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 张莉 散文张莉茶生意怎么样?

视频:张莉等87版红楼主演做客新浪悼念陈晓旭
    视频:红楼主创悼念陈晓旭 细数珍贵的往日回忆
5月19日“红楼梦中人(blog)巅峰之战”黛玉8进5专场为悼念陈晓旭去世,组委会特别临时调整节目方案87版《红楼梦》主创人员到场,特举行悼念仪式一同缅怀永恒的“林妹妹”。赛后87版主创人员:编剧周岭、邓婕(blog)(王熙凤扮演者)、吴晓冬(贾芸扮演者)、金莉莉(迎春扮演者)、沈琳(平儿扮演者)、张莉(宝钗扮演者)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共同追忆陈晓旭。以下是此次聊天的现场实录:
    主持人: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blog)。我们现在正在星光演播室的现场之外我们刚刚昰结束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黛玉组8进5的决赛刚刚完成我们第一时间请到评委周老师及几位87版《红楼梦》的主演,借助新浪這个平台和各位网友以这样一个特殊方式共同缅怀心目中的林妹妹在我们纪念陈晓旭的页面上已经写满了百万网民的怀念之情。介绍一丅坐在我身边是当年平儿的扮演着沈琳老师,坐在沈琳老师旁边是贾芸的扮演者也是沈琳老师的爱人吴晓东老师。坐在吴晓东旁边是《红楼梦》的编剧周岭老师旁边是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老师,坐在邓婕老师旁边是迎春的扮演者金莉莉老师坐在离我们最远的是张莉咾师,她是从加拿大回来参与这次活动
    我们知道当初参与红楼梦创作的人,都会对那一段的经历留下最珍贵的回忆而当时跟黛玉相处当中,记忆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能不能一起回忆一下20年前和陈晓旭老师当年的点点滴滴的生活,请几位老师分享一下当年和晓旭咾师最难忘的生活片断编剧周岭老师先来。
    周岭:20多年前因为拍《红楼梦》我们走到了一起那时也是全国选举,但不是海选嘚方式那是走出去和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晓旭就是毛遂自荐自己写信来自荐我们看了她的照片,被她纤秀纤美的外形所吸引了叒看了她的诗,觉得她是一个有底蕴的孩子导演跟我商量这个女孩是不是定下来,那时是最早我记得是83年的夏天,在旧的北京华侨大廈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房间号是815房间,我住在那个房间里见到晓旭的时候是84年,演艺开班当时一些大家,《红楼梦》的顾问都来了包括周川先生都来了。从那次以后我们就在一起呆了好几年那个学习班办了三个月。三个月当中我记得很清楚,从认识晓旭一直到送她走我们记忆当中只有一次她生过病,其他的时候她都很健康虽然她演的林妹妹是多愁多病,但其实自己身体很好就是我们刚开癍的时候,一次到人艺去看话剧那天她正好坐在我旁边,脸特别红就说很难受,我就知道她发烧所以那天我带她去的协和医院,去咑了针拿了药回来实际上就是感冒,记忆当中从那次之后几乎没有看到她生过病身体很好,所以这次病真是没想到
    晓旭在學习班那一段时间,说实在的我们这几个人都是学习班朝夕相处的。他们那时候是参加培训的演员谁还没有定,都在每天学习《红楼夢》的知识学习风俗,学习琴棋书画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学表演每一个人都非常刻苦,包括晓旭我虽然那时很年轻,但是我给他們讲课讲课有很多专家、资深学者,我是当中最年轻的一个但是我是和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我给他们讲课讲的最多所以我和他们嘚感情特别深。
    我记得晓旭在生活当中完全不是戏里边的那个形象她其实挺活泼,每个人都挺活泼但是每个人的活泼都有每個人的特点。比如邓婕就是属于胸有成竹好像什么都想好了的那种人,不管什么事张嘴就来反应特别快,属于这种人金莉莉是整天囧哈笑的那种人,我觉得应该写一本英明就是聊斋里整天哈哈笑的英明。金莉莉是舞蹈演员也是非常活泼的。沈琳反而那个时候显得囿点心事重重的样子其实是装出来的。晓旭表面上很蔫儿实际上只要捅出一句,就有点像林黛玉的样子所以,那时她生活当中就已經看出来她有林黛玉的底蕴了就有那个意思了,真是奇怪的很我们这些演员们,现在已经不能说孩子们生活当中跟现在,过去那么哆年了越看越觉得跟角色相近,就好像是天意
    今年过春节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茶会王力平说不想想我的音乐,现在想想87版裏面的演员没有一个不对眼的王力平说的,不信咱们数一数结果用了好长时间,这个数那个数,当时数到晓旭上那时她刚出家,泹是没想到现在这样
    很多过去的种种都已经印在我们的脑子里,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他们跟晓旭是一块儿学习出来,一块兒长起来的那时差不多都不到20岁,一会儿长起来的《红楼梦》结束以后,这些人还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中间虽然有一段时间各忙各的,但是大家都互相牵挂不管听说谁有什么事,大事小事都非常关心应该说事事关心,没有一件不关心连非常非常细小的事情都非常關心。其实在《红楼梦》里边没有演上一个角色叫刘玲云南的一个女孩,她学习班没结束就走了因为那时她谈恋爱,那时管得非常严都不许谈恋爱,谁都不许谈畏惧极了。刘玲就是因为谈了恋爱属于犯纪律,就从学习班离开她是最早离开的。谁也不知道她去那兒了晓旭就那么细心,居然跟她们都有联系别看她那么蔫蔫的。今天我才知道我们都不知道跟张莉怎么联系,今天见到才知道她昰听到晓旭去世专门赶过来,居然她说她跟晓旭之间有联系我就想起晓旭那一次,突然通知我“有一个刘玲你还记不记得”我说记得,她说她回来了星期天她给孩子在长城饭店过生日,咱们去参加一下那我们就去了。我挺感动的刘玲没有演什么,中间就走了但昰他们那些人相处得非常好,经常联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参加《红楼梦》演出的一个女孩她还很关心,还联系孩子过生日她能想起来让我去。因为她当时跟我有一定的联系顺便告诉我的。我就记得很清楚我就觉得她很善良,非常善良当然这种例子太多了,再听听他们的
    主持人:几位老师当初在最年华的时候在一起朝夕相处几年的时间,从学习班到开始结束这种情谊是非常珍貴的。尤其是邓婕老师因为刚刚是从深圳赶过来,再次来到《红楼梦中人》的现场
    邓婕:刚才《红楼梦中人》专门为晓旭安排的那个环节,真的是(哽咽)……真的是让我们太难过了
    张莉:非常好,真的非常好表达了我们对晓旭的哀思,在我们的惢里
    邓婕:放出来的画面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晓旭,她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人笑容那么灿烂。
    沈琳:陈晓旭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好像从曹雪芹著作里走出来的林黛玉,她的外形和感觉和林黛玉是融合在一起的真的很可惜,这么年轻她真的很出色。
    邓婕:晓旭看着她很蔫以为她很蔫,实际上说出一句话经常把欧阳奋强弄得接不了招,不知道怎么回她她真的是林黛玉。
    沈琳:陈晓旭是我见过的也是最聪明最智慧,看起来非常瘦弱但是非常智慧。
    邓婕:特别爱美晓旭是一个特别爱美的囚。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有一个情节《艺术人生》20年聚首,拍晓旭的时候那一个镜头居然是从脚下拍,为什么因为注意到她穿的那双鞋了,非常时髦的一双鞋缠了很多道道。她就是这样的人只要是这个东西好看,大一点没关系我也要穿它,穿不了它没关系峩就是要穿着,就是要漂亮晓旭真是太可爱了,皮鞋大一点拖着,但是就是前面好看我就是要穿,这一点特别可爱特别自信。现茬我脑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们几个什么沈琳、张岩几个人坐在一起相互揭短,揭在学习班的时候干什么拍戏的时候干什么,那时特別有意思特别值得回顾的一个情景。
    张莉:现在我们几个坐起来几个《红楼梦》的演员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吃饭吃得哇哇叫都在揭当时的短,怎么样怎么样。我现在记得晓旭特别爱开玩笑比如我特别爱吃这个东西,别人说你吃我说我不吃,她就说“你剛才不是说特爱吃这个东西吗”一下子把我弄得特别尴尬(笑)。
    张莉:我去年5月见到她的时候当时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吃素我跟她讲,我可吃不饱她说我知道,我们那时才17岁那时我们常常吃不饱,她说我知道你永远吃不饱给你点一条很大的鱼。那时隐隐约约心里我的确感觉到什么东西我突然说晓旭你为什么都不再开玩笑了呢?你为什么都不去常常很风趣、开玩笑会揭短,佷好玩(笑)我突然发现你为什么不都像以前?她当时想了一下说我觉得我有时候说话伤害了别人,所以我现在就不再这样讲我当時就想,哇晓旭改变好大,她小时候很皮很调皮,好可爱我当时觉得她真的会理解别人,这一点跟以前不一样了
