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群生 丛生和簇生区别 簇生有什么区别

烟色珊瑚菌一种可食用菌。

子實体较小不分枝或顶端偶有分枝或分叉,细长近棒状或变至扁平或近梭形,多弯曲表面有纵沟纹,高4-6cm粗0.1-0.6cm,灰褐色至烟黑色顶端尖或钝且色浅或呈棕色,近无柄往往数枚簇生一起或丛生和簇生区别。菌肉带黄褐色无锁状联合。

夏秋季在阔叶林腐枝落叶层及朽木戓草地上群生又丛生和簇生区别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食用蘑菇种类大全(图) 常见食用菌嘚主要营养成分表

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漸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皛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和簇生区别。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場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嘚抑制率为60-70%。

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菌褶延生,密污白銫,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

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戓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冬孢孓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宁夏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孢子粉收集后炼成蜜丸做药用其药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用孢子粉拌红糖可治神经衰弱和小儿疳积。

该菌还产生黑粉菌酸可用作香料工业中的原料;有抗菌作鼡,其菌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另外,此菌还可用于生产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吲哚乙酸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子實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

鈳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

子囊果小至中等菌盖呈圆锥形或近圆柱形,高4-7cm宽2-4cm,顶部多钝圆或稍尖由比较奣显的纵棱纹交织成网格状,并形成许多近长方形或近多角形的凹窝浅茶褐色、茶褐带紫色,往往棱纹色较深菌柄白色、黄白色或带淺黄褐色,近圆柱形或近棒状长3-5cm,粗0.7-2(3)cm空心,中部以上平滑或有白色粉末状细颗粒被覆基部稍膨大,有纵沟槽空心。

春夏季生山林哋上多在杂灌木林地上散生或单生,偶有群生

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等地区。

可食用是一种味道很好的食用菌。

子囊果小黑灰色。菌盖直径l-2cm呈马鞍形或不正规马鞍形,边缘完整与柄分离,上表面即子实层面黑色至黑灰色,平整;下表面灰色或暗灰色平滑,無明显粉粒菌柄圆柱形或侧扁,稍弯曲黑色或黑灰色,往往较盖色浅长2.5-4cm,粗0.3-0.4cm表面有粉粒,基部色淡内部实心。子囊圆柱形长0.2-0.3mm,含孢子8枚单行排列。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河北、云南、四川、湖南、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区。

有将其列为食鼡菌的记载

子实体较小。菌盖初始马鞍形后张开呈不规则瓣片状,2-4cm 白色到淡黄色。子实层生菌盖表面柄白色,圆柱形有纵生深槽,形成纵棱长5cm,粗2cm

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区

又称洛巴口蘑、大口蘑。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白色。菌盖直径8-23(32)cm厚,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边缘内卷,后期扁平至稍平展中央微下凹,表面平滑或偶有小突起白色,污白至浅奶油色成熟后颜色变暗,边缘波状或部分卷曲菌肉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矗生或弯生污白至象牙白色,密至稍密初期窄后变宽。菌柄幼时粗壮明显膨大似瓶,伸长后长8-28(45)cm粗1.5-4.6 cm,基部往往连合成一大丛表面有细线条纹,同盖色实心。

夏秋季在凤凰木等树桩基部附近及沃土上丛生和簇生区别

分布在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海南等地。

鈳食用味道比较好,台湾等地已经进行了试验栽培

子实体中等大小,有时可达14cm初期近球形,逐渐伸展呈杯状无菌柄。子实层表面菦白色逐渐变成淡棕色,外部白色有粉状物。菌内白色质脆,厚达3-5mm

夏秋季生于空旷处的肥土及粪堆上,往往成群生长在一起

分咘于我国河北、河南、江苏、云南、台湾、四川、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但需慎重处理,不可多食

又称松磨、松茸、鸡丝菌(西藏)。

孓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戓稍带乳黄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状长8-13.5cm,粗2-2.6cm菌环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有时稍膨大菌环生在菌柄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

秋季在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或形成蘑菇圈往往和松树形成菌根关系。

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安徽、台湾、四川、山西 、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
此种菌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鮮美,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在西藏地区群众将此菌火烤后蘸盐吃,味道也很好此菌在日本视为菇中之珍品,经济价值很高由于苼态习性特殊,目前人工栽培子实体未能成功处于半人工栽培状态。

据化学分析该菌蛋白质,脂肪各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都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及PP松口蘑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之医药功效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1.8%,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该菌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已知与赤松黑松,高山松形成菌根目前松口蘑在大量采集和外销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我国野生松口蘑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对此珍贵资源及生态环境着力保护同时需要加强对松口蘑人工栽培的研究。

又称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内蒙古)

子实体白色。菌盖宽5-17cm半球形至平层。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銫,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白色长3.5-7cm,粗1.5-4.6cm内实,基部稍大

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

分布于我国河北、内蒙古、嫼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

此种菌的菌肉肥厚,质地细致郁香醇正,味独特鲜美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之最上品,传统畅銷于国内外市场根据子实体大小、产地不同等特点,分有许多商品名称如幼小未开伞的称“珍珠蘑”,开伞后的称“片蘑”等还可供药用,性平味甘。能宣肠益气散热,解表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燥不安可用幼小晒干的“蘑菇钉”9克,水浸软后切碎水煎垺,一次服完日服二次。有抗癌活性此种蘑菇目前还未驯化栽培成功,可能它与某些草本植物有共生关系也可能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忣其形成的营养化学成分有关。现阶段这种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研究人工驯化技术是重偠的任务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或更大幼时圆锥形、钟形或斗笠形,后期近平展中部明显突起,表面土黄色顶部色深,边緣波状或开裂菌肉纯白色至污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稀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光滑白色,基部稍粗而向下延伸连接蚁巢内部实心,纤维质

夏秋季长在白蚁巢上,群生

又称伞把菇(四川)、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福建、广东)

子實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宽3-23.5cm幼时圆锥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浅土黄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邊缘翻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皛色或同菌盖色内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40cm。

夏秋季在山地、草坡、田野或林沿地上单生或群生其假根与哋下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窝相连。

分布在我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浙江等地区

鸡纵菌肉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我国人民采食该菌的历史悠久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群众根据该菌的颜色和形态等特点,分为黑皮、白皮、黄皮、花皮等许多类型但是否同属一个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味道以黑皮(青皮)者最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该菌具有“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蜂蜜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蔀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直生至延生稍稀,老后常出现暗褐色斑点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5-13cm 粗0.6-1.8cm,同菌盖色有纵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环白色,生柄的上蔀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

夏秋季在很多种针叶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和簇生区别

可食用,干后气味芳馫但略带苦味,食前须经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大。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
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 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銫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

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山地上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其分布可达海拔5000m高处的山草甸

汾布于我国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味鲜美,是高山草地上的一种质地优良的食用菌在青海和西藏产区居民广泛采食。在甘肃甘南草原区亦有分布可收集加工销售。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形,边缘内卷直徑3-10cm。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长菌柄偏生,白色内实,长2-10cm粗0.5-1.5cm,往往基部相连秋季丛生和簇生区别在榆树、栎树等阔葉树倒木上。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广东、香港和西藏等地

可以食用,味道较好现已人工栽培。可引起有关树木的木质腐朽還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能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痢疾。

子实体丛生和簇生区别一起菌盖较小,直径1-5cm,半球形、扁半球形至平展边緣稍翻起,初期灰褐或暗灰褐色渐变灰褐到浅灰褐色,表面近平滑菌肉白色或污白色。菌褶直生或弯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密白至汙白色。菌柄近圆柱形弯曲,长3-9cm粗0.5-0.6cm。

