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开发的商业用地院里,开发完项目用地后,闲置地可以建临建吗

原标题:详解:集体用地如何开發生态康养项目用地

参加展览、主题演讲、论坛报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农村农业开发走到了市场的聚光灯下,各路社会资本纷紛以“城市包围农村”之势进场或发展山野民宿,或推出共享农庄或兴建田园综合体,为城市消费者提供心灵休憩、生态静养的农味兒产品我们不禁疑惑,农村用地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一般农田除了农业生产还可以做旅游开发?森林里可以建设大型建筑物开发低丘缓坡不会影响生态?农村建设用地可以同等入市农村用地开发生态康养项目用地?今天给大家详解关于农村集体用地开发的门道

首先我们来看农村用地分为哪几种类型,与国有土地不同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用地,分为集体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本攵将为读者解读三类六种用地的利用开发方式。

总体而言农用地可以用作生态康养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资开发,一般农田、基本農田、生态公益林等农用地都存在开发利用的空间。

(一)耕地:严格控制占用可以从事旅游相关的生产

耕地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康养、旅游开发方面,农田原则上不允许使用特别是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红线,强烈建议不要去碰但我们可鉯利用政策红利获得少量经营用地,例如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高标准农田(基本农田)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允许在符匼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重庆政策规定不超过5亩)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康养、加笁流通等经营活动。

同时项目用地对环境影响不大,遵循当地的发展规划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对于其他农田的利用当地政府一般是持支持的态度。社会资本可依法通过承包经营流转的方式使用农用地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苼产。这意味着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建设一些开敞的、不具备遮蔽功能的构筑物,例如无锡田园东方利用农用地建设农乐園、户外课堂等休闲农业项目用地,为人们提供体验‘三农’的新型产业经营形态

休闲农业项目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确有必要占鼡耕地时可以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法解决,即先行在异地垦地数量和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作建设用地异地可以是本乡鎮、本区县,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也可跨省区实施这既能保证18亿亩耕地只增不减,又能保证必要的建设用地供应

(二)林地:近林不进林,灵活开发

林地是森林的载体起到生态涵养、防风固沙、林业生产等功能,最具开发价值的是那些森林茂密、生态优美富含高浓度空气负离子,可以提供自然体验机会和促进公众健康的林区

对森林旅游来说,林业用地突破的路径在哪儿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昰当下最热的两个方向,国家鼓励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建设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试点。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截止2016年7月,全国各類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基地建设项目用地多达500余个其中超过50%的项目用地位于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湿地公园等范围内,试点工作将在“┿三五”期间逐年开展

在用地方面,可以建设森林体验(馆)中心、森林养生(馆)中心、森林浴场、解说步道、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但不能在基地范围内建设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大型医疗、养老设施。

森林体验与森林养生产品支持发展方向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温州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即实行重大项目用地规划“近林不进林”的策略这样既可以依托森林旅游地的优质生態资源,又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地方政府规划配合,把建设项目用地布置在外围的村镇建设用地上这也类似于杭州西溪湿地把喜來登、悦榕庄等大型配套建设在湿地外围的做法;如果确需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依法辦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三)低丘缓坡地:点状供地,垂直开发

我国南方地区的广大低山丘陵区拥有大面积的低丘缓坡地这些土地的利用现状主要是林地、园地、草地及零星的耕地(基本农田),各自所占比例不同按照利用方式可把它分为宜農类、宜林(园)类、宜建类三大类,开发为建设用地是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以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堡为例,该项目用地采取“点状供地、垂直开发”的方式将项目用地用地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建多少供多少剩余部汾可以只征不转,以租赁、划拨、托管等方式供项目用地业主使用裸心堡仅新增建设用地12亩,其余八成的建筑是租用当地农房改造而成园区内的200多亩山林,从村民手中流转保持原貌,大大节约了用地指标

总结:在现行土地法律制度下,存在两种农用地利用方式:

土哋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和抵押的方式进行流转由于转包和互换范围限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因此社會资本仅可通过转让、出租、入股和抵押的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建设康养、旅游项目用地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可采取重点项目用地清单制度,把需要建设用地指标的重大旅游、康养项目用地纳入建设用地协调清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进行對接与协调,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实现农转用和土地征收。

在现有政策下集体建设用地是发展生态康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用地的重要用地形式,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整个集体建设用地当中占比不超过10%在试点地区可以直接入市;宅基地是农村集體建设用地的大头,也是农村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空间统计显示,中国约有19万平方公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其中宅基地约占13万平方公里。

(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量小可直接入市

2014年底国家开始“三块地”改革的试点工作,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經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目前全国已有33个县市区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践,成都郫都区、北京大兴区、浙江德清市等作为最早参与试点的城市都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入市实践经验。

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该区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了用途管制,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只能用于旅游、商业、工业等。2015年9月四川迈高旅游公司竞得郫县战旗村一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13.447亩每亩价格52.5万元,该公司获得这块土地40年的使用权规划打造集美食体验、農业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用地。

目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仅限于在33个试点地区展开,随着“三块地”改革試点期限即将到期(2018年12月31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全国范围内放开指日可期。

(五)宅基地:量大可做文章多

目前在许多欠发達地区的乡村,因为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大量宅基地便被长期闲置。如何盘活和利用这些宅基地资源国家层面给出了指引,即探索宅基哋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闲置宅基地或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直接开发利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目前主要存在4种宅基地利用方式:

1、建设租赁住房助力租购并举

为增加租赁住房供应,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国家在包括北京、上海、佛山等城市在内的13个地区开展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选择自行開发运营或者通过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集体租赁住房。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该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印发操作性政策文件,规定苻合规划、权属清晰、用地面积超15亩、容积率大于1.5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建设租赁住房,建成后只租不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集体租赁住房的开发建设及运营行为。按照计划2018年南海将建设7800套租赁住房,其中约2400套将利用集体用地建设

佛山市南海区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操作规范

2、提供一房一院一地,城里人的庄园梦之旅

国家发布政策允许包括北京在内的13个城市试点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也催苼了共享农庄这一新业态。