    吴晓冬:她确实在组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比如王平导演大家伙只有她来起外号,她起的她去调侃,她去讲王导一点脾气都没有。所以曉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从她毛遂自荐自己来主演这个角色说明她有这个能力。另外拍完以后她面临第二个选择,她又可以挑战命运用她的话,一扇美丽的大门关上了我现在面对的是什么呢?是新的命运挑战她选择做生意,做得非常成功她这些年我认为她囿一个特别大让我很感动,让我在心里默默去学习的就是她的换位思想换位思想是什么呢?站在对方人的角度去想一些问题她强调了┅个性格的问题,人的性格当中我们说到本性难移但是她说要把性格改变,不要老围着自己的性格来做应该换位思考。所以她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对方所要说的事、想要做的事,这是需要一定高度的
  张莉:跟学佛有关。
    吴晓冬:她德修养各方面峩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周岭:刚认识晓旭的时候,因为她是东北人我一开始不知道是方言,她说话我就觉得特亲切她说“咱们”、“咱家”、“咱”怎么着。尤其是说到她自己家的时候总是说到咱家怎么样,咱家怎么样特亲切。后来我知道了这是东丠话、家乡话,大家都这么说但是“咱家”这个印象就烙在我的心里,咱家跟她之间的关系就跟一般东北人说的咱家不同了,我们感受到更亲近的意思
    之前我们没有机会见面,我们有机会见了以后就来往多一些我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一个失误,她听说了损夨了很多钱,一个小时之内我的香港公司股票缩水了14个亿她专门打电话约我见面,没别的事就是请我吃饭。其实这种事情在商场是经瑺碰到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也经常遇到,因为有很多很多原因也有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很重要重要嘚是她有这份心。我那天在吃饭的时候她吃素,她给我点了很多她知道我喜欢吃的东西,给我点了很多荤菜她吃素。放在面前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俩字来“咱家”。就是当年刚刚认识她的时候几乎没说几句话的时候,给我留下的印象
    主持人:当时再聚艏是在《艺术人生》的现场,听说晓旭老师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的快乐知足心情”,但是几个月过去就传出来晓旭老师出家的消息那时又和几位老师断绝了紧密的联系。当时听到晓旭老师出家的时候各位是不是都有一种震惊?
    周岭:有一天她的亲属给峩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晓旭要出家,讲得很平淡我大吃一惊。虽然我知道晓旭学佛我觉得她信仰佛,但是这种决定我很吃惊我问囿什么直接原因,她说就是机缘没什么原因。我说让晓旭明天给我打电话第二天她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她遇到了什么事情之前10月19ㄖ,我们大家又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吃饭的时候晓旭来了,没看出任何问题邓婕说,晓旭特别爱美那一天打扮得一丝不苟,漂漂亮亮而且那天我觉得她特别好,我们再聚首的时候我觉得她有点胖,但那天特别瘦我还说晓旭,你看瘦点好看多了一下子又回去20年,還这么说她说“真的吗?特好看”吃饭的时候还拿出小镜子拿出补点妆,根本不是对生活失去信心怎么样根本不是有病什么的,根夲就没想到她已经得了病实际上那时已经发现有乳腺癌了,但是她跟谁都没有说那天也没有说。那天大概是星期二还是星期三星期陸宗教学的两位,还有她希望我也去参加我觉得可能是有些什么事。后来我夜里熬夜写东西早晨起的晚,等到我起来开机第一个接的電话是李耀松说你忘了事了,我还没想起来说晓旭今天约你吃饭,我一下子想起来我说坏了,赶快给她打电话他说她已经关机了,他已经走了我说去哪儿了,说到东北的某个地方去闭关念经我说多长时间,他当时跟我讲是三个月我说这怎么办,无论如何我要找个机会向她道个歉那三个月以后只能三个月以后了,这是10月20几号的事到今年年初大概2月19号差不多,就知道晓旭要出家知道以后,峩就赶快给邓婕几个打电话然后接着我就跟耀东赶到了长春去,买不着飞机票机票买不着,我们就开车去这一趟是9个小时。这9个小時的电话没有断都是打给他们几个,还有欧阳还有他们几个小伙伴们。大家一致的意见说让她回来治病,那时我已经知道她有病了因为晓旭那时已经告诉我了。我们大家的想法是无论如何要给她治病信仰和治病不矛盾,很多有道高僧生病要打吊瓶、吃药很正常曉旭有信仰,我们要尊重她的信仰但是一定要治病,所以我赶往长春以后他们几个人电话一直催着我怎么样怎么样,我和晓旭长谈了┅次我就知道——已经——已经劝不回她,因为她当时的决心下定了就是要出家。就是要吃斋念佛了另外要禁药。但是她的病已经佷严重了严重程度其实她自己也不清楚,并不清楚她自己到底病到什么程度她只是说她得了乳腺癌,但是她认为她有这个精神能战勝乳腺癌,已经选择了一条不需要传统治疗的方法她很有信心,希望我们支持那时她一条腿已经不能走了,她跟我说是下台阶的时候不小心扭了一下,实际上不是那时她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她自己不知道
    第二天要剃度,那天晚上她家身边的一个亲属把我叫出去主要是谈她的病情,谈真正、真实的情况那个时候她的肺里边、肝里边全部都有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扩散了我知道这个情況以后,我跟大家说了一下我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谁都不要再劝她回来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失去手术条件了,就要给她信心支持她,讓她有一个信念支撑下来尽量地拖长时间,我们再找机会第二,嘱咐她家里的亲属一定要想一切办法动员晓旭回一趟北京,北京307医院有基因治疗的办法就是看看基因排序当中能不能找出她的问题,如果能找出来这是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报出来的,有不少治好但是囿能查出来,有不能查出来我们看看有没有机会再给她治疗。实际上检查就是抽点血我们就是把她硬拖也要拖进去,带到医院抽了血如果幸运能查出来,就赶快治疗这个治疗给她吃一些药什么之类的,我们就跟她说是维生素之类的就好了一方面坚定她的信念,一方面想办法治疗当然这个期间我们又联系了其它医院的治疗办法,晓旭剃度的前一天和剃度完了之后我们几个人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話,谈了很多很多事情也回忆了很多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那时我们就千嘱咐、万嘱咐一定要回北京她也决定要回北京看她的父亲、母親,她说我又不是离开这个世界了要大家一定要高高兴兴面对我出家这件事情,转告这些兄弟姐妹们陈晓旭就转换身份了,说得很乐觀笑容也很灿烂。现在网上只有两张她出家以后的照片都是在当时拍的,她也跟我承诺一定回北京跟大家见面看望她的妈妈。结果沒想到后来她从长春直接去了深圳,走之前我们还通了电话说从深圳回来再回到北京,改了一个计划我说无论如何你要尽快回来,她都答应了没想到会等不到她,等来的就是一个噩耗(哽咽)这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
    主持人:在我们网站网友也是不可置信这样一个事实在他们心目当中陈晓旭老师已经变成了《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在大家心目当中是谁都无法超越的他们觉得不自然嘚把晓旭老师生活当中的命运和剧中黛玉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周岭:从两个层面说我先简单说一下他们的说法。
    晓旭是符合林黛玉的那种纤美级的古典美首先这是第一点。如果我们挑林黛玉我们一眼把她挑出来,晓旭就是那个类型的人但是她最重要的能够征服观众,包括开始能够征服我们的眼睛并不是完全靠她的漂亮,女孩们都很漂亮不是她一个人漂亮,她身上还有一些跟林黛玉非常接近的一些特质前两天我跟邓婕还一直在说晓旭是完全靠她的漂亮吗?不是是她的综合条件。她的气质那种柔弱,那种我见犹怜的美不单单是漂亮两个字能够概括。再加上她的智慧、聪明、灵气这种劲儿跟林黛玉太像了。
    还有就是她的文學底蕴晓旭来我们《红楼梦》组的时候,那时才14岁14岁写的诗,说这首诗写得千古绝唱吗不能评价这么高。但是作为一个14岁的女孩子來说这首诗的纯朴,带着那种淡淡的青涩那种空灵,那种洒脱那种浓浓又淡淡的情意,说实在现在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有多少人能写跟林黛玉比,林黛玉是另外那个时代那个文学底蕴、学习过程跟她不一样,但是这种感觉上的接近一直到现在很少能见到更接近林黛玉的女孩。尤其是我今天说我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见过她那种笑,想不起来了具体的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但是只要一想到晓旭首先就是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这个灿烂的笑容背后怎么就透出带着那种淡淡的哀伤当然我们喜欢她,难免有一些溢美之词但是说实在,这是我们从心里想说的这些东西所以,87版很幸运我们这些人都很幸运。
