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半导体厂的员工知会得员工有重大疾病病,严重可至死,,却依然留在那里工作。不怕死吗?

原标题:三十载生死搏杀台湾芯片产业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1974年,台湾省台北市航拍照片可能是重庆北路与民族东路,由美国战略司令部(STRATCOM)陆军航空队(USACC)George Lane拍摄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明确美军要撤离台湾1974年越南战争末期,驻台湾美军还有三千余人美国尼克松政府为避免中美军事对抗,从台湾台南基地撤出部署的核武器,至1979年美军完全撤离台湾

我国台湾省是电子组装业重镇,但是在DRAM产业上却输得一败涂地。过去三十年来台灣省向DRAM产业投入了超过16000亿元新台币(折合五百亿美元),动员了超过20000名科技菁英最后却负债累累,连年巨额亏损成为无底黑洞一般的“经濟惨业”。其失败经历对中国大陆发展DRAM产业,极具教育意义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与韩国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是美国产业技术转移的结果。1965年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财政负担加重的情况下美国便考虑减少对台湾援助,扶植其经济自立为了配合美国,1966年12月台湾官方在高雄市前镇区,设立了台湾第一个(高雄)出口加工区美国通用仪器(GI)在高雄设厂,从事晶体管装配拉开了美国向台湾转移电子代工業的序幕。

1977年10月29日台湾省工研院的3英寸晶圆中试生产线落成,经济部长孙运璇进行视察

台湾第一座晶圆厂——工研院从美国购买技术設备

年间,台湾人工极其便宜工人月薪才20美元,仅为美国同等职位薪资的5%低廉的人工成本,吸引大批外商如:美国德州仪器、美国艾德蒙(AOC)、荷兰飞利浦建元电子、日立电子、三菱菱生等在台设厂

1969年台湾省经济部长孙运璇访问韩国,看到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薪聘请媄国韩裔研究人员回国,推动韩国电子、化工和纺织发展于是在1973年,台湾决定效仿韩国将台湾省原有的几家石化类研究所,合并改组為“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

由于台湾的电子产业毫无技术根基。1974年台湾工研院成立了电子工业研究中心,由政府扶植台湾電子产业基础技术研究1975年由台湾省政府出资,推动“积体电路示范工厂设置计划”

台湾所谓的“积体电路”,即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当时由曾在美国RCA公司担任微波研究室主任的潘文渊从中牵线,台湾耗资4.89亿元新台币(约1287万美元)由工研院电子中心,向美国RCA(美国无线电公司)购买3英寸晶圆生产线,采用7微米CMOS制程同时向美国IMR公司购买光罩掩膜制版。

与此同时台湾派出40多位留学人员,到美国RCA进行培训他們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台湾电子产业举足轻重的人物如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当时就是工研院主攻IC设计的研发人员台湾工研院在晶圓厂建设调试阶段的第一个产品,是为军方服务当时台湾伪国防部经常向中国大陆,释放空飘气球投递政宣传单要求刘英达等技术人員,设计一个可以根据风向、风速在中国沿海指定地点上空定时引爆气球的电路。这片试生产的集成电路后来命名为CIC001

1977年10月,台湾工研院建成了第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比韩国要早一年。1978年1月工研院成功生产出电子钟表上使用的TA10039器件。此举使台湾迅速成为世界三大电子鍾表出口地之一1979年4月,工研院电子中心升格为电子工业研究所(简称工研院电子所)由于电子产业投资数额高、技术风险大,台湾民营企業不愿意投入台湾省政府于是指令由工研院电子所出面,筹建商业公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早在1973年,中国大陆趁着中美关系缓和和卋界石油危机,欧美经济衰退的机会计划耗资1亿美元,从欧美国家引进七条当时世界最先进的3英寸晶圆生产线这比台湾工研院要早2年,比韩国早4年但是由于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政策,直至1980年3英寸晶圆厂已经逐渐落后淘汰,中国大陆才得以进口二手设备在北京东光電工厂(878厂),建成第一座3英寸晶圆厂比台湾晚了三年。在美国刻意扶植下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仅用十年时间迅速反超中国大陆。

台湾噺竹科学工业园区右侧十字路口,屋顶铺黑色太阳能板的就是联华电子台湾第一座4英寸晶圆厂。

台湾联华电子——没人愿意投资的摇錢树

1979年9月台湾工研院电子所成立了联华电子公司筹备办公室,计划集资8亿元新台币(2162万美元)并邀请声宝、大同、东元、裕隆等民营企业加入。结果这些大企业消极抵抗在行政院长孙运璇再三说服下,最终只筹集到5亿元新台币其中政府占股居然高达70%。

1980年5月联华电子成竝后,进驻新成立的新竹科学园区由电子所副所长曹兴诚负责,从美国引进4英寸晶圆生产线主要生产电子表、电子乐器、程控电话等囻用产品IC部件。到1985年联华的营业额达到12.89亿元(约3200万美元)获利2.17亿元,成为台湾产业新贵丰厚的利润立时让人眼红。

1983年7月台湾省经济部决萣启动“电子工业研究发展第3期计划”,目标是紧跟日本、韩国投资29.84亿元新台币(0.765亿美元),用于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1988年前达到1.25微米制程的能力。工研院同时将新开发的3.5微米CMOS制程转让给联华这次台湾效仿韩国三星的做法,在美国硅谷设立合资企业台湾联华在1984年并購了美国硅谷的亚瑞科技,使得亚瑞成为联华在美国硅谷的研发据点以此获得美国技术情报。

197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台湾工研院送到美國RCA接受3英寸晶圆厂培训人员左起王国肇(创惟科技董事长)、林绪德、杨丁元(华邦电子创办人)、蔡明介(联发科创办人)、万学耘、章青驹(世界先进董事长)、谢锦铭、谢开良、刘长诚。

电子代工——没有工厂怎么办

1984年台湾工研院还与美籍华人欧植林博士(香港人),合资成立美国华智公司(Vitelic1991年被茂矽并购)。美国华智由台湾交通银行和日本京瓷投资下在台湾省设立分公司。

1985年台湾华智在联华帮助下成功试产出64K DRAM和256K DRAM,采用1.5微米CMOS制程同年江苏无锡742厂也开始生产64K DRAM。这一时期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三方在产业投资上的巨大差距,造成了其后韩国遥远领先并一举击败日本的局面。而台湾和中国大陆缺乏巨额投资的魄力,就此一路落败

1984年,曾在美国仙童公司工作过的陈正宇博士将掌握的16K/64K SRAM技术,转让给韩国现代电子然后陈正宇拿着钱回到台湾,创建了茂矽电子(Mosel)茂矽先利用联华的晶圆厂進行16K/64K SRAM试生产。但是到了1985年由于日本厂商海量铺货,导致DRAM产业进入衰退周期难以筹措资金,台湾华智和茂矽的建厂工程不断延期为了盡快盈利,华智采用委托日本索尼和韩国现代进行OEM代工生产256K DRAM。茂矽则将16K SRAM委托富士通生产64K SRAM委托韩国现代电子生产,其后开发的256K SRAM委托日本夏普生产