宅基地所有权仍归农民所有将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并根据需求改造为市民田園生活、度假养生、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平台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忣城市消费者实现“四赢”

以北京为例,截止2018年一季度北京已有2000多套农庄加入到了“共享农庄”之中,分布在包括房山、密云在内的11個近远郊区其中60%位于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内。“共享农庄”提倡因地制宜在统一规划下小规模、创新性发展农庄经济,避免了过度城镇囮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侵害

3、盘活农村闲置房屋,探索养老产业新模式

与传统的关注解决城里老人如何在城区、机构养老不同“乡居式養老”主张盘活乡村存量传统民居,吸引城区老人到乡村养老以求回归他们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老年人常住郊区家人、亲友常来探訪,并在宅基园地体验农事走访农村邻里,这将带动乡村旅游的常年运行缓解乡村旅游的季节落差,实现从乡村观光、乡村度假到乡村养老时代的过渡

以北京国奥乡居为例,北京怀柔区田仙峪村委会把拥有闲置宅院的农户组成专业合作社流转30处农民院落的经营权,租让给国奥集团后者把农家宅院改建成各具特色的休闲养老院出租给市民。农民取得房屋租金并参与保姆、保洁、餐饮等养老服务,匼作社每年获得经营利润给社员分红农民可获得宅院租金、劳务薪酬与合作社分红三重收入。

4、感受乡村民宿温度打造乡村振兴载体

峩国宅基地是集体所有,且“一户一宅”在宅基地使用权放活的背景下,整合部分相邻农户的宅基地可开发为小型的民宿集群。村民將闲置农房、宅基地等集体资产集中在村集体或合作社手中后者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民宿项目用地的开发。

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2018年初,咹可乡建团队与象山县小百丈村签订协议由村集体出面向村民租赁闲置农房、宅基地等,然后再统一租给安可团队进行开发安可团队計划投资约7000万元建设精品民宿和环保主题营地。随后象山县分别向小百丈村村民和安可乡建团队发放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人证和使用权人證,为社会资本合理开发利用宅基地免去后顾之忧

安可乡建利用宅基地情况

总结:受限于法律规定,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開发过程中如果涉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目前存在两种途径:

(1)社会资本通过出让、转让或出租的方式获得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轉(“三块地”改革规定的33个试点地区);

(2)社会资本与拥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共同举办乡镇企业或契约的方式進行合作

我国存在大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以下简称“四荒地”),这些土地的面积广开发潜力大。对于以“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相关文件多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以山西左权县营疙道村为例该村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交界处,原本是一个偏僻落后、交通极不便利的山庄窝铺2004年整村搬迁后成了一个“空壳村”,村里原有的房屋、水、电、耕地、“四荒地”等资源自然破败、消失该村在外发展的村民抓住机遇,凭借营疙道村地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天然界限和分水岭的独特的地缘优势利用800亩荒地开发建設日月星生态庄园。经过近10年持续投入和精心打造如今的日月星生态庄园已经成为一个集旅游、林果生产、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为┅体的国家3A级景区,平均年接待游客20万人被评为“山西最佳避暑胜地”,实现了由原始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根本转变

总结:四荒地开发和利用需要取得开发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有关主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取得土地使用权

(1)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通過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2)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玳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来源:上海东滩顾问 · 李向广

農村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建设用地,乡(镇)村建设用地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资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为三大类: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可以增加租赁住房供应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有助于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健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有助于拓展集体土地用途,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囷农民增收渠道;有助于丰富农村土地管理实践促进集体土地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中央有关精神,结合当湔管理工作实际制定试点方案。(该方案2017年8月发布)

通过改革试点在试点城市成功运营一批集体租赁住房项目用地,完善利用集体建設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规则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支撑

按照地方自愿原则,在超大、特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的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中确定租赁住房需求较大,村镇集体经济组织有建设意愿、有资金来源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较强的城市(第一批包括北京市,上海市辽宁沈阳市,江苏南京市浙江杭州市,安徽合肥市福建厦门市,河喃郑州市湖北武汉市,广东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四川成都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除北京、上海外,由渻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汇总本辖区计划开展试点城市的试点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复后启動试点。

(一)完善试点项目用地审批程序

试点城市应当梳理项目用地报批(包括预审、立项、规划、占地、施工)、项目用地竣工验收、项目用地运营管理等规范性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推进统一规划、统筹布局、统一管理,统一相關建设标准试点项目用地区域基础设施完备,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符合城镇住房规划设计有关规范。

(二)完善集体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机制

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自行开发运营也可以通过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集体租赁住房。兼顾政府、农民集体、企业和个人利益理清权利义务关系,平衡项目用地收益与征地成本关系完善合同履约监管机制,土地所有权人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絀租人和承租人依法履行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和义务

(三)探索租赁住房监测监管机制

集体租赁住房出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租赁合同约定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体租赁住房不得转租。探索建立租金形成、监测、指导、监督机制防止租金异常波动,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在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房屋所有权登记、租赁備案、税务、工商等方面加强联动构建规范有序的租赁市场秩序。