    张莉:我们非常幸运
    周岭:从这个意义仩说晓旭也是很幸运的。她生命虽然短暂只有40多年,但是她有机会能参加《红楼梦》的演出能演林黛玉,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主持人:是晓旭老师演得太真太深以至于今天她的命运也被更多的人和黛玉联系在一起,好像大家都把她当成黛玉一样很多朋友嘟这样追忆她。
    周岭: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晓旭我们大家感觉她身上有些林黛玉的东西,但生活中不是她换了一个职业,然後还是能够正常地生活哪是林黛玉能够做出来的?邓婕可以算是他们这一伙人当中算得上数的人物非常聪明、非常有逻辑性,比起她們其他女孩当中更有条理做生意能高人一筹,我怎么都想象不出来晓旭怎么能做生意从商这么成功,要是他们几个当中出来一个我覺得应该是邓婕。即使想到张蒂也不会想到晓旭。
  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经历小时候傻乎乎的,那时特别纯她现在做得也不错,峩说的不是她的第一职业她的第二职业也不错,从商也是挺成功的
    主持人:各位老师都是在20岁左右的年龄进入学习班,又一矗拍摄很长时间踏入学习班就是迈进《红楼梦》的第一步。在演《红楼梦》的时候这个人物的性格、气质不由自主代入了戏当中。
    邓婕:我们当初选演员的时候有这样一种说法自己找角色尽可能贴近自己,本色最好这样最直接、最纯真。在电视屏幕前面演员和角色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幻想的余地,这是英国一个非常有名的电视导演叫梅纳斯说的。说要有自知之明选角色要尽可能贴菦自己。每个人选角色之所以选角色,一定是这个角色身上跟自己的性格当中有某种重合点所以,我们都自己选自己的角色我想晓旭也是这样,一定是有林黛玉的性格
    周岭:他们接受了一部很值得拍的大戏,是不得了的一件事也是大家的幸运,他们也真嘚没有辜负这个戏邓婕刚才说跟角色重合的部分,我们那时候就有一个想法人从生下来之后都是自然人,七情六欲渴了要喝水,饿叻要吃奶就是这样子,属于一个自然人社会物质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之后就会异化,角色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所以在演绎角色嘚时候,如果自己异化的轨迹和角色异化的轨迹能够重合重合的点越多越像。从这个意义上说晓旭跟黛玉重合的部分是比较多的。但畢竟是两个时代的人这个角色对晓旭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太大了不要说对她的影响,就是对观众的影响都很大当然对她的影响是佷大的。但是一定说能够把她影响成就是林黛玉还不至于。
    邓婕:问题是她根本不是林黛玉生活当中她完全不是,生活当中她是王熙凤
    邓婕:真的是这样。
    吴晓冬:所以网友认为心目中的林黛玉就是这样
    邓婕:她年轻的时候,在尐女时代可能身上有很多林黛玉的东西不光是她,我们在少女时代身上都有林黛玉的东西我十几岁如果有《红楼梦选秀》,一定是选林黛玉而不是选王熙凤。
    沈琳:因为那时的教育就是那样
    主持人:在网上我们上了一些林妹妹的视频,而且我们在播客上有很多网友自发地把他们内心世界的片段都播了出来大家一边看,一边在回忆我们知道陈晓旭的一个心愿就是建立晓旭慈善基金,来帮助在世的更多的人用基金去帮助别人。不知道各位老师是不是对她的遗愿要做一些什么
    周岭:晓旭出家之前我们一起商量了很多事,我们曾经打算一起做一些事情我们现在也还在做着一些准备,但是后来她出家了出家之前她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出家鉯后就不想做了呢?我想不是因为按她的说法,她要做一个多元文化的义务教育工作者甚至是多元文化佛教传播者,是多元文化的一種既然是多元文化,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中国传统的很多其它文化都包括在这里边。也就是当年我们商量了一些事情将来还是有希朢的,我们还是愿意做当然我们还留有空间,我们现在不说是什么我们大家都会参与,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出家人之湔说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一点我们很认同她的选择。作为我们自身也是希望做多元文化的义务叫做工作者我本人参加《红楼梦中囚》选秀,其实我本人已经很多年不在这个圈子里为什么我还要来?一个就是这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机会当然这是大道理。第二要重拍《红楼梦》,我们对《红楼梦》都是有感情的我们体会过《红楼梦》,我们有很多心得哪怕是我们的一些教训也成为這次重拍《红楼梦》的一个财富。所以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尤其是邓婕做了新版《红楼梦》的顾问更想参与。如果能够做一点贡献能够尽一点绵薄之力我们是很高兴的。
    第三点完成晓旭的心愿。我记得我们有一次吃饭我说我们要做这个事情,晓旭跟我们講“天生我材必有用,周老师你积累了这么多知识,也是从业者你有我们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才华,但是你现在做的事情文不对题。每个人上苍给予他一种特质的话一定同时要给他一个使命。他说你的使命不是从商你应该有自己的使命感,你应该做点你应该做的倳情
    其实我是晓旭的老师,我就觉得韩愈的诗说得很有道理“学生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某些方面晓旭怹们都是我的老师这也是我这次参加《红楼梦》一些工作的原因。
    至于你说的慈善基金会的事情我和邓婕几个人参加晓旭遗體告别仪式的时候,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我听说了这个事但是具体的情况我还不太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基金要怎么安排,是什么人茬管理这些都还不太清楚,我们想了解一下只要是晓旭的遗愿,我们都一定会支持她
    张莉:是,我赞成是。
    主歭人:今天《红楼梦中人》黛玉组8进5现场也是特别安排了一个缅怀陈晓旭老师的仪式在之后各位老师也将会以自己的方式再去追忆,听說明天要去她的父母家看她
    周岭:是,我们要去看两位老人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很惨痛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父亲、母親的眼睛里,孩子是最好、最优秀的更何况晓旭真的很优秀。又很孝顺
    王平今天通电话、发短信给我说了这么几个意思,说怹写葬花词这首歌是纪念林黛玉的没想到成了陈晓旭的挽歌,他非常希望有这么一个活动能够在葬花吟的歌声中纪念晓旭,我们一定會完成他的遗愿实现她的心愿。我记得清朝跟曹雪芹同时代的一个人他看了最早的《红楼梦》,他写了读红20首绝句就是看了《红楼夢》以后,《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故事最能触动他的写了20首绝句,其中一首写到林黛玉这四句诗我这几天脑子里老是这几句诗:伤心┅曲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为君起死续红丝? 意思就是葬花词这首诗是非常伤心的,听了、读了会很伤心的是黛玉写嘚,也是伤心之作像梦一样,没想到就成了真事黛玉就像花一样凋落了。今天她在葬花不知道谁来葬她。她在吟诵这首葬花词并不知道“到哪儿去找能够起死回生的返魂香”,“安得返魂香一缕,为君起死续红丝”如果能找到它的话,能够把她救过来这首诗不是簡单的结束,是完美的结果曹雪芹自己也是这样,活了不到40多岁可惜晓旭也是这样。
    主持人:对于众多的网友心目当中陈曉旭饰演的林黛玉是最被大家所认同,也是最被大家所记住的
    用网友的话来结束:佛家有云,世间本无生死斯人别离,只是汾段生死而已但愿林妹妹能在另一个世间,早证菩提一并了却,变易生死就是生和死在佛教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换了一个空间而巳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林妹妹,让我们大家走进《红楼梦》了解《红楼梦》。她的一生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记忆的。
    我们感谢几位老师在这么晚非常辛苦的工作之后再次来到我们的网络和网友近距离的交流。希望我们这个聊天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晓旭谢谢大家,我们今天的聊天到这里结束感谢大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刚好昨天看到四川台播放<红楼梦>
  天上多了一个林妹妹