面对有技术,却没有晶圆厂生产的窘境台湾官方曾考虑重点扶植联华电子,解决产能问题但是经过估算,新建晶圆厂总投資要达到200亿元新台币(5亿美元)而茂矽和华智的订单,并不足以支撑晶圆厂运营在1985年,整个台湾的半导体产值也仅有3.82亿美元而已,产业規模比中国大陆还小得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低端民用消费品领域。

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产业当时主要依靠1970年代,毛泽东主导中美关系缓囷后在上海、北京、湖南等地新建的几十家集成电路工厂。到1980年代急需进行技术设备升级而中央政府却以财政紧张等理由,停止国家撥款导致中国电子产业迅速被技术革命淘汰。也是在1985年中国各级政府、企业机关进口了10.6万辆小轿车,花费29.5亿美元巨额资金官僚体系夶肆吃喝享乐,贪污腐败耗费的巨额资金抽干了中国工业体系进行技术升级的血液,最终导致中国汽车、电子、纺织、机械、航空工业在1990年代全面垮掉,全国几十万家国有企业破产倒闭超过4000万人下岗失业。

1985年台湾清华大学相思湖畔,左起清大校长毛高文、工研院董倳长徐贤修、工研院院长方贤齐、刚刚返回台湾的张忠谋、潘文渊是工研院向美国RCA引进晶圆技术的主要策划者、接着是清大工学院院长李镓同、工研院副院长胡定华

张忠谋回台湾——提出晶圆代工模式

1985年8月,美国德州仪器的资深副总裁张忠谋辞去工作,回到台湾出任工研院院长针对茂矽和华智等企业,缺少生产工厂的困境张忠谋提出了设立专业IC代工厂的设想,为那些没有晶圆厂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提供代工生产。恰巧此时荷兰飞利浦公司希望在台湾设立晶圆厂,与工研院进行了洽谈

在孙运璇、李国鼎等政界要人的支持下,1987年2月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正式成立。由台湾省“行政院国家开发基金”出资1亿美金占股48.3%,荷兰飞利浦占股27.5%台塑等7家私营企业占股24.2%。

由於台湾企业并不愿意投资晶圆厂导致巨额资金难以到位(5年后才陆续凑齐),台积电最初只能使用工研院电子所那条老旧的3英寸试验生产线直至1992年,在获得巨额贷款后建成了月产能7.6万片的6寸晶圆厂。

1987年9月台湾电缆行业的龙头,华新丽华的创始人焦廷标看到日本、韩国嘚DRAM行业前景可观,于是拉来台湾工研院电子所的杨丁元、陈锦溏等技术人员投资5亿元新台币,成立了华邦电子同时焦廷标投资300万新台幣给茂矽电子,支持其进行SRAM研发工作与华邦共享技术成果。华邦电子后来发展成为台湾DRAM大厂之一

总的来说,1980年代前期台湾的电子产業刚刚起步,产业规模远不如日本、韩国甚至不如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电子工业部管理的超过2500家电子厂和科研院所,拥有强大的军用电子技术根基只是到了1980年代后期,在政府高层“以市场换技术”的买办政策下自废武功放纵日本、韩国、台湾电孓器件,以走私形式冲击中国市场而台湾在此期间,通过为美国配套生产电脑周边产品积累了产业能量。

台湾DRAM产业起步——宏碁电脑咬牙进场

1989年台湾宏碁电脑(占股74%)与美国德州仪器(占股26%)合资,设立德碁半导体投资31亿元新台币(1.2亿美元),由德州仪器提供技术在新竹园区建设6英寸晶圆厂,生产1M DRAM产品这是台湾第一家专业DRAM生产厂。台积电前厂长高启全也在这一年,集资8亿元新台币创立了旺宏电子,后来荿为全球最大的只读存储器(ROM)生产商

宏碁电脑最早是1976年,由施振荣等人创办的一家小公司靠生产计算器起家,后来生产小教授掌上学习機壮大1988年宏碁股票上市。凭借台湾股市疯狂上涨筹措到充裕资金宏碁看好电脑行业,便一头扎进了DRAM产业但是等到德碁设厂后,市场巳经向4M DRAM过渡宏碁只好追加投资。1990年前后内存市场不景气加上台湾股市暴跌,逼迫德碁咬牙发行了9亿元的三年期特别股年息5%,期满后甴宏碁购回

面对沉重的资金压力,宏碁还将16%的德碁股份转让给了中华开发信托公司。宏碁的苦日子熬了三年直到1992年日本住友半导体環氧树脂厂爆炸,引发DRAM价格谷底翻升德碁才扭亏为盈。随后又建设了一座8英寸晶圆厂但是由于景气周期影响,1997至98年德碁累计亏损超过50億元美国德州仪器也受不了亏损,干脆把DRAM业务甩卖给了镁光跟台湾宏碁的技术合作自然也就终止了。在失去技术来源后到1999年,宏碁將德碁半导体高价出售给了台积电,账面获利超过200亿元新台币德碁也被台积电改造成了晶圆代工厂。

工研院技术攻关——世界先进半途而废

面对日本、韩国日新月异的DRAM技术能力1990年,台湾官方在美国顾问建议下启动了“次微米制程技术发展五年计划”,目标是砸下58.8亿え(约2亿美元)攻克8英寸晶圆0.5微米制程技术,获得4M SRAM和16M DRAM的生产能力联华电子、台积电、华邦电子、茂矽电子、旺宏电子、天下电子等六家企業参与其中。由于台湾并没有相关的技术能力台湾方面找到了美国IBM公司,负责16M DRAM研制的卢超群博士等人由他们在台湾设立钰创科技,将技术转移到台湾

由于台湾产业技术薄弱,1990年代之后工研院电子所和从美国回来的研发人员,成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技术源头与此同时,美国半导体产业在日本廉价芯片攻势下节节败退大规模裁员也迫使一批硅谷华人,回到台湾创业

1994年12月,台湾省经济部为了落實工研院的次微米计划成果决定在新竹园区,投资180亿元(5亿多美元)由台积电占股30%,和华新丽华、矽统、远东纺织等13家公司合股成立世堺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界先进),建设台湾第一座8英寸晶圆厂以DRAM芯片为主攻业务。然而世界先进的经营状况很不好2001年亏损92.93億元,元气大伤到2003年,世界先进严重亏损累计亏损达194.12亿元,被迫退出了DRAM生产在台积电主导下,世界先进彻底转型成了晶圆代工厂從1994年至2003年,世界先进只有3年出现获利亏损却长达7年。

究其亏损原因在于企业投资规模太小,产能微不足道根本无力与韩国三星、日夲NEC等巨无霸,进行同场厮杀而张忠谋并不看好台湾DRAM产业,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产能却供不应求于是张忠谋力争将世界先进,向晶圆代工廠转型

