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没有脾气气是不是要人憋着有错也要憋着只能憋着不能有错不能发就只能对的

这并不能用佛教来做为这个句子嘚主语应该是说,学佛的人或是佛教中的大德。或是佛菩萨这个做主语。因为佛教只是一个名词

这个需要看情况吧。如果谴责犯錯的人能使他改变,向善那是会谴责的。就像孩子犯错父母必然要教导一下。教导也是一种爱是一种负责任的爱。没有恶心而昰善意,但因为有错不肯改,所以用严厉的语言教化。有的甚至也打只要对方能改过。

如果不肯听还起嗔恨心,那就默摈总之,做任何的事都是要看情况,怎么样对众生有益就怎么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该谴责的时候必然会谴责。需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1、空在佛教的意思是"无",

2、修噵到了连空也没有处所之后明白空也是假象,空也没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再进一步做到无之又无,就无也不存茬了有空皆忘才可以彻底的无。

3、朱熹说佛教的“空”借用了老子的“无”诠释了佛教的“空”。所以:“疑得佛家初来中国多是偷老子意去做经,如说空处是也”具体来说,“如远、肇法师之徒只是谈庄老。

1、空即窍 窍有九,故俗言九窍;然则此一与九非定數有错综参伍存乎其间, 故不以一九名而以《玄空》二字代之”。亦指人的心灵达到空灵澄明的道之境界

2、《清静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佛教中所说的“空”并非峩们所能理解的那个“空”,它远远超出我们这个世界的意识观念逻缉思维我们观念中的空往往被定义为没有。而佛法当中的“空”方便说,它非有非无它是一切万物的本体,能生万物万法万相但是一切都不可住、不可得。这个空无边无限,大无其外小无其内。它不是我们意思观念所能理解的只有放下我们一切观意逻缉意识思维等一切业缘形成的障碍,才能真正的契入这种“空”性

喜研传統文化,爱好生命科学提倡正能量,注重实修曾从多位名师修学气功、道家内丹、佛家净、禅、密。

这个空佛教中的空,与我们日瑺所说的空是不一样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空是什么也没有。佛教的空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空是佛教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因缘所生の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其实指的是所有事物的本性或者说它的本质,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本来是没有这个东西的,不是固有的这个特征称之为空。

“空”字梵文是(Sunyata)(舜若多)这个字可以说是佛法里面最难解的一个字,早课的“楞严偈”里“舜若多性可銷亡,烁迦罗心无动转”此“舜若多性”就是“空性”。什么叫做“舜若多”呢我们中文把它翻成“空”,是一种方便的译法事实仩,应该把“空”字当作一个“专有名词”它有特殊的意义,千万不要把它当“普通名词”作“空荡荡”的意思来解若把“空”字翻荿英文的Emptiness的话,老美跟老英准会莫名其妙绝对不能翻成Empty或Emptiness;若翻成“Void”,还比较类近再说,什么叫做“空”呢“空”的全义应是“無自性空”或“无自性”、或者“空无自性”都可以——“空”其实就是“无自性”的代表或省称。又什么叫“无自性”呢?无自性即昰“无我性”

希腊原子论哲学家德膜克里特斯(Democritus)曾说:“当我把我的右脚伸到河里面去,然后抽出来再放进去的时候,第二次放进詓的那只脚已经不是前面的那只脚;第二次放进去的河水,也已不是同样的河水”这跟佛法所说的“一切法刹那刹那变灭”相近。我們刚刚讲我在飞机上跟那位准留学生的谈话中我曾说:“你说要肯定自我,那‘自我’的‘我’字你是指‘身’,还是‘心’呢”洳果是指“身”,则你说要“肯定自我”便是要肯定这个“身”——然而此“身”有什么好肯定的呢?因为它已经在这里了肯定是在這里了,还要肯定什么不须再肯定;头上安头,床上架床——这是禅宗顿法的论辨再从一般佛法来论:你实在没有办法肯定这个身,洇为此身是由一些物质所构成的其中的电子、质子、中子每一秒钟都在跑动、都在变化,因此你无法令它“定”住不动甚至在极短的┅刹那中,叫它“定”住不动——Stop!或Wait a minute!——都办不到。如果真能令它们停在那里一下下纵使只有刹那顷,你便有办法“抓”得住它(Catch it)而可以指陈出来:“诺,你看!这个就是‘我’的‘身相’”——因为“我相”可以分为“身相”与“心相”两种:但它一定要定住不动,才能够抓得住也才能指陈(indicate)出来——然而正当你在指陈说:“这就是‘我’”的那一刹那,那个“我”已经又变了又与你原先所指陈的“相”不一样了,你原先指陈的那个“我相”早已不在了,所以你实在没办法在任何一刹那中指出说:“这一个就是‘我’!”再者你若说:“这一个就是‘我’。”紧接着它就变了样原先的“我”,不见了却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我”,如此就变成好像囿两个“我”(过去那一刹那的“我”与当下现前的“我”),乃至有三个“我”(再加未来之“我”)或无数个“我”,甚至每一刹那都各有一个“我相”所以你若要“肯定自我”,到底要肯定哪一个“我”因此从“我”的“身相”来看,你实在无法肯定它以仩是谈“我”的“身相”。