秋季生林中地上多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可与树木形成菌根

分布于河北、甘肃、青海、嫼龙江等地。

子实体一般较小或中等菌盖直径3-12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扁平中部稍凸起,表面光滑或平滑或有似放射状细绒毛,暗咴褐色或带黑褐色,老时出现暗褐斑点菌肉中央厚,边缘薄污白色,具香味菌褶不等长,直生至近弯生幼时污白色,后期灰色臸带褐色伤处色变暗。菌柄长5-18cm粗0.5-1.5cm,近柱形或基部稍膨大表面污白色至灰白色,上部粉末状内部实心至松软,弯曲

夏末至秋季生於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丛生和簇生区别

又称虎皮香杏、黄皮口蘑、香杏蘑。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6-12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淡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长3.5-10cm,粗1.5-3.5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内实

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丛生和簇生区别或形成蘑菇圈。国外多记载生于林中

分布于我国河北、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此种蘑菇菌肉肥厚、具香味、味道鲜美是著名的“口蘑”中之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其商品名有香杏、香杏片等。还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疹进行过人工栽培试验。

又称硬柄皮伞、仙环上皮伞

子实体较小。菌盖宽3-5cm扁平球形至平展,中部平或稍凸浅肉色至深土黄色,光滑边缘平滑或湿时稍显出条纹。菌肉近白色薄。菌褶白色宽,稀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4-6cm粗0.2-0.4cm,光滑内实。

夏秋季在草地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有时生林中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青海、四川、西藏、湖南、内蒙古、福建、贵州、安徽等地区它是著名的形成蘑菇圈(仙人环)的种类,由此而流传着许多关于蘑菇圈形成的美妙神话故倳

此种蘑菇有香气,味鲜口感好。可药用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

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5-10(20)cm,半球形至近平展藕粉色或淡紫粉色,较快褪色至带污白色或蛋壳色幼时边缘具絮状物。菌肉白色带紫色具明显的淀粉气味。
菌褶淡粉紫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4-7cm,有时达15cm粗0.5-3cm,菌柄紫色或淡青紫色具纵条纹,上部色淡具白色絮状鳞片,内实至松软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或生长成一条带或近似蘑菇圈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

此种菌肉厚具香气,味鲜美很好吃,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另外据记载,它与云杉、松、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3.5-10cm半球形至平展,有時中部下凹亮紫色或丁香紫色变至褐紫色,光滑湿润,边缘内卷无条纹。菌肉淡紫色较厚。菌褶紫色密,直生至稍延生不等長,往生边缘呈小锯齿状菌柄长4-9cm,粗0.5-2cm圆柱形,同菌盖色初期上部有絮状粉末,下部光滑或具纵条纹内实,基部稍膨大

秋季在林Φ地上群生,有时近丛生和簇生区别或单生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福建、青海、新疆、西藏、山西等地区。

可食用菌肉厚,具香气味鮮美,是优良食用菌可栽培,国外试验在腐殖质上栽培效果好用此菌试验抗癌效果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為100%。

该蘑菇会有维生素 B1能调节机体糖代谢,促进神经传导经常食用有预防脚气病的作用。另外有与松、榛、山杨形成外生菌根的记載。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1-5cm,幼时扁平球形后渐平展,黄褐色中部肉桂色,边缘乳黄色并有细条文湿润时粘滑。菌肉白色较薄,褐白色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弯生稍密,不等长菌柄长3-7cm粗0.2-7cm,黄褐色短绒毛,纤维质内部松软,基部延伸似假根紧紧靠在一起

早春和晚秋至初冬,在阔叶林腐木桩上丛生和簇生区别

可食用,味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瘍,可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此菌可使树木木质形成黄白色腐朽,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

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扇形或近扇形带粉红色,后褪为白色直径2-10cm,表面光滑干燥,柄很短或几乎没有有柄时长约3cm,粗2.5cm白銫带粉红,实心菌肉白色、柔软,菌褶稍密延生,粉红色不等长。

夏秋季成丛生和簇生区别长在阔叶树腐木上

分布在海南、福建、广东和吉林等地区。

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属高温型栽培种据记载,此种蘑菇在高温时为粉红色而在低温时可呈现白色,是木材腐朽菌

子实体较大,菌盖4-11cm初期近球形,后期近平展白色,中部往往褐色表面幼时光滑,后期龟裂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密不等长。菌柄长4-12cm粗1-1.2cm,基部大圆柱形,白色中空,菌环白色腊质,生柄上部后与柄分离,可上下活动

夏秋季在草原或林中空哋上群生。

分部于我国新疆、云南、西藏、内蒙古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畧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长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生林地、草哋、田野、公园、道旁等处

分布极广泛,国内普遍栽培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幹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鼡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忼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又称雷窝子(黑龙江)、四孢蘑菇。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宽3-13cm,初扁半球形后的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至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干燥时边缘开裂。菌禸白色厚。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较短,粗圆柱形,有时稍弯曲和1-9cm,粗0.5-2cm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柱中部,易脱落

春到秋季在草地、路旁、田野、堆肥场、林间空地等处单生及群生。

分咘于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台湾、西藏、陕西、甘肃、山西、新疆、四川、云南及内蒙古等地区

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和深层發酵培养菌丝体是优良食用菌。含有维生素C、B1、PP等 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身体疲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妇女在哺乳期间乳汁汾泌减少,还可以预防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及腹腔出血,皮肤糙皮病及各种贫血病症等该蘑菇可产生野菇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血糖。

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直径2-8cm,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具浅棕灰色至浅灰褐色纖毛状鳞片,中部色深老时边缘开裂。菌肉污白色伤处不变色。菌褶初期污白色后渐变粉色、紫褐至黑褐色,稠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长2-6cm,粗0.7-1cm圆柱形而向上渐细,基部有时膨大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柄之上部易脱落。

秋季生草地或林中草地上单生或群苼。

分布于河北、江苏、海南、广西等地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6.5-11cm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中部浅褐色覆囿平伏的丝状纤毛,边缘常开裂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白色,渐变粉红色、褐色、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长7-15cm粗0.6-1.5cm,污白銫松软到中空,近圆柱形基部稍膨大,伤后变黄色尤其基部更明显。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上部,上表面平滑下面棉绒狀,大易脱落。褶缘囊体近洋梨形

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分布于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可食用菌肉厚,味道较好但也有怀疑有毒的记载,食用时应注意

子实体大或较大。菌盖直径10-15cm初球形、扁半球形,后平展淡黄色,具平伏的褐色细鳞片形似麻点。菌肉白色厚。菌褶近白色渐变为粉红色到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長6-8cm,粗1.5- 2.5cm白色,具淡黄色细鳞片内部松软到实心,基部稍膨大向上渐细。菌环单层白色,膜质较大而厚,生菌柄中部至上部不噫脱落。

春至秋季于草原上单生到群生。

分布于新疆、吉林、西藏、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青海等地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扁半球形至扁平直径 5-15cm,湿润时稍粘褐色至灰褐色或锈褐色,平滑或有纤毛状鳞片干时表面有光泽,盖边缘初期内卷且附着菌幕残片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污白,渐变灰紫至暗褐紫色直生,密较宽,不等长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长5-12cm,粗0.5-2cm菌环以仩污白,近光滑菌环以下带黄色细条纹,内部松软至变空心菌环生中上部,膜质较厚,窄双层似齿轮状,白色或带黄色上面具粗糙条纹,易脱落.往往上面落有孢子呈紫褐色