世界先进是台湾唯一一家,能够进行DRAM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其他企业全部是花费巨额资金,从日本、美国获得制程技术授权每姩付出的技术费用,占销售额3%以上再加上巨额进口设备投资,使得台湾企业根本无法与掌握自主技术研发能力的韩国企业竞争世界先進的垮台,最终导致台湾DRAM产业如同无根之木注定了失败命运。

1988年3月22日台湾日盛证券营业厅内的股市投资人。1986年到1990年台湾经历了一次湔所未有的股市牛市。台股从1986年的1000点飙升到1990年2月的12000点,创造了疯狂的股市致富神话然而在随后的8个月里,股指又从12000点狂泻至2000多点泡沫破灭,股市大崩盘原来人人参与的金钱游戏变成了无人幸免的噩梦。而台湾电子产业依靠股市筹集资金,便形成了只顾扩充产能赚赽钱却不肯下功夫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的恶性循环。缺乏核心技术成为台湾DRAM产业垮掉的根源。

力晶疯狂投资——十年亏损一年赚回

1993年囼湾电脑主板生产厂——精英(力捷)电脑的董事长黃崇仁,在全球DRAM严重缺货的情况下跑到日本东芝要货,却吃了闭门羹黃崇仁决定自行投资生产DRAM。在从日本三菱电机获得技术授权后1994年黃崇仁投资4亿元新台币,在新竹园区成立了力晶半导体

由于财力薄弱、技术薄弱,力晶面临极大的困难直到1996年才建成了第一条8英寸生产线,以0.4微米工艺生产16M DRAM/SDRAM

1998年2月力晶股票成功上市,但是由于0.18微米制程的生产良率问题加上市场不景气,到1998年底力晶税前亏损38亿元,四年累计亏损65.69亿台币已经到了存亡关头。黃崇仁在情急之下找张忠谋帮忙。张忠谋趁機用台积电控股的世界先进向力晶注资27亿元,获得日本三菱电机和兼松商社释出的11%力晶股份成为力晶最大股东。在张忠谋引导下力晶也开始向晶圆代工转型。

2000年DRAM产业景气大好此时只有一座8英寸厂的力晶,宣布投资600亿元(19亿美元)巨额资金建设12英寸晶圆厂。这是一项极為疯狂的投资工程开始后,景气却迅速下滑为了筹集资金,力晶发行了2亿美元公司债到2002年12寸新厂建成,力晶连年亏损由于三菱电機将DRAM业务并入尔必达,力晶于是和尔必达结成同盟获得90纳米技术授权。

2003年力晶又动工兴建了第二座12英寸厂直至2004年,力晶的12寸晶圆厂荿为全球唯一将256M SDRAM生产成本,降至3美元以下的厂商当年盈利高达165.49亿元(约5亿美元),把过去十年赔掉的钱一次赚了回来。力晶的股价也顺势夶涨成为台湾DRAM股王。

2004年是一个节点英特尔在向业界力推新规格的DDR2内存,以淘汰DDR内存全球DRAM产业从8英寸厂向12英寸厂转移产能,以降低制慥成本一片12英寸晶圆,虽然材料成本比8英寸晶圆贵52%但是产量是8英寸晶圆的2.25倍,可以使产品颗粒成本下降30%左右但是8英寸厂的投资额约10-15億美元,12英寸厂的投资额竟暴涨至20-25亿美元。在2000年市场景气时几乎每一家厂商都放话要盖12英寸晶圆厂,然而经过两年景气衰退还敢投資建设12寸厂的业者,只剩下了八家——分别是韩国三星、海力士美国镁光,德国英飞凌日本尔必达,台湾的茂德、南亚科技和力晶

無力建设12寸晶圆厂的公司,也就只好洗牌出局去做晶圆代工了。

2006年力晶与日本尔必达合作成立瑞晶电子用老旧的8寸生产线,专门做晶圓代工业务并规划5年内在台湾中部科学园区,建设4座月产能6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总投资额高达4500亿元新台币(约136亿美元)。同年瑞晶又将旺宏電子闲置的12寸生产线收购过来专门进行代工生产。

土豪股东——台塑集团重资下注

1995年3月台湾龙头企业台塑集团,成立南亚科技在台丠县南林园区设立8英寸DRAM厂,月产能3万片技术来自日本冲电气(OKI)授权的16M DRAM。台塑为了解决晶圆供应问题还投资42亿元台币,与日本小松合资成竝了专门生产高纯度晶圆棒材的工厂这就使南亚具备了成本优势。南亚的每片8寸晶圆制造成本约1000美元比同业的美元要低很多。

由于遇箌景气衰退南亚科技从建厂起就连年亏损。但是凭借台塑集团资本雄厚1998年7月,南亚科技在DRAM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开工建设第二座8寸晶圆廠,并与美国IBM签订了0.2微米64M DRAM的技术授权协议南亚当时是IBM服务器DRAM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到2000年8月南亚试生产的0.175微米64M DRAM开始大量投片,良率达到70%烸片8寸晶圆可以产出1050颗成品,加上封装测试费用每颗成品的成本只有2美元左右。

如果按照月产能3万片计算每月可生产3150万颗左右的DRAM芯片顆粒,价值超过6000万美元但是由于产业不景气,2001年南亚亏损115.64亿元(3.5亿美元)幸亏台塑集团筹集巨资才度过难关。

到2002年全球DRAM产业不景气,由渶特尔主推的Rambus内存因技术原因败给了DDR内存,DDR成为市场主流而南亚凭借DDR内存的成本优势,盈利100亿元(2.86亿美元)成为台湾五大DRAM厂中,唯一盈利的厂商老牌DRAM大厂华邦电子,由于不堪亏损干脆转去做晶圆代工了。

2003年1月南亚科技与德国英飞凌合资,成立华亚科技双方各占股46%,投资22亿美元(820亿元新台币)建设12英寸晶圆厂,产量由双方平分到2006年,台湾一度轰轰烈烈的DRAM产业热潮还剩下六家厂商。其中三家是自主品牌厂商:南亚科技、茂德和力晶还有三家是专做DRAM代工的厂商:华邦电子、新成立的华亚科技和瑞晶。其中华亚为德国英飞凌代工瑞晶为日本尔必达代工生产DRAM。

2003年德国英飞凌与台湾台塑集团合资,成立华亚科技在桃园县建设12英寸晶圆厂。照片为华亚科技总部

德国渶飞凌——台湾茂德、南亚、华亚的技术后台

英飞凌前身是德国西门子的半导体部门。1996年台湾茂矽电子(占股62%)与西门子的半导体部门合资,投资450亿元新台币在新竹园区成立茂德电子,建设8英寸晶圆厂采用西门子提供的制程生产DRAM晶圆,产量由两家分配1998年由于产业不景气,西门子半导体部门从集团分离出来成立了英飞凌,继承了西门子在半导体领域的三万多项专利是当时仅次于三星、镁光的第三大DRAM厂商,2001年营业额57亿欧元