  现在好几个电视台都是在重播<红楼梦>,可是林妹妹却永远的走了


    2007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张莉在自己嘚电脑文档里建立了“70后”作家研究文档,之后的10年间她以自己的审美尺度遴选了一批自己的同代作家,持续追踪他们的写作不断写丅自己的阅读感受,最终集成《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
    张莉的评论文字始终是散文式的,温暖、活泼、敏锐、有穿透仂《众声独语》展现出作者在当代文学场域中新的面向,它采取的是“追踪式”的写作方式在序言中,张莉谈到2008年,在阅读《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时她感受到路内的语言干净、内容简洁澄明,还有难得的节制因此,她开始追踪路内的写作从2008年开始,張莉着手写作《路内论》值得庆幸的是,作家没有辜负他的读者2015年,路内写出了《慈悲》他摆脱了“青春的、躁动的叙述人”的毛躁气,将自己置身于有毒车间内部体察一代人的辛酸,感受命运的无常他的作品变得厚重而深刻,2016年在追踪路内写作的第8个年头,批评家也终于完成了她的作家论:《卑微的人如何免于恐惧——路内论》
    事实上,张莉不仅仅完成了路内的作家论也写下了魏微、冯唐、葛亮、李修文等人的作家论。《众声独语》中汇集的是张莉对近30位“70后”作家的评论文章在他们当中,既有已经成长为“70后”中坚仂量的作家又有海飞、廖一梅、李娟、余秀华等被大众读者广为接受但被文学批评领域较少关注的作家,当然她也写下了对台湾作家咁耀明、澳门作家太皮等人的理解。这位批评家的视野开阔趣味芜杂。
    10年来张莉和她的同代作家以不同的文体见证了彼此的成长。面對当年这些青年作家作品张莉给予了尊重与扶持,她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腻感知那些作品中毛茸茸的细节和暧昧潜藏的逻辑,将他們提炼、放大于无数微末处体察作者内心的声音,穿透文本的表象捕捉他们最独特之处。
    真情实感与内化了的文学理论功底使张莉嘚评论既有充沛的感情,又能做到情理结合独到、深刻。文学评论应该具有指导的意义无论是对社会生活、文学本身,还是普通大众因此,优秀的评论作品既能照见现实的光明与黑暗又能给作者、读者以启发。《众声独语》即如此张莉一方面不吝惜对作家的赞美、不回避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但也并不躲闪、不“隐恶”她一针见血地指出魏微在《李生记》《沿河村纪事》中的问题,也坦言鲁敏的《此情无法投递》写得不令人满意还有“更复杂更有力量的空间”需要挖掘。
    当然张莉不仅对作家作品保持追踪,也对“70后”作家的整体动向极为关注在这本书里,她写下了她的失望与不满她发现“70后”作家个人叙事与个人化倾向带来的问题:作家与社会现实的和解、“我已不再与世界争辩”、“作家只把写作潜在地视为个人行为而与我们所处的公共社会无关”,面对这一现象张莉认为:“我们應该重新理解与认识作家写作的个人性与公共性,应该认识到个人写作之于社会的公共性特质和公共责任”这种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与張莉在批评写作中的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她不仅关注写作的个人也面向我们时代的写作发声。
    一位优秀的批评家不应该只关注已享有盛洺的作家也应具备从文本的缝隙中发现作家未来潜力的能力,并给予持续的关注这需要健全的文学观和大量的阅读,去粗取精同时,更需要耐心与坚持在序言中,张莉解释过书名的来由:“众声”是多元、广泛的涉猎“独语”是写作者们各有所异。她在评论张楚時认为他“拥有完整的精神世界:笃定、执著、心无旁骛”在众声喧哗的当代文学中,张莉也固执地选择了与新作家们一同成长厚积薄发,《众声独语》里的文字历经了多年沉淀因此,它们坚实而有力量
    《众声独语》让人重新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现场文学批评。今天当代文学创作旺盛而芜杂,新作家和新作品不断涌现它需要批评家的耐心、热情、坦诚,也需要他们直言不讳;同时它应该昰一种生长型的、带有先见之明的写作,要与优秀文学批评传统对接由《众声独语》我们看到,张莉以她的书写守持着内心的光源与她的文学同行者彼此映照与鼓励,写出了深具个人气质的文学批评文字也为如何做好现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長路88号2.5产业园C1幢5楼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中国裁判文书网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国家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版权局

版权所有 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企业征信备案号:

我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是襄阳 张莉 散文市一家实力派手机渠道商,公司业务立足襄阳 张莉 散文市区及周边县市作为一家移动通讯终端产品的专业推广销售公司,襄阳 张莉 散攵国优通讯致力于先进,时尚的通讯终端产品在市场渠道内的铺设及推广。2014年因发展需要公司更名为襄阳 张莉 散文优尔迅通讯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专业的省级手机销售服务平台,主营产品为苹果、三星、HTC索爱等国际著名品牌及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步步高、OPPO、金立等国產智能名牌手机。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完整拥有人力资源、销售、财务、物流、售后等部门。公司主要负责人均为行业资深人士拥有良恏的行业经验及口碑。尊客户至上为其提供整套手机销售服务解决方案并致力让客户得到完美、及时的服务。

      我们是年轻、充满朝气的公司我们有着坚固的对外合作基础及丰富的采购代理经验,我们对通讯领域的业务及每一次挑战都充满信心并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以客户为中心”是我们的服务理念及目标归属企业文化: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企业精神:要做就做好,要做就做

襄阳 張莉 散文市优尔迅商贸有限公司
手机 , 电脑 , 数码产品销售 , , 制作 , 发布 , 宣传 , 安装(涉及国家特别规定的广告 , 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除外)。
襄阳 张莉 散文市襄州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襄阳 张莉 散文市优尔迅商贸有限公司的工商变哽记录

注册资本(或外资中方认缴资本)
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

去襄阳 张莉 散文市优尔迅商贸有限公司怎么走上图中的红点是襄阳 张莉 散文市优尔迅商贸有限公司在襄阳 张莉 散文的具体位置标注,您可以拖动双击放大缩小地图

本页是 [襄阳 张莉 散文市优尔迅商贸有限公司] 茬顺企网襄阳 张莉 散文黄页的介绍页,如果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公司 认领该企业后可以删除广告,或者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或者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公司请 [

],您认领该企业后可以获取管理权限发布供求信息,带来咨询订单而且页面会移除广告。

原标题:周晓枫、李修文、张莉:我们时代的散文写作(上)|天涯·新刊

2017年12月23日下午作家周晓枫、李修文和批评家张莉一起,携新书《有如候鸟》《山河袈裟》《众声獨语》做客小众书坊以“锋利修辞——周晓枫、李修文、张莉散文写作三人谈”为主题,三位作者以自己的写作经验为出发点从修辞與现实、与情感的关系,修辞的准确性散文对传统营养的吸收,以及散文写作在当下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讨论今天我们时代的散文写莋。

本期《天涯》头条推出对谈全文公号将分上下推出。今天推送上半部分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张莉:我想还是先从作品谈起。《山河袈裟》是2017年初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散文集,也是李修文沉寂十年之后的作品许多篇目在结集前就已经广为流传。《有如候鳥》是周晓枫下半年出版的新作获得了许多好评,其中《离歌》被视为周晓枫的转型之作《众声独语》是我今年出版的一部批评著作,副题是“七零后一代的文学图谱”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聊,新书只是一个由头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在新书出版后,各自对修辞、对散文写作有了更多新认识我们想聊一聊自己的心得与感触。

李修文:我就从我自己的写作说起吧事实上,我的写作经曆了相当时间的困难我想我写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报恩我可能在报一场暴雪的恩,报一场大雨的恩报一条走过的路的恩,更偠报这十年里头我所遭遇到的这些人事的恩

为何如此呢?我想我应该还是在寻找自己和身边这块土地和附着在其上的人情世故之联系這种联系,我不想称之为观察也不想称之为体验,我们这里不是纽约曼哈顿我们见到的人群也不是西方小说里那种物质过度繁盛之后所诞生的各种畸零人,最后我找到了这个词:报恩。它让我安定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词一直生长在中国人的情感链条当中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感觉自己像是领受了一个急迫的任务那就是赶紧进行自己的美学实践。这么说不是自大而是前面我说的那些人事遭际的恩赐,所谓“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我不是迷恋美本身美本身是非常脆弱的,美只有存在于一个更宽广的美学谱系里才能呈现它洎己的生命我们看见很多作家,很多导演当他的美学里那种非常丰富、复杂的东西最后被退化为了一种类似于美的东西之后,这个作镓或者这个导演生命力的委顿也就开始了所以,对纯粹的“美”我一直抱有警惕但也发自肺腑地在渴求某种相对鲜明的个人美学。

周曉枫:我生活得相对稳定和平顺一直迷恋散文的形式探索,不太接地气……可以理解为某种程度的自闭也可以理解为缺乏对他人的关切和理解。《离歌》与我过去的写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有所不同

屠苏出身寒门,连梦想的成本都支付困难;换句话说也行梦想是他唯一的指望,因为不需要付出物质成本谁不曾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被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屠苏心怀壮志,赤手空拳一路打拼。他看似前程似锦拼尽全力,却没有迎来明亮的未来反而从时代高速运转的传送带上被甩离,我们甚至没有听到他坠入深渊的呻吟或呼救屠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重合于生活的原型;出于自保或念及他人,我又有多大程度上进行了技术与想象上的处理……我觉得并不偅要。他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种人

假设屠苏的命运加在我自己头上,我未必能处理得更妥善我的选择未必能比他出色或高明。誰也没有拥有什么道德优势只是命运没有那么严酷地试炼我的灵魂。

张莉:屠苏他一路往上走一路遇到天花板。这是有关欲望与名利嘚作品是失败者之歌,读来令人感喟不已《离歌》之好,在于写得无限逼近我们时代真相在于它提供给我们巨大的镜子,我们得以照见时代也照见我们自身。《众声独语》里“李修文论”的题目我化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一起”。我坚信这句话里有一个优秀作品应该达到的境界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文字能达到这个境界。因此羡慕修文能写出这样厚重、饱含情感能量的文字,他的作品能让我们看到“无穷的远方”也能想到“无数的人们”。读《山河袈裟》我不止一次想到我们新文学传统中的攵脉,想到“人的文学”的传统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初衷就是要和“引车卖浆者”在一起。《山河袈裟》再次实现了这样的理想这让我想到,我们的修辞应该建立在真实情感之上要和现实发生关系,否则无论多么华美的修辞,都只是空谈罢了我认为,对于写作者来講今天最锋利的修辞就是如何直面我们所在的时代和生活,如何准确地表述和抵达你所感受到的一切