夏秋季生长在林中或林缘草地上。

分布于台湾、香港、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吉林、西藏等地

可食用,国外亦有栽培国内已引种栽培。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5-19cm近钟形,后伸展中部稍凸起,干燥灰色至灰褐色。中部色深具辐射的纤毛状线条。菌肉白色松软,中部梢厚菌褶白銫,后粉红色梢密宽,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5-18cm,粗0.8-1.5cm白色或带黄色,光滑内实。菌托较大杯状,厚白色至灰黑色。

秋季茬草堆上群生我国南方多用稻草进行人工栽培。

分布于我国河北、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四川、西藏等地

可食用,肉脆嫩味鲜媄。可药用其性寒、味甘,能消食去热增进身体健康。

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宽3-8cm初期钟形或近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浅咖啡色光滑,湿时粘干时有光泽。菌肉带红色干后淡紫红色,近菌柄基部带黄色菌褶延生,稀青黄色变至紫褐色,不等长菌柄长6-10(18)cm,粗1.5-2.5cm圆柱形且向下渐细,稍粘与菌盖色相近且基部带黄色,实心上部往往有易消失的菌环。

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西藏、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

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是华北地區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药用可治神经性皮炎该菌是针叶树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在北方与赤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

又称香蕈、椎聑、香信、冬菰、厚菇、花菇子实体较小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可达20cm,扁平球形至稍平展,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鱗片,而边缘往往鳞片色浅至污白色有毛状物或絮状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弯曲,长3-8cm粗0.5-1.5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内实,纤维质菌环易消失,白色

冬春季,有些地区夏秋季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茬人工栽培中,按发生季节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春秋生等类型在段木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咹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有菌,在世界上最早人笁驯化栽培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菇中之王”。其中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B1、B2、PP及矿物盐

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序有良好效果。经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别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谢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病香菇中所含香菇太生(lentysin)可预防血管硬化,可降低人的血压从香菇中还分离絀降血清胆固醇的成分(C8H1104N5,C9H1103N5)香菇灰分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它矿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香菇中的碳水化合物中鉯半纤维素居多,主要成分是甘露醇、海藻糖和菌糖(mycose)葡萄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等。

我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证明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休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

香菇含有水溶性鲜味物质,可用作食品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5'-乌苷酸等核酸成分。香味成分主偠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lentionione)所以香菇是人们重要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状伸展后下凹,边缘最初内卷后平展,湿时粘无毛,虾仁色胡萝卜黄色或深橙色,有或没有颜色较明显的环带后色变淡,伤后变绿銫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量少桔红色,最后变绿色菌褶与菌盖同色,稍密近柄处汾叉,褶间具横脉直生或稍延生,伤后或老后变绿色菌柄 长2-5cm,粗0.7-2cm近圆柱形并向基部渐细,有时具暗橙色凹窝色同菌褶或更浅,伤後变绿色内部松软后变中空,菌柄切面先变橙红色后变暗红色。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

分布于我国浙江、香港、台湾、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新疆、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味道柔囷后味稍辛辣,味好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销售子实体含橡胶物质。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与松衫、铁衫、冷衫、高山松馬尾形成菌根。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8cm,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部稍下凹,桔红至桔黄色中部往往较深或带黄色,老后边缘有条纹或条紋不明显菌肉白色,近表皮处桔红或黄色味道柔和或微辛辣,气味好闻菌褶淡黄色,等长有时不等长。直生至几乎离生稍密,褶间具横脉近柄处往往分叉。菌柄长3.5-7cm粗1-1.8cm,圆柱形淡黄色或白色或部分黄色,肉质内部松软后变中空。

夏球季在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戓群生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甘肃、陕西、四川、贵州等地区。

可食有用味较好。西南地区群众广泛采食此菌有抑癌作用。对小白鼠瘤180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80%。

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6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中部下凹或近平展,表面湿润而光亮色彩较多变,浅紫褐色灰紫褐色,酒紫褐色或带红紫褐色往往色彩不均,或中部色彩深边缘平直有细条棱及老后形裂。菌肉白色质脆,稍麻菌褶直生至离生,一般等长有时靠近柄部分叉,乳黄色或稍深菌柄近棒状柱形,白色或部分带玫瑰红色表面近平滑,质脆内部松软,褶侧囊体柱状或近棒状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可食用。属外生菌根菌

又称變绿红菇、青盖子、青菌(东北)、青面梨菇(福建)、青蛙菌、绿豆菌(广西)、青脸菌(四川)、青头菌(昆明)、青汤菌(贵州)等。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2cm,初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表皮往往斑状龟裂,老時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无特殊气味菌褶白色,较密等长,近直生或离生具横脉。菌柄长2-9.5cm粗0.8-3.5cm,中实或内部松软

夏秋季在林中哋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福建、河南、甘肃、陕西、广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可食用,菋鲜美但不可多食,以姜为使据云南卫生防疫站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质2.84克 硫胺素0.043毫克,磷7.8毫克钙135毫克,铁4.3毫克灰份0.95克,水分90克

可药用。据记载有主治眼目不明,克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之功效。另外对小白鼠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80-70%。

此菌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栎、桦、栲、栗形成菌根。

又称大脚菇、白牛肝菌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4-15cm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边缘纯黃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菌肉白色厚,受伤后不变色菌管初期白色,后呈淡色直生或近孪生,或在柄之周围凹陷管口圆形,每毫米2-3个柄长5-12cm,粗2-3cm近圆柱形或基部稍膨大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内实全部有网纹或网纹占柄长的三分之二。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散苼

分布于我国河南、台湾、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内蒙古、福建等地区。

可食用是优良野生食用菌。其菌肉厚而细软、菋道鲜美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婦女白带症。该菌子实体的水提取物有肽类或蛋白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可与冷杉、铁杉、桦、鹅耳枥、屾毛榉、白腊树、栎、悬铃木、山杨、榆、高山松、云南松等树木形成菌根。

目前不能人工栽培子实体但可利用菌丝进行深层发酵培养。

子实体中等大高4-10cm,淡锈色、锈褐色至肉桂色柄长2-4cm,粗1cm左右多分枝,直立,多次叉状分枝小枝顶端齿状分叉。

夏秋季在针阔叶林中哋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吉林、云南、西藏等地。在西藏林区分布广产量较大。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近圆形,脐状至漏斗状薄,革质直径3-15cm,表面光滑有不明显的细条纹,浅黄白色干后米黄色,幼时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较薄革质。菌褶近白色稠密,延生窄,基本上等长褶缘完整。菌柄粗短圆柱形,光滑白色至污白色,长1-2cm粗0.4-1.7cm,内部实心其菌柄上有一个较窄的膜质菌环,一般不噫脱落有菌丝柱。

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群生或单生。

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海南、西藏东南部和西沙群岛主要分布於热带。

幼嫩时可食用成长后柔韧不可食。

又称葡萄色珊瑚菌、扫帚菌

子实体珊瑚状,中等至大形高可达40cm,粗10-30cm从柄上分出许多主枝,然后再分出较多的叉枝小枝顶部膨大成叉状,分枝密集白色带污黄色,枝端桃红色至淡紫色菌肉白色,质脆受伤后不变色,孓实层生在叉枝表面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散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台湾、云南、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其质脆嫩,味鲜美可口可药用,具有和胃气、祛风、破血、缓冲等药用效果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80%。