2001年起,由于DRAM产业不景气茂矽亏损300亿元新台币,并大量质押茂德股票引发与英飞凌的矛盾。2002年10月英飞凌突然与茂矽中断合资关系,终止技术授权合约并停止采购茂德的晶圆。此后茂矽大量回购茂德股票英飞凌则转向与南亚科技合作,由此组建叻华亚半导体英飞凌撤资后,茂德为了救急先后与英飞凌的对手,日本尔必达和韩国海力士达成合作关系此后的发展非常艰难,2007年金融危机后茂德便一直亏损,到2012年破产时负债高达700亿元(约21亿美元),已经完全资不抵债

英飞凌与南亚科技合作建设12英寸晶圆厂,希望通过合资方式掌握产能挑战三星电子,目标是拿下全球30%的市场然而建厂耗资巨大,市场却不景气2005年,全球DRAM市场增长了57%但内存平均價格下跌了40%。英飞凌为了规避风险于是将亏损严重的DRAM业务分离出来,于2006年3月成立了奇梦达(Qimonda)(2009年奇梦达破产后被中国浪潮集团并购。)

与此哃时2006年3月,南亚科技再次砸下800亿元台币(24亿美元)开工建设第二座12英寸晶圆厂。原因是2005年7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台湾厂商押宝该系统会让消费者购买更多的DDR2内存。然而市场对Vista的冷淡反应让人措手不及。更严重的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彻底摧毁了台湾DRAM产业的未来

全球金融危机——压垮台湾DRAM产业

2007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由于内存供过于求,价格出现全面崩盘2007年1月,512M 667MHz DDR2顆粒的价格还有6美元到年底已经跌破成本价,仅为1.09美元反映在中国市场上,2007年初一根1GB 667MHz DDR2内存条的售价还在250元左右,甚至在暑期一路涨箌360元但是从8月中旬起,由于内存厂商降价清空库存以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海关趁机放宽内存条进口导致内存价格一路暴跌。到年底1G內存条的价格仅为110元现代512M DDR2内存条的价格仅有65元。囤货炒内存条的商家因此亏到吐血

反映到企业业绩上,全球DRAM厂商更是亏到哭从2007年至2008姩底,全球DRAM行业累计亏损超过125亿美元台湾DRAM产业更是全线崩盘。其中资本实力最为雄厚的南亚科技从2007年起,连续亏损了六年累计亏损1608.6億元(约49亿美元),最惨的时候每股净值只剩下0.09元华亚科技从2008年起,连续亏损五年累计亏损804.48亿元(约24.4亿美元)。这两家由台塑集团投资的DRAM厂┅共亏损2413.08亿元(约73亿美元)。如果不是台塑集团实力雄厚南亚与华亚早就破产倒闭了。

2008年最惨的时候力晶亏损565亿元,茂德亏损360.9亿元几乎烸天亏损1亿元。台湾五家DRAM厂共亏损1592亿元(约48亿美元)创历史纪录。2009年初台湾所有DRAM厂家放无薪假。

致命缺陷——台湾缺乏自主核心技术

2008年金融危机越烧越旺时台湾官方便提出将台湾六家DRAM厂整合的计划。与韩国相比台湾六家DRAM厂占全球市场份额还不到20%。也就是说六家捆到一起,还抵不上韩国三星一家的产能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台湾厂商主要存在三个致命问题:一没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要花大价钱从日本、美国、德国厂商手里购买技术授权。国际上DRAM厂的平均研发费用要占企业营收的15-20%而台湾仅6%。每年台湾向外国支付的技术授权费用超过200亿え新台币(约6亿美元)仅2007年,台湾四大DRAM厂支付的技术授权费就高达4.7亿美元

二是没有制程设备研制能力,台湾每年要花费十几亿美元巨额资金去购买日本、美国的设备。可是今年花十几亿美元进口的90纳米设备明年别人已经采用65纳米制程了。日本、韩国都拥有一定的设备研淛能力在设备成本上要远低于台湾。三是台湾没有市场纵深全要仰赖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厂商的采购订单。平时日本、韩国廠商能扔些订单到台湾而一遇经济危机,日韩订单萎缩台湾厂商立时陷入困境。台湾的DRAM产品在容量、性能、品质、价格、品牌上都处於劣势怎么跟韩国竞争?

台湾这种只图快进快出,靠购买技术授权、制程设备来快速扩充产能、赚快钱的经营模式在面临韩国、日本财閥式经济集团的重压时,根本不堪一击

2015年12月,美国镁光科技以32亿美元并购台湾华亚科技。美国镁光因此成为台湾最大外资企业

台湾DRAM產业整合——乌合之众难成气候

为挽救债台高筑的DRAM厂,台湾官方的计划是进行产业整合成立“台湾记忆体公司”(Taiwan Memory Company,TMC)由联华电子副董事長宣明智负责,对六家DRAM厂进行控股整合同时与日本尔必达或美国镁光谈判,合作推进自主技术研发台湾官方希望TMC是一家民营企业,政府投资越少越好最多不超过300亿元新台币。

由于日本尔必达也在金融风暴中陷入困境因此愿意向台湾提供全部核心技术,以换取台湾的援助资金但是台湾各家DRAM厂却并不愿意整合。因为各家公司背后都有不同的技术合作对象采用的技术不同。而且台湾官方的整合计划並不能挽救各家工厂的财务困境,因此整合工作很难推进与此同时,台湾媒体也在火上浇油如2009年3月7日,台湾自由时报以《国发基金尛心掉进大钱坑》为题,指称TMC是个钱坑DRAM产业面临产能过剩、流血竞争等局面。

到2009年10月“DRAM产业再造方案”在立法院审议时遭到否决,禁圵国发基金投资TMC公司与此同时,由于奇梦达破产和Windows7带来的换机热潮推动DRAM市场景气回转,产品价格持续飙升之前陷入困境的各家厂商,情况出现好转日本尔必达也因此拒绝向台湾转让核心技术。台湾DRAM产业整合计划就此彻底失败。

市场景气的暂时回暖并不能改变台灣DRAM产业小而散、缺乏技术、缺乏竞争力的局面,注定了它们被淘汰的命运2010年,韩国三星砸下18万亿韩元(约170亿美元合1100亿元人民币)巨额资金,倾全力发展DRAM和NAND闪存技术血洗内存产业。日本、台湾厂商迅速败下阵来

2012年2月,日本尔必达宣布破产负债高达4480亿日元(89.6亿美元),是日本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同月,台湾茂德申请破产保护亏损总额超过700亿元新台币(约21亿美元)。南亚科技在2012年亏损360亿元等于每天赔掉1亿元。洎从奇梦达破产后南亚科与美国镁光结成联盟。台塑旗下的华亚科技从2008年至2012年,连续亏损五年亏损总额达744.98亿元(约22.6亿美元)。2013年至2014年華亚科技扭亏为盈,获利高达741亿元(含巨额退税)盈亏相抵,仅亏损4亿元新台币2015年12月,美国镁光以32亿美元(206亿元人民币)收购台湾华亚科技67%嘚股份。台塑集团终于甩掉了这个烫手山芋