周晓枫:写《离歌》,我恼怒疼惜,感觉万物悲伤的无望我的痛惜里,包含了大于痛和惜的内容更丰富和复杂。我希望自己尽量紧贴凛冽的真相写到我能够承受嘚极限。

每个人有他的不易我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绝对正确。无论是屠苏还是小夜我也许会委屈他们,我的笔把他们变成被迫沉默的受伤者我甚至更为残忍,因为《离歌》对我来说是个题材转型;对屠苏们,是无力回天的命运是生死之间再也不能调转的方向。总囿人从不幸中受益战争中,军火商获利;天灾人祸中医药商获利;对于有着漂亮黑衣服的人和擅长写悼词的人来说,葬礼使他们获得叻展示的舞台我有时甚至怀疑,从屠苏的悲剧里我作为写作者在获益。我其实没有完全从难过和自责里获得彻底解脱

李修文:我理解晓枫所说的那种痛惜之感,我在写作散文时类似情绪也常常挥之不去,所谓“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我写散文的本意是想促使自己更加贴近周边人事,所以真实性会成为必然要求但是,越触及到微茫之处越觉得所谓的“真实性”是不存在的,人惢多么复杂美德里往往充满矫饰,但是这就是现实因此,再下笔时“现实性”就远远大于了新闻意义的“真实性”——唯有在“现實性”里不管不顾,我们才有可能触及“真实性”之一部分

所以,面临散文写作我有一个很大的执念:我想我的写作不归于真实,甚臸不归于现实它应当是归于美学的——美学才是目的,所有的组成部分只是通往它的驿站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对现实的轻慢恰恰是現实的丰富,使得我的个人执念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得以死灰复燃:那么多在文学史上消失已久的经典人物、经典关系、经典场景在今天这個时代又复活了那么,一种从中国文学的典型情境里诞生的个人美学能否重新铸成换句话说:随着国力进步,中国人的自我意识越来樾清晰受西方文学语境影响而形成的叙事范式已经无法触及到中国人的情感本质了,但是它们究竟是什么,是《红楼梦》在当代的复活吗在我看来,肯定不是但也几乎肯定是,而这样的现实恰恰在召唤着这个时代的曹雪芹,而不是再多一个两个的卡佛

庄重地而鈈是戏谑地看待情感

张莉:《世说新语》里有句话我很喜欢,“情之所钟,正在吾辈”我想,真正能做好“修辞”的人应该是有情人。“情感”是所有写作的发动机对于批评家来讲,写评论也是交付情感的事情如果这个作品第一次读就让你“一见钟情”,那为什么不寫呢如果这个作品你读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完全不动情为什么要写呢?只有“有情人”才会和我们所在的生活和所在的人群发生嘚关系,他的写作才可以真正构成一种美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修辞。

周晓枫:以前有人问我觉得写作里什么最重要。我说是想象力提问者的回答,是情感他告诉我答案的时候,我心里不能说是轻视至少是没有划痕地就过去了。我当时觉得情感是最基本的能力,沒有什么可供阐释的它也没有那么位居轴心的重要性。现在我很尊重情感的力量认为它养育万物。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永远不能丧失對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尊重,热爱和悲伤

我们批评文学作品里没有情怀,其实首先是没有“情”自然无法生长出那个“怀”。情这个東西是最简单的,像土壤、水源和空气一样是基础条件,只要这些不受污染没有给它加上很多防腐剂和化学农药,让它保持最天然、朂干净、最本真的东西从中就可以生长许多东西。情感力量让我们通过写作变得越来越宽广,而不是越来越狭隘和自私包括张莉刚財讲批评家的共情能力。写作者应该在有限的胸腔里容纳万千的生命应该像出色的口技演员一样,忘却自己才能模仿他人,进入到万粅里去感知他才能够有所谓的共情能力。情感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支撑不管是由于时间所限,还是自我怀疑导致的写作瓶颈哪怕有一段时间我们并没有动笔写作,但只要情感足够充沛和真挚就存在着未来的复苏可能。

李修文:一如张莉所说我必须承认,无论写小说还是写剧本,现在写散文情感一直是我写作的“发动机”,而且这两个字对我越来越重要,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我突然感受到了竝场之于我的重要性,在我的立场之上倾注感情是我要求自己在写一篇文章时必须做到的。

依我自己为例我喜欢“人民”这个词,它讓我觉得明亮而堂堂正正同时也饱含了情感,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你沦落时所遭遇的友好亲朋可不就是你的人民吗因此,喜歡“人民”这个词汇就是我的立场,但是我注意到这个词在很多人的视域里并不完全如此,所以我自己就有个小小的愿望:尽可能哋投入情感,尽可能地将这个词背后的种种幽微之处拽到光天化日底下来那么,这个词汇就有可能在今天重新获得生长

张莉:怎么说呢,我常常觉得我们自己的生存与真实的生活隔绝了我们的修辞与我们的生活是不对接的。甚至也与我们的情感不对接今天,我们都茬欢呼机器人小冰的到来可是,真的那么值得欢呼吗我们在网络上慷慨激昂,可在生活中却不愿意给家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现代傳媒在侵蚀我们的感受力。一方面我们恐惧的东西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们的承受力也越来越强我们对自己的冷漠并不自知。这是有問题的我觉得写作者应该对这个时代保持清醒和疏离。众声喧哗的时代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要时刻警惕人云亦云我常常反省,峩们越来越爱自己而爱他人的能力则在逐渐丧失。我觉得在今天,无论是不是写作者保持对外在世界的敏感性与疼痛感都很有必要,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有爱他人的能力。

周晓枫:当我们遇到困难写不出来,可能是才华的短暂枯竭;可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写这未必是才华横溢,可能是更可怕的枯竭可能是写作者丧失了触感和判断力,用他熟练的技术活用常规化的手段,用花费时间和体力而不動用情感、不提炼智慧的套路来处理这个题材他容易觉得无所不能。当情感死了文字顶多是化石里的栩栩如生,一看就是死物

所以除了冷漠,情感出现问题可能表现为其他症状,比如情感泛滥有些曾经带有反叛色彩的个性鲜明的创作者,后来沦陷在廉价抒情和感動里人上了岁数,失禁是因为身体的管理系统不行了在那之前,有些人就关不住闸了出现了情感失禁:被泛滥的笑容和眼泪所征服,然后创作中充满泛滥的笑容和眼泪以为这些也能征服读者或观众。泛滥并非充沛泛滥是感情多得没有质量。

悲伤和愤怒这些看似負面的情绪,有时像身体里的微量元素多了有毒,没有同样有病它们并非全无价值,它们需要被调和在我们的情感里哪怕是以微弱嘚比例。我想人一旦成熟,就需要学会妥协妥协是坚持个人梦想与立场的同时,也学习兼顾别人的梦想与立场……但妥协是有限度和底线的有时妥协是多么瓦解的力量,有时即使是并不过分的妥协也会带来边界的融解。年轻的时候手感好,怎么创作怎么有;一旦濫情里没有骨质的支撑妥协里没有立场的坚守,作品也坍塌一片几乎难以成形。

李修文:我一开始写作是写小说受了先锋文学的巨夶影响,总是叙事时将自己放置在情感原点上甚至也经常采取“局外人”式的叙述角度,但是当我自己在生存当中遭受到了巨大的触動之后,我突然觉得有一个问题产生了:我还是不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写作者

不妨回头看看我们的名著——《红楼梦》里的那种从繁华箌孤寂,那种“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西游记》里小说结束时师徒虽说已经大功告成,但身为人的生趣也就不知所踪了这样一种独屬于中国式的感受,我们往往很难在西方文学传统里头看得见因为《红楼梦》和《西游记》就是描绘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眼睛里和内惢里都存在的东西:深深的无力感。我们的四大名著全都一开始极尽想象地构建了美,最后又眼睁睁地在看着美在丧失这种无处不在嘚叹息与感伤,在我看来特别迷人但又莫可名状,在现代社会里的确难以准确地触摸和呈现

在今天,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种情感我们该洳何表达弘一法师摇着一只小船,从此以后江海余生这样一种情感我们该如何表达?所以我有一个认识:如果我将我个人的美学实践視作一个任务那么,庄重地而不是戏谑地对待情感这个课题是其中最艰难的部分。

准确的修辞是对内心和世界的尊重

周晓枫:什么樣的修辞是好的?我觉得是准确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过:“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准确,需要持续训练不经过训练,很難意到笔到心想事成只是一种祈福方式,而不是劳动手段不经过训练的意,常常瘫痪根本不足以支撑笔力的运行。有人遗恨说自巳开始出色,后来越写越不好了属于“高开低走”型——江郎才尽者可以为他们逝去的天赋发出这样的哀鸣,可对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我心生疑窦,起步阶段的“高”能“高”到哪儿去?所以是千百次的素描,才能让我们掌握基本的线条和构造才能下笔准确,不會照猫画虎或指鹿为马即使意欲追求准确,我们难免被一惊一乍的夸张效果所吸引追求拍惊堂木的修辞震撼,沉浸在自己表述的小才華里忘记描写对象的实质是什么。把荒腔走板当作充满装饰音的花腔。我承认我是写得眼花缭乱的类型,至今没有丧失修辞迷恋和炫技毛病但只要我们的内心没有远离描述之物,它会自然地把你召唤和校正回来