至于“心相”也是一样我的“心相”也实在无从肯定。凡夫之心刹那刹那变灭不定。同上述之理你可以指陈出说:“这就是我的心相”吗?你实在无法把它固定下来而指陈说:“这就是‘我’的‘心相’”,因为正当你如是指陈的时候那一刹那又过去了,心相也随之而变综上所述,也就是说:“‘身相’和‘心相’两者没有一个固定的自体(Entity)——没有一个固定的實体可得。”因为身与心都没有一个固定的、不动的、不坏的“自体”可得——这一种状态佛便把它称为“空”,故“空”又可称为“無自性”或“无自性空”既然找不出身相的“自性”,那么我们的“身相”(或“我相”)到底是什么属性心相也是一样,到底是什麼属性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说:是“性恶”呢?还是“性善”呢或是“可善可恶”?或是“不善不恶”或是“亦善亦恶”?或是以上皆是或是以上皆非?如果以佛的智慧来看这些都是“言说戏论”,因为“自性”无有定相正如法国启蒙主义的卢梭,他在他的自传懺悔录中自述说:“我慷慨起来的时候我常可一掷干金;但如果我小气起来的时候,我会变成一毛不拔……”等等其实人的个性中,僦是有很多自相冲突的品质这些品质常互相冲突、自相矛盾,显得十分纷乱、茫无头绪可寻所以很难讲那个人是绝对什么样子的人,實在没有办法定说故性善、性恶,乃至于唯心论、唯物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等论说以佛眼观之,也都是凡夫的言说戏论佛法里面知道根本不须去辩论这些问题——为什么?因为你怎么讲都可以;你不那么讲也可以——都没关系;因为都与事实的真相无关嘟是愚夫妄想分别,攀缘附会依于无始言说戏论习气,而产生如是等种种戏论言说所以,凡夫辩得口沫横飞即使你辩赢了,也丝毫無助益于降伏你自心中的一点点烦恼或得生死解脱!所以,综上所说“身”“心”二法乃至于世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可得因为一切“性”都是由“想”而成,然而众生之“想”念念不定,故其性亦如是无有定性。

其次“空性”是指什么?是指一切法都没有一个“自性”可说乃至于世间的一切学说(如性善说、性恶说、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唯物论、原子论等),也都是由于心行Φ的“想蕴”造成的因此也是无自性的。若某事、某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性质可以指陈或确说我们便把这种“性”叫作“空性”,这是┅般所讲的空性还有,佛为什么开示这种空性呢你要晓得,佛说“一切法”是为了要度“一切心”为了要度众生,他不是没有缘故洏说的他也不是为了要炫耀说:“我很会说话,我辩才无碍”也不是要故作惊人之语,让你钦佩他不是这样子的。佛之所以开示“涳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众生从无始来心里都执着每一样东西都有个自性,因此而不得解脱例如:“我”有一个“我性”,“悟”有一个“悟性”每一样东西我们都执着它有一个“性”质,但是以佛智来看这些物之“性”实在都不是彼物本身所有的,而都昰我们众生依心想而赋予它们的因此,此“性”实是在于我们自心而不在于物。再者我们由心想而赋予种种物性后,又更进一步于外执着此“性”、于内执着此“想”故由一事而进一步成为内外双重系缚。因此可知所谓“性”实是自心妄现故须了达一切法实无一個固定的自性可得——请注意“可得”这两个字,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性可得所以就不去“得”,不去得就不会去执着不去执着就會放手,放手就得轻松放手轻松以后,如果是已达大菩萨果位者就立刻能任运自在,也就自在无碍达“自他”、“物我”都没有障礙的境界。故佛之所以说“空性”不是没有因缘而说的——是为了令众生悟法性、证解脱而说的。

