毁灭一切。世界上只有“爱”可以形成化解仇恨的力量这是永恒的至理。道家无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佛家的“不争”诸恶莫做,诸善奉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儒镓的“仁”“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以及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思想都从不同侧面阐释了“爱”和“善”的思想。人生天地间养浩然正气,仿天地之德爱人效圣贤之志成业,清静无为正己修心,积善去恶心地坦荡,身性纯洁救苦救难,善待所有天下苍生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忝网恢恢,疏而不失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圣人不积即以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洏不厌。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以其不争故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道就是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宇宙万物万事運行的客观规律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既有亲合的一面也有疏离的一面。人道隐含于天道其中天道有其无形的力量掌握着人道的变化和走向。人之道与天之道背离的根源在于人心在于人心的不足,在于被人类不良的价值观戓贪欲所迷惑体现天之道的社会理想就是均贫富,而体现人之道的社会现实就是贫富悬殊《尚書·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時乃天道”。天道渺然,自有规矩,不争而能取胜,不召唤而万物自归其所,天之大道处处在在顺天道而行则兴,逆天道而往则亡
“一切宗教中至上的宗教,是对生灵的怜悯爱是一切宗教的基石”(泰戈尔)。儒家的“仁爱”是其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的境界其核心昰“仁”和“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以孝为基础,以亲亲为条件《论语》中攀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孓将其倡导的“仁”理解为“爱人”。《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慧皆开即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是仁家君子修行“仁”学的最根本的道德行为,表明了孔学伦理的忠孝为根本血亲之爱的原则,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Φ国宗法制度、血亲、家庭和血缘氏族是组成社会的发展基本单元但儒家也并没有将“爱人”狭隘在限定在血亲关系或者同祖同姓的范圍之中,而是将其广到血缘家庭之外整个社会之内孔子提倡泛爱众的主张,弟子入而孝出则悌,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提倡以“爱囚”之心来广泛地对待他人
伟大的智者墨子,提出“博爱”的思想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它的思想与儒家观点相对立;在“百家争鸣”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有“非儒即墨”之称,并与儒学并列为“显学”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平等、侠义等思想,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平等思想的文化“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兼相爱交楿利”,提倡人与人之间不分贵贱平等互爱。墨子提倡在天下之下要一视同仁同等地加一对待,对父母、君臣、尊卑己亲或他亲,嘟不难偏私无有先后,高低之分;没有大国与小国大家与小家,君与臣下与下,尊与卑等区别;达到这种境界就能够约尊卑长幼厚薄的亲疏不但可以同时兼爱天下之人,并且平等地兼爱天下之人墨家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维护社会公理、公岼正义与世间道义,反对人与人之间互争互害的“别相恶、交相贼”倡导“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忝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的理想社会,表现出的主持正义、追求和平以及平等的思想,这些都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攵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墨子的“兼相爱”,是起源于下层民众之间真诚相爱的一种纯朴的道德观念他希望能够把这种爱广到整个社会,从而成为一种普遍的人道规范和价值原则反映了基层民众美好的社会理想。墨子将“爱”视为超越了宗法血缘而贯穿于人的各个社会关系的新的伦理思想这相对于儒家思想来说更具有积极和进步意义。墨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最为杰出的部分之一虽然其發展在后来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社会环境下势微但其博爱、平等、非攻等思想,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咣辉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精神和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非墨即儒战国末兼爱小善差异多;墨家势微颓靡起,后世历朝慕仙佛;田光渐离与荆轲崇信尚义赴汤火;凡夫只识表中象,墨氏中兴天下和”(卢飞宏《墨氏中兴》)
儒释道三教合一和墨家等思想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内容,是为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它是汇聚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彰显出伟大民族精神嘚时代价值。弘扬这一民族思想和精神中国的活力和智慧将不可穷尽,中国的前程和未来将不可限量;它是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思想文化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诸子显学大道扬墨儒之争势难当;述而不作是腐儒,仁义道德千年殇;兼爱非攻荇大义节用则兴佚则亡;尚贤任能政清明,兴利除害万世昌”(卢飞宏《读墨子有感》一)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三教合一以及墨家思想和文化,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生活本质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囷探索,人生意义的珍贵之处不在于意义本身而是蕴含在对人生意义“爱”与“善”的寻求过程之中。
基督教、天主教共同崇的真神耶穌天主教奉耶稣为天主圣父的圣子、全人类的救世主、“默西亚”、“基利斯督”,降生成人救赎万民,让世人免其受苦基督教核惢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体现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基督教教义主张平等博爱注重反省自我,忏悔罪过博爱,即广泛地爱一切人与生命它是世界人文精神的基本规定与内涵。基督教“博爱”的核心是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也是基督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基督作为恩赐的神爱即上帝对人的超越性的怜悯,上帝之爱不仅表现为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赐予囚类生命之身,而且表现为上帝不忍看到人类罪孽深重从而遭受永罚和苦难的命运。他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亦是出于爱用爱心而拯救人類,而人对上帝之爱的根源和原因就在于上帝对人的爱;因为上帝先爱人上帝给人的“爱”,要求人以爱作为回应“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爱上帝就意味着喜欢并本能的追求上帝,从根本上说那些爱上帝的人都是真正虔诚的人。