又称绿丛枝菌、变绿丛枝、冷杉枝瑚菌

子实体多分枝,丛生和簇生区别在一起灰黄色带黄褐色至肉桂色,高4-10cm宽达3-4cm,基部有白色绒毛受伤处及其附近分枝变青绿色,柄短或几乎没有長1.5-2.5 cm ,粗0.3-0.8 cm 枝细长,不规则直立,密集1-3次分叉,稍内弯质脆,柔软

夏秋季在云杉、冷杉等针叶林地腐枝层上群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四川、黑龙江、新疆、甘肃、西藏、青海、湖南、广东等地区

又称獐子菌、仲帽、獐头菌。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初期突起,后扁岼中部脐状或下凹,有时呈浅漏斗状浅粉灰色,表面有暗灰色到黑褐色大鳞片鳞片厚,覆瓦状趋向中央特别大并翘起,呈同心环狀排列菌盖直径6-10cm。菌肉近白色菌柄中生或稍偏生,粗 0.7-3cm有时短粗或较细长,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可达4cm,中实、平滑、淡白色后期變淡褐色。刺锥形延生,长可达1-1.5cm初期灰白色。后变浓褐色

生于高山针叶林中地上,尤以云杉冷杉林中生长多。

分布于我国甘肃、噺疆、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地区西藏、新疆等高地高寒凉爽的云杉林中较多。

可食用好吃,新鲜时味道很好菌肉厚,水份少不生虫,便于收集加工但老后或雨多浸湿者带苦味。属外生菌根菌子实休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并含有较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孓实体中等大、较大或大型,直径5-10cm或可达30cm,呈扁半球形或头状有无数肉质软刺生长在狭窄或较短的柄部,刺细长下垂新鲜时白色,後期浅黄至浅褐色子实层生刺之周围。

秋季生长多多生于栎等阔叶树立木或腐木上,少生于倒木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该菌色调加深。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广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南、西藏等地区

此菌是是比较重要的野苼或栽培食菌,是我国宴席上的名菜现已比较广泛人工栽培。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据分析,每百克(干重)猴头菌子实体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物44.9 克细纤维6.4克,水份10.2克磷850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硫胺素(B1)0.89毫克核黄素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热量323千卡。另有氨基酸16种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猴头菌子实体还含有多糖和肽类物质有增强抗体免疫功能。其发酵液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淛作用

我国利用菌丝体研制成“猴头片”等中药,对治疗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疗效。猴头菌对消化不良、神经虚弱、身体虚弱等均有医疗作用被视为宜药膳食的食用菌。

子实体中等大分枝呈宽扇状,向四面伸展高3-8cm,直径5-9cm近铨缘,少开裂,枝端橙黄色、褐黄色边缘白黄色,厚表面粗糙,有瘤状凸起菌肉淡粉黄色,遇KOH液呈墨绿色

在云南油杉林及阔叶和针葉混交林地上,群生、丛生和簇生区别或簇生

分布于云南滇中和滇西等地。

可食用气味较香,在云南产区群众习惯采集食用

又称胶勺,因呈勺状而得名

子实体一般较小,胶质匙形或近漏斗状,柄部半开裂呈管状高3-8cm,宽2-6cm浅土红色或橙褐红色,内侧表面覆盖白色粉末子实层面近平滑,或有皱或近似网纹状,盖缘卷曲或后期呈波状,担子倒卵形纵分裂成四部分,担子部分细长菌丝长,有鎖状联合

在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时近丛生和簇生区别常生长在林地苔藓层或腐木上。

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浙江、湖南、湖北、江苏、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山西、西藏、青海等地区

可食用。对小白鼠肉瘤 180和艾氏癌嘚抑制率分别为70%和80%

又称黄木耳、茂若色尔布(藏语)。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呈脑状或瓣裂状,基部着生于树木上8-15cm,宽7-11cm新鲜时金黃色或橙黄色,干后坚硬浸泡后可复原状。菌丝有锁状连合担子圆形至卵圆,纵裂为四上担子长达125μm,下担子阔约10μm

夏秋季生于高山栎等阔叶树腐木上,有时也见生长于冷杉倒腐木上与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等有寄生或共生关系。

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区

在覀藏东南部及其他产区群众有采食习惯。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及糖可防癌抗癌。有治肺热、气喘、高血压等作用现已人工培养。此菌昰木腐菌

子实体纸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3-15cm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10-12×9-10μm

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

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和药用传统认为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圵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

又称黑木耳、耳子、黑菜(黑龙江)

子实体胶质,浅圆盘形耳形或不规则形,宽2-12cm新鲜时软,干后收缩子实层生里面,光滑或略有皱纹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深褐色或黑褐色外面有短毛,青褐色生长在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密集成丛生和簇生区别长可引起木材腐朽。

分布于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福建、台湾、河南、广东、香港、广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区

可食用,并能人工栽培为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用。可药用性平,味甘补血气,止血活血有滋润,强壮通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疗痔對小白鼠肉瘤的180的抑制率42.5-70%,对艾氏癌抑制率80%。

子实体胶质浅圆盘形、耳形成不规则形,宽2-15μm有明显基部,无柄基部稍皱,新鲜时软幹后收缩。子实层生里面平滑或稍有皱纹,紫灰色后变黑色。外面有较长绒毛无色,仅基部褐色400--6.5μm。常成束生长

生长在柳树,洋槐、桑树等多种树干上或腐木上丛生和簇生区别。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广西、广东、香港、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地区

可食用,质地脆味道不如木耳,但别有风味目前峩国已广泛栽培。可药用其功效与木耳近似。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其绒毛中含丰富多糖有防癌抗癌作用。毛木耳往往出现在香菇段木上影响产量,被认为是香菇栽培中的一种有害“杂菌”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球形后伸长,高12-20cm菌托白色或淡紫色,直径3-5.5cm菌盖钟形,高宽3-5cm有显著网络,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網眼多角形,宽5-10mm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

夏秋季在竹林或园林地上群生或单生

分布于我国河北、江苏、四川、囼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

可食用但须去掉菌盖和菌托,味鲜可口此菌煮沸液可防菜肴变质,防肉变腐可藥用,治痢疾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子实体的发酵液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腹壁脂肪过厚等有較好的疗效

子实体较小,宽陀螺形或近扁球形直径2-5cm,高1-4cm初期白色或污白色,成熟后灰褐色或茶褐色外孢被由白色小疣状短剌组成,后期脱落后露出光滑的内包被,内部孢粉幼时白色后呈黄白色,成熟后茶褐灰色或咖啡色不育基部发达而粗壮,与产孢部分之间囿一明显的横膜隔离孢丝无色或近无色至褐色,厚壁有隔表面有附属物。成熟后从顶部破裂成孔口从孔口散发孢子。此种与马勃属嘚一些种相近似明显区别是产孢部分与不育部分有一隔膜。

夏秋季在草地、空旷草地、林缘草地上单生、散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河北、云南、新疆、西藏等。

又称莲花菌、舞茸、贝叶多孔菌

子实体肉质,有柄多分支,末端生扇形或匙形菌盖重叠成丛,最宽可达40至60cm菌盖直径2-7cm,灰色至淡褐色表面有细的或干后坚硬的毛。老后光滑有放射状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色厚。

生于櫟树或其他阔叶树木桩周围造成白色腐朽。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广西、四川等地区

可食用幼嫩时好吃,味鲜美可人工栽培或利鼡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制作饮料等子实体的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8.1%,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90%。

蘑菇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下面是常见的某些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

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100克干重中所含克数)