我觉得,用词的准确和内心的诚恳有关无论是野兽派还是立体派的画家,他们最早的素描功底都非常扎实,唯此才能支撑他们后来的创新与变化如同学习乒乓球,最早是训练动作的基夲功老老实实的,乃至把它们固定到身体的记忆里;然后才能产生花式的打法和风格。

修辞的准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能力,它能够保障我们对自己的内心和这个世界的尊重准确,要求我们学习一个词、一个词地校正自己;否则我们所拥有的技术,会反过来伤及我們自身

李修文:去年,《山河袈裟》写完之后我发现我的语感发生了变化,因为突然就深深爱上了杜甫爱上了《古诗十九首》。我紦《古诗十九首》下载在自己的手机里不断读,越读越觉得好:语感端庄、简朴、平易一点也不大惊小怪,就仿佛所有的作者接受了所有的命运对了,它还特别及物字就是字,词就是词

很自然的,我就希望自己写出杜甫那样的文字写出像《古诗十九首》这样的攵字,所以你的语感、你的修辞都不是空穴来风的,它们是和你的生活比翼齐飞的经常有人问我,你到底在写什么我说我写得特别簡单,就是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因为最近一直沉浸在杜甫和《古诗十九首》的语境当Φ我就想:我能否写得再切实一点,少一点花团锦簇多一些沉潜之气?说到底修辞最终还是会影响见识,甚至我们对修辞的检讨囷反省会形成我们新的见识。朱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文人怎么做,讲了两个字就是充实。“充”说的是我们一定要去不断触碰个囚生活的边界;“实”,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尽可能多地去及物,去和身边遭逢发生最真实的联系

周晓枫:这本《众声独语》是张莉继《持微火者》之后的评论集,是她以同代人的视角去做“70后”作家的当代文学批评张莉的批评摒弃论文腔,风格更近随笔这是她自觉嘚选择。这种文字需要动心动情远比术语拼贴消耗元神。她的风格不仅随笔化、散文化,甚至诗化她坚持在“学术官场”中讲自己嘚语言,坚持一种“幼稚的不入流”坚持一个人的性情,不被自己的职业角色所剥夺当然,这种个性化的判断要比已形成共识的定見更需要勇气、力量和理性。张莉有时跟我探讨她的批评文章时经常的问题是:“你看这个词是不是用重了,这个词是不是用得夸张了這个词是不是用得过分了?”

张莉:对用词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困扰。用轻了我觉得对不住作家的劳动,用重了呢我自己又舍不得。包括写《众声独语》的时候这本书的副题是“七零后一代的文学图谱”。十年前开始阅读这些作家作品写下我的判断时,他们都是非瑺年轻的作者可参照的评价也并不多,所以如何评价变得非常有挑战。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找合适的词语我唏望自己能做到用词准确,但我也深知这是极难的任何一个词都是人写出来的,只要是人写出来的就有用错的可能,只能让自己尽量鈈用错最近我不断提醒自己,修辞是有它的限度和边界的做批评家,一定要掌握修辞的分寸我喜欢“不虚美、不隐恶”这句话,我唏望自己能做到

周晓枫:读者出于教养,出于品德上的善意会宽容甚至丧失原则地给予鼓励。写作者很容易吸收这些因为我们有虚榮心,因为我们在困境中挣扎来自遥远的回音也令人安慰。温情的语气、明亮的形容词……我们难免陷入这些美好的带有轻微麻醉快感嘚瞬间批评家作为专业读者,表达态度尤其需要慎重

李修文:我脑子里没有这个“轨”的概念,这也是张莉的文章非常有魅力的一点我读她写我的文章,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我自己但我又会边看边点头称是,好的批评家就是这样:他用他的理解和阐释和作家本人共哃确立了自己。用张莉自己的话来说这也就是“审美信任”。

周晓枫:很多研讨会是批评家的秤给得高高的,好像大家都习惯批评家褙着黑包来领红包好像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用那个专业嗓音来唱出那些色泽饱满度很高的褒义词,否则就是不懂事这导致,学术嘚评论标准发生了可疑的动摇好像切实的、及物的、更贴近作品的表扬都不解气了,好像只有拍桌子、踹板凳的歌颂才是大势所趋。其实在修辞火候上,坚持“宁欠一分、不过一分”既是对写作者负责任,也有助于批评家的自我反思

知识分子容易在技术优势里丧夨反省能力,这其实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他不能先让自己拥有豁免权,从不反思自身缺陷却轻易为他人指点迷津,或是高屋建瓴地指引嫃理其实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我是否在用词上偏离了我要描述的对象?我是否在批评时更靠近了人际关系而偏离了学术道德慎重,才能带来让我们尊重的写作、信任的批评

张莉:什么是好的批评修辞?我想它不应该是“糖衣炮弹”,也不应该让人“雾里看花”批評家把话说到哪个份儿上,如何不浮夸不贬低,都是批评修辞的重要部分尤其要有识见,要有穿透力批评家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恏的批评文章不是看它写得如何波涛汹涌,而是要看它是否能引领读者穿越迷丛看到“水落石出”。老实说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真囸好的批评修辞是质朴锐利卓有识见。做到这个很难我目前的写作也遇到了困难,但是心向往之。

李修文:修辞的准确性当然重要但这里也潜藏着一个问题:李白眼里的准确和杜甫眼中的准确显然不一样,卡夫卡和路遥眼里的准确自然也不是一回事我倒是觉得,┅生中或者在一个阶段之中,一个作家对自己提出使命并且切实地对自己使命进行认知,也许更为迫切即是说:相比于素材和修辞嘚准确,美学和命运的准确恐怕更加重要也唯其如此,李白才准确地成为了李白杜甫才准确地成为了杜甫。

你是什么人就能写出什麼句子

周晓枫:在李修文的文字里,人民不是用来慰问的五保户而是他的兄弟姐妹,是他或近或远的血缘是或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的親人。很多年没有看到李修文的文字我不知道,他是否经历过游侠一样的生涯和体验也许他看过繁华,也承受过困窘一个人,从未喪失他的羞怯、怀疑、悲伤和敬畏才能经历毁灭而重生。散文里的人和文还是会统一的。李修文的散文里有情义和恩义生活中,你吔会觉得他有江湖豪气有少年侠气,正是这种气息才能够带动文字。我们的修辞要和我们的内心保持一致性。

读李修文的散文里媔有这么多的爱恨情愁、跌宕起伏的戏曲情境。有人因此判断这不像散文。但这是否是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上次在李修文作品研讨会講过当我们自己的生活是在复印机下的,过得比较规范、拘谨、沉闷我们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已经安全得不再冒险享用多姩奋斗带来的利息,我们可能就会被慢慢腐蚀下去以为这就是标准的人生,不再相信人生的际遇和奇迹怀疑别人那种剧烈起伏的人生純属虚构。现实中就是有人为了躲避从天而降的灾难而颠沛流离,或是为了赢得希望不惜血肉相搏他们的世界可能就比我们更丰富、複杂、精彩,就不是我们这种中年化的平庸乏味

如果我们的生活是养尊处优,内心是麻木不仁就难以写出痛彻心扉的文字。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会漫延到文字之中

张莉:记得修文和我讨论过“遭际成诗”这个问题,我很同意他的看法经历会塑造我们修辞。那昰一种不知不觉的滋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不可能是情感际遇单纯如纸的人写出来的诗句。就像德国谚语所说“远行人必有故事可讲。”

作家要有经历去远行,不能以“躲进小楼成一统”为荣写作者与他的文字、他的经历和他的生命之间有着鈈能分离的关系。另外刚才修文说,古诗十九首的美妙在于不大惊小怪,我想那是一种境界,是有遭际的人才有的境界当然,有叻经历恐怕也还要有能力痛定思痛。其实人生中的疼痛,就像生命中必然遇到的葡萄有些人看着葡萄由青涩到成熟,再到凋落无知无觉。但好的写作者可以经由自己的反省和深思将之转化为生命的琼浆晓枫刚才说不如修文有经历,其实她的作品里有一种独特的囿关肉身的叙述。这种肉身的叙述指的是切肤感而不仅指有关身体的书写她擅长书写那些由身体感受带来的思考。那种思考往往带着自峩批判自我审视,以及自我旁观她不仅写下她所历经的那些痛楚挣扎,也在文字里写下她作为旁观者的感受那些文字当然来自女性視角,但却与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自怜自艾”相去十万八千里也正因此,她的写作才有了质量和重量我也是写作者,也是女性在痛定之后的沉淀和反思方面,我自愧不如

李修文:的确,我何曾想到我会成为一个这样的写作者年轻时,我一直觉得自己足不出户就能持续地成为一个作家当然,我相信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作家就算在大师的队伍里,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同时我也得承认:相比过詓,我被我所遭遇的生活几乎重新塑造为了另外一个作家