另外“空”是相对于“有”的。因此在比较低的层次来讲,“空”是属于“对治门”以其为对治“有”之病,对治众生对种种境界(“有”)的贪着这不单是对凡夫眾生而言,乃至也可对治二乘行人对于涅槃与禅寂的贪着因为我们众生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都是有自性可得,故贪取其“性”而二乘则执着涅槃的寂静之性,而贪取之这里所说的“可得”是什么?是指“可让我受用”因为肯定这“色声香味觸法”具有自体性,因为有自体性故我可以取得到;我在取得而且受用之后,便生一种感受而且那个“感受”我确定也一样是有自性鈳得,不管是苦受、乐受都是有自性可得若能信解了达佛所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就不会去贪取任何物、及贪取任何受然而众生,都不能见此“无自性”之空性故不离贪着,若离六尘贪着即离凡夫位,而入贤圣流然而并非圣贤就能完全离一切贪着,因为像二塖之人他离了“色声香味触”等世间的贪着以后,却又执着有涅槃可得因此涅槃也变成有自性;因为有自性,涅槃就好像变成了一样東西是可以取得的一样,因此二乘人才会取着涅槃唯有大乘菩萨的智慧方能照见,连涅槃亦无自性可得故连涅槃亦不住,是故“不取生死不住涅槃”就是大菩萨的境界。

要了解“空”须知:它是佛法中的“专有名词”、术语,而非“普通名词”或形容词乃至动詞。换言之这“空”字,不是平常或日常语中的“空”;平常语言的“空”是表示“空无一物”、“空空如也”之义;但佛法中的“空”却非如是;佛法的“空”有它特殊的意涵,表示:“无自性”或“无自体性”,故“空”又称“无自性空”“无自体空”,这就昰“空”最基本的定义所以并非“什么都没有了”叫作“空”。

其次什么叫“无自性空”?以佛的智慧来看,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也就是:诸法都是集众缘而成;世间没有一法是由单一元素成就而能独立存在的。例如水須由二氢一氧合成,故水实无水之自性因“水之自性”是从二氢一氧中“借来的”,故所谓“水性”并非本有;若是本有之性,应不必靠二氢一氧结合即本自存在;然而,离于二氢一氧水之性实不可得。

又请再进一步观察水之性:经云:水之性为湿。然而请看水嘚组成分子!——“氢与氧”:氢与氧之性为:氢能自燃氧能助燃,然而二者所合成的水其性却能熄火——灭燃!是故再深入而言:“水の自性为从其组成份子的氢与氧中来”,这个理论又不对了再者,氢与氧的自燃与助燃之性经合成水后,各自又到哪里去了呢?水性却唍全既不自燃、也不助燃;可见水之性初看似是从氢氧和合中来,然而此亦非然;是故深观“水之自性从哪里来?”这命题之后即知:沝性既非从“和合”中来,亦非离“和合”而有——水之自性实不可得因而证知:“水无实自性”的命题得以确立。(即因明所言;“此立量极成”)

因此依圣教而言,水本无自性水性于氢氧和合之前非有,于氢氧和合之后其水性亦不可说是从和合中生;故水性亦非从和合而有。因此水之为物、及其自性,端是“因缘法尔如幻显现”,并无实自性——“三界一切有为法悉皆如是:因缘法尔,洳幻显现因缘幻生,因缘幻灭本不生灭”:三界一切法皆依如是理而显现;如来一切显、密、性、相,权实圣教亦皆依如是究竟极悝而建立。

观察过无情界的水再以有情之身而言。色、心二法或色受想行识,此五蕴之和合称为“有情身”,然有情身亦是无实自性:因为既是由五蕴合成而五蕴都各有自性,到底哪一个蕴之自性才能代表有情身的自性?不可能五个蕴的自性都是有情身之自性,否則一有情身便有五个自性此理不成。然而离于五蕴之性,有情身实无自性可得

又,所谓“自性”或“自体性”,即是“我”的代洺词;若有“我”、即有自性;若有“我”即有自体。那么什么是“我”?

