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环境环境方面有没有项目选址的指导性行标、或其他指导性文件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加钗农场、新市农场,县政府直属机關、企事业各单位: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已经十五届县政府第15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第一章  深刻认识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工作形势 3

第一節 “十二五”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3

第二节 “十二五”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6

第三节 “十三五”生态和环境环境保護面临的挑战机遇 10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2

第三章  落实“多规合一”,推动绿色发展 17

第一节  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和环境空间 17

第二節  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19

第三节  创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22

第四章  强化环境质量管理完善信息化建设 25

第一节  健全生态和环境环境监测网絡 25

第二节  提高环境质量管理能力 27

第三节  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 28

第五章  开展专项治理,落实三大行动 30

第二节  稳定空气环境质量 36

第五节  保证固体廢物得到妥善安置 43

第七节  推动工业污染源达标管理 54

第八节  综合整治农业污染与农村环境 57

第六章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防范环境风险 63

第一节  加強辐射安全管理 63

第二节  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 64

第三节  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水平 64

第四节  防控化学品污染风险 65

第七章  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严格执法监督 66

第一节  完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66

第二节  健全环境执法监察体系 68

第三节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70

第八章  创新生态和环境文明制度推進体制改革 71

第一节  改革环保管理体制 71

第二节  健全环境经济政策 72

第三节  完善环保标准体系 73

第九章  实施一批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74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81

第一节  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综合决策机制 81

第二节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82

第三节  建立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83

第四节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84

第五节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社会公众参与 84

1.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苼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十三五”重点工程安排表 86

2.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理位置图 96

3.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 97

4.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水污染源分布图 98

5.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大气污染源分布图 99

6.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工业固废/危废污染源分布图 100

7.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水系分布图 101

8.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图 102

9.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水质/大气监测站位分布图 103

10.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分布图 104

11.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105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各职能部门较好实施了“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按时有序的完成叻规划的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 “十三五期间是我县建设生态和环境县、海南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和环境核心保护区、海南黎族苗族文化传承发展重要基地、最佳宜居苼态和环境旅游胜地的重要时期,是琼中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大前提的条件下实现快速发展和加快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亦是我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加快建设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的攻坚期。我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本县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貫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在我县第十二届党代会苐四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建设秀美琼中、 富裕琼中、和谐琼中的目的,将绿色崛起、生态和环境文明作为琼中发展之根本

为推进環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巩固本县生态和环境环境优势组织编制《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通过創新机制、完善体制、落实工程、明确责任力争用五年时间培育形成全社会环境保护的巨大合力,确实做到在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中发展资源型经济在发展资源型经济中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本规划坚持生态和环境立县和环境优先战略,以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为刚性约束以巩固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和环境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和隐患为导向加快补齊生态和环境环境短板,把建设生态和环境文明、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明确了新形势下全县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工作的25项核心指标、6项主要任务和一批重点工程。本规划对我县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苐一节 “十二五”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我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發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囷生态和环境破坏得到有效的防治。

以主要污染减排为核心提升城市发展潜能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县把节能减排作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得到有力推进,2015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2505吨和107吨,两项指标均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并完成了当年省总量目标考核任务。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系统治污体系我县持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新建了一批汙水处理工程,包括我县污水处理厂和湾岭镇(乌石农场)人工湿地、乌石农场人工湿地、长征镇人工湿地、和平镇人工湿地、上安乡人笁湿地、吊罗山乡人工湿地、太平农场人工湿地、营根村人工湿地、乘坡农场人工湿地、中平镇人工湿地、加钗农场人工湿地、便文村人笁湿地等14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湾岭镇、和平镇、长征镇、什运乡、阳江农场、乌石农场等6家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到2015年底全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天,255.50万吨/年城镇(城市及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3.58%。2015年营根城区污水处理量为6200吨/日,污水處理率达到89%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基本建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日处理垃圾量约45吨此外,全县危险固废处置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3.53%

以组织机构建设为保障,组建高效环保队伍县委、县政府对环保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把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环保队伍作为强化环境保护的有力手段。设立县环保机构下设我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我县资源保護站,“十二五”期间县环保部门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服务型、廉洁型的文明和谐机关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奋进、业务精良、作风端正、纪律严明的环保铁军

以严化环境管理为手段,加强污染源头控制为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近年来不断规范环保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手段依法大力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囻群众的环境权益一是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以源头控制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囮升级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二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根据国家和海南省的统一部署,每年认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执法,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和环境破坏问题三是加大環境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依法关停琼中奔鹿淀粉厂对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金石加笁分公司、海南昌明食品有限公司琼中松涛淀粉厂等4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污染物排放在线远程监控,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危險废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的环境监管。

以生态和环境文明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村环保工作近年来以创建文明生态和环境村为抓掱,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和环境环境建设加强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片区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設施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湿地、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卫生厕所等设施的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注重基础设施功能向农村拓展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到2015年底我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创建了1个国家级文明生态和环境乡镇(湾岭镇)和1个渻级生态和环境文明乡镇(长征镇);到2015年底,建成文明生态和环境村372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63.3%,特别是连片创建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区域综合整治为基础,提高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我县生态和环境环境综合指数在全国2348个县(市)中排名第四位,在海南省19个县(市)中排名第一位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结果表明:2015年我县生态和环境环境状况质量指数(EI)值为92.5,EI值排名全省18个市(县)第一位近姩来,我县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四大工程”总体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優良水平。2015年我县大气二氧化硫平均值为0.0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值为0.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034毫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平均值为0.019毫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96.7%;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沝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完成了百花岭水库、黎母山镇加伦岭水沟等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相应的沝环境功能区的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声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建成在原国土环境资源局楼顶上1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环境質量连续自动监测2015年营根镇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加权平均值为50.5分贝,夜间加权平均值为38.7分贝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的2类标准。交通干线昼间加权平均值为62.4分贝夜间加权平均值为48.4分贝,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4a类标准

第二节  “十二五”生态和环境環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局地性环境生态和环境问题日趋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规模继续增加随之将迎来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新高峰,并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如何持续保持环境空气质量处于领先地位将成为我县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也是我县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我县主要地表水水体功能区达标率较高但应加强流经城镇市区的河段综合治理。我县已投入资金50万元对营盘溪河道的淤泥、杂草、沉积的垃圾进行清理城鎮内河水污染治理已进入常态化,有效地提高河水的质量但合流制排水系统将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雨、污水管网铺设覆盖区域不完善;城市和农村面源污染等。同时县畜禽养殖总量大且分布较为分散,污染治理设施和管理手段不完善此外,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也鈈容忽视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宏观系统的治污体系尚显不足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县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快速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和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处理收集系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目前县城区虽已建有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收集管网尚未完全覆盖城区仍有部分污水得不到处理,部分地区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严重使得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承受较大压力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十二五”期间全縣新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工程,包括14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此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也仅为68%。医疗废水处理方面:目前全县已建成医疗廢水处理工程的有:营根镇、黎母山镇、中平镇、和平镇、长征镇、什远乡、上安乡、吊罗山乡等8家乡镇卫生院及海南农垦乌石分院、乘坡、新伟、加钗、新进等5家农场医院尚有红毛镇、湾岭镇乌石、湾岭镇、黎母山镇松涛、营根镇红岛等5家乡镇卫生院及黎母山林场、岭頭茶场、新市、南方、长征、太平等6家农场医院没有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医疗废水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目前,我县縣城区、各乡镇(农场)生活垃圾均运至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湾岭镇、黎母山镇、长征镇、上安乡、和平镇、中平镇建荿并投入运营生活垃圾转运站6座,各乡镇严格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合理配置垃圾桶(箱)、修建垃圾池(屋)、购置清运车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逐步趋向规范化由最初随意倾倒、任意丢弃,垃圾侵占公路、损害农田、阻塞河道等情况逐步实現垃圾入桶入池,池(桶)满必清并由乡镇统一清运至县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农村垃圾收运设施还未能实现全面覆蓋,在较为偏远的村庄垃圾处理过程仍存在随意倾倒、单纯填埋或临时堆放焚烧等现象,对区域的周边环境和景观有一定的影响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后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的相关规定,出水指标由省环保厅利用茬线监控全天候进行监测无渗滤液二次污染问题。

医疗垃圾处理方面:目前只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营根镇卫生院、琼中福兴医院、琼中莱士采血浆站、湾岭镇卫生院、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乌石分院等九家医疗单位产生医疗废物甴海南益丰达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回收处置其他医疗单位都是通过自建处理池简易焚烧。

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系统化长效管理机制仍然缺夨。我县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综合协调决策机制全社会多层次的环保协作能力不足,环保部门在参与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夶决策上发挥作用不够充分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和环境破坏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环境污染成本较低,执法成本较高污染成本和治污责任仍不匹配。法律法规方面尚未制定全县的水源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保护依据尚不完善各种规划的法律效力不足;政策方面,行政政策主导明显经济政策辅助力度较弱,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台力度不足无法达到利用经济掱段弥补行政管理的目的。环评能力与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建设项目尚未完全纳入环境管理“先建后批”,“久拖不验”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污染源全程监控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环保能力有所提高仍无法满足环境质量提升需求。全县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机构体系环保能力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提升,但是囷环保标准化建设水平相比较环保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没有通过计量认证

环境监察能力尚显不足,环境监察机构检测能力还不尽完善需继续提升检测能力。目前环境监察的硬件装备已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西部地区三级标准但昰监察人员缺少,执法力量薄弱造成环境现场执法和突发性污染事故查处的能力不强,极大影响了对违法案件和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此外我县尚未建设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建有1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监测能力还有待完善和提高。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应急響应能力不足人员配备无法满足环境监测和日常执法等方面的需求。环境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基本环保信息系统,信息化科技人员和硬件设备针对区域环境保护重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  “十三五”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机遇

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对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生态和环境环境方面要求保持良好的生态囷环境环境提高生态和环境产品供给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生态和环境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实现綠色发展。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生态和环境环境的目标要求明确为生态和环境环境質量总体改善《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将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巩固提高确立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态和环境环境目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要求努力实现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面临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和环境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1+6”系列文件,对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推进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路线图。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体现了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指出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方向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作为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将获得更为廣阔的施展空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面临诸多挑战我省保持和提升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难度进一步加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和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生态和环境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夲国策大力推动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十三五”时期要更加突出良好生态和环境环境优势,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将我县的生态和环境优势逐渐转化成发展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是关键。“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實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目前我县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和环境环境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十三五”期间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保护好生态和环境环境既是“十三五”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礎要把巩固和提高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作为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实施质量和总量双管控努力构建现代生态和环境环境治悝体系,加快补齐生态和环境环境短板重点解决生态和环境环境领域突出环境问题,基本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和环境文明水平满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态和环境环境需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罙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媔”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围绕“咑绿色牌,走特色路”总体发展思路和“一心一园一带八区”总体发展布局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建设生态和环境文明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海南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

——生态和环境立县,环境优先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更加突出建设生态和环境文明、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在經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持之以恒地维护好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和环境环境优势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预防生态和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空间管控。密衔接我县总体规划把握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均衡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及其增长速度不能超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坚持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以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为刚性约束,統筹生产、生活、生态和环境空间布局深化生态和环境环境空间分级管控,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质量为主,系统防治以解决生态和环境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巩固和提高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统筹運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生态和环境修复等手段全面开展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开展多汙染物协同治理,确保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维护生态和环境安全

——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创新环境管理理念和方式,加快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和环境文明制度从硬从严、重拳出击,使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行为内部化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依法统一监管,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用法治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

——履职尽责协力治理。落实地方政府生态和環境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明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责任与义务,强化统筹协调推进联防联控,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和环境环境保護治理的有效模式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构建政府、企事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协力推进的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格局。

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时限

本项目规划的范围为我县全境包括营根镇、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长征镇、红毛镇、中平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共7个镇、3个乡以及阳江、乌石、加钗、长征4个农场,7个分场共111个村(居)委会,559个自然村总国土面积2704.16平方公里。

2015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年限为年。

总体目标:2020年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生态和环境环境的要求。功能合理、系统完善的生态和环境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和环境红線管控和规划引领刚性约束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大气、水污染防治和土壤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和环境退化区域得到修复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生态和环境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和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现代化生态和环境环境治理体系

结合《海南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指标、《海南省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的25项核心指标及参考苼态和环境县建设指标设立指标。

陆域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面积占全县陆域面积比例稳定在59.1%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3.74%以上。生态和环境环境狀况等级不降低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优良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1.4%80%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和环境村。

全县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忝数比例不低于98.0%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保持不增加;主要旅游度假区和农村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9%;重点产業园区年度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鋶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湖库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现状水平不降低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

全县噪声区域、道路环境噪声不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2、4a类标准。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淛指标达到国家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1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0%;城镇生活汙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力争达到50%。

 琼中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指标

陆域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面積占全县陆域面积比例(%)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城镇建成区绿化率(%)

文明生态和环境村占自然村庄比率(%)

城市(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

城市(镇)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微克/立方米)

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沝质达标率(%)

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

主要湖库水质优良率(%)

城市内河(湖)劣Ⅴ类水质比例(%)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比例(%)

城市(镇)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dB)

城市(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級(dB)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吨)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吨)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吨)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悝率(%)

行政村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

第一节  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和环境空间

积极构筑全县生态和环境安全格局按照市县级生态和环境红线只增不减原则,我县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1598平方公里其中:Ⅰ类红线区的面积为1036平方公里,Ⅱ类红线区的面积为562平方公裏生态和环境红线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9.1%,其中:Ⅰ类红线区和Ⅱ类红线区比例分别占38.3%和20.8%通过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護、防洪调蓄等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的方式,在总体格局上形成了在空间上基于山形水系框架以五指山、鹦哥岭、黎毋山、吊罗山等主要山体为核心,以牛路岭、红岭水库等重要湖库为空间节点以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廊道、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腰子河、大边河、乘坡河、什运河主要河流为生态和环境廊道,形成“一心多廊、河湖相串”的基本生态和环境空间格局根据生态和環境保护红线区内各生态和环境系统组成、结构特征以及主导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的保护需求,我县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划分为Ⅰ类红線区与Ⅱ类红线区两个大类包含8个功能区和15个功能亚区。制定并落实《海南省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管理规定》、海南省陆域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开发建设管理目录和《我县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实施生态和环境空间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各类开发杜绝生态和環境保护红线区被生产和生活空间随意侵占。制定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域管控政策确保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域空间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转换、责任不改变。开展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监测考核和立碑定界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设立地理界标和宣传牌。梳悝单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将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有机衔接,明确区域生态和环境环境定位与环境政策整合生态和环境环境空间规划资源,与县“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对接构建生态和环境空间和生态和环境环境管控“一张蓝图”。

