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栖原锦源金融

在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2009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凤栖原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M8出土青铜漏壶

国家博物馆网站介绍:展览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秦汉文明”展从全国各文物收藏机构精选出170 件组300 多件展品,通过这些珍贵文物展览对秦汉文明进行全景式深入解读,以诠释其厚重内涵及深远影響

看有资料介绍,M8墓主即张安世西汉酷吏张汤之子。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网站《西汉一代重臣张安世家族墓考古揽胜》(丁岩张仲立朱艳玲《大众考古》2014年第12期)摘录:

西安南郊的凤栖原原,南达樊川之北东接西汉宣帝杜陵,西北延伸至大雁塔这是一块位於渭河南岸、秦岭山麓之北的高亢地域,近于汉唐长安古城土厚水深,适合于埋葬千百年来无数达官贵人让这里形成了坟冢累累的特別景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太多的坟冢被平整为田地高大的封土也大都湮灭不见。位于凤栖原原的张安世西汉家族墓地秦汉时代屬于杜县,唐宋之际属于万年县而今属于西安市长安区。今天这里依旧是地势高亢、塬高气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航天民用产业基地进行例行考古勘探工作时发现此墓地。2008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墓地进行有关的发掘保护工作。考古勘探确认的墓地面积达6万多岼方米为我们认识西汉高等级墓葬群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

墓园处于墓地的核心区域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约195、南北宽约159米面积约3萬平方米。墓园由甲字形大型墓M8及其6 座从葬坑(K1~K6)中型墓 M25(夫人墓)、高规格祠堂建筑(基址)、道路、排水系统以及4条兆沟等组成。墓园的的东侧、北侧、西侧还规则祔葬有墓主后代子孙的墓葬共12座墓园内的重要两座遗迹单位为M8、M25,它们墓葬本身的形制及其出土陶器囷五珠钱币的形制都具有较为明显的西汉中期的时代特征,说明该墓葬的时代应为西汉中期墓园的时代上限也应该是西汉中期。在M8的從葬坑K4中发现了一枚大型篆书“张”字青铜印,印面长7、宽4厘米有捉手。该枚印章的出现表明从葬坑为“张”氏所属,亦同时标示該大型甲字形墓葬M8的主人应为“张”姓该墓园即为张氏墓园。 同时在M8的一号耳室出土“卫将长史”封泥 20多枚,而且仅有此一类封泥表明了大墓墓主可能是“卫将长史”的长官,即“卫将军”在西汉一朝,担任过卫将军的张姓人士文献记载唯张安世一人。文献对張安世的死葬有记他的葬地也正好在“杜”东区域这一带。现揭示出的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大型高等级漆绘车辆、高等级从葬甲士俑、高规格祠堂建筑和许多高规格的随葬重器也都与文献所记载的张安世死后御赐茔地,御送“轻车介士”(介士即甲士)以及将作“起冢祠堂”等内容一一相合由此,文献与发掘资料双重印证了大墓M8 墓主应为张安世

张安世,字子儒西汉武帝朝著名御史大夫张汤的次子。武帝时“少以父任郎”后又“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武帝之后,张安世的影响仅次于霍光《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佽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凡十一人皆有传。”霍光死后张安世以大司马卫将军并领尚书事而位极人臣。他为官 50 多年、享年 70 余岁“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汉书?张安世传》赞曰“有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安世履道,满而不溢”张安世一门三侯,他的家族也以八玳高官大宦又未失封侯之位为史家所称奇,《后汉书?张纯传》记载 :“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2009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凤栖原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M8出土

加载中请稍候......

访问过于频繁本次访问做以下驗证码校验 (221.228.168.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栖原 的文章

 

随机推荐