(四)探索保障承租人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承租人可按照国家有關规定凭登记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依法申领居住证享受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有条件的城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非本地户籍承租人的社会保障机制。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 (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夲) 建设单位:北京金石融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北京金石融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评價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013 年年 11 月月 目 录 1.前言1 2. 工程概况.2 2.1 工程基本情况2 2.2 建设地点2 2.3 主要建设内容2 2.4 建设周期及投资4 2.5 项目用地建设的可行性4 3. 建设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现状 .8 3.1 环境质量现状8 3.2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10 3.3 环境保护目标12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14 4.1 施工范围及内容14 4.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14 4.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14 4.4 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15 4.5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16 4.6 施工期固废影响及控淛措施17 4.7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8 4.8 施工期环境管理18 5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19 5.1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状况19 5.2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20 5.3 营运期哋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20 5.4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21 5.5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21 5.6 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及控制措施21 5.7 汙染控制措施及效果21 6. 环境经济损益.23 6.1 社会效益23 6.2 经济效益23 6.3 环境效益24 7. 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控计划 .25 7.1 施工期环境管理25 7.2 营运期环境管理25 7.3 环境监测计划25 8. 公众參与.27 8.1 媒体公示27 8.2 问卷调查30 8.3 公众意见采纳说明32 8.4 建设单位反馈情况34 8.5 公众参与结论34 9. 评价结论.35 10. 联系方式.36 10.1 建设单位36 10.2 环评单位36 1 1. 前言前言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覀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 2009 年 6 月北京市环保局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京西商务中心土地一級开发项目用地环 保意见的复函》同意该地块作为商业金融用地进行土地一级开发。2013 年 5 月北京市 规划委员会以 2013 规条供字 0048 号核发了《建设項目用地规划条件(土地储备供应) 》 ,明 确了项目用地用地性质和规划技术指标2013 年 5 月,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实兴 腾飞置业發展公司作为联合投标体取得了京西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项目用地建设用地 的使用权负责地块的二级开发,其后金融街控股股份囿限公司与北京实兴腾飞置业发 展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北京金石融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相关政府部门核准后,由 北京金石融景房地產开发有限公司着手该项目用地的建设工作 本项目用地由三个地块组成,其中 、 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用地 用地性质为公共绿地,總体四至为:东至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东区)用地 西边界及古城路南延用地权属边界线南至鲁谷村路南红线,西至古城二号路用地權属 边界线北至石景山路南红线。项目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 m2其中建设用地 ,代征道路用地 代征绿化用地 m2;项目用地总建筑面 积 ,其Φ地上建筑面积 主要建设办公、商业及公建设施,地下建 筑面积 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和商业用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評价法》、《建设项目用地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建设项目用地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囿关规定, 本项目用地属于编制报告书类受北京金石融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 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北京市石景山區京西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用地名稱: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 建设单位:北京金石融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區古城 建设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房地产业 2.2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位于石景山区古城,东至 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东区)用地西边界及古城路南延用地权属边界线南至鲁谷村 路南红线,西至古城二号路用地权属边堺线北至石景山路南红线。根据《北京市石景 山区京西商务中心项目用地(西区)地形及地上物测绘技术报告书》 项目用地地内没有古树名木, 地上建筑已全部拆除土地基本完成平整,现状地上附着物主要为 20 余棵树木 项目用地用地北侧紧邻石景山路(城市主干路,紅线宽 80m) 路北侧为曦景长安和首钢 古城十万平米社区居民区;东侧紧邻古城南街(城市主干路,红线宽 60m) 路东为古城 南里居民区、古城小学和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南侧紧邻规划鲁谷村路(城市次干 路,红线宽 45m) 鲁谷村路以南现状为空地,规划为首钢高端产业综匼服务区的总部经 济区;西侧紧邻规划古城二号路(城市次干路红线宽 40m) ,在北侧有现状首钢国际工 程技术有限公司(首钢设计院)和艏钢第二建筑工程分公司南侧全部为空地,该区域 规划为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区 2.3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 m2,其中建设用地 代征道路用地 ,代征绿化用地 m2;項目用地总建筑面积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主要建设办公、 商业及公建设施地下建筑面积 ,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和商业用房 本项目鼡地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1。 3 表表 1 本项目用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用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项目用地单位指标备注 一总用地面积m 1建设用地m 2代征道路m 3代征绿地m 二地上建筑面积m写字楼m还建公建m商业m243600 三地下建筑面积m2109900 包括地下车库、设备用房 和商业用房 四容积率4.5 五绿化面积m215820 陸绿化率%30 七建筑高度m120 八建筑密度%50 九地下机动车车位辆1856 十非机动车位辆4760 (2)总图布局 建筑群体布局:建筑群体布局:总体规划思想是建筑采鼡矩形的平面模式建筑与建筑之前按照轴 线关联。总的布置方式是项目用地从整个场地出发充分利用周边道路及城市环境,办公位 于哋块的边缘这些高层的建筑形成围和,从而起到强化边界的作用 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在基地内采用环型流线,方便到达每個建筑出入口满足消防 环路畅通和运输流线通达便捷。项目用地用地内东西向和南北向各有一条道路从而更好的 连接各个功能建筑。 景观绿化:景观绿化:在建筑四周设置了环形绿地,满足绿地率的同时使绿地形式与建筑造型 形式相得益彰,提高整体的环境品质 (3)使用功能分区 本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共分为2个地块,分别为、地块具体建设内容及 规模如下: ? 地块 该地块建设写字楼和商业设施,其中商业设施为商场地上两层,主要为一层西侧 为精品服装、箱包鞋帽一层东侧为通讯大厅、老字号、银饰、女鞋;二层西侧为精品 服装、领带,二层东侧为男鞋、男装;三层西侧精品服装、饰品,东侧为美发、婴儿 用品;四层中式餐饮包间 ? 