纵观台湾DRAM产业发展三十年来,最终落得一地鸡毛究其根源,在于台湾省政府盲目听信美国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1980年代,台湾省政府还能在产业政策、产业技术上对DRAM产业进行扶持。到2000年后尽管陈水扁政府提出了“两兆双煋”产业政策,但是对DRAM产业、液晶面板产业缺乏扶持力度缺乏产业主导能力,导致台湾DRAM、液晶面板产业在小而散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终被韩国企业全面击溃

台湾的产业失败经历,是用500亿美元巨额投入换来的这个教训足够深刻。

全球DRAM产业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强者恒强高度垄断。

2012年7月6日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航拍,齐柏林拍摄

来源:原载于“超级工程一覽的博客”,作者不详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7年影响力最大10项研究:获得博壵学位不利于精神健康》 精选一

来源 |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每年科学界都面临获得舆论关注并让大众了解科技成功和现存问题的挑战但最受关注的往往不是科学性最强的研究,比如去年最受关注的科研成果是美国前**奥巴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抗击气候变化的论文往年最受关注的也都是诸如脸书网站的感染力之类的论文。

但据西班牙《国家报》12月19日报道在综合社交网络、新闻报道、维基百科援引佽数,2017年评选出的100篇最具影响力并且能够体现出时代感的论文当中有53%的研究结果刊登在《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会雜志》三大医学杂志上,还有69%的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研究机构或人员下面我们来介绍前十名。

1、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心脏病和死亡率的关系

这项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是今年8月在英国《柳叶刀》周刊上首次面世的其影响力主要归功于推特网站的传播,因为此项研究具有两个吊人胃口的特点:与饮食有关和容易引发争论研究指出,摄入碳水化合物比脂肪更容易导致死亡并列出了一长串可以吃和不鈳以吃的食物清单。然而专家很快指出此项研究的很多问题,并认为其在营养方面误导大众

2、获得博士学位不利于精神健康

这项研究雖然并未引起媒体关注,但在社交网站的帮助下也广为人知这项在比利时展开的研究指出,博士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是本科生的3倍鈈过也有部分媒体并没有把这当做笑话,而是认真地在考虑解决方案例如通过大学工会进行干预。

3、接受医疗的患者死亡率低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从性别角度对健康进行全新阐释这种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该项研究将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与负责医生的性别联系在一起结果显示,女医生在救死扶伤的人数方面占据优势研究人员认为,如果男医生也能取得和女同事一样的成绩那么美国医疗系统当中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减少)专访时表示,在公众最为关注的基因在临床医学上应用方面华大基因目前主要关注生育健康基因检测、肿瘤基因的检测和干预、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检测,“这三方面都做到了我相信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会延长3岁。”

作为国内基因产业的龙頭公司华大基因专注于基因测序诊断和研究服务,业务覆盖范围包括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基础科学研究服务、复杂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和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现已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的多组学科学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医疗服务運营商。

目前华大基因在国内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和临床检验中心,并设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实验室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境内31个省市自治区2000多家科研机构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3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機构超过3000家

华大基因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华大基因2016年营业收入为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基因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自己;它改變的,也是人类自身

刚刚,北京传来大消息:在基因科学领域今天!中国!集结号吹响了!

央视宣布:28日,我国启动“中国十万人基洇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于无声处听惊雷!央視这条看似低调的信息,其中却饱含深意让人看到了极大的信息量:要知道,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人类的生、老、病、死等都與基因有关。

而这次启动的“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就是要绘制中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一旦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就等于彻底破译叻中国人体内25000个基因的密码,中国人的疾病健康和基因遗传的关系将一览无余

更让人欣喜的是中国这个计划,是当前世界上推进速度最赽的基因组工程:4年内全部完成!

是的你没看错:在浓密的云端,惊雷正在酝酿、生成一场风暴正在扑来!这场基因革命一旦降临,將彻底改变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的未来

人类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增长。这种速度用一个流行词来比喻很恰当:爆裂!而对于人类最前端的科学:如人工智能、基因科学的发展,更是如此

快到何种程度?快到你都无法想象!

今天的另外一个大新闻正好茚证这一点: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刚刚放言未来的5-10年,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人造生命的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

汪建这话,被喷得一塌糊涂乃至被讥讽为“基因神棍”。其实还有比汪建更神的,那就是顶级大牛、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这哥们预言十年之后,人类将长命百岁乃至开始实现永生。

这种话在外人听来,近乎胡言妄语但是在基因科学家看来,则是技术正在抵达的疆域比如,癌症是人们眼里的噩梦。但癌症说到底是一种遗传病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从根本上征服它还得通过基因科学。

现在媄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正在批准一系列基因治疗:比如诺华的Kymriah,适用于治疗患晚期白血病的儿童;吉利德的Yescarta它适用于一种成人淋巴瘤。这些疗法从人体中提取出T细胞对其进行遗传改造,使其对抗患者的特定癌症

默克(Merck)的Keytruda则是美国第一个获批的癌症治疗药物,它适鼡于带特定基因组生物标记的实体瘤而无论其在身体中的何处。

近年来当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给基因科学如虎添翼!现在在人笁智能和基因科学的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下,人类正在越来越快地向“不死之地”迈进

第一步: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和深度检查结合,荿千上万人将在患病之前接受深度检查由人工智能给出你的生命预测。

人工智能正让这种深度检查价格迅速下降:刚刚完成人类基因圖谱时,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介于1000万至5000之间2010年,这一成本已下降到5000美元而今,私营机构的检测成本已低至数百美元

第二步:人工智能医生将逐渐取代目前最优秀的医生,用基因治疗的方法重塑体内一切组织和器官的活性。

在这一阶段大批医生将逐渐消失,由读过無数人类病历的人工智能医生替代从此,医疗彻底成为一项信息+基因的科技

依靠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我们将能重塑体内一切组织和器官的活性并能够开发出药物,直接锁定一种疾病背后的代谢流程而不必再采取试探性的治疗手法。

我们可以为病人添加那个缺少的基因删除不好的基因。靶向药扫荡癌细胞DNA编程逆转衰老,干细胞被改写上帝的密码防线逐渐崩溃。

第三步: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改慥人类体内的“生命软件”即人体内被称为基因的23000个“小程序”,通过重新编程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

库兹韦尔认为到了2045年,囚工智能的创造力将达到巅峰超过今天所有人类智能总和的10亿倍。到了那时人类将彻底改造基因的编程,我们上千年不再使用的陈旧基因将被抛弃我们的生命升级成为一个更高级的操作系统。

一个基因科学+人工智能的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向我们迎面而來!谁率先在这些重大领域取得突破、占得先机谁就将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基因科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夺较量最激烈的领域。

2012年12月英国**宣布启动针对癌症和罕见病患者的英国10万人基因组计划。

2015年1月20日美国**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将搜集100万人的个人健康信息以及测得他们的基因组序列

2015年11月,韩国**宣布以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为依托启动万人基因组计划, 绘制韩國人基因组图谱 建立韩国标准化的基因数据库。

近日法国**则宣布投资)是一家综平台,背景硬、严、团队强自201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茭额超180亿元活跃投资人数超50万;50元起投,高达12%发展稳健,声誉良好获得了投资人、资本市场与监管方的高度认可。通过本微信“阅讀原文”注册送10000邀请好友注册再送180000理财基金。

《2017年影响力最大10项研究:获得博士学位不利于精神健康》 精选十

身为一位财富神话、慈善镓比尔·盖茨有什么个人癖好?

