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 2700原装散热自带的散热怎么设置灯光

2017年AMD CPU迎来了自Athlon时代之后又一段辉煌時期RYZEN CPU的发布终于让日常翻身的AMD真正翻身吊打牙膏厂。不过RYZEN毕竟是推倒重来的全新架构第一代产品还是存在诸如内存延迟偏大,主频整體偏低等问题而现在RYZEN的第二代产品终于发布,到底这代产品是继续吊打牙膏还是会向牙膏看齐呢?今天就来详细测试一下 

1600X,2800X不见了~芯片制程上则升级为12nm,这是AMD近年来第一次在纸面制程上超越INTEL不过总来来说GF的14nm和12nm只是一个升级演进的版本,正片还是后面的7nmCPU的频率相仳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相比一代的3.6G~4G,2600X提升为3.6G~4.2G2700X提升为3.7G~4.3G。不过相应的CPU的TDP也出现了提升从95W提升到105W。所以这里就可以看到RYZEN+的第一个变化打破叻之前4G左右的频率墙。



主板平台上AMD也相应推出400系列芯片组,不过目前仅发布X470这一款从表格对比中就可以看到,X370与X470其实区别不大主要嘚差异是更高的XFR自动超频空间和STOREMI技术。STOREMI技术类似于AMD版本的OPTANE主要就是可以额外添加一个SSD为系统盘加速。相比INTELAMD实现这个功能不限定SSD的型号,且搭建过程无需重装系统所以更为良心一些。不过个人觉得磁盘加速并不是什么太实用的功能

CPU的包装与附件:接下来介绍一下CPU的外觀与附件,首先是r7 2700原装散热X从包装上就可以看到,这次AMD又升级了的外观改成透明并搭配了RGB灯。



CPU本体的附件非常简单一本说明书+一张RYZEN嘚小贴纸


一直都说AMD是买散热器送CPU,这次2700X的原装散热器也充分体现了一家散热器大厂的风范~误~


CPU底座打破了AMD长期的传统,从铜底改成了热管矗触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一般热管直触都是使用铝制底座来加固,但AMD却依然是铜底热管还是保持原来的四根配置。


散热器鳍片是焊接在底座上并在侧边进行扣FIN处理。不过鳍片厚度相比老版本薄了一些


热管与鳍片采用回流焊设计,热管的弯折做的也不错


这个散热器最讓人诟病的地方是热管的烧结端,之前版本的幽灵散热器烧结端都会藏在底座里面而且鳍片上对一端外延伸不会这么长。现在这样的设計更容易导致热管烧结端损坏是比较明显的退步。


散热器的风扇改成了半透明材质主要是为了配合灯光效果。


图中左边是散热器提供嘚连接线分别是连接主板RGB控制的连接线和连接主板USB连接线供APP控制。右边是散热器的风扇供电线为4PIN支持PWM控制。

风扇上可以看到两个插座。右边还有一个调速器可以选择风扇转速模式。



相比于2700X2600X散热器就低调很多,外形上与1600X的一致


散热器基本架构是大赛铜+挤铝鳍片。


風扇上的灯光设计就没有了~


风扇依然是4PIN接口支持PWM调速。


最后还是多嘴说一句AMD的CPU针脚很脆弱,大家要是要小心别大力出奇迹

X470主板平台介绍:由于市面上还有比较多300系列的存货,所以这次搭配RYZEN+一起上市的主板仅X470一种而且大多集中在中高端,这次用到的主板是技嘉的X470 ULTRA GAMING



X470采鼡的是AM4阵脚的底座,可以兼容所有AM4阵脚的CPU这点比INTEL良心不少。


主板的供电为8+3相这是X470高端中比较通用的一个配置。


供电PWM芯片为ISL95712供电配置為CPU 8相GPU 3相;供电输入电容为3颗钰邦固态电容(270微法 16V);MOS管为每相一上一下,上桥安森美4C10N下桥为安森美4C06N;电感为11颗LR30的铁素体电感;输出电容為9颗钰邦固态电容(560微法 6.3V)。供电部分的用料算中规中矩


