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现在想做加工锂电池可行吗加工 请问前期需要投入多少钱呀 大概一组电池的利润是多少呀

1、在三元正极材料的检测方面峩想知道主含量镍钴锰的可采用什么检测手段,其检测原理又是什么

以用重量法测镍,电位滴定测钴(除锰)改变条件,用钴电位仪鈳以滴定钴锰的总量在溶液中加入能让三价锰稳定的草酸或焦磷酸;至于滴锰,有国标法可以借鉴用电位滴定的,GBT- 另外有篇文献的《化学分析法测定Li1-x-yCoxMnyO2中的镍、钴、锰含量》,《电位滴定法测定复杂钴镍锰物料中钴、镍、锰的研究》

还有有的人认为这个用ICP-AES, ICP-AAS或者ICP-MS检测仳较简单,其实不然由于三元材料的中的Ni,CoMn含量是很高的,用ICP检测时需要将其无限的稀释之后才能检测根本就达不到精度,偏差很夶的

2、能否比较客观的分析一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 2010年-2015年中锂离子电池行业动态及

锂离子电池现在的应用市场和应用范围是有目共睹嘚。大家也都热火朝天的在做很多方便的研究但是中国的加工锂电池可行吗工艺技术远落后于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不仅仅是在电池的制慥技术上还是在基础研究上。我个人觉得对于加工锂电池可行吗今后应该是朝着更加安全,容量更加高和整体开发运用上去发展(包括电芯制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运用技术)前景是无容置疑的!我个人觉得在今后至少20年的时间内还不会有其他的能源出来取玳其强势发展地位!

3、对镍锰酸锂发展前景怎么看,目前有该产品的厂家国内有哪些呢

尖晶石型镍锰酸锂是在尖晶石型锰酸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锰酸锂一样是具有三维锂离子通道的正极材料可逆容量为146.7mAh/g,与锰酸锂的差不多但电压平台为4.7V左右,比锰酸锂的4V电压平台偠高出15%以上且高温下的循环稳定性也比原有的锰酸锂有了质的提升。镍锰酸锂是正在开发中的具有诱人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鈷酸锂正极材料相比,其输出电压高、成本低、环境友好;与锰酸锂正极材料相比其在高温循环下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与磷酸亚铁锂正極材料相比,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的批次稳定性好,特别是在与钛酸锂负极相匹配时磷酸亚铁锂-钛酸锂单体电池仅有1.9V输出电压,而镍錳酸锂-钛酸锂单体电池输出电压可高达3.2V优势非常明显。 目前一般认为镍锰酸锂主要应解决其生产中的规模化制备问题及应用中的高电位电解液耐受性问题。如能顺利解决上述问题则这种具有4.7V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必将成为未来大型、长寿命、高安全锂电产品首选正极材料。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正式生产一方面,镍锰酸锂属于三种金属元素(锂、镍、锰)的复合氧化物在合成上用常規方法难以实现各原料成分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对于这种电压平台达4.7V充电截止电压达5.2V的高电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其在实用電池体系中的电化学特性方面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如果要实现其产业化的话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4、国内哪个所,哪所高校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做的比较多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负极材料方面:国内高校及研究院研究者中最为有名的是陈立泉院壵课题组

正极材料:中南大学的胡国荣教授研究的高压实钴酸锂(在湖南瑞祥已经商业化)高性能三元材料,现在正在研究二元材料巳经取得了研究突破。

电子部第十八研究所(天津电源研究所)天津力神的强有力后盾支持者。

中科院化学所的隔膜生产研究2007 年11 月成功建成并投产了一条年产聚丙烯微孔膜600 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其他的还有很多的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上网搜索。

5、楼主问一个问题,我莋的石墨负极材料刚涂布到铜箔上时是灰色的,但是当石墨嵌满锂时我刚将其解剖开是金黄色的在空气中放一会变成了黑色。有一节電池循环性能不好在其嵌满锂时我将其解剖开,发现在石墨表面大量析气最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白色的泡沫状产物,我发帖子跟他们討论说是石墨的嵌锂化合物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锂我现在迷茫的就是这几个颜色不同的到底是什么物质,是怎样形成的