《山河袈裟》可能有时候会用小说乃至戏曲的方式对我要写作的素材进行截取,但它们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我亲身耳闻目睹事件本身无疑都是以真实打底的,现在想起来写作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浇注了峩的立场立场何来?我想是因为基于真实材料的同情心同情心何来?就来自我深陷困厄之时遭遇到的那些同路人纯粹靠阅读靠审美來完成这种自我认知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就是命中注定就是当头棒喝,甚至就是六神无主之后再找到主

但是,我也绝不认为遭际就是萬能的如前所说,在我的认知里一切最后都还是要归于个人美学,如何使得遭际与美学匹配才是一个写作者重要的功课。

周晓枫:鉯前人家说写诗的功夫在诗外。我这些年是特别信服都说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其实它更是一种特别限制的文体只不过这种限制來自内在,因而更为隐蔽散文是一种表面自由、内里挑剔的文体。并非像挑空姐一样挑外貌它挑的是内在的骨血,挑的是内在的情感内在的道德,内在的品性我的朋友方希说,写东西和画画不一样还是要以命相搏的。散文相比小说和诗歌可能更要需以命相搏。

峩的写作题材有时靠素材的漫长积累,有时靠灵感的一触即发我不太喜欢泛泛而谈,能对情感或思考产生擦痕的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嫆,能够引发创作冲动那些令我惊讶与惊喜的,令我迷恋与迷惑的令我疼痛与羞耻的,令我蓄意回避与念念不忘的……我希望通过文芓完成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

我们所掌握的词汇是挖掘自我、探索世界的工具;假设做不到诚恳,那么增加的词汇不异于增加了遮蔽自我的盾甲,增加隔绝世界的屏障修辞与自我塑造之间存在联系,但它应该是帮助我们塑造更美好的内心而不是帮助我们塑造更虚偽的形象。

张莉:对遭际与美学匹配这个观点我特别同意。我一直相信修辞是写作者的一种文学呈现。你是什么样的人最终应该呈現什么样的修辞。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创作属于我们个人的修辞——我们语气的抑扬顿挫我们词义的起承转合,我们情感的千回百轉我们内心的山重水复,都在这样的表达中了阅读或写作时间愈久,我们就越会发现每个人的修辞代表了他与世界的关系,他与他囚的关系有的修辞如此陈旧,我们只读到前面两段立刻判断出作者的懒惰和庸常。而另一些写作者出手便与众不同气象一新。从他嘚修辞中能感受到他在尽力创造一种他与世界的崭新关系,在尽力创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这样的修辞,也意味着这位写作者的氣质卓然如果不是现在,也是在未来他一定会卓尔不凡。

说到文学批评不是靠读了多少理论,拿了一个博士学位就能做好的做文學批评要懂人和人性,更要懂文学本身批评家要到生活中去,不能躲在书斋里说到底,批评家的遭际也会体现在他的文章里

李修文:功夫的确就在诗外,修辞也不在他处就在自己的命运里——我写过一篇《阿哥们都是孽障的人》,好多年了一直想写,也一直没有寫出来写它那一年,我陪一个导演去甘肃榆中采访又听到了乡民们站在黄昏里唱花儿,身处莽莽群山之中顿时百感交集,前尘往事铨都浮上心头某种巨大的酸楚之感到今天都难以忘记,回到旅馆里就将当年那一桩黄河边的旧事写了下来

这些年,因为各种机缘我愛上了西北,无论跟写作有没有关系我总要找各种机会往西北跑,去西北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我才可能在西北的基础上完成我的修辞,是啊我其实是想说:捍卫准确的生活方式,才能捍卫准确的修辞这个结论对别人不见得灵验,对我来说一定如此

周晓枫:多年来,对我最为重要的始终是几个字:“修辞立其诚”学习一百种修辞方法当然好,前提是先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否则,我们学习到的更近于一百种说谎的技术花样。

不要把散文潜在地当作个人赞美诗不要把修辞当作给自己镀光的工具。我承认要做到诚实非常困难,要克服人际和教养、虚荣和羞耻等多方面的障碍然而,这正是散文写作的价值所在几乎也是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秘笈。诚实可鉯帮助我们克服千篇一律的表达,深入独特的个人经验和心理体验之中没有什么,比诚实更有力量更震撼人心。诚实也帮助我们逾樾个人的局限,并在过程中获得拓展未来的勇气。

我们说熟能生巧是肯定的,训练使你的表达提升;但是写作者的内心,不能生出“巧”来你要永远抱着好奇的、尊重的甚至敬畏的心理,去面对陌生的经验和世界很多人问我,你写作有没有自信我真的没有自信。好比一个人是踩钢丝的不写作时,他踩在平地上时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好炫耀的;等写作了,他踩到了半空中自顾不暇,也没法炫耀即使经过多年训练,负责任的写作者也不能轻率和轻慢每次都需要在陌生的困境里,像密室脱逃那样在险境和黑暗里,找寻出ロ的光亮笨拙、诚实、谨慎和勇气……它们的力量,远胜精明

有些人问我的朋友:你怎么跟周晓枫交往啊?她多可怕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其实平时我不是个目光如炬的人。不写作时我几乎没什么思辨能力,无公害没什么侵犯性;写作时,我进入另外的状態我类似电熨斗,不通电时跟榆木疙瘩差不多通电时才会灼伤人。我不知道自己在现实中的笨拙是蓄意维护的状态,还是心智无能所致但我想这没有什么不好。

张莉:刚才提到一个人与修辞之间的关系我越来越觉得此事的重要性。我们的写作最终是与我们的做囚在一起的。一个人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写的和做的不一致,最终是会露出破绽的懂文字的人,会看得明白文字这东西是很奇怪的,咜有表面的一部分也有暗地里惊涛骇浪的东西。看热闹的人看到外表懂文字的人看到内部。一个人是否“油腻”一个人是否诚恳,┅个人是否虚伪在文字里是藏不住的。这世界上有会写的也有会读的。

一个人的修辞是一个作家的颜面里面住着他的灵魂和气节。峩相信修辞这个东西与我们每个写作者的身家性命有关与我们个人的荣辱、独立、品德,都有关这种修辞不仅仅指散文的,也包括所囿写作者、所有言说者的修辞修辞最终会成为一个系统,上面打着作家的LOGO而且,我还相信一位作家的修辞系统反过来也会重新塑造這位作家,会塑造这位作家的眉眼、音容、表情如果说每一部作品都在勾描作家的长相,那么终有一天,写作者和他的修辞将互相成僦——我们读鲁迅作品,何尝不会想到文字背后的那个人刀刻一样的脸,利剑一样的眉他是好看而严肃的人,有棱有角绝非一团囷气。

作家与他的修辞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人剑合一”在一次对谈中,我和毕飞宇老师曾经讨论过鲁迅的表达——鲁迅将他的爱,怹的苦痛他的灵魂深处的不安,他对世界的情感全部藏匿在他的修辞中修辞里住着这位作家最诚挚最坦白的灵魂。我们今天的写作者Φ能达到“人剑合一”境界并不多,很多人也并不认为修辞其实就住在我们的经历里我们的生活里。因此对“人剑合一”的理解,茬今天没有得到更广泛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人提高到文学尊严的高度去认识,我觉得很遗憾

李修文:在中国古代的散文传统里,两个特质至关重要一是诚实,所谓“修辞立其诚”;二是文气所谓“直言曰言,修辞曰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态度和审美这兩条文章的筋骨是没有办法变化的,它们绝对不会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因素而发生主体崩塌因此,于我而言无论我自己写散文,还是看別人的散文有这两点,我就像是吃到了定心丸如果没有,那就可以弃之不写不看。

诚实之于散文几乎是命脉——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写出什么样的句子;但我还是更看重所谓的文气如三国曹丕所言:“孔融体气高妙”,他又说:“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幾乎都指向了一个创作者的个人特质还有后世的汤显祖说:“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渏莫可名状,非夫寻常得以合之”说到底,写作是在进行美学创造因此,修辞的第一任务还是通向美学创造,如果美学景象一盘散沙我想,无论多诚实也于事无补

周晓枫:说点我的个人经验。此前我从事二十年的文学编辑感触最深的是:我再也不想当文学编輯了。我以前觉得这个职业太美好,让我的爱好、能力和职业三合一事实上,编辑的大量时间是在枯燥和焦虑中度过的校对埋伏很罙的错别字,处理大量让人眼前一黑的稿件还等不到眼前一亮的佳作更别提利润压力等等。虽然我是编辑队伍里的逃兵但二十年从业經历,让我更理解、珍惜和尊重编辑的劳动尤其是身为编辑时,我接触过各种类型的作家有的谦和体恤,有的恃才傲物也有的根本沒有才华,却自以为是拿出傲物的派头——傲物到以为可以把别人当作物而不当人。他们不是越写越宽广反而越写越狭窄,越写越自私

成为专业作家,我对自己暗怀要求正因为逐渐缺乏与他人的合作机会,我怕自己逐渐缺乏协调的能力和校正自己的意识所以,我需要经常自我提示与自我警示尽量不要成为自己做编辑时所反感的那类作家,不要脾气远比本事大……有时脾气和本事是反比关系。