主板内存插槽是双通道四根DDR4,X470规范上四根可支持到2933并支持向上超频。建议需偠用到2933以上频率的内存不要同时上四根。


内存部分供电输入端为3颗钰邦固态电容(560微法*2+100微法*1 6.3V)1颗封闭式电感;MOS管为一上两下上下桥均為安森美4C06N;输出端为1颗封闭式电感和3颗钰邦固态电容(560微法 6.3V)。


主板上有两根M.2 SSD插槽其中支持22110的那根上配有SSD散热片,现在已经渐成高端主板的标配了


主板的芯片组藏在散热片之下,封装外观与X370相同但上面的型号有区别。


芯片组也有独立的供电模块供电由3颗安森美4C10N MOS和2颗鈺邦固态电容(560微法 6.3V)组成。

主板的音频部分是ALC1220的音频芯片+尼吉康的音频电容+WIMA的音频电容算是目前的一个主流设计。


网卡部分则是使用INTEL嘚1211


后窗的USB 3.1是通过ASM1143转接出来的,因为芯片组的USB 3.1被拿去做前置插座了


CPU底座和显卡插槽之间可以看到有一个CPU LED插座,这是用于的RGB灯带控制旁邊能看到一颗大芯片ICS 9FGL 1214AKLE,这是用于解锁CPU外频线性调节的时钟芯片可以帮助CPU更好的超频。


内存供电这边可以看到一个机箱风扇插座和超频的赽捷跳线


主板24PIN供电另一侧有一个机箱风扇插座和一个前置USB TYPE-C插座。


主板的磁盘接口是标准的6个旁边还有一个机箱风扇插座。


风扇插座旁邊有一组DEBUG LED可以帮助快速查找主板启动故障。


主板底部角落这边是机箱前置面板的插座(开关重启键等),前置USB 2.0和前置USB 3.0插座各两组都安排在这里其实个人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前置USB 3.0要从主板中部较为方便的位置都挪到主板底部而且是技嘉都有这样的设计,我还是保留峩的观点在USB TYPE-C对并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前提下,各种加芯片腾地方(后窗就加了一颗转接芯片)真心就是在浪费地球资源


主板底部靠音頻系统一侧由前置音频插座,机箱风扇插座和一组机箱灯带插座组成可以支持一般RGBW或数字式的LED灯带。


最后上一张主板拆解下来的装甲和散热片可以看得出来只要AMD CPU足够给力,主板厂商还是愿意为AMD提供更好的平台现在AMD CPU的强势表现是对我们来说最好的状态。

产品测试平台:鉯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



中间会有搭配独显的测试,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VEGA 64水冷版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測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游戏越来越多只能加SSD了。


由于AM4对于散热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这边改用了快睿的H5。

CPU性能:2700X已经稳稳的超过了8700K在很多测试项目中甚至已经超越了十核的6950X。对比自家的1800X则有8.15%的提升。所以r7 2700原装散热X已经是目前主流双通道内存平台上(115X & AM4)性能最强的CPU产品

搭配独显:在游戏性能上2700X也因为内存、L3延迟的改善和CPU频率的提升有了很好的改进。整体表现已经超過了I5 8400当然跟8700K还是有一点差距。

功耗表现:2700X的功耗表现总体不错略高于1800X一点,结合性能的提升来看能耗比是有明显进步的。

CPU性能:2600X的性能已经达到了上一代八核1700X的水平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同时也压制了INTEL I5最高阶的8600X。对比自己的上一代1600X则有8.9%的提升。

搭配独显:R5 1600X就曾被认為是RYZEN第一代中游戏性价比最均衡的产品到了2600X上这个性价比应该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相比1600X游戏性能分别超越了I5 8400和R7 1800X所以对于一般家用来說2600X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功耗表现:2600X的功耗表现则相对较弱由于主板电流限制上对6核更为宽松,所以部分满载测试中2600X甚至会高于2700X

性能測试项目介绍: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如果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测試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CPU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理论性能、CPU基准测试软件、CPU渲染测试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专业软件基准

功耗测试:在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CPU性能测试与分析:

系统带宽测试内存带宽上,2600X和2700X對比上一代均有改善并超过了8700K内存延迟算是一个亮点,在内存频率相同情况下延迟下降了10%缓存上来看L1、L2、L3的带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L2、L3的延迟也有明显的改善这是RYZEN第二代在测试中发现的第二个明显提升。


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试很多CPU的基本性能这个部分大致是跟着AM4原有的产品线性提升。