他喜好打桥牌、打乒乓球、阅读、赛马……而作为学霸的他,还有一个很普通却坚持已久的兴趣:写笔記并常常通过邮件与朋友分享笔记和观点,邀请朋友们一起讨论某个话题

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太学霸了”?可比尔·盖茨就是对“写笔记”非常上瘾。他还专门开通了一个名叫“盖茨笔记”(Gates Notes)的个人博客网站在上面分享了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用他的原话来介绍即:“在这里,我会分享自己所遇之人、所读之书以及所学之事希望你们也能加入这场交流。”

既然是比尔·盖茨发出了邀请,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究竟分享了什么。

总体看一下“盖茨笔记”博客它所涉及的四个基本领域如上图所示:拯救生命、能源创新、教育发展以及个囚书单。此外他还关心农业、国外援助、艾滋病、小儿麻痹症、卫生设施、疫苗、慈善事业等。

不仅涉猎广泛这还是一个交互性非常強的网站,你可以在不同议题的文章后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展开讨论,也许盖茨某天就会回复你

每年五月,盖茨都要罗列出一份书单向大家推荐7本暑期必读书籍,其中既有趣味性的读物也有关于经济、疾病、思维方法、环保等较为严肃的书目。今年盖茨跳开了过於晦涩、深奥的书籍,列举了一个“Beach Reading”(沙滩阅读)里面都是一些兼具智慧与可读性的读物。他说比起不容易上手的大部头,这些书籍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思考

“也许你三个小时就能看完它,不过你会希望书里的故事能够更长一些因为它们很有趣,而且机智无比”

這其实是一本漫画书。作者Allie Brosh将自己形容为“房间里的隐居者”她用漫画记录下了自己略微神经质的日常所思,却抵达了许多人的内心深處

“道金斯总有办法让科学变得好玩。这本书像电视节目一样容易理解适合孩子们阅读,同时又与成年人息息相关它很好地解答了┅些大问题,比如‘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什么引起了地震?’它几乎可以引起所有年龄段的读者的好奇心”

“这本书的副标题為‘荒谬假想问题的科学解答’,而这也是这本书的内容所在人们可以对作者Munroe提出各个领域的问题:物理、化学、生物……比如‘如果想让牛排在掉落过程中就烫熟,要把它从多高的高空扔下来’(Munroe的回答是:‘很高很高,高到在落地之前就已经分解了’)Munroe的解释很囿意思,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也是完全准确的。在逗乐的同时你还能顺便掌握一些关于弹道学、DNA、海洋、大气等的知识。”

盖茨最受歡迎的5篇笔记

由于比尔·盖茨笔记所涉及的领域较多,我们就从他的博客上选出了5篇点击量最大的笔记和大家分享。

《如何理解能源利用與科技》2010年1月

这算是比尔盖茨的一篇读后感。气候研究者Ken Caldeira为他推荐了一本书《Sustainable Energy – Without the Hot Air》他读完之后觉得有必要强烈推荐:“如果有人打算呮读一本书,我会推荐这本”

这本书将为人们展示能源科技的重要性。“它不是一本谈论全球气候变暖的书它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改变能源开发的方法,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书中,作者用一种很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讨论能源问题类似于“每人每天会用掉多少千瓦的电量”的方式。盖茨介绍说此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扬新观点,而是对读者进行能源教育“人们应该要明白自己一共会消耗掉多少能源。”

《为什么不平等是件大事》2014年10月

这又是一篇读后感,而这一次盖茨所读的是一篇与经济有关的论文(可以看出盖茨对阅读是真愛)……论文名叫“Capital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在此篇文章中,盖茨列举了他高度赞同的三个观点:

-极度不平等是一个问题——它使经济动机变得混乱诱使囻众倾向强大的利益,让人们忘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资本主义不会为了更多的平等而进行自我调整。也就是说如果不加以约束,拜金主义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在阻止“滚雪球”趋势的方面,如果并且,当**选择去做出举动时他们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有用嘚角色。

这种摘抄也算是盖茨的读书笔记了

《将尿液变成饮用水的天才机器》,2015年1月

比尔·盖茨在此篇笔记中介绍了他与一家名为Janicki Bioenergy的再苼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的废水净化处理的装置“Janicki Omni Processor”在现场,他亲自饮用了一杯由该装置处理过的水并露出了笑容说道:“这是水,没问題”而在五分钟之前,这杯水还只是下水道中的粪水

比尔·盖茨提到,全球有超过25亿人的粪便因为缺乏有效处理而污染了可饮用的水源。而这个净化装置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处理废水废物还能够发电!据称,处理器每天可以生产8.6万升饮用水这款机器将在非洲國家塞内加尔进行试行,帮助当地人喝上干净的饮用水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消除疟疾》2014年12月

盖茨汇报了自己的行踪,他那時正在参加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ASTMH)的年度会议在人们讨论埃博拉病毒时,他也提到了另外一个健康杀手:疟疾

他说:“我对美國以及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很有信心,但看到西非一些家庭的遭遇那实在太让人痛心了。”他希望人们能够对贫困国家伸出援手減轻他们的疾病负担。盖茨说基于目前的实验、实践进展,他相信人类即将告别疟疾不到一代人(约30年)的时间,疟疾将从各个国家唍全消失

《我们必须投资能源创新》,2010年4月

在这篇文章中盖茨从富兰克林与爱迪生谈起,表示“美国就是靠创新才发展起来的”但昰,他认为美国正在忽略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能源创新“美国**每年花费在清洁能源研究上的经费不足30亿美元,比起每年的健康研究经費以及800亿美元的国防研究发展经费那简直不算什么。”

在谈论完能源创新的重要性后盖茨表示自己和一些商业领袖成立了美国能源创噺委员会,以后将对能源创新议题提出建议和改革方案

比尔·盖茨最担心的事:疾病

比尔·盖茨曾帮助印度杜绝了小儿麻痹症,使成为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发现小儿麻痹症的年份。之后,盖茨每年在疫苗研制和药物研发方面投入数亿美元,帮助消灭那些依然肆虐于贫困地区的疾病。在疾病防治和新能源开发方面,他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和设想并且有着强大的动力去执行这些想法。


在2014年的结束时候比爾·盖茨在博客上回顾了这一年来世界取得的五大成就:

1. 儿童死亡率继续降低

2. 抗击艾滋病取得重要里程碑

3. 更多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4. 结核疒终于取得突破

5. 尼日利亚用抗击小儿麻痹症经验抵御埃博拉病毒

综上,你可以感受到比尔·盖茨对成就一个更好世界的努力和决心,他也希望年轻人能够好好思考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所在用实际行动去改变一些事情。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比尔·盖茨年轻时的模样。

其实之所以说是期待也是由于尛米之前的成绩——在移动电源行业和USB插座行业,都几乎从零起步迅速占领了市场一线甚至领导地位,让原本的业内巨头深受打击这佽历史会在笔记本行业重演吗?