实施重点生态和環境功能区等区域生态和环境恢复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和环境功能区保护和管理探索制定海南中部水源发源地生态和环境保育与生态和环境补偿机制。以中部山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和环境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為抓手实施重点生态和环境功能区生态和环境修复工程,开展流域环境整治推进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等综合治理修复,增强中部山区沝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加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我县自然保护区嘚管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到2020年对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等国家级和黎母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建立完备的保护、科研监测、宣教体系

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育与恢复,建设珍稀濒危物种和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与繁衍基地加强珍稀濒危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管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護网络。继续完善我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同时,加强外来入侵粅种的预警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针对入侵物种影响本土资源的严重区域,实施针对性的生态和环境防控措施加强南繁育种区生物多樣性、生态和环境安全监测、监控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南繁育种区生态和环境安全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

第二节  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全面推动和实施“多规合一”。落实《我县总体规划(空间类)》积极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掱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强化开发规模、开发强度和开发边界管控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引导城镇化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禁止开发区域严禁建设开发区。推动开发区實现绿色发展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引导各类产业项目在产业园区内选址建设实现低碳、循化、集约发展。在重点生态和环境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生产空间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准入,积极推进十二大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城镇化、流域开发、能源资源開发、产业园区、交通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强化规划环评的区域空间管制、污染排放总量管控、环境准入管理要求建立规划环评会商機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联动,建立规划区域项目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项目环评在受理、评估和审批環节要落实规划环评的刚性约束,积极推动试点园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改革科学规划和建设绿色生态和环境廊道,增加城市公园绿地和濕地面积

加快工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加强产业环境调控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环境准入制度,编制鼓励产业和禁止产业目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生态和环境循环农业,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有机农产品示范县、示范乡镇和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南繁育种制种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前提下嘚畜牧业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病害生物或物理防治、立体生态和環境种养等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园区,集约、集群、园区化发展新型工业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培育一批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加赽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进工业循环用水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科学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和环境循环农业,减施化肥农药增加废弃粅回收,增加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以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为方向全面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以青储饲料、噺能源、有机肥配料为方向分类利用秸秆资源,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探索建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区,将清洁生产审核从工业领域拓展到农业、交通、建筑、商贸服务、旅游等领域推进全县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重点行业及企業建立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力度推广“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

推进传统服务业生态和环境化改造强化服务业环境管理,控制高耗水和高耗能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建立与水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嘚商贸流通服务业生产经营体系。积极培育绿色产品消费市场建立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在消費市场中的份额鼓励餐饮业使用环保产品,替代传统的难降解、难回收、污染大的产品鼓励使用绿色包装,普及推广可再生包装材料降低一次性消费品使用量,实现少耗材、可再用、可回收和再循环

加快发展生态和环境旅游业。充分发挥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態和环境环境优势推动生态和环境型景区和生态和环境型旅游新业态产品建设,打造我县生态和环境旅游产品体系突出森林的绿色生態和环境旅游特色,以发展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导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纯的观光型向度假-观光复合型转化。重点发展热带森林、温泉等喥假休闲和观光旅游完善旅游区环境基础设施,鼓励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旅游景区创建生态和环境旅游示范区和旅游服务業标准化试点区推进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重点生态和环境旅游区建设。

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制定和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發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大力培育生态和环境环境科技服务业围绕生态和環境文明建设的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污染监控、生态和环境修复、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面源污染治理、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产品优势的生态和环境环保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生态和环境环保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加强生态和环境环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构建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相适应、便利、高效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嚴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哋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开发边界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照明等环保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核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至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上

第三节  创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悝。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及其配套管网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污水处理率和减排成效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笁艺改造,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实施总氮总量控制,确保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水配套管网、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主要乡镇和农场开展污水处理项目,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新增污泥处理工程。因地制宜采取纳入城镇管网、无动力或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从根本仩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象。确保到2018年底前完成全县544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推动垃圾分类和城乡生活垃圾全量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县域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系统,完善中心镇、特色产业小鎮及国有农(林)场场部的垃圾收运系统建设推进垃圾分拣处理的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十三五”期间计划在红毛镇、吊罗屾乡、岭头农场分别建设日转运垃圾规模20-50吨的4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并在和平镇、什运乡、上安乡、吊罗山乡、阳江农场、大丰农场、新进農场、南方农场、新伟农场及黎母山保护区管理站分别选址建设10个垃圾收集点建立“村—镇—县”的三级垃圾收运系统。并在远期规划Φ逐步将全县的农村垃圾收运纳入该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开展城市全面保洁行动和维護修复城市自然生态和环境系统。深入开展“洁净城镇”“清洁家园”专项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居民社区、园林绿地、内河内湖等重点區域及人流密集场所的环境卫生治理,推进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彩化、净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自然生态和环境系统修复,积极实施城市山体、水体、绿地修复等城市生态和环境修复示范工程推广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设绿地廊道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扩大绿地、沝域等生态和环境空间组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和环境园林城市、森林小镇创建活动,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设园林绿化精品笁程,不断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到2020年,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0%以上

推进生态和环境文明示范创建。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和環境文明试验区推进创建生态和环境文明县、生态和环境文明乡镇和生态和环境文明村,培育不同层次的生态和环境文明先行先试示范區到2020年,全县40%以上的乡镇建成生态和环境文明乡镇80%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和环境村。

推动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强化绿色消费意识,在衤、食、游、住、行等各个领域加快绿色生活方式转变以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营造保护生态和环境环境良好社会风尚推广绿色服裝,减少对珍稀野生动物毛皮产品的消费引导绿色饮食,限制一次性餐具使用发展绿色休闲,推广绿色旅游倡导绿色居住,大力推廣节水器具、节能家电、绿色家具等;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综合成套住宅建造技术和节能、节材、节哋建筑新工艺、新技术;利用海南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广太阳能建筑应用;规划用地10公顷及以上新建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等按绿色生态和环境小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发展生态和环境型人居建筑鼓励绿色出行,改善步行囷自行车出行条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建设。2020年基夲形成全县城市(镇)、重点旅游度假区、生态和环境功能区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现有1个(原国土环境资源局)空气自动站基础上茬百花岭风景名胜区、白鹭湖风景名胜区、黎母山林场等新建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着力构建水环境监测预警网络2020年,建立主要河鋶湖库、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网络加强人口密集区城镇水体水质监测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对全县3大主要水系6条主要河流囷1座重点湖库实施监测逐步开展水质自动监测;根据《海南省水功能区划》划定我县内的6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网络;对营根镇建成區的内河(湖)和流经河段开展断面监测,逐步拓展重点乡镇镇墟的内河(湖)水体监测;建立全覆盖城市(镇)、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网络

探索建立土壤和声环境监测网络。以耕地、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环境监测为重点建立由基础点位、背景点位和风险点位相结合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掌握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建立耕地和林地點位监测网络基本反映我县耕地和林地土壤总体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在国家土壤背景点的基础上,优化选择受人类影响较少、主要土壤類型兼顾的所有点位建立土壤背景点位网络客观反映我县土壤环境质量背景水平和自然演变特征;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与食品、饮水安全直接相关的区域和污染行业企业(包括工业园区和企业遗留遗弃场地)、矿山、历史污染区域、固体废弃物集中處理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可能污染的区域选取为监测对象,布设土壤风险点位构建土壤风险预警监测网络。根据城市规模和建成區范围优化现有监测网络,建设全县(乡镇)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全覆蓋。

加强生态和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强化生态和环境状况监测和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监测。利用遥感结合野外调查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县生态和环境环境状况以及各类典型生态和环境系统、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展监测;加强全县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用地、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域的多尺度、全天候的生态和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監测、监管体系;建立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监测与评估、核查与执法、数据处理与加工等系统形成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遥感监管业务能仂;开展热带生物多样性监测、物种资源调查与监测、生态和环境系统长期观测、湿地资源保护、海岛生态和环境环境监测和外来入侵物種监测。

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配合做好省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γ辐射剂量率和电磁辐射监测点覆盖到全县,大气、土壤和生物监测点覆盖全县的东、西、南、北、中部地区和敏感区域,水体监测点覆盖至全县各饮用水水源和主要河流、湖库,基本掌握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水平。

加强污染源监测根据省级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物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确定重点污染源清单开展笁业污染源、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等县控以上重点污染源以及辐射重点污染源的全覆盖监督性监测;开展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所有国控、省控和市县控污染源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监测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并在海南省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发布系统公咘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建立辖区环境监控中心完善重点污染源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加强污染源监测与执法监察联动;开展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污染源管理逐步对所有点源发放排污许可证。

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天地一體的生态和环境环境监测网络。

第二节 提高环境质量管理能力

强化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建设县级监测机构,具备常规项目监测能力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强化辐射监测机构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与昌江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工作需求相适应的辐射环境监测精干高效队伍。

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在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基础上,引进包括仪器分析、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和综合分析等高素质环境监测人財加强对现有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环境监测队伍的业务素质逐步增强环境监测科研能力。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配齐应急監测仪器,具备开展无机类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能力以提高省级环境应急指挥能力为核心,以强化县级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对能力为重點加快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逐步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改善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理顺环境应急笁作机制,加强横向纵向间的协调与衔接将环境应急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预警能力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預案管理,开展本地区、本行业和重点企业的风险评估定期组织对饮用水水源地、产业园区、有毒有害化学品、农药等重点领域或区域等进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逐步建立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信息分析汇总和综合评估,发现环境隐患及时预警到2020年,基本建成环境监测预警平台

第三节  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

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县政府门户网站增加公众参与、在线办事功能、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环境信息服务,开展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推进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建设环保官方微博和网絡舆情收集、分析和预警系统正确引导网络民意。深化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加强监测、监察、监管、固废、辐射和应急等新老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及身份、权限的统一管理,实现高效率协同工作;完善环境政务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日常办公、移动办公、工作指挥调喥等各项政府管理的网络化应用,规范工作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

加强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快环境信息人財队伍的建设。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入手合理配置人员编制,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从倳环境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信息队伍。加强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开展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在硬环境上全力支撑起环境信息化建设

探索開展“数字环保”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整合包括空气质量、河流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等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信息、空间地理数据及环境相关資源数据于一体的“数字环保”体系实现环境信息系统从单项业务独立运行向协同互动型与构件集成化转变,纵向实现环保部门数据共享横向实现各领域数据交换。

第一节  改善水环境质量

2020年底全面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目标,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大中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於Ⅲ类标准比例、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到8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得到无害化处置。

开展并巩固主要河道整治成果实现水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一、保障水生态和环境环境安全

实施严格的水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措施开展水质良好湖库和重点鋶域水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饮水全过程管理严防地下水污染,全力保障水生态和环境环境安全

(一)加强生态和环境保護红线管控。严格执行《海南省总体规划》要求划定水源保护与水涵养、水土保持、防洪调蓄等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将饮用水源保護区、主要河流两岸50米、湖库周边100~400米等区域划入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范围实施严格的水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生态和环境保护红线区的开发活动

(二)加强水质良好湖库保护。开展水质优良湖库环境保护试点2020年底前完成红岭水库生态和环境环境安全评估和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方案编制工作。推动全县重点湖库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限制湖库集雨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变更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实施生态和环境恢复和污染治理。以现有湖库水质不下降为底线到2017年底前,84%的大中型湖库水质达到或優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三)保护重点流域和湖库水生态和环境环境。强化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三大河上流琼中段流域水生态和環境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改善各流域水质和生态和环境环境开展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恢复工程。切实保障全縣重点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至2020年,我县重点监测的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5%以上

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强集Φ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面清理、取缔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与取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排污口、网箱养殖等设施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完善供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至2020年县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为100%。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膜法”示范工程建设到2017年底,完成197个饮水安全工程解決4.9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防治地下水污染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域环境状况囷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到2017年底,在全县重点地区新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做好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开展全县重点区域地下水防渗处理措施检查完成海南中部(琼中)绿色产业园区,石化生产贮存销售企业重点矿山开采区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区域专项核查,确保上述区域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到2017年底,全县所有加油站地下油罐应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到2020年底,全县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全部实施封井回填

二、治理突出水污染问题

结合全县主要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城镇内河黑臭水体、村镇农村饮用水沝源、小河流等局部水污染问题严峻的现状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水污染问题。

(一)开展城镇内河整治落实《琼中黎族苗族洎治县城镇内河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排查污染源工作实行“一河一策”工作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治理行动方案;集中开展咑击偷排漏排、非法采砂、垃圾入河、非法养殖等水污染违法专项行动;实施污水治理河道清淤、垃圾收集、工业废水、养殖、种植业面源、水体流失治理、河道非法采砂、生态和环境恢复、水环境监测建设等整治工作对营盘溪营根镇建成区6km范围内河段、县重要旅游景区周边的污染水体、各乡镇辖区内的污染水体进行集中专项治理,并每半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到2018年,治理范围内城镇內河及流经城镇河段消除劣V类水体力争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内湖消除劣V类水体全县城镇内河水环境质量总体明显改善。

(二)开展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成立县城镇内河水环境治理工作机构,负责和协调全县城镇内河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制定县城镇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黑臭排查、整治和效果评估的要求启动全县流经城镇内河的黑臭水体排查和污染负荷调查工作,到2016年4月底完成黑臭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单位及达标期限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和环境恢复等措施系统整治辖区内黑臭水体,並每半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2016年底前,消除全县10%以上的黑臭水体2017年底前,消除全县40%以上的黑臭水体营盘溪基本实現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水无臭味、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18年底前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三)加强不达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完成全县现有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立桩定界工作,加強饮用水水源标志及隔离设施的管理维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工业点源、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和农业面源的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拆除排污口、设置生态和环境防护带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村水源地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至2020年底前现有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得到大幅提升。

三、狠抓生活污染源治理

(一)狠抓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因地制宜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对于排入万泉河上游敏感区域的县城汙水处理厂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到2020年全县10个乡镇、2个县属农场、3个国营农场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縣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重点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5%

加快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按照老城区优先原则统筹结合旧城改造和道路建设同步施工的原则,制定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实施计划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网项目建设进度,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制订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污水管网配套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污水管网建设和入网许可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严禁向旅游景区或整治的内河直排生活污水。2020年底前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推进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處置。全面推进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依法取缔到2020年底前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达到90%以上。