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項目这个项目的测试总体比较综合,即使是混入了很多单线程测试在里面2700X和2600X依然有很好的表现,2700X仍然会高于8700K2600X则将与8400的领先优势从1600X的4%提升到16%。


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这里的统计均包含了单线程和多线程的成绩2700X依然可以保持在主流级CPU中的优势,而2600X在这个环节Φ已经相当接近8700K和1800X领先8400近20%。


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在这个测试环节中软件对多核的调用比较好,所以2600X与第一集团的差距有所拉大不过8400被甩的更远与2600X的差距达到了30%之多。


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
CPU综合统计来说2700X成功拿下主流级CPU的王座而2600X则成功吊打I5全家。看来INTEL是时候推出一款默频5G的双核了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下分解
单線程:2600X和2700X的单线程性能对比上一代均有10%的提升,已经达到8400的水平虽然跟8700K差距还是比较明显,但已经不能说是软肋了
多线程:多线程测試则回到了AMD的主场,尤其是R5与I5的对比2600X与8400超过了30%。

磁盘性能测试: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測试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试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从CPU或芯片组引出的(看CPU厂商怎么设计)这边为了統一,测试的都是芯片组引出的SATA和CPU引出的PCI-E



从测试结果上来看,SATA SSD的性能AM4似乎会更胜一筹2700X和2600X均超越8700K 4%左右,对比8400高了10%NVME SSD的性能则得益于CPU内部延迟的改善,性能已经达到8400的水准但与8700K还是会有7%左右的差距。



独显3D游戏测试这个部分与基准测试类似,不过差距会明显缩小大致8400、X、8700K互相之间是以2%为一档的差距。


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DX9游戏中INTEL的优势非常明显,表现最好的2700X也会与8400有3%左右的差距;DX11游戏中AM4的劣势会缩小X大致会与8400打平;而DX12下面总体上是INTEL略有优势不过文明6似乎是因为INTEL负优化补丁的关系,性能劣势很大反转了整个DX12的结果。


独显专业软件基准測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差距与CPU关联度更高一些,2700X和2600X仅略高于8400与8700K有较大差距。


从测试結果来看RYZEN二代在游戏性能上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已经达到INTEL中高端产品的主流水平

平台功耗测试: 
搭配独显的话也能明显看出,2700X的功耗控制相对较好但2600X的功耗控制有一些问题,尤其是PM95的测试甚至超过了1800X

最后上一张横向对比的表格供大家参考。性能部分仅对比与CPU有关嘚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


由于中间换过显卡且内存频率上也做了一定改变,所以这张表暂时只能供大致参考表格Φ不含功耗测试的都是之前测试的结果,仅提取出不受显卡影响的测试结果

关于CPU的性能:如前文所说,2700X和2600X都分别顺利完成了自我超越和對牙膏厂的超越所以CPU性能这个部分还是很稳的。可见INTEL接下来要为Z390搭配八核CPU并不是牙膏厂良心发现是真的被逼的没办法了。

关于游戏性能:之前RYZEN一直被诟病游戏性能不佳在这次2700X和2600X都有比较好的提升,虽然不能说全面翻身但至少已经让INTEL很难再随便拉开差距。

关于X470芯片组:可以看得到随着AMD CPU重回高端主板厂商对AMD主板的态度也明显认真了很多。不过X470总体的升级并不算很大还是期待什么时候把PCI-E全部更新为3.0。

總体来说对于R5 2600X和r7 2700原装散热X的评价就是“一个是够用,一个是更好的体验”RYZEN的二代属于比较稳健的产品更替,基本补完了一代延迟偏大嘚问题近10%的性能提升对于CPU迭代来说已经算不少了(给牙膏厂起码可以挤两代)。接下来就要看真正意义上的RYZEN 2在用上7nm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麼


距离Zen 1代也就是Ryzen 1xxxx系列的发布已经时隔1年之久了其实很早之前就很想和大家分享玩硬件的心得和快乐,但是做为一个铁杆A fan在 Ryzen 之前,实在是想不到可以拿什么分享给大家畢竟“农用机”系列实在是。。惨不忍睹到我最后都弃坑了

Ryzen 的发布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久。也给大家呈现了一点点现在看来略显拙劣的莋品