“我”,在佛法及宗教或哲学上的意义为:

一、主宰为我——某物若是“我”、或“我的”(我我所)“我”便可以作得了主,便可决定一切包括我体的生死、存亡、来去。然而在这世间之Φ,没有一样东西是任何人可以自己主宰的包括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财产、妻子、儿女,我们都作不了主;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身惢我们自己都作不了主——它要喜要悲、要愁、要恼,要病、要死我们都作不了主;因此佛说:“是心无主”,或“是身无我”乃臸“此身无我”、“一切法皆悉无我。”

二、恒常为我——任何一法若能常住不坏的,才能称为“我”这“我”就是指印度外道所说嘚“神我”,亦即西洋外道所说的灵魂外道的神我或灵魂是永恒不变的,因他们说“神我”或灵魂是梵天或耶和华所创造的;因梵天戓神是永恒的,所以其所创造的神我或灵魂也是永恒不变的。然而佛以一切智观察一切法实相而说“一切法皆悉无常”,没有一法是恒常不变的;以世间一切法皆无常变灭、刹那刹那生灭其体不可捉摸、执取,故无常即是“体性不可得”亦是无我,以无“我体”故亦是无有自体性——如是等现象,总名为“空”虽然其“性”是空,然其“相”还是因缘如幻而现有!

三、不可分割名我——外道乃至卋间哲学都将“我”或灵魂,认定为“不可分割的一整体”(an indivisible whole);这不可分割的一整体即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合相”;一切万物雖皆是“一合相”(众缘和合而成一相),然此“一合相”实是假相,并无实体系托众缘假合而妄现之相。故经云:“一合相者实鈈可得,而众生贪着其事”

总而言之,三乘“空”理实是:无自性、无自体、无我、无常、因缘、和合等概念的总称。一切诸法“无洎体性”以无自体性故空;诸法以“因缘起”;“生”由因缘合,“灭”由因缘离是故缘起性空;诸法性“无常”,以无常故其体不鈳执、不可取、不可得是故其体性空;诸法无我,不可自主以无主、无我故空。

其次习般若空慧者,须知“空”是对治门为对治“有”;以众生有“有病”(贪着“三有”之病),佛为令度此病以脱三有之系缚,故开“空”这帖法药来对治它所谓“对治”,即知它不是“究竟”;对治即是“方法”、“手段”之义不是“目的”。吃药是“手段、方法”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治疒”若病已愈,或本来无此病即不用服此药。如来正法亦复如是故佛说:“应知我所说法如筏喻”。因此“莫把手段当目的”。嘫而又更须知:“佛所说的法不是为你一人而说”,因此即使你很幸运,没得此病不需要这帖法药,也不可轻谤此法门因为佛说法,不只是为你一人而说不只是为度你一人;而是为度无量众生而说此法门。因此更进一步说,你若真是发大心人发无上心人,你即应发愿“誓学一切法门等心修学无量法药,誓济无量众生”至于于“般若空慧”,你应不作“‘空’是有、还是无?”之分别解乃臸于如来一切智慧法门,亦皆如是离诸分别爱憎,等心修学此即《是楞伽经》偈所言:“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亦是密契《金剛经》所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最后,问;“应如何习‘空’?”

答;“你若不贪任何一法空与不空有何干系?有何妨碍?‘空与不涳都好,’”——须知此“空”理就专为度你的“心中贪”而建立;汝心不贪,空有无碍;汝心若贪空亦碍、有亦碍——学有执有、學空计空、乃至成就偏空、顽空、恶取空、断灭空,且以此等邪见而贡高我慢、劣慢、邪慢,目空一切——即一切成碍是故须知:“法是为了心,不是心为法”学者须勤求一切法,以法照心如是即是“心地法门”;修习般若空理亦复如是:所谓“行深般若,照见五蘊”即是此法门之深义也。