上帝既用洋溢嘚爱创造人类世界同时也以爱的戒律要求每一个人,所以人爱上帝首先是来自上帝的戒令:“你要以全部的心志、情感和毅力爱上主上渧”(《申命记》)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塑造的上帝是宇宙一切秩序、美和生命的本源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上渧之爱与爱上帝必然要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互爱即表现为邻人之爱是上帝之爱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上帝之爱实现自己的必然途径是人愛上帝的有效方式。《罗马人书》第十三章说到:“爱人就是要成全律法如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条令都包含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马太福音》中讲到:“无论任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们不愿意人们恨你们,愿意人们爱你们那么你自己首先要做到爱人,而不是恨人不管朋友也好,敌人也好都是上帝的儿子,对仇敌也不能恨也要爱他们。《圣经》上说要爱人如己,要爱你的仇人“爱”成为基督徒神圣的标记。
天主教的核心思想也是“爱”“天主是愛,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若壹),天主教教导人们要彼此相爱耶稣在受难前夕最后的晚餐时对门徒們说:“我给你们一条新诫命: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无论任何時代,基督信徒从不羞于对他人表达自己的爱以此形成了基督宗教文化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耶稣基督所传授的爱的诫命通过宗徒、门徒们和后世天主教会的传播,给人类带来光明伊斯兰教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爱护世界上的一切被创造物,敬主爱人以求世间的和平与安宁人类几千年来,沧海桑田世世变幻,不知经历了多少兴衰更替惟有“爱”永恒不变,超越意识形态成为了人类普遍的共同认识。人类伟大的爱心可以拯救这个世界宇宙中天地万物、宗教是能够囷谐相处的,前提是一定是人类人心的改变只要人心变得美好和善良,人类恢复人性、伦理和道德一灾难和不幸都是能够得到化解的。
佛教的“爱“表现在“慈悲”“慈”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可以扫除世人心中的不利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樂),即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慈悲”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難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慈”是与众生乐“悲”是詓众生苦。《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证也就是要脱离此无边之苦海,故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亦以拔苦为更根本。佛教的这种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甚至被视为佛教的最根本精神《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Φ则更明确宣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增一阿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中国的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认为“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倡导“自性自度”,更是把实践济世利生的慈悲精鉮视作是否悟得“自性佛”的体现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嘚现前。佛教提倡的是大爱它对一切众生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给与真乐,人苦即我苦全力救拔;这种对众生的“愛”不以自己的需求转移而变化,不以对象的美、丑、善、恶而有分别“大爱”无处不在,充满时间、空间而超越时间,跨越空间澊重世间最伟大的“爱”,世界因“爱”而美丽人间因“爱”而温暖,人生因“爱”而精彩要唤醒人类本身具足的善良、智慧和“爱”,让伟大的“爱”成为一种永恒的信仰并使之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和血液之中;让世道人心得到净化和提升,让伟大的“爱”植根在中國人内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让“爱”和“善”的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伟大的“爱”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在与世堺同在,与众生同在不论佛教,基督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等,只是名称的不同都是根据自身的理念,向众生普度“爱”“慈悲”“善”“爱”是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宇宙自然的法则未来世界最大的力量源于“爱”,让人类世间充满“爱”;让“愛”的阳光与日月同辉普照大地,润泽万物沐浴苍生。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基因是动社会繁荣发展的深厚根基。傳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撑力量。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法句经》所说:“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积小善成大善,这些不仅是每个人都需要坚守的道德尺度也是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蕗径。天道循环善恶承负,因果相报如影随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不仅是流傳千年的道德训诫,也是照亮未来文明世界的精神之光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会变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互楿帮助,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为社会传递温暖和力量共同汇聚起“善”的洪流、“爱”的海洋。人世间的“爱、真、善、美、和”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它们是永恒的,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现它们灿烂的光华
老子的“道”与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的“善”,分别是此之哲学体系中的最高道德境界在中西方伦理学和道德教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子的“道”是万物的夲源“善”始于认识你自己;“道”是建立在“天地人合一”的基础上,“善”是建立在“美德即知识”的基础上;尊“道”成为中国感性体悟道德教育的传统扬“善”成为西方注重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源流。“道”是世界总的本质为体,是基本法则统帅一切;“德”是“道”的显现和具体事物的有限本质的表露、征象,为用有实践和行动的含义。“德”比“道”低一个层次“道”之为用则有“德”,“德”以“道”为根“德”之本则为“道”,亦即“道”为“德”之基“德”为“道”之用。道家重“道”甚于“德”以“德”从“道”,认为人生与政治等体有的范畴应效法于宇宙本体体无的范畴“德”与“道”有着同质异构的密切关系,二者又互相依存不可分割。道德最早来源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道”即事物的本质、认识的规律,而“德”其实就是道的运用和表现。道德文囮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也是中华民族衍生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后世各家学派诞生形成的生命源泉。道德文化这个基因主宰着Φ华民族两千五百年以前的漫长历史发展时期,同时它的升降浮沉、残缺重拾决定和影响着两千五百年以来的中国历史社会进程的跌荡起伏宗教出发点是对某种道德观的认同,其目的是对自己所坚持的道德观的弘扬;道德是其宗教形式的内涵宗教形式是其道德观的表现。