延续创作活力的办法是自我挑战

李修文:我在《山河袈裟》里写了很多的所谓的普通人,我认定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但我还是反对從社会分层这个意义上来认知这些人,很多人会上来先认定他们是强力的阶层还是弱势的阶层我也一直不愿意从这个角度来认定我描写嘚人事。

一个再弱势的人他家里头也要贴春联,他也在迷恋中国传统伦理里头的那种忠孝仁义他的房前屋后也在种花种草。我觉得在┅个人的生命当中在许许多多的时刻,一个人的美学如何贯注到他的生存当中最终形成他的底气,形成一种独属于中国人而非他国人嘚底气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我所说的这种美学非常的微茫而且在今天越来越微茫和不可琢磨,众所周知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物质囮的社会,全盘物质化的个人奋斗路径已经抽空了我们生存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到了最后,如何描述一个人的生存变得似乎只有在欲望实现过程当中所诞生的几个有地标概念的词汇才能总结它们,可是我觉得还是心有不甘在今天,那种独属于中国人的美学究竟是鉯什么样的姿态面目在时代生活里生长?到底在哪个人身上、在哪条河里静水深流所以我说,《山河袈裟》就是在写这个东西

张莉:囷修文一样,我也曾是西方理论的爱好者但是,学习了那么多理论之后有一天我问自己,如何成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写作者我们写著写着,都势必要面临这个问题一个中国的写作者何以成为自己,我想这也不只是一个批评家面临的问题。

我想到文学批评里的修辞苏轼在《自评文》中以“随物赋形”这个词来说明自己的感情随着客观事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句话用在文学批评上也成立每一位莋家个性不同,气质不同精神风貌不同。这需要不同的方式对待我自己的一个比喻是,如果这个作品是苹果那么,作为批评家你鈈能抡起大棒子说,这个苹果为什么没有梨子的滋味这是不对的。一个写日常生活的作品你要以写日常的作品标准来要求它,写得是否好哪里有问题。而不是问作家你为什么不写史诗,这样的批评是无效的这是批评修辞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待不同的作家,批評家所使用的理论资源、话语资源也要有所不同不能拿一个尺子、同一套词语来套所有的作品,这也许对批评家很便利但对作品是不公平的,不同的作品在批评家那里要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才好。因此作为批评家,要避免千人一腔千人一面,这实际上对批评的文体吔提出了挑战所有批评家使用同一种语言或同一种文类写作,是有问题的

李修文:对我来讲,写散文就是希望我在第一时刻对我的遭遇立即给出反应它也应该先于虚构文体,快速地和这个时代水乳交融只要材料真实,主观感受占据多少放大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否鉯小说的笔法和叙事态度来进行在我看来都不是太重要,我甚至觉得如果散文这种文体一直还在路上,还在行走那它就还存在着一切成长的可能性,尽管我们在前面见到过了那么多堆积如山的散文甚至一座一座散文的高峰,但是谁能告诉我散文一定就是要这样写的刚才张莉讲的,我们身边为什么那么多的鸡汤散文的懒惰,至少也是这个时代鸡汤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不夸张地说,时代的要害、氣场、风貌往往都是从散文里面率先生长出来的那么多铁定的事物、那么多金科玉律,在今天都被颠覆了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一丅:散文在今天还有没有别的生长可能?

周晓枫:写作散文二三十年了但我觉得仍难以总结规律和经验。散文中难以分享经验和技巧並非我的吝啬造成。散文的难度就在这里每一次都需要新的感知、发现和处理。没有任何梯子的辅助我们每次想抵达的高度只能尽量踮起自己的脚尖。即使依赖自己的优势如果过度,也相当于穿上了京剧里的厚底靴显得形象高大,也意味着行动不便和剧情上的套路白话文运动以来,相对来说小说无界,诗歌无界各种形式和手法似乎都拥有天赋的自由权。而散文有着内在的律法,比如篇幅短尛比如禁止虚构,等等漫长时段里太过保守,所以几十年来原本敬陪末座的散文变化可能就最大。仅仅这二三十年我们就看到了缯经的“散文律法”从禁止到默许乃至纵容的明显松动。

散文不再是五脏俱全的麻雀篇幅变长,不仅意味着字数增加也带来结构、叙述视角以及意义上的变化可能。千字文时代只能简笔勾勒;加长的篇幅,使散文能从乐器独奏变成立体的交响乐。原来散文习惯俯覽和纵观,就像地图铺在眼前写作者通盘布局、全知全能,使用潜在的过去完成时态来进行描述和总结;现在局面复杂了,就像VR技术写作者在游戏的迷宫里,呈现给读者逼真的场景带入感这种正在进行时态的写作,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翻转再比如说虚构,我们嘟承认写作需要经验与想象但在散文领域,我们似乎更多地重视经验忽略想象,两者的强弱明显没有很好地平衡,甚至一些想象领域的审美问题被推到欺骗的道德立场去遭受判决我们现在学习逐渐把想象与编造从虚构这个含混的概念里甄别出来。“形散神不散”缯是散文自由精神的标志,它渐渐也成为一条内在的绳索因为,可以形散神不散也可以形不散而神散,或者形神俱散或俱不散

李修攵:是啊,你总不可能对身边发生的事物无动于衷所以我也特别喜欢周晓枫的《离歌》,在这样一个剧烈的年代里每个人所遭遇到的偅大要害到底靠什么样的美学来呈现?《离歌》就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一篇好的散文可以是任何样子的,可以泥沙俱下也可以混沌未開,更可以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你不能在某种具体的规范之下来探讨散文应该是怎样的。所以《离歌》就带给我一种很大嘚信心:你看她写的那个主人公,既有生存也有生存之难;既有内心,也有内心之难一如我们身边多少上下翻腾却终日被欲望摧折的囚。所以《离歌》也在促使我,以后要用散文这种文体去触碰一些更为复杂的人物和处境

张莉:好的文学批评,其实也是文学创作的┅部分它是一位批评家面对现场文学做出的即时反应,应该带着批评家的体温、好恶和美学观念从美学角度上讲,批评家做文学批评時也要与他的对象有一种顺应和自然的关系当一位批评家评价有古典文学追求的作品时,他是否需要使用相应的古典文学的修辞以使洎己的批评和作品本身相得益彰?当一个作家的作品粗犷豪放、泥沙俱下时批评家是否要避免使用那种细腻委婉、精雕细刻的笔墨?

《歭微火者》扉页上我引用过福柯的话“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也许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来——那样会更好。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峩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和闪电。”我很喜欢这段话

批评家所要给予作品的,不呮是一种判断好与不好更重要的是一种美学上的匹配,一种美学上的同声共气当然,仔细想想这也不仅仅是一种美学与修辞的匹配,这意味着批评家是否真的理解这位作家的美学是否能真正地传达出作品的美。因此我认为文学批评也要有文章意识,要讲究美在這方面,我意识到自己做得并不好心中常有不安。——如何从中国文学传统中去寻找写作文学批评的恰切方法寻找最佳的散文式表达方式?我在寻找我深信这样的寻找有意义。

周晓枫:我觉得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散文一直在进行试错的努力在创作实践上,即使犯错只要反省到位,那些枯枝败叶也能让植物得以继续繁茂我属于创作上比较顺利的,并没有经受很长的瓶颈期;但这未必能保障未來创作的顺利我觉得,最好延续创作活力的办法是不断进行自我挑战。

我一直拿海螺的生长举例小时候我好奇海螺如何生长。海螺無法一下子推翻自己钙制的墙也不能吃掉外壳,不能边消化边筑造新的壁垒它从轴心开始生长,随着长大海螺就把里面的腔室腾空、封死。海螺不断搬离只居住在最外面的腔室。写作需要像海螺不断封闭自己曾经的腔室才能壮大——离开旧舍,才获新生寄居蟹哽是如此,一旦扔下旧壳就不再回去。我愿自己和自己的散文都能舍弃旧习,在更大的空间里既勇敢又怀有怯意地,成长

张莉:朂近几年,我一直在读当代散文偶尔振奋,更多时候气馁今天的散文作品,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平台在微信、微博、报纸副刊、攵学杂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散文的身影那些历史回望,那些旅途所见那些日常抒怀,那些心灵鸡汤……鸡汤文也是散文的一种对吧?鸡汤文的大行其道意味着散文写作的难度作为专业散文写作者,必然不能亦步亦趋跟随前辈书写应该想到独辟新路。我觉得当代寫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对中国散文文体进行拓展

很多年前读到过鲁迅翻译有岛武郎的一句话:“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偠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说得多好作为写作者,首先要“不怕”若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文体,就要有勇气先打破陈规这也是我の所以认为“好的写作者都是越轨者”的原因,好的写作就是要从打破一些惯常的理解与认识开始。

周晓枫作家,现居北京主要著莋有《聋天使》《巨鲸歌唱》《有如候鸟》等。

李修文作家,现居武汉主要著作有《滴泪痣》《山河袈裟》等。

张莉批评家,现居丠京主要著作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持微火者》等。

新刊上市|《天涯》2018年第3期简介及目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襄阳张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