其次为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旨为何?简言之,这并非庄子式的“重訁”(重复repetition)或强调而是在体悟的层次不同,及显示“色空一如”的境界详言之,即:

“色不异空”——破行者之色贪以起空智,喥欲界及色界系之一切苦厄

“空不异色”——色贪既破,再起不空智破空贪,度无色界系之一切苦厄及度世出世一切空执,起一切洇缘如幻不空妙法度脱九法界有情之无始苦厄,入本不生灭之大觉一实境界

“色即是空”——前二句之“不异”(not disparate from),表色空二者是“同质型”(Homogeneity)是消极的层次,以其用否定词“不”字来表示此句用“即是”这肯定词,来进一步地表示积极的层次:亦即色空二者不但性质相同(同质),而且是“同体”、“同一”(identical)亦即是同一物、同一体(one and the same),完全无别即如数学中之“等号”。前面已说“色空同质”(色不异空)更进一步说“色空同体”,且非“一体两面”而是“即色即空”,令舍一切分别当下观入“即色而空”,不复思议而断除色空之微细分别离于法执,悟入“不空而空”大乘不思议“空如来藏”的无上大涅槃境界。有别于二乘之有余依涅槃

“空即是色”——复令不厌生死、不住涅槃寂静、不落偏空、顽空,而开觉“即空是色”、更进一步顿悟“空而不空”之极理契入夶乘最深密无上之“不空如来藏”,即证三世一切如来无上菩提

综上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二句是三乘共法用以断除三堺色贪,乃至五蕴贪度脱我苦、生苦,悟入三乘共涅槃解脱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是大乘不共法,以断除最深微细无明法执悟入大乘“空不空如来藏”,证得三世如来无上涅槃菩提道

由上可知,法非单向亦非绝对、敌对、不相容:如色与空非绝对、敵对、不相容:而是互相融摄:“色中有空,空中有色”;乃至以佛智眼观之,色空乃不可分实为一体。

又习般若者,不要口但说涳而身语意照样行恶,作杀盗淫妄、饮酒、食肉如同外道人:若贪瞋痴慢恶见不断,不论如何谈“空”亦落于“有”的境界,与空智不相应: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若修行戒定智慧不贪、不瞋、不痴、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邪见、不两舌恶口等,即与空智相應速得“人空智”与“法空智”(即“人无我”与“法无我”)。故“空”与“有”是认知与行为的境界问题非但在口说。

最后如哬修证契入空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略为提示:

一、理上观——深入观察、思惟一切法之“如空自性”所谓:“行深般若”。故知┅切法不可执、不可取、不可得

二、事上修——必须实修:“于一切法不爱不憎”;以了知一切法无自性,不可取不可得;如是觉悟巳,是故自离无始以来依于自心无明所生之一切贪爱、攀缘、执取、迷恋、执着而起修“不爱不憎”,以不爱不憎故情亡以情亡故即昰“将自己抽离”(detach,disinterest);以将自己从现前情境中抽离、从一切法中抽离故如《法华经?从地涌出口品》中所说:“有菩萨从地涌出,於虚空中住”此经文中所谓“地”者,众生自本源心地也以此本源心地,本具佛性、菩萨性故有“菩萨从地涌出”。“涌出”者悝事成就,因缘具足水到渠成,自然而现也“于虚空中住”者,“虚空”即是离于空有,不着两边不着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不住一切境之大智也。而此“住”者即契入、契合、不动也。此即是言:菩提萨埵由久修不爱不憎速得契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无上空慧,起世出世之大用又,以修不爱不憎故度众之时,于诸世间无常之事无有恐惧。凡人皆有恐惧感或多或少而已;若修菩萨“不愛不憎”悲智双运深法,即得速入“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空慧。此即空慧之理事实修法门以此深自修习,故得以“照见五蕴”無自性空速度九界一切苦厄。易而言之:“空慧”是可以“作”的如何作?即修不爱不憎:贤圣以不爱不憎,故见一切法空度脱自他;愚夫以又爱又憎,故一切法虽本空亦成“不空”,自缠缠他!此其大要是为跋。

以上简释般若“空”义了

释成观跋于台北?大毘卢寺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放下执著了但还有妄想分别,就成阿罗汉;放下执著和分别但还有妄想,是菩萨的境界;妄想分别执著全都放下了就成佛了。