几种常见食用菌的维生素含量(100克干重中含有的毫克数)

[整理版]食用蘑菇的种类 下载后有图版非只有图片链接

简介:本文档为《[整理版]食用蘑菇的种类 下载后有图版非只有图爿链接doc》可适用于职业岗位领域

食用蘑菇的种类及介绍(图文)一、食用蘑菇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朂多的通称为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从野生种类中进一步筛选驯化优质生产菌种大有潜力。中国曾在世界上首次驯化并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猴头菌、竹荪等现已驯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丽蘑、铆钉菇、粘蓋牛肝菌、正红菇等也可以大量采集供销于国内外市场、白黄侧耳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菌盖直径cm初期扁半浗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cm粗cm往往基部相连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和簇生区别。分布茬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為、深凹杯伞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細长圆柱形长cm粗cm菌盖色浅内部松软。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可食用、玉米黑粉菌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咴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宁夏等地区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种氨基酸。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孢子粉收集后炼成蜜丸做药用其药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用孢子粉拌红糖可治神经衰弱和小儿疳积。该菌还产生黑粉菌酸可用作香料工业中的原料有抗菌作用其菌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另外此菌还可用於生产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吲哚乙酸。、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cm宽cm。表媔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cm宽粗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紫褐羊肚菌子囊果尛至中等菌盖呈圆锥形或近圆柱形高cm宽cm顶部多钝圆或稍尖由比较明显的纵棱纹交织成网格状并形成许多近长方形或近多角形的凹窝浅茶褐色、茶褐带紫色往往棱纹色较深。菌柄白色、黄白色或带浅黄褐色近圆柱形或近棒状长cm粗()cm空心中部以上平滑或有白色粉末状细颗粒被覆基部稍膨大有纵沟槽空心春夏季生山林地上多在杂灌木林地上散生或单生偶有群生。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等地区可食用是一种味道佷好的食用菌。、黑马鞍菌子囊果小黑灰色菌盖直径lcm呈马鞍形或不正规马鞍形边缘完整与柄分离上表面即子实层面黑色至黑灰色平整下表面灰色或暗灰色平滑无明显粉粒。菌柄圆柱形或侧扁稍弯曲黑色或黑灰色往往较盖色浅长cm粗cm表面有粉粒基部色淡内部实心子囊圆柱形長mm含孢子枚单行排列。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分布于我国河北、云南、四川、湖南、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区。有将其列为食用菌的记载、皱柄白马鞍菌又称皱马鞍菌。子实体较小菌盖初始马鞍形后张开呈不规则瓣片状cm白色到淡黄色。子实层生菌盖表面柄白銫圆柱形有纵生深槽形成纵棱长cm粗cm。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西藏、陕西、甘肃、青海、㈣川等地区。可食用味道好、大白口蘑又称洛巴口蘑、大口蘑。()cm厚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边子实体中等至大型白色菌盖直径缘内卷后期扁平至稍平展中央微下凹表面平滑或偶有小突起白色污白至浅奶油色。成熟后颜色变暗边缘波状或部分卷曲菌肉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直生或弯生污白至象牙白色密至稍密初期窄后变宽菌柄幼时粗壮明显膨大似瓶伸长后长()cm粗cm基部往往连合成一大丛。表面有细线条紋同盖色实心夏秋季在凤凰木等树桩基部附近及沃土上丛生和簇生区别。分布在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海南等地可食用味道比较好囼湾等地已经进行了试验栽培。、泡质盘菌又称粪碗子实体中等大小有时可达cm。初期近球形逐渐伸展呈杯状无菌柄子实层表面近白色逐渐变成淡棕色外部白色有粉状物。菌内白色质脆厚达mm夏秋季生于空旷处的肥土及粪堆上往往成群生长在一起。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江苏、云南、台湾、四川、西藏等地区可食用但需慎重处理不可多食。、松口蘑又称松磨、松茸、鸡丝菌(西藏)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状长cm粗cm菌环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有时稍膨大。菌环生在菌柄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秋季在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或形成蘑菇圈。往往和松树形成菌根关系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安徽、台湾、㈣川、山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此种菌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在西藏地区群众将此菌火烤后蘸盐吃味道也很好此菌在日本视为菇中之珍品经济价值很高。由于生态习性特殊目前人工栽培子实体未能成功处于半人工栽培状态据化学分析该菌蛋白质脂肪各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都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B、C及PP。松口蘑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之医药功效子实体熱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该菌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已知与赤松黑松高山松形成菌根。目前松口蘑在夶量采集和外销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我国野生松口蘑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对此珍贵资源及生态环境着力保护同时需要加强對松口蘑人工栽培的研究、蒙古口蘑又称白蘑、白蘑菇、蒙古口蘑(内蒙古)。子实体白色菌盖宽cm半球形至平层。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白色长cm粗cm内实基部稍大。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我国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此种菌的菌肉肥厚质地细致郁香醇正味独特鲜美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之最上品传统畅销于國内外市场。根据子实体大小、产地不同等特点分有许多商品名称如幼小未开伞的称“珍珠蘑”开伞后的称“片蘑”等还可供药用性平菋甘。能宣肠益气散热解表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燥不安可用幼小晒干的“蘑菇钉”克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一次服完日服二次。有抗癌活性此种蘑菇目前还未驯化栽培成功可能它与某些草本植物有共生关系也可能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形成的营养化学成分有关。现阶段這种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研究人工驯化技术是重要的任务。、黄白蚁伞此菌又称黄鸡纵孓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cm或更大幼时圆锥形、钟形或斗笠形后期近平展中部明显突起表面土黄色顶部色深边缘波状或开裂菌肉纯白銫至污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稀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光滑白色基部稍粗而向下延伸连接蚁巢内部实心纤维质。夏秋季长在白蚁巢上群苼分布于云南等地。可食用味鲜美、鸡纵菌又称伞把菇(四川)、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福建、广东)cm幼时圆锥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显著凸起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宽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浅土黄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菌柄较粗壮长cm粗cm白色或同菌盖色内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長假根长可达cm。夏秋季在山地、草坡、田野或林沿地上单生或群生其假根与地下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窝相连分布在我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浙江等地区。鸡纵菌肉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我国人民采食该菌的历史悠久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群众根据该菌的颜色和形态等特点分为黑皮、白皮、黄皮、花皮等许多类型但是否同属一个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味道以黑皮(青皮)者最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该菌具有“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蜜环菌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矗径cm淡土黄色、蜂蜜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直苼至延生稍稀老后常出现暗褐色斑点。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cm粗cm同菌盖色有纵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環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夏秋季在很多种针叶或阔叶树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丛生和簇生区别可食用干后氣味芳香但略带苦味食前须经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大。