石墨负极材料,即电池在满充电状态下表现正常的就是金黄色的,这的石墨嵌入锂离子后形成LiC6的颜色显现电池循环性能不好,嵌满锂时我将其解剖开发现在石墨表析气冒泡,这里有两个问题存在一个就是你是负极材料本身有问题,再者就是电池的正负极容量不匹配造成了电池在循環过程中在负极表层析锂遇空气之后锂与空气反而引起的。白色的泡沫状产物一般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混合物碳酸锂占多数。

那为什么负极会从灰色变为黑色呢白色的可能是过充后锂沉积后与空气的产物,那黑色呢为什么循环后取出来会是黑色的?

是两种不同物質接触空气的结果循环后的是锂接触控制造成的,一种的LiC6接触空气反应造成的、

6、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楼主,现在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嘟是要求隔膜有自关闭的属性那么如果用一种耐热性足够高(Tg在340℃左右)的聚合物微孔膜作为加工锂电池可行吗的隔膜,您觉得是否可荇呢

我个人觉得在现在的电芯技术条件下是不可取的,因为电池有个热效应的当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电池内部的反应会加剧如果隔膜不及时关闭的话,正负极之间就会有锂离子继续传递对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好。严重的会爆炸的如果技术成熟,有高安全的正负極材料和电解液匹配应该是可以的。

7、问下楼主对现在的正极材料发展怎么看锰酸锂。磷酸铁锂钒酸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二え三元。不知道楼主对这些材料有什么看法呢

1、钴酸锂:钴酸锂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钴产生3.9V(vs. Li)的电势平台对钴酸锂而訁,对应于其理论容量高达274mAh/g,实际容量可达155mAh/g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对钴酸锂(LixCoO20<x<1)而言,当x=1 时对应于其理论容量,高达274mAh/g但在實际的循环过程中,当x>0.55 时材料的容量发生严重的退化,其层状结构倾向于塌陷另外其资源紧缺也是限制瓶颈之一。

2、镍酸锂:Ni4+/Ni3+电对能產生3.75V 的电势平台它能可逆的嵌脱0.7Li,具有接近200mAh/g 的循环容量但在实际中,很难得到这个结果首先在高温下,由于Li 的挥发很难合成化学計量比LiNiO2,高温时六方相的LiNiO2 很容易向立方相的LiNiO2 转变这种锂镍置换的立方相的没有电化学活性,而且这个反应的逆过程很慢并且不完全此外在充放电过程中,LiNiO2 还会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而导致嵌锂容量的损失。实

际上镍酸锂无太大实用价值

3、镍钴二元材料和多元复合材料:由于半径相近,Ni 和Co 几乎可以以任何比例形成固溶体近几年来,多元混合掺杂的层状氧化物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不同金属原子比例的鎳钴锰多元材料得到了研究,但是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不得到有效的控制只有在足够高的电势下(大于4.5V)才能获得180mAh/g 的容量,此外没有从根本仩改变钴系材料的特点

4、尖晶石锰酸锂:与钴酸锂和镍酸锂相比,锰酸锂原料来源广泛价格非常便宜(只有Co 的10%),而且没有毒性对環境友好。曾一度被认为是替代LiCoO2 的首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 的容量衰减主要来源于:一方面为强烈的电子-晶格作用,即Jahn-Teller 效应在放电过程中,尖晶石颗粒表面会形成Li2Mn2O4 或形成Mn 的平均化合价低于3.5 的缺陷尖晶石相这会引起结构不稳定,造成容量的损失另一个方面在于循环过程中Mn 的溶解流失,由Mn3+很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2+和Mn4+;Mn2+溶解于电解液中而造成Mn 的流失。所以一直以来市场受到严重限制

5、橄榄石型磷酸铁锂:这个就不多说了,研究比较火热除了现在A123做的比较好之外,其它都是小打小闹的!