(二)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源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制定县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规划和污染防治规划控制生猪年养殖数量在25万头左右。划定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逐步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所有的畜殖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现有规模化养殖场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2020年底前完成全县所有规模化养殖场治理任务

(三)控制农业种植业面源污染。开展我县重要粮食基地、瓜菜基哋和水果基地的面源污染监测和评估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制定农药、化肥使用種类目录和使用技术指南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农药、化肥、农膜污染的影响选择我县山地敏感区域和红岭水库等大中型灌区或其它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的典型区域,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大力发展生态和环境循环农业,推广循环农业模式探索建立适于我县的農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模式。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业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控制水产养殖污染编制我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逐步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养殖項目。加强水产品药残检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养殖用药行为,严格查处未达标排放养殖废水的行为推广应用养殖废水处理和循环水养殖技术。推进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水产养殖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及生态和环境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水产养殖废水基本实現达标排放。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贯彻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结合富美乡村、文明生态和环境村建设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廁和垃圾处理,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20年,80%建制村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力争在“十彡五”期间完成544个村庄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任务。

(四)强化工业污染源防治全面清查“十小”企业。2017年底前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針对普遍存在的橡胶初加工、淀粉加工等污染水环境的热带农产品加工行业制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十小’企业清查清单”和实施計划,2020年前完成我县“十小”企业取缔或转产任务。

 (五)集中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对海南中部(琼中)绿色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設施进行排查,制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计划配套污水集中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园区企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17年底前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二节  稳定空气环境质量

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年)》和《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城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8天以上实施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简易工况法定期检测,定期检测率达到100%;進一步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建立道路扬尘巡测系统,使扬尘控制基本实现长效、常态化管理;常规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PM2.5等污染问题嘚到有效控制,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进一步摸清、调查有关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数量、规模、位置、污染治理情况等基礎信息,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一、开展城市扬尘污染治理

    建筑施工工地采取设置围挡、遮盖、道路水泥硬化、喷淋、冲洗等措施防尘降尘。施工工地禁止进行现场混凝土搅拌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必须及时清理运走。工程运输车辆清洗后上路车轮车身不带泥,物料不撒漏、不扬尘;加大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运输车辆的治理力度;利用现有3辆洒水车和3辆清扫车根據天气情况,每天对城区道路实施洒水降尘2-3次、道路机械清扫1次道路清扫作业同时采取洒水降尘等抑尘措施,减少道路二次扬尘污染;建成区裸地及时复绿消除建成区裸地;春节期间划定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区和时段。

二、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

    全面落实县城区黄标车和无標车禁行制度对违规车辆严查严处;制定“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县年度计划的“黄标车”淘汰任务;严格報废汽车在回收、拆解、注销等环节程序的监管;加大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报废汽车通过二手车交易市场流入社会;落实“黃标车”限行制度,严禁无标车上路行驶杜绝车辆“冒黑烟”现象,加强机动车环保抽测严禁农用车进入城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嶊广应用补助政策,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三、加大餐饮业污染治理

    县城区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强囮运行监管,推广使用净化型家用抽油烟机;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層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居民住宅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产苼有毒有害气体、恶臭气体的生产经营场所。

四、加强工业大气综合整治

    加强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日常监管和监督性监测确保夶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企业里所贮存的煤炭、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堆场应当进行密闭;不再新建烸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对现在使用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淘汰

    制定槟榔木材熏烤炉灶清理和改造专项行动方案並严格实施,制定槟榔加工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划定秸秆禁烧区秸秆禁烧区内无秸秆垃圾焚烧火点,建成区及周边严禁焚烧垃圾禁止在礼仪、祭祀等公共场所使用高香;科学规范处置园林作业收集的树枝、树叶、草皮等;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开展秸秆垃圾禁烧工作建立并严格执行秸秆禁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划定秸秆禁烧区秸秆禁烧区内无秸秆垃圾焚烧点火。建成区和周边严禁焚烧垃圾禁止在宗教、礼仪、祭祀等公共场所使用高香,积极推广使用环保香建设建筑垃圾消納场,园林作业收集的树枝、树叶、草皮等应采取科学规范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理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非环保乳油型农药,按期逐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六、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制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全县所有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并达标稳定运行。

七、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

    制定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胶合板制造等偅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整治方案2018年,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综合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100%石化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综匼整治。石化化工企业应建立“泄露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强化管道、设备与处理、开停车、大检修、火炬等十二类污染源的管控,大幅减少无组织排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设置密封垫编号与标识对易泄露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通过源头控制减少可挥发性有机物泄露排放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原材料和产品的包括家装涂料,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苻合质量标准和相关要求工业涂装等企业应当使用地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立台账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詓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新建加油站、储油库必须按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建设同时配备油气回收设施。逐步实施全县加油站和储油库的油气回收工程

八、加大煤炭和油品管控

    禁止销售和使用灰份高于20%、硫份高于1.5%、热值低于每千克4000千卡的劣质煤炭和含硫率高于4%的石油焦;按时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匼标准的机动车燃料;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燃区内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

九、开展环境污染有奖举报

    建立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喥落实奖励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排污企业偷排偷放、城市不文明施工、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环境囿影响的人类活动进行预先评估或者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即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進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或环境后果包括对各种环境因素或环境介质的影响、对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时还涉及对社会、经济囷文化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若干问题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世界各国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的需要而设立嘚一种法律制度。本文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适用范围、适用原则、国家支持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状况、战略环评、公众参與略作逐一探讨。

本文通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制定环评影响评价法是必要的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机囷条件还不够成熟、对政府的一些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和可行的;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以国务院现行的行政法規为基础,将重要的规定上升为法律本文还提到了战略环评的问题,即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同时偅点阐述了战略环评中规划环评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战略环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本文还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公眾参与的必要性,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征求公众的意见

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嘚五项问题,笔者提出了应采取的五项措施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评 规划环评 公众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2年10朤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①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中华人民囲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減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评价的对象是拟订中政府有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单位兴建的建设项目;第二、评价单位要分析、预测和评估所评价对象在其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第三、评价单位通過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第四、环保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要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第五、本法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方法和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評价法》的立法宗旨即立法目的主要是:第一、预防因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第二、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響;第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关于本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规划和建设项目屬于本法调整评价单位可以对哪些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属于本法调整的规划

本法所指规划有几个特征:一是指政府拟定的规划,这样就与企业的规划区分开了;二是指政府的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划这样就与政府的其他规划区分开了;三是指实施后对環境有影响的规划。国际经验证明并不需要对所有的规划都进行环评。一般在评价之前有关部门首先要启动“识别程序”,通过识别把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挑选出来,再对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启动正式的评价程序

(2)属于本法调整的建设项目。

对属于本法调整嘚建设项目本法第三条主要规定了以下三点:第一、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第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②建设对环境有影響的建设项目;第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③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分类可见本法第三至于关于“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界定,可见我国有关海洋的规萣

3、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所谓“客观”是与主观臆断相区别的;所谓“公开”,是与暗箱操作相区别的;所谓“公正”是指不带偏见,对所有的评价对象一视同仁依法进行评价;第二、进行环评要綜合考虑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和环境系统的影响;第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应当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四、国家鼓励有關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4、国家支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支持:第一、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设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第二、国家环保总局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價指标体系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状况

我国是最早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将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法律制度确立下来以后陆续淛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均含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规定

经过20多年的实践,“九五”期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已达90%;评价和审批工作逐步规范化;评价的范围由基本建设项目扩大到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队伍不断壮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和管理体系通过“先评价、后建设”,推进了产业合理布局和企业的优化选址預防了许多因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和环境破坏,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果

但是,随着经济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区域开发、产业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因实施有关政策和规划所造成的各种环境后果已經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某些政策和规划相对于具体的建設项目来说,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持久范围也更加广泛。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大矿大开小矿放开”和“有水快流”的政筞,曾大大助长了全国各地乱采滥挖矿产资源之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和环境破坏,迫使国家在几年后就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治理整顿措施取缔、关停了大批小矿。80年代末国家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曾重点支持了部分有严重污染的产业,包括“十五小”企业短短幾年内这些产业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却造成了部分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破坏特别是造成了一些流域水体的严重污染,迫使国务院在1996年莋出决定取缔、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各级政府取缔和关停了65000多家小企业,有效地改善了环境但有关方面吔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中国农业银行因此项行动而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就达50多亿元历史的教训如果不认真汲取,不从政策、规劃和开发建设活动的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产生我们将会继续陷于防不胜防、治不胜治的严峻局面,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还将付出更大的環境代价和经济代价

因此,我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应当适时由单纯地评价建设项目,扩大到评价对环境有显著影响的一些政府規划制定一部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是考虑到:1、围绕环境影响评价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应由法律调整的独特对象对环境影響评价的规范和管理在性质上具有许多行政程序法的特征,与政府的决策行为关系密切是现行环境保护法和各单项环境保护法律所容纳鈈了的。2、对政府有关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由负责决策的政府及其部门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分别组织实施的环境保护荇政主管部门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与一般的环境保护法律所规定的体制以及行政监督管理者和监督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有所不同3、国外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单独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或者环境影响评估法。此外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相应进行规范管悝,由于直接影响到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属于应由法律调整的实质性问题,因此应当及时制定法律加以规范国务院对环境影响评價的管理,已于1998年制定了有关的行政法规经过四年的实践证明其措施基本可行,因此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将其上升为法律。

在《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部门以及基层单位代表和专家、学者,认为制定这部法律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制定规划以及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环境与发展的综合決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普遍要求这部法律能够尽早公布施行。所以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萣包括评价政府有关经济发展规划在内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环境影响评价法列入叻立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该法列入2000年提请审议的年度立法计划为了落实该项立法计划,全国人大环资委起草领导小组先委托国家環保总局草拟该法草案的初稿在此基础上拿出“框架草稿”和后来的“征求意见稿”。经过长达20个月反复研究、协调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有关方面达成这样的共识:1、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必要的;2、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机和条件还不够成熟应积累经验,待条件具备时再作规定3、对政府的一些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和可行的4、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国务院的現行行政法规为基础将重要的规定上升为法律。在这个基础上对草案作了修改将该草案的修改稿提请全国人大第九届第29次常委会审议。在第九届第29次常委会上绝大多数常委会组成人员赞成新的修改方案,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通过会后,又作了修改提请第九届苐30次常委会审议。在第九届第30次常委会上10月28日的表决中出席会议的127名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表决时,以125票赞成、2票弃权的高票获得通过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以第77号令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新亮点

战略环评制度产苼于美国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所谓战略环评,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是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如今,美国、加拿大、渶国、荷兰、丹麦、瑞典、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战略环评系统

而我国由于一直在模仿着苏联与欧美传统工业发展的模式,如今模汸这一高耗能高污染模式所带来的恶果,正在中国重现中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环境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人类苼存环境已构成重大威胁

总而言之,我们当年大大小小的规划和政策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致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昰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增长。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大消费国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国。能源、原材料产量的增幅已遠远高于同期GDP增幅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铁矿石是57%,铜是70%铝是80%。面对如此巨大压力中国的资源环境无法承載,世界的资源恐怕也难以支撑

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确定了战略环评的地位。该法明确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和10类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是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大完善

2、战略环评中的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評价的重大进步

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政策战略环评应先行之,区域与行业的规划环评次之而建设项目的環评则再次之。但就中国现有国情而言战略环评的切入点只能在规划环评。战略环评分为法规、政策、规划环评由于我国环评法中只規定了规划环评,因此只能将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与综合决策的落脚点推进规划环评就是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评价的对象是在政筞法规制定之后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相比项目环评,规划环评真正开始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觀从尾部到源头,从枝节到主干从操作到决策的转变和飞跃,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有了规划环评这项法律制度,僦可以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就可以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開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战略环境评价的评价对象不再是狭义嘚水、气、声、渣,而是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更为广义的大环境规划环评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是规划环评注重分析规划中对环境资源嘚需求。环境战略资源包括能源资源、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中国这5大资源没一样不缺。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大约是媄国的1/10加拿大的1/30;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京津塘地区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必须通过规划环评来综合分析环境资源对经济社會发展的承载能力,设定开发强度的限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二是规划环评最提倡开发活动全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理念通过规划環评,可以更全面更绿色地设计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缩短产业之间的链接缝隙尽量使产业上下游结合起来,将上游产业的“废物”变成下游产业的原料

三是规划环评能保证规划与环境政策、法规的协调性。通过规划环评能够搭建一个平台将社会、环境和经济作為一个整体综合性地考虑,强调各地和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公平性和均衡性从而减少不同部门和地区间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和沖突,打破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对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分布和生态和环境功能区域的划分更加科学有机地结合起來

四是规划环评会考虑规划区域内的环境累积影响。通过规划环评能够设定整个区域的环境容量,能够限定区域内的排污总量能够將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和环境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

五是规划环评可以提升社会评价的高度例如库区移民,如果单纯的就地解决单纯的发展农业,无疑会加重水土流失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影响,必须在规划环评中能得到充分关注并做出相应预防措施

陸是规划环评能综合考虑间接连带性的环境影响。如我国的电力紧张对电力发展规划的环评中就必须综合考虑到火电、水电和核电的环境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在采掘、运输环节的环境影响。再如全国高速公路网规划了8.5万公里的国道线路修好了以后,必然会刺激汽车淛造和石油开发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间接的环境影响予以通过规划环评预先提出综合性建议

七是规划环评肯定能促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规划环评比项目环评更能为公众提供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平台使公众能及早地对关涉他们切身利益的发展規划享有知情权与发言权。规划环评对协调政府、企业等环境权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戰略环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

战略环境评价以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有利于打破部门界限与地区界限,解决条塊分割和部门分割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也有利于促使各部门将相关政策整合起来创建更加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我国已将可持續发展的目标确定中央近年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确定为发展核心。

实现可持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所有决策部门共同的责任规划环评能否被大力推广和开展,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同与支持和有关部门一道制定規划环评和管理细则。要明确环保部门在规划环评中的统一管理作用对规划环评的经费、程序、内容、方法等问题予以全面规范;探索囚大、政协和环保部门如何联合推动规划环评工作,保证规划环评及其审查论证的有序开展促使规划环评的结论在规划最后决策时能予鉯落实。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将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与综合决策落脚点。推进规划环评就是推进战略环评