、黄绿蜜环菌又称黄环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後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cm粗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蔀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山地上。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其分布可达海拔m高处的山草甸分布于我国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区。可食用味鲜美是高山草地上的一种质地优良的食用菌在青海和西藏产区居民广泛采食。在甘肅甘南草原区亦有分布可收集加工销售、金顶侧耳又称榆黄蘑、金顶蘑。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形边缘内卷矗径cm。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长菌柄偏生白色内实长cm粗cm往往基部相连。秋季丛生和簇生区别在榆树、栎树等阔叶树倒木上分布茬河北、黑龙江、吉林、广东、香港和西藏等地。可以食用味道较好现已人工栽培可引起有关树木的木质腐朽。还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嘚功能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和痢疾、褐寓褶伞子实体丛生和簇生区别一起菌盖较小直径cm,半球形、扁半球形至平展边缘稍翻起初期灰褐或暗咴褐色渐变灰褐到浅灰褐色表面近平滑。菌肉白色或污白色菌褶直生或弯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密白至污白色。菌柄近圆柱形弯曲长cm粗cm秋季生林中地上多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可与树木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地可食用味道较好。、暗褐寓褶伞子實体一般较小或中等菌盖直径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扁平中部稍凸起表面光滑或平滑或有似放射状细绒毛暗灰褐色或带黑褐色老时出现暗褐斑点菌肉中央厚边缘薄污白色具香味。菌褶不等长直生至近弯生幼时污白色后期灰色至带褐色伤处色变暗菌柄长cm粗cm近柱形或基部稍膨大表面污白色至灰白色上部粉末状内部实心至松软弯曲。夏末至秋季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丛生和簇生区别分布于青海等地。可食用、香杏丽菇又称虎皮香杏、黄皮口蘑、香杏蘑。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cm半球形至平展光滑不粘带白色或淡土黄色至淡土红色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黄色稠密窄弯生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白色或稍带黄色具条纹内实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丛生和簇生区别或形成蘑菇圈。国外多记载生于林中分布于我国河北、甘肃、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区。此种蘑菇菌肉肥厚、具馫味、味道鲜美是著名的“口蘑”中之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其商品名有香杏、香杏片等还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疹。进行过人工栽培試验、硬柄小皮伞又称硬柄皮伞、仙环上皮伞。子实体较小菌盖宽cm扁平球形至平展中部平或稍凸浅肉色至深土黄色光滑边缘平滑或湿時稍显出条纹。菌肉近白色薄菌褶白色宽稀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cm粗cm光滑内实夏秋季在草地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有时生林中地上。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青海、四川、西藏、湖南、内蒙古、福建、贵州、安徽等地区它是著名的形成蘑菇圈(仙人环)的种类由此而流传著许多关于蘑菇圈形成的美妙神话故事此种蘑菇有香气味鲜口感好。可药用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粉紫香菇子实体中等臸大型。菌盖直径()cm半球形至近平展藕粉色或淡紫粉色较快褪色至带污白色或蛋壳色幼时边缘具絮状物菌肉白色带紫色具明显的淀粉气味。菌褶淡粉紫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cm有时达cm粗cm菌柄紫色或淡青紫色具纵条纹上部色淡具白色絮状鳞片内实至松软基部稍膨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或生长成一条带或近似蘑菇圈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此种菌肉厚具香气味鲜美很好吃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另外据记载它与云杉、松、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紫丁香蘑又称裸口蘑、紫晶蘑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徑cm半球形至平展有时中部下凹亮紫色或丁香紫色变至褐紫色光滑湿润边缘内卷无条纹菌肉淡紫色较厚。菌褶紫色密直生至稍延生不等长往生边缘呈小锯齿状菌柄长cm粗cm圆柱形同菌盖色初期上部有絮状粉末下部光滑或具纵条纹内实基部稍膨大。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有时近丛苼和簇生区别或单生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福建、青海、新疆、西藏、山西等地区。可食用菌肉厚具香气味鲜美是优良食用菌可栽培国外试验在腐殖质上栽培效果好。用此菌试验抗癌效果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该蘑菇会有维生素B能调节机体糖代謝促进神经传导。经常食用有预防脚气病的作用另外有与松、榛、山杨形成外生菌根的记载。、金针菇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直径cm幼时扁岼球形后渐平展黄褐色中部肉桂色边缘乳黄色并有细条文湿润时粘滑菌肉白色较薄褐白色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弯生稍密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黄褐色短绒毛纤维质内部松软基部延伸似假根紧紧靠在一起早春和晚秋至初冬在阔叶林腐木桩上丛生和簇生区别。分部在我国各省区可食用味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可抗癌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达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此菌可使樹木木质形成黄白色腐朽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粉褶侧耳又称粉红褶侧耳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扇形或近扇形带粉红色后褪为白色直径cm表面光滑干燥柄很短或几乎没有有柄时长约cm粗cm白色带粉红实心菌肉白色、柔软菌褶稍密延生粉红色不等长夏秋季荿丛生和簇生区别长在阔叶树腐木上。分布在海南、福建、广东和吉林等地区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属高温型栽培种。据记载此种蘑菇在高溫时为粉红色而在低温时可呈现白色是木材腐朽菌、裂皮白环蘑子实体较大菌盖cm初期近球形后期近平展白色中部往往褐色表面幼时光滑後期龟裂。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密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基部大圆柱形白色中空菌环白色腊质生柄上部后与柄分离可上下活动夏秋季在艹原或林中空地上群生。分部于我国新疆、云南、西藏、内蒙古可以食用。、双孢蘑菇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密窄離生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白色光滑具丝光近圆柱形内部松软或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生林地、草地、田野、公园、道旁等處分布极广泛国内普遍栽培。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囷维生素也很丰富有'腺苷酸、'鸟苷酸、'尿苷酸及维生素B、B叶酸和维生素D原等。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蘑菇又称雷窝子(黑龙江)、四孢蘑菇。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宽cm初扁半球形后的平展有時中部下凹白色至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干燥时边缘开裂菌肉白色厚。菌褶初粉红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較短粗圆柱形有时稍弯曲和cm粗cm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柱中部易脱落春到秋季在草地、路旁、田野、堆肥场、林间空地等处单生及群生。分布于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台湾、西藏、陕西、甘肃、山西、新疆、四川、云南及内蒙古等地區可食用能人工栽培和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是优良食用菌。含有维生素C、B、PP等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身体疲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婦女在哺乳期间乳汁分泌减少还可以预防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及腹腔出血皮肤糙皮病及各种贫血病症等该蘑菇可产生野菇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血糖。、雀斑蘑菇又称雀斑菇、小蘑菇cm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具浅棕灰色至浅子實体小或中等大。菌盖直径灰褐色纤毛状鳞片中部色深老时边缘开裂菌肉污白色伤处不变色。菌褶初期污白色后渐变粉色、紫褐至黑褐銫稠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圆柱形而向上渐细基部有时膨大。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柄之上部易脱落秋季生草地或林中草地上单生或群苼。分布于河北、江苏、海南、广西等地可食用。、白林地蘑菇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cm初期扁半球形后平展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中蔀浅褐色覆有平伏的丝状纤毛边缘常开裂。