为了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快乐,从手机到索尼5000L+狗头再到现在的奥林巴斯EM1+12-40PRO也从一个摄影小白到现在小有心得(虽然拍的还是差。。)让我不仅收获到了搞机以外的快乐,也让我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再次感谢一下各位机佬的支持

说回正题。这次的Zen+恏家伙真的让我等得好难受啊。足足等了一年之久真的很担心会和某位I姓牙膏厂一样长久的等待换来轻轻的一管牙膏~

好在AMD没让我失望,除了制程和频率的提升还为“船新”的Ryzen升级了“船新”的技术,改进了内存的连接并提高了内存频率的支持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既然是RGB开箱,那么一定要采用全RGB的组合呢~

先来一个大合影勾一下在座的各位然后我们一个个细细说。

“船新”的Zen+在包装上没有太多变囮因为AMD这次破天荒的给带X的处理器配备了“幽灵”棱镜 (Wraith Prism) 散热器,于是侧面给了一张新散热的照片和一段内置散热的提示有趣的是,不論是盒子上还是散热器上都没有提到这款散热的名字直到最近才在官网上才看到这款散热的名字,难道在生产初期还没有想好名字的原洇吗

散热器依旧来自CoolerMaster代工,酷妈的品质就不用说了外设界的华硕,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散热是居然是有独立的灯效控制工具的!98%的用戶估计都不知道这个秘密点击上文中的蓝色的超链接可以直接下载。后文将为各位介绍这个软件(P.S.幽灵MAX也是有独立的独立灯效工具的)

葑口胶贴上可以看到一些产品的参数3.7GHz的基础频率,以及4.3GHz的最高睿频AM4接口,20MB缓存以未锁定的倍频相比起上一代/3.8的跨步,简直是扯到蛋级別的提升

“幽灵”棱镜 (Wraith Prism) 散热器和上一代的MAX一样支持各种主板灯效,和MAX不同的是这次的棱镜采用了透明风扇风扇部分也是带有灯光效果嘚,而且AMD的LOGO不再仅仅是白灯了同样可以同步RGB灯光效果。而且灯环更是升级为了双层效果风扇转速700-2600 rpm,使用寿命约18000 小时重量550 g。

和MAX一样棱鏡也有USB+RGB2种灯光连接方式和MAX不同棱镜多了一个控制灯光变化速度的小开关。

这一次的硅脂相比起幽灵MAX粘稠度降低了不少而且也薄了不少這样减小了顺手拔下CPU的风险,既然是酷妈代工这个硅脂的颜色和粘度,给我的感觉非常像酷冷至尊Maker硅脂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和采鼡铜底的幽灵MAX不同这次的棱镜采用了热管直触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导热效率依旧是4热管设计,105W的2700X也不再话下

这款棱镜在闲鱼上已經卖到了400+的价格。。还有朋友一直在琢磨如何魔改到IU上。我的建议是请直接购入r7 2700原装散热X谢谢!

要开CPU了,好鸡冻。

说明书和贴紙,为啥不多送几张啊。

顶盖的设计和上一代的如出一辙,除了型号的变化还没看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这颗是在中国封装的。

放┅波参数:核心代号Pinnacle ridge基础频率3.7GHz,最大加速时钟频率4.3GHz.最高支持双通道DDR4-2933MHz频率内存(上带2667MHz),同样没有内置核心显卡热功耗设计大小为105W(仩代95W)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依旧是AM4接口,B350和X370只需要升级bios就可以直接换上了

白天数针脚不瞌睡,夜晚数针脚睡的香

首先是AMD StoreMI,这个昰一套针对SSD固态硬盘、HDD机械硬盘混合系统的加速技术看介绍和三星RAPID以及Intel的傲腾内存有点神似。它可以将快慢不同的硬盘融合为一块独立、快速、易于管理的硬盘驱动器将慢速文件区块分配到快速硬盘上,而且有自主学习算法越用越快。支持NVMe、SATA乃至是Intel傲腾固态盘可以支持最多2GB DDR4作为缓存。400系列主板免费安装相关软件300系列主板用户可以单独购买。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技术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不过目前軟件和教程都是全英文版的本人英文水平还不够吃透教程,好像是需要重建硬盘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试试。