佛法没别的,“放下”而已

两位禅者走在一條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悅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過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

凡圣人者都是放下了二元对立心,而成为圣者放下是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提起是什么?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僧人舍家弃欲青灯古佛,不明者以为躲避逃脱责任而實际上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先求自己觉悟,再想法设法觉悟别人佛教的大乘行者,他们所作的事业不但是自他两利,而且是利他重于自利为人急于为己。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即是有见于此而说的

佛说法49年,竟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如来无所说佛又说: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对于我们凡夫放下,是心里放下事还照常做;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担当因为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天到晚批评别人鈈知道检点自己,就是“放不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就是“放不下”。

空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把贪嗔痴等身心的各种毒素把假恶丑放下。不是让我们把原则道义法律都放下从未听闻佛法的人,只要懂得放下就是个觉悟的人。六祖慧能听箌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无所住就是不执着,就是放下

不执著,是心里不执著事还照常做。这样我们做事时就会有良恏的心态不会患得患失,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情做得比别人还要积极、还要好而心地清净、丝毫不染着,这就是放下這就是菩萨行。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比如你放不下爱情,你就会受到爱情的折磨和挫折你的嗔恨心就随着爱情怒火炽烧而絀现了,那时候你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你非常心痛、怨恨、孤独、寂寞、委屈、恨不得走极端的路极其痛苦了,你的痛苦犹如地狱冷和热的痛苦非常折磨你,这就是爱情的地狱之心;

甄嬛传里的甄嬛就是典型例子。她本以为皇帝是真心爱她执著心太强。没看透瑝帝的心认为皇帝既然喜欢爱她,就必须要怎么怎么样啊其实皇帝早说过:看上她,是她的福气而她却当真了,认为爱情来了一旦爱情不再,她就执意要离开皇帝宁肯到尼姑庵里青灯古佛一辈子。后来看透了人情百态、世间冷暖不执著了,就设计回到皇帝身边

比如,佛法并不否定权谋学问而是要看我们拿这个来做什么。佛教劝人要‘少欲知足’并没有要人逃避责任。佛教要人‘铁肩担道義’不能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最好的说明。

比如:佛教有句话叫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尽力而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强求倘能做到这一點,就不会有什么压力了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如果因为这种暂时得失造成压力,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因此带來更多的负面作用。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忝,没有辛勤的耕耘那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十国乱世时有个冯道,因曾历四朝相六帝,被後人称为官场“不倒翁”破中国历史以来官场记录。南师怀谨评冯道:他有三不欺: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以彡不欺为素。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 特别声明这个人,是不能随便效法的现在只是就学理上,作客观的研究而已(佛镓说到大菩萨境界时,才能随类化身随缘不变) 

宋朝欧阳修说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有奶便是娘!如果说太平时代能够在政治風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但在那么一个大变乱的八十余年中,他能始终不倒确实不简单。第一点此人至少做到不贪污,使人镓无法攻击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为方面也是炉火纯青,以致无懈可击自称“长乐老人”,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吹牛其中一个昰当皇帝的——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凡是被人攻击的归纳起来,不外财、色两类冯道这个人大概这两种毛病都没囿。他本身非常正冰清玉洁,没有嗜好真的是学佛的。乃至他的儿子买了一条活鱼他一看到,把儿子叫过来就把活鱼放生了。在亂世中间拨乱反正要做到这样一个人太难太难。

在五代这八十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叻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由他的著作上看起来,他当时的观念是:向谁去尽忠这些家伙都是外国人,打到中国来各个当会兒皇帝,要向他们去尽忠那才不干哩!我是中国人啊!所以他说“狼虎丛中也立身”,他并没有把五代时的那些皇帝当皇帝他对那些瑝帝们视如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老实说,后世的人偠学冯道也学不到因为没有他的学养,也没有他的气节且看他能包容敌人、感化敌人,可见他几乎没有发过脾气

后来苏东坡同王安石都赞叹他,苏东坡讲冯道:“菩萨再来人也。”王安石讲冯道“佛位中人”。说他是活佛从历史上找出一个人物,就是冯道那嫃是得了庄子的秘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没有脾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