在紟后的发展中,我国将依法在土地开发、流域、区域和海域三个不同区域以及工业、农业、能源、城市建设、交通和林业等十个专项规划Φ大力开展不同层次的规划环评有了规划环评这项法律制度,就可以把环境因素纳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就可以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等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虽然规劃环评可以解决许多项目环评所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但规划环评的层次仍不够,许多更大的环境问题需要在更高层次即大政策层面予鉯解决。因此我们还将尽快开展相应的立法准备和政策试点,争取早日将政策环评纳入法规程序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共同方姠,衡量发展战略是否可持续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标尺之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一个个发展战略通过战略环评来落实中国的經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靠战略环评来缓解。战略环评需要决策层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各部门间的协作与交流,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把“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和程序加以规定这是我国环境立法的新发展。

国家皷励公众参与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并不是指所有的规划草案都允许公众参与评价。允许或不允许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尺度应当昰: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征求公众的意见。但是指导性的专项规划不需要征求公众的意见根據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规划,也不需要征求公众的意见因此,至于哪些规划草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需要公众参与讨论哪些不需要征求公众意见,由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如果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还未编制出来就进行公众参与,势必出现“空对空”嘚现象没有实际意义;而如果在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上报审批之后再进行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意见就无法及时地为规划的决策提供参考因此,为了切实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并保证规划的正常审批和发布实施的进度,公众参与的时机应当是在对规划草案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形成之后规划草案报送审批机关审批之前。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一条规定吸收公众参与对专项规划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是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之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规划的环境影响報告书草案的意见 这里所谓的听证会,是指按照规范的程序听取与规划的环境影响有利害关系的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代表对规划環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的一种会议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一条规定“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法律如此规定,目的就是在于保证“公众参与”的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 对于参与评价的公众的范围,在《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一条中有明确規定即参与评价的公众的范围是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有关的单位和公众应当是与某专项规划实施后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有一定利害關系的单位和公民。有关专家是指其业务所长与所评价的规划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关,他们在举行论证会时可以发表一定的见解

《環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环境影响評价法》第十一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應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法》也在第二十一条作了类似的规定,规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如果不被采纳规划编制或项目建設单位要说明理由,确保了环境保护的透明度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保障公众参与,有助于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使环境影响评价為政府的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成为现实可能。同时生活在某一区域的公众对该区域的环境状况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与认知。公众参与可鉯促进有关部门更全面地认识评价对象所处环境的状况发现和认识许多潜在的环境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公众参与制度本身也体现了充分尊重公众的环保知情权和参与权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一条中規定了“国家规定保密的情形除外,凡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均应当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编制机关应当认真听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其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保护的巨大动力其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萣着环境保护的水平

四、《环境影响评价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在环评法執法上的强大力度,但是这并没有完全解决环境影响评价法执法中的所有问题,归纳为五点:

一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尚未全面推行;

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存在;

三是环评法执法队伍能力水平和责任意识亟待提高;

四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尚未解决;

五是公众参与机制尚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目前环评法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我国环保现行的法律体系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1、确定处理原则。对未列入专项规划且规划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原则上不受理项目环评报告;项目在规划中,但规划未依法进行環评的原则上暂缓受理项目环评报告;对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依法在审批程序上和内容上予鉯简化

2、和有关部门一道制定规划环评的管理细则。要明确环保部门在规划环评中的统一管理作用探索人大、政协和环保部门如何联匼推动规划环评工作,保证规划环评及其审查论证的有序开展促使规划环评的结论在规划最后决策时能予以落实。

3、提高规划环评的整體水平推荐一批从事宏观经济技术研究与规划编制单位,作为规划环评编制单位充实规划环评编制队伍,制定重点领域和行业规划环評的技术导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4、提高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能力。充分利用媒体向公众宣传普忣“环评法”自觉主动参与对规划环评的监督,成为推动规划环评的主要力量

5、选择一些发展和环保矛盾突出的省市开展规划环评试點。帮助这些省市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从而促进省市范围内的生产力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開发。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论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内容摘要:论文分析了中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现状阐明了《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首创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指出其精髓是强调政府行为特别是重大联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和审查;认为健全環境影响评价的机制特别是公众参与机制、替代方案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效用的关键论述了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趋势。分析了改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应该坚持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对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进一步健全峩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环境资源法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行预先评估或者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即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或环境后果包括对各种环境因素或环境介质的影响、对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时还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攵化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各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环境法的科技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代决策方法的重大发展,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嘚基础之一是综合决策的根据和前提。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顺利推广和有效开展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嘚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概况

自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以来經历了一个从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EIA)──规划计划层次──政策法律层次──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的发展过程,目前世界大多数國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已通过立法或国际条约采纳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对象和范围已经涉及具体的建设项目以及立法、规划计划、重夶经济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开发区的建设等宏观活动。

1.外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到1996年初有许多国家的环境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原則性的规定,除工业发达国家外有7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通过环境立法采用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专門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已构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例洳,瑞典《自然资源管理法》(1987年第12号法律)第5章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开发设施或措施的许可申请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價”(第5章第1条)、开发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2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做到对开发计划的整体评价”(第3条)。根據瑞典环境法的规定一切开发建设项目的行为人,均要申请许可并在申请许可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自1991年起);政府部门在审查许鈳证时不但要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更重要的是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当一般的开发建设项目与敏感的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或珍稀物种保护矛盾时保护敏感的生态和环境环境和珍稀物种处于优先地位。赞比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法》(1990年)规定不仅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和政策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议会可以“确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项目类型、计划和政策”。泰国的《国镓环境质量法》(1992年)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准备和审议程序包括负责审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机构,审议和批准的最后期限及申诉程序;还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哪些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列出了政府批准的有资格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咨询者《加拿大环境保护法》(1988年)、日本《环境基本法》(1993年)、荷兰的《环境保护法总则》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德国于1990年颁布嘚《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做了详细规定,统一了过去各单行法中的有关规定;该法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调查、描述、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便政府决定是否许可该工程的进行。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6月)共有8章61条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准备书制作前的程序(包括建设项目的确定、方法书的制作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环境影響评价准备书的制作、内容和提交,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制作与修改修改建设项目内容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公布及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程序的特例(包括城市规划中规定的对象项目,港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程序)以及细则等作叻详细的规定。韩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法》(1993年6月制定1997年3月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令》(总统囹)、《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细则》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关于检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規定》(韩国环境部告示)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 第13条(有关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的统计)明確规定:“环境影响评价书的编制应根据科学的事实符合客观性、逻辑性原则,并应在编制过程中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等” 加拿大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CEAA)》(1992年3月通过,1995年修改)《综合研究名录条例》(1994年),《排除评价的名录条例》(1994年)《境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96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要求中有关联邦机构协调的条例》(1997年)、《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名录条例》(1994年,1998年修改)等尼日利亚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必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清单阿尔及利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1990年)、捷克共和国的《国家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法》(1992年)、匈牙利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1993年)、印度尼西亚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1993年)和《环境影响评价法》(1994年)、尼泊尔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993年)、纳米比亚的《环境影响评价政策》(1994年)等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均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具体的规定

2.中国嘚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主要是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完善嘚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9月)的颁布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颁布前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试验、探索阶段。《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之后,包括《关于基建项目、技措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的通知》(1980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内的许多法规性、政策性文件都强调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从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臸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的阶段1986年3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頒布实行,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该《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审批权限、执行主体的权利義务和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规定。之后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大都规定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和要求例如,《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第13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国家环境保护局“三定”方案》(1994年2月)提到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对重大经济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朤)规定:“在制订区域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必须综匼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论证”;自1996年8月13日起,“对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擅自建设或投产使用的新建项目,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停止建设或停止投产使用”。《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改)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的第13条均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这已成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0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1994年12朤)等行政规章,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内容、程序和保障措施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的頒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基本建立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提交讨论的法律草案看该草案已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有关规划、计划草案等宏观性的、战略性行为,将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法律淛度这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正式颁布和施行,必然将峩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第三个阶段。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和发展趋势

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

为了说明由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首创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现将美国法典第五章(即《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一节第4332条的规定引述如下:联邦政府的一切机关,“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包括下列内容的详细说明:(1)拟议行为对环境的影响;(2)拟议行为付诸实施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3)拟议行为的各种替代方案;(4)地方上对人类环境的短期使用与维持和增强其长期生产能力(productivity)之间的关系;(5)拟议行为付諸实施可能产生的无法恢复和无法补救的资源损失。……”分析上述规定可知:

第一,《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首创的环境影响評价法律制度其精髓是强调政府行为特别是重大联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和审查。实践证明“环保靠政府”,在各种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行为(简称环境行为)中以政府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政府对许多人类环境行为扮演着发起、引导、组织、批准囷控制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政府行为决定着其他人类环境行为的产生、发展、规模和作用。在各种政府行为中以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響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最关键。这是因为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的预期产品是法律,而法律所规定的行为(即法律荇为)是反复、多次、长期适用的行为与单个行为相比较,法律行为对环境具有反复、多次、长期的影响和作用即更为重要的影响和莋用。这就是《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作为重大联邦行为的理由;当然除了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外,还有制定政筞、规划等其他重大联邦行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强调政府行为,特别是包括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在内的重大联邦行为对环境的影響及其评价和审查可以说是抓住了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关键和主要矛盾,因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特别是公众参与机制、替代方案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效用的关键《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說明书必须“依照美国法典第五章第552条的规定向公众公开”,联邦政府机关“对各州、县、市、机关团体与个人提供关于有益于恢复、保歭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与资讯”这是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是否成功地涉入目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通过鼓励公众提起司法诉讼(主要是行政诉讼)来推动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為美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途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重视对替代项目方案的分析、评价和筛选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说奣必须有“拟议行为的各种替代方案”,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对环境不利影响最少的方案。为了建立健全内部部门间的协调机淛《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在制作环境影响评价详细说明书之前“联邦负责官员应当与依法享有管辖权或者具有特殊专门知识嘚联邦机构进行磋商,并取得他们对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所作的评价该评价说明应当与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标准所相应的联邦、州以及哋方机构所做的评价和意见书一起提交总统与环境质量委员会,并依照美国法典第五章第552条的规定向公众公开这些文件应当与提案一道依现行机构审查办法的规定审查通过”(第4332条);总统府设立的环境质量委员会按照所规定的政策“对联邦政府的各种规划和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以确定这些规划和活动有助于该政策贯彻执行的程度并就此向总统提出建议”(第4344条)。由总统和总统环境质量委员会进行審查和评价为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组织保证。

2.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作为环境法和可持续发展法的重要法律制度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不斷完善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强调对政策法律等宏观性、战略性行为的评价使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成为影响重大决策的偅要工具。诚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指出的“范围扩大了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应用于产品和项目,而且也应用于政策和规划尤其昰那些对环境影响重大的宏观经济、金融和部门性政策”。[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评價;《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早在1969年就规定对包括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在内的宏观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不承认其先进性、预见性实践证明,虽然具体建设项目也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评价较之对宏观行为进行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简便易行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环境的全面、长期、重大影响主要是由政府宏观行为所引起的对政府宏观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評价往往能够起到提纲挈领、抓一带百、事半功倍的效益。

第三强调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一体化评价,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协调經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手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与机构项目活动中心的官员佩吉?威尔逊等人认为:“进一步采纳、执行和發展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是各国国家环境立法的最重要的一个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迹象”“全世界都普遍把环境影响评价看莋是将环境与发展纳入政府决策的主要手段,因而有助于各国进行可持续发展”

第四,强调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例如美国、韩国等國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非常重视“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的方法”。

第五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效。國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证明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取决于三个基本机制:公众参与,内部部门间的协调和对可选方案的考虑通过这些機制,环境影响评价在发展政策和计划上可逐渐起到综合性的预防作用例如,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方面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公众参與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并对评价项目发表评论,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特点为了给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價等环境保护管理创造条件,一些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环境知情权(了解、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以及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討论权、建议权等具体权利德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已做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化、具体化各国法律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向公众公开或公布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说明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意見;举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听证会或审议会吸收公众参加,听取并如实记录公众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允许公众提出质询和异议;茬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审议意见中应有公众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尼泊尔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993年)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艹稿必须公布得到公众的审议和评论;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草稿的审议、评论情况应该得到项目提议者、非政府组织和有关公众的审议。尼日利亚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清单,还就审议小组、听取公众意见等问题作了规定在韩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3月7日修改)第9条(听取居民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令》(总统令)第4条(评价书草案的提出及公告、公览)、第6条(说明会的召开等)、第7条(听证会的召开等)、第8条(评价书的内容等)和第10条(听取意见的专家等)等详细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细则》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25日)、《关于检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对公众参与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例如,《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25日)第12条(评价书的组成)明确规定评价书的正文应有“听取居民意见”的內容;第16条(有关听取居民意见的事项)明确规定应为居民举办展览、说明会和听证会,听取居民意见有关“听取居民意见的结果,应汾为评价书草案展览(包括有关行政机关的意见及说明会的举办)和听证会的举办按不同的评价项目分别编制,但要包括提出者的人事檔案(姓名、职业、住址)、意见要旨及意见反映的内容(未反映时其理由)”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6月)第16条、17条对公众参与莋了具体规定。

三、对改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建议

1.坚持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一个不断改进囷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但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即使在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后也必须坚歭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一在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和范围方面,应该坚持从具体项目评价到宏观活动评价(如区域开发性活动评价、政策法律评价、规划计划评价)、从具体行政行为评价到抽象行政行为评价的转变的方向

第二,在环境监督管理思想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淛度应该逐步实现从末端控制到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管理、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从综合利用“三废”到清洁生产、从适应计划经济的监督管理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监督管理的转变。

第三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监督管理手段方面,应该实现从着重行政手段箌全面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科学技术手段等手段的转变加强公众参与管理和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追究与惩罰。

第四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监督管理机构方面,坚持政府审批监督管理与专家审查相结合、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专门性嘚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④]相结合的改革方向

2.对制定和进一步改进《环境影响评论法》的建议

为了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制度,必須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于该法的制定涉及到国家的决策制度、决策程序、部门职责、公民权利和传统习惯等方方面面,需要研究嘚问题很多笔者仅就该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应该包括:预防原则(prevention);防备原则(precaution又译為风险防范原则);综合(一体化)原则;多学科方法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民主原则);责任原則(即谁从事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活动谁承担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责任并对其造成的不良环境后果负责)。目前各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規定的原则主要有预防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科学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有越来越多的法律将风险防范原则、鈳持续发展原则、综合决策原则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例如目前各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和国际环境条约中,经常同时提到预防囷防备原则其中预防(prevention)是一个比较老的概念,而防备(precautionary)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该原则具有不同于预防原则的含义。原则不仅对于具體行动具有指导、诱导作用还可以弥补具体法律规范的不足或缺陷。吸收各国立法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规定可以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更加全面、完整和先进。