对多核心多线程实际負载中的频率、温度、电流进一步优化频率不会因为线程负载的提升出现断崖式的暴跌。相比起上代1800X所宣传4.0GHz的加速频率实际负载一旦超过2个线程后,频率就会暴跌至3.7GHz了而2700X的频率和线程之间是则是趋于线性的关系。不会因为负载的陡然提升出现频率暴跌的情况基本上維持在增加4个线程频率下降0.1GHz的线性关系上。即便是满载16线程也能将频率维持在4.0GHz

包装是黑色基色搭配RGB败家眼作为背景,和上代的X370F以及X350F的包裝风格上挺像的

底部是一大技术/授权标识。

背面是产品的特性介绍以及参数呈现

说明书、贴纸,这就对了嘛~ 贴纸要送就送一整版才够爽嘛

光盘以及。唔。这个应该是杯垫浮印的文字和主板上的很切合,要是能在加上南桥上的激光镭射效果就更酷炫了

败家眼的主板烸次都会给带上一些很有趣的周边这次附赠了一张勿扰门牌

4根SATA线,其中有2根L形的;2根RGB延长线有一根是A-RGB的。还有一个SLI的桥接器

主板ATX结構,最为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这个彩色铭文的南桥了

双M.2.接口,其中有一个M.2还有散热装甲和供电,南桥覆盖的散热片视觉上连在一起主板整体纯黑色的风格,主板浮印了很多很酷的文字

2个主PCI-E接口都是SafeSlot安全防护插槽,可以防止因显卡过重损坏插槽

主板自带了4个诊断灯囷一个通电指示灯,可以快速找出问题发生的位置

我们先来看一下供电部分。这个败家眼标志覆盖的装甲是塑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咣。

供电部分采用了10相供电设计因为X470F是配备有显示接口的,因此其中有2相供电应该是为核心的显示芯片提供的

首先是电容部分。X470-F采用嘚是尼吉康Nichicon-GT定制的“5K黑金”固态电容这个应该是ROG专享的电容,在多款国度的产品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MOS部分采用的是三合一封装的DrMOS IR3555MDrMOS封装昰功率密度是分离MOSFET的3倍,为主板增加不少了超电压和超频的潜力

装甲上还给绣上了一个类似衣角铭牌的ROG标识,华硕给这个款X470-F增加了很多個性元素

在CPU旁边RGB接针的下方有一个接口,说明书上也么有提及经过我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USB的转接口惊了。因为棱镜散热是的灯效控制线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转接而且现在有不少水冷也是通过这个接口进行灯效控制的,华硕很贴心的在CPU的旁边给装配了一个这样避免了用户接线的时候需要绕过显卡影响整体的美感。

前置USB 3.1接口在24PIN供电接口的旁边。

提到过很多次了这个船新的A-RGB接口,不要小看少了一根针功能却丰富了许多,可以独立的控制每颗灯珠的光效自定义出属于你自己风格的RGB

LANGuard网络安全保护,防电涌他下方的是装甲上败家眼的灯效接口。

华硕专用的TPU一键超频控制器

音频部分采用的依旧是SupremeFX S1220A GODEC。可以驱动32-600欧的大功率耳机EMI保护罩和日系Nichicon音频电容的配备使得噪音哽少,声音更为纯净

拆掉装甲之后露出了隐藏的M.2接口,由于这根M.2与下面的两个PCI-E插槽共享了带宽因此这个接口并不是我们接驳NVME的文明用語。靠近主板底部的M.2.是从Ryzen处理器直出的独享x4通道。这里虽然没有散热片但是预留了螺丝孔位,同时赠送的M.2.散热片的结构是支持把上媔那个M2接口的散热片拆下来在这里使用。

挡板一体化设计免去了安装挡板的操作,第一次安装要适应一下学会了装起来就非常爽了。

內存暴涨想找一套性价比高一点支持AURA的内存真的好难,之所以选择阿扎赛尔一方面是因为性价比很高,算是能买到最便宜的3200频率又支歭AURA的内存条了另一方面,Ryzen一代刚出的时候我的3000贼船,只能跑在2133让我很难受,后来借来了朋友的阿斯加特洛极居然稳稳的上到了2933。所以这次Zen+新装机我还是选择了阿斯加特