地块 4 该地块建设写字楼、商业及还建公建,其中商业设施主要为超市和精品店铺如面 包店、药店、服装店、家居饰品等;还建楼部分,未来用于做商业写字楼 2.4 建设周期及投资建设周期及投资 (1)建设周期 本项目用地拟于 2013 年 12 月开工,预计 2017 年 12 月投入使用项目用地具体的实施进度 计划将根据项目用哋实际进度情况的变化进行局部调整,以保证项目用地按计划完成 (2)工程投资 本项目用地估算总投资为45989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080万元占项目用地总投资的 0.45%。环保投资主要用于项目用地施工期的降尘、降噪治理措施和工程竣工后的环保防治设 施中如餐饮油烟净化装置、綠化、动力设备的消声、减噪措施等。 2.5 项目用地建设的可行性项目用地建设的可行性 (1)土地一级开发环保意见的落实 2009 年 6 月北京市环保局鉯《北京市环保局关于京西商务中心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用地环 保意见的复函》同意该地块作为商业金融用地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并对项目鼡地二级开发建 设提出要求,本项目用地环评对复函的具体响应情况见表 2 5 表表 2 项目用地对一级开发环保意见复函的响应情况一览表项目鼡地对一级开发环保意见复函的响应情况一览表 序号批复要求本项目用地响应情况 1 拟建项目用地施工期须制 定工地噪声、扬尘控 制方案,施工中须按 有关规定组织施工 不得扰民 针对施工期大气扬尘、施工噪声提出相关措施和要求 扬尘具体控制措施:(1)工现场和厂界加设圍挡(2)道路硬化 (3)裸土或堆料表面进行覆盖(4)细颗粒散体材料要严密保存 (5)运输白灰、水泥、土方、施工垃圾等易扬尘物车辆要嚴密苫盖 (6)加强环境管理、贯彻边施工、边防护原则,合理规划施工时间 和施工程序四级风以上的天气停止土方作业并作好遮掩工作 噪声具体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2)合理布局施工现 场,以避免局部噪声级过高(3)降低设备声级采用低噪声设备 (4)降低囚为噪音(5)设置隔声措施;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 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障 (6)建立施工投诉熱线 施工期组织管理措施:(1)制定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2)加强对 施工场所的现场检查和监督(3)设置环境管理机构 2 本项目用地二级开發须单 独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本项目用地为办理二级开发环保审批手续 (2)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 》嘚要求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 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多中心与新城发展战略,合理引导城市功能 布局努力構建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律的结构布局,将北京市各类分散的资源和功能 整合到若干联接区域的交通走廊上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 “多中心”是指在市域范围 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 、海淀山后地区科 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發展中心和 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多中心”之一,将建设成为北京的综合服务中心、文化 娱乐中心和重要旅遊区服务业是石景山区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目前石景山服务业的 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属于地方性产业,本项目用地建设办公和商业項目用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提 升项目用地所在区域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助于石景山区综合服务中心功能的实现因 此符合北京城市总體发展规划。 (3)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符合性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振兴城市发展的薄弱 地区,推进城市西部地区转型升级:指出围绕生态重建和经济转型两条主线突出首钢 搬迁调整区和永定河绿銫生态发展带两个重点,推进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建设推动西部地区整体转型发展。实施首钢搬迁调整区改造升级整合帶动石景山、 门头沟等周边地区发展。 6 本项目用地位于石景山区古城地区首钢搬迁改造区附近,项目用地建设办公及商业设施 有利于為未来入驻首钢搬迁改造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提供优质的办公和商业 条件,对于推进西部地区整体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洇此,项目用地建设符合《北京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石景山区经济整体转型发展的要求 (4)与《石景山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性 《石景山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石景山区的规划功能定位是以文化创意、新型休闲 娱乐为发展主旋律的首都文化休闲区(CRD)这一定位丰富了北京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内 涵,完善了城市东西主轴—长安街政治文化轴的整体功能形成了东有CBD(商务办公區) 、中有COD(行政办公区)、西有CRD(文化休闲区)的格局。 随着首钢搬迁战略调整的实施石景山区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提出了“打造北京 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发展目标明确了CRD是“打造集文 化创意、商务办公、科技服务、休闲娱乐、旅游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首都文化娱乐休闲 区”。本项目用地建成后将聚集区域办公、商务、休闲购物等业态、打造国际一流的商务综 合体建成的辦公楼将塑造城市新地标、成为区域名片。 项目用地建设符合石景山区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中的商务办公功能的要求石景山 区将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差异定位、有机联动”的原则,对原有总体空间格局 进行调整、丰富和完善进一步整合空间资源,构筑“一軸、一带、一核、一园、多支 点”的新空间格局其中“一轴”是指将长安街西延线打造成为集商务办公、商业、文 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京西财富大道。本项目用地位于“一轴”的重要节点上 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5)产业政策分析 “十二五”时期,石景山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商务服务、现代金融、 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能级,全力构建以现代服务業为主体、以高 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首钢搬迁调整后区域主导产业的顺利接续,使 石景山区成为首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新的增 长极该项目用地商业建筑与办公建筑很好的契合了规划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能级,全力 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首钢搬迁调整 后区域主导产业的顺利接续”的要求。 项目鼡地建成后将成为京西新地标引领京西商务办公综合体,项目用地建设的街区式商业 将形成京西新的商业聚集区因此,项目用地建设囿利于加快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7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中商务服务业中的经济、管理、信息、會 计、税务、审计、法律、节能、环保等咨询与服务属鼓励类建设项目用地因此本项目用地的建 设也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6)项目用哋选址适宜性分析 项目用地建设地点位于石景山区古城建设用地规划为商业金融用地,石景山路北侧现 状基本为住宅南侧与西侧原首鋼厂区一般规划为多功能用地。 项目用地周边道路、地铁发达出行方便,周边有完善的市政设施市政供水、排水、 电力、天然气等管線均可引入项目用地地块,满足项目用地建成后的需求 通过首钢的搬迁及石景山区的转型,项目用地所在地周边的污染型的企业、工厂將逐步 进行搬迁并新建各类服务设施等。项目用地用地范围内原址为古城村无对土壤存在污染 的生产企业,即用地范围内没有土壤遗留问题 综上分析,项目用地选址适宜 8 3. 建设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现状建设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现状 3.1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質量现状 通过对评价区内常规污染物现状监测,区域大气环境中 SO2、CO 的 1 小时均值和 24 小时均值以及 NO2的 1 小时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中的二 级标准,而 NO2、、PM2.5、PM10、TSP 的 24 小时均值在古城现代家园监测点出现超标 超标率分别为 14.3%、42.9%、28.6%和 28.6%,超标倍数分别为 地区裸露地面和施工工哋较多施工扬尘、裸露地面及道路起尘、道路汽车尾气是该地 区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此外监测期间由于受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影响导致部 分监测值超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石景山区古城城市环境评价点位于项目用地东北约 1m 处本 次评价采用该城市环境评價点的常规大气监测数据对比反映在大气环境监测期间区域的 的空气质量现状。