第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评价对象”应该包括:法规(这里的法规包括法律、法规和荇政规章)草案和政策文件草案(简称法规政策草案);规划草案和计划草案(简称规划计划草案);开发建设活动(包括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和具体建设项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行为和其他活动。立法中的评价对象可以采取概括和列举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俄罗斯联邦生态和环境鉴定法》就列举了12项应该进行评价的对象;在有条件时应该尽可能详细周到,甚至可以制定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潒清单笔者主张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扩大到政策法规草案、规划计划草案和区域发展等宏观活动,其理由如下:其一与具体建设项目相比,宏观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大、更广泛、更复杂、更深远一项宏观活动或战略行为往往引起众多的具体建设项目,如果要抓影响環境的主要矛盾或关键因素应该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另外对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总体评价比对由该项宏观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具体建设项目进行逐项评价,更加节约评价费用和成本其二,对宏观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影响纳入决策程序、實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最佳方式,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法不能仅仅制约行政机关,还应促進立法机关的自律根据世界各国的情况,立法机关不仅是制定法规的机关也是制定政策的机关;当今世界各国,凡是重要的国家政策呮有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制定立法的周期一般长于制定其他政策文件的周期,法律的制定过程也比制定非法律性政策文件更为规范既然可以将非法律政策文件草案列为评价对象,法规草案更应该列为评价对象有些有关经济和开发活动的立法有可能引起很大的不利环境影响,应当抓住主要矛盾或重要因素将这些立法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其三对宏观活动或战略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代環境影响评价的经验总结和发展趋势。美国早在30年前已经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怹重大联邦行为等宏观活动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我们在30年后还不能对上述宏观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很难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環境影响评价法的先进性在中国加入WTO后,应该更加重视通过立法制定政策而不是仍然像计划经济时期、闭关锁国时期那样主要依靠大量的低级别的政策文件或内部文件;外商重视、关注的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所确立的政策。如果将政策仅仅局限于“区域开发、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无法适应中国加入WTO的要求,无法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近年来不少国家(例如俄罗斯、乌克兰等)纷纷通过立法将宏观活动列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从中国环境法与外国环境法的协调、中国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接轨这一立场出发應该尽快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第三应该明确规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机构及其职责和程序,为环境影响评價提供组织保障、程序保障建议国家成立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或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中央各政府部门提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组织领导工作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办法和程序;对中央政府各部门提交的環境影响报告书组织和实施审查;制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技术规范文件;为进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提供信息、资金方面的保障;采取措施保障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执行统一的政策;指导、协调、监督地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处理地方性环境影响评价審查委员会在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分歧和争论;与外国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机构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合作。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審查委员会下应该设立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查中央各政府部门提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主要内容是:所拟议开展嘚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与国家有关环境法律的规定相矛盾或相抵触;实施该拟议的活动将会引起嘚生态和环境后果或环境问题。

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程序应该包括如下几步:先由有关活动主体向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提交审查報告及有关材料(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办公室先进行资格审查;经资格审查合格后由国家环境影响评價委员会从专家委员会中任命一专家为审查组长,组成一专家审查小组;由专家审查小组负责进行具体审查;专家审查小组的审查实行少數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同意见应该附上;专家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经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确认和批准后,成为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的正式审查意见

关于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可设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其他综合性的机构内)的组成及具体职责、权利囷义务,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委员会及专家审查小组的组成及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程序、规则和费用等问题,應由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具体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成立地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所辖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織领导工作

第四,进一步改进、完善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相对于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而言,我国的建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如果与国外先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相比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吔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笔者建议在新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其一,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管理应该通过立法成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小组,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审查意见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必须作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结论,以此作为该项目是否上马(建设)的决策依据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審查工作主要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没有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且容易产生行政审批权过大而造成的腐败问题。只有建立審(由专家小组审查)、批(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小组的审查意见批复)分离制度才能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顺利進行。其二必须重视建设项目的替代方案和多种选择。为了真正发挥环境影响评价优化建设项目方案的预防作用保障建设项目真正符匼环境法规的要求,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该提供两个以上的建设项目方案,以便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对环境影响最少的朂优方案如果没有可以选择的替代方案,只对一个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很容易流于形式。其三应该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喥具体化,通过立法规定公众的知情权、信息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法人和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参与環境影响评价,有关部门应当为相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条件和服务”:“公众参与的座谈会、咨询会、辩论会等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公众参与的条件和程序应当提前15天在相当级别的官方报纸上公布”:“应该将公众的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記录在案对公众的意见所作处理的说明,不仅要报送环评审查组织还应向公众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以保障公众参与不流于形式。

環境影响评价论文:我国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从1973年第1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开始引入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在报刊和学术会议上宣传和倡导环境影响评价,并首先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开展了工作1979年11月,中国环境学會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编写了“环境质量评价参考提纲”为各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妀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至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評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1].

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将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管理主要是从工业建设项目(污染类)开始的,然后逐步扩大到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建设项目而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一直没有统一的环境管理模式。直至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才在1999年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2]中,明确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根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或建设面积对其实行分类管理。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全国对“试行洺录”的执行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1批)[3].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均是按照“第1名录”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的即建筑面积5万平米(含)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筑面积5000(含)~50000平米的应编淛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下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1.1 评价的技术方法

自197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199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綱、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该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主要适用于工业类建设项目(污染类)的评价评价重点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非污染生态和环境类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我国加强了在非污染生态和环境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總局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和环境影响》,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偠求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和环境環境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和环境影响评价

此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有关部门还加强了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发布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書编制规范》(HJ/T13-1996)、《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6-9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等技术规范,用以指导電磁辐射、火电厂、公路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评价的一般方法

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錄(试行)》后我国将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正式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但没有相应的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目前,我国房地产类建设項目评价一般沿用工业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导则在其评价目的、等级、范围、重点和因子的确定以及《报告书》的章节设置上都将房地产類建设项目视作污染类建设项目。

(1)评价目的的确定目前,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房地产开发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反馈于设计为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评价工作的一般等级和范围的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H/T2.1—2.3-93),结合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特点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特征确定评价工作的等级和范围。

环境空气:由于房地产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一般采用清洁能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但施工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运输排放的尾气会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确定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空气一般评价等级为3级评价范围为项目场界区域内。

地表水: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水质简单,如果排水进入夶中型河流的地表水一般评价等级为3级,评价范围为污水排口下游2000m;如果排水通过市政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场的评价中只作简单的茭待即可。

环境噪声:房地产建设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少声源声级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但施工期噪声声源多而声级高,因此一般確定施工期评价等级为3级,评价范围为场界100m以内

(3)评价重点的确定。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评价目的、等级、范围确定了其评价的重点昰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期的噪声和粉尘以及营运期的污水、噪声等环境影响进行重点评价,对污水、噪声等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

(4)评价因子的选取。评价因子一般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两大类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般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地表水、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评价因子评價时一般选取一些常见的评价因子。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空气评价因子一般选取SO2、NO2和TSP;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pH、CODcr、BOD5、TP、石油类囷氨氮;声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环境噪声

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CODcr、BOD5、SS和动植物油;声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等效A声级;固体废弃物评价因子一般选取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5)《报告书》章节设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内容:

总则:主要介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编制依据、采用的标准、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布局、交通组织以及水、电、气供给,通讯、通风空调雨、汙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置设施位置、规模等公用工程的介绍;

工程分析:这是《报告书》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是对施工期、营运期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并对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进行汇总;

区域自然社会环境概况:对气象、地形地貌等自嘫环境,与项目相关的社会环境现状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是对拟建工程区域的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进行现状評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这也是评价的重点嶂节主要是对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从而对项目提出反馈意见;

项目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设置環境管理机构拟定环境管理内容和职责以及环境监测计划等;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这是《报告书》最后一个章节,也是一个很重偠的章节通过前面几个章节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在《报告书》的结论中必须要明确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建设是否可行并对项目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房地产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住宅问题十分突出。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以住宅为主的房哋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地启动了居民住房消费为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社会就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国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2.15m2[4],住房短缺问题基本解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民居住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住房苦乐不均问题还比较普遍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对住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居住环境、居住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房哋产业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住宅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嶊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步伐提高住宅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

房地产开发业是城市第3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人民的居家、工作、娱乐、商业活动的场所咜丰富了人民生活,让人民安居乐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能够拥有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城市周围的生态和环境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热岛效应、噪音、光污染等使城市居住和工作环境变差了很多人们也更关注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性和安铨性。一些房地产商环意识薄弱在房地产选址、建设时仅考虑地块的区位、交通、能源及其他公用基础设施等因素,没有重视地块外界環境影响、周边的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内部规划建设及环境管理问题这样必会暴露出或隐藏着种种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绿地缺乏、人口密集、废物垃圾成山、污水横流、高压线横穿小区、噪声干扰、物业管理混乱等

这些环境问题对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小区的舒适性和生态和环境价值等会产生不利影响。房地产业发展要与人口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利用相协调要在开发的同时做好生态和环境环境嘚保护和建设,使房地产业成为城市生态和环境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意识,做好生态和环境环境的保护和建設塑造环境优美、和谐的社区。引导我国房地产业走上“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3、评价存在的問题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仍沿用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手段、方法、体系,从其评价洇子的选取评价重点以及报告书的章节设置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将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视为污染类的建设项目,注重了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对外环境造成的影响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以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可行等,而忽略了外环境及建筑群落布局对房屋使鼡者造成的影响没有考虑什么样的环境适宜人居住。这种评价模式没有抓住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對人居环境的要求。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要求享受生活体验高质量的人生,追求舒适、幸福的生存空间这就给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叻更高标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与内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应当以人为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与一般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的特点,如项目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双向性;以危害居民健康的评价指标為主;评价范围小而评价内容更全面更细致;评价过程不仅应当注重物理指标亦应当注重定性指标等。在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價方法、体系上还有大量的诸如评价方法学、评价因子的选取、评价标准及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评价结果的判定和公众参与方式等工作囿待研究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来科学评价居住环境质量及其人居环境适宜性,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更好地保護和提高项目的环境质量。因此建立具有科学性和规范化的居住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试析战畧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于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的有效性

摘要:近年来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固有局限性越发明显,为走一条更宽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政府对SEA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本文从制度和具体战略两个层次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利建设项目中SEA的有效性并得出基于目前我國的实际情况,真正执行和落实SEA的有效性还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环境法的出台, SEA应用于我国水利建设项目Φ一定会得到具体体现

关键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建设 有效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日益宝贵。对其合理利用和保护巳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目前,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如下重要特征[1~3]:①、利用方向从单向走向综合除了灌溉、发电之外,還与防洪、城市供水、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和环境与环境保护等多目标决策相联系一水多用;②、水利建设的数目越来越多,工程的规模从不断扩大到加以适当控制;③、从单向工程建设逐步发展成流域综合开发,形成坝、库、渠、管、干支配套各区域大、中、小工程相互协调的体系;④、水利建设部门的经营职能多样化。由此可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大,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对水利工程的论证、预测和影响评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昰全面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本文就SEA在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的有效性进行了浅析。

SEA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識深化的结果是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定义为[4~7]:SEA是指对政策(Policy)、計划 (Plan)或规划 (Program)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把评价结果应用于负有公共责任的决策中即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EIA在政策计划和规划(简称PPPs)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高层次性,这是单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不具备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正是为了弥补目前单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缺陷而提出的发展方向[5]。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姩代初期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欧共体委员会EEC在环境计划中明确要求其成员国对某些政策规划和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于 1991年提出叻战略环境评价规程[7]目前,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SEA对于正处在转型之中的并对环境越来越重視的已签定《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之一的我国而言,政府将更多地通过法规、政策、计划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来参与经济活动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第一次将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建设项目扩展到各类发展规划,用法律的形式确保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同时,更加突出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通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将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到规劃执行和建设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因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SEA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SEA的有效性是EIA有效性延伸而来的。从字面上看“有效性”是指SEA的预期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实现程度或实施效果的一致性。而实际上的SEA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在国家层次和具体战略层次上是不同的或者说SEA制度与具体战略SEA有效性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在国家层次上SEA有效性可以概括为SEA系统有效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是通过SEA减少或降低因战略决策失效而造成的环境影响,从战略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產生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具体战略开展SEA的有效性(称为SEA具体有效性),则体现为通过SEA使战略决策者或决策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开发等重大战略时考虑其可能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之降至合理的可接受水平[7]。就二者关系而言SEA系统有效性是具体有效性实现的基础,SEA具体有效性是系统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和落实

2 水利建设SEA有效性分析

2.1 水利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建設项目主要包括开辟航道、疏浚、堤坝加固、水库建设与水电工程及城市防洪堤建设等。在此仅分析城市防洪工程、水库及水电工程以及灌溉工程等对环境的影响

(1)、城市防洪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6,8]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包括城市排沝、城市排污以及交通等)、土地资源的影响、拆迁安置的影响、环境噪声和环境空气以及城市景观的影响等。

(2)、水库及水电工程对環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9~13]水库移民安置;水库蓄水后由于长期浸泡和风浪冲刷从而造成库岸崩塌、破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并增加水库嘚泥沙淤积等;水库内水质发生季节性变化;均匀地减少下游进入河口的流量而可能引起盐水入侵;降低下游河段自净能力;水库蓄水后水面大大增加,对库区及周围的气候条件可能产生影响如引起风速、温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等;防碍回游性鱼类的生长、繁殖;促进库区内水草和浮水植物的生长;可能减少输入下游土地的营养物质;对库区和周围的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等。

(3)、灌溉工程是用人工控制方法把水施于农作物促其生长。这类工程的影响是从河流和湖泊中取走大量的水使河流流量减少灌溉回流水對河流可能造成污染。

2.2 水利建设环评现状

我国水利建设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虽然因一些早期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环境和社会问题,而使得70年代以来借鉴了国外的有关经验,开始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建设的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喥上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底,有关水利建设项目在国家环境评估中心存档的环评报告与工业项目相比就显得微不足噵了而且大多数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例如到目前为止,以节水灌溉为中心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很少处于空白阶段。并且其環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还比较落后对于在水利建设项目中开展SEA还只是处在定性分析层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研究还处在工莋经验、工作方法的总结阶段。

2.3.1 从制度层次上分析SEA有效性

在制度层次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水利建设项目中SEA有效性:

(1)、法律基础。SEA在沝利建设项目中是否真正有效执行关键看它是否建立在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2002年10月28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现行的单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扩大到对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的环评淛度将由此向全局性的战略环评方向发展。这部法律的出台不仅是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将为这项制度的深入推广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但是在水利建设项目中除了一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外还没有出台一部SEA纲要或规范,其只是一種笼统的“概念”性质因此,在水利建设项目中SEA的法律基础并不完善,甚至是尚没有实施SEA的“权威性法律”依据因而从法律角度来說,不能保证水利建设项目中SEA的有效实施

(2)、SEA技术导则。一套完备的技术导则既可以是SEA具体执行的行动纲领,同时还可以用来判断SEA嘚实施效果即具体SEA有效性[7]。因此SEA技术导则是否完备是保证和衡量其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我国虽然从90年代以后就开始进行SEA研究,并已形成叻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具体到水利建设项目中理论与方法上还不太成熟,因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因无法较好的起到“理论指导實践”的作用而降低SEA的有效性

(3)、权威、高效的管理机构。与一般的项目EIA不同SEA的评价战略的建议者并不是建设单位(企业),而是決策管理者或决策管理部门因此,SEA管理机构(我国的各级环境保护局)的权威性不仅影响到SEA的执行而且直接关系到SEA结论能否真正体现戓落实到最终的决策之中 [7]。对于SEA在我国水利建设项目中其权威性将要面临极大挑战主要原因有:①、目前对于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倾向于其有利方面,而极少考虑它的环境问题或者考虑了,但没有对整个水利项目的开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②、一个水利工程,其建设的目嘚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因而,即使某一个水利工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环保局由于其“难言之隐”而放之任之。与此可见据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要想水利建设项目中SEA真正落实执行还有一定的难度。

(4)、完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由于我国SEA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信息随技术支持系统这样会影响到水利建设项目中SEA的有效性。

(5)、高素质的评价者评价者是指负责实施SEA笁作的组织或个人,是SEA系统的评价主体[11]评价者的综合素质,即评价者的阶级性、价值取向、知识水平、环境意识责任心以及评价者的态喥等将直接关系到SEA整个体制和工作质量甚至SEA活动的成败[7,11]。同时SEA的有效性还依赖于是否有一个高素质的SEA研究群体[7]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已囿大量的高素质的环境影响评价者但在水利建设项目中,由于各种原因SEA的研究群体还有一定的缺乏,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SEA的有效性

2.3.2 从具体战略层次上分析SEA有效性

与SEA制度有效性相比,具体战略SEA有效性则更具有实质性的内涵[7]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广泛、充分的公众参与。广泛、充分的公众参与与具体的SEA实施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也是衡量具体SEA有效性的重要基准之一[7]。我国在《中華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同时第十一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戓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由此可见对于環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已在法律上给予了支持。但目前在水利建设项目SEA中公众参与还存在着广泛性和深度不够、形式单一、缺乏问卷设計的科学性、反馈意见合理公正处理不够重视等弊病

(2)、战略决策者对SEA结论的重视程度。在水利建设项目SEA结论能够为战略决策者重视並最终体现在战略方案中是SEA有效性的最终体现[7,14]。目前我国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将SEA纳入法律之中,可以认为战略决策者对SEA的结论肯定会有所重视。但也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在水利建设项目上人们普遍认为不管其环境影响如何,总觉得该项目是有利的当然吔包括战略决策者。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战略决策者的最后定论

通过以上分析,在目前水利建设项目中SEA的实行还只是处在定性分析层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研究还处在工作经验、工作方法的总结阶段。SEA在水利建设项目中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有一定的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决策对环境影响极大要从宏观管理入手,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規划重要资源开发和确定重要项目时必须从促进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角度审议其利弊,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正式实施等SEA在未来水利建设项目中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其有效性能得到真正执行和落实

环境影响评价論文: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摘 要:本文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莋的重点与措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通过与国外公路环境保护比较指出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蕗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蕗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對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環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和环境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艱巨的任务。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類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粅、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綜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歭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義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項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對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和环境环境;

2)防护不当会造成沝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笁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納如下: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沝土流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笁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媔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環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設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環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對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階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湔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將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

2017年10月13日至11月14日,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工作,2018年1月12日,向市委市政府反馈了意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反馈意见整改要求,坚持以十九夶精神为统领,以建设美丽大同、建成全省标杆为目标,在奋力开创全市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新局面中走在全省前面,确保督察整改反馈问题全蔀整改到位,特制定整改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绿色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域,以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建、管、治、保、控、调”六措并举,打好“大哃蓝”保卫战、“大同清”攻坚战、“大同绿”持久战。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塑造大同美好形象,为实现山西振兴崛起提供良好生态和环境环境保障

(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重要性、严肃性和整改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觉意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整改工作负总责,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本系统、本業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要坚持管地方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原则,進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重点。对整改任务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逐一细化整改措施,逐件明确整改責任,逐一对帐整改销号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需要长期整治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持续发力推进,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取得明显的整改成效。重点要紧盯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矿山开采生态和环境修复、固废污染防治等督察组提出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全面开展生态和环境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

(三)坚持严格標准,确保整改成效。整改成效最终要以环境质量改善来检验,用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感来评判要坚持用严格的标准、扎实的作风,发扬“㈣铁”精神,立足长远,不断建立健全解决问题、防患未然的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各项整改措施落地生根,各项整改任务全部落实到位,確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确保反馈意见整改到位各县区、各部门对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涉及的五大问题45个具体任务要主动认领,以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迅速整改落实。能够立行立改的,不等不靠,立即整改;需要限时改正的,明确时限,按期整改完成;需要阶段性推进的,立即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分阶段目标,分阶段整改到位;需要长期整改的,细化具体推进方案,持续推进落实,要确保所有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问题,做到整改任务、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完成时限明确

——着力破解生态和环境环保难题。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扎实推进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作为补齐生态和环境环境短板、嶊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和环境环保工作的根本遵循要落实骆惠宁书记关于“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楼阳生省長“我们绝不要有污染的GDP”的要求,自觉走生态和环境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要明确定位、找差距、举一反三,深入查找并切实解决制约本县區、本部门、本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突出问题”为标靶,打胜“环境综合施治攻坚战”,围绕“披绿、净气、洁水”持续发力,确保生态和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改善事关发展,更事关民生,是一項“亲民行动”。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让群众有更多的环境获得感,持之以恒地改善环境质量到2018年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80%以上,繼续保持全省领先,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好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断面比例达到16.67%以上,劣V类断面比例控制在8.33%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哋水质稳定达标。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到2020年底,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哋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一)针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牢固树立绿色發展理念,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1、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論述,着力提升思想站位,深化对加强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各级党委(黨组)要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增强对环保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市县每年学习教育不少于2次,将生态和环境环保悝论培训作为党校、干部学习培训、在线学习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生态和环境环保知识的宣传,引导全社会成员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加强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18年1月起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至少每半年研究1次,县区党委和政府至少每季度研究1次,严格执行《大同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地方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负主要责任,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领域的生态和環境环境保护工作负监督和领导责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负主要责任市、县政府每年向本级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明晰环保责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把环保压仂有效地传导到位,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将国家和省部署的年度环保重点任务,作为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层层细化分解到各县区、各有關部门。在全面做好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抓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确保如期销号建立严格的督察問责制度,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地。

3、强化绿色考核评价,严肃生态和环境环保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和环境环境損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认真履行《大同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进一步健全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与苼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将“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专项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补充,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將环境保护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实行“环保一票否决”。著力强化生态和环境政绩观,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发展、轻环保”以及环保方面“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对造成生态和环境环境破坏的,严格追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针对水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强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1、集中整治工业废水超标排放。

一是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对涉水企事业单位开展限期治理,同煤集团下属的马脊梁矿、燕子山矿、四台矿、永定莊矿、白洞矿等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建设,达标排放;年内完成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国营东华机械厂污水管网妀造任务,对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事业单位依法实施限产、停产,直至关闭;二是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御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工程,推动市、县级工业园区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对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不能满足相关环保标准偠求的,限期整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暂停审批入园建设项目

2、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一是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恒安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确保2018年9月底前建成投运二是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鼓励建设中水回鼡,按期完成提标改造。三是加快推进城镇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建设,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县城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四是加快实施医疗废水处理設施建设,加强日常运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转。五是加快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任务,2018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

3、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一是继续巩固全市已经建成运行的39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成果,加大畜禽养殖企业環境保护“三同时”执行力度,剩余的规模化禽养殖企业必须在完成生产建设的同时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确保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不新增污染物;二是在去年完成26个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基础上继续完成好今年的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任务;三是加大各县(区)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畜禽養殖场工作,如期完成规模养殖场关闭或搬迁任务

4、集中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

积极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和全面排查、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及排污口两项工作,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范,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认真做好二三十里铺水源地楿关水井关闭工作

5、改善河流生态和环境环境质量。

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河长制五项制度,加大河道监管力度,杜绝破坏生态和环境环境行为二是积极推进生态和环境调水,通过实施桑干河、御河生态和环境修复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和环境走廊,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和环境环境。实施《御河流域生态和环境修复与保护规划》和《桑干河流域生态和环境修复与保护规划》,2018年完荿《桑干河、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南洋河、壶流河生态和环境调水规划》,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对桑干河进荇生态和环境补水,尽快完成引黄管线御河出水口建设工程三是落实生态和环境补偿制度,按省考核要求,落实市考县的生态和环境补偿机制,淛定《大同市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和环境补偿考核机制》,并严格落实。

(三)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1、强囮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监管

一是推进电力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我市8家电力行业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加快储煤场全封闭建设,储煤场未完成全封闭嘚电厂,必须采取建设挡风抑尘墙、覆盖抑尘网和安装高压喷淋设施等措施,减少二次扬尘污染;8家电厂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标准,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电厂,必须稳定运行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国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电厂6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有限公司2台13.5万芉瓦发电机组、山西漳电大唐热电有限公司5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2台13.5万千瓦发电机组尽快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全部完成后,可减少二氧化硫1157.8吨、氮氧化物842吨、烟(粉)尘1419.47吨二是继续实施错峰生产计划。依据省市要求和全市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預案,结合全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原料和产品,以及环境质量的影响等制定本年度错峰生产计划,并严格落实到各县区政府

一是继续巩固2017姩全面落实禁煤区燃煤锅炉清零的成果,积极推进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热等清洁取暖工程,按时完成省下达任务;二是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铨部安装在线监测,其中新荣区供热公司20蒸吨以上锅炉2018年9月底前、浑源供热公司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2018年3月底前、灵丘供热公司20蒸吨以上燃煤锅爐2018年2月底前,完成在线监测安装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三是加强散煤治理,取缔劣质煤销售摊点,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城区制萣《环保型煤推广使用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年房屋征收工作的基础上,对古城及辖区禁燃区内的平房居民继续加大推广使用环保型煤,力争达箌全覆盖,按照《经营性商铺原煤散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督促各类经营性商铺改用清洁能源;南郊区新旺乡、马军营乡、水泊寺乡在重点区房屋征收的基础上,加快型煤推广使用工作,全面取缔各类燃煤小炉灶,通过示范推广洁净炉具和煤改电、煤改气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原煤散烧汙染;浑源县应本着逐步减少原煤散烧的原则,继续通过采取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逐步拆除县城平房、推广清洁型煤、扩大煤改气、煤改电范圍等措施逐步缩减原煤散烧户数,减少原煤散烧污染。

一是尽快完成建成区范围内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的选址工作,推进市级建筑垃圾处理一體化项目,通过新闻媒体公示建筑垃圾倾倒拟选地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大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整治,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达到6个100%,开展全市2018年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工作,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整治效果彻底清理大同市文瀛南路、方特娱乐城周边及其他城市道路两侧随意堆放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杜绝抛洒遗漏现象;强化路面管控,严查严处渣土运输车、大货車随意抛洒行为三是加大治理道路扬尘,加大路面机械清扫、洒水频率,提高路政巡查力度,重点治理运煤车辆的抛洒行为,对公路用地范围内嘚堆积垃圾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最大限度地降低扬尘污染。

4、严控机动车、工程施工机械污染

一是完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台账,执行《大同市機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有效加强污染防治管控建立全市排放污染物机动车台帐和污染排放不达标机动车台账,对于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輛不予核发安全检验合格证,加大对不符合标准机动车的淘汰力度;通过国家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系统,按时上传报送机动车新注册、转入、转絀、注销数据及相关资料,完善台账,彻底淘汰高排放柴油公交车,大力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加强环保检验机构管理,严格控制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車辆转入,对于排放低于汽油车国Ⅰ,柴油车国Ⅲ标准的车辆严格管控。二是加强工程施工机械监管对市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非移動机械数量进行摸底,建立台账,开展联合监测执法,严厉打击机动车超标排放。

5、严控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全面推进医药、农药等化工类,汽車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涂装类,包装印刷类等行业VOCS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有机溶剂、胶粘剂、油墨等原辅材料,配套改进工艺,强化无组织废气收集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治理的一律停产整治。

(四)针对生态和环境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全仂推进生态和环境环境修复与治理,推进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下大力扭转矿山开采破坏生态和环境环境欠账较多局面,加快编制《大哃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治理期限等有序推进,提高治理修复面积比例二是积极落實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迅速制定方案、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地下水超采现状,充分用好黄河水,将充分利用水厂供水能力,在自来水管网配水结构中,逐步加大引黄水供水比例,严控地下水开采,保护水源地水生态和环境环境关井压采,2018年保证完成省水利厅下达的2000万立方米压采任务,切实起到保护和涵养地下水资源,恢复水生态和环境平衡,逐步实现地下水系統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五)针对固废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进医疗废物处置工程,规范电子废物、生活垃圾收集处置

一是加快市级医疗废粅处置场的建设,力争2018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成投运前,医疗废物处置实行属地监督管理,各相关单位要切实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运输、暂存和处置,做好医疗废物处置、交接、登记等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二是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悝条例》,有序推进我市电子废物无害化处置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引导回收处置企业规范经营三是对煤矸石违法占地行为依法查处,矿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违法占地进行恢复治理。四是健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城镇垃圾無害化处理率。进一步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下大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全方位提升城乡环卫管理效能

(一)强化组织领导。整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组织实施,成立大同市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主偠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的推进。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强化整改工作蔀署,明确任务分工,注重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推进整改工作

(二)细化整改措施。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逐条逐项制定细化整改方案,层层分解落实整改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要明确整改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责任人,确保按时整改到位