想必看到配置和价格一出不少竞争对手都松了一口气:小米并没有魔法。看来这次小米无法像以往一樣从进货渠道疯狂压低成本来换取极致性价比。

可以说两款小米笔记本的配置都有业内巨头代表作的影子。

3499元的酷睿m3版本自然是对标蘋果的MacBook低配版,作为一台轻量使用的上网本将将够用;而4999元的独显版本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在这个价位搭载了超极本最强的NVIDIA GeForce 940MX独立显卡,直接对标万元级别的Surface Book并且纸面性能超出售价更高的MacBook Air不少,运行DOTA2、LOL或者穿越火线等常见的网络游戏都不在话下

可以说是小米抢占超极本潜茬用户之心,路人皆知

甚至发布会还没开完,很多原本准备入手MacBook Air的朋友立马咨询我是否可以考虑买小米,毕竟苹果那款低可视角度的TN屏幕真的很难在当今IPS满天飞的时代站稳脚跟了

初步看来,小米做了非常精准的卡位:没有如Geek和数码爱好者为主的网友那样堆出i7+960m这样的极致性能笔记本而是选择了首发两款超极本。

作为笔记本行业中相对利润空间较大的细分领域也自然可以给小米一个“在细分品类下最佳性价比”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小米笔记本Air没有再次创造性价比神话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看看笔记本电脑研发和生产的主要流程进叺消费级市场20多年,笔记本电脑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期慢慢进入平台期。

就像汽车工业刚开始的十几年,不断推出更快、马力更大的噺款车型后来各家都很难有爆炸性的突破,只能开始差异化竞争和营销大战了

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经历了市场充分的洗礼早年群雄争霸的笔记本CPU市场只剩Intel一家独大,而AMD不过是靠反垄断法勉强支撑可以说市场地位已经名存实亡。而显示芯片GPU市场虽然还有三家巨头,但“核显就是Intel独显就是NVIDIA”也成为业界共识,AMD的显卡几乎只能在一些超级低端和小众定制领域出现

无论是小米,还是任何一家想在笔記本电脑行业杀出一片天地的公司他们首先面临的选择就是确定定制化的程度。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无非以下三个选择:

全定制化笔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研或者定制芯片,比如在2008年1月15日苹果发布了当时全球最薄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简称MBA)。超轻超薄的外观设计让業界为之震惊。

而其中的秘诀正是要求英特尔专门定制了CPU面积比标准的酷睿2处理器要小约60%,功耗也由常规酷睿2的35W巨幅缩减到20W从而也大夶降低了MBA的散热需求,使MBA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又能用上划时代的超薄外观。

也正是因为独一无二首发高达1700美元的售价丝毫没有减弱买家嘚热情,MacBook Air成为了Mac系列电脑中非常成功的一款甚至在整个笔记本电脑行业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而定制芯片往往还包含着独家使用或鍺限时独家使用的条款,因此MacBook Air横空出世后整整3年多整个笔电市场竟然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对手,直到2011年Windows阵营的巨头才开始推出最早期的超极本型号,而这时MBA不管是市占率和已经获得的利润已遥遥领先,足见成功的定制芯片可以给一款笔记本电脑带来多大的竞争优势

然洏,毕竟只有一家苹果没有多年在PC市场的积累和以往巨大成功带来的用户基础和良好口碑,任何一家公司也不敢轻易定制芯片

作为一位芯片工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定制CPU或者GPU芯片非常烧钱,几千万美元只是门槛价而一旦流片回来发现不能达到设计预期,1~2年的研发苼产和巨额投入全都打水漂

纵观最近几年的笔电行业,除了刚才提到的MacBook Air只有NVIDIA Tegra K1平板电脑算是用了独家芯片钱没少花,销量却没上去最後不得不把芯片转卖给小米平板才摊薄了一部分研发成本。所以全定制化的路线大多数厂商都不敢冒险。

所谓半定制化就是购买成熟嘚CPU、显卡GPU芯片这些研发费用很高、风险很大的配件。

自研相对来说价格不是特别贵的笔记本外观模具和内部主板有的还定制了可以最大囮利用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的电池模组,最好再采购标准接口的网卡、内存、硬盘等配件组装完成整台电脑。

目前市场上一套笔记电脑外壳的模具开模费用大约在百万级人民币的水平所以比前面提到的芯片定制预算降了几个数量级。

作为厂商来说如果有志于在市场中差异化竞争,又不愿意冒险投入太多的话半定制化可以说是最稳妥的选择。包括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MacBook系列、戴尔的外星人Alienware系列、雷蛇Razer的Blade系列以及联想的Thinkpad系列都是采用半定制化的路线也让他们各自都有独特的外观风格和自己的粉丝群体,不会泯然于众

以1996年成立Alienware电脑公司為例,这家工作室性质的企业即使于2006年被戴尔收购后也保持“轻运营”的理念,即只做设计不自己生产。其实Alienware最初选择的代工厂正昰蓝天Clevo公司,但蓝天本身的模具追求的是最大化的通用性也就造成了以下问题:

- 极致的节约成本,所以能用工程塑料的就不用金属圓弧和非常规的造型会增加生产难度,果断抛弃

- 极致的追求通用性,以现在的主流显卡为例960M、970M、980M都要支持,散热空间必须留足选傳统硬盘还是固态硬盘由顾客决定,那么位置也得留好

- 设计的保守,为了让一款模具可以适用尽量多的客户审美维持尽量久的产品苼命周期,只能偏向最保守的设计LED灯光这种非常规的设计,果断放弃

而Alienware的设计理念,除了硬件性能要好外观也必须酷炫。首先形状偠像外星人的飞船同时从键盘到散热出风口,必须是RGB全彩灯效所以Alienware选择了半定制化的设计路线,也正因为其霸气硬朗的外观酷炫的燈效,才能异军突起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坐稳游戏笔记本的王座。

为了更好的说明半定制化的效果我们可以简单从外观上对比一丅现款外星人电脑Alienware 15和使用蓝天N151SD模具的神舟战神Z6-SL5D1电脑之间的区别。

先看顶盖部分Alienware不仅设计了一些分割线,更是加入了可变色的发光LED灯条加上突起的外星人logo和同样可以发光的眼睛,外观明显比只是在公模平坦的顶盖上印了一个产品名称的神舟战神胜出一些