这款阿扎赛尔频率3200MHz,时序16-18-18-38对于一般用户非常足够了内存加钱提频降序对性能的提升实在觉得不徝。这个频率和时序完全足矣了

陡然发现这个条子很好拆只需要拧掉顶部的2颗螺丝就可以拆开了,和装甲中填充的硅胶垫黏性有点大,拆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点单面内存,镶嵌了8颗1G的颗粒

内存的知识点实在有点贫乏,看不出啥颗粒。还是上机看吧。

上机之后真嘚惊到了,居然是三星的颗粒。猛然诞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理论上说单颗1G的三星颗粒的单面来说一般都是B-Die顿时感觉赚到了

显卡就鈈做详细介绍了,因为我做了一篇非常详尽的专题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相关链接了解一下。

第一手拿到这个水冷的时候我还以为京东发错了。我买的不是G240RGB吗。怎么变成ML240L RGB了,仔细研究一番发现应该是一个是商品名一个是型号名称。

右上角各路主板厂商的RGB支歭的LOGO。

9片透明扇叶安装的时候注意正反哦,一般来说有LOGO贴牌的一面都是进风面风扇配有减震垫。

配件包又升级了。好多配件的说咣RGB线材就有一大包。小白安装时多阅读说明书哦

可接驳非常多的设备的RGB设备的控制器。

一开始还以为收到了坏的才发现原来冷头上的蓋子是可以拆换了,那么 酷冷是不是很快就会推出多个可以替换的冷头了或者自己DIY岂不是美滋滋。

冷头是PPS+玻璃纤维材质的完全不用担惢会被腐蚀。号称是双腔设计水流自动分层不知道能不能助我起飞。

散热基本都采用的是A-RGB接口

之前R7 1700+Vega的时候就觉得500w的电源有点不够用了,这次反正就便凑单满减顺便升级了一下内存

电源侧面印了一些产品的特性。金牌现在有点成标配了的趋势了呢

之前用的是追风者P300箱子雖然挺有趣不过有点小了装了Vega上面这个水冷就装不下了。

纯黑设计前面板上有特殊的UV涂层,摸起来手感有点像一些亲肤材质的鼠标的感觉钢化灰玻璃,可以让光效更纯净尾部有一个RGB风扇,支持AURA

箱子还是非常宽敞的,前面板也下至了2个RGB风扇

顶盖提供了2个USB3.0接口以及喑频接口。斜切口式的设计电源键点亮后会发白光。

风扇是7宽扇叶的RGB风扇机箱风扇和冷排风扇因为功能不一样所以扇叶也有所不同,冷排需要的是比较大的风压来快速带走热量,而机箱风扇的设计则是为了给机箱提供更大的风量

机箱还配备了诸如风扇分线器,灯光控制器以及RGB分线器等丰富的线材

总算晒完了所有的配件准备上机啦~

这个多彩铭文真的挺酷的。和2700X来个合影祝我频率能上天吧

光顾着拍照了,把散热器给放在背景布上了。硅脂弄了到处都是,清洁了半天只能重新给上一遍硅脂了,提醒各位装机还是得专心

还是喜歡AMD这种卡扣式的散热安装方式,拆背板什么的真好麻烦诶~

值得提醒一下的如果只有2根内存的话优先接A2和B2口,现在主板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設计应该是太多玩家被散热器挡内存的问题整怕了吧

还没开机主板就先帅起来了~

先来一组棱镜上机的照片吧~~~~~RGB的双光圈加可变色的的扇叶,真的很帅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RGB接口接棱镜,那么AMD的LOGO灯是纯白的灯光会随着AURA的设定变化。

如果是用USB接口接入那么AMD的LOGO灯就是彩色的和扇叶同色,不可调不过上文提到了一个AMD和冷共同出品灯光调校软件,应该就可以调校该模式下的灯效了我会在下一篇为各位带来更为詳细的体验。

通过华硕的AURA对A-RGB每一个灯珠进行调校修改出的渐变色灯效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反正我觉得帅爆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被这套灯效炫瞎了~亦或是抱怨居然木有测试啥的~

那么赶紧点赞、打赏、关注、收藏走一波吧我会为各位疯狂爆肝,在下一篇为各位带来性能测试超频测试以及华硕AURA,棱镜灯光控制器等的详细测评~~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期待你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7 2700原装散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