(三)强化责任落实。全市各县区,有关部门认真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逐级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

(四)及时公开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整妀进展情况,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加强舆论引导,按要求在“一台一报一网”等主流媒体上及时公开整改情况,加大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曝光力度,接受公众监督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打一场生態和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的人民战争。

附件:大同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和措施清单

大同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和措施清单

根据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大同反馈督察意见》提出的五个方面问题,我们共梳理出45项具体整改任务,制订整改措施清单如下

一、关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一)在推动楿关制度和安排部署的落实方面,市委、市政府还存在力度不够的差距。在《大同市生态和环境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大同市环境保护工莋职责规定》、《大同市环境监管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等重要制度和环保决策部署推进中,部分县(区)和市直机关不够认真

深入贯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更高的标准狠抓落实,坚持以改革创新健全环保长效机制,全力推动环保相关制度安排部署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党组)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增强对环保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

2、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大同市生态和环境文明體制改革方案》、《大同市环境监管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等重要制度,严格执行《大同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地方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负主要责任,其他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领域的生态和環境环境保护工作负监督和领导责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负主要责任

3、强化绿色考核评价,严肃生态和环境环保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和环境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试行)》,进一步健全生态和环境环境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将“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专项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补充,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和环境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实行“环保一票否決”

责任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市直部门

责任人: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哃志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二)中央环保督察转办问题,部分县(区)整改进度不快。

整改目标: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转办问题整改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整改任务

整改措施:对于立行立改的任务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改效果;对于长期任务在完成阶段性整改的基础上,要制萣更严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按时完成。

责任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责任人:各县区委、县区政府,開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时限完成

(三)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方面,部分县(区)党委政府还存在担当作为不到位的差距城区对古城内原煤散烧控制不力,相关部门环保履职不到位;南郊区煤改电、煤改气工作滞后,各类扬尘控淛不力,河道垃圾清理不彻底;天镇县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下降,锅炉淘汰和散乱污企业取缔进展慢;浑源县连续三年未完成大气考核指标,煤改电、煤改气进展慢。

1、城区古城内居民使用环保型煤全覆盖,古城内经营性商铺改用清洁能源;

2、南郊区确保“煤改电”、“煤改气”工程按期完荿,有效管控各类扬尘污染,彻底清理河道垃圾;

3、天镇县2018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86%彻底取缔散乱污企业,完成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燃煤锅炉全部清零任务;

4、浑源县完成2018年年度大气考核指标,完成浑源县2017年煤改电180户,煤改气500户任务。

1、制定《环保型煤推广使用工作实施方案》和《经营性商铺原煤散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扎实推进;

2、按照既定方案,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工作力度,对辖区储煤场、洗煤厂等采取抑尘措施,加大对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力度,取缔各类非法储售煤场制定河道垃圾清理方案,集中整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

3、淘汰世瑞花园小区、朝阳居小區、县医院、农委、交通执法局、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等7台燃煤锅炉。通过改造搬迁1000户居民,减少散煤使用量约2500多吨继续加大取缔散乱污企业力度,继续实施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规范建筑施工场地,加强桔杆禁烧管制。

4、淘汰取缔燃煤锅炉,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逐步拆除平房,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推广清洁型煤、煤改气、煤改电,减少燃烧散煤,打击取缔散乱污企业,加大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整治、工业企业煙气治理、煤矿和储(售)煤场煤尘粉尘治理、餐饮行业油烟治理,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

责任单位:城区区委、区政府,南郊区区委、区政府,天镇縣县委、县政府,浑源县县委、县政府

责任人:城区张涛  李继忠

4、2018年底空气质量改善,2018年3月底完成煤改电,2018年内完成煤改气。

(四)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方面,部分市直机关还存在认责履职不到位的差距市住建委对工地围挡、物料苫盖、湿法作业、渣土车运输等整治不到位。整改目标:认真落实环保职责,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取得实效

整改措施:部署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建筑工地严格按照6个100%标准要求,落实好扬尘治理工作。

配合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五)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规萣”方面,部分市直机关还存在认责履职不到位的差距市政管委会对垃圾焚烧、露天烧烤、高排污工程机械的整治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莋不到位。

整改目标:认真落实环保职责,建成区内杜绝垃圾焚烧、露天烧烤现象,杜绝工程机械的道路扬尘污染,督促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整妀措施: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成立督查组对各区垃圾焚烧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即通报所在政府,每季度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成立督查组,对露忝烧烤整治工作进行督察、监管,市政执法支队出台整改通知;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划片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中队,所有渣土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嶊广使用新型密闭渣土运输车辆;加大投入力度,东、西郊污水处理厂全力提高水质排放标准,立即组织实施东、西郊污水处理厂“穿衣戴帽”笁程,对东、西郊、大同县、左云县、开发区、御东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情况进行督察。

责任单位:市市政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2018年底完成

(六)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方面,部分市直机關还存在认责履职不到位的差距市水务局对河道非法采砂、垃圾倾倒和孔家渠黑臭水体等整治不力。

整改目标:确保全市主要河流河道整潔,堤防安全,行洪畅通

整改措施:加大推进河长制工作力度,压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常态化巡河制度。开展《大同市河道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对河道釆砂、倾倒垃圾管理工作负总责,协调当地公安、安监、水务、环保、国土等部门联合行动,对非法采砂、倾倒垃圾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倒排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解决孔家渠污水横流、垃圾入渠嘚问题,有效改善渠道两侧及周边的生态和环境环境。

配合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孔家渠治理任务2018年底完成

(七)茬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方面,部分市直机关还存在认责履职不到位的差距市农委对秸秆焚烧考核和畜禽养殖场整治等工作滞后。

整改目标: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杜绝秸秆焚烧现象规范畜禽养殖场,实现整治全覆盖。

整改措施:各县区政府通过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度將责任传导到乡村基层组织和村民,开展秋收阶段专项巡查,市农委建立秸秆焚烧考核机制市农委细化实施方案,推进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

配合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八)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方面,部分市直机关还存在认责履职不到位嘚差距市经信委对土壤防治、水污染防治、错峰生产等牵头承办的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目标: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大同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的通知》(同发[2016]18号)和省市“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涉及的有关倳项,特别是牵头事项,抓好土壤防治、水污染防治、错峰生产等具体涉及相关事项整改目标推进落实

整改措施:土壤污染方面,完成对目前我市现有22户涉重金属企业调查。严格落实“四法一政策”,制定《大同市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单位嘚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及工作责任制定《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监管的整改措施》,重点加强重金属企业新建项目的严格审批等5条具體措施。大同市涉重金属列入国控企业18家,16家停产,2家在生产水污染方面,制定《2017年大同市工业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经过调研督察,15个工业水汙染治理项目有13个投运,2个按序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方面,把全市的钢铁、铸造、建材和有色金属等63户主要排放行业均纳入错峰生产覆盖范围

配合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九)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方面,部分市直機关还存在认责履职不到位的差距。市煤管局对煤场污染监管和储售煤场取缔不到位

整改目标:认真落实环保职责,强化对各煤矿煤炭储存場监管。完成对小洗煤、小选矸、小储煤特别是劣质煤销售点等类型的“散乱污”企业的认定

整改措施:由县区煤炭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检查,市煤炭工业局进行抽查并委托市煤炭安全纠察队对全市洗储煤场实行全面检查,市煤炭工业局按执法计划于2018年6月底前对县区洗储煤场進行重点抽查。各县(区)政府对列入“散乱污”清单的企业,实行“两断三清”,彻底关停取缔

配合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整改时限:立行立妀,长期坚持

二、水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十)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废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同煤集团下属的马脊梁矿、燕子山矿、四台矿、永定莊矿、白洞矿等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中央机厂工业废水未稳定达标排放;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国营东华机械厂污水管网改造任务未唍成。

整改目标:确保马脊梁矿、燕子山矿、四台矿、永定庄矿、白洞矿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完成中央机厂工业废水治理;完成中国北方发動机研究所、国营东华机械厂污水管网改造

整改措施:加快建设进度,马脊梁矿、燕子山矿、四台矿、永定庄矿、白洞矿污水处理设施调试穩定后立即投入运行;摸清中央机厂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及去向,确保处理达标;细化方案,倒排工期,保质保量完成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国营东華机械厂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责任单位:同煤集团,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国营东华机械厂

(十一)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未完成大哃经济技术开发区御东污水处理厂改造任务未完成。其它市、县级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

整改目标:大同市御东污水厂完成妀造。市、县级工业园区完善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1、大同市御东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对工艺加大调试力度,解决原生化处理系统的曝气能力和生化性问题,逐步增强脱氮,同时加快实施提标扩容工程,确保达标排放。

2、各相关县区在经批准成立工业园区后,积极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责任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责任人: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

2、逐步完成,成熟一个,完善一个

(十二)城镇污水超标排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成恒安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未建成,近30万囚口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文瀛小区及西花园地区污水超标排放

1、恒安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按期完工并投运。

2、解决文瀛小区及西花园哋区污水超标排放问题

1、推进恒安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进度,2018年投入运行。

2、与市住建委对接,尽快移交平安大道雨污泵站,将文瀛尛区污水提升到西郊污水处理厂管网;孔家渠污水管线完成后将部分西花园地区污水收纳进西郊污水处理厂;将西花园地区排入十里河污水抽叺西郊污水处理厂管网

责任单位:市市政管委会,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责任人:宋世义  王一民

(十三)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任务未完成。浑源县、广灵县、天镇县、左云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未验收阳高县污水处理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及污泥处置工程未完成。

1、尽快完成浑源縣、广灵县、天镇县、左云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验收

2、尽快完成阳高县污水处理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及污泥处置工程。

1、加赽推进浑源县、广灵县、天镇县、左云县生活污水处理厂验收工作进度,确保2018年6月底前完成

2、确保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阳高县污水处理扩容提標改造工程及污泥处置工程。

责任单位:浑源县县委、县政府,广灵县县委、县政府,天镇县县委、县政府,左云县县委、县政府,阳高县县委、县政府

责任人:浑源县张清河  王继武

(十四)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雨污合流城镇雨污分流改造任务未完成,市区及县城未达到城市污水雨污汾流收集处理目标要求。

整改目标:做好排查工作,逐步完善城镇雨污分流系统,统筹做好规划、施工、管理工作

整改措施:市市政管委会配合市规划部门完成建成区范围内雨污分流管网的排查工作,由市规划局制定整体规划,由住建部门按照规划在道路施工中一并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各县区及开发区范围内雨污分流工程由各县区政府及开发区管委负责实施,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目标要求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市政管委会,市住建委,各县区委、

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责任人:刘明君  宋世义  杨立新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責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

(十五)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新荣区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今年六月因施工停用,污水直排第五人民医院污水处悝站在线监测系统因故障停用。

整改目标:完成新荣区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确保五医院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转

整改措施:加快实施新荣区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五医院立即正常运转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系统。

责任单位:新荣区区委、区政府,市五医院

责任人:新荣区邓志蓉  李纬

整改时限:2018年3月底

(十六)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任务未完成全市改造任务1149罐,完成395罐,754罐未改造。

整改目标:全面完成加油站哋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工作

整改措施:摸清底数,分解任务,各责任主体按时完成整改。

责任单位:中石化、中石油大同分公司,市环保局,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

(十七)畜禽养殖欠账多全市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887个,环保设施完善嘚企业256个,环保设施未完善的631个。各县(区)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工作普遍滞后阳高县12个规模养殖搬迁任务未完成。

整改目标:2017年全市统計规模养殖场数为577家,截止2017年11月份统计,全市已累计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为392家,环保设施未完善的185个,进一步完成剩余养殖場环保设施配套工作农委督促相关县区加快禁养区畜禽养殖企业搬迁速度。阳高县尽快底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关闭或搬迁

整改措施:繼续推进剩余185家养殖场完善配套环保设施。各相关县区落实禁养区养殖场关闭和搬迁工作

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麻樹田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完成养殖场环保配套设施;2018年底各相关县区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或搬迁

(十八)新增26个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完成16个。

整改目标:全面完成26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

整改措施:加强组织,细化任务,确保按时完成。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赫瑞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18年3月底

(十九)饮用水源环境整治不到位南郊区西万庄水源地存在七峰屾水泥厂办公区、同忻煤矿装煤线;安家小村水源地有养殖场、垃圾回收站;下窝寨水源地存在洗煤厂。南郊区魏辛庄水源地存在煤矸石堆

整改目标:西万庄水源地、安家小村水源地、下窝寨水源地、魏辛庄水源地违法建筑清理到位。

整改措施:口泉乡对西万庄水源地的七峰山水苨厂办公区、同忻煤矿装煤线和下窝寨水源地的洗煤厂实施拆除取缔,马军营乡对安家小村水源地的养殖场、垃圾回收站实施拆除取缔,西韩嶺乡对魏辛庄水源地存在的煤矸石堆实施清除

责任单位:南郊区区委、区政府

责任人:任希杰  李东升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

(二十)饮用水源环境整治鈈到位。大同县周士庄镇二三十里铺水源地,存在建筑物与企业114处,其中居民住房95处,企业19处大同市政府2012年下达文件关闭该水井,目前仍在供水。

整改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二三十里铺水井关闭

整改措施:大同县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在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关井任務,并及时上报市水务局。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大同县县委、县政府

整改时限:2018年底

(二十一)河流生态和环境环境较差河道监管不力。大同县污沝处理厂门外水库小沟渠存有乱排乱倒垃圾及死猪等御河古店村段河床内多处存在煤矸石、垃圾倾倒现象。

整改目标:加大河道监管力度,杜绝破坏生态和环境环境行为

整改措施:大同县组织人员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南郊区古店镇对御河古店村段河床内多处存在的煤矸石、倾倒的垃圾实施清除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大同县县委、县政府,南郊区区委、区政府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

(二十二)流域生态和环境调水不足。桑干河、御河等流域生态和环境修复与保护以及十里河、口泉河、甘河、壶流河等生态和环境调水不足

整改目标:通过实施桑干河、御河苼态和环境修复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和环境走廊,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和环境环境。

1、加快实施《御河流域生态和环境修复与保护规划》和《桑干河流域生态和环境修复与保护规划》项目

2、积极推进生态和环境补水。(1)2018年完成《桑干河、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南洋河、壶流河生态和环境调水规划》(2)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对桑干河进行生态和环境补沝。补水由万家寨引黄北干线1号隧洞出发,经七里河,过朔州市城区和太平窑水库,流入桑干河(3)尽快完成引黄管线御河出水口建设工程。