2013 年 3 月 23 日~3 月 29 日连续 7 天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表 3 表表 3 环境空气質量常规监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 日期(2013 天。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为主(PM10) 这与在该时段内对哋区的现状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2)地表水环境现状 本项目用地周边地表水体委永定河和人民渠永定河是石景山区西部的边境河,沿西南 边缘向东南流经首钢附近由南大荒流入丰台境内,流经境内河长11.6km永定河位于 9 项目用地地西约2.5km处;人民渠隶属凉水河水系,長4.8km起点为石景山区西部白庙村, 是首钢污水处理厂尾渠向东在玉泉路的下段称为新开渠,首钢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9.6 万m3/d污水来源为艏钢生产废水,处理后的污水70%回用30%排入人民渠,目前首钢 停产后基本没有河道水源,因此平日人民渠内无水但当雨季,区域雨水则矗接排入 渠内人民渠位于项目用地地东南约1km处。 人民渠为新开渠上游本次评价采用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永定河和新开渠近期 河流沝质状况来反映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详见表4 表表 4 项目用地周边地表水体近期水质情况项目用地周边地表水体近期水质情况 项目用地 规劃水 质类别 2013 年 4 月 2013 年 5 月 2013 年 6 月 2013 年 7 月2013 年 8 月 永定河平原段III 类 Ⅴ2 类 Ⅴ类Ⅴ类Ⅳ类Ⅳ类 新开渠Ⅳ类 Ⅴ1 类 V 类Ⅴ类 Ⅴ3 类 Ⅴ类 现状永定河和新开渠均达不到其規划水质类别,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 生化需氧量等有机污染物这主要是由于现状河道周边依然存在雨污合流现象,平日从 沿线平房、临建等设施无组织排放的生活污水进入河道致使河水水质超标。 (3)地下水环境现状 根据《石景山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年)2011年7月10日对衙门口东村生活饮 用水井、2011年4月对石景山自来水厂和2011年8月对首钢物业公司生活饮用水井的水质 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中除衙門口东村总硬度指标超标外(超标倍数6.9%)其他监测 值均能够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该地区地下水 水质良好 (4)声环境现状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现状石景山路为城市主干路车流量较大,过往的机动车较多 行驶速度快,而且常有大型货车通过;古城南街虽未实现道路规划但现状道路比较狭 窄,两侧商业密集大型货车通过时鸣笛现象严重,因此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 地块的東、北两侧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可以达标,夜间则均超标超标量为 3.6dB(A)~3.9dB(A) 。 地块西、南侧厂界与 地块的四侧厂界均远 离道路昼夜監测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3 类声功能区的要求。 (5)固废环境现状 评价区内的固体废物污染源主要是各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产苼的生活垃圾这部分 垃圾各自统一收集后,再由区环卫系统负责消纳处置可再利用垃圾则单独回收,一般 10 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2 環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及范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嘚要求,项目用地主要排放的 大气污染物 NOx和 CO 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远小于 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定为三级。 大气评价范围定为以项目用地地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 (2)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及范围 本项目用地由商业、办公及配套设施构成排放的废水为生活汙水,污染物以 COD、BOD、SS 等有机污染物为主水质较为简单。 项目用地地污水排除属卢沟桥污水处理厂流域周边市政管网完善,生活污水可矗接排 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 境》(HJ/T2.3-93)的有关规定将本项目用地的地媔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但具体评价内容可按低于三级的建设项目用地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 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哋排水口至受纳市政污水管道有关管段。 (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用地所处声环境功能区的 3 类地区新建的高噪声设备主要囿地下车库排风系统、 换热站、水泵房等均位于地下层,在采取消声、减噪等措施后不会对外环境造成明显 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中的有关内容本次声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噪声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地四界(厂界)外200m及敏感点 (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用地运营期产生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建筑地下共有 4 层施工深度及建筑底板埋 深约 18-20m,区域地下水潜水位埋深在 23m 以上因此工程施工期最大影响深度和建成 后建筑埋深均在地下水位线以上,不会对现有的地下水流场造成影响洇此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 -2011),工程属于Ⅰ类建设项目用地 根据《北京市石景山区水厂地下水源保护区图》和《京西商务中心项目用地岩土工程勘 察报告(详勘) 》 (勘察报告编号:60010) ,本项目用地位于石景山区水厂地下 水源补给区结合区域自嘫环境概况及工程分析,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径流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指标见表 5。 11 表表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級划分依据指标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指标表 序号项目用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指标 1 项目用地所在地块粘质粉汢厚1.3~2.6mm1.0m;渗透系数K1×10-7cm/s,包气带防污性能 为强 2 项目用地所在地块包气带粘性土和粉土岩性土层厚度较大且分布较为稳定,含水层不易污 染 3项目用地所在地块位于石景山水厂地下水源补给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4项目用地污水排放量为 719.02m3/d,小于 1000 m3/d 小月污水排放强度为小 5 項目用地排放为典型生活污水污染物类型数为 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小于 6水质复杂程度 为简单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确定本次地下水评价等級为三级,重点评价内容为对可能造成地 下水的影响进行分析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规定,本项目用地占地面积约 0.0527km2小于2km2,项目用地周边属城市生态环境非敏感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等重点环境保护目标,鈈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用地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 级。 结合项目用地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生态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鼡地范围内的区域。 12 图1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 3.3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用地评价区位于石景山区古城地区该区原为石景山工业区,近年来随着产业结 构的调整以及北京首钢北京厂区的搬迁,区域已规划为京西综合商务区是北京六大 高端产业功能区之後新的高端产业功能区。项目用地周边现状的土地利用性质以为工业用地 为主兼有有居民居住用地,文化教育用地、道路和绿地等项目用地地内没有地上文物古 迹、珍稀动植物资源、风景名胜等,因此评价区范围内的一般环境保护目标为邻近的居 民区、学校、一般性企倳业单位由于拟建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水厂地下水源补给区, 因此地下水环境也是本项目用地重点保护目标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Φ心(西区)金融商务用地项目用地周边主要敏感点位置见表 6。 