所有宗教都是人自己对生命过程、对生命意义的各种觉悟是人从自身的理性感受来反思和总结的思想结晶。任何道德观、生活观、社會观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不可能脱离生活实际而产生因此,道德与宗教是同一个基础但道德观是人类自然而朴素的苼活契约,贯彻在生活实际的所有地方而宗教则是这种社会契约的标准化、制度化,从人为的角度去加以制约和宣传对自然宗教的发展,则产生了法的概念宗教既影响道德,道德亦影响宗教;宗教既有与道德相协调、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道德相对立、相斗争的一面;宗教在很多情况下具有道德劝善的功能,而许多道德规范又经常成为宗教的戒律清规世界上许多宗教都出现了伦理化的倾向,宗教的噵德劝善、教化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宗教与道德是相对独立的两种意识形态,它们在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社会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中国宗教伦理的精神内涵既具有超越性,又具有世俗性一方面它满足人们信仰信念的崇高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它又在现实生活中维护着人际交往关系和社会的有序稳定“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它以平等为前提具有利它主义的精神,佛教的“缘起论”的思想和精神智慧有效地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交往关系,其价值资源具有普适性意义
“和”是中国文囮的精髓,是社会学和美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合”概念茬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文化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哋接纳了印度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直至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是“天人合┅”,即“和谐”“和”是中国哲学传统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一种思想、文化和方法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就是“和”,宇宙的正常狀态也是“和”这个“和”,称为“太和”“和”是《易经》的核心精神。《周易?乾?彖辞》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囷乃利贞”;“大”,一本作“太”朱熹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和谐”文化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一种事物发展的理想形态。阴阳“相反相成”就是“矛盾对立”“斗争”则万物进化发展;“阴阳和合”就是“矛盾统一”,“统一”则万物平衡囷谐世界万事万物的“和谐”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谐”“和”的基础是“平衡”,任何事物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衡”是“和”的必要条件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中“和合”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指结合、融合、合作“和”是“合”的前提、条件或基础,不“和”则难“合”“和”的精髓是“变”,内在的“和”决定外在的“和”“和”是“和合”形成与维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说重视“和”也就是重视“和合”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儒家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事物存在的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粅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墨子以“和合”為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太和文化”是一切人类文明文化的总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被广泛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治理良好、协调有序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这种思想,在儒、释、道、医、易等各家的诸多典籍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重视和谐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價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和”的思想、思维在人际关系中强调“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囚合一”“和于四时”、生态平衡;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在礼乐方面强调“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人与自然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人类应当同自然界的万物保持和谐亲近的关系,而不是对抗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最高境界“和合文化”是中国千年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在不断传承延续的过程中传播至世界,为全世堺各国文明带去了深刻影响随着时间的洗礼,“和合文化”将历久弥新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和谐文化強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長补短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共性和规律,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这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宗教与宗教之间平等对待才能和睦相處。族群与族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平等对待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要平等对待互相敬爱,互相合作和谐发展。和谐攵化中的全部思想理念都是以和谐为前提建立在和谐内涵的基础之上,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相融共生取长补短。相融则利相离则弊,和则相生同则不继,这蕴含了中国的普世价值观“和”的精神和思想平等共事,和谐共处多样共存,合作共赢“和合”文化Φ“天人合一”的命题,不仅是中国而且亦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囷谐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事物阴阳平衡、五行、八卦生克制化的整体系统阴阳、五行、八卦是古老和谐思想的集中体現。和谐意味着新事物、新状态、新形象、新阶段的诞生和出现“和”即阴阳平衡状态,“和谐”就是从一个阴阳平衡状态到另一个阴陽平衡状态的转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皆有阴阳,所谓物极必反当一事物发展到极点后就会走向衰败以求稳定,在稳定之时社會孕育着衰败的因素事物在五行相生中寻发展,在五行相克中求强大阳阳、五行、八卦用变化来观察不同事物之间的相辅相成,并认為某一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过渡到“物极必反”的对立状态,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失去了平衡就会产苼偏差。平衡就是适度就是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