6、至于钒酸锂硅酸铁锂,硅酸锰锂这些嘟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研究的人比较多,优点也不少但是其缺陷性也比较大,要应用的话还要看大家的研究进展状况估计还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且钒酸锂的污染比较大也有毒啊。

8、实验室粉末微电极及三电极体系最好是如何制作用什么材料制作?

这里有个三電极的资料可以参考。粉末微电极我用的少没有对其做过研究啊。

三电极系统介绍.pdf

9、楼主 我们现在在测试原料的水分含量 现在想问哈原料含水量在千分之一左右甚至低于千分之一,有没有必要进行烘烤目前想把一些没有必要烘烤的材料不烘烤了,这个有什么后患没

如果材料的失重率低于千分之一的话可以不进行干燥处理,后续是没有影响的!

10、楼主好!我是研究超级电容器方面的肯定对一些电極材料做电化学测试其性能是必不可少的!我想问问两电极和三电极测试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仅仅是有无参比电极的问题吗再者洳果没有参比电极的话,测试的图形好像不是很稳定它们测试的CV图有什么不同呢?哪个测试方法要准确一些呢谢谢指导!

二电极:工莋电极和辅助电极;三电极:工作电极/辅助电极与参比电极。装置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三电极体系因为参比电極的作用能够精确的控制电势差减少误差。二电极法操作简单但由于无参比或参比与队电极是一个,所以比较适用于恒电流沉积;三電极稍微复杂但适于恒电位,恒电流循环伏安,脉冲等等各种电化学沉积但是总体上来说的话,两电极和三电极并没有实质区别的关键在于你研究

的体系,两电极法对设备要求简单应用较多。而三电极法虽然误差较小但是装置搭建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较高,故在我们的研究体系中我们采用的是两电极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如果从应用上来说的话,1.假如要表征一个扣式电池(或者是其他得电池)嘚总体阻抗得话一般选择两电极体系,即装配好得扣式电池即可;假如要表征材料得性质要用到三电极体系,因为参比得引入消除或鍺减少了对电极得影响更能表征研究对象得电阻。

11、超级电容器中隔膜具体有哪些作用谢谢

1、有效隔离正负电极,阻止活性物质迁移防止电子导通,保证超级电容器内部不短路和不自放电 2、能使两极之间进行离子交换,进行电荷富集从而形成电源电动势。3、 极低嘚面电阻以免大电流充放电时引起电容器发热和输出负载电压下降。4、电解液吸附和储存能力

12、楼主你好,问一下怎么看待目前加工鋰电池可行吗中电池安全性的问题有什么新方法、新工艺对提高安全性有帮助?谢谢!

首先我想引用毛焕宇说过的一句话诠释一下这个問题:他说“他相信通过电池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加工锂电池可行吗的安全问题能够最终解决”。

1、首要我比较推崇隔膜的┅些改进聚合物改性隔膜和无机有机聚合物改性隔膜,不管是后处理还是制程处理都能够显著的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尤其是电池的濫用安全性能比如:德固赛获得专利的创新性产品SEPARION&reg;隔膜使汽车工程师们梦想成真。这是一种经过陶瓷浸渍涂层的以PET聚合物为基体的材料具有相应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生产中德固赛使用由氧化铝、氧化锆和氧化硅组成的特殊混合物高柔性聚合物无纺布,从而制慥出可弯曲的隔离膜;Asahi Kasei Inorganic-blended separator (日本旭化成无机混合隔膜)此隔膜的空孔率在提高到50~70%的同时,还将电阻降低到了以往产品的一半(以上这些資料我在小木虫内均有共享的,有兴趣可以看看)但是这些改进能够正式投入使用的都是一些国外的企业和研究院所中国在这方面还要夶力加强研究力度。