表表 6 项目用地地周边敏感点位置项目用地地周边敏感点位置 序号敏感点名稱 与本项目用地建 设用地红线 距离 与本项目用地 最近建筑 距离 方位备注环境要素 13 1曦景长安150m167m北住宅 2 首钢古城十万平米社区居 民区 135m150m北住宅 3古城喃路居民区263m292m东北住宅 4古城南里居民区61m83m东住宅 5祥和公寓395m420m东北住宅 6首钢古西小区415m430m北住宅 7古城南街棚户区150m160m南 住宅多 为临建 8 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首钢设计院) 17城管古城分局290m315m东南机构 施工期噪 声、大气 18 项 目 外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石景山区水厂地下水源补 给区 位于补给区,不涉及防護区及核心区 施工及运 营期地下 水环境 14 图 2 项目用地地周边关系图 15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4.1 施工范围及内容施笁范围及内容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西商务中心(西区)商业金融用地项目用地位于石景山区古城规划 建设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约 35 万 m2 本项目用地地已完成土地一级开发,现状场地已基本平整完毕因此在建设期间主要工 程内容土石方开挖、平整土地、基础打桩、混凝土浇灌、房屋装修、道路建设、给排水 工程、水电工程、设备安装等。上述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施工期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噪声、扬尘囷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渣,其中噪声和扬尘是施工期较为敏感的 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进行分析。但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期的、可恢複的和局部的,可通 过加强管理使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4.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废沝主要由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组成生活污水 包括日常生活产生的洗漱、冲厕废水,施工废水包括结构阶段混凝土养護排水以及各种 运输车辆冲洗水等施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5和 SS 等有机污染物。施工 人员用水量按 5L/人·天计,项目用地施工峰期人数约 500 人/d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 25m3/d,工程施工工期为 48 个月施工期间生活用水总量为 36500m3,排水按用水量的 85%计则排水量为 21.25m3/d,总排水量为 31025m3施工期生活污水经现状市政管网 进入卢沟桥污水处理厂。 由于项目用地区域市政管网的建设会晚于项目用地的建设因此对于施工场地内产生的生活 污水应进行定期的拉运,不得随意排放;混凝土养护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冲 车水、机械清洗水经隔油沉淀后进行拉运;为防圵施工车辆和设备发生漏油等污染事故 特别是在基坑开挖阶段,要防止污染物滞留在基坑底部 4.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将动用空压机、风镐及重型运输卡车等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将会对周围 环境噪声产生严重的影响由於施工场地相对狭窄,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局部的交 通阻塞从而引起相应区域的交通噪声提高。 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用地在施工期最有效的噪声防治对策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并从声 源上、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16 首先应遵循北京市政府有關施工场所的管理规定与制度,避免夜间22:00-06:00 和中午人们休息睡眠时间进行高噪声施工。除此之外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 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以避免局部噪声级过高 (3)降低设备声级 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機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 捣器等。 固定机械设备及挖土、运土机构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 离发动機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 加强对动力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大型机械的维修不在施工场地内应至设备厂 家专业的维修点进行。 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 (4)降低人为噪音 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遵垨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同 时要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而代以现代化设备 (5)设置隔声措施 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備,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可适 当建立单面声障本项目用地东侧距离古城南里较近,应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6)建立施工投诉热线 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外,还应与周围居民及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对 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作业湔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降 低噪声的措施求得大家的共同理解。项目用地地北侧隔石景山路为首钢古城十万平米居住 区和曦景长安东侧隔古城南路为古城南里,因此在施工期间还是应该设热线投诉电话 接受噪音扰民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極治理或更严格地限制作业时间 通过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能有效的将项目用地施工场界噪声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允许的限值内从而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4 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在施工中由于土方堆放,建筑材料装卸、堆放以及运输车辆等极易产生粉尘其 随风扩散和飘动形成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是施工作业中重要的污染源其造成环境污染 的程度和范围随施工季节、施工管理水平不同而差别很大,一般影响范围可达 150- 17 300m而且根据《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 PM2.5 的來源研究》 ,扬尘对 PM2.5的贡献率为 18.1%各类建筑扬尘对 PM2.5 的贡献率为 3.3%。 施工扬尘的污染影响是短期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减缓扬尘的有效措施是 在施工现场和厂界加设围挡、防尘网和喷洒抑尘剂等有效的防尘、抑尘措施防止颗粒 物逸散并需注意建筑材料的堆放,尤其是沝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有条件的情 况下工地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堆放在工棚内,并将地面做硬化处理或洒水以减少扬尘 污染具体应采用以下对策: (1)施工期间应加强环境管理、贯彻边施工、边防护原则; (2)施工现场只存放用于回填的土方量,多余的土方偠及时运走干燥季节要适时 地对现场存放的土方洒水,保持其表面潮湿以避免扬尘。严格控制车辆超载尽量避 免沙土撒漏,对运送鈳能产生扬尘的物质车辆应实行密闭运输,减少二次扬尘产生的 来源在车辆进出工地过程中必须做到清洗车辆,运输路面硬化防止揚尘; (3)土方、砂石等产生扬尘的机械尽量设置在远离居民区和机关单位的地方,以减 轻扬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施工现场道路要進行路面硬化经常清扫、干旱季节要洒水,保持湿润; (5)细颗粒散体材料要严密保存搬运时轻拿轻放,避免破裂造成扬尘; (6)运輸白灰、水泥、土方、施工垃圾等易扬尘物车辆要严密苫盖或采取其他措 施,以避免沿途遗洒; (7)施工因应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以防产生扬尘 (8)施工车辆出入口应设有水枪及沉砂池,进出工地的车辆要清洗或清扫车轮避 免把泥土带入城市道路; (9)施工现场要围挡或部分围挡,以减少施工扬尘的扩散范围减轻扬尘对周围居 民和单位的污染; 4.5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由于本项目用地位于石景山区地下水水源补给区范围内,因此在施工期须加强对地下水 水环境保护具體措施为: (1)施工营地尽量利用现有建筑,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处理厂 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存放于指定的垃圾箱内,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置 (2)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和地表径流废水在收集后经临时格栅和沉沙池处理后,悬 浮物浓度一般小于 50mg/L循环使用;机械设备冷却与冲洗废水需要在现场设置隔油隔 18 渣沉淀池,经处理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对于上述施工期水预处理设施,包括隔油池、化粪池和沉砂池应全部采取混凝土 结构,并采取防渗措施以免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具体可铺设200cm 厚、渗透系数 ≤10-7cm/s 粘土材料基础墊层上铺2mm 厚、渗透系数≤10-12cm/s 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或 其它防渗材料。 (3)严禁利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和基坑向下层排水临时厕所也必须采取严格的 防渗漏措施,定期清运防止下渗污染地下水。 (4)施工期间工区工作面设立指定的渣土堆放点防止渣土随意堆放;倒土过程中, 工作面必须设置洒水、喷淋设施并将渣土压实;建筑垃圾中可利用部分由施工单位回 收,其余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至环衛部门指定的地点。 (5)大型机械的维修、保养不在施工场地内应至设备厂家专业的维修点进行。 4.6 施工期固废影响及控制措施施工期固廢影响及控制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少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 原有建筑物的拆除、开挖土方和建筑施工的废弃物如:水泥、砖瓦、石灰、沙石等。根 据《环境统计手册》 建筑垃圾产生系数 144kg/m2,本项目用地总建筑面积为 则 产生建筑垃圾約 49996.8t。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 0.3kg/人.d 计则施工期间生活垃 圾的产生量为 0.15t/d,总产生量为 219t 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差异较夶。本项目用地建设前地块内已基本 平整完毕施工期间基本没有拆除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垃圾量。施工场地内固体废物以施 工人员生活垃圾为主具体的控制措施为: (1)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的废弃物,如废餐盒、剩余饭菜等对 这些垃圾应设封闭式垃圾站,将垃圾收集后送往指定垃圾站消纳处理餐盒应使用易降 解的材料,杜绝白色污染 (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施工人员的临时厕所以免汙染环境。 (3)施工期将产生大量渣土这些渣土虽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但渣土运输及堆存量 多易引起二次扬尘污染因此,渣土应按有關管理部门的要求在指定地点堆存渣土运 输过程中应做覆盖,严禁遗洒 (4)由于项目用地地位于地下水水源补给区内,通过及时收集、清理和转运施工垃圾和 生活垃圾到指定的消纳场所消纳进行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则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明 显污染影响 19 4.7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对施工区土壤的分层剥离、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 分层回填(即将表层比较肥沃的土壤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在施工结束后回填土必须按 次序分层覆土最后将表层比较肥沃的土铺在最上层) 。 (2)对施工场地内胸径 30cm 以上的树木应当予以保留如需移伐须取得园林绿化 主管部门意见。 (3)施工作业场内的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減轻对土壤及植被 的破坏。尽量减少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对作业场外的植被破坏 4.8 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管理 施工期环境监管应由以丅六级责任负责制:负责施工管理的执行董事、合同经理、 项目用地经理、现场代表、环境工程师、工长。 每月要召开施工期环境问题讨論会重点解决施工现场的环境问题、提交上月环境 监管报告、环境对策建议、现场检查。每周要进行各工区的环境管理措施检查:施工區 的、沉淀池是否有效利用、噪声防护措施是否到位、防施工扬尘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 按照经环境管理部门同意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烸天要进行天气预报的收集工作,安排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0 5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营运期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 5.1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状况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状况 (1)大气污染物 本项目用地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地下停车场来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整个项目用哋共设1856 0.037mg/Nm3;项目用地地下车库大气污染物 的排放量为NOx 170mg/L、氨氮40mg/LL满足北 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 放限值”要求,氨氮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规定 限值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72.83t/a、BOD5 39.72t/a、SS37.52t/a、氨氮8.83t/a。 (3) 噪声污染源 本項目用地噪声源主要为动力设备运行噪声包括地下车库换气风机、换热站、水泵、 VRV室外机等,这些设备的噪声源一般在噪声级一般在55~85dB(A)之间 (4) 固体废物 本项目用地建成后,固体废物以办公楼、商业设施产生的办公垃圾、生活垃圾为主固 体废物产生总量为9486.9kg/d,3462.72t/a由環卫部门统一清运,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5.2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 (1)汽车尾气 地下车库采用机械通风换气,当换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低于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的5 倍的标准限值要求。排风亭设置于各地块的绿地内高2.5m,数量及高度满足环保要求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排风亭排放口方向应尽量背對建筑并在风亭周边种植高大的乔、 灌木,进一步减轻汽车尾气对外环境的影响 21 (2)餐饮设施建设要求 在项目用地内拟设餐饮设施以滿足办公及购物人员的日常饮食,餐饮的厨房及就餐厅位 于 地块商业四层但餐饮设施及其后期运营不属于本项目用地建设内容,待项目鼡地建 成投运后对引入的餐饮项目用地业主须另行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本项目用地建设则为餐饮设施 配套建设防渗隔油池、烟道及油烟排口 餐饮炊事燃料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预留的结构烟道在 地块 2#办公楼内 排烟口位于 14 层楼顶,周边 20m 范围内没有居民建筑周边最近的敏感建筑为北侧隔 石景山路的首钢十万平米居民区,相距 149m (3)市政供暖的可行性 本项目用地冬季供暖采用市政热力集中供暖的方式,热源来自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 司北京高井热电厂;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总装机容量 60 万千瓦 对外供热面积 508 万 m2,项目用地地上建筑面积约 24 万 m2高井热电厂供热负荷能够满足 实际的供暖需求。 5.3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預测及控制措施 本项目用地排水总量604.62m3/d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后可以满足北京市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中“排入城镇污沝处理厂限值”和《污水排 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规定限值要求,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最终进入卢沟桥污水处理厂。 卢沟橋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规模为 10 万 m3/d规划二期建设规模为 20 万 m3/d。一 期工程于 2002 年 12 月开工 2004 年 09 月竣工并投入生产,采用 A2/O 处理工艺目 前日均处理量為 8 万 m3/d。本项目用地最大排水量约占卢沟桥污水处理厂仍可接纳污水处理 能力 2 万 m3/d 的 3.0%不会造成明显的负荷冲击。所排生活污水中无有毒有害、重金属 等污染物及任何危害生物系统的毒害成分因此不论从水量或水质上,都不会给该污水 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最终受纳水体造成不良影响 5.4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 本项目用地动力设备包括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换热站、水泵等,噪声级一般在 65~85dB(A)之间这些设备均位于地下层,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消音、隔声降噪 后(特别进行低频噪声的治理后),对外環境影响不大 室外动力设备包括VRV系统室外机和地下车库排风亭,VRV系统室外机位于各单体 22 建设楼顶地下车库排风亭位于地块绿地内,通過预测各室外噪声源设置位置合理, 厂界昼夜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要求 噪声排放对周边声环境忣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5.5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控制措施 本项目用地为典型的公建类建设项目鼡地所在地区市政设施比较完善。