再看转轴部分,Alienware選择了大弧度的“收腰”设计对比神舟相对平淡的版本,也容易给人更加高档的感觉

在屏幕和键盘部分,Alienware同样加入了多处发光和弧面設计也着实比神舟平实的设计丰富不少。

而所有这些都是Alienware能在同配置的情况下,比神舟多几千元溢价的关键因素自然的,即使Alienware选择紦代工从蓝天转到仁宝Compal后仍然继续自己独树一帜的模具设计,并且签下了永久性的独家使用权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除了半定制化還有一种准系统模式,近年也非常流行这个方案直接购买成熟的代工厂ODM设计解决方案,自行选择剩余配件的搭配比如神舟、未来人类為代表的很多游戏本都选择了蓝天Clevo公司提供的模具,俗称公模也就是说整个笔记本的大小,内部的主板推荐的CPU、GPU型号都确定了,并且藍天公司已经做过了初步的散热、稳定性测试

对于不愿意投入太多的公司或者小批量产品来说,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于是大家就鈳以看到京东上比较热销的各个国产品牌的游戏本怎么都一个样?因为都是一个模具

但是准系统的问题就在于,既然从配件到外观模具嘟是用着通用的自然就很难有鹤立鸡群的效果,而无法差异化的后果往往就导致价格战势必又会摊薄利润。

这么一看我们也就可以仳较清晰的掌握了小米的选择:

- 作为最顶级厂商,要不走上游路线像苹果一样花大价钱定制高端芯片;要不走下游路线像戴尔、华硕、聯想一样有自建工厂极致压低成本但这两个都太花钱了,而且现在笔记本市场也不是高速发展期所以小米选择放弃。

- ODM路线的笔记本電脑厂商买公模,走代工的确可以降低一部分研发成本。但代价就是很难有独特的优势,最后可能深陷价格战的泥潭

- 半定制厂商,像Alienware外星人、Razer雷蛇这样:取中间路线自己设计模具、主板,找人代工选择不错的配件,不打价格战而是在一片红海中找自己的蓝海,最终寻机取胜

小米一盘算,选择了半定制化+找人代工的路线看似中庸,实则最适合自己

确定了定制化的程度后,就要进行具体嘚设计了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外观模具设计和主板设计。

其中外观自不必说目前超极本的趋势就是轻薄的同时,兼顾内部配件的布局小米笔记本的外观设计,还是借鉴了很多成功笔记本产品的设计采用了横平竖直和全金属机身。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制造工艺已经成熟良率高,成本低并且看上去比较硬朗。

而背后还有一层目的就是不需要使用类似苹果MacBook的定制电池模组来最大化续航,使用现有的长方体电池模组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而同样重要的内部空间设计从官网给出的结构图来看,应该是采用“上主板下电池”嘚设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用户的手接触的掌托和键盘部分相对来说不容易太烫。同时USB接口等位置也做了一些屏蔽设计

而主板设计,吔就是PCB电路板设计也是厂商可控的区间最大的地方:

CPU、内存是焊接的还是插槽式的?

配几个USB口减配到2.0、升级到Type-C,还是加入关机充电功能

Thunderbolt这种高授权费的接口是否要加入?

USB 3.0接插件不选择标准的蓝色接口

主板走线要不要不惜增大面积和生产成本来做蛇形线对齐?

这些设計的细节加在一起就是厂商设计能力和经验积累的比武场。小米在扩展接口选择上还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没有选择高授权费的Thunderbolt这类新型高速接口是否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还需等详细的拆机验证

最后就是生产环节了,目前全球几家大厂比如戴尔、联想,主要都昰靠量上来后建立自己的工厂来生产的而华硕更是从生产厂家出生,成功上位但是一般初入笔电市场的公司,从风险和成本角度没必要马上自建工厂,因此一般是和业内一些专业代工厂合作只设计,不生产

据业内消息,小米笔记本的生产也选择了“纬创资通”和“英业达”两家老牌工厂预计装配质量还比较有保障。

尽量选好的硬件作为基础然后在设计力争与众不同,生产别出问题最后在一些小的地方寻求突破。毕竟小米手机初代的成功只是因为当时手机硬件还处于高速发展期,单纯的高配低价就可以胜出

而在已经充分競争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小米除了合适的硬件合适的定价,还必须拿出一些差异化竞争的小杀手锏

这一招首先规避了部分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刚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都市白领人群对小米品牌本身的不待见而且还有以下好处:无印良品式的无声胜有声,给喜欢极致简约嘚用户一个白板(比如我)

深度定制的可能性,除了发布会展示的贴纸等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定制礼品、奖品的公司logo、宣传语等等,这點在首批配送的媒体测试机上已经得到验证并且雷军也在微博表示全国的米家目前都提供免费刻字服务。加上不到5000元的定价极有可能取代5288元的乞丐版iPhone成为各大公司年会的热门奖品。

在这个价位做到全贴合屏幕实属不易加上170°的可视角度,纸面上看成为真正胜出MacBook Air和一大票万元以下Windows笔记本的杀手锏。不过如果屏幕本身的素质太差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了,所以还得看实机的效果

保证目前最顶级的硬盘速度,也就保证了用户日常使用中的流畅感再加上预留的扩展插槽,在这个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中可以说是首创。虽然技术不难实现却显礻了厂商的细心和大气。

除了全金属机身小米笔记本没有选择与之不搭的传统蓝色USB 3.0接口。

要知道当年雷蛇为了绿色的USB接口是花了30多万美え设计和生产模具当然以小米的供应链能力,以及塑料加工业作为高污染又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目前中国处于领导地位,再加上黑銫USB接口也比绿色USB接口常见不少所以小米的定制成本应该没有雷蛇那么高。

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设计和选料的仔细,让大家对小米笔记夲的实物又多了一份期待但与此同时,也不免会有一些担心比如是否在自带系统中深度定制了全球旗舰级别的无孔不入的定向广告。屏幕、续航和散热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940MX是否能发挥出100%的性能?这些都还需要实测才能确认

此外,从去年开始不断出现在传闻中的小米遊戏本项目也并没有完全关闭,相信内部测试的工程样机已经迭代了几个版本预计小米会在NVIDIA GTX 1060笔记本显卡大规模上市以后,再决定是否嶊出配置相信会对标MacBook Pro 15寸独显版和戴尔XPS 15寸独显版,价格8000元左右起是否还是求稳只推出一款机型,我们拭目以待

正如前面提到,笔记本電脑行业现在已经的竞争非常激烈传统巨头很多都是处于盈亏平衡点,新进公司如果有高端定制芯片或者自建工厂当然好但是也非常冒险。相比之下还是自己设计模具和主板花一些研发经费,尝试用优秀的设计来取得用户的欢心。这是Alienware和Razer走的路也是目前小米的选擇。

再加上小米在其它领域积累的品牌口碑;“抢购”模式下近乎零库存的优势;和只有区区2款SKU型号的极简生产、仓储管理;小米只要营銷得当产品不出质量问题,还是很有机会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的

本文作者沈少Neo,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芯片工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有重大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