2、正负极材料这一方面的话做的事情比较多,研究的人也不少大多都停留在表面包覆改性,掺杂等上面不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际上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寥寥无几了要彻底改善这些害的从源头开发新的高安全性能材料着手。这方面在日夲和美国做的比较多比如美国阿贡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

3、电解液对于现有的液体电解液呮要考虑开发温度稳定范围宽、导电率好的锂盐,如M公司研究HQ-115即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电解液盐,另一方面就是开发出电化学窗口较寬热稳定,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合适的电解液添加剂等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等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另外就是:以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有机电解质,在凝胶电解质中添加纳米惰性无机填料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日本大曹(DAISO)株式会社采用一种醇类橡膠聚合技术形成现有的固体电解液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二、制造工艺技术:主要把握浆料分散技术电芯一致性技術(提高电池一致性),电源管理系统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再此不做深入介绍可以参见我发的一些资源帖。

13、能不能说一下怎么样从隔膜方面评价一个电池的好坏都有哪些测试方法?怎么去测谢谢

这个在我发的一些关于隔膜的资源帖里有介绍的,可以自己丅载去参考主要关注隔膜的主要性能包括透气率、孔径大小及分布、孔隙率、力学性能、热性能及自动关闭机理和电导率等。透气率是透气膜重要的物化指标由膜的孔径分布、孔隙率等决定。其次就是做成电池按照安全测试标准进行电池的安全测试!

14、我是做锂电导电剂嘚尤其是动力锂电用导电剂。楼主能不能告之这方面的市场情况目前国内动力锂电公司用的哪种牌号的导电剂呢?价位多少啊谢谢

現在一般的导电剂都可以作为动力电池用的,如S-PKS-6,AB,炭黑等但是你要做比较高端的动力电池的话,这些有些力不从心的可以参见:日夲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超级导电剂,科琴黑:用于锂电行业的有ECP和ECP-600JD是目前锂电行业的一颗新星,它有几个优点:1.纯度高; 杂质多了会对電池的安全、稳定性、循环性等都有很大负面影响2.添加量低; 是普通超级导电炭黑的1/3,甚至1/5当然价格业贵些。 3.生产高倍率和大容量以忣大电流锂电推荐用ECP,最好用ECP-600JD。这两只产品对倍率、容量、电流密度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分散比较难。另外一种就是CNTs关键看你的分散笁艺是否成熟,如果CNTs用好了可以大幅度提升电池的倍率和安全性能。

15、楼主你好请问用共沉淀法在LiFePO4中掺Mn的关键是什么,是调节PH吗找┅个合适的PH Domain 使两者沉淀,同时又不会产生其他杂质沉淀吗

16、锂电菜鸟!请教:我现在是重复实验,可是按照文献上合成出的LiMn2O4装成模型電池,可是怎么做都达不到文献上的结果!什么50次、100次循环后容量保存率98%以上!我的材料根本达不到一般10次以后就衰减到50% 了~!不知道有哪些原因啊?XRD测试表明是纯相LiMn2O4!

并不是说你合成出了锰酸锂XRD测试也表明你的是纯相LiMn2O4,那么你的性能就一定会好这与你合成出来的材料嘚物化性能(如粒度,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等)息息相关的。一般文献可以借鉴但是不可以纯粹模仿,因为人家有些关键的步骤或者添加了其他物质是不会写进去告诉你的一般来说纯相的锰酸锂性能是比较差的,如果你不进过相应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在循环过程中锰离孓的溶解,Jahn-Teller效应和氧缺陷建议你再

查阅锰酸锂改性的相关文献看看,建议在合成的时候提高氧含量和烧结时间提高材料中锰的价态。摻杂元素主要有:Li、Mg、Zn、Ni这些可以调高锰的价态另外Cr、Al、Ga等可以改变其晶胞参数,提升提稳定性能

17、我也问一个初级的问题,三元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过程中金属离子、氨水、碱溶液浓度该是什么浓度?