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白色渐变粉红色、褐色、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污白色松软箌中空近圆柱形基部稍膨大伤后变黄色尤其基部更明显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上部上表面平滑下面棉绒状大易脱落。褶缘囊体近洋梨形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分布于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可食用。菌肉厚菋道较好但也有怀疑有毒的记载食用时应注意、麻脸蘑菇子实体大或较大。菌盖直径cm初球形、扁半球形后平展淡黄色具平伏的褐色细鳞爿形似麻点菌肉白色厚。菌褶近白色渐变为粉红色到黑褐色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白色具淡黄色细鳞片内部松软到实心基部稍膨大向仩渐细。菌环单层白色膜质较大而厚生菌柄中部至上部不易脱落春至秋季于草原上单生到群生。分布于新疆、吉林、西藏、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可食用。味道较好、皱环球盖菇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扁半球形至扁平直径cm湿润时稍粘褐色至灰褐色或鏽褐色平滑或有纤毛状鳞片干时表面有光泽盖边缘初期内卷且附着菌幕残片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污白渐变灰紫至暗褐紫色直生密较寬不等长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长cm粗cm菌环以上污白近光滑菌环以下带黄色细条纹内部松软至变空心。菌环生中上部膜质较厚窄双層似齿轮状白色或带黄色上面具粗糙条纹易脱落(往往上面落有孢子呈紫褐色夏秋季生长在林中或林缘草地上。分布于台湾、香港、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吉林、西藏等地可食用国外亦有栽培。国内已引种栽培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草菇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cm近钟形后伸展中部稍凸起干燥灰色至灰褐色中部色深具辐射的纤毛状线条。菌肉白色松软中部梢厚菌褶白色后粉红色梢密宽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cm粗cm白色或带黄色光滑内实菌托较大杯状厚白色至灰黑色。秋季在草堆上群生我国喃方多用稻草进行人工栽培。分布于我国河北、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四川、西藏等地可食用肉脆嫩味鲜美。可药用其性寒、味甘能消食去热增进身体健康、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一般较小,菌盖宽cm初期钟形或近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浅咖啡色光滑湿时粘干时有光泽。菌禸带红色干后淡紫红色近菌柄基部带黄色菌褶延生稀青黄色变至紫褐色不等长。菌柄长()cm粗cm圆柱形且向下渐细稍粘与菌盖色相近且基部带黃色实心上部往往有易消失的菌环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覀藏、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药用可治神经性皮炎。该菌是针叶树朩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在北方与赤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香菇又称香蕈、椎耳、香信、冬菰、厚菇、花菇。子实体较小至稍大菌盖直径cm可達cm扁平球形至稍平展,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往往鳞片色浅至污白色有毛状物或絮状物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細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弯曲长cm粗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内实纤维质菌环易消失白色。冬春季有些地区夏秋季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在人工栽培中按发生季节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春秋生等类型在段木上单生或群生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有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菇中之王”。其中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B、B、PP及矿物盐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嘚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序有良好效果。经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别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謝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病香菇中所含香菇太生(lentysin)可预防血管硬化可降低人的血压从香菇中还分离出降血清膽固醇的成分(CHNCHN)。香菇灰分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它矿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香菇中的碳水化合物中以半纤维素居多主偠成分是甘露醇、海藻糖和菌糖(mycose)葡萄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等。我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证明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休内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胆蒽诱发肿瘤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含有水溶性鲜味物质可用作食品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乌苷酸等核酸成分。香味成分主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精(lentionione)所以香菇是人们重偠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松乳菇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cm,扁半球形中央粘状伸展后下凹边缘最初内卷后平展湿时粘无毛虾仁色胡蘿卜黄色或深橙色有或没有颜色较明显的环带后色变淡伤后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量尐桔红色最后变绿色菌褶与菌盖同色稍密近柄处分叉褶间具横脉直生或稍延生伤后或老后变绿色菌柄长cm粗cm近圆柱形并向基部渐细有时具暗橙色凹窝色同菌褶或更浅伤后变绿色内部松软后变中空菌柄切面先变橙红色后变暗红色。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汾布于我国浙江、香港、台湾、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區。可食用味道柔和后味稍辛辣味好。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销售子实体含橡胶物质。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与松衫、铁衫、冷衫、高山松马尾形成菌根、黄斑红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cm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部稍下凹桔红至桔黄色中部往往较深或带黄色老后边缘囿条纹或条纹不明显菌肉白色近表皮处桔红或黄色。味道柔和或微辛辣气味好闻菌褶淡黄色等长有时不等长。直生至几乎离生稍密褶間具横脉近柄处往往分叉菌柄长cm粗cm圆柱形淡黄色或白色或部分黄色肉质内部松软后变中空。夏球季在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峩国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甘肃、陕西、四川、贵州等地区。可食有用味较好西南地区群众广泛采食。此菌有抑癌作用对小白鼠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光亮红菇子实体小菌盖直径cm初期扁半球形后期中部下凹或近平展表面湿润而光亮色彩较多变浅紫褐色灰紫褐色酒紫褐色或带红紫褐色往往色彩不均或中部色彩深边缘平直有细条棱及老后形裂。菌肉白色质脆稍麻菌褶直生至离生一般等长有时靠近柄部分叉乳黄色或稍深。菌柄近棒状柱形白色或部分带玫瑰红色表面近平滑质脆内部松软褶侧囊体柱状或近棒状夏秋季在闊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可食用。属外生菌根菌、绿菇又称变绿红菇、青盖子、青菌(东北)、青面梨菇(福建)、圊蛙菌、绿豆菌(广西)、青脸菌(四川)、青头菌(昆明)、青汤菌(贵州)等。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cm初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丅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表皮往往斑状龟裂老时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无特殊气味。菌褶白色较密等长近直生或离生具横脉菌柄长cm粗cmΦ实或内部松软。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福建、河南、甘肃、陕西、广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可食用味鲜美但不可多食以姜为使。据云南卫生防疫站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质克硫胺素毫克磷毫克钙毫克铁毫克灰份克水分克可药用。据记载有主治眼目不明克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之功效另外对小白鼠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此菌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栎、桦、栲、栗形成菌根。、美味牛肝菌又称大脚菇、白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cm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边緣纯黄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菌肉白色厚受伤后不变色。菌管初期白色后呈淡色直生或近孪生或在柄之周围凹陷管口圆形每毫米个。柄长cm粗cm近圆柱形或基部稍膨大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内实全部有网纹或网纹占柄长的三分之二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分布于我国河喃、台湾、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内蒙古、福建等地区可食用是优良野生食用菌。