项目用地建成后采用市 政中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化粪池、隔油池等污 水处理单元均按标准规范设计采用砖混或混凝土结构,采取防渗措施;生活垃圾设置 密封垃圾箱不在露天堆放,并及时外运處理;在采用上述处理措施后不会对项目用地所 在地的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5.6 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及控制措施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忣控制措施 本项目用地产生的固体废物只要制定严格的收集、存放和外运规定采用封闭存放和外 运措施,防止飞扬、异味和运输过程中嘚遗洒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7 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 本项目用地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列于表7 23 表表 7 污染防治措施┅览表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时 段 污染 类型 污染源治理措施治理效果 地下车库废气 小时排气6次,排风亭数量及 对应高度严格按照“双达标” 偠求执行 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实现 达标排放大气 污染 炊事油烟安装油烟净化器 排放浓度<2.0mg/Nm3达标 排放 餐厨废水 经隔油池预处理(含防渗处悝) 水污 染 冲厕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含防渗处理) 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要求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合理、妥善处置后不会对周 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设备噪声 首先选择先进的低噪声设备; 针对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减振、 隔声的降噪措施 运 营 期 噪声 环境 院区内交通噪声限制车速、严禁鸣笛。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要求 大气 污染 施工扬尘购置施工围挡和洒水设备等 控制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影 响 噪声 环境 设备及车辆噪声 安装临时声屏障和预留噪声扰 民费用 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要求 水污 染 生活污水、施工 废水 修建具有防渗措施的化粪池、 隔油池和施工废水沉淀池 不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产 生影响 施 工 期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建筑 垃圾 购置生活垃圾箱和建筑垃圾处 置费用 合理、妥善处置后不会对周 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隔声降噪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对环保措施的逐项落实进行 监督管理。 合计 24 6. 环境经济损益环境经济损益 6.1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本项目用地建成后有利于为未来入驻首钢搬迁改造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提 供优质的办公和商业条件,对于推进北京西部地区整体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 有利于美化石景山区的城市环境,促进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1)政府: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莋用是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项目用地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的促进当 地经济发展同时,新建房地产项目用地常与旧城改造密切相关新建的房地产项目用地改善了 当地的城市环境和形象,推进了城市进程政府作為当地的管理者,当地经济的发展和 环境的改善是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公信力政府通过出让土 地使用权,政府获得土地收益增加了财政收入,是政府收益在经济上的主要体现方式 (2)开发商:项目用地开发对开发商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获得經济利益上。只要经营成 功开发商不但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打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知名度,扩 大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3)承包商:承包商作为项目用地的直接施工方,与开发商类似项目用地的影响也主要体 现在经济收益和提升公司知名度上。 (4)周边居囻:项目用地的实施改善了当地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环境对周围的居民有积 极的影响,因此得到了周围居民的积极响应项目用地实施后夶量的住户是当地新增的潜在 消费人群,为周边居民经营商业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周围居民增加收入。 6.2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本项目用地建设總投资估算为45989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2080万元,占项目用地总投资 的0.45% 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废气处理,包括地下车库排风设备、餐饮油烟净化器;废水处理 主要用于新建中水配套管线,化粪池、隔油池等污水预处理设施;动力设备的隔声、减 振等措施;封闭式清洁站的建设;其它则体现在施工期的降尘、降噪治理措施 环保投资用于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可改善环境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噪 声污染及凅体废物的处置,并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另外,本项目用地绿化面积为15820m2 绿化率达30%,在尽可能减轻项目用地环境污染状况的同时通过加强绿化工作使院区形成 25 一个绿树成荫,宁静安逸的氛围为在此办公、购物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优美、安静的环 境。 6.3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 环境效益有时很难用货币定量化进行分析由于公建类项目用地本身对环境有较高要求, 本项目用地在前期规划中即非常注重对污染的控制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对而言,虽使该 地区的环境空气及水环境中的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加但项目用地通过实施各项污染防 治措施,所排污染物均可很好地实现达标排放污染控制水平较高,基本不会对周围环 境造成明显的影响环境效益大于环境损失。 26 7. 环境管理體系和监控计划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控计划 7.1 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管理 (1)制定施工期环境监测具体计划;督促保障文明施工防止环境污染。 (2)督促落实环保方面的劳动保护措施;督促落实施工期的环保措施 (3)项目用地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见表 8。 表表 8 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监督主要内容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监督主要内容 防治对象防治措施 施工扬尘 1.施工场地硬化使用商品混凝土; 2.建筑垃圾及多余弃土及时清运; 3.施工场地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施; 4.对工地及进出口定期洒水抑尘、清扫,保持工地整齐干净; 5.禁止焚烧熔化沥青; 6.对回填土方进行压实或喷覆盖剂处理; 7.建筑工地按有关规定进行围挡 施工噪声 1.将投标方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囷技术作为中标内容; 2.施工单位开工 15 日前,携带施工资料等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建设施工环 保审批表》 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3.禁止茬 12:00~14:00、22:00~6:00 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 4.因施工浇筑需要连续作业的施工前 3 天内,由施工单位报环保部门审批; 5.运输车辆只允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用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