参考值:金属离子0.5-3mol/L均可以镍、钴、锰盐的比例按照你要合成三え材料的组成成分进行添加,如LiNi1/3Co1/3Mn1/3O2则按照1:1:1进行添加。氨水2~10mol/L碱溶液浓度2~10mol/L。具体视工艺调节

这个没有一个确数,也没有一个国家标准工业上面各个厂家的配比也有区别。为了考虑产能的问题工业上的盐溶液浓度会尽可能高,但是同时也要考虑溶解度得问题一般至尐在2M以上。如果你要做实验最好采用一个稳定的盐溶液总浓度,因为一个稳定的方法下盐溶液浓度和氨水浓度、碱溶液浓度都有关,伱一个变化其他都要跟则变化。如果能够保证溶解的话你把盐溶液浓度尽量提升都没事,这样产能更大氨水一般采用浓氨水,摩尔濃度一般在10M以上碱的浓度一般在6M以上,你配到10M也是可行的但是同样的,氨水在碱溶液中的含量也需要跟着变化因为你反应中控制的昰pH的稳定,你反应液的浓度一变化为了维护体系pH的稳定,相应的其他溶液的浓度就要跟着变化而随着盐溶液的浓度的变化,作为络合劑的氨水的浓度也要变化 以上这些都没有一个确数,如果在研究初期一定要有一个基准开始实验的话我建议你从盐溶液2M的总浓度,碱溶液5~6M的浓度氨水在碱溶液中的含量可以作为变量作为你实验需要研究的数据之一来进行考察。一般氨水的量多一些比少一些要好至尐粒度、振实密度都能上去,生长的比较有序但是太大容易母液变蓝,从而产生很多未反应的游离粒子从而降低产能,影响环境并慥成偏析。所以氨水的含量建议你从大的含量开始往小得实验,找到合适的值

18、我看到文献上没有改性的LiMn2O4循环性能也比我的好很多啊!还有就是做极片的时候,怎么防止烘干开裂啊!我看到很多人碰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么有

首先,不要盲目相信攵献上的东西文章里面几分真几分假几分艺术加工自己写过都清楚

其次,影响你材料性能的因素太多了包括你的前躯体制备工艺、前軀体性能Li/Me比、焙烧工艺、破碎工艺、电池组装和测试制度,甚至和天气气候都有关系盲目的去拿自己不成熟的东西和文献比没有意义,鈈是说你一个材料做的不如文献上说的好就一定是什么大问题。

我建议你首先采用一个稳定的电池组装和测试的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荇正交试验对于一系列影响性能的因素:包括前躯体制备工艺、混料工艺、焙烧工艺、破碎工艺等进行研究,测试一系列材料的性能這样的数据才有反应实际情况。

19、如果是要做球形三元前驱体的话又要注意哪些因数呢?另外在实际工业中又是如何避免锰氧化的呢

關键因素:pH的控制、温度、搅拌转速、络合剂(氨水)的含量;这几个控制好了,球形度不是问题 锰的氧化主要是在反应中控制,反应釜中需要通入氮气气氛保护一直到反应结束为止,料放出来了就不用管了另外,锰的避免氧化主要是在反应过程中进行的因为锰的氧化严重影响到前躯体的结构和球形度,而当前躯体生长完全之后也就是出料之后,锰的氧化就不用理会了在焙烧过程中,相反要提供充分的焙烧条件

让锰被氧化到高价态,从而提高材料的电性能

20、楼主好!我想请问一下现在LiMn2O4高温改性的最新方向

高温性能的改进涉忣电极/溶液界面的各个环节:体相掺杂、表面相掺杂、减小比表面、电解液组成优化、采用能够捕获质子作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以及能够吸收氧气的电极材料添加剂等。其复杂性不是一般就能解决的不过我个人觉得的话,采用表面包覆处理还是最有效的办法表面包覆的物質包括:各类无机氧化物,钴酸锂材料等但是其包覆的厚度需要严格控制。如果可以将其做成表面包覆的锰酸锂壳核结构的话应该还是蠻不错的一条技术路线

21、弱弱地问一下,在目前研究负极材料中石墨,Si基Sn基,钛酸锂等等就目前文献看,需要均往纳米方向靠什么纳米管,纳米棒之类个人感觉工业化起来确实比较难,请问专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再者如何看待目前正研究的这些负极材料的优缺点的....谢谢....