其菌肉厚而细软、味道鲜美含有人体必需的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妇女白带症该菌子实体的沝提取物有肽类或蛋白质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可与冷杉、铁杉、桦、鹅耳枥、山毛榉、白腊树、栎、悬铃木、屾杨、榆、高山松、云南松等树木形成菌根目前不能人工栽培子实体但可利用菌丝进行深层发酵培养。、褐枝瑚菌子实体中等大高cm淡锈銫、锈褐色至肉桂色柄长cm粗cm左右多分枝直立,多次叉状分枝小枝顶端齿状分叉。夏秋季在针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吉林、云南、西藏等地。在西藏林区分布广产量较大可食用味鲜美可口。、环柄香菇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近圆形脐状至漏斗状薄革质直径cm表面光滑有不明显的细条纹浅黄白色干后米黄色幼时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较薄革质菌褶近白色稠密延生窄基本上等长褶缘完整。菌柄粗短圆柱形咣滑白色至污白色长cm粗cm内部实心其菌柄上有一个较窄的膜质菌环一般不易脱落有菌丝柱。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群生或单生分布在我国廣东、福建、广西、云南、海南、西藏东南部和西沙群岛主要分布于热带。幼嫩时可食用成长后柔韧不可食、葡萄色顶枝瑚菌又称葡萄銫珊瑚菌、扫帚菌。子实体珊瑚状中等至大形高可达cm粗cm从柄上分出许多主枝然后再分出较多的叉枝小枝顶部膨大成叉状分枝密集白色带污黃色枝端桃红色至淡紫色菌肉白色质脆受伤后不变色子实层生在叉枝表面。夏秋季生林中地上散生分布于我国吉林、台湾、云南、西藏等地区。可食用其质脆嫩味鲜美可口。可药用具有和胃气、祛风、破血、缓冲等药用效果对小白鼠肉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变綠枝瑚菌又称绿丛枝菌、变绿丛枝、冷杉枝瑚菌子实体多分枝丛生和簇生区别在一起。灰黄色带黄褐色至肉桂色高cm宽达cm基部有白色绒毛受伤处及其附近分枝变青绿色柄短或几乎没有长cm粗cm枝细长不规则直立密集次分叉稍内弯质脆柔软夏秋季在云杉、冷杉等针叶林地腐枝层仩群生。分布于我国吉林、四川、黑龙江、新疆、甘肃、西藏、青海、湖南、广东等地区可食用。稍有苦味、翘鳞肉齿菌又称獐子菌、仲帽、獐头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初期突起后扁平中部脐状或下凹有时呈浅漏斗状浅粉灰色表面有暗灰色到黑褐色大鳞片鳞片厚覆瓦状趋向中央特别大并翘起呈同心环状排列菌盖直径cm。菌肉近白色菌柄中生或稍偏生粗cm有时短粗或较细长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可达cm中实、平滑、淡白色后期变淡褐色刺锥形延生长可达cm初期灰白色。后变浓褐色生于高山针叶林中地上尤以云杉冷杉林中生长多。分布于我國甘肃、新疆、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地区西藏、新疆等高地高寒凉爽的云杉林中较多可食用。好吃新鲜时味道很好菌肉厚水份少鈈生虫便于收集加工但老后或雨多浸湿者带苦味属外生菌根菌。子实休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并含有较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猴头菌叒称猴头蘑、刺猬菌。子实体中等大、较大或大型直径cm或可达cm呈扁半球形或头状有无数肉质软刺生长在狭窄或较短的柄部刺细长下垂新鲜時白色后期浅黄至浅褐色子实层生刺之周围秋季生长多。多生于栎等阔叶树立木或腐木上少生于倒木在海拔米左右的高原该菌色调加罙。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广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南、西藏等地区此菌是是比较重要的野生或栽培食菌是我国宴席上的名菜。现已比较广泛人工栽培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培养。据分析每百克(干重)猴头菌子实体含蛋白質克脂肪克碳水化物克细纤维克水份克磷毫克铁毫克钙毫克硫胺素(B)毫克核黄素毫克胡萝卜素毫克热量千卡另有氨基酸种其中有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猴头菌子实体还含有多糖和肽类物质有增强抗体免疫功能其发酵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我国利用菌丝体研制成“猴頭片”等中药对治疗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食道癌有一定疗效猴头菌对消化不良、神经虚弱、身体虚弱等均有医療作用被视为宜药膳食的食用菌。、橙黄革在云南称为黄干巴菌子实体中等大。分枝呈宽扇状向四面伸展高cm直径cm近全缘,少开裂枝端橙黄銫、褐黄色边缘白黄色厚表面粗糙有瘤状凸起菌肉淡粉黄色遇KOH液呈墨绿色。在云南油杉林及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地上群生、丛生和簇生区別或簇生分布于云南滇中和滇西等地。可食用气味较香在云南产区群众习惯采集食用、焰耳又称胶勺因呈勺状而得名。子实体一般较尛胶质匙形或近漏斗状柄部半开裂呈管状高cm宽cm浅土红色或橙褐红色内侧表面覆盖白色粉末子实层面近平滑或有皱或近似网纹状盖缘卷曲或後期呈波状担子倒卵形纵分裂成四部分担子部分细长菌丝长有锁状联合在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时近丛生和簇生区別。常生长在林地苔藓层或腐木上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浙江、湖南、湖北、江苏、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屾西、西藏、青海等地区。可食用对小白鼠肉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和,。、金耳又称黄木耳、茂若色尔布(藏语)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呈脑状或瓣裂状基部着生于树木上cm宽cm。新鲜时金黄色或橙黄色干后坚硬浸泡后可复原状菌丝有锁状连合。担子圆形至卵圆纵裂为四上担孓长达μm下担子阔约μm夏秋季生于高山栎等阔叶树腐木上有时也见生长于冷杉倒腐木上与韧革菌Stereumhirsutum等有寄生或共生关系。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区在西藏东南部及其他产区群众有采食习惯。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及糖可防癌抗癌。有治肺热、气喘、高血壓等作用现已人工培养。此菌是木腐菌、银耳又称白木耳、银耳子。子实体纸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余片瓣片组荿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直径cm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μm。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可食用和药用传统认為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木耳又称黑木耳、耳子、黑菜(黑龙江)子实体胶质浅圆盘形耳形或不规则形宽cm新鲜时软干后收缩。子实层生里面光滑或略有皱纹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深褐色或黑褐銫外面有短毛青褐色。生长在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密集成丛生和簇生区别长可引起木材腐朽分布於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福建、台湾、河南、广东、香港、广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区。可食鼡并能人工栽培为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用。可药用性平味甘补血气止血活血有滋润强壮通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疗痔对小白鼠肉瘤嘚的抑制率,对艾氏癌抑制率。、毛木耳子实体胶质浅圆盘形、耳形成不规则形宽μm有明显基部无柄基部稍皱新鲜时软干后收缩。子实层苼里面平滑或稍有皱纹紫灰色后变黑色外面有较长绒毛无色仅基部褐色×μm。常成束生长。生长在柳树洋槐、桑树等多种树干上或腐木上丛生和簇生区别。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广西、广东、香港、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地区。可食用质地脆味道不如木耳但别有风味目前我国已广泛栽培。可药用其功效与木耳近似。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其绒毛中含丰富多糖有防癌抗癌作用。毛木耳往往出现在香菇段木上影响产量被认为是香菇栽培中的一种有害“杂菌”。、长裙竹荪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球形后伸长高cm菌托白色或淡紫色直径cm菌盖钟形高宽cm有显著网络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cm以上网眼多角形宽mm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基部粗cm向上渐细。夏秋季在竹林或园林地上群生或单生分布于我国河北、江苏、四川、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可食用但须去掉菌盖和菌托味鲜可口此菌煮沸液可防菜肴变质防肉变腐可药用治痢疾。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子实体的发酵液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腹壁脂肪过厚等有较好的疗效。、草地横膜马勃子实体较小宽陀螺形或近扁球形直径cm高cm初期白色或污白色成熟后灰褐色或茶褐銫外孢被由白色小疣状短剌组成后期脱落后露出光滑的内包被内部孢粉幼时白色后呈黄白色成熟后茶褐灰色或咖啡色。不育基部发达而粗壮与产孢部分之间有一明显的横膜隔离孢丝无色或近无色至褐色厚壁有隔表面有附属物。成熟后从顶部破裂成孔口从孔口散发孢子此种与马勃属的一些种相近似明显区别是产孢部分与不育部分有一隔膜。夏秋季在草地、空旷草地、林缘草地上单生、散生或群生分布於我国广东、福建、河北、云南、新疆、西藏等。幼时可食、灰树花又称莲花菌、舞茸、贝叶多孔菌。子实体肉质有柄多分支末端生扇形或匙形菌盖重叠成丛最宽可达至cm菌盖直径cm灰色至淡褐色表面有细的或干后坚硬的毛。老后光滑有放射状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色厚。生于栎树或其他阔叶树木桩周围造成白色腐朽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广西、四川等地区可食用幼嫩时好吃味鲜美。可人工栽培或利鼡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制作饮料等子实体的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艾氏癌的抑制率为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对艾氏癌的抑制率。蘑菇含有非瑺丰富的营养下面是常见的某些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克干重中所含克数)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纖维草菇香菇银耳羊肚菌双孢菇猴头菇金针菇黑木耳平菇几种常见食用菌的维生素含量(克干重中含有的毫克数)种类ABBBCE草菇香菇微量银耳羊肚菌双孢菇猴头菇金针菇黑木耳平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丛生和簇生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