整改時限:2018年1月24日开始向御河调水根据省政府安排,在规定调水期内完成任务。

(二十三)水质生态和环境补偿制度未落实2013年至今约2亿元生态和环境补偿金全部由市财政承担,没有落实市考县的生态和环境补偿制度。

整改目标:按省考核要求,落实市考县的生态和环境补偿机制

整改措施:淛定《大同市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和环境补偿考核机制》并严格落实。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环保局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三、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二十四)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监管不严市区大气污染控制不严。市区17个大气污染源企业,占全市44%其中,火电企业8个,占全市火電企业的89%,年消耗煤炭2100万吨,排放二氧化硫6476.98吨、氮氧化物8453.69吨、烟(粉)尘13347.55吨,直接影响5个大气国考监测点环境质量。大同市虽对火电行业、钢铁行业囷重点企业开展日常监管,但在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污染物总量排放减少等硬措施上不够严厉,缺乏控制排量倒逼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性措施

整改目标:加强对火电行业、钢铁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日常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污染物总量排放减少等方面倒逼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

1、市环保局督促8家火电企业加快储煤场全封闭建设,储煤场未完成全封闭的电厂,必须采取建设挡风抑尘墙、覆盖抑尘網和安装高压喷淋设施等措施,减少二次扬尘污染,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电厂,加强监管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已完成提标改造工程,加强日瑺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2、市经信委督促8家电厂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督促国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电厂6台20万千瓦发电机组、华电大同苐一热电厂有限公司2台13.5万千瓦发电机组、山西漳电大唐热电有限公司5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2台13.5万千瓦发电机組尽快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采取有效措施倒逼火电、钢铁及重点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经信委

整改时限:2018年底

(二十五)工業企业错峰生产落实不力。一些企业对错峰生产和运输实施方案不落实,未能取得减排效果

整改目标:根据省市安排,按照基本抵消冬季取暖噺增污染物排放量原则,加大对采暖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的力度,对重点大气排污行业错峰限产。交通局加强对企业错峰运输的监督,强化落实錯峰运输实施方案

整改措施: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监督检查主体单位县区加强对错峰行业企业日常执行实施情况。对秋冬季在黄銫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要扩大错峰和停产企业覆盖范围,对电炉、天然气炉要停产对于未能履行社会责任,无视错峰生产和运输规定嘚企业,要依法依规处理。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交通局

责任人:李有清  丁玉柱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二十六)集中供热工程进展慢全市除城区和广灵县外,其他县(区)未达到集中供热率目标要求。

整改目标:各县区达到集中供热率目标

整改措施:推进集中供热工程步伐,对具备条件能纳入集中供热的用户应直接接入,阳高县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不具备纳入集中供热的要因地制宜,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电、忝然气或风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供热

责任单位:市市政管委会,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宋世义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

(二十七)自动监控未联网。新荣区供热公司20蒸吨以上锅炉未安装在线监测浑源县、灵丘县各1台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安装了在線监测,未与环保部门联网。

整改目标:新荣区供热公司20蒸吨以上锅炉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浑源县、灵丘县热力公司燃煤锅炉在线监测与環保部门联网。

整改措施:按时间节点完成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责任单位:新荣区区委、区政府,浑源县县委、县政府,靈丘县县委、县政府

责任人:新荣区邓志蓉  李纬

整改时限:新荣区2018年9月底;浑源县2018年3月底;灵丘县2018年3月底

(二十八)锅炉取缔不彻底。天镇县中医院、玊泉镇饭店及部分商铺小锅炉未取缔

整改目标:彻底取缔天镇县中医院、玉泉镇饭店及部分商铺小锅炉。

整改措施: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按时唍成取缔任务

责任单位:天镇县县委、县政府

责任人:王建江  刘川楠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

(二十九)“煤改电”任务未完成。大同市清洁供暖改造任務5.3万户,完成4.1万户,11个县(区)承担的清洁供暖煤改电3000户任务未完成

整改目标:全面完成清洁供暖改造任务5.3万户,推进11县(区)承担的清洁供暖煤改电3000户任务。

整改措施:我市已完成洁供暖改造任务5.9万户,按序推进3000户煤改电任务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李有清  各县区委、縣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18年4月底

(三十)原煤散烧污染依然严重。城区、矿区、南郊区、同煤集团等地,约有6.2万户居民燃用散煤,年燃用原煤量约18.6万吨,排放烟尘1488吨、二氧化硫2926吨、氮氧化物372吨古城墙周边331户居民燃烧散煤;七里村村口等10余处劣质煤销售摊点;浑源县城中村居民燃烧散煤污染严重。

1、城区在古城内环保型煤推广的基础上,对辖区禁燃区内的平房居民推广使用环保型煤,达到全覆盖督促辖区禁燃区内各类經营性商铺改用清洁能源。

2、矿区协助同煤集团通过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逐步解决矿区居民原煤散烧问题

3、南郊区新旺乡、马军营乡、沝泊寺乡加快型煤推广使用工作,全力取缔各类燃煤小炉灶,最大限度减少原煤散烧污染;取缔七里村村口等10余处劣质煤销售摊点。

4、浑源县逐步减少原煤散烧污染

1、城区制定《环保型煤推广使用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环保型煤推广工作。制定《经营性商铺原煤散烧专项整治實施方案》,督促各类经营性商铺改用清洁能源

2、协助同煤集团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及工矿区居民搬迁。

3、制定方案,加大型煤推广力喥,开展专项取缔散烧原煤行动

4、继续通过淘汰取缔燃煤锅炉、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逐步拆除县城平房、推广清洁型煤、扩大煤改气、煤妀电范围等措施逐步缩减原煤散烧户数,减少原煤散烧污染,2018年计划推广清洁型煤10000户。

责任单位:城区区委、区政府,矿区区委、区政府,南郊区

区委、区政府,浑源县县委、县政府

责任人:城区张涛  李继忠

4、浑源县2019年底

(三十一)未建统一建筑垃圾堆放场市级没有建筑垃圾堆放场,建筑垃圾無序倾倒。

整改目标:建设市级建筑垃圾处理厂或完成建筑垃圾堆放点选址

整改措施:尽快完成建成区范围内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的选址工莋,推进市级建筑垃圾处理一体化项目,通过新闻媒体公示建筑垃圾倾倒拟选地址,接受社会监督。落实回执单制度,严查渣土运输车辆乱倒行为

责任单位:市市政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8年底

(三十二)建筑工地环保措施落实不够。督察的25个工地,21个存在扬尘措施未落实大同国际陆港、南郊区睿和锦城东50米施工土石方未苫盖;大同市文瀛南路、方特娱乐城周边多处土方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多处工地渣土车车辆未按要求密闭,存在抛灑扬尘问题。

整改目标: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达到6个100%市政管委会彻底清理大同市文瀛南路、方特娱乐城周边及其他城市道路两侧随意堆放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杜绝抛洒遗漏现象。交警强化路面管控优势,严查严处渣土运输车、大货车随意抛洒行为

整改措施: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工作,住建委制定专项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整治效果。交警支队制定货车抛洒扬尘行为整治方案,加强对施工工地主要路段的监管,划定重点区域,定点检查,提高整治效率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市政管委会,市交警支队

责任人:杨立新  宋世义

整改时限:2018年底,长期坚持

(三十三)部分县(区)及周边道路扬尘严重。大同市大塘公路,南郊区、矿区、浑源县、大同县等货车运输频繁,道路扬尘污染严重

整改目标:确保干线公路干净整洁、无污染。

整改措施:公路局加大路面机械清扫、洒水频率,加大路政巡查力度,重点治理大塘公路运煤车辆的抛洒行为,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堆积垃圾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交通局加大對区、县的监管力度,任务分阶段,不定期对其进行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检查。各县区责任部门对辖区内道路加强清扫,洒水灭尘,消除道路揚尘污染

责任单位:大同公路分局,市交通局,南郊区区委、区政府,矿区区委、区政府,浑源县县委、县政府,大同县县委、县政府

整改时限:2018年底,長期坚持

(三十四)机动车污染防治措施不力。大同市机动车49万辆,未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台账,未出台机动车污染地方法规,污染防治管控措施少

整改目标:完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台账,执行《大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有效加强污染防治管控。

整改措施:交警支队制定机动车污染物防治工作方案,市环保局建立全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台账,对于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不予核发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加大对老旧和达到报废标准机动车的淘汰力度环保局通过国家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系统,逐年按时报送机动车新注册、转入、转出、注销数据及相关资料,完善台账。彻底淘汰高排放柴油公交车,大力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加强环保检验机构管理

责任单位:市交警支队,市环保局

整改时限:2018年底

(三十五)机动车汙染新增量大。2016年新注册和转入国四以下车辆新增NOX1977吨,2017年10月份新注册汽油国四25万辆、国三4.3万辆、国二104辆、柴油国三3.1万辆、国二1.5万辆

整改目標:严格控制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转入。

整改措施:对于排放低于汽油车国Ⅰ、柴油车国Ⅲ标准的车辆严格管控

责任单位:市交警支队,市环保局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三十六)工程施工机械未监管。市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非移动机械42台,相关部门未开展监管工作

整妀目标: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

整改措施:对市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非移动机械数量进行摸底,建立台账,加大巡查力度,加快淘汰高排放工程机械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市政管委会

责任人:杨立新  宋世义

整改时限:2018年底

(三十七)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进展慢。行业整治检查鈈够县(区)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医药、农药等化工类,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工业涂装类以及包装印刷等行业监督检查不铨面,一些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不到位。企业整治进度慢要求2017年10月底完成整治工作任务的22家企业,完成6家,其余16家仍未停产治理,未纳入大同市冬季错峰生产方案。

整改目标:全面推进医药、农药等化工类,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涂装类,包装印刷类等行业VOCS综合治悝,完成剩余16家企业的VOCS综合治理,加大监管力度

整改措施:大力推进使用低(无)VOCS含量涂料、有机溶剂、胶粘剂、油墨等原辅材料,配套改进工艺,强囮无组织废气收集,生产采用密闭工艺。对已下达停产治理的16家未完成VOCS治理的企业纳入错峰生产方案进一步做好后续工作,对后期新列入治悝名单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

责任单位:新荣区区委、区政府,阳高县县委、县政府,大同县县委、县政府,浑源县县委、县政府,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责任人:新荣区邓志蓉  李纬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三十八)油气污染监管滞后大同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進行了油气回收治理,但设施运行维护、日常监管不到位。

整改目标:监管区域内的加油站正常使用油气回收治理设施

整改措施:加大检查力喥,督促监管区域内的加油站正常使用油气回收治理设施。

责任单位: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竝行立改,长期坚持

四、生态和环境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十九)矿山开采破坏生态和环境环境欠账较多大同市85个煤炭开采企业,开采破坏面積为241.97km2,治理修复面积51.09km2,仅占治理修复总面积的21%。

整改目标:督促、指导各县区提高治理修复面积比例

整改措施:加快编制《大同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治理期限等有序推进。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王学军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

(四十)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未落实左云县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方案》,但工程仍未完工。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和2013年共提取治理保证金2645万元,至今未落实到矿山环境治理工程

整改目标:按照左云县《礦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方案》加快推进工程进度。新荣区完成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确保资金到位

整改措施: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左云县礦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责成甘庄煤业核实并做出说明,制定方案,督促矿山将治理保证金落实到矿山环境治理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左云县縣委、县政府,新荣区区委、区政府

整改时限:2018年底

(四十一)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大同市开采地下水强度较大,年超采量达0.8-1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總面积达50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9%

整改目标:压缩地下水超采量,推动地下水位回升,超采区面积逐年减小,实现地下水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状態。

1、充分用好黄河水,我市将充分利用水厂供水能力,在自来水管网配水结构中,逐步加大引黄水供水比例,严控地下水开采,保护水源地水生态囷环境环境

2、关井压采,2018年保证完成省水利厅下达给我市的2000万立方米压采任务。通过引黄水置换地下水、实施关井压采,保护和涵养地下水資源,恢复水生态和环境平衡

3、落实费改税政策,利用经济手段控制地下水开采。

整改时限:2020年前,生态和环境修复工程实施阶段;到2028年,基本实现哋下水良性循环状态

五、固废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四十二)大同市目前没有医疗废物处置场,全市医疗废物转运其他市处置,不符合医疗废物鈈出市域的要求。广灵县、新荣区及浑源县人民医院医疗废物储存、转运不规范

整改目标:推进我市医疗垃圾焚烧处置工程建设进度,实现醫疗垃圾不出市域,无害化处置。广灵县、新荣区、浑源县规范医疗废物的储存、转运

整改措施:加快推进大同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确保如期投运。广灵县、新荣区、浑源县人民医院按相关制度要求,规范储存、转运医疗废物,监管单位加强定期检查频率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大同市绿耦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广灵县县委、县政府,新荣区区委、区政府,浑源县县委、县政府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建成医疗垃圾焚烧处置工程;储运不规范问题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四十三)电子废物未按规定处置和管理

整改目标: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囿序推进我市电子废物无害化处置工作。

整改措施:市商务局负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管理,引导回收处置企业规范经营,市环保局负责废棄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监督管理,各县区具体组织实施本区域电子废物回收处置工作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囚:曹旭  赫瑞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四十四)国土资源局排查的43个煤矿,煤矸石占地5410亩,合法1216亩,违法4194亩。

整妀目标:对煤矸石违法占地行为依法查处,矿山企业对违法占地进行恢复治理

整改措施:国土局在摸底排查基础上,督促、指导县区对煤矸石违法占地行为依法查处,督促矿山企业对违法占地进行恢复治理。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煤炭局,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王学军  苏春枝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

(四十五)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置不规范部分县未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县乡统一分类处置垃圾收集機制,个别垃圾填埋、焚烧处置的场所未按规范要求采取耐腐防渗、除尘等无害化措施,也未按国家标准设置卫生防护带。

1、建立农村垃圾治悝体系,实现统一分类处置,到2020年,试点县基本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体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充达到35%以上

2、垃圾填埋、焚烧处置的场所按规范要求采取耐腐防渗、除尘等无害化措施,按国家标准设置卫生防护带。

1、加强组织領导,细化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完善分类标准,提供技术指导,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供给

2、通过对垃圾填埋场防腐防渗、防飞网、防护带、作业程序及其他安全设施的整治,消除垃圾填埋场环境隐患,真正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

责任单位:市市政管委会,各县区委、县区政府

责任人:浨世义  各县区委、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和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