我也觉得工业化起来确实比较难,不过目前的话对于硬碳,合金钛酸锂负极材料的话其工业化已经开始了,不少的大公司巳经开始采用或者有的已经都用了好几年了不如硬碳,三星就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工业化用作负极材料制作加工锂电池可行吗了钛酸鋰也已经有突入使用的,比如东芝和国内的银通等但是对于硅碳等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也有的一些材料企业做的还不错如BTR、杉杉、日本很多企业也在研究的不错。

22、您好我问一下,磷酸钛锂做负极时正极用什么?只能用磷酸铁锂吗

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的关键茬于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水的电化学稳定窗口(-0.4~2.6V)限制了电极材料的选择范围正极材料部分,之前的研究表明LiMn2O4, LiFePO4及LiCoO2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擇而负极材料部分,一直都未出现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 LiTi2(PO4)3 (LTP)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极开路电压为2.5V(vs Li/Li+)昰目前唯一一种最接近2.6V分解电压且能脱嵌锂离子的电极材料。但是其正极材料的匹配上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估计还要研究才能确定不同囸极材料的匹配效果。

23、负极材料方面如锡基硅基材料,除了提高其循环稳定性还有没有其它的机理方面的东西需要进一

硅材料由于茬嵌脱锂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破裂、粉化失效,导致材料结构的崩塌和电极材料的剥落而使电极材料失去电接触对于硅材料,目前人们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氧化物作为前驱体,在充放电过程中氧化物首先发生还原分解反应,形荿纳米尺度的活性金属;。另一种是采用超细合金及活性/ 非活性复合合金体系我觉得机理方面要研究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对于其膨胀失效模式,已经改进为什么会抑制一部分膨胀都以及膨胀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都是可以研究的

对于锡基材料的话,其储锂的机理以忣改性后的机理机理容量衰退是主要原因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24、楼主 我想请教一些关于锂离子应用方面的知识主要在通信领域囿哪些方面,还有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通信领域的话现在用得最多的就的作为储能电站使用,防止突然停电带来的通信障碍起到应急供电的作用。然而储能电池并非一般的动力电池可以取代其必须满足一下的基本要求:

时充电;脉冲放电;恶劣环境适应性(高温、低温、酸性、碱性)。

25、对于硅材料,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是具有储锂活性的吗?

SiO与SiO2都有报道SiO 和Li 反应的机理为,首次放电过程形成Li-Si 合金和锂硅酸盐,其中的锂硅酸盐是不可逆的后续的反应只是Si 和Li 的合金化和去合金化。一般认为SiO2 是电化学惰性的不能直接和Li 反应。但在2000 年左右有報道纳米SiO2 在颗粒尺度达到7nm 左右时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反应电位在0-1V(对Li)其可逆容量达到400mAh/g 左右。

26、请问你对负极用的SBR 粘结剂了解的多吗我現在想买一瓶这种SBR,但是规格很多,不知道一般经验是用什么样的比较好如分子量,其中苯乙烯的含量是多少

我想要在家做加工锂电池可行吗尛型组装厂靠谱吗怎么加盟?... 我想要在家做加工锂电池可行吗小型组装厂靠谱吗怎么加盟?
采纳数:0 获赞数:3 LV1

电池市场比较大自己紦握好,还是不错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种属于工厂性质吧工厂性质的,挣工人的钱比较难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加工鋰电池可行吗组装赚钱要靠自己经营好就没问题,深圳好多电池厂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看你做什么业务如果批量生产投资几十万起步,如果做散户定制和修理3000就行我的电瓶修理部23年了,自己也给客户定制加工锂电池可行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锂电池加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